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5064A - 半球型相机 - Google Patents

半球型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5064A
CN104115064A CN201380009320.7A CN201380009320A CN104115064A CN 104115064 A CN104115064 A CN 104115064A CN 201380009320 A CN201380009320 A CN 201380009320A CN 104115064 A CN104115064 A CN 104115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ver
half ball
ball cover
power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93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5064B (zh
Inventor
合场大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15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5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5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5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G03B37/02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with scanning movement of lens or camer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007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 F16M11/201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around a vertic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 F16M13/027Ceiling suppor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1Support related camera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4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 G08B13/196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using television cameras
    • G08B13/19617Surveillance camera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8B13/1963Arrangements allowing camera rotation to change view, e.g. pivoting camera, pan-tilt and zoom [PTZ]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8Means for changing the camera field of view without moving the camera body, e.g. nutating or panning of optics or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1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sensors; Charge-transfer regi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CD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2Locking means
    • F16M2200/021Locking means for rotational movement
    • F16M2200/022Locking means for rotational movement by fri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导致高成本化,且即使在安装半球罩后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手动进行与对相机主体的聚焦调整环进行转动操作时同等的聚焦调整的半球型相机。在将半球罩(16)安装于基台部(12)的状态下,当通过手动对半球罩(16)进行转动操作时,固定在半球罩(16)上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进行转动。当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转动时,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经由第一齿轮(250)及与该第一齿轮(250)啮合的第二齿轮(30)而进行转动。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配置在倾转轴(t1)上。当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转动时,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经由第三齿轮(308)及第四齿轮(358)而进行转动。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将相机主体(10)的聚焦调整环的平行轴作为旋转轴。并且,当动力传递构件(204)转动时,聚焦调整环(38)经由第五齿轮(362)及第六齿轮(38b)而进行转动。因此,当通过手动对半球罩(16)进行转动操作时,能够进行聚焦调整。

Description

半球型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球型相机,尤其涉及将收容在半球罩中的相机主体设置在设施或建筑物的顶棚或墙壁等上而使用于监控等的用途的半球型相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设置在设施或建物的顶棚或墙壁等上而作为监控用等使用的半球型相机。半球型相机具备:通过摄像机构取得被摄体像作为图像信号(影像信号)的相机主体;支承相机主体的基台部;以相机主体的保护等为目的而以覆盖相机主体的方式安装于基台部的半球罩。
另外,在半球型相机中,大多使用简单的可变焦距透镜即变焦透镜作为相机主体的光学系统,在使用变焦透镜的情况下,通常通过手动对在透镜镜筒上设置的聚焦调整环进行转动操作来进行聚焦调整。
在这样通过手动进行聚焦调整的类型的半球型相机中,在将基台部设置于摄影场所的顶棚或墙壁等上之后,在将半球罩从基台部拆卸后的状态下进行聚焦调整,之后,将半球罩安装在基台部上而完成半球型相机的设置作业。
另一方面,以往,已知有在如上述那样进行了聚焦调整之后,当安装半球罩时,因半球罩引起的光路长度的变化或透镜效果等的影响而聚焦位置发生错动,从而产生无法向所期望的位置的被摄体进行对焦这样的不良情况。
为了消除这样的不良情况,提出下述那样的方案。
在专利文献1中,在将半球罩拆卸后的状态下通过手动进行聚焦调整时,根据半球罩引起的聚焦位置的移动量和拆卸半球罩后的状态下的适当聚焦位置,求出拆卸半球罩后的状态下成为适当聚焦位置的聚焦位置来作为目标聚焦位置。并且,在使用者进行聚焦调整时,若聚焦位置成为其目标聚焦位置,则通过LED的闪烁等来向使用者报知该内容。由此,使用者在拆卸半球罩后的状态下,在安装半球罩时能够以成为适当的聚焦位置的方式进行聚焦调整。
在专利文献2中,使用者在拆卸半球罩(壳体构件)后的状态下进行聚焦调整等之后,当拆卸半球罩时,基于半球罩的信息和与透镜装置的规格相关的信息来求出安装半球罩引起的聚焦位置的错动量(散焦量),并以对该错动量进行修正的方式自动进行聚焦调整。
在专利文献3中,对半球罩附加表示该半球罩对光路长度的影响的罩参数,当安装半球罩时,以基于该罩参数来对拆卸半球罩引起的聚焦位置的错动进行修正的方式进行聚焦调整。关于该聚焦调整,提出有:通过电动机使摄像元件移动,由此来进行后焦距调整的方式;以及将与罩参数对应的参数对应形状部分形成在半球罩上,利用该参数对应形状部分使摄像元件机械地移动,由此进行后焦距调整的方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701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735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72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存在需要用于算出半球罩引起的聚焦位置的移动量的电路等高价的控制装置这样的缺点。另外,由于适当聚焦位置的判断基于从摄影图像得到的AF值(空间频率值的高频分量)来进行,因此还存在使用者无法将所期望的聚焦位置决定作为适当聚焦位置这样的缺点。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需要用于通过电动进行聚焦调整的聚焦控制机构。因此,存在作为装置的成本变高这样的缺点。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在具备用于通过电动进行聚焦调整的聚焦控制机构的方式中,存在因该聚焦控制机构而使成本变高这样的缺点。
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3中,在通过形成于半球罩上的参数对应形状部分使摄像元件机械地移动的方式中,不需要上述那样的聚焦控制机构等,因此不会产生聚焦控制机构引起的成本的增加。
然而,在专利文献3中,以对半球罩引起的聚焦位置的移动量进行修正为目的,对于拆卸半球罩后的状态下的聚焦位置而言,只能使聚焦位置向至近侧进行移动。另外,只能使聚焦位置在形成于半球罩上的参数对应形状部分所对应的移动量的范围内进行移动。
另一方面,在半球罩的厚度上存在按照个体的偏差,而且,在具备能够将支承相机主体的姿态向倾转方向变更的倾转机构的情况下,因相机主体的倾转角的不同而相机主体与半球罩的位置关系也存在不同,从而安装半球罩引起的光路长度的变化量即使在半球罩的种类相同的情况下也未必恒定。
因此,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方式中,存在无法适当地修正聚焦位置的错动的情况。因此,期望不仅能够像专利文献3那样通过机械性的机构来修正聚焦位置的错动,而且在安装半球罩后的状态下通过手动也能够进行与对聚焦调整环进行转动操作时同等的通常的聚焦调整。
