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0725A - 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和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和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0725A
CN104130725A CN201410353896.1A CN201410353896A CN104130725A CN 104130725 A CN104130725 A CN 104130725A CN 201410353896 A CN201410353896 A CN 201410353896A CN 104130725 A CN104130725 A CN 104130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
core
auxiliary agent
agent
glued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38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0725B (zh
Inventor
余力
黎成武
梁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AOJUN PLASTIC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OJUN PLASTIC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OJUN PLASTIC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OJUN PLASTIC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538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30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30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0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0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07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和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及制备方法。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由掺杂钨铈锑的二氧化锡与EVA树脂及有机溶剂制成。EVA不流胶胶膜由EVA树脂、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偶联剂、交联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制成。添加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的EVA不流胶胶膜屏蔽红外线和紫外线性能可显著提高。EVA不流胶胶膜可在保障可见光透过率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对紫外线和红外线的阻隔率,并且雾度低,厚薄均一性高,生产中由油浴对挤出机的模头进行低温控温处理,从而避免EVA不流胶胶膜在高交联状态下烂边、烧料或厚薄不均,厚度差可控制在±0.02mm。

Description

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和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热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和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中,大面积的采光玻璃应用十分广泛,人们对建筑玻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建筑用普通玻璃的传热系数比砖体结构墙壁要高很多,从而导致建筑物的热量损耗增加。据统计,各项建筑能源消耗占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在建筑能耗中,高达50%以上又是由门窗玻璃散失的。在中国430亿m2的建筑中,99%属于高能耗建筑,即使是新建筑,也有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因此,如何正确选择设计建筑玻璃,使其能耗降低到最小,满足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最早由英国皮尔金顿公司开发成功的在线镀膜技术,它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高温热解法生产Low-E薄膜。以后,美国的PPG和法国的Saint-Gobai公司也掌握了类似的工艺。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能源危机,促进了Low-E玻璃的开发和应用。
Low-E玻璃发展了近20年后,很多技术趋于成熟,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是单片,镀层暴露在空气中,发现镀膜使用三年后开始被氧化,渐渐失去节能功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研制真空玻璃,就是将两片Low-E玻璃,使镀层在内則合片抽真空,这样能有效的保护镀层不被氧化,这是目前主流产品。新产品一上市问题就出现了,容易掉片,抗风压低,于是人们把目光转移到隔热夹层玻璃上。国内建筑用夹层玻璃夹层产业的起步较晚,主要体现在PVB和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上。PVB是最早应用于夹胶玻璃的材料,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其对玻璃的附着力很好、透明度也非常好,但由于其对加工工艺要求非常高、用户在设备的投资高、价格也很高,所以限制了玻璃加工商对其的广泛应用。虽然EVA胶片在国内只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其加工工艺简单,用户使用方便,成本低,所以一上市就受到用户的热捧,可是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隔热耐老化的节能环保型EVA胶片上市。
中国专利CN102643037A采用EVA表面涂覆一层隔热涂料,成功制备出纳米隔热EVA胶膜。虽然成功解决了雾度问题,但相对工艺还是比较复杂,并且流胶比较严重,直接造成做出夹层玻璃容易出现边框。采用低熔融指数的EVA虽然可以成功解决流胶问题,但由于挤出机模头两边温度分布不均,造成胶膜厚薄分布不均,如果长期积累,会使两边出现烧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制备高隔热性能的EVA胶膜的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提供一种紫外线、红外线阻隔率高,胶膜均匀度好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由以下重量份额的物质组成:EVA树脂粘结剂60-90份,纳米隔热浆料10-40份。
所述EVA树脂粘结剂由EVA树脂和有机溶剂组成,固含量为5-20%,优选的固含量为10%;优选的,EVA树脂的熔融指数为5-43g/10min(190℃/2.16Kg),醋酸乙烯(VA)含量为28-33wt%。
所述纳米隔热浆料由掺钨铈锑二氧化锡(WxCey-ATO)和有机溶剂组成,固含量为15-30%;
所述的WxCey-ATO的粒径为30-90nm,WxCey-ATO中,二氧化锡与铈、钨和锑的摩尔比为1:0.05-0.2:0.1-0.4:0.05-0.2;即铈的物质的量为二氧化锡物质的量的5-20%,钨的的物质的量为二氧化锡物质的量的10-40%,锑的的物质的量为二氧化锡物质的量的5-20%。
以上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甲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异丙醇和甲基异丁基酮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所述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EVA树脂加入有机溶剂中,在120-150℃下回流10-30min,并控制EVA的质量百分比为10%,得EVA树脂粘结剂;
