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1674A -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1674A
CN104071674A CN201410335238.XA CN201410335238A CN104071674A CN 104071674 A CN104071674 A CN 104071674A CN 201410335238 A CN201410335238 A CN 201410335238A CN 104071674 A CN104071674 A CN 104071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hoistway
traction
sealing
broad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52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1674B (zh
Inventor
郑庆辉
钱学良
董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ant Kone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ant K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ant Kone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ant K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352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71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1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1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1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1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包括井道和轿厢,井道位于各个楼层开设有层门口,轿厢的轿门靠层门口一侧,绕着轿厢的轿顶、分别与轿厢的轿门一侧相邻的两侧侧壁和轿底连接一个支撑托架,井道内设有一条封闭曳引宽带,井道内还设有供封闭曳引宽带使用的曳引滑轮,封闭曳引宽带存在一段可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并伴随轿厢升降的升降段,井道还设有可升降的对重装置,封闭曳引宽带至少穿行至对重装置的上端,轿厢底部位于轿门下方的位置连接有一条封闭补偿宽带,封闭补偿宽带连接至,整体结构牢固、运行稳定性高、安装方便且安全性高、可有效防止出入人员坠入井道。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楼道电梯的种类繁多,但都是通过曳引钢丝绳在井道上下间靠中间的区域吊着电梯轿厢进行升降,如公开号为102408047A的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安全电梯采用的就是这种结构,这种结构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因为当电梯每个层门打开后是没有防护措施的,例如,当层门正常打开后电梯轿厢由于意外情况没有导到指定楼层,或者当层门出现异常自动开门等情况下,就会给出入的人员带来坠入井道的风险,且随着楼层增加,伤害越大,一直以来,电梯事故中人员坠入井道的事故时有发生且伤害巨大,现有结构的缺陷正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现有电梯结构升降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从而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牢固、运行稳定性高、安装方便且安全性高、可有效防止出入人员坠入井道的新型安全电梯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包括井道和轿厢,所述井道顶端设有机房,底端为底坑,位于所述机房和所述底坑之间为供所述轿厢升降的升降道,所述升降道的其中一侧位于各个楼层开设有层门口,所述轿厢的轿门靠所述层门口一侧,绕着轿厢的轿顶、分别与所述轿厢的轿门一侧相邻的两侧侧壁和轿底连接一个支撑所述轿厢的矩形状的包括有四个梁柱围成的支撑托架,所述井道内设有一条用于托起或者放下所述支撑托架的封闭曳引宽带,所述封闭曳引宽带的横向宽度不小于层门口的横向宽度,所述井道内还设有供封闭曳引宽带使用的曳引滑轮,所述封闭曳引宽带存在一段可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并伴随所述轿厢升降的升降段,机房内设有用于曳引所述封闭曳引宽带的电机和驱动轮,所述轿厢与所述井道背侧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处还设有可升降的对重装置,所述封闭曳引宽带绕过驱动轮至少穿行至所述对重装置的上端,所述轿厢底部位于轿门下方的位置连接有一条可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并伴随所述轿厢升降的封闭补偿宽带,所述封闭补偿宽带的横向宽度不小于层门口的横向宽度,所述封闭补偿宽带一直向下穿行至底坑,并在横跨所述底坑后向上连接至所述对重装置的下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改变了现有电梯结构和部件的形式,本申请结构中,封闭曳引宽带可以拖着支撑托架带动轿厢升降,在升降过程中,轿厢顶直到机房的空间内靠轿门一侧,也即靠井道内层门口一侧一直会有一段非常贴近于井道内具有层门口一侧内壁的连续带,而封闭补偿宽带一方面用于补偿封闭曳引宽带在轿厢升降过程中产生在对重侧和轿厢侧产生的变化,使得两侧重量保持较为平衡的状态,利于运行的稳定性,而另一方面,轿厢底部至轿厢底坑的空间内靠轿门一侧,也即靠井道内层门口一侧一直会有一条非常贴近于井道内具有层门口一侧内壁的连续带,此时,封闭曳引宽带和封闭补偿宽带会形成一条紧紧遮住层门的平面结构带,当其宽度不小于层门门宽时,即使层门在层门口意外打开或者层门在层门口打开后轿厢没有正常到位等情况出现时,层门口都相当于还是被封闭曳引宽带或者封闭补偿宽带封口着的,即使层门被打开,井道仍然是封闭的,电梯仍然处于防护状态,没有出人人员坠入井道风险。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支撑托架中位于轿厢的轿顶的上方梁柱上水平方向固定有垂直于所述上方梁柱的加强梁,所述加强梁被所述上方梁柱分隔成左右两段分梁并在该两段分梁上分别设有曳引滑轮,对重装置的对重架上端固定有对重滑轮,封闭曳引宽带一端固定在机房内靠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的位置处,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向下穿行后绕过所述分梁上的曳引滑轮靠下方的部位,再向上穿行后绕过驱动轮上方的部位并向下穿行,在绕过所述对重滑轮靠下方的部位后向上穿行,最终使得封闭曳引宽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房内靠井道背侧的内壁的位置处。
