CN104181750A -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1750A
CN104181750A CN201410229003.2A CN201410229003A CN104181750A CN 104181750 A CN104181750 A CN 104181750A CN 201410229003 A CN201410229003 A CN 201410229003A CN 104181750 A CN104181750 A CN 104181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ing sensor
resolution signal
camera
coil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90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1750B (zh
Inventor
多田纯一
佐藤宽
白木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coh Mo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coh Motor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coh Mo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529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678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1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1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1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1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02B27/006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hav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degree of correction, e.g. using phase modulators, movable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23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tilting or inclining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46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zoo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其目的在于不必增加新的传感器等,提供可以抑制、補正光轴。其中的摄像头具备将从被摄体接受的光变換为电气信号的图像传感器,及具有将从所述被摄体接受的光集束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镜头的镜头驱动装置,及接收从所述图像传感器来的电气信号对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调整所述镜头的光轴倾斜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图像传感器于所定位置上的解像度信号最大化,调整针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相互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光轴的倾斜的自动变焦摄像头。

Description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搭载有自动变焦摄像头的手机等的电子装置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对自动变焦摄像头来讲,为对应高像素化等的要求,抑制摄像头的光轴的倾斜(光轴),或进行补正已成为大课题。
以解决此课题为目的有各种提案都正在进行。例如,在专利文献1(WO2011/021502A1)里,提出了在镜头支撑体上安装传感器以检测出镜头的光轴的倾斜的方案。在镜头支撑体上安装传感器以检测出镜头支撑体的倾斜,即时补正光轴的倾斜,起到抑制、补正光轴的作用。
发明内容
在前述的专利文献1提案构造的场合,需要配置新的传感器及其配线。这将在镜头驱动装置小型化时成为问题。
于是,本发明以提供不必追加配备新的传感器等,就可以抑制、补正光轴的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为目的。
本发明的自动变焦摄像头包括:
具备将从被写体接受的光变換为电气信号之图像传感器,
及具有将从所述被写体接受的光集束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镜头的镜头驱动装置,
及接收从所述图像传感器来的电气信号对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调整所述镜头的光轴倾斜之控制部,
以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图像传感器于所定位置上的解像度信号最大化,调整针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相互正交方向上之所述光轴的倾斜为特征之自动变焦摄像头。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点是:
以所述解像度信号是由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中央部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周边部所得为特征之权利要求1记载的自动变焦摄像头。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点是:
以由所述控制部计算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复数处所得到所述解像度信号之平均值、使该平均值达到最大,调整针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相互正交方向上之所述光轴的倾斜为特征之权利要求1记载的自动变焦摄像头。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装置搭载有具备不管哪一特点的自动变焦摄像头。
