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7080B - 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7080B
CN104147080B CN201310178461.3A CN201310178461A CN104147080B CN 104147080 B CN104147080 B CN 104147080B CN 201310178461 A CN201310178461 A CN 201310178461A CN 104147080 B CN104147080 B CN 104147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medicine preparation
percolate
ethano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84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7080A (zh
Inventor
王晓金
黄景清
李红兵
罗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HU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ZHAOQING
Original Assignee
XINGHU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ZHAOQ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HU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ZHAOQING filed Critical XINGHU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ZHAOQING
Priority to CN2013101784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47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47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7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7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7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紫花杜鹃加入乙醇水溶液浸泡4‑8小时后,在渗漉装置中进行渗漉,渗漉过程中加入乙醇水溶液的重量为紫花杜鹃重量的3‑5倍,渗漉液的流速为1‑2L/h,搜集渗漉液;将渗漉装置中的紫花杜鹃取出,加入乙醇水溶液,真空减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5‑30分钟,收集两次提取的提取液;将渗漉液以及提取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或真空干燥成浸膏;所得稠膏或浸膏加入药用辅料制备得到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制剂及该中药制剂应用在止咳、祛痰、治疗气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药物领域。

Description

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质量稳定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紫花杜鹃为杜鹃花科植物,使用紫花杜鹃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止咳、祛痰作用,可用于治疗气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
紫花杜鹃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包含槲皮素及紫花杜鹃素甲、乙、丙、丁五种黄酮类化合物。所述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数是热不稳定性化合物,现有提取工艺是以民间验方所采用的水煮方法生产,工艺条件范围不明确,紫花杜鹃有效成分提取率低。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制剂。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制剂的应用。
一种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紫花杜鹃加入30wt%-70wt%的乙醇水溶液浸泡4-8小时后,加入渗漉装置中进行渗漉,所述渗漉过程中,加入乙醇水溶液的重量为所述紫花杜鹃重量的3-5倍,渗漉液的流速为1-2L/h,搜集所得渗漉液;
将渗漉装置中的紫花杜鹃取出,加入渗漉前紫花杜鹃重量3-5倍的30wt%-70wt%的乙醇水溶液,在低于80℃的温度下,真空减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5-30分钟,收集两次提取的提取液;
将所述渗漉液以及所述提取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或浓缩后干燥成浸膏;
所得稠膏或浸膏加入药用辅料制备得到中药制剂。
其中,所述紫花杜鹃在加入渗漉装置前可以先经粉碎处理。
其中,所述紫花杜鹃可以粉碎为18-30目。
其中,所述紫花杜鹃与所述乙醇水溶液加入所述渗漉装置时无先后顺序的要求,即,所述紫花杜鹃可以先与所述乙醇水溶液混合再加入所述渗漉装置中;或,所述紫花杜鹃与所述乙醇水溶液也可各自独立地加入所述渗漉装置中而不需先混合。
其中,所述渗漉液以及所述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时进行离心操作,去除沉淀。
其中,所述乙醇水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0-70wt%。
其中,所述渗漉装置优选玻璃层析柱。
其中,所述稠膏在60℃温度下的相对密度可为1.26-1.30。
其中,所述稠膏或浸膏可以制成糖浆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等中药制剂。
制备糖浆剂时,将蔗糖加入沸蒸馏水中加热搅拌溶解后,再加入上述稠膏搅拌沸煮,冷却后,加入药用辅料,滤过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即得糖浆剂;
所述药用辅料为以下物料中的至少一种:苯甲酸钠、枸橼酸、山梨酸、对羟基苯钾酸乙脂。
