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9961A - 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9961A
CN104179961A CN201410435892.8A CN201410435892A CN104179961A CN 104179961 A CN104179961 A CN 104179961A CN 201410435892 A CN201410435892 A CN 201410435892A CN 104179961 A CN104179961 A CN 104179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rtion
shifting
axis
selecto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58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9961B (zh
Inventor
闫鹤飞
王李
罗聪聪
李景富
肖帅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358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9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9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9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9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9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27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selector lever, e.g. grip parts, mounting 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车辆,其中换挡器包括:底座;换挡摇臂,换挡摇臂包括第一基部和摇臂部,摇臂部固设在第一基部上,第一基部通过底座旋转轴可转动地设在底座上;十字轴,十字轴包括具有夹角的前后轴和左右轴,选换挡杆,选换挡杆设在第一基部上以适于推动第一基部绕底座旋转轴转动,选换挡杆外套在左右轴上;选挡摇臂,选挡摇臂的一端外套在左右轴的端部上,其中选换挡杆前后摆动时带动第一基部绕底座旋转轴转动,选换挡杆左右运动时通过十字轴带动选挡摇臂上下运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选换挡杆在选择档位时不会对换挡摇臂造成影响,提升了换挡器的工作效率,改善了司机的驾车体验。

Description

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挡器在选挡的过程中,固定在选换挡杆上的换挡摇臂会随着选换挡杆一起运动,大大降低了换挡器的效率,甚至有可能导致换挡挡位失准,造成换挡卡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换挡器,该换挡器在选择挡位时,选换挡杆不会对换挡摇臂造成影响,提升了换挡效率,改善了司机的驾车体验。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换挡器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包括:底座;换挡摇臂,所述换挡摇臂包括第一基部和摇臂部,所述摇臂部固设在所述第一基部上,所述第一基部通过底座旋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底座上;十字轴,所述十字轴包括具有夹角的前后轴和左右轴,选换挡杆,所述选换挡杆设在所述第一基部上以适于推动所述第一基部绕所述底座旋转轴转动,所述选换挡杆外套在所述左右轴上;选挡摇臂,所述选挡摇臂的一端外套在所述左右轴的端部上,其中所述选换挡杆前后摆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基部绕所述底座旋转轴转动,所述选换挡杆左右运动时通过所述十字轴带动所述选挡摇臂上下运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通过将选换挡杆和换挡摇臂分离开,使得选换挡杆在选择档位时不会对换挡摇臂造成影响,提升了换挡效率,改善了司机的驾车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基部包括两个本体和两个第一连接部,每个所述本体形成为开口朝下的“U”形结构,所述两个本体在前后方向间隔开,所述两个本体的位于相同侧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摇臂部与其中一个所述本体相连,所述底座旋转轴可枢转地设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上,所述十字轴设在所述第一基部内且所述左右轴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的上方。由此,使得选换挡杆在选择档位时不会对换挡摇臂产生影响,提高了换挡器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将十字轴设在第一基部内,使得换挡器的结构紧凑,同时保证选换挡杆可前后带动换挡摇臂运动实现换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本体、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摇臂部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增加了换挡摇臂的强度,简化了换挡摇臂的结构,进而使得换挡摇臂的成型方便,提高了换挡摇臂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形成为向下凹入的弧形面。由此,使得选换挡杆更加稳固地推动第一基部前后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选换挡杆的位于所述两个本体之间的部分的相对侧壁分别与所述两个本体面接触。由此,施加在选换挡杆上的力可以更加容易地被传递到第一基部上,使得换挡更加容易、便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选换挡杆包括杆部和与所述杆部下端相连的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包括第二连接部和两个配合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杆部的下端相连,所述两个配合部分别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所述两个配合部外套在所述左右轴上。由此,当选换挡杆在左右方向移动,选换挡杆上的第二基部绕前后轴旋转,且在两个本体之间的间隔内运动。因此,选换挡杆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对换挡摇臂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保证选档动作独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基部设在所述第一基部内,所述杆部的下表面止抵在所述第一基部的上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选档摇臂上的与所述左右轴的端部配合的配合槽包括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所述左右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槽部与所述第一槽部配合,所述第一槽部的内周壁与所述左右轴的端部的外周壁接触,所述第二槽部的内周壁与所述左右轴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由此,在左右轴上下移动时,左右轴的不会与第二槽部的内周壁接触,保证了选挡摇臂能够正常稳定地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槽部形成为矩形形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换挡器。