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8328A - 车辆内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内装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8328A
CN104108328A CN201410142844.XA CN201410142844A CN104108328A CN 104108328 A CN104108328 A CN 104108328A CN 201410142844 A CN201410142844 A CN 201410142844A CN 104108328 A CN104108328 A CN 104108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vehicle
auxiliary handle
assembling structure
passe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28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8328B (zh
Inventor
八木孝志
尾形勇介
樋口诚
桥本光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888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2042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888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2764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08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8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8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8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车辆内装构造,其具有安装在车身侧部的车室内侧的内装部件,内装部件包括在车门开口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缘部附近能够供乘员握持的辅助把手,辅助把手在与座椅的座面相比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位置,设置在落座于座椅上的乘客的肩附近的高度。

Description

车辆内装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设在车身侧部的车门开口相比在后方设有座椅的车辆内装构造,尤其涉及具有对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客的下车动作进行辅助的辅助把手(assist grip)的车辆内装构造。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置在车室内且供乘客在上下车等时握持的辅助把手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大部分车辆在设于车身侧部的车门开口的车室内侧的上缘部,都具有供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客在下车等时握持的辅助把手。
在车室内配置有前后三排座椅的车辆等中具有如下的车辆:在第二排座椅的侧部设有车门开口,落座在第三排座椅上的乘客从第二排座椅的侧部的车门开口通过而乘降。作为这种车辆内装构造,已知一种在第三排座椅的侧部上方的侧壁上安装有辅助把手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7-26456号)。
在日本特开2007-26456号记载的内装构造中,辅助把手设置在车室内的侧部上方的侧壁中的、与落座在第三排座椅上的乘客的头部高度大致相等的高度上。
发明内容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7-26456号记载的内装构造的情况下,由于辅助把手设置在与落座在第三排座椅上的乘客的头部高度大致相等的高度上,所以在第三排座椅的座面较低的车辆中,即使乘客在下车时握持了辅助把手,但从座位上起身时也难以在身体上用上力,而且,直到乘客移动到车门开口为止都必须持续保持半蹲的不自然的姿势。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提供一种车辆内装构造,能够使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客很容易地从车门开口下车。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7-26456号记载的内装构造的情况下,由于辅助把手设置在与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客的头部高度大致相等的高度上,所以能够使辅助把手支承在车顶侧部的骨架部件上。
目前,为了使乘客容易从车门开口下车,正在研究将辅助把手设置在车门开口的后缘部上。但是,若想在该部位获得足够的辅助把手的支承刚性,就必须追加专用的强度部件,那样的话,则有导致制造成本急剧上升之虞。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提供一种辅助把手的安装结构,不会导致大幅的成本增加,且能够使辅助把手具有高刚性并支承在车身侧部上。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了以下结构。