根据本发明,不必追加配备新的传感器等就可以提供能抑制、补正光轴的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a)、(b)为说明了本发明所采用的光轴检测的原理的概念图。
【图2】为在本发明的摄像头里所采用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在本发明的摄像头里所采用的镜头驱动装置一部分的剖剖面立体图。
【图4】为表示针对在本发明的摄像头里所采用的镜头驱动装置的镜头支撑体及控制部的关系的框图。
【图5】采用了本发明的摄像头的其它镜头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采用了本发明的摄像头的其它镜头驱动装置一部分的剖面立体图。
【图7】为表示针对采用了本发明的摄像头的其它镜头驱动装置的镜头支撑体及控制部的关系的框图。
【图8】说明本发明的摄像头所实行的光轴补正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接续说明图8所示的所实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针对图像传感器,说明得到用于光轴补正的解像度信号的位置图,(a)为图像传感器的中央部,(b)为进行脸孔识别针对脸孔位置的相应的图像传感器的位置,(c)说明于图像传感器的中央部及周边部得到解像度信号的图。
【主要附图标记的说明】
1 镜头驱动装置
3 磁轭
5 镜头支撑体
17a 前侧磁石
17b 后侧磁石
16 第一线圈
16a 第一线圈的前侧部分
16b 第一线圈的后侧部分
19a、19b、19c、19d 第二线圈
21 第二线圈的前侧边部
23 第二线圈的后侧边部
25 控制部
31 图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了组装有镜头驱动装置的自动变焦摄像头。
首先,参照附件的图2~图4,说明在本发明的摄像头里所采用的镜头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
图2~图4所示的镜头驱动装置1为,例如,手机及多机能手机等的电子装置里所组装有的自动变焦摄像头的镜头驱动装置。从镜头驱动装置1所见被摄体侧为前侧,图像传感器31侧为后侧。
在图2、图3里所示的镜头驱动装置1是由,磁轭3、镜头支撑体5、框架7、底座8、前侧弹簧9、后侧弹簧11、前侧垫片14、后侧垫片15所构成。
在所示的例里,磁轭3为环状,固定配置于底座8与框架7之间。框架7及前侧弹簧9配置于磁轭3的光轴方向前侧。另外,底座8及后侧弹簧11配置于磁轭3的光轴方向后侧。前侧垫片14配置于前侧弹簧9与磁轭3之间,后侧垫片15配置于后侧弹簧11与磁轭3之间。
如图3所示,前侧弹簧9正如图3所示在组装前的自然状态为平板状(图2)。前侧弹簧9是由连结外周侧部9a、及在外周侧部9a的内周所配置的内周侧部9b、及外周侧部9a和内周侧部9b的各腕部9c所构成。在所示的例里,外周侧部9a为平面视矩形的环状,内周侧部9b为平面视圆弧形状。
同样,后侧弹簧11正如图3所示在组装前的自然状态为平板状(图2)。后侧弹簧11是由连结外周侧部11a、及外周侧部11a的内周所配置的内周侧部11b、及外周侧部11a和内周侧部11b的各腕部11c所构成。在所示的例里,外周侧部11a为平面视矩形的环状,内周侧部11b为平面视圆弧形状。
在所示的例里,磁轭3为略四角筒形状。在磁轭3的4个角部的内周侧分别固定有前侧磁石17a及后侧磁石17b。在本说明书里将4个前侧磁石17a及4个后侧磁石17b统称为磁石17。
在所示的例里,从前侧磁石17a及后侧磁石17b各自的前侧所见的平面呈略三角形状。另外,在所示的例里,对应于镜头支撑体5的略圆筒形状,各前侧磁石17a、各后侧磁石17b的内周侧为沿镜头支撑体5的外周的圆弧状。
前侧磁石17a及后侧磁石17b,如图3所示,内周侧的磁极是相反的。
在所示的例里,4个前侧磁石17a都是内周侧为N极、外周侧为S极。另外,后侧磁石17b都是内周侧为S极、外周侧为N极。
在所示的例里,镜头支撑体5为略圆筒形状。在镜头支撑体5的内周侧固定镜头(没表示)。
在镜头支撑体5的外周面上设置有4个相互空出间隔向外周侧突出的突状部5a。
镜头支撑体5的内周侧固定镜头(没表示)将从图2前侧所存在的被摄体来的光集束于后述的图像传感器31。
在镜头支撑体5的外周面设置有沿周方向卷绕的第一线圈16。第一线圈16是由区分为前后方向的前侧部分16a及后侧部分16b所构成(图2)。前侧部分16a与后侧部分16b相互的绕线方向相反。构成第一线圈16的前侧部分16a的线圈与后侧部分16b的线圈相互接续。
由在镜头支撑体5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4个突状部5a来区分第一线圈16的前侧部分16a和后侧部分16b。
配备于镜头支撑体5的外周面上的第一线圈16的外周面上,配备有与第一线圈16重叠的4个第二线圈19a、19b、19c、19d(图2、图3)。第二线圈19a、19b、19c、19d沿周方向等间隔被安装。各个第二线圈19a~19d,如图2所示,侧面视为环状。
所示的实施形态里,于直径对称的位置所配置的第二线圈19a与第二线圈19c为串联接续。另外,第二线圈19a与第二线圈19c,从外周方向看时相互的卷绕方向相反。同样,于直径对称的位置所配置的第二线圈19b与第二线圈19d为串联接续。然后,第二线圈19b与第二线圈19d,从外周方向看时相互的卷绕方向相反。
各第二线圈19a~19d,各个矩形的前侧边部21(图2)重叠于第一线圈16的前侧部分16a的外周面(图3)。另外,后侧边部23(图2)重叠于第一线圈16的后侧部分16b的外周面(图3)。
各第二线圈19a~19d的环的中空处插入有镜头支撑体5的突状部5a。因此,各第二线圈19a~19d被保持、定位。
镜头驱动装置1按图2所示的底座8、后侧弹簧11、后侧垫片15、外周面上固定有第一线圈16及第二线圈19a~19d的镜头支撑体5、四个磁石17分别固定在各角部内侧的磁轭3、前侧垫片14、前侧弹簧9、框架7的顺序组装固定,组装成图3所示。
在如图3所示组装完状态下,前侧弹簧9的外周侧部9a夹持于框架7与前侧垫片14之间,内周侧部9b固定于镜头支撑体5的前端。后侧弹簧11的外周侧部11a夹持于底座8与后侧垫片15之间,内周侧部11b固定于镜头支撑体5的后端。因此,镜头支撑体5由前侧弹簧9及后侧弹簧11所支持在前后方向(光轴方向)等自由移动。
图3所示的组装完状态下,各前侧磁石17a的内周侧与各第二线圈19a~19d的前侧边部21的外周侧形成对面构造。因此,各前侧磁石17a的内周侧也与中间夹有前侧边部21的第一线圈16的前侧部分16a的外周侧形成对面构造。
同样,组装完状态下,各后侧磁石17b的内周侧与各第二线圈19a~19d的后侧边部23的外周侧形成对面构造。因此,各后侧磁石17b的内周侧也与中间夹有后侧边部23的第一线圈16的后侧部分16b的外周侧形成对面构造。
第一线圈16,及各第二线圈19a~19d,以及各个输入端和输出端,如图4所示,接续到配备于自动变焦摄像头的控制部25。