S2、将WxCey-ATO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并使WxCey-ATO的质量百分比为15-30%,得纳米隔热浆料;
S3、将60-90份的EVA树脂粘结剂与10-40份的纳米隔热浆料混合均匀,得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
一种应用上述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由以下重量份额的物质制成:EVA树脂90-98份,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0.5-5份,偶联剂0.3-1份,交联剂0.3-1份,紫外线吸收剂0.1-1份。
所述的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偶联剂由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任意比例组成。
所述的交联剂为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叔丁基过氧化碳酸-2-乙基己酯、过氧化碳酸-2-乙基已酸叔丁酯、1,1-二特戊基过氧化环己烷、过氧化异壬酸叔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
所述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苯酮、双{3-[3-(2H-苯并三唑-2-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酸}-聚乙二醇300酯、2-(2-羟基-5-庚基苯基)苯並三唑、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並三唑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苯酮;紫外吸收剂还可以是2-(2-羟基-5-庚基苯基)苯並三唑与2-羟基-4-正-辛氧基苯酮和/或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並三唑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用于制备隔热EVA不流胶胶膜的EVA树脂的熔融指数为5-43g/10min(190℃/2.16Kg),VA含量为28-33wt%。
优选的,EVA树脂的熔融指数为5-28g/10min;更优选的,EVA树脂的熔融指数为7g/10min。
以上所述隔热EVA不流胶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EVA树脂与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混合均匀,并持续搅拌至混合物干燥,得初料;
S2、将偶联剂、交联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混合均匀,得助剂混合物;然后将助剂混合物与初料混合均匀,并持续搅拌至混合物干燥,得粗料;
S3、粗料通过流延法制膜。
所述流延法制膜过程中,用挤出机制膜,所述挤出机的螺杆温度为85-100℃,挤出机的模头温度为80-100℃,所述挤出机的模头通过油浴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用特定掺杂量的WxCey-ATO与EVA树脂制成稳定的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添加该助剂的EVA不流胶胶膜屏蔽红外线和紫外线性能可显著提高。本发明按一定的配比联合使用EVA树脂、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偶联剂、交联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制备EVA不流胶胶膜,该胶膜可在保障可见光透过率高的情况下,又能很好的屏蔽紫外线和红外线,并且雾度低;此外,通过本发明的各组分配比,可提高胶膜的厚薄均一性,厚度差可控制在±0.02mm;生产中由油浴对挤出机的模头进行低温控温处理,从而避免EVA不流胶胶膜在高交联状态下烂边、烧料或厚薄不均。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实施例12、14的EVA不流胶胶膜制作的EVA夹层玻璃的透射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EVA树脂是熔融指数为5-43g/10min(190℃/2.16Kg)及VA含量为28-33wt%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如KA-31(新加坡TPC)、KA-31(日本住友)、KA-30(日本住友)、ES-28005(韩国LG)、280PV(韩国三星)、EV-150(日本三井)、SV-1055(泰国TPI)等。
所述的WxCey-ATO的粒径为30-90nm,WxCey-ATO中,SnO2、Ce、W和Sb的摩尔比为1:0.05-0.2:0.1-0.4:0.05-0.2。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甲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异丙醇和甲基异丁基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2)、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3)、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4)、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a5)、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a6)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交联剂为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b1)、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b2)、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b3)、叔丁基过氧化碳酸-2-乙基己酯(b4)、过氧化碳酸-2-乙基已酸叔丁酯(b5)、1,1-二特戊基过氧化环己烷(b6)、过氧化异壬酸叔丁酯(b7)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苯酮(c1)、双{3-[3-(2H-苯并三唑-2-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酸}-聚乙二醇300酯(c2)、2-(2-羟基-5-庚基苯基)苯並三唑(c3)、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c4)、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並三唑(c5)中的至少一种。
实施例1-6
按以下方法制备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
(1)将EVA树脂加入有机溶剂中,使EVA树脂的含量为8-12wt%,然后在120-150℃下回流10-30min,得EVA树脂粘结剂。
(2)将粒径为30-90mm的WxCey-ATO加入有机溶剂中,并使WxCey-ATO的含量为15-30wt%,然后将混合物置于超声仪中用超声波分散10-20min,接着再将混合物置于高速砂磨机上循环分散5-8h,得纳米隔热浆料。
(3)将60-90份的EVA树脂粘结剂与10-40份的纳米隔热浆料混合均匀,得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
实施例1-6中的各组分及具体用量如下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6中制备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的各组分及用量
上表1中,熔指的单位是g/10min,测试条件是190℃/2.16Kg。
实施例1-6所制得的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分别依次标记为d1、d2、d3、d4、d5、d6
实施例7-12
分别应用上述实施例制备的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d1-6按以下方法制备隔热EVA不流胶胶膜:
(1)在卧式高速混料机中将2Kg的EVA树脂(KA-31,VA28%,熔指7g/10min)与60g的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混合均匀,并持续搅拌至混合物干燥(常温下搅拌5min以上,如搅拌10min或30min等),得初料。
