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5215A - 热转印膜及其制造方法与硬质表面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膜及其制造方法与硬质表面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5215A
CN104085215A CN201410301014.7A CN201410301014A CN104085215A CN 104085215 A CN104085215 A CN 104085215A CN 201410301014 A CN201410301014 A CN 201410301014A CN 104085215 A CN104085215 A CN 104085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lowing layer
hard particles
layer
hard
transfer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10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5215B (zh
Inventor
何斌圣
胡才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10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85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85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5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5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5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高硬度热转印膜,包含基材、硬质粒子层及热转印接着层,其中该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及复数个硬质粒子。硬质粒子层中的第一接着层位于基材上,复数个硬质粒子直接设置于第一接着层上,各硬质粒子皆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埋入于第一接着层中,第二部分外露于第一接着层;热转印接着层覆盖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各硬质粒子的第二部分。高硬度热转印膜转印后,基材及第一接着层在转印后被移除,以暴露出复数个硬质粒子的第一部分。本发明亦揭露上述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及包含高硬度热转印膜的硬质表面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本发明藉由硬质粒子的使用,赋于热转印膜高硬度及耐磨性或抗刮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热转印膜及其制造方法与硬质表面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热转印技术,尤有关于高硬度热转印膜及其制造方法、包含该高硬度热转印膜的硬质表面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转印技术是指将图案或文字等内容,使用热转印油墨打印于纸张或转印膜等功能性中间载体上,再利用转印设备将载体上的图文内容转印至不同材质的承印物上者。热转印技术普遍使用热转印膜作为中间载体,然习知热转印膜的硬度及耐磨性常无法令人满意,因此,有研究者尝试在将热转印膜转印至承印物后,再喷涂保护层于油墨层的表面上;或者,有研究者以完全固化或半固化的树脂作为高硬度的保护层,喷涂于油墨层上。
然而,转印后再喷涂保护层的作法,不仅增加制程的复杂性,亦使得成品良率下降而成本提高;若以完全固化或半固化的树脂作为保护层,由于树脂本身已全部或至少一半固化,且研究者通常选用具有较高分子量的树脂,如此将大幅降低转印膜的拉伸性,因而增加立体曲面在转印时的困难度。此外,硬度及耐磨性与保护层的厚度有关,但欲提升硬度或耐磨性而使用较厚的保护层,不仅增加成本,更不利地影响转印膜的外观。
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TW201022034的专利文件揭露了一种水转印制程,其主要由转印时与承印对象相接触的表面的基材开始「向上」制作各组成层,且以此制程所获得的反光层结构以为透明玻璃珠提供反光效果,玻璃珠上方仅有一披覆层,或者玻璃珠为整个反光层结构的最外层,玻璃珠下方则为油墨层及隔离层。
又,中国台湾新型专利TW467829揭露了一种彩色图案反光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亦使用透明玻璃珠作为反光材料,以由聚酯膜与PE膜相贴合的复合材料作为基材。为了加强反光作用,不仅考虑玻璃珠的排列方式及其埋入于基材内的深度,且待玻璃珠压入基材之后,还可利用真空蒸镀或将铝粉混合至树脂的方式,在玻璃珠下方形成铝镜面反射层。
发明内容
为使得热转印膜具有高硬度及良好的耐磨性,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硬度热转印膜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包含:(a)提供基材;(b)形成第一接着层于该基材上,该第一接着层包含复数个硬质粒子,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使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而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及(c)将热转印接着层形成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上,覆盖该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二部分。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热转印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包含:(a)提供基材;(b)形成硬质粒子层于该基材上,该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及复数个硬质粒子,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使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而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c’)将第二接着层形成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上,覆盖该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二部分;及(d)将热转印接着层形成于该第二接着层上,该热转印接着层的组成不同于该第二接着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第二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于该第二接着层与该热转印接着层之间形成油墨层,且其中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及该第二接着层皆具有透光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为不透明或具有低反射率。