控制部25接续到图像传感器31。图像传感器31配置于镜头的成像侧(图3里的后侧),将从被摄体所接收的光变换为电气信号。控制部25可以分别控制第一线圈16、各第二线圈19a~19d流过的直流电流。控制部25具备有移动部27和倾斜补正部29,如此,通过后述的镜头支撑体5的移动控制,对由镜头支撑体5所支持的镜头的光轴倾斜(光轴)进行补正。
例如,控制部25通过向第一线圈16的前侧部分16a,及后侧部分16b流过方向相反的电流,给与镜头支撑体5以光轴方向(Z轴方向)的力。因此,图4里给与镜头支撑体5以箭头A所示方向的力,镜头支撑体5移动到前方向的聚焦点位置。
另外,控制部25对配置于直径对称的位置相互串联接续的第二线圈19b,及第二线圈19c进行通电,使其流过从外周方向看时相互方向相反的电流。因此,对于镜头支撑体5,发生向图4里箭头B所示方向移动之力。也就是说,镜头支撑体5的一边向上,另一边向下移动,如此进行光轴的补正。
同样,控制部25对配置于直径对称的位置相互串联接续的第二线圈19a,及第二线圈19c进行通电,使其流过从外周方向看时相互方向相反的电流。因此,对于镜头支撑体5,发生向图4里箭头B所示方向移动之力。也就是说,镜头支撑体5的一边向上,另一边向下移动,如此进行光轴的补正。
就这样,控制部25具备,从图像传感器31接收电气信号,对镜头驱动装置1调整与图像传感器31相对的镜头支撑体5的内周侧里所固定的镜头(没表示)的光轴倾斜的机能。
还有,可以调整与图像传感器31相对的在相互正交方向上镜头的光轴倾斜。
也就是说,控制部25通过控制,配置于直径对称的位置的第二线圈19a、19c,及在与其正交的方向上,配置于直径对称的位置的第二线圈19b、19d,所流过的电流值和方向,可以调整镜头支撑体5的内周侧里所固定的镜头(没表示)的光轴倾斜。因此,控制部25可以调整与图像传感器31相对的在相互正交方向上镜头的光轴倾斜。
因为第二线圈19b及第二线圈19d的一边向上,另一边向下,由第一线圈16将镜头支撑体5移动聚焦点位置,作为全体聚焦点位置没动。
图5~图7里,与采用了本发明的摄像头,在图2~图4中说明过的不同,说明了其它镜头驱动装置。
图5~图7所示的镜头驱动装置里,没具备第一线圈16,为与图2~图4所示的镜头驱动装置的不同之处。
此外的其它构造因为与图2~图4所示的镜头驱动装置一样,对共同的构造部分使用了共同的符号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另外,在图5~图7所示的镜头驱动装置里,各第二线圈19a~19d分别独立地被卷绕。
通过从控制部25的通电控制,第二线圈19a~19d里各自流过同样的电流后,例如,给与镜头支撑体5以图7箭头A所示的光轴方向的力。因此,给与镜头支撑体5以图7箭头A所示方向的力,将镜头支撑体5移动到前方向与图像传感器31平行的聚焦点位置。
但是,实际上因为有各种各样的误差要因,与图像传感器31平行的移动不可能使光轴移动为零。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以下的光轴补正。
例如,只对第二线圈19c流过大的电流,只有第二线圈19c如箭头B所示一样,增加前述之箭头A所示动作,做进一步的大的移动。因此,镜头支撑体5的一边向上,进行光轴补正。
或者,流过配置于直径对称的位置的第二线圈19b、19d的电流大小,与流过配置在与第二线圈19b、19d正交位置的第二线圈19a、19c的电流大小不一样。例如,流过第二线圈19a的电流比流过第二线圈19b、19d的电流小,流过第二线圈19c的电流比流过第二线圈19b、19d的电流大。就这样,镜头支撑体5的一边向上、另一边向下进行光轴补正。
就这样,即使是图5~图7所示的镜头驱动装置,控制部25也可以调整与图像传感器31相互正交方向的镜头光轴的倾斜。
图1为说明本发明里所采用的光轴检测的原理的概念图。
对接收从被摄体来的光变换为电气信号的图像传感器31,从正面的被摄体来的光A~E及从斜位置上的被摄体来的光光V~Z通过镜头入射。对于镜头各光A~E、V~Z为等间隔入射。
图1(a)里,镜头配置于与图像传感器31平行、只离开距离L之处。距离L之处作为聚焦点。
图1(b)里,镜头配置于与图像传感器31相倾斜之处,各光的入射点在镜头上的各位置与图像传感器31的距离分别为L-2Δ、L-Δ、L、L+Δ、L+2Δ。
从正面的被摄体来的光A~E经由镜头的各点集束于图像传感器31上的所定的点。从倾斜位置上的被摄体来的光V~Z经由镜头的各点集束于图像传感器31上的不同的点。因此,入射到图像传感器31光为合算从镜头的各点所入射的光。
在这里,使用解像度信号作为镜头倾斜(光轴)的评价参数。解像度信号由例如高域的对比度值等来表示也就是说是表示聚焦点的程度的信号,在这里,为了简单,镜头与图像传感器31的距离为已定。
在图1(a)里,根据从正面的被摄体来的光C的解像度信号的大小如「5」时,因为镜头与图像传感器31平行,根据其它从正面的被摄体来的光A、B、D、E的解像度信号的大小也是「5」。因此,合算的根据从正面的被摄体来的光A~E的解像度信号的大小也是「5」。
另外,根据从倾斜位置上的被摄体来的光X的解像度信号的大小,因为镜头与图像传感器31的距离为L,还是「5」。另外,根据从其它倾斜位置的被摄体来的光V、W、Y、Z的解像度信号的大小也是「5」。
另外,在图1(b)里,根据从正面的被摄体来的光C的解像度信号的大小,因为镜头与图像传感器31的距离为L,还是「5」。但是,根据光B、光A的解像度信号的大小,因为镜头与图像传感器31的距离分别为L-Δ、L-2Δ变小,例如各自为「4」、「3」所表示的值。同样,根据光D、光E的解像度信号的大小因为镜头与图像传感器31的距离分别为L+Δ、L+2Δ变大,例如分别为以「4」、「3」所表示的值。因此,根据从正面的被摄体来的光A~E的解像度信号的大小为「4」所表示的值。
同样,在图1(b)里,从倾斜位置的被摄体来的光V~Z的解像度信号的大小也是「4」所表示的值。也就是说,镜头的光轴倾斜与图像传感器31的放置位置没有关系,根据其倾斜程度解像度信号变小。
于是,在图1(a)的场合里,图像传感器31上的中心(一处)及周边(8处)的解像度信号都为最大值「5」。
另外,在图1(b)的场合里,图像传感器上的中心(一处)及周边(8处)的解像度信号都为「4」,比最大值「5」要小。
于是,针对图像传感器31不必考虑镜头光轴的倾斜方向,关注图像传感器31上的所定一点的解像度信号的大小,使其点的解像度信号为最大,来使上述的控制部25进行控制,就可以进行光轴补正了。
所关注目的一点,例如,就像在图10(a)里以「焦点调整领域」所表示的一样,可以放到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或在图10(c)里以「焦点调整领域」表示,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或图中将此中央部围住的图像传感器31的周边部中任何一处都可。
或图10(c)里从作为「焦点调整领域」的5处所表示的位置分别得到解像度信号,由控制部25将其平均并使此平均值为最大,控制部25通过进行上述的控制,可以进行光轴补正。
为使图像传感器31上的所定的一处的解像度信号为最大,由上述的控制部25进行控制,进行光轴补正时,例如,与图10(b)所示一样,进行脸孔识别,可以从对应于识别的脸孔的位置的图像传感器31的位置得到解像度信号。
就这样,利用图像传感器31的所定的位置的解像度信号(对正焦点的信号),针对图像传感器31调整镜头的光轴倾斜的本发明的自动变焦摄像头,没有为了光轴的抑制、补正而追加配备新的传感器的必要。于是,使完全满足自动变焦摄像头小型化的要求成为可能。