上述优选方案中,相当于在轿厢侧和对重装置侧形成两套动滑轮组结构,可以节省电机的能耗,但是需要相对较长的封闭曳引宽带,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封闭曳引宽带的强度以减少成本,同时在轿厢侧,通过设置加强梁并配备两个曳引滑轮,运行的稳定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同时靠层门口一侧的曳引滑轮应该尽量靠近层门口,可以使得封闭曳引宽带与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靠的更近,也即可以更好地用于封闭层门口,提高防止人员坠井的安全系数。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封闭曳引宽带上在当轿厢处于楼层中的最底层时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处在楼层中的第二层的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轿顶的轿顶通口,封闭补偿宽带上在当轿厢处于楼层中的最顶层时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处在楼层中的最底层的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底坑的底坑通口。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轿顶通口和底坑通口是为了检修及救援的需要,人员在必要时需要进入轿顶及底坑,完全封闭的防护无法实现该点,如增加安全门等附加入口,存在较大风险,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而形成了此设计,而且这两个通入口仅在特定位置才能进入,轿顶通口只有在轿厢处于楼层最底层时,才出现在楼层第二层的位置,检修和救援等专业人员可以从层门口通过轿顶通口进入,轿厢在其他位置时轿顶通口是不在层门侧的,当然万一当其他出入人员在正好经过第二层而轿厢又正好在最底层时有可能会误入进轿顶通口内,其坠落高度也仅仅是一个楼层的高度,坠井伤害较低,而且该意外情况发生几率非常小,因为轿顶通口是在封闭曳引宽带上,可以有视觉提醒,不大可能会误入而坠井;进入底坑时,底坑通口只有在轿厢在楼层最顶层时出现在楼层的最底层的位置,检修和救援等专业人员可以从层门口通过底坑通口进入,轿厢在其他位置时底坑通口不在层门侧,当然万一当其他出入人员在正好经过底层而轿厢又正好在最顶层时有可能会误入进底坑通口内,其坠落高度也仅仅是底坑的高度,坠井伤害较低,而且该意外情况发生几率非常小,因为底坑通口是在封闭补偿宽带上,可以有视觉提醒,不大可能会误入而坠井。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轿厢的轿顶的上方梁柱处于轿顶中心位置,加强梁被所述上方梁柱均匀地分隔成左右两段并在两端各设有一个曳引滑轮。达到较好的受力平衡性,提高结构的对称性,加强运行的稳定性。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机房内靠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的位置处设有曳引滑轮,支撑托架设置于与所述曳引滑轮上下相对的位置处,封闭曳引宽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托架中位于轿厢的轿顶的上方梁柱上,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向上穿行后绕过所述曳引滑轮靠上方的部位以及驱动轮上方的部位,再向下穿行并使其另一端与对重装置的对重架上端固定连接。该优选的结构相当于是一个定滑轮组的曳引结构,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对电机的动力输出相对要求高,同时对封闭曳引宽带的结构强度要求相对较高,因为其相对于上述优选方式中动滑轮组的结构稳定性相对差一点,当然,该结构安装非常方便,在楼层较少的楼房中使用,性价比非常高,另外,曳引滑轮和支撑托架尽量靠近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可以使得封闭曳引宽带与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靠的更近,也即可以更好地用于封闭层门口,提高防止人员坠井的安全系数。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封闭曳引宽带上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在位于轿厢的轿顶上方一个楼房楼层的高度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轿顶的轿顶通口,封闭补偿宽带上在当轿厢处于楼层中的最顶层时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处在楼层中的最底层的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底坑的底坑通口。