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粒径为10μm-100μm。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步骤(b)包含下列程序:(b1)均匀搅拌混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与该第一接着层,以形成一胶状混合物;(b2)利用一涂布制程,将该胶状混合物涂布至该基材上,该涂布制程系选自于滚轮式涂布、刮刀式涂布、狭缝式涂布其中一者;及(b3)选择性地压合该胶状混合物。或者,步骤(b)包含下列程序:(b1’)利用一涂布制程,将该第一接着层涂布至该基材上,该涂布制程系选自于滚轮式涂布、刮刀式涂布、狭缝式涂布其中一者;(b2’)利用一喷砂制程,使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与该第一接着层结合,而形成一胶状混合物;及(b3’)选择性地压合该胶状混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高硬度热转印膜包含:基材;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位于该基材上;复数个硬质粒子,直接设置于该第一接着层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各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及热转印接着层,覆盖该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该第二部分,其中,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在该高硬度热转印膜转印后被移除,以暴露出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热转印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
此外,本发明提供另一种高硬度热转印膜,该高硬度热转印膜包含:基材;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位于该基材上;复数个硬质粒子,直接设置于该第一接着层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各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各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第二接着层,覆盖该第一接着层外露表面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该第二部分;及热转印接着层,位于该第二接着层上,其中,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在转印后被移除,以暴露出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该第一部分。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第二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油墨层,其形成于该第二接着层与该热转印接着层之间,且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及该第二接着层皆具有透光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粒径为10μm-100μm,或者可为不透明或具有低反射率。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可为不规则形之碎粒或者规则形之非圆球体,该非圆球体选自于正方体(cube)、长方体(cuboid)、平行六面体(parallelepiped)、棱柱(prisms)、正多面体(octahedron)、圆柱体(cylinder)、椭球体(ellipsoid)其中一者或二者以上之组合。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复数个硬质粒子的第一部分可具有至少二不相等的外露于热转印接着层或第二接着层的垂直高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承印对象上形成该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包含:(a)提供基材;(b)形成硬质粒子层于该基材上,该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及复数个硬质粒子,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使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而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c)将热转印接着层形成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上,直接覆盖该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二部分;(d)加热该热转印接着层,以使其结合至该对象的表面;(e)移除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使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外露,以形成该硬质表面结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热转印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在移除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的步骤中,该第一接着层连同该基材一起被移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于承印对象上形成该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a)提供基材;(b)形成硬质粒子层于该基材上,该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及复数个硬质粒子,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使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而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c)将第二接着层形成于该硬质粒子层上,该第二接着层直接覆盖该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二部分;(d)将热转印接着层形成于该第二接着层上,该热转印接着层的组成不同于该第二接着层;(e)加热该热转印接着层,以使其结合至该对象的表面;(f)移除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而使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外露于该第二接着层,以形成该硬质表面结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更包含:于该第二接着层与该热转印接着层之间形成油墨层,其中,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及该第二接着层皆具有透光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第二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在移除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的步骤中,该第一接着层连同该基材一起被移除。