另外,通过搭载本发明的自动变焦摄像头的手机、多机能手机等的电子装置,可以完全满足电子装置小型化的要求。
另外,上述的实施形态里,说明了以镜头驱动装置1作为驱动方式的VCM方式。改变一下,使用压电素子等其它驱动方式也行。
另外,图2~图4所示的镜头驱动装置1,第二线圈19a~19d各自独立地与控制部25接续,各自流过电流也行。
其次,采用了上述的图2~图4所示的镜头驱动装置1的本发明的自动变焦摄像头进行光轴补正的实施例,参照图8、图9进行说明。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及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在专利请求的范围里记载了于现有技术的范围里的种种可能的变更。
【实施例】
预先,通过控制部25的控制,对第一线圈16通电将镜头支撑体5移动到聚焦点位置。然后,先通过控制部25的控制,对被正交配置的第二线圈19a、19c,及第二线圈19b、19d,例如,开始由第二线圈19a、19c的调整(以θx为方向)(S801)。
首先,取得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Res.)X1(S802)。
其次,对第二线圈19a、19c通电,向+θx方向移动(倾斜)镜头支撑体5(S803),在移动后的位置,取得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X2(S804)。
解像度信号X1与X2进行比较(S805),如果X1<X2,因为符合+θx方向,继续以其方向移动(倾斜)。首先,根据控制部25的处理,解像度信号X2读取变换为解像度信号X3,向+θx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S807),在移动后的位置,取得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X4(S808)。
然后,解像度信号X3与X4进行比较(S809)。
如果X3<X4,根据控制部25的处理,所述的解像度信号X4读取变换为解像度信号X3(S810),再次进一步,向+θx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S807),在移动后的位置,取得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X4(S808),进行解像度信号X3与X4比较处理(S809)。
如果X3>X4で,因为解像度信号已过了峰值,向-θx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返回到取得解像度信号X3的位置(S811)。
也就是说,解像度信号X3为最大的解像度信号,回到这之后,θx方向的移动结束(S818)。
这样,直到得到最大的解像度信号的位置,进行向θx方向的移动。
另外,在解像度信号X1与X2比较之际,如果X1>X2,通过向+θx方向的移动,解像度信号的大小变小了,还必须将镜头支撑体5向反方向-θx方向移动(倾斜)。
这个场合里,解像度信号X1与X2比较之后,根据控制部25的处理,解像度信号X2读取变换为解像度信号X5(S812),向-θx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S813),在移动后的位置,取得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X6(S814)。
然后,解像度信号X5与X6进行比较(S814)。
解像度信号X5与X6进行比较(S814),如果X5<X6,根据控制部25的处理,所述的解像度信号X6读取变换为解像度信号X5(S816),再次进一步,向-θx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S813),在移动后的位置,取得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X6(S814),进行解像度信号X5与X6的比较(S815)处理。
如果X5>X6,因为解像度信号已过了峰值,向+θx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返回到取得解像度信号X5的位置。
也就是说,解像度信号X5为最大的解像度信号,回到这之后,θx方向的移动结束(S818)。
这样,直到得到最大的解像度信号的位置,进行向θx方向的移动。
其次,根据控制部25的控制,对被正交配置的第二线圈19a、19c,及第二线圈19b、19d,例如,开始由第二线圈19b、19d的调整(以θy为方向)(S819)。
首先,取得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Y1(S820)。
其次,对第二线圈19b、19d进行通电,向+θy方向移动(倾斜)镜头支撑体5(S821),在移动后的位置,取得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Y2(S822)。
解像度信号Y1与Y2进行比较(S823),如果Y1<Y2,因为符合+θy方向,继续以其方向移动(倾斜)。首先,根据控制部25的处理,解像度信号Y2读取变换为解像度信号Y3(S824),向+θy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S825),在移动后的位置,取得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Y4(S826)。
然后,解像度信号Y3与Y4进行比较(S827)。
如果Y3<Y4,根据控制部25的处理,所述的解像度信号Y4读取变换为解像度信号Y3(S828)、再次进一步,向+θy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S825)、在移动后的位置,取得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Y4(S826),进行解像度信号Y3与Y4比较的(S827)处理。
如果Y3>Y4,因为解像度信号已过了峰值,向-θy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返回到取得解像度信号Y3的位置(S829)。
也就是说,解像度信号Y3已是最大的解像度信号,回到这之后,θy方向的移动结束(S836)。
这样,直到得到最大的解像度信号的位置,进行向θy方向的移动。
另外,解像度信号Y1与Y2比较之际,如果Y1>Y2,通过向+θy方向的移动,解像度信号的大小变小了,还必须将镜头支撑体5向反方向-θy方向移动(倾斜)。
这个场合里,解像度信号Y1与Y2比较之后,根据控制部25的处理,解像度信号Y2读取变换为解像度信号Y5(S830),向-θy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S831),在移动后的位置,取得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Y6(S832)。
然后,解像度信号Y5与Y6进行比较(S833)。