另外,在半球型相机中,通常作为半球罩内的相机主体的姿态调整,可以调整倾转角。因此,需要无论在相机主体以何种倾转角被支承的情况下,都能够在安装半球罩后的状态下通过手动进行聚焦调整。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导致高成本化,且即使在安装半球罩后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手动进行与对相机主体的聚焦调整环进行转动操作时同等的聚焦调整的半球型相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半球型相机具备:相机主体,其具备用于通过手动进行聚焦调整的聚焦调整环;基台部,其支承相机主体,且具备对支承相机主体的倾转方向的角度进行变更的倾转机构;半球罩,其覆盖相机主体;安装机构,其将半球罩以绕着半球罩的中心轴能够转动的状态安装于基台部;动力传递机构,其将施加在半球罩上的绕着中心轴的方向的转动力作为以倾转方向的任意的角度被支承的相机的聚焦调整环的转动力,经由配置在倾转轴上的动力传递构件进行传递。
根据本发明,通过手动对半球罩进行转动操作,由此能够使聚焦调整环转动,能够能够进行与对聚焦调整环直接进行转动操作时同等的聚焦调整。因此,能够适当地修正在将半球罩从基台部拆卸的状态下进行聚焦调整之后将半球罩安装所产生的聚焦位置的错动。另外,不仅能够对这样的聚焦位置的错动进行修正,而且在将半球罩安装于基台部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聚焦调整,因此也可以不需要将半球罩从基台部拆卸后的状态下的聚焦调整。而且,将半球罩的基于手动产生的转动力机械地向聚焦调整环传递,从而在将半球罩安装于基台部的状态下能够进行聚焦调整,因此不需要高价的控制机构,能够使制造成本廉价。
可以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具备:第一齿轮列,其将半球罩的绕着中心轴的转动力作为绕着倾转轴转动的动力传递构件的转动力进行传递;第二齿轮列,其将从半球罩向动力传递构件传递的绕着倾转轴的转动力作为聚焦调整环的转动力进行传递。由此,在通过手动对半球罩进行转动操作时,其动力经由第一齿轮列向动力传递构件传递,且传递到该动力传递构件的动力经由第二齿轮列向聚焦调整环传递。
另外,可以是,第一齿轮列具备:第一齿轮,其在半球罩的后端部绕着中心轴呈圆周状地配置;第二齿轮,其设置在倾转轴上的动力传递构件上,且与第一齿轮连结,第二齿轮列具备:第三齿轮,其在倾转轴上设置于动力传递构件;第四齿轮,其设置在旋转构件上,且与第三齿轮连结,该旋转构件被支承为绕着与聚焦调整环的旋转轴平行的轴能够转动;第五齿轮,其设置在旋转构件上;第六齿轮,其设置在聚焦调整环上,且与第五齿轮连结。由此,能够减少齿轮的个数,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降低和成本的降低。
另外,可以是,第一齿轮形成于在半球罩的后端部固定的旋转构件上。也就是说,第一齿轮可以不形成于半球罩上,而形成于在半球罩固定的其他构件上。
另外,期望所述半球型相机具备对半球罩的转动进行限制的限制机构。由此,能够将如下情况防患于未然:在基于半球罩的转动操作进行的聚焦调整后,因冲击或振动等而半球罩转动,从而聚焦位置发生错动。
另外,可以是,安装机构具备固定在基台部上的圆环状的罩固定环,在罩固定环与基台部之间夹持有形成在半球罩的后端部上的凸缘部。由此,将半球罩向基台部安装的安装机构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可以是,安装机构具备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具备与罩固定环的内周部螺合的圆环状的罩旋转固定环,且通过该罩旋转固定环将凸缘部向基台部按压,由此来限制半球罩的转动。由此,仅通过对罩旋转固定环进行转动操作,就能够切换防止半球罩的旋转的状态与允许半球罩的转动而进行聚焦调整的状态。
可以是,基台部具备对支承所述相机主体的摇摄方向的角度进行变更的摇摄机构。本发明通过摇摄机构无论在相机主体以怎样的摇摄角被支承的情况下,都能够将半球罩的转动力向聚焦调整环传递。
可考虑相机主体具有变焦透镜作为透镜镜筒。变焦透镜作为可变焦距透镜是廉价的,且通常通过手动对聚焦调整环进行转动操作,因此适合于本发明所适用的情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会导致高成本化,且即使在安装半球罩后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手动进行与对相机主体的聚焦调整环进行转动操作时同等的聚焦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适用了本发明的半球型相机的半球罩(罩部)安装后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图1的半球型相机的半球罩(罩部)拆卸后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从上面侧示出图1的状态的半球型相机的俯视图(上表面图)。
图4是从上面侧示出图2的状态的半球型相机的各部分的俯视图(上表面图)。
图5是利用通过基台部、相机主体及半球罩的中心轴的上下方向的平面将图1的状态的半球型相机剖开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6是将图5中的相机主体的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剖视图。
图7是将图5中的罩部从基台部拆卸且分解示出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在图7中将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固定于半球罩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在图8中将半球罩、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及罩固定环安装于基台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图9中将罩旋转固定环安装于罩固定环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将图5的上部中的罩部与基台部的安装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剖视图。
图12是将图5中的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的构成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剖视图。
图13(A)~(C)是分别表示将相机主体的倾转角设定为不同的角度时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4是与图12的结构图对应而示出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表示将适用了本发明的半球型相机1的半球罩16(罩部14)安装后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该半球型相机1拆卸半球罩16(罩部14)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上面侧示出图1的状态的半球型相机1的俯视图,图4是从上面侧示出图2的状态的半球型相机1的各部分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图4的分解图中,以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相机主体10的中心轴(光轴)z2及半球罩16的中心轴z3成为同轴上的方式将各部分配置而示出。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半球型相机1具备相机主体10、对相机主体10进行支承的基台部12、用于通过半球罩16将相机主体10的周边部覆盖的罩部14。
相机主体10是拍摄规定的摄影方向及规定的视场角范围内的被摄体的摄像装置,具备如后述那样用于使被摄体像成像的光学系统的构成要素(透镜等)、将通过光学系统成像的被摄体像转换为电信号而作为图像信号(影像信号)取得的摄像机构。作为相机主体10,可以使用取得静止图像的图像信号的相机主体、取得活动图像的图像信号的相机主体、以及能够取得静止图像的图像信号和活动图像的图像信号这双方的相机主体,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相机主体10是取得活动图像的图像信号(影像信号)的摄像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相机主体10的中心轴z2表示光学系统的光轴,以下称为光轴z2。
如图1~图4所示,基台部12在其中心轴z1与相机主体10的光轴z2成为同轴上的姿态下对相机主体10进行支承时,配置在相机主体10的后侧。另外,如后所述,基台部12具备:摇摄机构,其以中心轴z1为摇摄轴而将相机主体10支承为在绕着中心轴z1的方向上、即在以中心轴z1为旋转轴的旋转方向(摇摄方向)上能够转动;以及倾转机构,其以与中心轴z1正交的轴为倾转轴t1(参照图2)而将相机主体10支承为在绕着其倾转轴t1的方向上、即在以倾转轴t1为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倾转方向)上能够转动。并且,通过上述的摇摄机构及倾转机构,能够对相机主体10的姿态(摄影方向)进行调整且将相机主体10的姿态保持为该调整后的状态。
罩部14通过螺钉122、122、122(参照图2、图4)能够装拆地装配于基台部12的前侧,当将罩部14装配于基台部12时,在由罩部14的半球罩16和基台部12围成的内部的空间中收容相机主体10,从而保护相机主体10免于受到外部的影响(雨、风、破坏行为等)。另外,作为半球罩16,可以使用实施了烟熏处理等的半球罩,由此,还能够使相机主体10从外部难以视觉辨认。
在此,说明将本实施方式的半球型相机1设置在进行监控等的摄影场所并进行相机主体10的调整(姿态调整及光学调整)为止的作业次序的一例。首先,将基台部12固定设置在摄影场所的顶棚或墙壁等上。然后,如图2及图4所示,在将半球罩16(罩部14)从基台部12拆卸后的状态下,将电源和监视器与从基台部12延伸出的未图示的电源线缆和信号线缆分别连接。由此,使相机主体10工作,并使相机主体10的拍摄影像显示在监视器上。
接着,在将半球罩16(罩部14)如图2及图4所示那样从基台部12拆卸后的状态下,一边确认在监视器上显示的拍摄影像,一边通过手动进行相机主体10的调整(相机主体10的姿态调整及光学调整)。由此,以成为用于对摄影场所的所期望位置(所期望的摄影方向、摄影距离)的被摄体进行摄影的适当的状态的方式调整相机主体10。