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轿顶通口和底坑通口是为了检修及救援的需要,人员在必要时需要进入轿顶及底坑,完全封闭的防护无法实现该点,如增加安全门等附加入口,存在较大风险,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而形成了此设计,而且这两个通入口仅在特定位置才能进入,进入轿顶的轿顶通口在轿厢上部,可以在除楼层底层外任何楼层进入,仅需将电梯轿厢召到下一层即可,检修和救援等专业人员可以从层门口通过轿顶通口进入,当然万一当其他出入人员在正好经过出现轿顶通口的楼层时可能会误入进轿顶通口内,其坠落高度也仅仅是一个楼层的高度,坠井伤害较低,而且该意外情况发生几率非常小,因为轿顶通口是在封闭曳引宽带上,可以有视觉提醒,不大可能会误入而坠井;进入底坑时,底坑通口只有在轿厢在楼层最顶层时出现在楼层的最底层的位置,检修和救援等专业人员可以从层门口通过底坑通口进入,轿厢在其他位置时底坑通口不在层门侧,当然万一当其他出入人员在正好经过底层而轿厢又正好在最顶层时有可能会误入进底坑通口内,其坠落高度也仅仅是底坑的高度,坠井伤害较低,而且该意外情况发生几率非常小,因为底坑通口是在封闭补偿宽带上,可以有视觉提醒,不大可能会误入而坠井。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底坑处设有供封闭补偿宽带从下方绕过的导向滑轮。进行有效导向,并保证结构运行的稳定性。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包括两个导向滑轮,分别位于井道靠层门口一侧和井道背侧。进一步提高导向的有效性和运行的稳定性,靠层门口侧的导向滑轮和封闭补偿宽带与轿底连接位置应尽量靠近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可以使得封闭补偿宽带与井道中设有层门口一侧的内壁靠的更近,也即可以更好地用于封闭层门口,提高防止人员坠井的安全系数。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两个导向滑轮之间设有用于防护封闭补偿宽带的防护装置。对封闭补偿宽带在运行过程中有效起到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防护装置包括一块防护底板,所述防护底板横向开设有一条供封闭补偿宽带穿过的横穿通道,所述横穿通道内设有光滑的滚轴或滚珠。对其进行有效导向,并减少磨损,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电梯结构整体性好,也比较牢固,运行稳定性高,整个结构的搭建安装比较方便,成本也不高,使用寿命长,而且可以使得电梯一直处于较好的防护状态,安全性非常高,可有效防止出入人员坠入井道以及意外情况产生的人体伤害,同时也便于紧急状况下的检修、救援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从井道侧面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从上方向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井道中的升降道内从上方向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从井道侧面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从上方向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井道中的升降道内从上方向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轿厢,1、机房,3、底坑,2、升降道,20、层门口,4、支撑托架,5、封闭曳引宽带,55、升降段,15、电机,150、驱动轮,6、对重装置,7、封闭补偿宽带,77、导向滑轮,8、加强梁,81、曳引滑轮,82、对重滑轮,91、轿顶通口,92、底坑通口,70、防护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包括井道和轿厢11,井道顶端设有机房1,底端为底坑3,位于机房1和底坑3之间为供轿厢11升降的升降道2,升降道2的其中一侧位于各个楼层开设有层门口20,轿厢11的轿门靠所述层门口20一侧,绕着轿厢11的轿顶、分别与轿厢11的轿门一侧相邻的两侧侧壁和轿底连接一个支撑轿厢11的矩形状的包括有四个梁柱围成的支撑托架4,井道内设有一条用于托起或者放下支撑托架4的封闭曳引宽带5,封闭曳引宽带5优选采用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编织的宽型带或者钢丝绳等编织或者直接成型的宽型带,封闭曳引宽带5的横向宽度不小于层门口20的横向宽度,井道内还设有供封闭曳引宽带5使用的曳引滑轮81,封闭曳引宽带5存在一段可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并伴随轿厢11升降的升降段55,机房1内设有用于曳引封闭曳引宽带5的电机15和驱动轮150,轿厢11与井道背侧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处还设有可升降的对重装置6,对重装置6包括对重架、对重块、导靴和缓冲头等,封闭曳引宽带5绕过驱动轮150至少穿行至对重装置6的上端,轿厢11底部位于轿门下方的位置连接有一条可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并伴随轿厢11升降的封闭补偿宽带7,封闭补偿宽带7同样可以优选采用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编织的宽型带或者钢丝绳等编织或者直接成型的宽型带,封闭补偿宽带7的横向宽度不小于层门口20的横向宽度,封闭补偿宽带7一直向下穿行至底坑3,并在横跨所述底坑3后向上连接至对重装置6的下端。
支撑托架4中位于轿厢11的轿顶的上方梁柱上水平方向固定有垂直于所述上方梁柱的加强梁8,加强梁8被上方梁柱分隔成左右两段分梁并在该两段分梁上分别设有曳引滑轮81,对重装置6的对重架上端固定有对重滑轮82,封闭曳引宽带5一端固定在机房1内靠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位置处,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向下穿行后绕过分梁上的曳引滑轮81靠下方的部位,再向上穿行后绕过驱动轮150上方的部位并向下穿行,在绕过对重滑轮82靠下方的部位后向上穿行,最终使得封闭曳引宽带5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房1内靠井道背侧的内壁的位置处,封闭曳引宽带5在机房1内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在井道内壁上安装固定架,然后将封闭曳引宽带5固定到安装固定架上即可。封闭曳引宽带5上在当轿厢11处于楼层中的最底层时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处在楼层中的第二层的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轿顶的轿顶通口91,封闭补偿宽带7上在当轿厢11处于楼层中的最顶层时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处在楼层中的最底层的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底坑3的底坑通口92。轿厢11的轿顶的上方梁柱处于轿顶中心位置,加强梁8被上方梁柱均匀地分隔成左右两段并在两端各设有一个曳引滑轮81。