解像度信号Y5与Y6进行比较(S833),如果Y5<Y6,根据控制部25的处理,所述的解像度信号Y6读取变换解像度信号Y5(S834),再次进一步,向-θy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S831)、在移动后的位置,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Y6を取得し(S832),进行解像度信号Y5与Y6的比较(S833)处理。
如果Y5>Y6,因为解像度信号已过了峰值,向+θy方向移动镜头支撑体5,返回到取得解像度信号Y5的位置。
也就是说,解像度信号Y5已是最大的解像度信号,回到这之后,θy方向的移动结束(S836)。
这样,直到得到最大的解像度信号的位置,进行向θy方向的移动。
像以上一样,可以通过控制部25的控制,使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的解像度信号为最大,来调整针对图像传感器31在相互正交的方向θx、θy上的光轴倾斜。
另外,在此实施例里,虽然参照了从图像传感器31的中央部得到的解像度信号,参照图像传感器31的周边得到的解像度信号进行前述的控制也是一样。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自动变焦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备将从被摄体接受的光变換为电气信号的图像传感器,
及具有将从所述被摄体接受的光集束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镜头的镜头驱动装置,
及接收从所述图像传感器来的电气信号对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调整所述镜头的光轴倾斜的控制部,
以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图像传感器于预定位置上的解像度信号最大化,调整针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相互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光轴的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像度信号是由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中央部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周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摄像头,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控制部计算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多处所得到所述解像度信号的平均值、使该平均值达到最大,调整针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相互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光轴的倾斜。
4.电子装置,搭载有自动变焦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变焦摄像头包括
具备将从被摄体接受的光变換为电气信号的图像传感器,
及具有将从所述被摄体接受的光集束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镜头的镜头驱动装置,
及接收从所述图像传感器来的电气信号对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调整所述镜头的光轴倾斜的控制部,
以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图像传感器于预定位置上的解像度信号最大化,调整针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相互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光轴的倾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像度信号是由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中央部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周边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控制部计算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多处所得到所述解像度信号的平均值、使该平均值达到最大,调整针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相互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光轴的倾斜。
CN201410229003.2A 2013-05-27 2014-05-27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Active CN104181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2906.0A CN107167894B (zh) 2013-05-27 2014-05-27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0803A JP6229187B2 (ja) 2013-05-27 2013-05-27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電子機器
JP2013-110803 2013-05-2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2906.0A Division CN107167894B (zh) 2013-05-27 2014-05-27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1750A true CN104181750A (zh) 2014-12-03
CN104181750B CN104181750B (zh) 2017-06-23

Family