制备口服液时,取上述稠膏,加入蒸馏水,过滤后,加入药用辅料,灭菌,即得口服液;
所述药用辅料为以下物料中的至少一种:双嘧达莫、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糖精钠、丙酸、阿司帕坦。
制备片剂时,取上述浸膏,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均匀,压片,不包衣或包糖衣、薄膜衣、肠溶衣片即得;
所述药用辅料为以下物料中的至少两种:淀粉、羧甲基淀粉钠、预胶化淀粉、蔗糖、微晶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磷酸氢钙、滑石粉、氢氧化铝、糊精、硬脂酸镁。
其中,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浸膏可以为270重量份,所述药用辅料可以为50重量份。
制备胶囊剂时,取上述浸膏,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制粒,过筛,置70℃下烘干后,以空胶囊填充即可得胶囊中药制剂;
其中,所述药用辅料为以下物料中的至少两种: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淀粉、滑石粉、硬脂酸镁、羟丙甲纤维素、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氢氧化铝、糊精、微粉硅胶、羧甲基纤维素。
其中,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浸膏可以为520重量份,所述药用辅料可以为30重量份。
制备滴丸时,取药用辅料,加热熔融后,加入上述浸膏,混匀后密闭并在保持90-130℃下由滴丸机滴入冷却剂中,冷凝固化成丸,去除冷却剂,即得丸剂;
所述药用辅料为以下物料中的至少一种: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蜂蜡、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
其中,所述冷却剂为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植物油、水或乙醇。
制备分散片时,取上述浸膏,加入药用辅料,制粒,整粒,混合均匀,压制成分散片;
所述药用辅料为以下物料中的至少一种: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维膨淀5000、交联聚维酮1NF-10、聚乙二醇类、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羧甲基淀粉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甲基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琥珀酸、酒石酸、胶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滑石粉。
制备颗粒剂时,取上述浸膏,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颗粒剂;
所述药用辅料为以下物料中的至少一种:糊精、白糖。
一种由前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中所述中药制剂应用于制备止咳药物、祛痰药物、治疗气管炎药物、急性支气管炎药物、慢性支气管炎药物等领域。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中,紫花杜鹃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的提取率高,最大限度的保留活性成分,且制成各种剂型的中药制剂有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非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加以说明,本发明中采用的物质均可从市面上购得。
实施例1:制备浸膏或稠膏1
将粉碎为30目的紫花杜鹃加入55wt%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4小时后,加入渗漉装置中进行渗漉,所述渗漉过程中,加入乙醇水溶液的重量为所述紫花杜鹃重量的3倍,渗漉液的流速为1L/h,搜集所得渗漉液;将渗漉装置中的紫花杜鹃取出,加入渗漉前紫花杜鹃的重量3倍量的60wt%的乙醇水溶液,在低于80℃的温度下,真空减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5分钟,收集两次提取的提取液;将所述渗漉液以及所述提取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或浓缩后干燥成浸膏1。
将上述渗漉液以及上述提取液合并后测试其中的黄酮含量并记录于表1中。
实施例2:制备浸膏或稠膏2
将粉碎为18目的紫花杜鹃加入50wt%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8小时后,加入渗漉装置中进行渗漉,所述渗漉过程中,加入乙醇水溶液的重量为所述紫花杜鹃重量的5倍,渗漉液的流速为2L/h,搜集所得渗漉液;将渗漉装置中的紫花杜鹃取出,加入渗漉前紫花杜鹃的重量5倍量的50wt%的乙醇水溶液,在低于80℃的温度下,真空减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30分钟,收集两次提取的提取液;将所述渗漉液以及所述提取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或浓缩后干燥成浸膏2。
将上述渗漉液以及上述提取液合并后测试其中的黄酮含量并记录于表1中。
实施例3:制备浸膏或稠膏3
将紫花杜鹃加入70wt%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6小时后,加入渗漉装置中进行渗漉,所述渗漉过程中,加入乙醇水溶液的重量为所述紫花杜鹃重量的4倍,渗漉液的流速为1.5L/h,搜集所得渗漉液;将渗漉装置中的紫花杜鹃取出,加入渗漉前紫花杜鹃的重量5倍量的70wt%的乙醇水溶液,在低于80℃的温度下,真空减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25分钟,收集两次提取的提取液;将所述渗漉液以及所述提取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或浓缩后干燥成浸膏3。
将上述渗漉液以及上述提取液合并后测试其中的黄酮含量并记录于表1中。
实施例4:制备浸膏或稠膏4
将紫花杜鹃加入60wt%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6小时后,加入渗漉装置中进行渗漉,所述渗漉过程中,加入乙醇水溶液的重量为所述紫花杜鹃重量的4倍,渗漉液的流速为1.5L/h,搜集所得渗漉液;将渗漉装置中的紫花杜鹃取出,加入渗漉前紫花杜鹃的重量5倍量的60wt%的乙醇水溶液,在低于80℃的温度下,真空减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25分钟,收集两次提取的提取液;将所述渗漉液以及所述提取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或浓缩后干燥成浸膏4。
