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6890B - 编码器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码器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36890B CN104136890B CN201280071029.8A CN201280071029A CN104136890B CN 104136890 B CN104136890 B CN 104136890B CN 201280071029 A CN201280071029 A CN 201280071029A CN 104136890 B CN104136890 B CN 1041368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coder
- terminal
- input equipment
- mode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8/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D1/00 - G01D15/00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027—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of logic circuits, with internal or external positive feedback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353—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ternal or external positive feedback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21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esting or calibration
- G01D2218/10—Testing of sensors or measur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编码器输入装置具有:连接端子,其针对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进行了共通化,用于与编码器连接;多个信号用电源,它们与所述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相对应;以及软件开关,其对应于所述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中的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的编码器的信号方式,将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多个信号用电源之间的连接以软件方式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码器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下述技术,即,在对编码器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中,设置与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方式、集电极开路方式以及线驱动方式这3种编码器相对应的3个端子,3个端子分别与多个LED连接,并设置能够与3个端子连结的切换开关。在该检查装置中,如果将框体外表面的切换开关向对应于要检查的种类的位置推倒,则切换开关与对应于要检查的种类的端子连结,使对应于要检测的种类的LED亮灯。由此,根据专利文献1,能够快速地确认与缆线进行连接的端子,能够可靠地判断、检查编码器是否良好。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下述技术,即,在带接口切换开关的编码器中,将晶体管的集电极向输出端子连接,并且经由开关以及电阻向电源端子连接,将晶体管的发射极向GND端子连接,从而构成用于输出编码器信号的接口,通过将设置在壳体后端的开关的切换片向左右切换而对开关进行开闭。由此,根据专利文献2,能够由1个编码器将接口的形式任意地切换为集电极开路型或TTL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43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38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知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技术均是涉及下述所谓的硬件开关的技术,即,设置与多种编码器相对应的多个端子,将切换开关以物理方式向与编码器种类对应的端子切换而连结。
假设在用于连接编码器的编码器输入装置中,在使用硬件开关切换输入接口的情况下,为了输入多种信号方式而区分设置多个连接端子,因此,在误配线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编码器输入装置的内部电路中流动过大电流,损坏编码器输入装置。
另外,在使用硬件开关切换输入接口的情况下,为了输入多种信号方式而区分设置多个连接端子,因此,内部的连接端子数量增多,并且外部的端子引脚数量增加,编码器输入装置容易变得大型化,编码器输入装置的成本有可能提高。
另外,在通过硬件开关切换信号方式的编码器输入装置中,需要在编码器输入装置侧设定硬件开关,因此,在由于编码器输入装置的故障等而更换装置时需要重新设定,有可能进行误设定。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编码器输入装置,该编码器输入装置无需使用硬件开关,能够对应于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进行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涉及的编码器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连接端子,其针对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进行了共通化,用于与编码器连接;多个信号用电源,它们与所述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相对应;以及软件开关,其对应于所述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中的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的编码器的信号方式,将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多个信号用电源之间的连接以软件方式进行切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软件开关对应于与连接端子连接的编码器的信号方式,将连接端子和多个信号用电源之间的连接以软件方式进行切换,因此,能够将编码器输入装置的输入阻抗切换为对应于与连接端子连接的编码器的信号方式的适当值。