(1)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辆内装构造,在与设在车身侧部的车门开口相比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设有供乘客落座的座椅,该车辆内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安装在所述车身侧部的车室内侧的内装部件,所述内装部件包括在所述车门开口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缘部附近能够供乘员握持的辅助把手,所述辅助把手在与所述座椅的座面相比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位置,设置在落座于所述座椅上的乘客的肩附近的高度。
由此,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客通过使上身稍微前倾并将手臂向前方伸出而能够容易地握持扶手部,从而能够以自然的姿势从座椅上起身,并在该状态下过渡到从车门开口的下车动作。
(2)在上述(1)的方式中,也可以为,在与所述辅助把手的握持位置对应的所述内装部件的部位上,设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凹部。
这种情况下,乘客能够不与内装部件的其他部位干涉地,容易地握持辅助把手。
(3)在上述(1)或(2)的方式中,也可以为,由乘客握持的所述辅助把手的握持部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延伸。
这种情况下,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客能够在将手臂自然地向前方伸出的状态下很容易地握持辅助把手并施力,并且,当从车门开口下车时,握持辅助把手的乘客能够以该辅助把手为轴而自然地过渡到下车姿势。
(4)在上述(1)~(3)任一项的方式中,也可以为,在所述座椅的前方设有前排座椅,当所述前排座椅位于所述前排座椅的最后端移动位置时,所述辅助把手设置在所述前排座椅的侧方位置。
这种情况下,辅助把手不会对落座在前排座椅上的乘客造成妨碍。
(5)在上述(1)~(4)任一项的方式中,也可以为,在所述内装部件上设有供落座在所述座椅上的乘客放置手臂的扶手部,所述辅助把手设在所述扶手部的前部上方侧位置。
这种情况下,当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客下车时,能够保持着将肘部放在扶手部上的状态向前方伸出手臂来握持辅助把手,并且,还能以放在扶手部上的肘部为支点过渡到起身动作。
(6)在上述(1)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内装部件的、所述车门开口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缘部上设有安装开口,所述辅助把手的至少一部分穿插在所述安装开口中而支承在车身的后轮罩上。
由此,辅助把手在车门开口的后方侧的缘部上至少有一部分支承在刚性高的后轮罩上。
(7)在上述(6)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辅助把手具有树脂制的表皮部件、和配置在表皮部件内部的金属芯部件,所述内装部件的所述安装开口设在所述车门开口的后方侧的沿缘部的上下分离的两个位置,所述金属芯部件的两端部穿插在所述安装开口中而与侧部的车身部件结合,所述金属芯部件的至少一端部与所述车身部件即所述后轮罩直接、或者经由其他强度部件结合。
这种情况下,由于辅助把手内的金属芯部件从内装部件的安装开口通过而与侧部的车身部件结合,所以提高了辅助把手的支承刚性。尤其是,由于金属芯部件的至少一端部与后轮罩直接、或者经由其他强度部件结合,所以辅助把手的支承刚性进一步提高。
(8)在上述(6)或(7)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金属芯部件的至少一方的端部经由托架结合在所述后轮罩上。
(9)在上述(8)的方式中,也可以为,在所述托架上,延伸设置有延长片,该延长片从所述后轮罩侧的安装部朝向所述安装开口延伸,且与所述金属芯部件的端部结合。
这种情况下,金属芯部件的与后轮罩侧的结合位置通过托架的延长片来调整。因此,能够缩小内装部件的安装开口的面积并抑制内装部件的刚性降低,并且,通过交换为延长片的长度和延伸角度、尺寸等不同的托架,能够很容易地适用于规格不同的车辆。
(10)在上述(8)或(9)的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上,设有嵌入至所述后轮罩侧的安装部的卡定孔中的止转突起。
这种情况下,从金属芯部件作用于托架的力矩由止转突起和卡定孔的嵌合部分所承受。因此,能够抑制托架的旋转和松动,并进一步提高辅助把手的支承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由于在设于内装部件上的车门开口的车辆前后方向后方的缘部附近,设有供乘客握持的辅助把手,该辅助把手与座椅的座面相比位于前方位置,且设置为落座在该座椅上的乘客的肩附近的高度,所以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客通过向前方伸出手臂并握持辅助把手,而能够很容易地从车门开口下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由于辅助把手的至少一部分穿插在车门开口的后方侧的安装开口中而支承在刚性较高的后轮罩上,所以不会导致大幅的成本增加,能够使辅助把手具有高刚性并支承在车身侧部上。因此,通过采用本发明,能够确保辅助把手的高支承刚性,同时,也能抑制制造成本的急剧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在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处剖切时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骨架部的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翻转动作的示意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与图9的A-A截面对应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分解侧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局部立体图。
