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7976A - 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7976A
CN104087976A CN201410312165.2A CN201410312165A CN104087976A CN 104087976 A CN104087976 A CN 104087976A CN 201410312165 A CN201410312165 A CN 201410312165A CN 104087976 A CN104087976 A CN 104087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orphous magnetic
alloy amorphous
alloy
deposition
aao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21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7976B (zh
Inventor
崔春翔
杨薇
刘巧稚
曹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3121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87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87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7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7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7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涉及钴作主要成分的非晶态合金,将用100mL去离子水配制得到的摩尔浓度配比为SmCl3·6H2O∶CoCl2·6H2O∶H3BO3∶甘氨酸∶抗坏血酸=0.5~1.8∶2~5∶5~10∶4~8∶3~7的电解沉积液放入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的电解沉积槽中进行纳米线的沉积,再对沉积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进行退火处理,制得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产品。本发明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Sm-Co合金纳米线即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沉积率低的缺陷。

Description

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涉及钐钴作主要成分的非晶态合金,具体地说是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m–Co合金具有比过渡族金属及其合金更优异的磁性能,作为最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纳米磁性材料,Sm–Co产业新的应用生长点在不断涌现,除了在高密度磁存储介质、磁流体、家用电器和生物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外,也极大地带动了微型器件在计算机、信息和机电行业的潜在发展。因而人们开始了对Sm-Co纳米磁性材料的研究。自1982年开始,胡作启、张玉龙等对非晶Sm–Co垂直磁化膜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发现Sm–Co合金比Nd–Co、Pr–Co合金具有更高的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矩形比和最大磁能积,是制备垂直磁记录介质更好的材料(胡作启,李佐谊.磁控溅射薄膜的厚度均匀性理论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24(1):89-92;张玉龙.SmCo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目前Sm–Co合金薄膜主要通过电子束蒸发、激光蒸发、溅射、真空喷镀、外延技术、熔盐电沉积和非水电沉积方法制备(刘湘华,严格,崔利亚,等.纳米结构SmCo/FeCo多层薄膜的磁性.物理学报,1999,48(S):S180~S186;王宇,何凤荣,刘冠昆,等.二甲基甲酰胺中电沉积制备钐钴合金.应用化学,2002,19(1):88~90)。这些技术对制备条件要求较高,而水溶液电沉积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在表面和曲面上成膜,而且膜的厚度、组成和形貌等能通过改变一些工艺参数来调节。但是由于Sm很难从溶液中还原得到,因而有关水溶液电沉积Sm–Co合金纳米线阵列的方法在国内外鲜见报道。
对于还原电位很负的稀土元素,在水溶液中不能单独电沉积出来。但是一般认为,在电沉积过程中,它们可以被铁族元素,如铁、钴或/和镍,以诱导共沉积的形式被还原形成合金(刘淑兰,成旦红等.水溶液中电沉积稀土合金的研究现状.物理化学学报,1995,11(12):1110-1113)。同时,为了保证沉积的效果,通过添加适当的络合剂可以有效地使还原电位很负的稀土元素的沉积电位正移,从而提高这类稀土元素的沉积量。然而,在现有水溶液中电沉积稀土合金的技术中,得到的Sm-Co合金纳米线沉积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通过调节Sm与Co离子的浓度比,并添加络合剂甘氨酸有效地使稀土元素Sm的沉积电位正移,从而大大提高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沉积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Sm-Co合金纳米线即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沉积率低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安装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
该装置由石墨C电极、电解沉积槽、垫圈、AAO模板、Cu电极、直流稳压电源和磁力搅拌器构成,上述部件的连接方式是:石墨C电极与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相连,垫圈保证Cu电极与AAO模板紧密相接并与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相连,磁力搅拌器安置在电解沉积槽底部,由此安装成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
第二步,AAO模板的前处理和电解沉积液的配制:
首先将AAO模板浸泡在去离子水中,置于60℃水浴中1min,然后置于超声波发生器中用超声波震荡,至充分赶走纳米孔洞中的气泡,以备使用,用100mL去离子水将化学试剂SmCl3·6H2O、CoCl2·6H2O、H3BO3、甘氨酸和抗坏血酸进行溶解配制得到电解沉积液,该电解沉积液的摩尔浓度配比为SmCl3·6H2O∶CoCl2·6H2O∶H3BO3∶甘氨酸∶抗坏血酸=0.5~1.8∶2~5∶5~10∶4~8∶3~7;
第三步,沉积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
在第一步的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中,以第二步中处理好的AAO模板为阴极,石墨C电极为阳极,将第二步配制好的电解沉积液放入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的电解沉积槽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同时采用直流2V电压在配置好的电解沉积液中进行纳米线的沉积,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AAO模板的颜色由浅变深,直到AAO模板表面有一层灰色的薄膜出现,表明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已沉积完毕,AAO模板的纳米孔洞被填满,获得的纳米线的长径比为70~120:1;
第四步,对沉积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进行退火处理:
将第三步中得到的带有AAO模板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放入压力<10-2Pa的真空烧结炉中,采用如下工艺参数进行晶化处理:在一直进行抽真空操作保持压力<10-2Pa的条件下,以1℃/min~10℃/min速度从室温加热到设定的温度500℃~760℃,到设定的温度并再保持10min后,再充入Ar气保护,再保温3h,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最终制得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产品。
上述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所述AAO模板所采用的原材料为纯度99.999%的铝箔,其厚度为12微米,孔径尺寸为60纳米。
上述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所述石墨C电极为5cm×8cm×2cm尺寸的石墨板。
上述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所用化学试剂皆为分析纯。
上述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所用的原材料均通过公知途径获得,其操作工艺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如下:
(1)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长期艰辛研究所发现的Sm-Co合金成相规律、直流电化学沉积机理和非晶的晶化工艺的特殊机制从而提出了本发明方法。在电沉积的过程中,电解液的成分和pH值诸多因素对形成纳米材料的性能均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金属离子在其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的平衡电位,所以并非所有的金属离子都能从水溶液中进行沉积,只有金属离子达到其析出电位时才能沉积。由于Sm的沉积电位(-2.30V)与Co的沉积电位(-0.277V)相差甚远,在现有技术所使用的电解沉积液中,很难在水溶液中进行Sm离子和Co离子的共沉积。为了保证Sm离子和Co离子的共沉积,本发明方法创新性地通过调节Sm与Co离子的浓度比,并添加适当的甘氨酸作为络合剂有效地使稀土元素Sm的沉积电位正移,以调节Sm、Co离子的共沉积电位从而实现Co离子诱导Sm离子发生共沉积反应,大大提高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沉积率,顺利地通过直流电化学沉积法得到了高沉积率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
(2)本发明方法有通过对沉积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进行退火处理,最后得到具有更高综合磁性能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进步如下:
(1)本发明方法解决了在水溶液中共沉积稀土-过渡族金属的难题。
(2)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工艺技术参数可控性强。
(3)本发明方法获得理想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材料的可重复性很好。
(4)本发明方法根据实际要求,通过设计AAO模板的厚度及孔径尺寸,可以制备不同纳米线的长径比的Sm-Co合金纳米线阵列,从而可得到具有不同综合磁性能的垂直磁记录材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沉积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之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之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阵列的EDS能谱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1之沉积态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阵列的X射线衍射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1之晶化退火后带有AAO模板的Sm-Co合金纳米晶纳米线阵列的X射线衍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之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阵列的EDS能谱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2之沉积态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阵列的X射线衍射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2之晶化退火后带有AAO模板的Sm-Co合金纳米晶纳米线阵列的X射线衍射图。
图中,1.石墨C电极,2.电解沉积液,3.垫圈,4.AAO模板,5.Cu电极,6.直流稳压电源,7.电解沉积槽,8.磁力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表明,本发明的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沉积装置由石墨C电极1、电解沉积槽7、垫圈3、AAO模板4、Cu电极5、直流稳压电源6和磁力搅拌器8构成,上述部件的连接方式是:石墨C电极1与直流稳压电源6的正极相连,垫圈3保证Cu电极5与AAO模板4紧密相接并与直流稳压电源6的负极相连,磁力搅拌器8安置在电解沉积槽7底部,由此安装成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沉积装置。该图中显示了在电解沉积槽7中加入了电解沉积液2。
