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1294B - 电动前拨链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前拨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1294B
CN104071294B CN201310454793.XA CN201310454793A CN104071294B CN 104071294 B CN104071294 B CN 104071294B CN 201310454793 A CN201310454793 A CN 201310454793A CN 104071294 B CN104071294 B CN 104071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osition
front chain
electronic front
link
movabl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47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1294A (zh
Inventor
桑山和也
江村笃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071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1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1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1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2Front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4Mechanisms for shifting laterally
    • B62M9/1342Mechanisms for shifting laterally characterised by the linkage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前拨链器设置有基体构件、可动构件、驱动单元和控制器。基体构件包括自行车安装部。可动构件相对于基体构件运动。控制器以使可动构件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一模式和使可动构件在第三端部位置和第四端部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选择性地操作驱动单元。控制器操作驱动单元,以在处于第一模式时将可动构件选择性地定位在第一停止位置、第二停止位置和第三停止位置。第三端部位置和第四端部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不同。第一停止位置和第二停止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与第二停止位置和第三停止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不同。

Description

电动前拨链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电动前拨链器。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与具有不同速度的自行车一起使用的电动前拨链器,包括具有两个链环的自行车及具有三个链环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前拨链器与链环或前链轮相邻地安装到自行车车架上,以使得链条在链环之间侧向地变速。前拨链器包括不可运动地固定到自行车车架上的基体或固定构件。前拨链器还包括相对于基体构件能够运动地支承的可动构件或导链器,使得可动构件在至少两个侧向变速位置之间运动,以使链条在链环之间变速。
发明内容
总体上,本发明涉及一种至少与具有两个链环的自行车和具有三个链环的自行车一起使用的电动前拨链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前拨链器,其基本上包括基体构件、可动构件、驱动单元和控制器。一种电动前拨链器基本上包括基体构件、可动构件和控制器。基体构件包括自行车安装部。可动构件能够相对于基体构件运动。驱动单元操作性地联接到可动构件以使可动构件相对于基体构件运动。控制器构造为以使可动构件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一模式和使可动构件在第三端部位置和第四端部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选择性地操作驱动单元。控制器构造为操作驱动单元,以在处于第一模式时,将可动构件选择性地定位在第一停止位置、第二停止位置和第三停止位置。第三端部位置和第四端部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不同。第一停止位置和第二停止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与第二停止位置和第三停止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控制器构造为操作驱动单元,以在处于第二模式时将可动构件选择性地定位在第四停止位置和第五停止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第四停止位置和第五停止位置之间的第三距离与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第三端部位置与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不同,并且第四端部位置与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控制器包括输入接口,输入接口连接到使用者操作设备以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驱动单元包括将可动构件能够运动地联接到基体构件的至少一个连杆构件,至少一个连杆构件能够改变地构造为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致动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当处于第一模式时,驱动单元具有随着可动构件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运动而变化的第一致动比,并且当处于第二模式时,驱动单元具有随着可动构件在第三端部位置和第四端部位置之间运动而与第一致动比不同地变化的第二致动比。