图1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和上下,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表示相对于车身的前后和上下。另外,图中箭头FR是指车辆的前方侧,箭头UP是指车辆的上方,箭头LH是指车辆的左侧方。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在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剖切时的示意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为具有前后三排座椅2A、2B、2C的微型厢式车类型的车辆,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的各座椅2A、2B、2C分别左右对称地设有两组。在图1中,示出各排的右侧座椅2A、2B、2C。另外,该车辆1在车身的左右侧部设有前后两个车门开口3、4,落座于第二排座椅2B或第三排座椅2C的乘员m能够从后侧的车门开口4通过而乘降。
此外,图1中,附图标记5是车身侧部中的设置在前侧的车门开口3与后侧的车门开口4之间的中柱。另外,附图标记6是车身侧部中的设置在后侧的车门开口4的后缘部上的边柱(quarterpillar)。另外,附图标记7是车身侧部中的沿后端缘设置的后柱。另外,图1中的附图标记29是安装未图示的后角窗玻璃(rear quarterglass)的窗框部。
图2、图4是从座椅2B的左侧观察到的第二排右侧座椅2B和车室内的右侧的侧壁部的图,图3、图5是从上方侧观察到的第二排右侧座椅2B和车室内的右侧的侧壁部的图,图6是从前部右斜上方侧观察到的第二排右侧座椅2B的图。
如这些附图所示,座椅2B具有:支承乘员m的臀部的座椅坐垫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该座椅坐垫8的后端部连结且支承乘员m的腰部及胸部(背部)的座椅靠背9、和安装在该座椅靠背9的上部且支承乘员m的头部及颈部的头枕10。另外,在座椅坐垫8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延伸设置有以沿着座椅坐垫8的侧面的方式向上方立起的立起壁11(参照图6),在该立起壁11的上部,设有用于供乘员m放置手臂的扶手12。此外,立起壁11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箱状,在其内部收纳有未图示的框架部件、倾转操作用的杆部件等。
如图3、图5所示,在车辆1的车室内的侧部(边柱6与后柱7之间的区域),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方向鼓出有覆盖后轮外侧的后轮罩13。该后轮罩13与车辆侧部的车身面板30(参照图14。)一体设置。在车身面板30中的、后轮罩13的上方侧位置,经由未图示的托架固定设有第二排座椅2B用的安全带装置14的卷收器(retractor)15(参照图2、图4。)。在边柱6与后柱7之间的车室内侧区域内,通过螺丝和卡定夹等安装有树脂制的内装部件即后侧衬里(rear side lining)16。
第二排座椅2B的安全带装置14为三点式安全带装置,从卷收器15拉出的织带17穿过后侧衬里16的拉出口18而被拉出至车室内,其前端部经由边柱6的下端附近的外固定器19而固定在车身底板20上。在织带17上的位于拉出口18与外固定器19之间的区域穿插有舌板21,该舌板21能够相对于固定在座椅2B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车身底板20上的带扣22装拆。
在初始状态下,织带17的基端侧被卷绕到卷收器15中,乘员m用手握持舌板21部分而将织带17拉出,并将舌板21固定在带扣22上,由此,相对于座椅2B主要束缚乘员m的胸部和腰部。
第二排座椅2B经由设置在车身底板20上的一对座椅导轨23而能够沿车身前后方向滑动移动,更准确地说,能够沿车身的左右的斜前后方向滑动移动。如图3、图5所示,座椅导轨23以前部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方式设置在车身底板20上。在座椅导轨23上滑动移动的座椅2B在图2、图3所示的最后端移动位置处,与后轮罩13的鼓出部13a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在图4、图5所示的最前端移动位置处,与最后端移动位置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后轮罩13的鼓出部13a的前方侧。因此,该实施方式的第二排座椅2B在位于最前端移动位置附近的状态下,能够在左右相邻的座椅2B之间确保足够大的分隔距离,而且,能够不与后轮罩13部分发生干涉地滑动移动到最后端移动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排座椅2B在不使用时,对折地将座椅靠背9放倒在座椅坐垫8上,在最前端移动位置处,能够在该状态下进行使座椅2B整体向前方弹起的所谓翻转动作。
图7是表示第二排座椅2B的实现翻转动作的主要结构的图。另外,图8是通过图8(A)至(E)而按时间顺序依次示出座椅2B的翻转动作的图。
如图7所示,座椅2B在铺设于车身底板20上的座椅导轨23(下导轨)上以能够使板状的滑动基座24滑动的方式支承有该滑动基座24,在滑动基座24的前端部经由转动铰链25以能够前后转动的方式连结有座椅坐垫8的前端部。而且,在座椅坐垫8的后端部经由倾转机构2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有座椅靠背9。