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由于设置有上述换挡器,因此在选档时选换挡杆不会对换挡摇臂造成影响,进而提升了换挡效率,改善了司机的驾车体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器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摇臂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十字轴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换挡杆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挡摇臂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器工作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换挡器100,底座1,换挡摇臂2,十字轴3,选换挡杆4,选挡摇臂5,底座旋转轴11,第一基部21,本体211,第一连接部212,摇臂部22,前后轴31,左右轴32,杆部41,第二基部42,第二连接部421,配合部422,轴孔201,第二槽部5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图1至图8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100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器100可以包括:底座1、换挡摇臂2、十字轴3、选换挡杆4和选挡摇臂5。
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1上设有底座旋转轴11,换挡器100上的其他组成部分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底座1上。
参照图4所示,换挡摇臂2包括第一基部21和摇臂部22,摇臂部22固设在第一基部21上,第一基部21通过底座旋转轴11可转动地设在底座1。由此,第一基部21可以绕底座旋转轴11旋转,进而带动固设在第一基部21上的摇臂部22前后摆动。
参照图5所示,十字轴3包括具有夹角的前后轴31和左右轴32。在本示例中,前后轴31和左右轴32的夹角为大致90°,左右轴32可以穿设在前后轴31上。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示例中前后轴31和左右轴32之间的夹角和装配方式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不应该成为对本发明的限定,例如还可以是前后轴31穿设在左右轴32上。
如图6所示,选换挡杆4设在第一基部21上,用于推动第一基部21绕底座旋转轴11转动。由此,在选换挡杆4左右摆动,选择到合适的档位后,推动第一基部21绕底座旋转轴11转动,进而带动摇臂部22前后运动,实现换挡动作。其中选换档杆4可以设在第一基部21的外表面上,选换档杆4还可以设在第一基部21内。
参照图1所示,选换挡杆4外套在左右轴32上。由此,选换挡杆4能够绕前后轴31在左右方向上摆动。
如图1所示,选挡摇臂5的一端外套在左右轴32的端部上,在本示例中,选挡摇臂5外套在左右轴32的左端。
其中,选换挡杆4在前后摆动时带动第一基部21绕底座旋转轴11转动,进而带动换挡摇臂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实现换挡动作。选换挡杆4左右运动时通过十字轴3带动选挡摇臂5上下运动,进而实现选换档位的作用。
具体而言,选挡摇臂5的作用是用于选择变速箱中的不同的换挡叉,换挡摇臂2的作用是拨动选择好的换挡叉移动以实现车辆的换挡变速。
由此,当选换挡杆4左右摇动时,会带动选挡摇臂5上下运动,实现对不同换挡叉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换挡摇臂2处于静止状态。而在选择完合适的换挡叉后,推动选换挡杆4前后运动,带动换挡摇臂2前后运动,拨动选择好的换挡叉移动以实现车辆的换挡变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器100,由于选换挡杆4和换挡摇臂2为单独的零部件,换挡摇臂2绕底座旋转轴11转动,选换挡杆4通过十字轴3与选挡摇臂5相连,因此在选换挡杆4进行选择档位动作时,不会对换挡摇臂2造成影响,换挡摇臂2处于静止状态。当挂档时选换挡杆4可前后带动换挡摇臂2运动实现换挡,整个选换挡过程中选挡动作和换挡动作完全分离,互不影响,提升了换挡器100的换挡效率,同时提升了换挡舒适性,改善了司机的驾车体验。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基部21包括两个本体211和两个第一连接部212,每个本体211形成为开口朝下的“U”形结构,两个本体211位于同侧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连接部212相连。两个第一连接部212上设有彼此对应的轴孔201,底座旋转轴11穿过两个第一连接部212上的轴孔201可枢转的设在两个第一连接部212上。
如图1所示,十字轴3设在第一基部21内且左右轴32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部212的上方。具体而言,十字轴3设在第一基部21内且置于底座旋转轴11的上方,左右轴32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部212的上方且置于两个本体211之间的间隔内。由此,限定了左右轴32的运动方向,使得左右轴32只能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同时通过将十字轴3设在第一基部21内,使得换挡器100的结构紧凑,同时保证选换挡杆4可前后带动换挡摇臂2运动实现换挡。
进一步地,两个本体211、两个第一连接部212和摇臂部22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增加了换挡摇臂2的强度,简化了换挡摇臂2的结构,进而使得换挡摇臂2的成型方便,提高了换挡摇臂2的生产效率。
更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每个第一连接部212的上表面形成为向下凹入的弧形面,左右轴32放置在弧形面内。由此,可以限制左右轴32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位移,使得选换挡杆4更加稳固地推动第一基部21前后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选换挡杆4的位于两个本体211之间的部分的相对侧壁分别与两个本体211面接触。
换言之,如图1并结合图4和图6所示,选换挡杆4的位于两个本体211之间的部分的相对侧壁也构造为平面,这样,施加在选换挡杆4上的力可以更加容易地被传递到第一基部21上,使得换挡更加容易、便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选换挡杆4包括杆部41和与杆部41下端相连的第二基部42,第二基部42包括第二连接部421和两个配合部422,第二连接部421与杆部41的下端相连,两个配合部422分别从第二连接部421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两个配合部422外套在左右轴32上。