因此,无需使用硬件开关,能够与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对应地进行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编码器输入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变换表的数据构造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的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编码器输入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编码器输入装置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由这些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编码器输入装置1。图1是表示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编码器输入装置1经由配线组L1与编码器100连接。编码器100例如对规定对象物(例如,电动机的转子)的位置进行检测,将表示检测出的位置的信号(例如,脉冲信号)向编码器输入装置1供给。编码器输入装置1对表示检测出的位置的信号进行处理,对应于其处理结果,经由规定控制电路(例如,用于驱动电动机的逆变器电路),对规定对象物(例如,电动机的转子)的位置进行控制。
此时,有时编码器输入装置1与彼此不同的多种信号方式的编码器100a~100c连接。假设在编码器输入装置1对应于1个信号方式的情况下,如果连接有与该1个信号方式不同的信号方式的编码器,则有可能导致编码器输入装置1损坏。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编码器输入装置1具有与多种信号方式相对应的结构,进行与所连接的编码器的信号方式相对应的切换动作。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编码器输入装置1具有连接端子5、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编码器信号处理部2以及软件开关4。
连接端子5经由配线组L1与编码器100连接。连接端子5将经由配线组L1而从编码器100供给过来的脉冲信号向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供给。针对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将连接端子5共通化(参照图4~图6)。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例如包含差动方式、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方式和集电极开路方式中的至少2种。
具体而言,在编码器100中设置有用于经由配线组L1输出信号的输出端子105,连接端子5与输出端子105相对应。例如,连接端子5中的端子51经由配线L11与输出端子105中的端子151连接。例如,连接端子5中的端子52经由配线L12与输出端子105中的端子152连接。例如,连接端子5中的端子53经由配线L13与输出端子105中的端子153连接。
此外,根据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有时输出端子105的形式有一部分不同(例如,有时省略配线L12及端子152),但连接端子5以针对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的输出端子105对应于所有形式的方式共通化(参照图4~图6)。
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分别与连接端子5、编码器信号处理部2以及软件开关4连接。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的结构针对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进行了共通化,但其动作对应于是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中的哪一个而进行切换(参照图4~图6)。
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从连接端子5接收脉冲信号。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将脉冲信号的电平变换为适合于编码器信号处理部2中的信号处理的电平。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将变换后的脉冲信号向编码器信号处理部2供给。
编码器信号处理部2与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连接。编码器信号处理部2从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接收变换后的脉冲信号。编码器信号处理部2对脉冲信号的例如脉冲数进行计数,对应于计数结果,求出规定对象物的位置。编码器信号处理部2对应于求出的位置,经由规定控制电路,对规定对象物的位置进行控制。
软件开关4与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连接。另外,软件开关4与设置在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外部或内部的用户接口(未图示,例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例如可通信地连接。
软件开关4如果经由用户接口接收到与例如连接在编码器输入装置1上的编码器100相关的信息,则基于与编码器100相关的信息,确定与连接端子5相连接的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软件开关4按照确定出的信号方式,生成对信号方式进行切换的指令。
例如,软件开关4具有使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和多个指令值相关联的变换表41。变换表41例如如图2所示,具有信号方式栏411以及指令值栏412。在信号方式栏411中,作为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记录有例如差动方式、TTL方式、集电极开路方式。在指令值栏412中,作为多个指令值,记录有例如LHH、LHL、HLL。通过参照变换表41,能够确定与编码器的信号方式相对应的指令值。
例如,软件开关4接收与连接在编码器输入装置1上的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相关的信息,基于该信息和变换表41,生成对信号方式进行切换的指令。