实施例1
第一步,安装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沉积装置:
本实施例所用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沉积装置的安装如图1所示实施例,其中AAO模板4所采用的原材料为纯度99.999%的铝箔,其厚度为12微米,孔径尺寸为60纳米,石墨C电极1为8cm×5cm×2cm尺寸的石墨板;
第二步,AAO模板的前处理和电解沉积液的配制:
首先将AAO模板4浸泡在去离子水中,置于60℃水浴中1min,然后置于超声波发生器中用超声波震荡,至充分赶走纳米孔洞中的气泡,以备使用,用100mL去离子水将化学试剂SmCl3·6H2O、CoCl2·6H2O、H3BO3、甘氨酸和抗坏血酸进行溶解配制得到电解沉积液2,该电解沉积液2的摩尔浓度配比为SmCl3·6H2O∶CoCl2·6H2O∶H3BO3∶甘氨酸∶抗坏血酸=0.5∶2∶5∶4∶3;
第三步,沉积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
在第一步的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中,以第二步中处理好的AAO模板4为阴极,石墨C电极1为阳极,将第二步配制好的电解沉积液2放入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的电解沉积槽7中,用磁力搅拌器8搅拌均匀,同时采用直流2V电压在配置好的电解沉积液2中进行纳米线的沉积,随沉积时间的延长,AAO模板4的颜色由浅变深,直到AAO模板4表面有一层灰色的薄膜出现,表明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已沉积完毕,AAO模板4的纳米孔洞被填满,获得的纳米线的长径比可达70:1;
第四步,对沉积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进行退火处理:
将第三步中得到的带有AAO模板4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放入压力为10-2Pa的真空烧结炉中,采用如下工艺参数进行晶化处理:在一直进行抽真空操作保持压力为10-2Pa的条件下,以1℃/min速度从室温加热到设定的温度500℃,到设定的温度并再保持10min后,再充入Ar气保护,再保温3h,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最终制得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产品。
图2是本实施例制得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图中纳米线线径均一,且沉积率很高。图3是本实施例制得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阵列的EDS能谱图,该图说明Co离子诱导Sm离子发生共沉积反应,且原子比Sm∶Co=1∶4,平均值为9,该能谱图中大量的Al和O主要来源于AAO模板4。图4a为本实施例的沉积态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阵列的X射线衍射图,说明采用直流电化学沉积法得到的Sm-Co合金纳米线阵列为非晶结构。图4b为本实施例的晶化退火后带有AAO模板4的Sm-Co合金纳米晶纳米线阵列的X射线衍射图,可见物相为单相Sm2Co17相。
实施例2
第一步,安装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沉积装置:
本实施例所用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沉积装置的安装如图1所示实施例,其中AAO模板4所采用的原材料为纯度99.999%的铝箔,其厚度为12微米,孔径尺寸为60纳米,石墨C电极1为8cm×5cm×2cm尺寸的石墨板;
第二步,AAO模板的前处理和电解沉积液的配制:
首先将AAO模板4浸泡在去离子水中,置于60℃水浴中1min,然后置于超声波中震荡,充分赶走纳米孔洞中的气泡,以备使用,用100mL去离子水将化学试剂SmCl3·6H2O、CoCl2·6H2O、H3BO3、甘氨酸和抗坏血酸进行溶解配制得到电解沉积液2,该电解沉积液2的摩尔浓度配比为SmCl3·6H2O∶CoCl2·6H2O∶H3BO3∶甘氨酸∶抗坏血酸=1.2∶3.5∶7.5∶6∶5;
第三步,沉积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
在第一步的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沉积装置中,以第二步中处理好的AAO模板44为阴极,石墨C电极1为阳极,将第二步配制好的电解沉积液2放入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的电解沉积槽7中,用磁力搅拌器8搅拌均匀,同时采用直流2V电压在配置好的电解沉积液2中进行纳米线的沉积,随沉积时间的延长,AAO模板4的颜色由浅变深,直到AAO模板4表面有一层灰色的薄膜出现,表明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已沉积完毕,AAO模板4的纳米孔洞被填满,获得的纳米线的长径比为95:1;
第四步,对沉积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进行退火处理:
将第三步中得到的带有AAO模板4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放入压力为10-3Pa的真空烧结炉中,采用如下工艺参数进行晶化处理:在一直进行抽真空操作保持压力为10-3Pa的条件下,以5℃/min速度从室温加热到设定的温度630℃,到设定的温度并再保持10min后,再充入Ar气保护,再保温3h,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最终制得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产品。
图5是本实施例制得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阵列的EDS能谱图,从该图中可以看出,Sm-Co合金合金纳米线中原子比Sm∶Co=1∶3,沉积液中Sm3+量越大纳米线中Sm含量也就越高,但是并不是成一定比例增高的,这主要是由于稀土元素Sm的沉积困难。图6a为本实施例的沉积态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阵列的X射线衍射图,其结构仍为非晶结构。图6b为本实施例的晶化退火后带有AAO模板4的Sm-Co合金纳米晶纳米线阵列的X射线衍射图,可见其物相为SmCo3与Sm2Co17两相。
实施例3
第一步,安装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沉积装置:
本实施例所用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沉积装置的安装如图1所示实施例,其中AAO模板4所采用的原材料为纯度99.999%的铝箔,其厚度为12微米,孔径尺寸为60纳米,石墨C电极1为8cm×5cm×2cm尺寸的石墨板;
第二步,AAO模板的前处理和电解沉积液的配制:
首先将AAO模板4浸泡在去离子水中,置于60℃水浴中1min,然后置于超声波中震荡,充分赶走纳米孔洞中的气泡,以备使用,用100mL去离子水将化学试剂SmCl3·6H2O、CoCl2·6H2O、H3BO3、甘氨酸和抗坏血酸进行溶解配制得到电解沉积液2,该电解沉积液2的摩尔浓度配比为SmCl3·6H2O∶CoCl2·6H2O∶H3BO3∶甘氨酸∶抗坏血酸=1.8∶5∶10∶8∶7;
第三步,沉积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
在第一步的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纳米线沉积装置中,以第二步中处理好的AAO模板44为阴极,石墨C电极1为阳极,将第二步配制好的电解沉积液2放入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的电解沉积槽7中,用磁力搅拌器8搅拌均匀,同时采用直流2V电压在配置好的电解沉积液2中进行纳米线的沉积,随沉积时间的延长,AAO模板4的颜色由浅变深,直到AAO模板4表面有一层灰色的薄膜出现,表明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已沉积完毕,AAO模板4的纳米孔洞被填满,获得的纳米线的长径比为120:1;
第四步,对沉积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进行退火处理:
将第三步中得到的带有AAO模板4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放入压力为10-4Pa的真空烧结炉中,采用如下工艺参数进行晶化处理:在一直进行抽真空操作保持压力为10-4Pa的条件下,以10℃/min速度从室温加热到设定的温度760℃,到设定的温度并再保持10min后,再充入Ar气保护,再保温3h,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最终制得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产品。
上述实施例中,所用化学试剂皆为分析纯,所用的原材料均通过公知途径获得,其操作工艺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

Claims (4)

1.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安装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
该装置由石墨C电极、电解沉积槽、垫圈、 AAO模板、Cu电极、直流稳压电源和磁力搅拌器构成,上述部件的连接方式是:石墨C电极与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相连,垫圈保证Cu电极与AAO模板紧密相接并与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相连,磁力搅拌器安置在电解沉积槽底部,由此安装成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
第二步,AAO模板的前处理和电解沉积液的配制:
首先将AAO模板浸泡在去离子水中,置于60℃水浴中1min,然后置于超声波发生器中用超声波震荡,至充分赶走纳米孔洞中的气泡,以备使用,用100 mL去离子水将化学试剂SmCl3·6H2O、CoCl2·6H2O、H3BO3、甘氨酸和抗坏血酸进行溶解配制得到电解沉积液,该电解沉积液的摩尔浓度配比为SmCl3·6H2O∶CoCl2·6H2O∶H3BO3∶甘氨酸∶抗坏血酸=0.5~1.8∶2~5∶5~10∶4~8∶3~7;
第三步,沉积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
在第一步的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中,以第二步中处理好的AAO模板为阴极,石墨C电极为阳极,将第二步配制好的电解沉积液放入专用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沉积装置的电解沉积槽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同时采用直流2V电压在配置好的电解沉积液中进行纳米线的沉积,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AAO模板的颜色由浅变深,直到AAO模板表面有一层灰色的薄膜出现,表明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已沉积完毕,AAO模板的纳米孔洞被填满,获得的纳米线的长径比为70~120:1;
第四步,对沉积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进行退火处理:
将第三步中得到的带有AAO模板的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放入压力<10-2Pa的真空烧结炉中,采用如下工艺参数进行晶化处理:在一直进行抽真空操作保持压力<10-2Pa的条件下,以1℃/min~10℃/min速度从室温加热到设定的温度500℃~760℃,到设定的温度并再保持10min后,再充入Ar气保护,再保温3h,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最终制得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产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AO模板所采用的原材料为纯度99.999%的铝箔,其厚度为12微米,孔径尺寸为6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C电极为5cm×8cm×2 cm尺寸的石墨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化学试剂皆为分析纯。
CN201410312165.2A 2014-07-02 2014-07-02 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087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2165.2A CN104087976B (zh) 2014-07-02 2014-07-02 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2165.2A CN104087976B (zh) 2014-07-02 2014-07-02 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7976A true CN104087976A (zh) 2014-10-08