另外,在滑动基座24的后端部,突设有由大致コ字状的棒状部件构成的翻转撞针(tumble striker)27,设置在座椅靠背9的后部下端的锁定机构28能够与翻转撞针27卡合。
倾转机构26通过对设置在座椅坐垫8的侧部的倾转解除杆33和设置在扶手12下方的立起壁11的后端的倾转解除带(strap)34中的任一方的操作而进行解除操作。
另外,座椅靠背9在倾转机构26的解除操作时,以倾转机构26的旋转轴26a为中心转动并向两级前倒状态变化。即,座椅靠背9在完成翻转动作之前,首先成为前倒一半左右的半倒状态,然后成为倾倒至重叠在座椅坐垫8上的全倒状态。在座椅坐垫8的后端部设有半倒止动件31,在对倾转机构26进行解除操作时,通过使座椅靠背9侧的止动销32与半倒止动件31抵接,能够将座椅靠背9维持于半倒状态。另外,在滑动基座24与座椅导轨23之间,设有锁定滑动基座24的滑动位置的滑动锁定机构35。在不对座椅2B进行任何操作的状态下,滑动锁定机构35将滑动基座24维持于锁定状态。
当如上述那样通过倾转机构26的解除操作使座椅靠背9成为半倒状态时,滑动锁定机构35以该动作为契机而被解除锁定。而且,当在滑动锁定机构35被解除后使座椅坐垫8(滑动基座24)滑动移动到最前端移动位置时,在随后拉动座椅坐垫8的后端部的锁定解除带36的时刻,上述半倒止动件31以从止动销32分离的方式位移。其结果为,座椅靠背9解除基于半倒止动件31的转动限制并向全倒状态过渡。
另外,锁定座椅坐垫8向前部侧的转动的锁定机构28,在通常状态下与滑动基座24上的翻转撞针27卡合,但当座椅坐垫8(滑动基座24)移动到最前端移动位置而座椅靠背9向全倒状态变化时,锁定机构28以该动作为契机解除相对于翻转撞针27的卡合。
在此,参照图8(A)~(E),说明座椅2B的具体翻转动作。
首先,在座椅2B处于标准姿势(座椅靠背9向后方立起的姿势)时,如图8(A)所示,当操作倾转解除杆33和倾转解除带34中的任一方时,座椅靠背9以倾转机构26的旋转轴26a为中心前倾而成为半倒状态。这样,当座椅靠背9成为半倒状态时,滑动锁定机构35的锁定被解除。
接着,当乘员m从该状态向前方侧推动座椅2B时,如图8(B)所示,座椅2B沿座椅导轨23向斜前方侧滑动移动。由此,当座椅2B移动到最前端移动位置时,通过锁定解除带36的牵引而能够使座椅靠背9向全倒状态过渡。
如图8(C)所示,当从该状态拉动锁定解除带36时,座椅靠背9以倾转机构26的旋转轴26a为中心成为全倒状态,锁定机构28与翻转撞针27的卡合被解除。
由此,当锁定机构28与翻转撞针27的卡合被解除时,通过内置于转动铰链25中的未图示的弹压弹簧的力,如图8(D)所示,使座椅2B整体以转动铰链25为中心慢慢旋转(翻转)。然后,如图8(E)所示,座椅2B通过卡定件37而卡定固定在车身的骨架部件上。
另外,图1所示的车室内的第三排座椅2C与第二排座椅2B同样地,具有:支承乘员m的臀部的座椅坐垫10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该座椅坐垫108的后端部连结且支承乘员的腰部及胸部(背部)的座椅靠背109、和安装在该座椅靠背109的上部且支承乘员的头部及颈部的头枕110。该第三排座椅2C收纳在设置于车室内后部的车身底板20上的未图示的凹部中,使用时使其从凹部内突出到车身底板20上。
此外,座椅2C将座椅靠背109对折地放倒在座椅坐垫108的上表面侧,并在该状态下收纳于凹部内,由此,座椅靠背109的背面封闭凹部的开口。另外,座椅2C的座椅坐垫108的下端经由未图示的连接机构而支承在凹部内的底壁上,能够通过连接机构的动作而适当进行座椅2C向凹部内的收纳和向车身底板20上的突出。
第三排座椅2C在像上述那样没有作为座椅而使用时收纳于车身底板20的凹部中,出于这样的关系,座椅靠背109和座椅坐垫108与第二排座椅2B相比变薄。座椅坐垫108的座面108a、尤其是座面108a的后部区域,与第二排座椅2B的座面8a相比,座面厚度变薄。
此外,在作为座椅而使用的情况下,设置在车身底板20上的座椅2C与后部侧的车门开口4相比位于后方。
在安装于车室内的车身侧部的后侧衬里16上,一体地形成有从窗框部29的下方位置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箱状的台座部38。该台座部38在与第二排座椅2B的座椅靠背9大致相等的高度位置,向车宽方向内侧拱起。
图9~图12是表示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及其周边部的图。
如这些图所示,在台座部38中的、后轮罩13(参照图2、图4。)后部的正上位置,设有前部区域比后部区域低的层差部,在该层差部的朝向车身前方侧的垂直壁部分上形成有上述织带17的拉出口18。而且,台座部38的前部区域的上表面和与该前部区域的上表面平滑地连续的前端面成为引导从拉出口18向前方拉出的织带17的引导面39。沿引导面39配置的织带17的前端部从引导面39的前端位置朝向边柱6的下端附近的外固定器19延伸。
另外,在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的下方侧,形成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凹部40,在该凹部40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地设有前后较长的箱状的扶手部41。扶手部41的上表面大致水平地形成,在该上表面上放置落座于第三排座椅2C的乘员m的手臂。扶手部41与台座部38的上表面大致平行地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至车门开口4的后缘部附近。
在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的前缘部与扶手部41的前缘部之间,一体地安装有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コ字状的辅助把手42。该辅助把手42的供乘员m握持的握持部42a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上部侧的折曲基部42b与台座部38的前缘部的车室内侧重合地结合,并且下部侧的折曲基部42c与扶手部41的前缘部的车室内侧重合地结合。