而且,软件开关4将对信号方式进行切换的指令(控制信号)向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供给。即,软件开关4将对信号方式进行切换的指令(控制信号)向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供给,从而以软件方式对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进行控制。例如,软件开关4对应于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中的与连接端子5相连接的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以软件方式切换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内的(不是以物理方式对结构进行切换)电连接结构。
接着,使用图3说明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的内部结构。图3是表示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的内部结构的图。
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具有差动接收器10,FET(场效应晶体管)11、12、13,信号用电源14、15、16,电阻17、19、20,整流二极管18,信号线SL1、SL2以及接地线GL。
差动接收器10配置为,非反转输入端子10a经由信号线SL1与端子51连接,反转输入端子10b经由信号线SL2与端子52连接,输出端子10c与编码器信号处理部2连接。
FET 11例如是PMOS晶体管,源极与信号用电源14连接,漏极与电阻17连接,栅极经由控制线CL1与软件开关4连接。FET 11在向栅极供给了有效电平的控制信号(例如,L电平的控制信号)时导通,在向栅极供给了无效电平的控制信号(例如H电平的控制信号)时截止。
FET 12例如是PMOS晶体管,源极与信号用电源15连接,漏极与电阻20连接,栅极经由控制线CL2与软件开关4连接。FET 12在向栅极供给了有效电平的控制信号(例如L电平的控制信号)时导通,向栅极供给了无效电平的控制信号(例如H电平的控制信号)时截止。
FET 13例如是PMOS晶体管,源极与信号用电源16连接,漏极在节点N3处与信号线SL2连接,栅极经由控制线CL3与软件开关4连接。FET 13在向栅极供给了有效电平的控制信号(例如L电平的控制信号)时导通,向栅极供给了无效电平的控制信号(例如H电平的控制信号)时截止。
信号用电源14、15、16分别供给电源电压。
电阻(限制电阻)17的一端与FET 11连接,另一端经由整流二极管18在节点N1处与信号线SL1连接。电阻17在FET 11导通时,对从信号用电源14流向节点N1的电流的量进行限制。
电阻(下拉电阻)19的一端在节点N4处与信号线SL2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电位连接。电阻19在FET 13截止时,将节点N4的电位例如调整(下拉)为接地电位。
电阻(上拉电阻)20的一端与FET 12连接,另一端在节点N2处与信号线SL1连接。电阻20在集电极开路方式编码器100c的晶体管163(参照图6)截止时,将节点N2的电位例如调整(上拉)至信号用电源15的电位附近。
整流二极管18的阳极与电阻17连接,阴极在节点N1处与信号线SL1连接。
信号线SL1将差动接收器10中的非反转输入端子10a和连接端子5中的端子51连接。信号线SL1将经由端子51供给过来的信号向非反转输入端子10a传递。
信号线SL2将差动接收器10中的反转输入端子10b和连接端子5中的端子52连接。信号线SL2将经由端子52供给过来的信号向反转输入端子10b传递。
接地线GL将接地电位和连接端子5中的端子53连接。
在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中,通过差动接收器10接收来自编码器100的信号,在差动接收器10的输入侧的信号线SL1、SL2上,经由FET 11、12、13连接有3种信号用电源14、15、16。能够根据这些FET 11~13的导通、截止状态,对连接的信号用电源14~16进行切换。另外,对连接端子5分配有接地线和2根信号线,根据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的不同,配线2根或3根使用。
接着,依次说明针对差动方式、TTL方式以及集电极开路方式这3种信号方式的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的动作。
首先,对选择了差动方式的情况下的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3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图3所示的软件开关4如果接收到表示与编码器输入装置1连接的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是差动方式的信息,则基于该信息和变换表41,生成指令值(φCL1、φCL2、φCL3)=(L、H、H)(参照图2)。而且,软件开关4将L电平的控制信号φCL1经由控制线CL1供给至FET 11,将H电平的控制信号φCL2经由控制线CL2供给至FET 12,将H电平的控制信号φCL3经由控制线CL3供给至FET 13。
与此对应,如图4所示,FET 11导通,FET 12、13截止。分别是差动方式编码器100a的+端子151a以及-端子152a与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端子51以及-端子52配线,差动方式编码器100a的接地端子153a与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接地端子53配线。差动方式编码器100a的输出具有以下2种动作状态,即:+端子151a成为H、-端子152a成为L的情况;以及+端子151a成为L、-端子152a成为H的情况。
在前者的情况下,在信号线SL1、SL2中均是基本没有电流流动,在差动接收器10的非反转输入端子10a处出现H电位,在反转输入端子10b处出现L电位,在差动接收器10的输出端子10c处出现H电位。
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情况下,如虚线箭头所示,从信号用电源14(例如5V)经由FET11、限制电阻17和整流二极管18,电流朝向差动方式编码器100a的+端子151a流动,并且,电流从差动方式编码器100a的-端子152a经由下拉电阻19朝向接地电位流动。由于限制电阻17及下拉电阻19,电路不会短路,在差动接收器10的非反转输入端子10a处出现L电位,在反转输入端子10b处出现H电位,在差动接收器10的输出端子10c处出现L电位。
如上所述,能够针对差动方式编码器100a的2种动作状态,从差动接收器10输出分别不同的电平的输出信号。