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接着层可溶解于溶剂中,且该第一接着层于移除该基材后利用该溶剂加以移除。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为不透明或具有低反射率。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粒径为10μm-100μm。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步骤(b)包含下列程序:(b1)均匀搅拌混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与该第一接着层,以形成一胶状混合物;(b2)利用一涂布制程,将该胶状混合物涂布至该基材上,该涂布制程选自于滚轮式涂布、刮刀式涂布、狭缝式涂布其中一者;及(b3)选择性地压合该胶状混合物。或者,步骤(b)系包含下列程序:(b1’)利用一涂布制程,将该第一接着层涂布至该基材上,该涂布制程系选自于滚轮式涂布、刮刀式涂布、狭缝式涂布其中一者;(b2’)利用一喷砂制程,使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与该第一接着层结合,而形成一胶状混合物;及(b3’)选择性地压合该胶状混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质表面结构包含:物件本体;热转印接着层,直接位于该对象本体上;及复数个硬质粒子,直接设置于该热转印接着层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埋入于该热转印接着层中,该热转印接着层以固定该复数个硬质粒子,该第一部分保持外露于该热转印接着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二不相等的外露于该热转印接着层的垂直高度。
此外,本发明提供另一种硬质表面结构该硬质表面结构包含:物件本体;热转印接着层,直接位于该对象本体上;第二接着层,位于该热转印接着层上;及复数个硬质粒子,直接设置于该第二接着层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各该第二部分埋入于该第二接着层中,以固定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各该第一部分保持外露于该第二接着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油墨层,形成于该第二接着层与该热转印接着层之间,且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及该第二接着层皆具有透光性。
在本发明之另一形成方法中,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为不透明或具有低反射率。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粒径为10μm-100μm,或者可为不透明或具有低反射率。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可为不规则形之碎粒或者规则形之非圆球体,该非圆球体选自于正方体(cube)、长方体(cuboid)、平行六面体(parallelepiped)、棱柱(prisms)、正多面体(octahedron)、圆柱体(cylinder)及椭球体(ellipsoid)其中一者或二者以上的组合。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复数个硬质粒子的第一部分可具有至少二不相等的外露于热转印接着层或第二接着层的垂直高度。
综上所述,不同于习知技术使用化学性保护涂层的方式,本发明藉由使用复数个硬质粒子,以在不显著影响表面触感的情况下,赋于热转印膜高硬度及耐磨性或抗刮性;且本发明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制程简单及成本低廉的优点。如此,以本发明的热转印膜转印至承印对象后所形成的成品,除了可呈现因热转印膜披覆所致的装饰效果外,亦因此具有高硬度及耐磨性或抗刮性,有助于维持成品的外观并延长成品的使用寿命。
关于本发明的其它详细特征与细节,可由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以及申请专利范围而得知。
附图说明
图1A~图1C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2A~图2D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3为图2D中制得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变化例的剖面图。
图4A~图4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于承印对象上形成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依照图4A~图4C的方法所制成的硬质表面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A~图6C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于承印对象上形成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示意图。
图7为图6C中制得的硬质表面结构的变化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内容有更准确的理解,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图1A~图1C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硬度热转印膜1的制造方法示意图。如图1A~图1C所示,首先提供基材10(步骤(a)对应于图1A),接着形成硬质粒子层20于基材10上(步骤(b)对应于图1B),硬质粒子层20包含第一接着层11及复数个硬质粒子12,硬质粒子12可赋予整个热转印膜高硬度及耐磨性或抗刮性。各硬质粒子12具有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第一部分121埋入于第一接着层11中,而第二部分122则外露(突出)于第一接着层11。最后,将热转印接着层13形成于硬质粒子层20上,使其可覆盖第一接着层11的外露表面及每一硬质粒子12的第二部分122(步骤(c)对应于图1C)。如此形成本发明的高硬度热转印膜1。
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两类方式形成硬质粒子层20(亦即完成步骤(b)对应于图1B)。第一类方式为先均匀地混合第一接着层11及复数个硬质粒子12(例如藉由搅拌),以形成胶状混合物;接着,利用例如滚轮式涂布、刮刀式涂布、或狭缝式涂布等制程,将上述胶状混合物设置于基材10上;最后,可视状况选择性地对胶状混合物施行压合处理,即可于基材10上形成包含着第一接着层11及复数个硬质粒子12的硬质粒子层20。或者,也可采用逐一形成各层的第二类方式。首先,利用例如滚轮式涂布、刮刀式涂布、或狭缝式涂布等制程,将第一接着层11形成于基材10上;接着,利用喷砂制程,使复数个硬质粒子12结合至第一接着层11,而形成胶状混合物;最后,可视状况选择性地对胶状混合物施行压合处理,以制得硬质粒子层20。
应注意:不同于习知技术,本发明的高硬度热转印膜1的制造方法为自最远离与承印对象的接触面的硬质粒子层20(或第一接着层11)开始“向下”形成各层结构,而非“向上”堆叠形成各层结构。