当相机主体10的调整结束时,如图1及图3所示,将半球罩16(罩部14)安装在基台部12上。
此时,在向相机主体10的光学系统入射的被摄体光的光路上设置半球罩16,由此相对于拆卸半球罩16后的状态而聚焦位置(对焦的被摄体的位置)发生错动。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半球型相机1中,即使在安装半球罩16后的状态下,通过手动对半球罩16绕着其中心轴z3进行转动操作,由此也能够进行相机主体10的聚焦调整。
因此,在将半球罩16安装在基台部12上之后,一边确认显示在监视器上的拍摄影像,一边通过手动对半球罩16进行转动操作,来修正安装有半球罩16引起的聚焦位置的错动。
当以上的作业结束时,设置半球型相机1时的相机主体10的调整作业结束。
接着,对上述相机主体10、基台部12及罩部14各自的结构依次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2及图4所示的相机主体10也如图5所示那样由透镜镜筒20和在透镜镜筒20的后端侧配置的摄像单元22等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图5是利用通过相机主体10、基台部12及半球罩16的中心轴z2、z1、z3的上下方向的平面将图1那样在基台部12上安装有罩部14(半球罩16)的状态的半球型相机1剖开而得到的剖视图。
用于使被摄体像成像的光学系统作为相机主体10的光学系统而配置在透镜镜筒20中,从透镜镜筒20的前端向光学系统入射而通过光学系统且从透镜镜筒20的后端射出的被摄体光在摄像单元22内成像。在该摄像单元22上配置有CCD摄像元件等固体摄像元件60作为相机主体10的摄像机构,通过透镜镜筒20的光学系统而成像在固体摄像元件的受光面(摄像面)上的被摄体像由该固体摄像元件进行光电转换,而得到作为图像信号(影像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透镜镜筒20,使用构成可变焦点的变焦透镜的透镜镜筒。如图5所示,透镜镜筒20具备:直接地或间接地支承透镜镜筒20的构成部件的圆筒状的固定筒30;在固定筒30的内侧从前侧(物侧)依次配置的聚焦调整用的第一透镜组32、光阑装置的光阑34及变倍用(焦距调整用)的第二透镜组36;在固定筒30的外侧从前侧依次配置的聚焦调整环38及变倍环40。并且,通过手动对聚焦调整环38进行转动操作,由此能够使第一透镜组32沿着光轴z2的方向移动来进行聚焦调整,且通过手动对变倍环40进行转动操作,由此能够使第二透镜组36沿着光轴z2的方向移动而进行倍率调整(焦距调整)。基于通过相机主体10得到的影像信号,通过电动机驱动来自动地控制光阑34。
图6是将图5中的相机主体10的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固定筒30具备形成为圆筒状的前侧的前侧固定筒30a及后侧的后侧固定筒30b,通过将前侧固定筒30a和比前侧固定筒30a缩径的后侧固定筒30b一体地连结而构成。在前侧固定筒30a和后侧固定筒30b上分别形成有沿着光轴z2的方向延伸的直行槽4、44,该光轴z2也是固定筒30的中心轴。
在前侧固定筒30a的内侧,聚焦调整用的第一透镜组32保持而配置于透镜保持框32a。在该透镜保持框32a的外周部,卡合销32b朝向外侧突出设置,该卡合销32b配置在将前侧固定筒30a的直行槽42穿过的位置。由此,第一透镜组32在绕着光轴z2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被支承为在光轴z2的方向上能够直行移动。
圆筒状的聚焦调整环38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前侧固定筒30a的外周部,在该聚焦调整环38的内周面形成有凸轮槽38a。穿过直行槽42后的卡合销32b与该凸轮槽38a卡合。由此,当对聚焦调整环38进行转动操作时,在其内周面上形成的凸轮槽38a与直行槽42交叉的交叉位置发生变化,并且卡合销32b向该交叉位置移动而使第一透镜组32在沿着光轴z2的方向上直行移动。当第一透镜组32在沿着光轴z2的方向上位移时,聚焦位置(对焦的被摄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对聚焦调整环38进行转动操作,能够进行聚焦调整。
在后侧固定筒30b的内侧,变倍用的第二透镜组36保持而配置于透镜保持框36a。在该透镜保持框36a的外周部,卡合销36b朝向外侧突出设置,该卡合销36b配置在将后侧固定筒30b的直行槽44穿过的位置。由此,第二透镜组36在绕着光轴z2的旋转受到限制的状态下被支承为在沿着光轴z2的方向上能够直行移动。
圆筒状的变倍环40能够转动地支承在后侧固定筒30b的外周部,在该变倍环40的内周面形成有凸轮槽40a。穿过直行槽44后的卡合销36b与该凸轮槽40a卡合。由此,当对变倍环40进行转动操作时,在其内周面上形成的凸轮槽40a与直行槽44交叉的交叉位置发生变化,并且卡合销36b向该交叉位置移动而使第二透镜组36在沿着光轴z2的方向上进行直行移动。当第二透镜组36在沿着光轴z2的方向上位移时,焦距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对变倍环40进行转动操作,能够进行倍率调整(焦距调整)。
在固定筒30的内侧,在前侧固定筒30a与后侧固定筒30b的交界部分配置有光阑装置的光阑(光阑叶片)34。虽然详细情况省略,但如图2及图4所示,光阑装置在透镜镜筒20的外侧具备对光阑34进行驱动的电动机50,通过该电动机50而电动地使光阑34进行开闭动作,从而使光阑34的开口量发生变化。基于通过相机主体10得到的影像信号,并根据影像的亮度自动地控制光阑34的开口量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仅通过手动对聚焦调整环38及变倍环40进行转动操作,如图2所示,形成为将罩部14从基台部12拆卸的状态而通过手动对聚焦调整环38及变倍环40进行转动操作,由此能够进行聚焦调整、倍率调整。
另一方面,通过后述的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即使在图1那样将罩部14安装在基台部12上的状态下,利用手动对半球罩16进行转动操作,由此也能够间接地使聚焦调整环38转动,从而能够进行聚焦调整。在图1、图2、图4~图6中,在透镜镜筒20的侧部配置的齿轮支承部210是该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的构成部,详细情况后述。
如图6所示,在透镜镜筒20的后端侧配置的摄像单元22具备支架(框体)62,该支架62对安装有固体摄像元件60的未图示的基板进行收容保持。
支架62装配在透镜镜筒20的后端部(后侧固定筒30b的后端部),并且固定在基台部12的底座部102(后述)上。由此,由透镜筒20及摄像单元22构成的相机主体10的整体经由底座部102而支承于基台部12。
当将支架62装配在透镜镜筒20的后端部时,由支架62保持的固体摄像元件60配置在摄像面的中心轴与光轴z2成为同轴上的位置,从而使通过透镜镜筒20的光学系统后的被摄体光向摄像面入射。由此,在固体摄像元件60的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像由固体摄像元件60进行光电转换,得到作为图像信号(影像信号)。
另外,摄像单元22在固体摄像元件60的摄像面的前侧,且在被摄体光所通过的光路上具备插拔规定种类的光学滤光片64的滤光片装置。如图4所示,滤光片装置具备由支架62支承的电动机66,通过远距离操作等对该电动机66进行驱动,由此进行光学滤光片64向光路上的插拔。例如,作为光学滤光片,能够对2种滤光片进行切换而向光路上插入,且通过使用让红外线透过的滤光片和将红外线截止的滤光片作为上述的滤光片,由此能够根据摄影场所的状况等对基于可见光的摄影和基于红外线光的摄影进行切换。
接着,对图1~图4所示的基台部12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基台部12具备:摇摄机构,其以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为摇摄轴而将相机主体10支承为在绕着中心轴z1的方向(摇摄方向)上能够转动;以及倾转机构,其以与中心轴z1正交的轴为倾转轴t1而将相机主体10支承为在绕着其倾转轴t1的方向(倾转方向)上能够转动。
如图5所示,基台部12具备成为最外侧的框体的基座部70。基座部70具有圆板状的底壁部72、包围周缘部的周壁部74及由上述的底壁部72和周壁部74围成的凹部76。并且,在凹部76中配置有构成摇摄机构的摇摄用旋转台80及构成倾转机构的倾转用旋转台82。
摇摄用旋转台80具备圆板状的圆板部90、从圆板部90的前表面的2个部位朝向前侧立起设置的2个板状的支承部92、94(参照图2)。
圆板部90通过固定在基台部12的底壁部72上的支承框95而支承在其中心轴成为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的位置上,且被支承为绕着中心轴z1能够转动。
2个支承部92、94在相对于中心轴z1(圆板部的中心轴)成为对称的位置上对置配置。在各支承部92、94上形成有供支承倾转用旋转台82的倾转轴构件84、86(后述)穿过的倾转轴孔92a、94a。
通过具备该摇摄用旋转台80的摇摄机构,当摇摄用旋转台80绕着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转动时,如后述那样由摇摄用旋转台80支承的倾转用旋转台82绕着中心轴z1转动,且由倾转用旋转台82支承的相机主体10以中心轴z1为摇摄轴而在绕着中心轴z1的摇摄方向上转动。
即,在将罩部14从基台部12拆卸后的状态下,操作者把持于相机主体10而对相机主体10施加向摇摄方向的旋转力,由此使摇摄用旋转台80在该旋转力的方向上旋转而使相机主体10在摇摄方向上旋转。因此,作为相机主体10的姿态而能够调整摇摄方向的旋转角度。
另外,虽然结构的说明省略,但在摇摄机构上设有限制摇摄用旋转台80的转动(使其不能转动)的转动限制机构,从而能够将相机主体10在设定为摇摄方向的所期望的旋转角度的状态下固定。作为转动限制机构的一例,只要设置对于摇摄用旋转台80的任意的部分(例如圆板部90)能够切换成抵接状态和非抵接状态的抵接构件(螺钉等)即可。由此,通过使该抵接构件成为非抵接状态,由此能够使摇摄用旋转台80转动而能够调整相机主体10的摇摄方向的旋转角度,且通过使抵接构件成为抵接状态,由此能够使摇摄用旋转台80不能转动而将相机主体10的摇摄方向的旋转角度固定成所期望的角度。
倾转用旋转台82由矩形且板状的底板部96、2个板状的摆动臂部98、100及底座部102(参照图2)形成,这2个板状的摆动臂部98、100从底板部96的成为对边的2个端部朝向前侧立起设置,该底座部102从底板部96的中央朝向前侧呈矩形形状地鼓起。
底板部96形成为能够向摇摄用旋转台80的2个支承部92、94之间插入的宽度。另外,在底座部102上固定有相机主体10的摄像单元22的支架62,相机主体10由倾转用旋转台82支承。
2个摆动臂部98、100在相对于底板部96的中心轴成为对称的位置上对置配置,并且向摇摄用旋转台80的2个支承部92、94之间插入配置。
在上述的摆动臂部98、100上形成有供倾转轴构件84、86穿过的倾转轴孔98a、100a,向分别形成在摇摄用旋转台80的支承部92、94上的倾转轴孔92a、94a穿过后的倾转轴构件84、86向摆动臂部98、100各自的倾转轴孔98a、100a穿过。由此,倾转用旋转台82相对于摇摄用旋转台80被支承为以倾转轴构件84、86的中心轴为倾转轴t1而绕着该倾转轴t1能够转动。
