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9963B - 滚筒式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滚筒式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9963B
CN104109963B CN201410052150.7A CN201410052150A CN104109963B CN 104109963 B CN104109963 B CN 104109963B CN 201410052150 A CN201410052150 A CN 201410052150A CN 104109963 B CN104109963 B CN 1041099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jacket
washings
circulating pump
washing
describ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21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9963A (zh
Inventor
山口龙之介
堀岁季
高桥幸太郎
宇贺神隆敏
友部克史
飞田达成
金子哲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109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9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9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9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3Liquid discharge or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3/00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er-dryers 
    • D06F2202/085
    • D06F2204/06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洗涤物的清洗性能比以往明显提高的滚筒式洗衣机。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的特征在于:具备使蓄积在外槽(2)的底部的洗涤水循环的循环机构,上述循环机构包括:从上述外槽(2)的底部至上述外槽(2)的上部的循环流路;和在该循环流路的中途设置的循环泵(24),通过上述循环机构使蓄积在上述外槽(2)的底部的洗涤水循环时的循环流量设定为50L/分钟以上。

Description

滚筒式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筒式洗衣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将在内含旋转槽(内槽)的水槽(外槽)设置的出水口和回水口用水路连接,通过驱动在该水路中途设置的循环泵,一边使蓄积在水槽中的洗涤水循环一边进行洗涤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在该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中,在投入旋转槽的洗涤物的洗涤时等,使从出水口暂时向水槽外排出的洗涤水重新经由回水口喷出到水槽内时,该洗涤水喷到旋转槽内的洗涤物上。由此,在该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中,通过在水槽内使洗涤水高效率地与衣物接触渗透而提高洗涤物的清洗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59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旋转槽的旋转轴倾斜的滚筒式洗衣机中,与旋转槽的旋转轴朝向铅垂方向的纵型洗衣机相比,因其结构上的理由贮水量较少。所以,在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中,当为了以较少的贮水量提高清洗效果而使洗涤时间变长时(当使直到完成洗涤为止的洗涤水与洗涤物的接触时间变长时),存在被洗涤水洗去的皮脂等污渍重新回到洗涤物上的情况。特别是白色和浅色图案的衣物等在这样的滚筒式洗衣机中存在随着洗涤次数增加而逐渐变黑的问题。因此,要求即使对洗涤物的洗涤次数增加也能够防止变黑的清洗性能优秀的滚筒式洗衣机。
于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对洗涤物的清洗性能比以往明显提高的滚筒式洗衣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发现:在滚筒式洗衣机中,即使蓄积在外槽中的洗涤水的水量与以往相同,也能够通过使外槽中的洗涤水的循环流量为规定值以上,来使对洗涤物的清洗性能明显提高,由此,完成本发明。
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是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其具备:蓄积洗涤水的外槽;以能够在该外槽内旋转的方式设置的作为洗涤兼脱水槽的内槽;旋转驱动该内槽的驱动装置;和使蓄积在上述外槽中的洗涤水循环的循环机构,其中,上述循环机构包括:从上述外槽的底部至上述外槽的上部的循环流路;和在该循环流路的中途设置的循环泵,通过上述循环机构使蓄积在上述外槽中的洗涤水循环时的循环流量设定为50L/分钟以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能够提供一种对洗涤物的清洗性能比以往明显提高的滚筒式洗衣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框体的侧板卸下,概要地表示其内部结构的侧面图。