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驱动单元包括连接结构和电动马达,连接结构由电动马达驱动以使可动构件相对于基体构件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连接结构包括由电动马达旋转的驱动连杆、附接到可动构件的从动连杆、以及连接在驱动连杆和从动连杆之间的连接连杆,驱动连杆、从动连杆和连接连杆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从第一构造变化为第二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九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驱动连杆、从动连杆和连接连杆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从第一构造变化为第二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第一端部位置比第二端部位置和第三端部位置更靠近基体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第三端部位置比第二端部位置和第四端部位置更靠近基体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十二方面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构造为,第四端部位置比第二端部位置更靠近基体构件。
从下面结合附图公开电动前拨链器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所公开的电动前拨链器的其他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附图,其形成该原始公开的一部分:
图1为装备有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前拨链器的自行车车架的局部侧视立体图;
图2为表示在图1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示例构造的简化示意方框图,其中电动前拨链器连接到个人计算机(PC);
图3为表示(a)在处于具有分别对应于第一停止位置和第三停止位置的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的用于前三速构造的第一模式时电动前拨链器的导链器在三个停止位置之间运动和(b)在处于具有分别对应于第四停止位置和第五停止位置的第三端部位置和第四端部位置的用于前二速构造的第二模式时电动前拨链器的导链器在两个停止位置之间运动的一对简化示意图;
图4为表示(a)在处于具有分别对应于第一停止位置和外部调整位置的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的用于前三速构造的第一模式时电动前拨链器的导链器在三个停止位置之间运动和(b)在处于具有分别对应于第四停止位置和外部调整位置的第三端部位置和第四端部位置的用于前二速构造的第二模式时电动前拨链器的导链器在两个停止位置之间运动的一对简化示意图;
图5为在图1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正视图,其中去除了电动驱动单元的外壳的罩体以示出使用第一连接结构的第一(三速)构造;
图6为在图1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正视图,其中去除了电动驱动单元的外壳的罩体以示出使用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二(二速)构造;
图7为在图5(三速构造)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正视图,其中可动构件处于下部位置(即完全缩回位置);
图8为描绘相对于在图5(三速构造)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可动构件的侧向运动的致动比的曲线图,其中可动构件处于下部位置;
图9为在图5(三速构造)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正视图,其中可动构件处于中部位置;
图10为描绘相对于在图5(三速构造)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可动构件的侧向运动的致动比的曲线图,其中可动构件处于中部位置;
图11为在图5(三速构造)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正视图,其中可动构件处于上部位置(即完全延伸位置);
图12为描绘相对于在图5(三速构造)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可动构件的侧向运动的致动比的曲线图,其中可动构件处于上部位置;
图13为在图6(二速构造)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正视图,其中可动构件处于下部位置(即完全缩回位置);
图14为描绘相对于在图6(二速构造)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可动构件的侧向运动的致动比的曲线图,其中可动构件处于下部位置;
图15为在图6(二速构造)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正视图,其中可动构件处于上部位置(即完全延伸位置);
图16为描绘相对于在图6(二速构造)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可动构件的侧向运动的致动比的曲线图,其中可动构件处于上部位置;以及
图17为在图1和图5中示出的电动前拨链器的正视图,但其中锁定板固定到第一连接结构以将电动前拨链器从三速构造转换为二速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对选定实施例进行说明。从本发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清楚,下面的实施例的描述仅提供用于例示,而不是为了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首先参考图1和图2,示出了自行车车架10的一部分,其具有根据一个示出实施例的电动前拨链器12。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电动前拨链器12(下文称为拨链器12)安装到自行车车架10的座管14。然而,拨链器12可以以其他方式安装到自行车车架10。拨链器12基本上包括基体构件16、可动构件18、电动驱动单元20以及控制器22。如下面说明的那样,控制器22构造为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一个选择性地操作驱动单元20。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模式对应于拨链器12与三速构造(即,自行车仅具有三个链环或前链轮)一起使用,并且第二操作模式对应于拨链器12与二速构造(即,自行车仅具有两个链环或前链轮)一起使用。