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上述方法所制成的高硬度热转印膜1依序包含基材10、第一接着层11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硬质粒子层20)、及热转印接着层13(参见图1A~图1C)。第一接着层11用于暂时固定复数个硬质粒子12;复数个硬质粒子12直接位于第一接着层11上(亦即,未有其它组件介设于第一接着层11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之间),各硬质粒子12皆可分成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热转印接着层13除了提供在转印时结合至(承印)对象的黏着力以外,同时亦用以稳固地结合复数个硬质粒子12;且基材10及第一接着层11一般将于转印完成后被移除。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第一接着层11具有离型(release)作用,且热转印接着层13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之间的黏着力大于第一接着层11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之间的黏着力,以便在转印完成后顺利地移除基材10与第一接着层11,而暴露出各硬质粒子12的第一部分121。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承印对象的材质及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之间的黏着力,而选择适当的热转印接着层13及第一接着层11。热转印接着层13及第一接着层11可例如选自于聚氨酯系(polyurethane,PU)、橡胶系、压克力系(acrylics)、聚乙烯醇系(polyvinyl alcohol,P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环氧树脂系(epoxy)、酚醛树脂系(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PF)、或硅氧树脂系(silicone)的接着剂,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处所列举的接着剂。
应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复数个硬质粒子12下方为黏着力较大的热转印接着层13,而非如习知技术为黏着力较差的铝镜面反射层。此外,为便于说明,图1的硬质粒子12皆以长方体显示,且皆实质上垂直于第一接着层11或热转印接着层13,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硬质粒子12可具有任何非圆球体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例如可为正方体(cube)、平行六面体(parallelepiped)、棱柱(prisms)、正多面体(octahedron)、圆柱体(cylinder)、椭球体(ellipsoid)其中一者或其中任二者以上的组合,甚至可为形状不规则的碎粒,且与第一接着层11可以任何角度或方位相结合。再者,各硬质粒子12的粒径为10μm-100μm,但彼此的粒径并不需要一致,只要各硬质粒子12藉由其第一部分121与第一接着层11结合,而以其外露于第一接着层11的第二部分122嵌入于热转印接着层13内即可。第一部分121与第二部分122所占的比例可任意决定,并无特别限制,但复数个硬质粒子12的第一部分121具有至少二不相等的外露于热转印接着层13的垂直高度H1,如图1所示;亦即,复数个硬质粒子12的第一部分121相对于热转印接着层13可形成高度上参差不齐的排列。此外,复数个硬质粒子12可为透明或不透明或具有低反射率的无机材料,例如陶瓷、玻璃、搪瓷、合金、石墨至少其中一者或二者以上的混合物,然本发明亦不以此为限。
图2A~图2D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高硬度热转印膜2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3为图2A~图2D中的高硬度热转印膜2的变化例高硬度热转印膜2’的剖面图。如图2A~图2D所示,首先提供基材10(步骤(a)对应于图2A),接着形成硬质粒子层20于基材10上(步骤(b)对应于图2B)。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该硬质粒子层20包含第一接着层11及复数个硬质粒子12,各硬质粒子12具有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第一部分121埋入于第一接着层11中,而第二部分122则外露(突出)于第一接着层11。之后,将第二接着层14形成于硬质粒子层20上,使其覆盖第一接着层11之的外露表面及各硬质粒子12之的第二部分122(步骤(c)对应于图2C)。最后,将成分不同于第二接着层14的热转印接着层13形成于第二接着层14上(步骤(d)对应于图2D)。如此形成本发明的高硬度热转印膜2。再者,参照图2B,若为增加高硬度热转印膜2在转印后的视觉效果,可于第二接着层14与热转印接着层13之间形成油墨层15,而形成高硬度热转印膜2的变化例2’,此时,复数个硬质粒子12及第二接着层14皆具有透光性,以显现油墨层的颜色。
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热转印膜的制备方法相同,第二实施例的步骤(b)亦可采用前述的两类方式加以完成,于此将不再赘述。同理,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高硬度热转印膜2的制造方法为自最远离与承印对象的接触面的硬质粒子层20(或第一接着层11)开始“向下”形成各层结构,而非“向上”堆叠形成各层结构,此点尤不同于习知技术。
利用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所制成的高硬度热转印膜2大致上与利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所制成的高硬度热转印膜1相同,差别仅在于前者额外包含第二接着层14;亦即,高硬度热转印膜2依序包含基材10、第一接着层11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硬质粒子层20)、第二接着层14及热转印接着层13。第一接着层11用于暂时固定复数个硬质粒子12;复数个硬质粒子12直接位于第一接着层11上,各硬质粒子12皆可分成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第二接着层14用以更稳固地固定复数个硬质粒子12;热转印接着层13则提供在转印时结合至承印对象的黏着力。基材10及第一接着层11同样将于转印完成后加以移除。本实施例中较佳为,第一接着层11具有离型(release)作用,且第二接着层14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之间的黏着力顸大于第一接着层11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之间的黏着力,以便在转印完成后顺利地移除基材10与第一接着层11,而暴露出各硬质粒子12的第一部分121。亦可根据承印对象的材质及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之间的黏着力,而选择适当的热转印接着层13、第一接着层11及第二接着层14。热转印接着层13、第一接着层11及第二接着层14可例如选自于聚氨酯系(polyurethane,PU)、橡胶系、压克力系(acrylics)、聚乙烯醇系(polyvinyl alcohol,P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环氧树脂系(epoxy)、酚醛树脂系(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PF)、或硅氧树脂系(silicone)的接着剂,然本发明并不以此限。