图3(a)是图1的III-III截面图,是在外槽的底部形成的凹陷部的说明图,(b)是在现有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外槽的底部形成的凹陷部的说明图。
图4(a)是表示图1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中从外槽的底部到循环泵的循环流路的平面图,(b)是表示现有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中从外槽的底部到循环泵的循环流路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图1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循环泵和循环流路的立体图。
图6(a)是表示将循环泵与外槽盖上设置的循环流路连接的波纹管的立体图,(b)是表示在外槽盖上设置的循环流路的立体图。
图7是与外槽盖的循环流路连接的喷嘴附近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1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1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处理的另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实施洗涤时的循环泵的转速与洗净比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实施洗涤时的循环泵的转速与循环流量的关系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2…外槽,2d…外槽盖,2e…空气阱,2f…凹陷部,2g…入口,3…洗涤兼脱水槽(内槽),18…流入口,18a…接头,19a…出水口,20…波纹管,21…排水口,21a…接头,22…波纹管,23a…入水口,23b…出水口,24…循环泵,25…排水阀,27…循环流路,27a…喷嘴,29a…波纹管,34…水位传感器,38…控制装置,40…波纹管,41…波纹管,42…外壳,44…喷出口,45…喷出口,47…循环泵电动机,S…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适当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构成为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执行通常的洗涤程序,或者以比该洗涤程序的循环流量更多的后述的循环流量进行洗涤和漂洗的、特别适合白色或浅色图案的衣物等的洗涤的高循环流量程序。
首先,主要参考图1和图2对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将图1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框体的侧板卸下,概要地表示其内部结构的侧面图。以下说明中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以图1所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为基准。
符号1是构成外围的框体。框体1安装在底座1h上,由左右的侧板1a、1b、前面盖1c、背面盖1d、上面盖1e、下部前面盖1f构成。左右的侧板1a、1b通过コ字形的上加固部件36、前加固部件37、后加固部件(未图示)结合,与底座1h一同形成箱状的框体1。
符号9是设置在前面盖1c的大致中央的将用于取出放入洗涤物的投入口封闭的门,由设置在前加固部件37上的铰链9c以能够开闭的方式支承。通过按下开门按钮9d打开锁定机构(未图示)而打开,通过将门9压向前面盖1c而锁定关闭。前加固部件37与后述的外槽2的开口部同心地具有用于取出放入洗涤物的圆形的开口部。
符号6是在框体1的上部中央设置的操作面板,具备电源开关39、操作按钮12、13、显示器14。操作面板6与设置在框体1的下部的控制装置38电连接。
符号19是设置在框体1内的上部左侧的洗涤剂容器,能够从前部开口安装拉出式的洗涤剂托盘7。在放入洗涤剂的情况下,将洗涤剂托盘7如图1中的两点划线所示地拉出。洗涤剂容器19固定在框体1的上加固部件36上。此外,在洗涤剂容器19的左侧面的稍后方具有出水口19a。从而,洗涤剂容器19的底面形成为出水口19a的位置最低的钵状(擂钵状)。
在洗涤剂容器19的后侧设置有供水电磁阀16、浴池水吸水泵17、水位传感器34等与供水相关的部件。在洗涤剂容器19的上部开口具有供水单元15。在上面盖1e上,设置有来自水龙头的供水软管连接口16a、浴池的剩余热水的吸水软管连接口17a。
符号3是可旋转地被支承的圆筒状的洗涤兼脱水槽(内槽),在其外周壁和底壁上具有多个用于通水和通风的贯通孔(省略图示),在前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取出放入洗涤物的开口部3a。开口部3a的外侧具备与洗涤兼脱水槽3一体的流体平衡器(省略图示)。此外,洗涤兼脱水槽3的旋转中心轴是水平的,或以开口部一侧较高的方式倾斜。