如图2所示,控制器22包括具有处理器23a和存储器23b的微计算机23。控制器22还包括如下讨论地控制可动构件18的运动的变速控制程序。变速控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23b中,存储器23b包括ROM(只读存储器)设备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设备。控制器22包括连接到使用者操作设备例如变速器(未示出)和/或轨道记录器(未示出)的输入接口23c例如USB端口,用于接收变速信号和/或设定信号。如图2所示,个人计算机PC可以连接到输入接口23c,以如下讨论地更新和/或改变控制器22的编程,例如停止位置和端部位置之间的设定距离。控制器22的编程也可以利用轨道记录器(未示出)来改变。在任何情况下,输入接口23c连接到使用者操作设备(例如,变速器、轨道记录器、个人计算机等)以在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之间切换。
参考图2-图4,控制器22由使用者选择性地设定,从而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操作中操作驱动单元20。如图3和图4的图(a)所示,控制器22在用于仅具有三个链环C1、C2和C3的传动轮系的第一模式中操作驱动单元20,而在图3和图4的图(b)中,控制器22在用于仅具有两个链环C1’和C2’的传动轮系的第二模式中操作驱动单元20。因此,通过对将安装拨链器12的具体自行车设定停止位置和端部位置,控制器22可以选择性地被编程来实施这四个操作模式中的任意一个。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链环C1、C2和C3之间的侧向距离是不相等的。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停止位置”是指可动构件18的链条笼部定位在链环C1、C2或C3中的一个上以使上面的链条16变速的预设链条笼部位置。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端部位置”是指可动构件18的链条笼部能够沿着侧向方向运动的预设最外或最内链条笼部位置。
如图3的图(a)所示,控制器22构造为操作驱动单元20,以在处于第一模式时将可动构件18选择性地定位在第一停止位置S1、第二停止位置S2和第三停止位置S3。在第一模式中,如图3的图(a)所示,控制器22进一步构造为操作驱动单元20以使可动构件18选择性地在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之间运动。此外,在图3的图(a)的第一模式中,控制器22进一步构造为操作驱动单元20以使可动构件18选择性地运动到内部调整停止位置T1。在图3的图(a)中,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分别对应于第一停止位置S1和第三停止位置S3。换句话说,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一停止位置S1是相同的位置,并且第二端部位置P2和第三停止位置S3是相同的位置。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以总冲程距离D1侧向间隔开。第一停止位置S1以第一距离D1与第二停止位置S2侧向间隔开。第二停止位置S2以第二距离D2与第三停止位置S3侧向间隔开。
如图3的图(b)所示,控制器22构造为操作驱动单元20以在处于第二模式时将可动构件18选择性地定位在第四停止位置S4和第五停止位置S5。第四停止位置S4以第三距离D3与第五停止位置S5侧向间隔开。在图3的图(b)的第二模式中,控制器22进一步构造为操作驱动单元20以使可动构件18选择性地在第三端部位置P3和第四端部位置P4之间运动。在图3的图(b)中,第三端部位置P3和第四端部位置P4分别对应于第四停止位置S4和第五停止位置S5。换句话说,第三端部位置P3和第四停止位置S4是相同的位置,并且第四端部位置P4和第五停止位置S5是相同的位置。
在图3的示出实施例中,第三端部位置P3与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不同,并且第四端部位置P4与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不同。当然,控制器22可以构造为操作驱动单元22以便第三端部位置P3和第四端部位置P4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不同。并且在图3的示出实施例中,第一停止位置S1和第二停止位置S2之间的第一距离D1与第二停止位置S2和第三停止位置S3之间的第二距离D2不同。第四停止位置S4和第五停止位置S5之间的第三距离D3与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不同。
并且参考图1和图3,第一端部位置P1比第二端部位置P2和第三端部位置P3更靠近基体构件16。第三端部位置P3比第二端部位置P2和第四端部位置P4更靠近基体构件16。第四端部位置P4比第二端部位置P2更靠近基体构件16。第三端部位置P3与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不同,并且第四端部位置P4与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不同。
转到图4,与图3中的设定相似,控制器22构造为操作驱动单元20,以在处于第一模式时将可动构件18选择性地定位在第一停止位置S1、第二停止位置S2和第三停止位置S3,并且在处于第二模式时将可动构件18选择性地定位在第四停止位置S4和第五停止位置S5。并且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三端部位置P3与图3中对控制器22的设定相同。然而,另一方面,当处于第一模式时提供了外部调整停止位置T1’,并且当处于第二模式时提供了外部调整停止位置T2’。因此,在图4的图(a)的第一模式中,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一停止位置S1是相同的位置,但提供了与第三停止位置S3不同的第二端部位置P2’。并且在图4的图(b)的第二模式中,第三端部位置P3和第四停止位置S4是相同的位置,但提供了与第五停止位置不同的第四端部位置P4’。可以分别相对于第一停止位置S1和第四停止位置S4设定内部调整位置和外部调整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三端部位置P3是内部调整位置。