通过具备该倾转用旋转台82的倾转机构,当倾转用旋转台82绕着倾转轴t1转动时,由倾转用旋转台82支承的相机主体10在绕着倾转轴t1的倾转方向上转动。
即,在将罩部14从基台部12拆卸后的状态下,操作者把持相机主体10而对相机主体10施加朝向倾转方向的旋转力,由此使倾转用旋转台82在该旋转力的方向上旋转,从而使相机主体10如图13(A)~(C)那样在倾转方向上旋转。因此,作为相机主体10的姿态,能够调整倾转方向的旋转角度(倾转角)。
在此,图13(A)~(C)分别表示从半球型相机1拆卸罩部14后的状态下的相机主体10及基台部12,表示将相机主体10的倾转角设定为不同的角度时的情况。另外,在这些图的上段侧示出俯视图,在下段侧示出与上段侧对应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3(A)与图1~图5的状态同样,示出将相机主体10的姿态设定为相机主体10的光轴z2与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成为同轴上的倾转角0度的状态。与此相对,当通过上述的倾转机构使相机主体10在倾转方向上转动时,如图13(B)、(C)所示,能够将相机主体10的姿态设定为相机主体10的光轴z2与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成为不同的方向的倾转角θ1、θ2(在此,将倾转角表示为光轴z2与中心轴z1交叉的交叉角度)的状态。
另外,如图5所示,使用螺纹构件(螺栓)106作为倾转轴构件84、86中的一方的倾转轴构件84。在向该螺纹构件106的倾转轴孔92a、98a穿过的轴部106a上形成有螺纹槽,且在成为摇摄用旋转台80的支承部92的外侧的轴部106a的基端部形成有比轴部106a扩径的头部106b。在摆动臂部98的内表面固定的螺合构件(螺母)107与在成为倾转用旋转台82的摆动臂部98的内侧的轴部106a的前端侧螺合。
由此,使螺纹构件106向与拧入方向相反的非拧入方向旋转而扩宽头部106b与螺合构件107的间隔,由此使倾转用旋转台82能够转动,从而能够调整相机主体10的倾转角。另一方面,使螺纹构件106向拧入方向旋转而缩窄头部106b与螺合构件107的间隔,从而通过头部106b和螺合构件107来夹压摇摄用旋转台80的支承部92和倾转用旋转台82的摆动臂部98,由此使倾转用旋转台82不能转动,从而能够将相机主体10的倾转角固定成规定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详细情况后述的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作为倾转轴构件84、86中的另一方的倾转轴构件86,但关于该情况在后文叙述。
接着,对图1~图4所示的罩部14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罩部14由覆盖相机主体10的半球罩16、用于将罩部14能够装拆地装配于基台部12的罩固定环110、使半球罩16不能转动的罩旋转固定环112、作为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的构成部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等构成。
关于罩部14的各构成部分的洋细情况在后文叙述,但构成罩部14的半球罩16、罩固定环110、罩旋转固定环112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如图7所示那样能够分解。
在将该罩部14向基台部12安装时,首先,如图8所示,通过螺钉120(及未图示的其他的多个部位的螺钉)将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固定在半球罩16的周缘部(后述的凸缘部16b)的后表面侧。由此,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中心轴与半球罩16的中心轴z3配置在同轴上。然后,如图9所示,从半球罩16的周缘部的前侧使罩固定环110与该半球罩16的周缘部重合,并通过螺钉122(也在图2及图5中示出的3个螺钉122)在3个部位将该罩固定环110固定在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上。
由此,在罩固定环110与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之间的间隙部中夹着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周缘部,从而将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在限制了它们的向中心轴z3的方向及与中心轴z3正交的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安装于基台部12。另外,该中心轴z3与也作为摇摄轴的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配置在同轴上。
接着,如图10所示,将罩旋转固定环112从前侧向罩固定环110的内周面螺合而安装于罩固定环110。但是,罩旋转固定环112也可以在将罩固定环110固定于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之前安装于罩固定环110。这样,将罩部14安装于基台部12。
在此,在将罩旋转固定环112安装于罩固定环110的状态下,若使罩旋转固定环112向拧入方向旋转,则罩旋转固定环112的后端面如图5那样与半球罩16的周缘部(凸缘部16b)的前表面抵接,从而成为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周缘部被向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的前表面按压的状态,且成为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绕着中心轴z3的转动被限制的状态(成为不能转动的状态)。
相对于该状态,在使罩旋转固定环112向非拧入方向旋转而降低该按压力的状态、例如图10那样罩旋转固定环112的后端面从半球罩16的周缘部的前表面分离的状态、或者图9那样罩旋转固定环112未安装于罩固定环110的状态下,成为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绕着中心轴z3能够转动的状态。
这样,在成为半球罩16能够转动的状态而对半球罩16进行转动操作时,通过后述的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的包含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动力传递机构,使在相机主体10的透镜镜筒20上设置的聚焦调整环38转动。因此,即使在将半球罩16安装于基台部12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手动进行聚焦调整,能够对安装半球罩16引起的聚焦位置的错动进行修正。
并且,在通过半球罩16的转动操作进行了聚焦调整之后,将罩旋转固定环112向罩固定环110拧入,并如上述那样将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周缘部向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的前表面按压,由此能够限制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绕着中心轴z3的转动,从而能够将聚焦位置固定。由此,能够将因冲击或振动等而使聚焦位置错动这样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接着,使用将图5的上部所示的罩部14与基台部12的安装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图11的剖视图,来对罩部14的各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1中示出一部分的半球罩16由使光透过的构件形成,从而能够使相机主体10经由半球罩16而对外侧的被摄体进行摄影,如在图7中示出整体那样,半球罩16由凸缘部16b(半球罩16的周缘部)和半球状的半球部16a构成,该凸缘部16b从半球部16a的后端部朝向外侧呈圆环状地延伸设置。
在凸缘部16b上,在后表面侧安装有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在凸缘部16b上的沿周向成为等间隔的例如3个部位的位置形成有螺纹孔16c,在与这些螺纹孔16c成为同等的位置关系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外圈部200a的3个部位的位置形成有供螺钉穿过的螺钉插通孔200b。并且,螺钉120向上述的螺钉插通孔200b穿过而与凸缘部16b的螺纹孔16c螺合。由此,在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中心轴与半球罩16的中心轴z3成为同轴上的状态下将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固定于凸缘部16b的后表面侧。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结构在后文叙述。
在凸缘部16b的外周端面的外侧配置有罩固定环110的环主体110a。环主体110a的截面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外周面形成为与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的外周面的半径大体一致的半径的圆筒面状。
在该环主体110a的后表面侧的内侧周缘部形成有朝向后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凸部110b。另一方面,在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的前表面部且在外周缘部形成有呈圆环状地鼓起的凸部74b,在环主体110a上形成的凸部110b与周壁部74的凸部74b的内侧嵌合。由此,罩固定环110被定位于其中心轴与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成为同轴上的位置。
另外,环主体110a的内周面形成为与半球罩16的凸缘部16b的外周端面大致同一直径,且环主体110a的内周面配置在罩固定环110的中心轴与半球罩16的中心轴z3大致成为同轴上的位置。因此,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与罩固定环110一起都被定位于该中心轴z3与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大致成为同轴上的位置。