如图9、图11、图12所示,台座部38上的引导面39从台座部38的上表面侧朝向前端侧平缓地向前方倾斜,并且以前部侧与前端面平滑地连续的方式弯曲。辅助把手42的上部侧的折曲基部42b形成为,其上缘部的形状大致按照台座部38的引导面39的前缘部的形状,且比引导面39的轮廓大一圈。也就是说,折曲基部42b的上缘部在引导面39的车宽方向内侧位置处,以规定高度向该引导面39的上方侧和前方侧突出。
该折曲基部42b的上缘部的突出部分构成了限制壁55,该限制壁55对沿引导面39上配置的织带17的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移进行限制。此外,如图10、图12所示,在限制壁5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对沿引导面39上配置的织带17的上方位移进行限制的未图示的限制突部。该限制突部56突出设置在从引导面39向上方侧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
图13是表示车室内的辅助把手42的设置位置的图。
如图13所示,辅助把手42与第三排座椅2C的座面108a相比位于前方位置,且设置在落座于座椅2C上的通常体格的乘员m的肩部S附近的高度处。即,在通常体格的乘客m落座在座椅2C上的状态下,在与座椅2C的座面108a相比为上方、且与头枕110相比为下方的高度上设置有辅助把手42(握持部42a)。因此,落座在座椅2C上的乘员m通过使上身稍微前倾并将手臂向前方伸至肩部高度附近,而能够容易地将握持部42a握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辅助把手42的车身前后方向的设置位置,在图1所示地第二排座椅2B处于最后端移动位置时,设定在与该座椅2B的座椅靠背9的侧面相对的位置。
在此,说明辅助把手42的具体构造。
如图10~图12所示,辅助把手42使为树脂制的表皮部件的把手基部43和把手罩44在车宽方向上相互接合,并且,在它们的内部配置有大致コ字状的由金属板构成的金属芯部件45(参照图10。)。
图14是从车室内方观察到的后侧衬里16、和安装有该后侧衬里16的车身面板30的分解侧视图。另外,图15是将车身面板30的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图16是将后侧衬里16安装到车身面板30上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如这些图所示,在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和扶手部41的前缘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面上,设有用于将把手基部43和把手罩44的上下的折曲基部42b、42c接合的切缺部46a、46b(参照图16。),并且,设有沿车宽方向贯穿后侧衬里16的安装开口47a、47b。
在后侧衬里16的上下的安装开口47a、47b上,分别从车室内侧穿插有辅助把手42的金属芯部件45的上下的折曲片部45a、45b。从车室内侧穿插至安装开口47a、47b中的金属芯部件45的上下的折曲片部45a、45b,紧固固定在车身面板30上的特定位置。
如图14所示,在车身面板30上,向车室内侧鼓出地设有后轮罩13,并且,分别向车室内侧鼓出地设有边柱6的截面大致为コ字状的支柱加强板6a、和窗框部29的截面大致为コ字状的下缘加强板29a。支柱加强板6a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其下缘部沿着后轮罩13的鼓出部13a的截面形状而弯曲,并跨着该鼓出部13a接合。另外,下缘加强板29a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其前缘部跨着支柱加强板6a的鼓出部接合。
如图15所示,在支柱加强板6a中的、沿着后轮罩13的鼓出部13a弯曲区域的上表面,设有平坦面53。在该平坦面53上安装有金属制的托架48,在该托架48上,紧固固定有金属芯部件45的下方侧的折曲片部45b。另外,如图45所示,在下缘加强板29a中的、与支柱加强板6a的接合部附近,设有用于将金属芯部件45的上方侧的折曲片部45a直接螺栓紧固的一对紧固孔49。一对紧固孔49以使螺栓紧固方向沿着车宽方向的方式设定。
此外,支柱加强板6a上的托架48所安装的区域,为跨着后轮罩13的鼓出部13a接合的弯曲区域,由此,充分地提高刚性。另外,下缘加强板29a上的紧固孔49所形成的区域,为接近于与支柱加强板6a的接合部的区域,由此,也充分地提高刚性。
另外,如图15所示,托架48具有:基础壁48a,直接螺栓紧固在支柱加强板6a上;截面正方形状的止转突起48b,在从基础壁48a上的与支柱加强板6a之间的紧固位置(紧固孔51)分离的位置向下方折曲,且嵌入至支柱加强板6a上的正方形状的卡定孔50中;和延长片48c,从基础壁48a向上方以大致直角折曲,且使其一端部向着后侧衬里16的下方侧的安装开口47b延伸。在延长片48c的一端部上,形成有用于将金属芯部件45的下方侧的折曲片部45b螺栓紧固的紧固孔52。该紧固孔52以使螺栓紧固方向沿着车宽方向的方式设定。
在此,说明辅助把手42的组装步骤。
首先,如图14、图15所示,将托架48安装到车身面板30的支柱加强板6a上,并如图14所示,将辅助把手42的把手基部43和金属芯部件45安装到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和扶手部41的前缘部上。
此时,托架48在将止转突起48b插入至卡定孔50中而锁紧的状态下,将基础壁48a螺栓紧固到支柱加强板6a上。由此,托架48的延长片48c的前端部被向着规定的方向固定。
另外,辅助把手42的把手基部43和金属芯部件45通过凹凸卡合或螺丝固定,而固定到台座部38和扶手部41的前缘部的规定位置,此时,金属芯部件45的上下的折曲片部45a、45b穿插至后侧衬里16的上下的安装开口47a、47b中。