接着,对选择了TTL方式的情况下的电路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图3所示的软件开关4如果接收到表示与编码器输入装置1连接的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是TTL方式的信息,则基于该信息和变换表41,生成指令值(φCL1、φCL2、φCL3)=(L、H、L)(参照图2)。而且,软件开关4将L电平的控制信号φCL1经由控制线CL1供给至FET 11,将H电平的控制信号φCL2经由控制线CL2供给至FET 12,将L电平的控制信号φCL3经由控制线CL3供给至FET 13。
与此对应,如图5所示,FET 11、13导通,FET 12截止。分别是TTL方式编码器100b的信号端子151b与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端子51配线,TTL方式编码器100b的接地端子153b与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接地端子53配线。由于电流从信号用电源(基准电源)16经由FET 13和下拉电阻19朝向接地流动,因此,在差动接收器10的反转输入端子10b处出现与信号用电源16的电压大致相等的电位。在这里,信号用电源16的电压设为比通常的TTL的H电位的最小值即2V小,而比通常的TTL的L电位的最大值即0.8V大的电压。TTL方式编码器100b的输出具有以下2种动作状态,即:信号端子151b的电位成为H的情况;以及信号端子151b的电位成为L的情况。
在前者的情况下,在TTL方式编码器100b的信号端子151b中基本没有电流流动,在差动接收器10的非反转输入端子10a处出现H电位。差动接收器10的反转输入端子10b低于H电位,从而差动接收器10的非反转输入端子10a成为比反转输入端子10b高的电位,因此在差动接收器10的输出端子10c处出现H电位。
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情况下,电流从信号用电源14(例如5V)经由FET 11、限制电阻17和整流二极管18朝向TTL方式编码器100b流动,在差动接收器10的非反转输入端子10a处出现L电位。差动接收器10的反转输入端子10b高于L电位,从而差动接收器10的非反转输入端子10a成为比反转输入端子10b低的电位,因此在差动接收器10的输出端子10c处出现L电位。
如上所述,能够针对TTL方式编码器的2种动作状态,从差动接收器10输出分别不同的电平的输出信号。
最后,对选择了集电极开路方式的情况下的电路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图3所示的软件开关4如果接收到表示与编码器输入装置1连接的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是集电极开路方式的信息,则基于该信息和变换表41,生成指令值(φCL1、φCL2、φCL3)=(H、L、L)(参照图2)。而且,软件开关4将H电平的控制信号φCL1经由控制线CL1供给至FET 11,将L电平的控制信号φCL2经由控制线CL2供给至FET 12,将L电平的控制信号φCL3经由控制线CL3供给至FET 13。
与此对应,如图6所示,FET 12、13导通,FET 11截止。分别是集电极开路方式编码器100c的集电极端子151c与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端子51配线,集电极开路方式编码器100c的发射极端子153c与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接地端子53配线。由于电流从信号用电源(基准电源)16经由FET 13和下拉电阻19朝向接地电位流动,因此,在差动接收器10的反转输入端子10b处出现与信号用电源16的电压大致相等的电位。在这里,信号用电源16的电压如上所述,设为比通常的TTL的H电位的最小值即2V小,而比通常的TTL的L电位的最大值即0.8V大的电压。另外,信号用电源(集电极开路方式用电源)15的电压设为比TTL方式的5V高的电压。集电极开路方式编码器100c的输出具有以下2种动作状态,即:编码器内的晶体管163成为截止的情况和成为导通的情况。
在前者的情况下,由于晶体管163的集电极成为开路,并且以使电流不会从信号用电源15流入信号用电源14(例如5V)的方式插入有整流二极管18,因此差动接收器10的非反转输入端子10a与信号用电源15的电位大致相等。差动接收器10的反转输入端子10b是与信号用电源16大致相等的电位,是比信号用电源15的电压低的电位,因此,差动接收器10的非反转输入端子10a成为比反转输入端子10b高的电压,因此,在差动接收器10的输出端子10c处出现H电位。
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情况下,在晶体管163中,电流从信号用电源(集电极开路方式用电源)15借助FET 12和上拉电阻20经由晶体管163朝向接地电位流动,从而差动接收器10的非反转输入端子10a与接地电位大致相等。差动接收器10的反转输入端子10b是与信号用电源(基准电源)16大致相等的电位,高于接地电位,从而差动接收器10的非反转输入端子10a成为比反转输入端子10b低的电压,因此,差动接收器10的输出端子10c处出现L电位。
如上所述,能够针对集电极开路方式编码器100c的2种动作状态,从差动接收器10输出分别不同的电平的输出信号
此外,将FET 11、12、13的导通、截止的初始状态设为在上述3种方式中电压最低的差动方式,或者将所有的FET设为截止,从而在系统启动时等连接有与设定不同的信号方式的编码器情况下,能够避免损坏编码器输入装置、编码器这样的事态。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中,软件开关4对应于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中的与连接端子5连接的编码器的信号方式,将连接端子5和多个信号用电源14~16之间的连接以软件方式切换。由此,能够将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输入阻抗切换为与连接在连接端子5上的编码器的信号方式相对应的适当值。因此,无需使用硬件开关,能够与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对应地进行动作。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利用软件开关4切换信号方式,因此容易变更,能够在更换编码器输入装置1时,消减再设定的工作量,减少误设定。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利用软件开关对内部电路进行切换,因此能够将多种信号方式的连接端子汇总为1个。即,针对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而使连接端子5共通化。例如,在与3种方式的编码器之间的配线中,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接地端子53与编码器100a~100c的接地端子153a、153b或发射极端子153c共通连接(参照图4~图6),另外,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端子51与编码器100a~100c的+端子151a、信号端子151b或集电极端子151c共通连接(参照图4~图6)。因此,不存在与信号的电压电平对应的多种+端子,所以在配线时容易分辨,能够减少误配线。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误配线导致的编码器输入装置、编码器的损坏。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连接端子5针对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而共通化。即,无需为了对应输入阻抗不同的多个方式的编码器而分别设置与方式对应的端子引脚,能够利用共通的端子引脚来应对,能够消减端子引脚数量。由此,能够实现编码器输入装置的成本降低和小型化。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利用共通的端子引脚对应编码器的多个方式,因此,即使用户用方式不同的编码器进行更换的情况下,编码器输入装置的引脚分配不改变,因此能够消减更换工时。