符号2是圆筒状的外槽,在同轴上内含洗涤兼脱水槽3,前面开口,在后侧端面的外侧中央安装有电动机4。电动机4的旋转轴贯通外槽2,与洗涤兼脱水槽3结合。在前面的开口部,设置有能够向外槽2内贮水的外槽盖2d。外槽2下侧被固定在底座1h上的减振器5防震支承。符号10是橡胶制的波纹管,通过关闭门9将外槽2水封。
在外槽2的侧面后部,设置有向外槽2内供给水和洗涤剂的供水口2a。供水口2a与洗涤剂容器19的出水口19a用橡胶制的波纹管20连接。
在外槽2的底侧内周面,凹状的凹陷部2f以在外槽2的轴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该凹陷部2f的底面是从前侧向后侧降低的倾斜面,在凹陷部2f的后侧设置有排水口21。排水口21上通过接头21a连接有波纹管22。在凹陷部2f的前侧设置有底部循环水的流入口18。
符号26是排水软管,一端与后述的循环泵24的出水口23b(参考图4(a))连接,另一端一侧向机外延伸。符号25是排水软管26在机内延伸途中设置的排水阀。
图3(a)是图1的III-III截面图,是在外槽的底部形成的凹陷部的说明图,图3(b)是在现有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外槽的底部形成的凹陷部的说明图。
如图3(a)所示,在凹陷部2f的上部,以覆盖凹陷部2f的宽度的大致一半的方式形成从外槽2的外周壁的内周面连续的分隔壁W。分隔壁W在与洗涤兼脱水槽3的脱水时的旋转方向R相对的方向上沿着洗涤兼脱水槽3的外周面延伸。排水口21和流入口18形成于从凹陷部2f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在洗涤兼脱水槽3的旋转方向R上偏移的位置。由此在排水口21和流入口18的上部配置分隔壁W。
凹陷部2f,在因脱水时洗涤兼脱水槽3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从洗涤兼脱水槽3的贯通孔(省略图示)向外槽2的内周面侧流出水时,挡住在与洗涤兼脱水槽3的旋转方向R相同的方向上流动的水,导向排水口21。分隔壁W发挥为了使进入凹陷部2f的水不再返回外槽2内的阻塞的作用效果。
图3(b)所示的现有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凹陷部2f的容积是1~1.5L程度,与此相对,图3(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的凹陷部2f的容积设定为2.5L以上。
即,根据图3(a)所示的凹陷部2f与图3(b)所示的凹陷部2f的对比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的凹陷部2f在外槽2的周长方向上较宽地形成。
由此,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与现有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相比,外槽2的贮水量增大。配合后述的循环流量的增大,因该凹陷部2f的扩大,洗涤物的清洗效率比以往明显提高。
其中,图3(b)中,符号2是外槽,符号W是分隔壁,符号3是洗涤兼脱水槽,符号R是洗涤兼脱水槽3脱水时的旋转方向,符号21是排水口,符号18是流入口。
接着参考的图4(a)是表示图1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中从外槽的底部到循环泵的循环流路的平面图,图4(b)是表示现有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中从外槽的底部到循环泵的循环流路的平面图。
如图4(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排水口21的接头21a,以与波纹管22的连接部从排水口21向左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波纹管22的一端与接头21a连接,波纹管22的另一端与循环泵24的入水口23a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的波纹管22构成技术方案中所谓的“循环流路”的一部分,波纹管22的内径设定为35mm以上,优选设定为37mm~50mm程度。其中,该波纹管22的内径规定为波纹的凹部直径(波纹的狭小部的内径)。
此外,波纹管22的长度设定为400mm以下,优选设定为150mm~300mm程度。其中,波纹管22的长度规定为从接头21a的出口到循环泵24的入水口23a的入口之间延伸的波纹管22的长度。
现有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中的接头21a,如图4(b)所示,向后侧突出地形成。在接头21a与入水口23a之间延伸的现有的波纹管22a的长度是460mm程度,该现有的波纹管22a的内径是30mm程度。
图4(a)和(b)中,符号23b是循环泵24的出水口,符号44是向外槽盖2d的后述的循环流路27(参考图6(a))喷出水的喷出口,符号45是从循环泵24对外槽2(凹陷部2f)内送入水的喷出口。
重新返回图2,在外槽2的后部端面的最下部设置有空气阱2e,用管35与水位传感器34连接,检测外槽2内的水位。
在现有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中,波纹管22a(参考图4(b))的内径比本实施方式中的波纹管22(参考图4(a))的内径更狭小,所以存在增大循环流量时空气阱2e的压强降低,不能更正确地检测外槽2内的水位的问题。
在外槽2与底座1h之间设置有循环泵24、过滤器外壳23、排水阀25。过滤器外壳23是前侧具有开口部的圆筒状,内部安装有可装卸的过滤器(省略图示),捕捉洗涤水中的异物和线屑。过滤器外壳23通过打开设置在下部前面盖1f上的门1g,转动把手23d,能够容易地装卸过滤器(省略图示)。该过滤器外壳23以前侧较高的方式倾斜。