底坑3处设有供封闭补偿宽带7从下方绕过的导向滑轮77,优选为两个导向滑轮77,分别位于井道靠层门口20一侧和井道背侧。两个导向滑轮77之间设有用于防护封闭补偿宽带7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一块防护底板70,防护底板70横向开设有一条供封闭补偿宽带7穿过的横穿通道,横穿通道内设有光滑的滚轴或滚珠。
实施例2,如图4、5、6所示,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包括井道和轿厢11,井道顶端设有机房1,底端为底坑3,位于机房1和底坑3之间为供轿厢11升降的升降道2,升降道2的其中一侧位于各个楼层开设有层门口20,轿厢11的轿门靠所述层门口20一侧,绕着轿厢11的轿顶、分别与轿厢11的轿门一侧相邻的两侧侧壁和轿底连接一个支撑轿厢11的矩形状的包括有四个梁柱围成的支撑托架4,井道内设有一条用于托起或者放下支撑托架4的封闭曳引宽带5,封闭曳引宽带5优选采用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编织的宽型带或者钢丝绳等编织或者直接成型的宽型带,封闭曳引宽带5的横向宽度不小于层门口20的横向宽度,井道内还设有供封闭曳引宽带5使用的曳引滑轮81,封闭曳引宽带5存在一段可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并伴随轿厢11升降的升降段55,机房1内设有用于曳引封闭曳引宽带5的电机15和驱动轮150,轿厢11与井道背侧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处还设有可升降的对重装置6,对重装置6包括对重架、对重块、导靴和缓冲头等,封闭曳引宽带5绕过驱动轮150至少穿行至对重装置6的上端,轿厢11底部位于轿门下方的位置连接有一条可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并伴随轿厢11升降的封闭补偿宽带7,封闭补偿宽带7同样可以优选采用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编织的宽型带或者钢丝绳等编织或者直接成型的宽型带,封闭补偿宽带7的横向宽度不小于层门口20的横向宽度,封闭补偿宽带7一直向下穿行至底坑3,并在横跨所述底坑3后向上连接至对重装置6的下端。
机房1内靠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位置处设有曳引滑轮81,支撑托架4设置于与曳引滑轮81上下相对的位置处,封闭曳引宽带5一端固定于支撑托架4中位于轿厢11的轿顶的上方梁柱上,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向上穿行后绕过曳引滑轮81靠上方的部位以及驱动轮150上方的部位,再向下穿行并使其另一端与对重装置6的对重架上端固定连接。封闭曳引宽带5上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在位于轿厢11的轿顶上方一个楼房楼层的高度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轿顶的轿顶通口91,封闭补偿宽带7上在当轿厢11处于楼层中的最顶层时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处在楼层中的最底层的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底坑3的底坑通口92。
底坑3处设有供封闭补偿宽带7从下方绕过的导向滑轮77,优选为两个导向滑轮77,分别位于井道靠层门口20一侧和井道背侧。两个导向滑轮77之间设有用于防护封闭补偿宽带7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一块防护底板70,防护底板70横向开设有一条供封闭补偿宽带7穿过的横穿通道,横穿通道内设有光滑的滚轴或滚珠。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包括井道和轿厢(11),所述井道顶端设有机房(1),底端为底坑(3),位于所述机房(1)和所述底坑(3)之间为供所述轿厢(11)升降的升降道(2),所述升降道(2)的其中一侧位于各个楼层开设有层门口(20),所述轿厢(11)的轿门靠所述层门口(20)一侧,其特征在于:绕着轿厢(11)的轿顶、分别与所述轿厢(11)的轿门一侧相邻的两侧侧壁和轿底连接一个支撑所述轿厢(11)的矩形状的包括有四个梁柱围成的支撑托架(4),所述井道内设有一条用于托起或者放下所述支撑托架(4)的封闭曳引宽带(5),所述封闭曳引宽带(5)的横向宽度不小于层门口(20)的横向宽度,所述井道内还设有供封闭曳引宽带(5)使用的曳引滑轮(81),所述封闭曳引宽带(5)存在一段可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并伴随所述轿厢(11)升降的升降段(55),机房(1)内设有用于曳引所述封闭曳引宽带(5)的电机(15)和驱动轮(150),所述轿厢(11)与所述井道背侧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处还设有可升降的对重装置(6),所述封闭曳引宽带(5)绕过驱动轮(150)至少穿行至所述对重装置(6)的上端,所述轿厢(11)底部位于轿门下方的位置连接有一条可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并伴随所述轿厢(11)升降的封闭补偿宽带(7),所述封闭补偿宽带(7)的横向宽度不小于层门口(20)的横向宽度,所述封闭补偿宽带(7)一直向下穿行至底坑(3),并在横跨所述底坑(3)后向上连接至所述对重装置(6)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托架(4)中位于轿厢(11)的轿顶的上方梁柱上水平方向固定有垂直于所述上方梁柱的加强梁(8),所述加强梁(8)被所述上方梁柱分隔成左右两段分梁并在该两段分梁上分别设有曳引滑轮(81),对重装置(6)的对重架上端固定有对重滑轮(82),封闭曳引宽带(5)一端固定在机房(1)内靠