应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复数个硬质粒子12下方为黏着力较大的第二接着层14,而非如习知技术为黏着力较差的铝镜面反射层。此外,为便于说明,图2B~图2D及图3的硬质粒子12皆以椭球体(ellipsoid)显示,且皆实质上垂直于第一接着层11或第二接着层14;然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硬质粒子12实可具有任何非圆球体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甚至可为形状不规则的碎粒,且可与第一接着层11以任何角度或方位相结合。再者,各硬质粒子12的粒径为10μm-100μm,但彼此的粒径并不需要一致,只要各硬质粒子12藉由其第一部分121与第一接着层11结合,且以其第二部分122外露于第一接着层11而嵌于第二接着层14即可。第一部分121与第二部分122所占的比例可任意决定,并无特别限制,但复数个硬质粒子12的第一部分121具有至少二不相等的外露于第二接着层14的垂直高度H2,如图2A所示;亦即,复数个硬质粒子12的第一部分121相对于第二接着层14可形成高度上参差不齐的排列。再者,同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复数个硬质粒子12可为透明或不透明或具有低反射率的无机材料,例如陶瓷、玻璃、搪瓷、合金、石墨至少其中一者或二者以上的混合物,然本发明亦不以此为限。
图4A~图4C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于对象16上形成硬质表面结构3的方法,亦即将本发明的高硬度热转印膜1转印至承印对象16上的方法;图5为依照图4A~图4C的方法所制成的硬质表面结构3的立体示意图。首先,以图1A~图1C所述的方法形成如前述的高硬度热转印膜1;接着,藉由加热位于最外层的热转印接着层13,而使高硬度热转印膜1与对象16的表面相结合;最后,移除基材10及第一接着层11,使各硬质粒子12的第一部分121外露(亦即,复数个硬质粒子12位于整个硬质表面结构的最外层),如此形成硬质表面结构3。有部分外露的复数个硬质粒子12不仅可为热转印膜提供高硬度,亦用以保护对象16的表面免于因外力接触而损坏。
在此实施例中,基材10及第一接着层11可以同时移除或者逐一移除。若欲同时移除基材10及第一接着层11,可使第一接着层11具有离型作用,或者以离型性接着剂作为第一接着层11,且热转印接着层13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之间的黏着力大于第一接着层11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之间的黏着力。如此,在移除第一接着层11时,复数个硬质粒子12仍可稳固地存在于热转印膜1上,不致随着第一接着层11脱离而剥落。另一方面,若欲逐一移除基材10及第一接着层11,在制作高硬度热转印膜1时,可选择溶剂型接着剂作为第一接着层11,于移除基材10之后,利用适当的溶剂移除第一接着层11。
图6A~图6C绘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于对象16上形成硬质表面结构4的方法,亦即将本发明的高硬度热转印膜2转印至承印对象16上的方法;图7所示为图6C中制得的硬质表面结构4的变化例4’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大致上与图4A~图4C所示的硬质表面结构3的形成方法相同,差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使用高硬度热转印膜2,亦即主要利用与高硬度热转印膜2的热转印接着层13具有不同组成的高硬度热转印膜2的第二接着层14直接固定复数个硬质粒子12。首先,以图2A~图2D所述的方法形成如前述的高硬度热转印膜2;接着,藉由加热位于最外层的热转印接着层13,而使高硬度热转印膜2的热转印接着层13与对象16的表面相结合;最后,移除基材10及第一接着层11,使各硬质粒子12的第一部分121外露(亦即,复数个硬质粒子12位于整个硬质表面结构的最外层),如此即形成硬质表面结构4。如前所述,有部分外露的复数个硬质粒子12不仅可为热转印膜提供高硬度,亦用以保护对象16的表面免于因外力接触而损坏。
与在前述实施例中相同,在此实施例中,基材10及第一接着层11可以同时移除或者逐一移除。若欲同时移除基材10及第一接着层11,可使第一接着层11具有离型作用,或者以离型性接着剂作为第一接着层11,且第二接着层14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之间的黏着力大于第一接着层11与复数个硬质粒子12之间的黏着力。如此,在移除第一接着层11时,复数个硬质粒子12仍可稳固地存在于热转印膜2上,不致随着第一接着层11脱离而剥落。另一方面,若欲逐一移除基材10及第一接着层11,在制作高硬度热转印膜2时,可选择溶剂型接着剂作为第一接着层11,于移除基材10之后,利用适当的溶剂移除第一接着层11。
参照图7,若为增加硬质表面结构4的视觉效果,可于高硬度热转印膜2的第二接着层14与热转印接着层13之间形成油墨层15,而形成硬质表面结构4’。此时,复数个硬质粒子12及第二接着层14皆具有透光性,以便显现油墨层的颜色。
简言之,本发明的硬质表面结构来自于:将依据本发明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高硬度热转印膜,基于例如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方法,高硬度热转印膜被转印而形成于承印对象上,再移除基材与第一接着层而获得。复数个硬质粒子下方为黏着力较大的热转印接着层或第二接着层,而非如习知技术中黏着力较差的铝镜面反射层。
藉由以上较佳实施例的详述,希望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面向;相反地,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4)

1.一种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提供基材;
(b)形成硬质粒子层于该基材上,该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及复数个硬质粒子,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使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而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及
(c)将热转印接着层形成于该硬质粒子层上,该热转印接着层覆盖该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二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热转印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
3.一种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含:
(a)提供基材;
(b)形成硬质粒子层于该基材上,该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及复数个硬质粒子,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使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而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
(c)将第二接着层形成于该硬质粒子层上,覆盖该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二部分;及
(d)将热转印接着层形成于该第二接着层上,该热转印接着层的组成不同于该第二接着层。
4.如权利要求3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第二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