关于以循环泵24为中心的洗涤水的循环系统在后文详细说明。
符号29是干燥管,配置在框体1的背面内侧。该干燥管29与设置在外槽2的后部的吸气口通过橡胶制的波纹管29a连接。在干燥管29内,内置有水冷除湿机构(未图示)。
在干燥运转时,用未图示的加热器、送风风扇等对洗涤兼脱水槽3内吹入暖风,水分从洗涤物蒸发。变得高温多湿的空气被吸入干燥管29,用上述水冷除湿机构冷却除湿成为低温空气,用未图示的加热器加热后吹入洗涤兼脱水槽3内。
接着参考的图5是表示构成图1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循环机构的循环泵和循环流路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的循环机构主要由波纹管22、循环泵24、波纹管41和循环流路27构成。
如图5所示,循环泵24具备与过滤器外壳23一体地形成的外壳42、和循环泵电动机47。在外壳42中,如上所述,形成喷出口44、45、入水口23a(参考图4(a))、和出水口23b(参考图4(a))。
喷出口44通过波纹管41与设置在外槽盖2d的内侧周壁上的后述循环流路27(参考图6(b))连接。
其中,该波纹管41和循环流路27与上述波纹管22(参考图4(a))一同构成技术方案中所谓的“从外槽的底部到外槽的上部的循环流路”。
循环流路27与设置在外槽盖2d的上方内侧的后述喷嘴27a(参考图6(a))连接。
喷出口45通过波纹管40与接头18a连接。该接头18a设置在与外槽2的底部的凹陷部2f(参考图3(a))相对地形成的流入口18中。
在使排水阀25(参考图2)关闭的状态下,循环泵24的循环泵电动机47正转时,外槽2内的洗涤水从排水口21(参考图3(a))通过波纹管22,用过滤器外壳23内的过滤器(省略图示)除去异物。之后,洗涤水进入循环泵24,从喷出口44喷出,送入循环流路27,从后述的喷嘴27a(参考图6(a))向洗涤兼脱水槽3(参考图2)内喷水。
循环泵24的循环泵电动机47反转时,外槽2内的洗涤水从排水口21(参考图3(a))通过波纹管22,用过滤器外壳23内的过滤器(省略图示)除去异物。之后,洗涤水进入循环泵24,从喷出口45喷出,通过波纹管40和接头18a返回外槽2内。
此外,打开排水阀25(参考图2)时,外槽2内的洗涤水通过过滤器外壳23内的过滤器(省略图示),从排水软管26向机外排水。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循环泵电动机47为了确保后述的循环流量,能够以380rpm~5000rpm的转速旋转。该转速如后所述由控制装置38(参考图2)进行控制。
接着参考的图6(a)是表示将循环泵与外槽盖上设置的循环流路连接的波纹管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在外槽盖上设置的循环流路的立体图。图7是与外槽盖上设置的循环流路连接的喷嘴附近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如图6(a)和(b)所示,一端与循环泵24的喷出口44连接的波纹管41,其另一端与循环流路27的入口2g连接。
该入口2g如图6(b)所示,在外槽盖2d的外周面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的循环流路27,如图6(a)所示,由与树脂制的外槽盖2d的内周壁形成为一体的管状通路构成。该循环流路27沿着外槽盖2d的开口形成,与在外槽盖2d的上部形成的喷嘴27a连接。该循环流路27的截面形状不特别限制,能够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优选循环流路27的截面积换算为圆形相当于直径25mm以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循环流路27,因为设置在外槽盖2d的内侧周壁,所以不同于现有的例如由设置在外槽盖2d的外侧周壁的氯乙烯管等形成的结构,破损的可能性更小,即使破损,洗涤水也不会向外槽2的外侧泄漏。此外,因为循环流路27与外槽盖2d形成为一体,所以与现有的相比部件个数更少即可。
喷嘴27a是将从循环泵(参考图5)的喷出口44喷出的洗涤水从外槽盖2d的上部向洗涤兼脱水槽3(参考图2)内喷射的部件。
该喷嘴27a如图7所示,其开口形成隙缝状,能够使洗涤水呈薄膜状地扩散喷射。此外,因为洗涤水的循环流量也比以往增加,所以即使使该喷嘴27a的隙缝宽度(间隙宽度)比以往更宽,喷射的力也不会减弱。因此,能够使该隙缝宽度(间隙宽度)为3mm以上,可靠地防止线屑等引起的喷嘴27a的堵塞。
此外,在外槽盖2d上,与循环流路27连通的小孔H与喷嘴27a相邻形成。洗涤水通过循环流路27从喷嘴27a喷射时,从该小孔H向波纹管10的背面侧喷射洗涤水。
从该小孔H喷射的洗涤水,在波纹管10的背面侧从上部向下部流动时,洗去波纹管10的背面侧附着的线屑等。
接着,对于控制装置38(参考图2)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38具备微型计算机、驱动电路等,且具备图2所示的操作按钮12、13的通断信号和来自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入电路等。此外,微型计算机接受用户的操作和洗涤工序、干燥工序中的各种信息信号。微型计算机通过驱动电路与电动机4、供水电磁阀16、排水阀25、送风风扇(省略图示)等连接,控制它们的开闭、运转、通电。此外,为了对用户通知与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相关的信息,也对显示器14和蜂鸣器(未图示)等进行控制。