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位置处,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向下穿行后绕过所述分梁上的曳引滑轮(81)靠下方的部位,再向上穿行后绕过驱动轮(150)上方的部位并向下穿行,在绕过所述对重滑轮(82)靠下方的部位后向上穿行,最终使得封闭曳引宽带(5)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房(1)内靠井道背侧的内壁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封闭曳引宽带(5)上在当轿厢(11)处于楼层中的最底层时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处在楼层中的第二层的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轿顶的轿顶通口(91),封闭补偿宽带(7)上在当轿厢(11)处于楼层中的最顶层时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处在楼层中的最底层的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底坑(3)的底坑通口(9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轿厢(11)的轿顶的上方梁柱处于轿顶中心位置,加强梁(8)被所述上方梁柱均匀地分隔成左右两段并在两端各设有一个曳引滑轮(8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房(1)内靠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位置处设有曳引滑轮(81),支撑托架(4)设置于与所述曳引滑轮(81)上下相对的位置处,封闭曳引宽带(5)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托架(4)中位于轿厢(11)的轿顶的上方梁柱上,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向上穿行后绕过所述曳引滑轮(81)靠上方的部位以及驱动轮(150)上方的部位,再向下穿行并使其另一端与对重装置(6)的对重架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封闭曳引宽带(5)上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在位于轿厢(11)的轿顶上方一个楼房楼层的高度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轿顶的轿顶通口(91),封闭补偿宽带(7)上在当轿厢(11)处于楼层中的最顶层时其沿着井道中设有层门口(20)一侧的内壁的所在段处在楼层中的最底层的位置处设有可以进入到底坑(3)的底坑通口(9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坑(3)处设有供封闭补偿宽带(7)从下方绕过的导向滑轮(7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导向滑轮(77),分别位于井道靠层门口(20)一侧和井道背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导向滑轮(77)之间设有用于防护封闭补偿宽带(7)的防护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包括一块防护底板(70),所述防护底板(70)横向开设有一条供封闭补偿宽带(7)穿过的横穿通道,所述横穿通道内设有光滑的滚轴或滚珠。
CN201410335238.XA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安全电梯结构 Active CN1040716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5238.XA CN104071674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安全电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5238.XA CN104071674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安全电梯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1674A true CN104071674A (zh) 2014-10-01
CN104071674B CN104071674B (zh) 2016-04-27

Family

ID=51593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5238.XA Active CN104071674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安全电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7167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8860A (zh) * 2018-07-11 2018-12-18 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闸板运行导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24688A (zh) * 2020-08-21 2020-11-13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式门机力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9642A (ja) * 1996-08-26 1998-03-03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エレベータ昇降路への侵入防止装置
CN2581395Y (zh) * 2002-12-05 2003-10-22 陈军 电梯防坠落装置
US20120325592A1 (en) * 2011-06-22 2012-12-27 Hanspeter Bloch Elevator with compensating device
CN102992148A (zh) * 2011-09-19 2013-03-27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梯结构