将上述渗漉液以及上述提取液合并后测试其中的黄酮含量并记录于表1中。
实施例5:制备浸膏或稠膏5
将紫花杜鹃加入30wt%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6小时后,加入渗漉装置中进行渗漉,所述渗漉过程中,加入乙醇水溶液的重量为所述紫花杜鹃重量的4倍,渗漉液的流速为1.5L/h,搜集所得渗漉液;将渗漉装置中的紫花杜鹃取出,加入渗漉前紫花杜鹃的重量5倍量的30wt%的乙醇水溶液,在低于80℃的温度下,真空减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25分钟,收集两次提取的提取液;将所述渗漉液以及所述提取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或浓缩后干燥成浸膏5。
将上述渗漉液以及上述提取液合并后测试其中的黄酮含量并记录于表1中。
实施例6:胶囊剂制备
取实施例4制得的浸膏530g,再加入25g的微晶纤维素以及5g的硬脂酸镁,干法制粒,过14目筛,置70℃下烘干后,以0号空胶囊填充成1000粒即得。
测试上述胶囊剂的崩解时间并记录于表2中。
实施例7:糖浆剂制备
将600g蔗糖加入200ml的蒸馏水中加热搅拌溶解后,取实施例4制得的稠膏5g,冷却后,加入2.5g苯甲酸钠、0.3g枸橼酸、过滤,从滤器上加入800ml的蒸馏水即得。
实施例8:片剂制备
取实施例4制得的浸膏270g,加入10g微晶纤维素、25g淀粉、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过24目筛,混匀,用70wt%的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后,加入颗粒总量10g的硬脂酸镁混匀,测定主药含量,确定片重,压片即得。
测试上述片剂的崩解时间并记录于表2中。
实施例9:滴丸制备
取150g聚乙二醇2000加热至130℃,加入实施例4制得的浸膏50g,混匀熔融后置储液瓶中,使其保持在130℃时由滴丸机滴入乙醇中,滴丸剂滴管的滴口内径9.0mm,外径9.8mm;去除乙醇,即得滴丸。
测试上述滴丸的崩解时间并记录于表2中。
实施例10:分散片制备
取实施例4制得的浸膏30g,加入4g羧甲基淀粉钠、10g聚乙烯吡咯烷酮类,40目制粒、整粒,加入4.5g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分散片。
测试上述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并记录于表2中。
实施例11:颗粒剂制备
取实施例4制得的浸膏30g、7.5g糊精、8g白糖,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12:口服液制备
取15g浸膏、1500ml蒸馏水,过滤后,加入25g山梨醇,加热融化,稍冷,加入1500mL丙二醇、10mL丙酸、5g阿司帕坦,灭菌,即得。
表1
表2
从上述实施例1-5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中对紫花杜鹃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的提取率高。从实施例3-5中可以看出,当制备稠膏或浸膏的其他参数不变,仅乙醇水溶液的浓度变化时,总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随着乙醇水溶液的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本发明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当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0-70wt%时,所述制备方法中对紫花杜鹃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的提取率明显提高。
从实施例6、实施例8-10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的崩解时间短。
且本发明提供各类剂型的中药制剂,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如所提供的口服液或糖浆剂等剂型的中药制剂,尤其适合于老年人或吞服片剂或胶囊剂有困难的人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紫花杜鹃加入60%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6小时后,加入渗漉装置中进行渗漉,所述渗漉过程中,加入乙醇水溶液的重量为所述紫花杜鹃重量的4倍,渗漉液的流速为1.5L/h,搜集所得的渗漉液;将渗流装置中的紫花杜鹃取出,加入渗漉前紫花杜鹃的重量5倍量的60wt%的乙醇水溶液,在低于80℃的温度下,真空减压提取两次,每次提取25分钟,收集两次提取的提取液;将所述渗漉液以及所述提取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或浓缩后干燥成浸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制得的浸膏30g,加入4g羧甲基淀粉钠、10g聚乙烯吡咯烷酮类,40目制粒、整粒,加入4.5g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分散片。
3.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制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应用于制备止咳药物、祛痰药物、治疗气管炎药物、急性支气管炎药物、慢性支气管炎药物的领域。
CN201310178461.3A 2013-05-14 2013-05-14 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04147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8461.3A CN104147080B (zh) 2013-05-14 2013-05-14 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8461.3A CN104147080B (zh) 2013-05-14 2013-05-14 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7080A CN104147080A (zh) 2014-11-19
CN104147080B true CN104147080B (zh) 2018-04-27