接着,在该状态下,将后侧衬里16定位在车身面板30上,同时,通过夹子或螺丝等安装在车身面板30的规定位置。这样,当后侧衬里16安装到车身面板30上时,辅助把手42的金属芯部件45的上下的折曲片部45a、45b会与车身面板30侧的固定位置相对。即,上部侧的折曲片部45a与下缘加强板29a上的紧固孔49部分重合,下部侧的折曲片部45b与安装在支柱加强板6a上的托架48的延长片48c的前面重合。
然后,如图16所示,将金属芯部件45的上下的折曲片部45a、45b从后侧衬里16的上下的安装开口47a、47b中穿过,并分别通过螺栓57而紧固固定到车身面板30侧的下缘加强板29a和托架48上。而且,在最后,使把手罩44与把手基部43重合,并通过凹凸嵌合等将把手罩44相对于把手基部43固定。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内装构造中,落座在第三排座椅2C上的乘客m握持的辅助把手42与座椅2C的座面108a相比位于前方位置,且设置为落座在座椅2C上的乘客m的肩S附近的高度。由此,落座在座椅2C上的乘客m仅通过使上身稍微前倾并将手臂向前方伸出,就能很容易地握持辅助把手42。而且,乘客m能够从该状态拉住辅助把手42而起身,并在保持自然姿势的状态下过渡到从车门开口4的乘降动作。因此,在采用了该内装构造的情况下,落座在第三排座椅2C上的乘客m能够很容易地从车门开口4下车。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内装构造的情况下,辅助把手42的握持部42a以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因此,落座在第三排座椅2C上的乘客m能够在将手臂向前方自然伸出的状态下握持辅助把手42,并能在该状态下向拉起上身的方向很容易地施力。而且,在下车时,乘客m能够在握持辅助把手42的状态下,以辅助把手42的握持部42a为轴而自然地过渡到下车姿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装构造中,在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的下方设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凹部40,且该凹部40连续至辅助把手42的握持部42a的背部侧为止。由此,落座在第三排座椅2C上的乘客m能够在不与后侧衬里16上的其他部位干涉的情况下很容易地握持辅助把手4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当第二排座椅2B位于最后端移动位置时,辅助把手42的车身前后方向的设置位置设定在与该座椅2B的座椅靠背9的侧面相对的位置。由此,辅助把手42不会妨碍落座在第二排座椅2B上的乘客m的动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内装构造中,在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的下方位置设有供落座在第三排座椅2C上的乘客m放置手臂的扶手部41,且辅助把手42的握持部42a设在该扶手部41的前部上方侧。由此,落座在座椅2C上的乘客m能够将肘部放在扶手部41上并直接向前方伸出手臂,从而很容易地握持辅助把手42的握持部42a。而且,在下车时,乘客m能够以放在扶手部41上的肘部为支点而很容易地过渡到起身的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42的安装结构中,辅助把手42的下端侧从后侧衬里16的安装开口47b中通过,并经由托架48和支柱加强板6a安装在刚性较高的后轮罩13上。由此,无需追加专用的强度部件,就能使辅助把手42具有较高的支承刚性而支承在车身侧部上。因此,通过采用该安装结构,能够在确保辅助把手42的高支承刚性的同时,谋求制造成本的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42的安装结构中,辅助把手42设为在树脂制的把手基材43与把手外壳44之间夹有金属芯部件45的结构,且金属芯部件45的上部侧的弯曲片部45a从安装开口47a中通过而与车身面板30的下缘加强板29a部分结合,另一方面,金属芯部件45的下部侧的弯曲片部45b从安装开口47b中通过并经由托架48和支柱加强板6a而与后轮罩13部分结合,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辅助把手42的支承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把手42的金属芯部件45的一端部经由托架48和支柱加强板6a与后轮罩13结合,但也可以将金属芯部件45的一端部与后轮罩13直接结合。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地,在使截面为大致コ字形的支柱加强板6a弯曲接合在后轮罩13的鼓出部13a上,并将金属芯部件45的一端部结合在该支柱加强板6a上的情况下,金属芯部件45的一端部支承在闭合截面结构部上,因此,进一步提高辅助把手42的支承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将金属芯部件45从后侧衬里16的安装开口47a、47b中通过并从相同方向(车宽方向)将其螺栓紧固在车身面板30上,因此,具有辅助把手42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的优点。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42的安装结构中,在支柱加强板6a上的刚性较高的部位上安装有托架48,并且在该托架48上设有朝向后侧衬里16的下方侧的安装开口47b延伸的延长片,金属芯部件45的下方侧的弯曲片部45b从安装开口47b中通过而安装在托架48的延长片48c上。因此,能够通过托架48的延长片48c来适当地调整金属芯部件45的下方侧的弯曲片部45b的结合位置和结合姿势。因此,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将安装开口47b的面积缩小到最小限度,并且,通过交换为延长片48c的长度和延伸角度、尺寸等不同的托架48,而能够很容易地适用于规格不同的车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42的安装结构中,支柱加强板6a上的嵌入至(后轮罩13侧的)卡定孔50中的止转突起48b一体设在托架48上。由此,即使将托架48由一个部位螺栓紧固在支柱加强板6a上,也能通过嵌合到止转突起48b和卡定孔50中而确实地防止托架48围绕螺栓紧固部的旋转和松动。