CN104087976B CN104087976B (zh) 2016-07-06

Family

ID=51635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2165.2A Active CN104087976B (zh) 2014-07-02 2014-07-02 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8797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4623A (zh) * 2015-04-23 2015-09-09 同济大学 一种多相复合磁性纳米线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2954A (zh) * 2015-08-20 2015-12-09 河北工业大学 Sm-Co/Fe-Co系双相耦合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5372526A (zh) * 2015-11-09 2016-03-02 电子科技大学 磁性纳米线阵列的高频电磁性能的测试方法
CN105648477A (zh) * 2016-01-06 2016-06-0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无模板电沉积SmCo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6048673A (zh) * 2016-05-27 2016-10-26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Cr3Al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7705980A (zh) * 2017-09-29 2018-02-16 河北工业大学 Nd‑Fe‑Co三元合金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12481666A (zh) * 2020-10-26 2021-03-1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钐铁钴磷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7312Y (zh) * 2005-04-28 2006-11-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电化学沉积纳米线阵列的电解槽
CN1911782A (zh) * 2006-07-21 2007-02-14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钯纳米线有序阵列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080236441A1 (en) * 2006-10-13 2008-10-02 Ken Nobe Aqueous eletrodeposition of magnetic cobalt-samarium alloys
CN101776860A (zh) * 2009-01-14 2010-07-1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基于光电协同和各向异性浸润机理的图案化浸润器件
CN102244254A (zh) * 2011-06-17 2011-11-16 天津大学 一种中空纳米线-聚合物膜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0191A (zh) * 2011-11-22 2012-04-04 沈阳理工大学 强磁场下制备Sm-Fe合金磁性薄膜的方法
CN103205787A (zh) * 2013-04-22 2013-07-17 南通万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薄膜结构的金属永磁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3890485U (zh) * 2014-04-28 2014-10-22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制备多孔氧化铝模板的阳极夹具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7312Y (zh) * 2005-04-28 2006-11-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电化学沉积纳米线阵列的电解槽
CN1911782A (zh) * 2006-07-21 2007-02-14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钯纳米线有序阵列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080236441A1 (en) * 2006-10-13 2008-10-02 Ken Nobe Aqueous eletrodeposition of magnetic cobalt-samarium alloys
US20120049102A1 (en) * 2006-10-13 2012-03-01 Ken Nobe Aqueous eletrodeposition of magnetic samarium-cobalt alloys
CN101776860A (zh) * 2009-01-14 2010-07-1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基于光电协同和各向异性浸润机理的图案化浸润器件
CN102244254A (zh) * 2011-06-17 2011-11-16 天津大学 一种中空纳米线-聚合物膜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0191A (zh) * 2011-11-22 2012-04-04 沈阳理工大学 强磁场下制备Sm-Fe合金磁性薄膜的方法
CN103205787A (zh) * 2013-04-22 2013-07-17 南通万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薄膜结构的金属永磁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3890485U (zh) * 2014-04-28 2014-10-22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制备多孔氧化铝模板的阳极夹具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EI YANG ET AL.: "Fabrica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Sm2Co17 and Sm2Co17/Fe7Co3 magnetic nanowires via AAO templates",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