图8是表示图1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图1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处理的另一部分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通过用户的操作,电源开关39(参考图1)接通时,控制装置38进行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的状态确认,且进行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的初始设定(步骤S101)。
与用户的操作按钮13的操作相应地,控制装置38设定洗涤程序(步骤S102)。即,选择通常的洗涤程序、或以比该洗涤程序的循环流量更大的循环流量进行洗涤和漂洗的高循环流量程序(白色衣物洗涤程序)中的某一种。
通常的洗涤程序的循环流量在15~20L/分钟的范围内预先设定。此外,高循环流量程序的循环流量设定为50L/分钟以上。该循环流量能够规定为洗涤水循环时波纹管22内流过的洗涤水的循环流量。
其中,循环流量没有上限,但如后所述,超过60L/分钟时存在不能确认与该增加部分对应的清洗性能的提高的情况,所以循环流量也能够设定为50~60L/分钟。
本实施方式中的“通常的洗涤程序”的循环流量,通过控制装置38将循环泵电动机47的转速设定为2300rpm~2800rpm而维持在上述范围内(15~20L/分钟)。
此外,“高循环流量程序”的循环流量,通过控制装置38将循环泵电动机47的转速设定为3800rpm~5000rpm而维持在上述范围(50L/分钟以上)。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洗涤程序的设定(步骤S102)仅设想在“通常的洗涤程序”和“高循环流量程序”中,循环流量的设定范围如上所述不同,因此以下仅说明选择“高循环流量程序”的情况,省略选择“通常的洗涤程序”的情况的说明。
接着,在步骤S103中,控制装置38监视来自作为操作面板6的起动开关的操作按钮12的指示输入,确认有无起动开关信号。没有确认到的情况(步骤S103的“无”的情况)下,反复步骤S103。控制装置38在确认了起动开关信号的情况(步骤S103的“有”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104,执行洗涤剂量的检测处理。
该洗涤剂量检测,在供给洗涤水前的干布状态下,使洗涤兼脱水槽3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基于从规定的第一转速增速至规定的第二转速期间的电动机4的驱动电流累计值检测洗涤物的质量。然后,基于检测出的洗涤物的质量计算出使用的洗涤剂的适当量(洗涤剂量),实施该洗涤剂量检测的工序(步骤S104)。洗涤剂量的计算通过控制装置38参考规定洗涤物的质量与使用的洗涤剂量的关系的对照表而进行。
控制装置38在操作面板6的显示器14上显示计算出的洗涤剂量(步骤S105)。用户向洗涤剂托盘7投入该显示的洗涤剂量,经过预先规定的规定时间(例如1分钟)时,控制装置38使供水电磁阀16打开对洗涤剂托盘7喷水。由此向外槽2内供给洗涤剂(步骤S106)。
接着,控制装置38在外槽2内的水位达到预先设定的洗涤剂溶解水位时使供水电磁阀16关闭,停止供水(步骤S107)。
然后,控制装置38通过使循环泵电动机47反转,使外槽2内的水通过波纹管22和波纹管40循环。由此使外槽2的底部和凹陷部2f中蓄积的洗涤剂溶解(步骤S108)。
在步骤S109中,执行预洗。该预洗中,一边使洗涤兼脱水槽3正反交替旋转(正反合计每分钟35转~45转),一边使循环泵电动机47正转,由此,使外槽2的洗涤水通过波纹管22、波纹管41、循环流路27和喷嘴27a喷向洗涤兼脱水槽3内的洗涤物。
此时,控制装置38将洗涤水的循环流量设定为50L/分钟以上。该循环流量因与上述相同的理由也能够设定为50~60L/分钟。
此时,洗涤物反复被洗涤兼脱水槽3的内周壁面上设置的升降器举起、下降的运动。然后,控制装置38间歇地进行洗涤兼脱水槽3的旋转和循环泵24的运转,在洗涤兼脱水槽3和循环泵24的停止期间中参考水位传感器34的检测信号并使供水电磁阀16打开,以水位不超过设定水位的方式补供水。该运转反复多次。
接着,控制装置38执行主洗工序(步骤S110)。具体而言,控制装置38一边使洗涤兼脱水槽3正反交替旋转(正反合计每分钟35转~45转),一边使循环泵24正转,与上述同样使外槽2的洗涤水以上述循环流量从喷嘴27a喷向洗涤物。最后,控制装置38停止循环泵24的运转,停止洗涤水的循环,进行规定时间的一边使洗涤兼脱水槽3以较短周期正反交替旋转一边将洗涤物理顺的运转,结束主洗工序(步骤S110)。
如图9所示,在步骤S110(参考图8)后执行的步骤S111中,控制装置38执行第一次漂洗。
在该漂洗中,控制装置38首先使排水阀25打开,将外槽2内的水排出。控制装置38用水位传感器34检测到排水完成后,使洗涤兼脱水槽3向一个方向(本实施方式中是从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的前方(正面)观察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使洗涤物中含有的洗涤水离心脱水。
之后,控制装置38使供水电磁阀16打开,对外槽2内供给自来水。接着,与主洗工序(步骤S110)同样,以一边使洗涤兼脱水槽3反转(每分钟35转~45转),一边使循环泵电动机47正转,使外槽2的底部蓄积的漂洗水从喷嘴27a喷向洗涤物的方式循环,执行漂洗。漂洗水的循环流量与主洗工序(步骤S110)中的循环流量同样设定为50L/分钟以上。该循环流量因与上述相同的理由也能够设定为50~60L/分钟。
接着,控制装置38在使洗涤兼脱水槽3的旋转和循环泵24的运转停止的状态下一边用水位传感器34检测外槽2的底部蓄积的漂洗水的水位,一边以水位不超过设定水位的方式进行补供水。
然后,以一边使洗涤兼脱水槽3反转(每分钟35转~45转),一边使循环泵电动机47正转,使外槽2的底部(凹陷部2f)蓄积的漂洗水从喷嘴27a喷向洗涤物的方式循环,执行漂洗。