结合图1所示,选换挡杆4的第二基部42置于换挡摇臂2的两个本体211之间,且第二基部42上的两个配合部422外套在左右轴32上。由此,当选换挡杆4在左右方向移动,选换挡杆4上的第二基部42绕前后轴31旋转,且在两个本体211之间的间隔内运动。因此,选换挡杆4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对换挡摇臂2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保证选档动作独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部42设在第一基部21内,杆部41的下表面止抵在第一基部21的上表面上。
参照图1、图4和图6所示,第一基部21的顶端(也即,两个第一本体211的上表面)部分构造为平面,杆部41的下端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连接部421顶端面的面积,由此,在第二基部42设置在第一基部21内时,未与第二连接部421顶端相连接的杆部41的下端面止抵第一基部21的上表面上。
参照图7并结合图1所示,选挡摇臂5上设有与左右轴32的端部配合的配合槽,该配合槽可以包括第一槽部(未示出)和第二槽部501。左右轴32的端部穿过第二槽部501与第一槽部配合,第一槽部的内周壁与左右轴32的端部的外周壁接触,第二槽部501的内周壁与左右轴32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由此,在左右轴32上下移动时,左右轴32的不会与第二槽部501的内周壁接触,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保证了选挡摇臂5能够正常稳定地工作。
在图7的示例中,第二槽部501形成为矩形形状,换言之,第二槽部501可以为矩形槽。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示例中第二槽部501的形状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例如第二槽部501还可以形成为多边形或者圆形等形状,只要保证第二槽部501的内周壁与左右轴32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即可。
下面简单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换挡器100。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换挡器100,因此在选档时选换挡杆4不会对换挡摇臂2造成影响,进而提升了换挡效率,改善了司机的驾车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换挡摇臂,所述换挡摇臂包括第一基部和摇臂部,所述摇臂部固设在所述第一基部上,所述第一基部通过底座旋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底座上;
十字轴,所述十字轴包括具有夹角的前后轴和左右轴,
选换挡杆,所述选换挡杆设在所述第一基部上以适于推动所述第一基部绕所述底座旋转轴转动,所述选换挡杆外套在所述左右轴上;
选挡摇臂,所述选挡摇臂的一端外套在所述左右轴的端部上,其中所述选换挡杆前后摆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基部绕所述底座旋转轴转动,所述选换挡杆左右运动时通过所述十字轴带动所述选挡摇臂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包括两个本体和两个第一连接部,每个所述本体形成为开口朝下的“U”形结构,所述两个本体在前后方向间隔开,所述两个本体的位于相同侧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摇臂部与其中一个所述本体相连,所述底座旋转轴可枢转地设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上,所述十字轴设在所述第一基部内且所述左右轴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本体、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摇臂部为一体成型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形成为向下凹入的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换挡杆的位于所述两个本体之间的部分的相对侧壁分别与所述两个本体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换挡杆包括杆部和与所述杆部下端相连的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包括第二连接部和两个配合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杆部的下端相连,所述两个配合部分别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所述两个配合部外套在所述左右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部设在所述第一基部内,所述杆部的下表面止抵在所述第一基部的上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档摇臂上的与所述左右轴的端部配合的配合槽包括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所述左右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槽部与所述第一槽部配合,所述第一槽部的内周壁与所述左右轴的端部的外周壁接触,所述第二槽部的内周壁与所述左右轴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部形成为矩形形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换挡器。
CN201410435892.8A 2014-08-29 2014-08-29 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车辆 Active CN104179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5892.8A CN104179961B (zh) 2014-08-29 2014-08-29 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5892.8A CN104179961B (zh) 2014-08-29 2014-08-29 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9961A true CN104179961A (zh) 2014-12-03
CN104179961B CN104179961B (zh) 2017-02-08

Family

ID=51961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5892.8A Active CN104179961B (zh) 2014-08-29 2014-08-29 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996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2832A (zh) * 2015-12-11 2016-03-2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选换挡操纵座总成