曹胜男等: "直流电沉积制备一维ZnSe半导体纳米材料", 《电子元件与材料》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4623A (zh) * 2015-04-23 2015-09-09 同济大学 一种多相复合磁性纳米线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4623B (zh) * 2015-04-23 2017-04-05 同济大学 一种多相复合磁性纳米线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2954A (zh) * 2015-08-20 2015-12-09 河北工业大学 Sm-Co/Fe-Co系双相耦合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5372526A (zh) * 2015-11-09 2016-03-02 电子科技大学 磁性纳米线阵列的高频电磁性能的测试方法
CN105372526B (zh) * 2015-11-09 2018-05-01 电子科技大学 磁性纳米线阵列的高频电磁性能的测试方法
CN105648477A (zh) * 2016-01-06 2016-06-0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无模板电沉积SmCo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6048673A (zh) * 2016-05-27 2016-10-26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Cr3Al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7705980A (zh) * 2017-09-29 2018-02-16 河北工业大学 Nd‑Fe‑Co三元合金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7705980B (zh) * 2017-09-29 2019-07-26 河北工业大学 Nd-Fe-Co三元合金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12481666A (zh) * 2020-10-26 2021-03-1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钐铁钴磷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7976B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7976B (zh) Sm-Co合金非晶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8336349A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32954B (zh) Sm‑Co/Fe‑Co系双相耦合磁性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4529424B (zh) 一种具有双相交换耦合并保持高矫顽力的复合永磁铁氧体
CN101692364B (zh) 硬磁管包覆软磁线型一维纳米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8106B (zh) 一种制备铟/碲多孔纳米线阵列的方法
CN104032339A (zh) 一种控制电沉积镍钨合金涂层结构的方法
Lu et al. 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FeCo films electrodeposi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CN109778283A (zh) 一种直径调制型Co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Electrodeposited Ni-based magnetic mesoporous films as smart surfaces for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n “all-chemical” deposition approach toward 3D nanoengineered composite layers
Yang et al. Electrochemical fabrica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 7 Co 3 alloy nanowire array
Song et al. Growth of single-crystalline Co7Fe3 nanowires via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and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CN108597710B (zh) 一种钐铁氮磁纳米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1811660B (zh) 一种共掺杂的纳米氧化锌粉体及制备方法
CN101667480B (zh) 软磁管包覆硬磁线型纳米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05980A (zh) Nd‑Fe‑Co三元合金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icro NiFe alloy arrays for MEMS application
CN108914174B (zh) Tb-Dy-Fe-Co合金磁性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
Najafi et al. Effect of the pH and electrodeposition frequency o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binary Co1− xSnx nanowire arrays
EP3223367B1 (en) Magnetic-dielectric composite for high-frequency antenna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5463380B (zh) 高饱和磁化强度氧化物稀磁半导体纳米点阵列的制备方法
Zeng et al. Gradient magnetic binary alloy nanowire
CN107488839B (zh) (Fe-Co)-BaTiO3芯-管复相多铁材料的制备方法
Ji et al. Synthesis of crystalline CoFex nanowire arrays through high voltage pulsed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CN103173646B (zh) 一种铁-钯合金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