实施方式2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编码器输入装置1i。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在由于编码器输入装置1的故障等而更换编码器输入装置1时对信号方式进行再设定,但在实施方式2中,在更换编码器输入装置1i时,也可以不对信号方式进行再设定。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将用于切换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的软件开关4i的设定信息231存储在存储装置200中,该存储装置200设置在编码器输入装置1i的外部。
例如,编码器输入装置1i具有用于与存储装置200连接的连接接口6i。连接接口6i如果识别到连接了存储装置200,则与存储装置200侧的连接接口206进行通信。
例如,连接接口6i将由软件开关4i接收到的与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相关的信息向存储装置200作为备份用而发送至连接接口206。与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相关的信息例如是表示与连接端子5连接的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是差动方式、TTL方式以及集电极开路方式中的哪一个的信息(参照图2)。由此,存储装置200通过连接接口206接收与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相关的信息并作为设定信息231存储、保存。
或者,例如,连接接口6i将与由软件开关4i生成的指令值相关的信息向存储装置200作为备份用而发送至连接接口206。与指令值相关的信息例如是表示指令值是“LHH”、“LHL”、“HLL”中的哪一个的信息。由此,存储装置200通过连接接口206接收与指令值相关的信息并作为设定信息231存储、保存。
而且,在由于编码器输入装置1i的故障等而更换编码器输入装置1i,将存储装置200与更换后的编码器输入装置1i连接。连接接口6i如果识别到连接了存储装置200,则与存储装置200侧的连接接口206进行通信,从存储装置200中接收设定信息231,并供给至软件开关4i。软件开关4i按照接收到的设定信息,将连接端子5与多个信号用电源14~16(参照图3)之间的连接以软件方式进行切换。
例如,在设定信息是与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软件开关4i参照变换表41,基于与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相关的信息和变换表41,生成对信号方式进行切换的指令。
或者,例如,在设定信息是与指令值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软件开关4i判断为无需参照变换表41,对应于与指令值相关的信息,生成对信号方式进行切换的指令。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2中,将用于对编码器100的信号方式进行切换的软件开关4i的设定信息231存储在存储装置200中,该存储装置200设置在编码器输入装置1i的外部。由此,在由于编码器输入装置1i的故障等而更换编码器输入装置1i时,无需再设定信号方式,因此,能够简单地更换装置,并且,能够抑制由于错误设定而导致编码器输入装置1i、编码器100损坏。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针对使用差动接收器和FET,能够对应3种编码器信号方式的电路结构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此,当然也能应用于其他编码器信号方式、电路结构。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编码器输入装置适用于编码器的信号处理。
标号的说明
1、1i 编码器输入装置
2 编码器信号处理部
3 编码器信号输入电路
4、4i 软件开关
5 连接端子
6i 连接接口
10 差动接收器
11~13 FET
14~16 信号用电源
17、19 电阻
18 整流二极管
41 变换表
51~532 端子
100、100a~100c 编码器
105 输出端子
151~153 端子
163 晶体管
200 存储装置
206 连接接口
231 设定信息
Claims (6)
1.一种编码器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连接端子,其针对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进行了共通化,用于与编码器连接;
多个信号用电源,它们与所述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相对应;以及
软件开关,其对应于所述多种编码器的信号方式中的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的编码器的信号方式,将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多个信号用电源之间的连接以软件方式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器输入装置与存储装置连接,该存储装置对表示所述软件开关的切换值的设定信息进行存储,