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辅助把手42的支承刚性。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车辆具有三排座椅,但只要为在进行乘降的车门开口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配置有座椅的车辆,也能够同样地适用在具有两排的车辆中。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内装构造,在与设在车身侧部的车门开口相比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设有供乘客落座的座椅,该车辆内装构造的特征在于,
具有安装在所述车身侧部的车室内侧的内装部件,
所述内装部件包括在所述车门开口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缘部附近能够供乘员握持的辅助把手,
所述辅助把手在与所述座椅的座面相比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位置,设置在落座于所述座椅上的乘客的肩附近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辅助把手的握持位置对应的所述内装部件的部位上,设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由乘客握持的所述辅助把手的握持部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的前方设有前排座椅,当所述前排座椅位于所述前排座椅的最后端移动位置时,所述辅助把手设置在所述前排座椅的侧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装部件上设有供落座在所述座椅上的乘客放置手臂的扶手部,所述辅助把手设置在所述扶手部的前部上方侧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装部件的、所述车门开口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缘部设有安装开口,
所述辅助把手的至少一部分穿插在所述安装开口中而支承在车身的后轮罩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把手具有树脂制的表皮部件、和配置在表皮部件内部的金属芯部件,
所述内装部件的所述安装开口设在所述车门开口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沿缘部的上下分离的两个位置,
所述金属芯部件的两端部穿插在所述安装开口中而与侧部的车身部件结合,
所述金属芯部件的至少一端部与所述车身部件、即所述后轮罩直接、或者经由其他强度部件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芯部件的至少一方的端部经由托架结合在所述后轮罩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上,延伸设置有延长片,该延长片从所述后轮罩侧的安装部朝向所述安装开口延伸且与所述金属芯部件的端部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上,设有嵌入至所述后轮罩侧的安装部的卡定孔中的止转突起。
CN201410142844.XA 2013-04-19 2014-04-10 车辆内装构造 Active CN1041083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8887A JP5820426B2 (ja) 2013-04-19 2013-04-19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2013088859A JP5827643B2 (ja) 2013-04-19 2013-04-19 車両の内装構造
JP2013-088887 2013-04-19
JP2013-088859 2013-04-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8328A true CN104108328A (zh) 2014-10-22
CN104108328B CN104108328B (zh) 2017-07-28

Family

ID=51705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2844.XA Active CN104108328B (zh) 2013-04-19 2014-04-10 车辆内装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832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4025A (zh) * 2016-07-08 2016-10-12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门内扣手安装区域确定方法和装置以及汽车车门组件和汽车