(2)将12g偶联剂a1、16g交联剂b1和12g紫外线吸收剂c1混合均匀,得助剂混合物;然后将助剂混合物与初料混合均匀,并持续搅拌至混合物干燥(常温下搅拌5min以上,如搅拌10min或30min等),得粗料。
(3)采用吸料机将粗料抽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并将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控制在90℃,通过油浴(油浴所用的油为耐高温油,如硅油等)对模头加热且将模头温度控制在85℃,流延速度2-3m/min。粗料依次经过螺杆和弯头,最后通过模头流延成膜,制成0.76mm厚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
实施例7-12所制得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分别依次标记为M7、M8、M9、M10、M11、M12
分别观察制膜过程中膜两边的烧料情况,测量所制得的EVA不流胶胶膜M7-12的厚度;并分别用M7-12制作EVA夹层玻璃(记为BM7-12),测试EVA夹层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紫外线阻隔率、红外线阻隔率和雾度。
制作EVA夹层玻璃:采用5mm(玻璃)+0.76mm(胶膜)+5mm(玻璃)制片,在-0.08Mpa,135℃夹胶炉中保持35min,制得EVA夹层玻璃(BM7-12)。
分别用S-45Lambda9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47Spectrum100傅力叶变换红外光谱仪、Q-07WTH-A智能透射比/雾度测试仪测试所制得的EVA夹层玻璃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EVA不流胶胶膜M7-12及EVA夹层玻璃BM7-12的测试结果
表2中,“可见光”指可见光透过率,“紫外线”指紫外线阻隔率,“红外线”指红外线阻隔率,“厚薄”指膜的厚薄均一性,“烧料”指两边烧料情况。
根据上述表2的测试数据,选择实施例4-6所制备的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d4-6制作EVA不流胶胶膜。
实施例13-32
按以下方法制备隔热EVA不流胶胶膜:
(1)在卧式高速混料机中将2Kg的EVA树脂与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混合均匀,并持续搅拌至混合物干燥(常温下搅拌5min以上,如搅拌10min或30min等),得初料。
(2)将偶联剂、交联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混合均匀,得助剂混合物;然后将助剂混合物与初料混合均匀,并持续搅拌至混合物干燥(常温下搅拌5min以上,如搅拌10min或30min等),得粗料。
(3)采用吸料机将粗料抽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并将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控制在85-100℃,通过油浴对模头加热且将模头温度控制在80-100℃,流延速度为2-3m/min。粗料依次经过螺杆和弯头,最后通过模头流延成膜,制成0.76mm厚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
实施例13-32中的各组分及具体用量如下表4所示,所制得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分别依次标记为M13-32
表3 实施例13-32中制备隔热EVA不流胶胶膜的各组分及用量
表3中的“核壳助剂”指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
实施例3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组分中的偶联剂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替换a1
EVA不留胶胶膜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9的相同,所制得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记为M33。将M33持续露天放置30天后,M33发黄。
实施例3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组分中的偶联剂用N-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替换a1
EVA不留胶胶膜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9的相同,所制得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记为M34。将M34持续露天放置30天后,M34发黄。
实施例3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组分中的交联剂用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替换b1
EVA不留胶胶膜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9的相同,所制得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记为M35
实施例3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组分中的交联剂用叔丁基过氧化异丁酸酯替换b1
EVA不留胶胶膜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9的相同,所制得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记为M36。M36的散射严重,光泽性差,雾度偏大。
实施例3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组分中的紫外吸收剂用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並三唑替换c1
EVA不留胶胶膜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9的相同,所制得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记为M37。将M34持续露天放置30天后,M34发黄、老化。
实施例3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组分中的紫外吸收剂用AU-35(佛山市普玛斯化工有限公司)替换c1
EVA不留胶胶膜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9的相同,所制得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记为M38
采用M38制作的EVA夹层玻璃BM38置于UV老化箱中进行老化性能测试,200h时,BM38已发黄;将BM38置于恒温恒湿箱(85℃,85%湿度)中进行老化性能测试,72h时,BM38已发黄。即BM38的耐辐照老化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差。
实施例3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组分中的紫外吸收剂用AU-16(佛山市普玛斯化工有限公司)替换c1
EVA不留胶胶膜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9的相同,所制得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记为M39
采用M39制作的EVA夹层玻璃BM39置于UV老化箱中进行老化性能测试,200h时,BM39已发黄;将BM39置于恒温恒湿箱(85℃,85%湿度)中进行老化性能测试,72h时,BM39已发黄。即BM39的耐辐照老化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差。
实施例40
首先,在卧式高速混料机中将2Kg的EVA树脂(KA-31)与2.56g的WxCey-ATO混合均匀,并持续搅拌至混合物干燥,得初料。WxCey-ATO中n(SnO2):n(Sb):n(W):n(Ce)=1:0.1:0.4:0.15。
然后,将12g偶联剂a1、16g交联剂b1和12g紫外线吸收剂c1混合均匀,得助剂混合物;接着将助剂混合物与初料混合均匀,并持续搅拌至混合物干燥,得粗料。
采用吸料机将粗料抽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并将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控制在90℃,通过油浴对模头加热且将模头温度控制在85℃,流延速度为2-3m/min。粗料依次经过螺杆和弯头,最后通过模头流延成膜,制成0.76mm厚的隔热EVA不流胶胶膜,记为M40