所述软件开关按照所述设定信息,将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多个信号用电源之间的连接以软件方式进行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件开关对应于差动方式和集电极开路方式,将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多个信号用电源之间的连接以软件方式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件开关对应于差动方式和TTL方式,将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多个信号用电源之间的连接以软件方式进行切换,其中,TTL是指晶体管晶体管逻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件开关对应于TTL方式和集电极开路方式,将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多个信号用电源之间的连接以软件方式进行切换,其中,TTL是指晶体管晶体管逻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件开关对应于差动方式、TTL方式和集电极开路方式,将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多个信号用电源之间的连接以软件方式进行切换,其中,TTL是指晶体管晶体管逻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2/055446 WO2013128642A1 (ja) | 2012-03-02 | 2012-03-02 | エンコーダ入力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36890A CN104136890A (zh) | 2014-11-05 |
CN104136890B true CN104136890B (zh) | 2016-08-24 |
Family
ID=48913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71029.8A Active CN104136890B (zh) | 2012-03-02 | 2012-03-02 | 编码器输入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80449B2 (zh) |
JP (1) | JP5225520B1 (zh) |
KR (1) | KR101631785B1 (zh) |
CN (1) | CN104136890B (zh) |
DE (1) | DE112012005846B4 (zh) |
TW (1) | TWI502889B (zh) |
WO (1) | WO201312864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97966B2 (en) | 2011-09-23 | 2014-08-05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
US8885569B2 (en) | 2011-12-19 | 2014-11-11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Beamforming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0606386B2 (en) * | 2017-08-24 | 2020-03-31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Mixer circuit |
CN113544470B (zh) * | 2019-03-19 | 2024-10-11 | 弗瑞柏私人有限公司 | 用于旋转角测量系统的校准装置 |
CN117518936B (zh) * | 2023-11-30 | 2024-07-23 | 威海艾迪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兼容多种输出的增量编码器的设计及使用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60778Y (zh) * | 2007-06-28 | 2008-05-14 | 台湾艾华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开关的旋转型编码器 |
CN202109931U (zh) * | 2011-06-02 | 2012-01-11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电源电机编码器检测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24889A (en) * | 1975-12-24 | 1978-11-07 | Computer Automation, Inc. | Distributed input/output controller system |
US4843314A (en) * | 1988-04-25 | 1989-06-27 | Craig Barnaby | Testing unit for rotary shaft encoders |
FR2664407B1 (fr) * | 1990-07-04 | 1992-09-11 | Alcatel Satmam | Machine a affranchir le courrier, comportant un circuit integre specifique constituant des interfaces. |
JP2583403Y2 (ja) * | 1992-05-16 | 1998-10-22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磁性体グリーンシート印刷用保持台 |
US5748675A (en) * | 1992-09-28 | 1998-05-05 | Chrysler Corporation | Vehic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improved current sourcing |
JPH0638335U (ja) | 1992-10-26 | 1994-05-20 | 多摩川精機株式会社 |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切換スイッチ付エンコーダ |
US5363405A (en) * | 1992-11-27 | 1994-11-08 | Chrysler Corporation | Vehic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ransceiver, bus driver therefor |
JP3326980B2 (ja) | 1994-07-29 | 2002-09-24 |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 エンコーダ検査装置 |
US5699870A (en) | 1995-05-01 | 1997-12-23 |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 Electric shift transfer case system for an automobile |
JP4803893B2 (ja) | 2001-03-30 | 2011-10-26 |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 計測制御装置 |
US7142140B2 (en) * | 2004-07-27 | 2006-11-28 |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 Auto scanning ADC for DPWM |