CN107696924A (zh) * 2017-08-22 2018-02-16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助力机构及汽车座椅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87990A2 (de) * 1985-01-08 1986-07-23 Martin Wolff Verkleidungselement, insbesondere für den Innenraumbereich von Fahrzeugen,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CN101028801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带高度可调中间扶手的后座靠背
CN200971115Y (zh) * 2006-11-24 2007-11-07 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三排座汽车驾驶室
JP2009241747A (ja) * 2008-03-31 2009-10-22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シート格納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87990A2 (de) * 1985-01-08 1986-07-23 Martin Wolff Verkleidungselement, insbesondere für den Innenraumbereich von Fahrzeugen,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CN101028801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带高度可调中间扶手的后座靠背
CN200971115Y (zh) * 2006-11-24 2007-11-07 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三排座汽车驾驶室
JP2009241747A (ja) * 2008-03-31 2009-10-22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シート格納構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4025A (zh) * 2016-07-08 2016-10-12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门内扣手安装区域确定方法和装置以及汽车车门组件和汽车
CN106014025B (zh) * 2016-07-08 2019-02-12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门内扣手安装区域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7696924A (zh) * 2017-08-22 2018-02-16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助力机构及汽车座椅
CN107696924B (zh) * 2017-08-22 2023-09-12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助力机构及汽车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8328B (zh)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02208B1 (en) Vehicle seat device
CN106068205A (zh) 车用座椅
CN203974744U (zh) 具有安全带导向卷收器的可翻转式汽车座椅
CN102666192A (zh) 座椅装置
CN103442940A (zh) 乘坐物用座椅
CN105015377A (zh)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JP7014096B2 (ja) 車両
CN106660470B (zh) 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
CN104108328A (zh) 车辆内装构造
CN105774746B (zh) 车辆用安全带装置
CN104627044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框架结构
EP1574390A1 (en)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commercial vehicle, with a collapsible front passenger seat
CN104108370A (zh) 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
CN207241513U (zh) 一种可折叠头枕
JP5690369B2 (ja) シート装置
JP5784069B2 (ja) 車両の内装構造
CN104108330A (zh) 车辆用座椅
CN104108372A (zh) 车辆用座椅
JP2008230287A (ja) 車両の車室内構造
JP5820426B2 (ja)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104627043A (zh) 座椅靠背框架的加强结构
JP6337756B2 (ja) 乗降補助具
CN106042992A (zh) 车辆用座椅
CN109532581B (zh) 儿童安全座椅头枕调节装置及儿童安全座椅
JP5827643B2 (ja) 車両の内装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