本实施例中所添加WxCey-ATO的量与实施例12中WxCey-ATO的量相同。
分别观察制膜过程中膜两边的烧料情况,测量所制得的EVA不流胶胶膜M13-41的厚度;并分别用M13-41制作EVA夹层玻璃(记为BM13-40),测试EVA夹层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紫外线阻隔率、红外线阻隔率和雾度。同时选用广州保均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76mm的PA(EVA)胶膜作对比,记为M41;应用M41制作的EVA夹层玻璃记为BM41
制作EVA夹层玻璃:采用5mm(玻璃)+0.76mm(胶膜)+5mm(玻璃)制片,在-0.08Mpa,135℃夹胶炉中保持35min,制得EVA夹层玻璃(BM13-41)。
分别用S-45Lambda9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47Spectrum100傅力叶变换红外光谱仪、Q-07WTH-A智能透射比/雾度测试仪测试所制得的EVA夹层玻璃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5所示,其中实施例12与实施例14的透射比图如图1所示。
表4 EVA不流胶胶膜M13-41及EVA夹层玻璃BM13-41的测试结果
表4中,“可见光”指可见光透过率,“紫外线”指紫外线阻隔率,“红外线”指红外线阻隔率,“厚薄”指膜的厚薄均一性,烧料”指两边烧料情况。
本发明制作的EVA不流胶胶膜的可见光透过率高、紫外线阻隔率和红外线阻隔率高;厚薄均一性好,厚薄差可控制在±0.02mm;且胶膜的两边不出现烧料现象。
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额的物质组成:EVA树脂粘结剂60-90份,纳米隔热浆料10-40份;
所述EVA树脂粘结剂由EVA树脂和有机溶剂组成,固含量为5-20%;
所述纳米隔热浆料由掺钨铈锑二氧化锡和有机溶剂组成,固含量为15-30%;
所述掺钨铈锑二氧化锡的粒径为30-90nm,掺钨铈锑二氧化锡中,二氧化锡与铈、钨和锑的摩尔比为1:0.05-0.2:0.1-0.4:0.0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EVA树脂的熔融指数为5-43g/10min,VA质量百分含量为28-33%。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EVA树脂加入有机溶剂中,在120-150℃下回流10-30min,并使EVA的质量百分比为5-20%,得EVA树脂粘结剂;
S2、将掺钨铈锑二氧化锡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并使掺钨铈锑二氧化锡的质量百分比为15-30%,得纳米隔热浆料;
S3、将60-90份的EVA树脂粘结剂与10-40份的纳米隔热浆料混合均匀,得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
4.一种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额的物质制成:EVA树脂90-98份,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0.5-5份,偶联剂0.3-1份,交联剂0.3-1份,紫外线吸收剂0.1-1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叔丁基过氧化碳酸-2-乙基己酯、过氧化碳酸-2-乙基已酸叔丁酯、1,1-二特戊基过氧化环己烷、过氧化异壬酸叔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苯酮、双{3-[3-(2H-苯并三唑-2-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酸}-聚乙二醇300酯、2-(2-羟基-5-庚基苯基)苯並三唑、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並三唑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EVA树脂的熔融指数为5-43g/10min,VA质量百分含量为28-33%。
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隔热EVA不流胶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EVA树脂与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混合均匀,并持续搅拌至混合物干燥,得初料;
S2、将偶联剂、交联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混合均匀,得助剂混合物;然后将助剂混合物与初料混合均匀,并持续搅拌至混合物干燥,得粗料;
S3、粗料通过流延法制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隔热EVA不流胶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通过挤出机制膜,所述挤出机的螺杆温度为85-100℃,挤出机的模头温度为80-100℃,所述挤出机的模头通过油浴加热。
CN201410353896.1A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和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30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3896.1A CN104130725B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和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3896.1A CN104130725B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和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0725A true CN104130725A (zh) 2014-11-05
CN104130725B CN104130725B (zh) 2016-06-15

Family

ID=51803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389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30725B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和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3072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0471A (zh) * 2016-11-01 2017-04-26 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屏蔽型eva光伏胶膜
CN108864625A (zh) * 2017-05-16 2018-11-23 宁波海奇合昇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隔热防紫外线纳米复合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11105A1 (zh) * 2018-07-12 2020-01-16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流动性封装胶膜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6221A (zh) * 2004-05-11 2005-11-16 中科纳米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阳光控制低辐射涂层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06082800A1 (ja) * 2005-02-03 2006-08-10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916057A (zh) * 2005-08-17 2007-02-21 中科纳米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阳光控制低辐射透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070152188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Silverman Lee A Composition for reducing the transmis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CN101880418A (zh) * 2010-06-30 2010-11-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透明eva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3719A (zh) * 2013-08-28 2014-01-01 杭州正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反复黏贴的隔热膜及制造方法