漂洗水的循环流量设定为50L/分钟以上。该循环流量因与上述相同的理由也能够设定为50~60L/分钟。之后,在使循环泵24停止、停止漂洗水的循环的状态下,控制装置38使洗涤兼脱水槽3以较短周期正反旋转,进行理顺运转。
在步骤S112中,除了对外槽2内投入柔顺剂以外,进行与第一次漂洗工序(步骤S111)同样的漂洗工序(第二次漂洗工序)。
在步骤S113中,执行脱水处理。控制装置38在保持使排水阀25打开的状态下使洗涤兼脱水槽3向一个方向(本实施方式中是从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的前方(正面)观察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使洗涤物中含有的洗涤水离心脱水。
接着,根据用户的选择,执行干燥工序(步骤S114)的情况下,控制装置38在保持使排水阀25打开的状态下,与洗涤工序同样使洗涤兼脱水槽3正反旋转。然后,控制装置38通过使设置在干燥管29的途中的送风风扇运转而将外槽2的空气吸出至干燥管29内。
通过该干燥管29内的空气,与从干燥管29内设置的除湿机构流下的冷却水接触而被冷却后,通过线屑过滤器捕捉其带有的线屑等。然后,该空气被加热器加热后从暖风吹出口吹入洗涤兼脱水槽3内,由此使洗涤兼脱水槽3内的洗涤物干燥。通过实施上述一系列工序,通过该控制装置38进行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的洗涤/干燥运转工序结束。
接着,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现有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洗涤水的循环流量一般设定为15~20L/分钟程度,而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中,是循环流量能够设定为50L/分钟以上的结构。
具体而言,在构成洗涤水的循环流路的配管中,至少将为了从外槽2抽出洗涤水而将外槽2的排水口21与循环泵24连接的、位于循环泵24的上游一侧的波纹管22的内径设定为35mm以上,优选设定为37mm~50mm,将该波纹管22的长度设定为400mm以下,优选设定为150~300mm。
此外,循环泵24的循环泵电动机47使用能够实现转速3000rpm以上、优选为3800rpm~5000rpm的电动机。
此外,将从循环泵24向外槽盖2d送入洗涤水的、位于循环泵24的下游一侧的波纹管41的内径设定为20mm以上,优选设定为25mm~35mm程度。
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中,因为洗涤水从外槽2的排水口21向循环泵24的返回变得良好,所以洗涤水的循环流量明显提高。根据该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与现有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相比,即使贮存在外槽2内的洗涤水的水量相同,通过将外槽2中的洗涤水的循环流量设定在上述范围,也能够使对洗涤物的清洗性能明显提高。可以认为,即使外槽2的贮水量与现有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相同,该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也能够比以往明显提高针对变黑等的清洗性能,这是因为:通过使从喷嘴27a对洗涤物喷射的洗涤水的水量增加,能够缩短洗涤时间(洗涤水与洗涤物的接触时间),将被洗涤水暂时洗出的皮脂等污渍重新回到洗涤物上的量抑制得较低。
此外,根据该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能够缩短洗涤时间(洗涤水与洗涤物的接触时间),所以减少了洗涤兼脱水槽3内的洗涤物的运动、具体而言减少了洗涤物被升降器举起、下降的动作的次数,能够抑制洗涤物洗涤后的僵硬感。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用各种方式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内径为上述规定范围的波纹管41,但只要能够将循环流量设定为50L/分钟以上,也能够使用与以往相同的内径的波纹管。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波纹管22、41,这些形成循环流路的配管不限于圆形截面的,能够使用椭圆、多边形等各种类型的。此时,配管的截面积能够使用换算为圆形时是上述内径的。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外槽盖2d的循环流路27从入口2g沿着外槽盖2d的开口跨大致半圈地延伸,但也可以跨外槽盖2d的开口的大致整圈地延伸。此外,上述循环流路27从入口2g沿着外槽盖2d的开口向一个方向延伸,但也能够是以从入口2g分支为两个方向的方式沿着外槽盖2d的开口延伸的结构。根据这样的分支型的循环流路27,能够使喷嘴27a的配置场所沿着外槽盖2d的开口配置两处以上。该情况下,优选各个喷嘴27a在以外槽盖2d的开口的上部为0点钟位置时,设置在3点钟位置至9点钟位置之间。
【实施例】
接着,基于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验证了图1所示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的循环流量与洗净比的关系。
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的波纹管22的内径是40mm。波纹管22的长度是270mm。外槽盖2d的循环流路27的截面积使用将截面换算为圆形时的内径相当于25mm的。循环泵24使用鼓风电动机。使用4.5kgJIS试验布作为洗涤物。此外,洗涤剂使用将1.8g在1L水中预先溶解的洗涤剂。