Family

ID=51872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8461.3A Active CN104147080B (zh) 2013-05-14 2013-05-14 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470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0397A (zh) * 2017-08-28 2017-12-08 安吉万昌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海绵床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2786A (zh) * 2018-05-23 2019-12-03 北京盈科瑞创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吸入用紫花杜鹃溶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59943A (zh) * 2020-07-27 2020-10-13 重庆师范大学 一种中医药复合保健品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551A (zh) * 2001-01-11 2002-08-21 杨孟君 纳米祛痰止咳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26984A (zh) * 2005-07-29 2006-02-01 王衡新 健脾燥湿祛痰止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551A (zh) * 2001-01-11 2002-08-21 杨孟君 纳米祛痰止咳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26984A (zh) * 2005-07-29 2006-02-01 王衡新 健脾燥湿祛痰止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紫花杜鹃干燥嫩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陈玲,等。;《食品科学》;20091215;第30卷(第24期);第34页左栏第1段。 *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张睿,等。;《食品与机械》;20030225;第21页右栏第1段"3.有机溶剂提取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7080A (zh)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7503A (zh) 构树叶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147080B (zh) 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623059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含其的药剂
CN103405486A (zh) 一种菊花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2614400B (zh) 一种中药制剂维c银翘片的制备方法
CN105380918B (zh) 一种具有降糖保健功能的白簕多糖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1120A (zh) 一种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的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857385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515902A (ja) 脂血及び体重を制御する薬物組成物とその応用法
CN101961447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新的制备方法、制剂及应用
CN103735831A (zh) 清热解毒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04107225B (zh) 中药材远志抗凝血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00400053C (zh) 一种柴胡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0727A (zh) 一种连翘子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54944A (zh) 香荷油软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5232627A (zh) 一枝黄花提取物,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CN112402515A (zh) 一种含虫类药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5343723A (zh) 一种桔远止咳微囊的制备方法
CN100358504C (zh) 一种滋补肝肾的天麻醒脑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140A (zh) 一种秦皮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04189833A (zh) 一种逍遥丸的制备工艺
CN102512496B (zh)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1202757A (zh) 一种穿心莲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0415284C (zh) 六味木香片的制备方法
CN105362259A (zh) 一种具有降尿酸作用的山核桃叶提取物球松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Xiaojin

Inventor after: Huang Jingqing

Inventor after: Li Hongbing

Inventor after: Luo Ka

Inventor before: Li Hongbing

Inventor before: Luo K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