ID=5160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2906.0A Active CN107167894B (zh) 2013-05-27 2014-05-27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CN20142027679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8438U (zh) 2013-05-27 2014-05-27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CN201410229003.2A Active CN104181750B (zh) 2013-05-27 2014-05-27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2906.0A Active CN107167894B (zh) 2013-05-27 2014-05-27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CN20142027679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8438U (zh) 2013-05-27 2014-05-27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426348B2 (zh)
JP (1) JP6229187B2 (zh)
CN (3) CN1071678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3105A (zh) * 2015-06-15 2015-08-19 爱佩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可控制镜头倾斜的摄像装置的三维快速自动对焦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3357B (zh) * 2017-09-15 2018-08-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對焦方法以及應用該方法的影像擷取裝置與電子裝置
CN109660703B (zh) * 2017-10-12 2021-10-2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机构的补正方法
CN108965865B (zh) * 2018-07-12 2020-08-0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模组主动对准方法及装置
JP7431607B2 (ja) 2020-02-14 2024-02-15 日本放送協会 合焦制御装置、パン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225805A (zh) * 2021-09-23 2022-10-21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9765A1 (en) * 2003-12-17 2007-08-16 Hella Kgaa Hueck & Co. Camera array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lens with respect to the image sensor
CN201392423Y (zh) * 2009-03-03 2010-01-27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镜头模块
CN101995734A (zh) * 2009-08-17 2011-03-30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附带照相功能的手机
CN102087398A (zh) * 2009-12-03 2011-06-08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自动聚焦照相机及带照相机的手机
US20120307089A1 (en) * 2011-05-31 2012-12-06 Apple Inc. Estimating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amera component using sharpness sweep d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7861A (ja) * 2004-08-06 2006-02-16 Alps Electric Co Ltd 光学レンズ調整装置およびその調整方法
JP5357614B2 (ja) * 2009-04-15 2013-12-0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撮影用光学装置
JP5404242B2 (ja) 2009-08-18 2014-01-2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1069867A (ja) 2009-09-24 2011-04-07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CN102193162A (zh) * 2010-03-16 2011-09-2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焦摄影模块
JP2011242509A (ja) * 2010-05-17 2011-12-01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JP2012073478A (ja) * 2010-09-29 2012-04-12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JP2012103373A (ja) * 2010-11-09 2012-05-31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
JP2013127492A (ja) * 2011-06-09 2013-06-27 Panasonic Corp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EP2772781B1 (en) * 2011-09-29 2019-02-20 Fujifilm Corporation Lens device and imag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9765A1 (en) * 2003-12-17 2007-08-16 Hella Kgaa Hueck & Co. Camera array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lens with respect to the image sensor
CN201392423Y (zh) * 2009-03-03 2010-01-27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镜头模块