然后,测定使循环泵24的转速在3000rpm~6000rpm的范围内变化地实施洗涤时的洗净比。图10表示其结果。
图10是表示使用本实施例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实施洗涤时的循环泵的转速与洗净比的关系的曲线图。
其中,“洗净比”指的是洗衣机样本的洗净度与标准洗衣机的洗净度的比,指的是日本工业规格“家用电动洗衣机的性能测定方法(JISC9811)”中规定的。
接着,测定用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使循环泵24的转速在3000rpm~6000rpm的范围内变化地实施洗涤时的、波纹管22中的洗涤水的循环流量。图11表示其结果。
图11是表示使用本实施例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实施洗涤时的循环泵的转速与循环流量的关系的曲线图。
在该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中,如图10所示,循环泵24的转速超过4000rpm时,洗净比的增加率急剧地变得缓慢,转速超过4500rpm时,洗净比的提高大致变为横向延伸。此外,如图11所示,在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中,循环泵24的转速为4000rpm时,波纹管22中的循环流量为50L/分钟,转速为4500rpm时,波纹管22中的循环流量为60L/分钟。
即,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如图11所示,使循环泵24的转速从3000rpm增加至6000rpm时,循环流量成比例地增加,与此相对,关于洗净比,如上所述,洗净比的增加率以4000rpm为边界急剧地变得缓慢(参考图10)。
根据以上所述,验证了根据滚筒式洗涤干燥机S,通过将循环流量设定为50L/分钟发挥了优秀的洗涤性能。

Claims (6)

1.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积洗涤水的外槽;
以能够在该外槽内旋转的方式设置的作为洗涤兼脱水槽的内槽;
旋转驱动该内槽的驱动装置;和
使蓄积在所述外槽中的洗涤水循环的循环机构,其中,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从所述外槽的底部至所述外槽的上部的循环流路;和在该循环流路的中途设置的循环泵,
通过所述循环机构使蓄积在所述外槽中的洗涤水循环时的循环流量设定为50L/分钟以上,
连接所述外槽的底部与所述循环泵的配管的内径大于连接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外槽的上部的配管的内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外槽的底部与所述循环泵的配管的内径设定为35m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外槽的上部的配管的内径设定为20mm以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外槽的底部与所述循环泵的配管的长度设定为400m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外槽的底部至所述外槽的上部的循环流路中,从所述循环泵至所述外槽的上部的循环流路包括与安装在所述外槽的开口上的外槽盖的内周壁形成为一体的流路。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至所述外槽的上部的循环流路的前端设置有向所述内槽内喷射洗涤水的隙缝状的喷嘴,该喷嘴的隙缝宽度设定为3mm以上。
CN201410052150.7A 2013-04-22 2014-02-14 滚筒式洗衣机 Active CN1041099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9350 2013-04-22
JP2013089350A JP6063335B2 (ja) 2013-04-22 2013-04-22 ドラム式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9963A CN104109963A (zh) 2014-10-22
CN104109963B true CN104109963B (zh) 2016-07-06

Family

ID=5170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2150.7A Active CN104109963B (zh) 2013-04-22 2014-02-14 滚筒式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63335B2 (zh)
CN (1) CN104109963B (zh)
TW (1) TWI5402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6862B2 (ja) * 2013-08-29 2017-02-0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6116828A (ja) * 2014-12-22 2016-06-30 株式会社東京洗染機械製作所 業務用洗濯機及びその洗濯・濯ぎ方法
CN106048964B (zh) * 2015-04-08 2018-04-1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洗涤干燥机