在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的凸部74b上的沿周向成为等间隔的3个部位的位置形成有螺纹孔74c、74c、74c,在与这些螺纹孔74c、74c、74c成为同等的位置关系的环主体110a的3个部位的位置形成有供螺钉穿过的螺钉插通孔110c、110c、110c。并且,通过使螺钉122、122、122向环主体110a的各个螺钉插通孔110c、110c、110c穿过而向基台部12的螺纹孔74c、74c、74c拧入,由此将罩固定环110固定成不会从基台部12脱离。
在环主体110a的内周面的前端侧形成有朝向内侧呈圆环状地突出的卡止部110d。在该卡止部110d与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的前表面之间的间隙部插入有半球罩16的凸缘部16b和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外圈部200a。由此,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向中心轴z3方向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并且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以不会从罩固定环110的中央开口向前方脱落的状态安装于基台部12。
在卡止部110d的内侧周缘部形成有朝向前侧呈圆环状地突出的螺纹形成部110e。在螺纹形成部110e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槽,在该螺纹槽中螺合罩旋转固定环112的螺纹部112a。
罩旋转固定环112形成为圆筒状,在其外周面的后侧设置形成有螺纹槽的螺纹部112a,在前侧形成有实施了滚花加工的操作部112b(参照图2)。并且,该螺纹部112a与在罩旋转固定环112的螺纹形成部110e的内周面上形成的螺纹槽螺合。
由此,通过利用操作部112b对罩旋转固定环112进行转动操作,由此使罩旋转固定环112在前后方向(中心轴z3的方向)上移动。
因此,使罩旋转固定环112向拧入方向旋转,从而使罩旋转固定环112的后端面与半球罩16的凸缘部16b的前表面抵接,来将半球罩16的凸缘部16b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外圈部200a向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的前表面74a(凸部74b的内侧的前表面)按压(即,拧紧罩旋转固定环112),由此能够将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固定成绕着中心轴z3不能转动的状态。
相反,使罩旋转固定环112向非拧入方向旋转,从而如图10那样形成为使罩旋转固定环112对半球罩16的凸缘部16b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外圈部200a按压的按压力降低的状态(即,使罩旋转固定环112松缓),由此使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绕着中心轴z3能够转动。此时,如上所述,通过对半球罩16进行转动操作,能够通过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进行聚焦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在将罩旋转固定环112松弛至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沿前后方向松动的程度时,将作为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的构成要素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与后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连结解除,即使对半球罩16进行转动操作,也可能无法进行聚焦调整。
为了将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设计成在使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外圈部200a的后表面与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的前表面74a抵接的状态时进行适当地连结,优选例如将圆环状的波板弹簧插入到罩固定环110的卡止部110d的后表面与半球罩16的凸缘部16b的前表面之间的间隙部,对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向后方施力,预先使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外圈部200a的后表面与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的前表面74a抵接。通过波板弹簧以外的施力机构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同样的作用。
然而,未必非要设置这样的施力机构。例如,若将半球罩16边向基台部12侧压紧边进行转动操作,或者将罩旋转固定环112松缓成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沿前后方向不松动且半球罩16能够转动的程度,则能够维持使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连结的状态而使半球罩16转动,因此可以作为操作上的注意事项来应对。
另外,作为将半球罩16以绕着中心轴z3(z1)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基台部12的安装机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罩固定环110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结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若通过螺钉122将罩固定环110安装于基台部12的周壁部74,则在罩固定环110与周壁部74之间将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周缘部夹持为不能转动。并且,通过松缓螺钉122,可以成为将半球罩16及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安装成能够转动的状态。在该情况下,不需要罩旋转固定环112。
另外,将罩固定环110向基台部12安装的机构也可以是上述那样基于螺钉120的机构以外的机构。另外,作为对半球罩16的转动进行限制的限制机构,也可以为上述的罩旋转固定环112以外的机构。例如,可以在罩固定环110上设置螺纹孔,且使拧入到该螺纹孔中的螺钉的前端与半球罩16的凸缘部16b抵接来限制半球罩16的转动。
接着,说明如上述那样在将罩部14(半球罩16)安装于基台部12的状态下、通过手动对半球罩16绕着中心轴z3进行转动操作而能够进行聚焦调整的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
如图5所示,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具备动力传递机构,该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作为设置成能够转动的旋转构件,且固定于半球罩16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向基台部12的摇摄用旋转台80及倾转用旋转台82的倾转轴孔94a、100a穿过的作为倾转轴构件86而发挥作用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在透镜镜筒20的侧部设置的齿轮支承部210的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
如详细情况后述那样,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与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之间、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与透镜镜筒20的聚焦调整环38之间连结成无论罩部14是否安装于基台部12都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通过将罩部14安装于基台部12而连结成能够进行动力传递。
因此,在将罩部14安装于基台部12的状态下且在将罩旋转固定环112松缓的状态下,当通过手动对半球罩16进行转动操作时,与之连动而固定于半球罩16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进行转动,其动力依次经由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及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而作为聚焦调整环38的旋转力进行传递。然后,聚焦调整环38进行转动。由此,通过半球罩16的转动操作而能够进行聚焦调整。
使用将罩部14安装于基台部12后的状态的图5中的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的构成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图12的剖视图,对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具有通过螺钉120而固定于半球罩16的凸缘部16b的外圈部200a。外圈部200a的截面形成为矩形形状。
从该外圈部200a的内周面的前侧的周缘部延伸设置有沿着半球罩16的凸缘部16b的后表面及半球部16a的后端附近的内表面的形状的连结部200c。并且,在连结部200c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内侧而呈圆环状地突出的齿轮形成部200d,在该齿轮形成部200d的内周端面形成有圆锥形的第一齿轮(锥齿轮)250。因此,沿着半球罩16的后端部(半球部16a的后端部)而配置有圆周状的第一齿轮250。该第一齿轮(锥齿轮)250在罩部14安装于基台部12的状态下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第二齿轮(锥齿轮)304啮合。