5.如权利要求3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于该第二接着层与该热转印接着层之间形成油墨层,且其中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及该第二接着层皆具有透光性。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为不透明或具有低反射率。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粒径为10μm-100μm。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硬度热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b)包含下列程序:(b1)均匀搅拌混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与该第一接着层,以形成胶状混合物;(b2)利用涂布制程,将该胶状混合物涂布至该基材上,该涂布制程为选自于滚轮式涂布、刮刀式涂布及狭缝式涂布的其中一者;及(b3)选择性地压合该胶状混合物;或者,该步骤(b)包含下列程序:(b1’)利用涂布制程,将该第一接着层涂布至该基材上,该涂布制程为选自于滚轮式涂布、刮刀式涂布、狭缝式涂布的其中一者;(b2’)利用喷砂制程,使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与该第一接着层结合,以形成胶状混合物;及(b3’)选择性地压合该胶状混合物。
9.一种高硬度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该高硬度热转印膜包含:
基材;
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其位于该基材上;复数个硬质粒子,其直接设置于该第一接着层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及
热转印接着层,其位于该硬质粒子层上,且覆盖该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二部分;
其中,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在该高硬度热转印膜转印后被移除,以暴露出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硬度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热转印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硬度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二不相等的外露于该热转印接着层的垂直高度。
12.一种高硬度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基材;
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其位于该基材上;复数个硬质粒子,其直接设置于该第一接着层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及
第二接着层,其位于该硬质粒子层上,且覆盖该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二部分;及
热转印接着层,位于该第二接着层上,
其中,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在该高硬度热转印膜转印后被移除,以暴露出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的高硬度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第二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
14.如权利要求12的高硬度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油墨层,其形成于该第二接着层与该热转印接着层之间,且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及该第二接着层皆具有透光性。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硬度热转印膜,其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二不相等的外露于该第二接着层的垂直高度。
16.如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高硬度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的粒径为10μm-100μm。
17.如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高硬度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形状为非圆球体,该非圆球体为选自于正方体、长方体、平行六面体、棱柱、正多面体、圆柱体及椭球体的其中一者或二者以上的组合。
18.一种于承印对象上形成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提供基材;
(b)形成硬质粒子层于该基材上,该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及复数个硬质粒子,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使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而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
(c)将热转印接着层形成于该硬质粒子层上,该热转印接着层直接覆盖该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二部分;
(d)加热该热转印接着层,以使其结合至该对象的表面;
(e)移除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使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外露于该热转印接着层,以形成该硬质表面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于承印对象上形成的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热转印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在移除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之步骤中,该第一接着层连同该基材一起被移除。
20.一种于承印对象上形成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提供基材;
(b)形成硬质粒子层于该基材上,该硬质粒子层包含第一接着层及复数个硬质粒子,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使该第一部分埋入于该第一接着层中,而该第二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接着层;
(c)将第二接着层形成于该硬质粒子层上,该热转印接着层直接覆盖该第一接着层的外露表面及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二部分;
(d)将热转印接着层形成于该第二接着层上,该热转印接着层的组成不同于该第二接着层;
(e)加热该热转印接着层,以使其结合至该对象的表面;