CN103466408A (zh) * 2013-09-29 2013-12-25 玉林市科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防人坠落的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CN103640941A (zh) * 2013-12-06 2014-03-19 玉林市科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防坠保护装置
CN204162225U (zh) * 2014-07-15 2015-02-18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9642A (ja) * 1996-08-26 1998-03-03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エレベータ昇降路への侵入防止装置
CN2581395Y (zh) * 2002-12-05 2003-10-22 陈军 电梯防坠落装置
US20120325592A1 (en) * 2011-06-22 2012-12-27 Hanspeter Bloch Elevator with compensating device
CN102992148A (zh) * 2011-09-19 2013-03-27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梯结构
CN103466408A (zh) * 2013-09-29 2013-12-25 玉林市科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防人坠落的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CN103640941A (zh) * 2013-12-06 2014-03-19 玉林市科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防坠保护装置
CN204162225U (zh) * 2014-07-15 2015-02-18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8860A (zh) * 2018-07-11 2018-12-18 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闸板运行导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18860B (zh) * 2018-07-11 2023-11-28 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闸板运行导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24688A (zh) * 2020-08-21 2020-11-13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式门机力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924688B (zh) * 2020-08-21 2022-08-19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式门机力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1674B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18800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losing doors of an elevator of a multi-car elevator shaft system
US20130284543A1 (en) Method and elevator arrangement
KR101923924B1 (ko) 마스트 구조물에 구비되는 고층빌딩 건설용 고속 고하중 로프식 엘리베이터
KR102023060B1 (ko) 케이블 방풍부재를 구비한 옥외 전천후형 인화물용 리프트
KR20140046271A (ko) 방화 리프트
CN104071674B (zh) 一种安全电梯结构
CN113353758B (zh) 一种防脱落的电梯轿厢结构
CN104310160B (zh) 一种升降机
CN204162225U (zh)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结构
JP2004352377A (ja) エレベータ
KR101923925B1 (ko) 크레인 장착형 마스트 구조물에 구비되는 고층빌딩 건설용 고속 고하중 로프식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340617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ピット用梯子
KR20110128457A (ko) 어린이용 지진 및 완강기 체험시스템
CN205998815U (zh) 一种背包式电梯轿厢
CN206751130U (zh) 卡槽式电梯防护网
CN207001942U (zh) 单网式电梯防护结构
CN207046637U (zh) 一种适用于无对重背包梯的新型绕绳结构
KR102629387B1 (ko) 탑승카 출입문 방향과 기계실의 위치를 자유롭게 배치할 수 있는 경사형 엘리베이터
JP3647634B2 (ja) 免震建築用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6008131A (ja)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既設エレベーターの改造方法
KR101791857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하부체대구조
KR102443566B1 (ko) 수직개폐형 도어패널의 추락을 방지하고 도어 개폐시간을 단축시킨 대형 및 초대형 엘리베이터
CN211169415U (zh) 一种无对重设计的浅底坑经济型电梯
CN207275944U (zh) 无机房电梯
CN220564070U (zh) 一种电梯绳轮的挡绳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