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具备作为上述的倾转轴构件86而发挥作用且形成倾转轴t1的圆柱状的轴部300。该轴部300向在摇摄用旋转台80的支承部94上形成的倾转轴孔94a和在倾转用旋转台82的摆动臂部100上形成的倾转轴孔100a穿过而被支承为能够转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倾转轴孔94a和倾转轴孔100a中设置将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轴部300支承为能够转动的轴承构件(轴承)。
在与摇摄用旋转台80的支承部94相比靠外侧的轴部300的外侧端部设有比轴部300扩径的圆板状的外侧齿轮形成部302,在该外侧齿轮形成部302的外周端面形成有圆锥形的第二齿轮(锥齿轮)304。该第二齿轮304如上述那样在罩部14安装于基台部12的状态下与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第一齿轮(锥齿轮)250啮合。
这样,将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第一齿轮250和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第二齿轮304通过锥齿轮进行连结,由此能够将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动力向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传递,其中,该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以与半球罩16的中心轴z3成为同轴上的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摇摄轴)为旋转轴而进行转动,该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以与该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正交的倾转轴t1为旋转轴。
另一方面,在与倾转用旋转台82的摆动臂部100相比靠内侧的轴部300的内侧端部设有比轴部300扩径的圆板状的内侧齿轮形成部306,在该内侧齿轮形成部306的外周端面形成有圆锥形的第三齿轮(锥齿轮)308。该第三齿轮308与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的第四齿轮(锥齿轮)358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外侧齿轮形成部302和内侧齿轮形成部306中的至少一方在轴部300向倾转轴孔94a、100a穿过配置后固定于轴部300。
在透镜镜筒20的侧部配置的齿轮支承部210具备由透镜镜筒20的固定筒30和摄像单元22的支架62中的一方或双方支承的框体350,与光轴z2平行的旋转轴352能够转动地轴支承于该框体350。在旋转轴352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能够与旋转轴352一起转动地支承于框体350。
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具备圆柱状的轴部354,该轴部354具有供旋转轴352穿过的贯通孔。在该轴部354的后端部设有比轴部354扩径的圆板状的后侧齿轮形成部356,在该后侧齿轮形成部356的外周端面形成有圆锥形的第四齿轮(锥齿轮)358。该第四齿轮358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第三齿轮(锥齿轮)308啮合。
这样,将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第三齿轮308和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的第四齿轮358通过锥齿轮进行连结,由此将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动力作为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的旋转力而进行传递,其中,该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以倾转轴t1为旋转轴而进行转动,该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以与正交于倾转轴t1的光轴z3平行的轴为旋转轴。
另一方面,在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的轴部354的前端部设有比轴部354扩径的圆板状的前侧齿轮形成部360,在该前侧齿轮形成部360的外周端面形成有第五齿轮(正齿轮)362。该第五齿轮362与在透镜镜筒20的聚焦调整环38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第六齿轮(正齿轮)38b啮合。由此,当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转动时,聚焦调整环38进行转动,从而使聚焦位置发生变化。
根据以上的具备动力传递机构的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在将罩部14安装于基台部12的状态下,当对半球罩16进行转动操作时,与之连动而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进行转动,通过其动力而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转动。并且,当第二动力传递构件转动时,通过其动力而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转动。当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转动时,通过其动力而透镜镜筒20的聚焦调整环38转动。因此,在将半球罩16安装于基台部12之后,通过手动对半球罩16进行转动操作,由此能够进行聚焦调整。
并且,通过该罩转动式聚焦调整机构,在半球型相机1的设置时等,在将罩部14(半球罩16)从基台部12拆卸的状态下,直接通过手动对透镜镜筒20的聚焦调整环38进行转动操作来进行聚焦调整,之后,在将罩部14安装于基台部12的情况下,通过手动对半球罩16进行转动操作,由此能够修正因半球罩16的影响而产生的聚焦位置的错动。
另外,在将半球罩16安装于基台部12之后包含半球罩16的影响的状态下,若以与所期望的位置的被摄体准确地对焦的方式进行聚焦调整,则可以不需要将半球罩16从基台部12拆卸后的状态下的聚焦调整本身,或者也可以不需要准确的聚焦调整。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轴部300配置于成为倾转轴构件86的倾转轴t1的位置,因此在将相机主体10变更为倾转方向的任意的旋转角度时,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以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轴部300为旋转轴而绕着轴部300转动。因此,无论在将相机主体10的倾转角设定为怎样的角度的状态下,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第三齿轮308与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的第四齿轮358都维持为连结着的状态,从而能够将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动力向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传递。因此,无论相机主体10的倾转角如何,通过半球罩16的转动操作都能够进行聚焦调整。
另外,当对相机主体10的摇摄方向的旋转角度进行变更时,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位置向绕着作为摇摄轴的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旋转的旋转位置进行位移,但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第一齿轮250在绕着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摇摄轴)的圆周上整周配置,因此在将相机主体10设定为摇摄方向的怎样的旋转角度(摇摄角)的状态下,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第一齿轮250和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第二齿轮304都维持为连结着的状态,从而能够将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的动力向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传递。因此,无论相机主体10的摇摄角如何,通过半球罩16的转动操作都能够进行聚焦调整。
即,通过上述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无论相机主体10的姿态如何,通过半球罩的转动操作都能够进行聚焦调整。
以上,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相机主体10的透镜镜筒20,对使用变焦透镜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即便是变焦透镜以外的结构的透镜镜筒,只要是具备用于通过手动进行聚焦调整的聚焦调整环的固定焦点透镜等的透镜镜筒,就能够适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半球罩16的绕着半球罩16的基台部12的中心轴z1(摇摄轴)的旋转力作为聚焦调整环38绕着相机主体10的光轴z2的旋转力而进行传递,该相机主体10的光轴z2因相机主体10的姿态而变化,因此经由配置在倾转轴t1的轴上并绕着倾转轴t1转动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来传递动力,无论相机主体10被以怎样的倾转角进行支承的情况下,都能够进行动力的传递,而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也可以不是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对倾转用旋转台82进行支承的倾转轴构件,只要在倾转轴t1上的任意的位置被支承为绕着倾转轴t1能够转动即可。