(f)移除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而使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外露,以形成该硬质表面结构。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于承印对象上形成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于该第二接着层与该热转印接着层之间形成油墨层,其中,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及该第二接着层皆具有透光性。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于承印对象上形成的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层具有离型作用,且该第二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大于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之间的黏着力,在移除该基材及该第一接着层的步骤中,该第一接着层连同该基材一起被移除。
23.如权利要求18或20所述的于承印对象上形成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层可溶解于溶剂中,且该第一接着层于移除该基材后利用该溶剂加以移除。
24.如权利要求18或20所述的于承印对象上形成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为不透明或具有低反射率。
25.如权利要求18或20所述的于承印对象上形成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粒径为10μm-100μm。
26.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于承印对象上形成硬质表面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含下列程序:(b1)均匀搅拌混合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与该第一接着层,以形成胶状混合物;(b2)利用涂布制程,将该胶状混合物设置于该基材上,该涂布制程系选自于滚轮式涂布、刮刀式涂布及狭缝式涂布的其中一者;及(b3)选择性地压合该胶状混合物;或者,步骤(b)包含下列程序:(b1’)利用一涂布制程,将该第一接着层形成于该基材上,该涂布制程系选自于滚轮式涂布、刮刀式涂布及狭缝式涂布的其中一者;(b2’)利用喷砂制程,使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与该第一接着层结合,而形成胶状混合物;及(b3’)选择性地压合该胶状混合物。
27.一种硬质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硬质表面结构包含:
物件本体;
热转印接着层,其直接位于该对象本体上;及
复数个硬质粒子,其直接设置于该热转印接着层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埋入于该热转印接着层中,该热转印接着层以固定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各该第一部分外露于该热转印接着层。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硬质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二不相等的外露于该热转印接着层的垂直高度。
29.一种硬质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硬质表面结构包含:
物件本体;
热转印接着层,其直接位于该对象本体上;
第二接着层,其位于该热转印接着层上;及
复数个硬质粒子,其直接设置于该第二接着层上,各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埋入于该第二接着层中,该第二接着层以固定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各该第一部分外露于该第二接着层。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硬质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油墨层,其位于该热转印接着层与该第二接着层之间,且该第二接着层及该复数个硬质粒子具有透光性。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硬质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该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二不相等的外露于该第二接着层的垂直高度。
32.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硬质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为不透明或具有低反射率。
33.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硬质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粒径为10μm-100μm。
34.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硬质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硬质粒子的外形为非圆球体,该非圆球体选自于正方体、长方体、平行六面体、棱柱、正多面体、圆柱体及椭球体中的其中一者或二者以上的组合。
CN201410301014.7A 2014-06-27 2014-06-27 热转印膜及其制造方法与硬质表面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Active CN104085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014.7A CN104085215B (zh) 2014-06-27 2014-06-27 热转印膜及其制造方法与硬质表面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014.7A CN104085215B (zh) 2014-06-27 2014-06-27 热转印膜及其制造方法与硬质表面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5215A true CN104085215A (zh) 2014-10-08
CN104085215B CN104085215B (zh) 2016-08-17

Family

ID=5163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1014.7A Active CN104085215B (zh) 2014-06-27 2014-06-27 热转印膜及其制造方法与硬质表面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8521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34623A2 (en) * 1983-06-13 1985-03-2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ectrically and thermally conductive adhesive transfer tape
CN1350935A (zh) * 2000-10-27 2002-05-29 林昌三 彩色图案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制造方法