US7488919B2 (en) * | 2004-09-01 | 2009-02-10 | Western Industries, Inc. | Warming apparatus |
TWI339001B (en) * | 2007-02-13 | 2011-03-11 | Ind Tech Res Inst | Sensorless driving method for a brushless dc motor |
JP5052215B2 (ja) | 2007-06-06 | 2012-10-17 | 新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 半導体スイッチ回路 |
FR2928757B1 (fr) * | 2008-03-14 | 2014-06-20 | Centre Nat Rech Scient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dage, systeme electronique et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associes |
US7804427B1 (en) * | 2009-03-20 | 2010-09-28 | Honda Motor Co., Ltd. |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reset of encoder |
JP5327486B2 (ja) * | 2009-06-22 | 2013-10-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コ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
-
2012
- 2012-03-02 JP JP2012549202A patent/JP5225520B1/ja active Active
- 2012-03-02 DE DE112012005846.1T patent/DE112012005846B4/de active Active
- 2012-03-02 CN CN201280071029.8A patent/CN104136890B/zh active Active
- 2012-03-02 US US14/380,581 patent/US9680449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3-02 WO PCT/JP2012/055446 patent/WO201312864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3-02 KR KR1020147026580A patent/KR10163178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08-09 TW TW101128733A patent/TWI50288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60778Y (zh) * | 2007-06-28 | 2008-05-14 | 台湾艾华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开关的旋转型编码器 |
CN202109931U (zh) * | 2011-06-02 | 2012-01-11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电源电机编码器检测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38420A (zh) | 2013-09-16 |
US20150054669A1 (en) | 2015-02-26 |
JP5225520B1 (ja) | 2013-07-03 |
DE112012005846B4 (de) | 2015-07-02 |
WO2013128642A1 (ja) | 2013-09-06 |
KR20140137384A (ko) | 2014-12-02 |
US9680449B2 (en) | 2017-06-13 |
DE112012005846T5 (de) | 2014-10-30 |
KR101631785B1 (ko) | 2016-06-17 |
TWI502889B (zh) | 2015-10-01 |
CN104136890A (zh) | 2014-11-05 |
JPWO2013128642A1 (ja) | 2015-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36890B (zh) | 编码器输入装置 | |
CN105305388B (zh) | 用于监视和切换负载电路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7431671B (zh) | 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 |
US20120098461A1 (en) | Power supply detecting circuit | |
CN104038207B (zh) | 一种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04704445A (zh) | 电子装置、通信系统以及热拔插控制方法 | |
CN103297012A (zh) | 栅极驱动电路 | |
CN112929248A (zh) | 二总线设备及二总线系统 | |
CN103926530A (zh) | 用于扫描开关内部继电器状态的隔离式检测电路 | |
CN109343396A (zh) | 一种并机can匹配电阻自动识别电路 | |
CN204498098U (zh) | 输出电路、检测传感器 | |
CN110291845B (zh) | 可反转极性的布线系统 | |
CN203849373U (zh) | 一种用于扫描开关内部继电器状态的隔离式检测电路 | |
CN110311667A (zh) | 一种带端口电压保护电路的端口电路 | |
CN108259826A (zh) | 在同一画面显示多个图像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 | |
CN101212149A (zh) | 交流电源零点侦测电路 | |
CN209389698U (zh) | 一种过压及欠压保护电路 | |
CN106026054A (zh) | 一种开出自检电路 | |
CN217935590U (zh) | 隔离上拉电路 | |
CN205479605U (zh) | 一种大功率电磁阀隔离驱动器 | |
JP4304091B2 (ja) | 信号入力回路及びリレーユニット回路 | |
US20160187913A1 (en) | Power supply system | |
CN220491804U (zh) | 一种用于芯片测试的继电器扩容电路 | |
CN203761362U (zh) | 双向接口电路 | |
CN105955189A (zh) | 防呆保护模块及自动化机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