CN101995734A (zh) * 2009-08-17 2011-03-30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附带照相功能的手机
CN102087398A (zh) * 2009-12-03 2011-06-08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自动聚焦照相机及带照相机的手机
US20120307089A1 (en) * 2011-05-31 2012-12-06 Apple Inc. Estimating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amera component using sharpness sweep data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3105A (zh) * 2015-06-15 2015-08-19 爱佩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可控制镜头倾斜的摄像装置的三维快速自动对焦方法
CN104853105B (zh) * 2015-06-15 2019-04-23 爱佩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可控制镜头倾斜的摄像装置的三维快速自动对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28828A (ja) 2014-12-08
CN107167894A (zh) 2017-09-15
JP6229187B2 (ja) 2017-11-15
CN104181750B (zh) 2017-06-23
US20160330367A1 (en) 2016-11-10
US20140347551A1 (en) 2014-11-27
CN203858438U (zh) 2014-10-01
US9426348B2 (en) 2016-08-23
US10009535B2 (en) 2018-06-26
CN107167894B (zh) 2019-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8438U (zh) 自动变焦摄像头及带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US9810919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suspension support
JP6601638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US10126522B2 (en) Lens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with camera
US10684532B2 (en) Lens-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 device
JP6444607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10551589B2 (en) Lens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JP2019502940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02455480A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及附有相机的移动终端装置
WO2017154781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KR101089926B1 (ko) 렌즈 이송 장치
TW201804195A (zh)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及配備相機的裝置
JP2011090064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US10746957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equipped device
JP2006259032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11215786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JP2009251474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11112918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JP2006251111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6243320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20110058582A (ko) 이미지 촬상장치용 렌즈 액츄에이터
JP2009047859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7298551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237747B2 (ja) 撮影用光学装置
JP2005148535A (ja) 固体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NSIKAO ELECTRIC MO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KAO ELECTRIC MOTOR (SHANGHA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27

Address after: 314112 Jiashan City, Jiaxing province Huimin County Street, No., Jia Jia Road, building 3, 1 floor, 58

Applicant after: New math courses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613 No. 38 Teng Teng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export processing zone, Shanghai,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hicoh Motor (Shanghai)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