US20030022403A1 (en) * 2001-07-24 2003-01-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ransfer metho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in film device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ntegrated circuits,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C card, and elecronic appliance
JP2004230682A (ja) * 2003-01-30 2004-08-19 Fujicopian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印像記録された硬質樹脂プレート
TW201022034A (en) * 2008-12-05 2010-06-16 Jin-Can Wang Reflective laye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CN201525165U (zh) * 2009-04-23 2010-07-14 杨子德 具有防刮痕的附膜
CN103434233A (zh) * 2013-07-31 2013-12-11 东莞市施乐威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镜面抗刮转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2926A (zh) * 2013-12-26 2014-04-16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耐磨型卡式证件防伪转移膜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34623A2 (en) * 1983-06-13 1985-03-2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ectrically and thermally conductive adhesive transfer tape
CN1350935A (zh) * 2000-10-27 2002-05-29 林昌三 彩色图案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制造方法
US20030022403A1 (en) * 2001-07-24 2003-01-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ransfer metho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in film device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ntegrated circuits,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C card, and elecronic appliance
JP2004230682A (ja) * 2003-01-30 2004-08-19 Fujicopian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印像記録された硬質樹脂プレート
TW201022034A (en) * 2008-12-05 2010-06-16 Jin-Can Wang Reflective laye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CN201525165U (zh) * 2009-04-23 2010-07-14 杨子德 具有防刮痕的附膜
CN103434233A (zh) * 2013-07-31 2013-12-11 东莞市施乐威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镜面抗刮转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2926A (zh) * 2013-12-26 2014-04-16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耐磨型卡式证件防伪转移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5215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86876B1 (en) Transfer film for in-mold injection showing three-dimensional patter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4870198B (zh) 图案化的结构化转印带
CN1201059C (zh) 一种用来制造表面元件的方法
CN100528789C (zh) 含有立体透明大理石碎片的人造大理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4057A (zh) 用于窗用玻璃的微光学元件
JP2018508382A (ja) 様々な光沢度を持つ耐磨耗層を製造する方法
EP3827976A1 (en)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digitally printing floorboards
CN1199784C (zh) 按钮开关用键顶的制造方法
WO2013126361A1 (en) Microsphere articles and transfer articles
TW201130658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film, optical film, polariz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3666296A (zh) 双面粘接膜及其制造方法
EP2851208A1 (en) Floor with inlay pattern prepared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CN107810433A (zh) 包括微结构化各向异性漫射体的隔热玻璃窗单元和微光学层以及方法
JP5664911B2 (ja) 印刷物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物
CN102774082A (zh) 镜面转移膜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JP5353605B2 (ja) 床材用化粧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77922A (zh) 一种分离釉效果的陶瓷墨水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及瓷砖
CN101213084B (zh) 用于提供带有装饰的器具的方法
JP6036685B2 (ja) 装飾成形用フィルム
CN1137822C (zh) 丝网印刷反射转印片及其制造方法
US9902140B2 (en) Decoration gla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coration glass
CN112457742B (zh) 3d艺术地坪的制备方法
CN104074329A (zh) 贝壳密拼马赛克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5215A (zh) 热转印膜及其制造方法与硬质表面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KR20120065811A (ko) 홀로그램 구현이 가능한 인몰드 사출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