另外,将半球罩16的旋转力作为绕着倾转轴t1转动的动力传递构件(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的旋转力而进行传递之前的齿轮列(第一齿轮列)的结构、以及将该动力传递构件的旋转力作为聚焦调整环38的旋转力而进行传递之前的齿轮列(第二齿轮列)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为任意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半球罩16上安装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可以与半球罩16一体形成,也可以在半球罩16的后端部形成第一齿轮25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之间、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2与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之间、及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04与聚焦调整环38之间那样,将一旋转构件与另一旋转构件之间通过齿轮(gear)连结,但也可以将上述旋转构件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摩擦轮连结。而且,第二齿轮304与第五齿轮362之间的旋转力的传递也可以由具有挠性的挠性轴来进行。此时,若将挠性轴向在配置有倾转轴构件86的摇摄用旋转台80的支承部94上形成的倾转轴孔94a和在倾转用旋转台82的摆动臂部100上形成的倾转轴孔100a穿过而配置,则挠性轴不会成为其他的构件的配置等的干扰,因此优选。在图14中例示出该情况的罩连动式聚焦调整机构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4中,对于与图12所示的构件相同或类似作用的构件标注与图12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4所示,第二齿轮304形成在圆板状的齿轮形成构件410的外周端面上,其旋转轴412从外侧的端部开口向呈圆筒状地形成的倾转轴构件86的内部的孔插入而被支承为能够转动。并且,挠性轴400的一方的端部402固定于该旋转轴412。
挠性轴400通过倾转轴构件86的内部而从倾转轴构件86的内侧的端部开口送出,该挠性轴400的另一方的端部404固定于齿轮形成构件420的旋转轴422。齿轮形成构件420经由旋转轴422而能够转动地支承于齿轮支承部210的框体350,在该齿轮形成构件420的外周端面形成有第五齿轮362。并且,该第五齿轮362与聚焦调整环38的第六齿轮38b啮合。
由此,当通过半球罩16的转动操作而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0转动时,经由第一齿轮250及第二齿轮304而使齿轮形成构件410转动,其旋转力经由挠性轴400向齿轮形成构件420传递而使齿轮形成构件420转动。由此,经由第五齿轮362及第六齿轮38b使聚焦调整环38转动。
符号说明:
1…半球型相机,10…相机主体,12…基台部,14…罩部,16…半球罩,16a…半球部,16b…凸缘部,20…透镜镜筒,22…摄像单元,30…固定筒,32…第一透镜组,34…光阑,36…第二透镜组,38…聚焦调整环,38b…第六齿轮,40…变倍环,60…固体摄像元件,62…支架,70…基座部,72…底壁部,74…周壁部,76…凹部,80…摇摄用旋转台,82…倾转用旋转台,92、94…支承部,84、86…倾转轴构件,98、100…摆动臂部,106…螺栓构件,107…螺合构件,110…罩固定环,112…罩旋转固定环,200…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02…第二动力传递构件,204…第三动力传递构件,210…齿轮支承部,250…第一齿轮,300…轴部,302…外侧齿轮形成部,304…第二齿轮,306…内侧齿轮形成部,308…第三齿轮,354…轴部,356…后侧齿轮形成部,358…第四齿轮,360…前侧齿轮形成部,362…第五齿轮。

Claims (9)

1.一种半球型相机,其具备:
相机主体,其具备用于通过手动进行聚焦调整的聚焦调整环;
基台部,其支承所述相机主体,且具备对支承所述相机主体的倾转方向的角度进行变更的倾转机构;
半球罩,其覆盖所述相机主体;
安装机构,其将所述半球罩以绕着所述半球罩的中心轴能够转动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基台部;
动力传递机构,其将施加在所述半球罩上的绕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的转动力作为以倾转方向的任意的角度被支承的所述相机的聚焦调整环的转动力,经由配置在倾转轴上的动力传递构件进行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球型相机,其中,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备:
第一齿轮列,其将所述半球罩的绕着所述中心轴的转动力作为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绕着所述倾转轴的转动力进行传递;
第二齿轮列,其将从所述半球罩向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传递的转动力作为所述聚焦调整环的转动力进行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球型相机,其中,
所述第一齿轮列具备:第一齿轮,其在所述半球罩的后端部绕着所述中心轴呈圆周状地配置;第二齿轮,其设置在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连结,
所述第二齿轮列具备:第三齿轮,其设置在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上;第四齿轮,其设置在旋转构件上,且与所述第三齿轮连结,该旋转构件被支承为绕着与所述聚焦调整环的旋转轴平行的轴能够转动;第五齿轮,其设置在所述旋转构件上;第六齿轮,其设置在所述聚焦调整环上,且与所述第五齿轮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球型相机,其中,
所述第一齿轮形成于在所述半球罩的后端部固定的旋转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半球型相机,其中,
所述半球型相机具备对所述半球罩的转动进行限制的限制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半球型相机,其中,
所述安装机构具备固定在所述基台部上的圆环状的罩固定环,在该罩固定环与所述基台部之间夹持有形成在所述半球罩的后端部上的凸缘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球型相机,其中,
所述安装机构具备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具备与所述罩固定环的内周部螺合的圆环状的罩旋转固定环,且通过该罩旋转固定环将所述凸缘部向所述基台部按压,由此来限制所述半球罩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半球型相机,其中,
所述基台部具备对支承所述相机主体的摇摄方向的角度进行变更的摇摄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半球型相机,其中,
所述相机主体具有变焦透镜作为透镜镜筒。
CN201380009320.7A 2012-02-14 2013-01-30 半球型相机 Active CN1041150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29445 2012-02-14
JP2012-029445 2012-02-14
PCT/JP2013/051985 WO2013121880A1 (ja) 2012-02-14 2013-01-30 ドーム型カメ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5064A true CN104115064A (zh) 2014-10-22
CN104115064B CN104115064B (zh) 2016-01-13

Family

ID=48983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9320.7A Active CN104115064B (zh) 2012-02-14 2013-01-30 半球型相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42714B2 (zh)
JP (1) JP5651268B2 (zh)
CN (1) CN104115064B (zh)
WO (1) WO201312188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441A (zh) * 2018-12-27 2020-07-07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整位置的防水相机系统和防水相机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4458B2 (ja) * 2012-09-05 2017-0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DE102012109611A1 (de) * 2012-10-10 2014-04-10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Aufnahme einer Kamera mit vier Gelenken
US9769369B2 (en) * 2013-11-21 2017-09-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imag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BR202014022059U2 (pt) * 2014-09-05 2016-03-29 Roberto Estefano disposição introduzida em invólucro de proteção para mecanismo de captação e processamento de imagens
US10044939B2 (en) * 2014-09-19 2018-08-07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mera operation through control device
KR20160093257A (ko) * 2015-01-29 2016-08-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US10506198B2 (en) 2015-12-04 2019-12-10 Livestream LLC Video stream encoding system with live crop editing and recording