CN103881596A (zh) * 2014-03-28 2014-06-25 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黑色红外反射型光伏eva胶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6221A (zh) * 2004-05-11 2005-11-16 中科纳米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阳光控制低辐射涂层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06082800A1 (ja) * 2005-02-03 2006-08-10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916057A (zh) * 2005-08-17 2007-02-21 中科纳米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阳光控制低辐射透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070152188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Silverman Lee A Composition for reducing the transmis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CN101880418A (zh) * 2010-06-30 2010-11-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透明eva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3719A (zh) * 2013-08-28 2014-01-01 杭州正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反复黏贴的隔热膜及制造方法
CN103881596A (zh) * 2014-03-28 2014-06-25 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黑色红外反射型光伏eva胶膜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振昊等: ""掺杂二氧化锡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 *
杨雅雯等: ""稀土Ce掺杂SnSb复合涂层电极的实验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
王瞻等: ""EVA/中空玻璃微珠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塑料工业》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0471A (zh) * 2016-11-01 2017-04-26 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屏蔽型eva光伏胶膜
CN108864625A (zh) * 2017-05-16 2018-11-23 宁波海奇合昇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隔热防紫外线纳米复合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4625B (zh) * 2017-05-16 2021-05-11 宁波海奇合昇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隔热防紫外线纳米复合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11105A1 (zh) * 2018-07-12 2020-01-16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流动性封装胶膜
CN110713807A (zh) * 2018-07-12 2020-01-21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流动性封装胶膜
CN110713807B (zh) * 2018-07-12 2021-02-23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流动性封装胶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0725B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0034B2 (ja) ナノシリコンガリウム断熱・防爆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49147B (zh) 一种水性透明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0725B (zh) 一种核壳式抗红外线助剂和隔热eva不流胶胶膜及制备方法
CN102863917A (zh) 一种聚乙烯醇缩丁醛透明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1218A (zh) 红外阻隔浆料及其钢化玻璃用红外阻隔涂料
CN102604468A (zh) 一种SiO2气凝胶隔热保温乳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7058A (zh) 复合型深色系水性隔热外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1015A (zh) Pvb胶膜的制备方法及用该pvb胶膜封装的双玻组件
CN108504271A (zh) 一种智能节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4212107B (zh) 一种具有低吸热效果的高耐候型asa基彩色共挤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9756B (zh) 一种抗红外线纳米隔热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3612A (zh) 一种隔音pvb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6859B (zh) 一种红外线调节智能隔热eva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4579A (zh) 太阳能电池背板pet与氟膜复合专用聚酯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5884A (zh) 一种隔热、保温、耐黄变的透明节能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1979A (zh) 一种高耐候隔热透明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5802409A (zh) 一种弹性反射隔热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2556A (zh) 一种纳米隔热外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4083A (zh) 一种可用于夹胶玻璃的低辐射隔热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6277818A (zh) 一种新型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及其制备工艺
CN101747672B (zh) 一种耐高温透明隔热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3171221B (zh) 基于金属氧化物可调光透过阻隔的稳定透明隔热膜
CN105925206A (zh) 一种智能型变色隔热膜的制备方法
CN106010372A (zh) 一种水性环保隔热胶及其制作方法
CN207249289U (zh) 一种智能调光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