JP6725941B2 (ja) * 2015-06-22 2020-07-22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コンベヤ装置、搬送装置、及び重量推定方法
KR102401039B1 (ko) * 2015-06-30 2022-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421649B1 (ko) 2015-06-30 2022-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TWI626351B (zh) * 2015-08-19 2018-06-11 Hitachi Appliances Inc Laundry dry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5582B2 (ja) * 1995-04-21 2004-11-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3141742B2 (ja) * 1995-08-18 2001-03-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全自動洗濯機
JP3233148B2 (ja) * 2000-08-03 2001-11-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全自動洗濯機
JP4448843B2 (ja) * 2006-11-08 2010-04-14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洗濯機
EP2631349B1 (en) * 2010-01-08 2017-04-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Washing machine
JP5641839B2 (ja) * 2010-04-26 2014-12-17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919487B2 (ja) * 2011-09-02 2016-05-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3052124A (ja) * 2011-09-05 2013-03-21 Panasonic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63335B2 (ja) 2017-01-18
JP2014212791A (ja) 2014-11-17
TWI540234B (zh) 2016-07-01
CN104109963A (zh) 2014-10-22
TW201502336A (zh) 2015-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9963B (zh) 滚筒式洗衣机
CN102199855B (zh) 洗衣机
RU2300590C2 (ru)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с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ом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акой машиной
RU2315140C2 (ru)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и способ удаления из нее мыльной пены (варианты)
JP4607718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US20070006898A1 (en) Dishwash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090293557A1 (en) Steam Generator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EP2447411A2 (en)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CN105568623B (zh) 滚筒式洗衣机
CN109750443B (zh) 洗衣干燥机
CN109423804A (zh) 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JP4911605B2 (ja) 洗濯機
KR100443817B1 (ko) 드럼식 세탁기
JP6518636B2 (ja) 洗濯機
CN104452170A (zh) 滚筒式洗衣机
CN104975472B (zh) 洗衣机
KR20170082034A (ko) 식기 세척기 및 식기 세척기의 제어방법
JP2017047050A (ja) 洗濯機
CN106048964B (zh) 洗涤干燥机
CN104420114A (zh) 滚筒式洗衣机
TWI541405B (zh) Drum washing machine
JP6408418B2 (ja) 洗濯乾燥機
JP5303619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7158650A (ja) 洗濯機
JP4445369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Global Living Progra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