US20170162230A1 (en) * 2015-12-04 2017-06-08 Livestream LLC Interactive digital camera for live crop editing and recording of video streams
US10488737B2 (en) * 2016-01-14 2019-11-26 Avigilon Corporation Dome camera
CN107390457B (zh) * 2016-05-17 2020-01-14 天津远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台组件以及手持装置
US10196007B2 (en) * 2016-11-16 2019-02-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sensor mounting systems
CN207830867U (zh) * 2017-12-12 2018-09-0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
CN108105546B (zh) * 2018-01-19 2023-11-03 深圳市科卫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球型三轴云台
US10308193B1 (en) * 2018-02-14 2019-06-04 Dura Operating, Llc Camera apparatus
JP7330747B2 (ja) * 2019-04-26 2023-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雲台装置
CN110220097B (zh) * 2019-06-20 2020-12-08 山东诚丰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TWI718738B (zh) * 2019-10-31 2021-02-11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機支撐裝置及攝影機
CN110953454B (zh) * 2019-12-18 2021-06-08 苏州东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实时智能检测设备
CN112032525A (zh) * 2020-08-11 2020-12-04 江苏鼎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的微调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2253946A (zh) * 2020-10-25 2021-01-22 湖南云脸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安防电子监控装置
USD996493S1 (en) 2020-12-07 2023-08-22 Applied Materials, Inc. Live streaming camera
CN113055564B (zh) * 2021-02-07 2023-07-2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球型摄像机p向调节结构
US11388317B1 (en) * 2021-07-06 2022-07-1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Video camera with alignment feature
CN113606472B (zh) * 2021-07-19 2022-10-28 深圳中堃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联动控制装置
TWI832702B (zh) * 2023-02-14 2024-02-1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06397A (ja) * 2005-06-27 2007-01-1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撮像装置、この撮像装置のフォーカス調整方法
CN1940704A (zh) * 2005-09-02 2007-04-04 佩尔科公司 摄像机支撑和安装组件
US20080181600A1 (en) * 2005-04-04 2008-07-31 Francois Martos Photograph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Video Surveillance and Working Methods of Same
CN101491081A (zh) * 2006-07-07 2009-07-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半球型监控摄像装置
CN102037402A (zh) * 2008-09-09 2011-04-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半球摄像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0308B2 (ja) * 2006-05-19 2011-11-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監視用レンズ装置及び監視カメラ
JP2008172423A (ja) 2007-01-10 2008-07-24 Fujinon Corp 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監視カメラ及び監視カメラの制御方法
JP2011170118A (ja) 2010-02-19 2011-09-01 Panasonic Corp ドームカメラ装置およびフォーカス調整支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1600A1 (en) * 2005-04-04 2008-07-31 Francois Martos Photograph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Video Surveillance and Working Methods of Same
JP2007006397A (ja) * 2005-06-27 2007-01-1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撮像装置、この撮像装置のフォーカス調整方法
CN1940704A (zh) * 2005-09-02 2007-04-04 佩尔科公司 摄像机支撑和安装组件
CN101491081A (zh) * 2006-07-07 2009-07-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半球型监控摄像装置
CN102037402A (zh) * 2008-09-09 2011-04-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半球摄像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441A (zh) * 2018-12-27 2020-07-07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整位置的防水相机系统和防水相机控制方法
CN111385441B (zh) * 2018-12-27 2021-11-12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整位置的防水相机系统和防水相机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5064B (zh) 2016-01-13
WO2013121880A1 (ja) 2013-08-22
JPWO2013121880A1 (ja) 2015-05-11
US20140348498A1 (en) 2014-11-27
JP5651268B2 (ja) 2015-01-07
US9042714B2 (en) 2015-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5064B (zh) 半球型相机
US10073324B2 (en) Security camera system
EP3370409B1 (en) Panorama stitching camera
CN101636769B (zh) 用于视频监视系统视野对准的方法和装置
EP3396225B1 (en) Support mechanism, adjusting apparatus and pan tilt head for use with same
KR20210022973A (ko) 멀티 카메라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영 시스템
US8896944B2 (en) Lens barrel
US10545391B2 (en) Driving apparatus, gimbal, imaging device, aerial vehicle and movable device
JP2005070505A (ja) カメラ装置
WO2013035637A1 (ja) テレビレンズ装置
JP2005326777A (ja) レンズ鏡胴
JPH06109962A (ja) 電動レボルバ
JP6975204B2 (ja) 対物レンズ本体、対物レンズ及び対物レンズ系
CN109729247B (zh) 一种视频像素控制阵列摄像装置
JP6068944B2 (ja) 監視カメ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監視カメラ
KR102596490B1 (ko) 촬상 장치
JP2022097183A (ja) 撮像装置
JP2013182068A (ja) 監視カメラ及び調整用治具
JP2009216791A (ja) 監視用レンズ装置および監視用カメラ
JP5809107B2 (ja) ドーム型カメラ調整システム、ドーム型カメラ、及び調整装置
JP2720520B2 (ja) 遠隔操作可能な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ズーム環駆動装置
JP5944736B2 (ja) 周面立体観察装置
KR100842424B1 (ko) 형광 촬영장치
KR200347531Y1 (ko) 360° 파노라마 촬영용 카메라장치 및 그 운영방법
JP2002244011A (ja) 広角撮影装置およびこれを使用するカメ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