CN106321800A (zh) * 2016-08-25 2017-01-11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手动换挡器
CN107061713A (zh) * 2017-06-19 2017-08-18 浙江中马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变速器选换档操纵机构
CN108561545A (zh) * 2018-05-24 2018-09-21 宁波正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手自一体换挡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434A (ja) * 1995-06-28 1997-01-14 Chuo Spring Co Ltd 自動車用変速機操作装置
US20050028634A1 (en) * 2002-07-09 2005-02-10 Zf Lemforder Metallwaren Ag. Movement converter for an isodistant shifting sensor system
EP1867894A2 (de) * 2002-01-31 2007-12-19 Schaeffler KG Lageranordnung zur schwenkbaren Lagerung eines Schalthebels
CN201385574Y (zh) * 2009-04-23 2010-01-20 上海南康软轴厂 手排全拉力长杆软轴操纵器
CN201731054U (zh) * 2010-07-09 2011-02-02 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有限公司 客车变速操纵控制器
CN202186290U (zh) * 2011-08-24 2012-04-11 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操纵器
CN102410364A (zh) * 2010-08-27 2012-04-11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换档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434A (ja) * 1995-06-28 1997-01-14 Chuo Spring Co Ltd 自動車用変速機操作装置
EP1867894A2 (de) * 2002-01-31 2007-12-19 Schaeffler KG Lageranordnung zur schwenkbaren Lagerung eines Schalthebels
US20050028634A1 (en) * 2002-07-09 2005-02-10 Zf Lemforder Metallwaren Ag. Movement converter for an isodistant shifting sensor system
CN201385574Y (zh) * 2009-04-23 2010-01-20 上海南康软轴厂 手排全拉力长杆软轴操纵器
CN201731054U (zh) * 2010-07-09 2011-02-02 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有限公司 客车变速操纵控制器
CN102410364A (zh) * 2010-08-27 2012-04-11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换档杆装置
CN202186290U (zh) * 2011-08-24 2012-04-11 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操纵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2832A (zh) * 2015-12-11 2016-03-2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选换挡操纵座总成
CN106321800A (zh) * 2016-08-25 2017-01-11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手动换挡器
CN107061713A (zh) * 2017-06-19 2017-08-18 浙江中马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变速器选换档操纵机构
CN108561545A (zh) * 2018-05-24 2018-09-21 宁波正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手自一体换挡器
CN108561545B (zh) * 2018-05-24 2023-12-29 宁波正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手自一体换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9961B (zh)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9961A (zh) 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车辆
CN103574022A (zh) 手动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CN201373091Y (zh) 手动变速器选换挡机构
JP2005106267A (ja) 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CN109578565A (zh) 使用双铰链的换档控制装置
CN201496522U (zh) 用于重型卡车的变速控制操纵器
CN102788147A (zh) 车辆用换挡装置
US20080127767A1 (en) Shifting Device of a Manual Gearbox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2713371A (zh) 多档变速器的换档止动装置
JP2004176894A (ja) 歯車式変速機の自動変速操作装置
CN103527763A (zh) 换挡机构及具有该换挡机构的变速器
CN202914709U (zh) 拖拉机用档位切换操纵和起动控制机构
CN203131006U (zh) 一种手动换挡器倒挡限位结构
JP5891642B2 (ja) 多段変速機の変速機構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CN202371143U (zh) 倒挡操作限位结构、六挡换挡器以及六挡变速器操纵机构
KR101806711B1 (ko)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레버 어셈블리
CN103867710A (zh) 变速器操纵机构及具有该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车辆
CN110553032A (zh) 用于变速器的拨叉总成、变速器以及车辆
CN210106559U (zh) 换挡器、自动变速器及汽车
CN103925360A (zh) 换挡杆组件、换挡机构、车辆和换挡杆件
CN105650260A (zh) 自动变速器及其换挡器
CN106151505B (zh) 用于车辆的换挡装置及具有该换挡装置的车辆
CN211344000U (zh) 车床变速箱自动换挡结构
CN204677740U (zh) 汽车手动选换挡机构以及汽车
CN107687505A (zh) 链条传动装置及链条导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