现在参考图5,示出了用于实施图3和图4中所示的运动的电动驱动单元20的一个例示性实施例。电动驱动单元20操作性地联接到可动构件18以使可动构件18相对于基体构件16运动。特别地,电动驱动单元20包括连接结构24和可逆电动马达25(图1)。连接结构24将基体构件16和导链器18互相连接在一起。连接结构24由电动马达25驱动来使可动构件18相对于基体构件16运动。根据需要和/或期望,本发明可以与其他连接结构一起使用。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可动构件18是导链器。因此,下文中可动构件18将被称为“导链器18”。
在图1中,连接结构24由罩体C部分地隐藏。罩体C通过多个搭扣配合连接件或例如螺钉等其它适当的紧固件固定到电动驱动单元26的外壳。罩体C已经从图5、图7、图9、图11和图13去除以更好地示出连接结构24。控制器22操作马达25来使导链器18根据选定操作模式侧向地运动到每个停止位置和/或端部位置。替代地,连接结构24可以如图6所示地变更为形成如下面说明的那样的变更连接结构24’。并且,连接结构24可以如图17所示并且如下面说明的那样设置有可选的锁定杆或闩38a。
电动驱动单元20操作性地连接到连接结构24,以便电动驱动单元20驱动连接结构24以使导链器18相对于基体构件16运动。特别地,如图5所示,电动驱动单元20具有构成输入构件的输出轴28,其连接到连接结构24以便电动驱动单元20驱动连接结构24以使导链器18相对于基体构件16运动。马达25的电线W(图1)连接到蓄电池(未示出)和/或发电机(未示出)。优选地,在马达M与输出轴28之间设置齿轮减速单元(未图示)。由于齿轮减速单元常用于电动拨链器中,所以在本文中将不讨论和/或图示电动驱动单元26的齿轮减速单元。
如图5和图6所示,基体构件16包括自行车安装部30。自行车安装部30具有螺纹孔30a,其接纳安装螺栓(未示出),用于以常规方式由耳挂式支架14a将拨链器12附接到座管14。当然,根据需要和/或期望,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安装布置,例如环抱式。因为基体构件16相对于座管14固定,所以基体构件16构成固定构件。
如图7、图9和图11所示,导链器18能够相对于基体构件16在如图7所示的第一端部位置P1和如图11所示的第二端部位置P2之间运动。相对于自行车10的竖直中心纵向平面,沿着侧向方向,导链器18的第二端部位置P2比导链器18的第一端部位置P1距基体构件16更远。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导链器18的第一端部位置P1对应于拨链器12的下部位置(即完全缩回位置)。另一方面,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导链器18的第二端部位置P2对应于拨链器12的上部位置(即完全延伸位置)。拨链器12设计为与具有三个链环的自行车一起使用。因此,导链器18能够相对于基体构件16运动到如图9所示的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之间的中间或中部位置。
导链器18包括内板18a和外板18b。内板18a和外板18b侧向间隔开,并且在下端部和上端部互相连接以限定链条笼部23。导链器18的链条笼部23在其中限定链条接纳狭槽。内板18a在加速操作期间将链条向上推到较大的链环上。外板18b在减速操作期间将链条向内推到较小的链环上。
如上所述,连接结构24在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之间能够运动地将导链器18连接到基体构件16。每个拨链器具有“致动比”或“变速比”,这是指致动元件例如拉索或马达的轴的运动量与可动构件的侧向行进量之间的比率。因为连接结构24提供尤其适合于第一模式(例如三速构造)的可变致动比,所以改变致动比用于第二模式(例如二速构造)是优选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0包括能够运动地将可动构件18联接到基体构件16的至少一个连杆构件,其中该至少一个连杆构件能够改变地构造为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致动比。这里,连接结构24基本上包括驱动连杆32、连接连杆34和从动连杆36。驱动连杆32、连接连杆34和从动连杆36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从第一构造变化为第二构造。通过用如图6所示的一件式连接连杆34’替换如图5所示的连接连杆34的两件式构成,能够容易地实现致动比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当然,从本发明将会清楚,驱动单元20可以以其他方式变更为改变拨链器12的致动比,用于以第二模式(例如,二速构造)使用。例如,如图17所示,可以使用闩39来将第一臂38和第二臂40锁定在一起。在任何情况下,拨链器12与连接连杆34和连接连杆34’两者一起作为套件出售,以便使用者能够在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之间切换,或者连接连杆34’可以单独出售,以便拨链器12能够转换为二速构造。
驱动连杆32由电动马达25旋转。连接连杆34连接在驱动连杆32和从动连杆36之间。从动连杆36附接到可动构件18。如图8、图10和图12所示,当处于第一模式时,驱动单元20具有随着可动构件18在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之间运动而变化的第一致动比。在连接连杆34’或闩39安装在驱动单元20中的情况下,如图14和图16所示,当处于第二模式时,驱动单元20具有随着可动构件18在第三端部位置P3和第四端部位置P4之间运动而与第一致动比不同地变化的第二致动比。
驱动连杆32固定地安装到输出轴28(即输入构件)以便驱动连杆32与输出轴28一起旋转。因此,驱动连杆32通过输出轴28能够旋转地设置在基体构件16上。从动连杆36操作性地联接到导链器18。
优选地,连接连杆34包括第一臂38和第二臂40。第一臂38包括第一狭槽38a。第二臂40包括第一切换销40a,第一切换销40a随着导链器18在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之间运动而选择性地接合第一狭槽38a。第一臂38包括第二切换销38b,第二切换销38b随着导链器18在第一端部位置P1和第二端部位置P2之间运动而选择性地接合驱动连杆32的第二狭槽32a。如以下讨论的那样,切换销38b和40a及狭槽32a和38a的该布置提供随着导链器18从第一端部位置P1朝向第二端部位置P2运动而下降并且并且然后上升的致动比。
连接连杆34由枢轴41枢转地连接到驱动连杆32,并且还由枢轴42枢转地连接到从动连杆36。更具体而言,第一臂38由枢轴41枢转地连接到驱动连杆32,并且第二臂40由枢轴42枢转地连接到从动连杆36。从动连杆36由第三枢轴43枢转地连接到基体构件16。第一臂38和第二臂40由第四枢轴44枢转地互相连接。第二切换销38b沿着由第四枢轴44限定的枢转轴线设置。特别地,切换销38b是第四枢轴44的延伸部。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24还包括第一支承连杆50和第二支承连杆52。第一支承连杆50具有枢转地附接到基体构件16的第一端和枢转地安装到导链器18的第二端。第二支承连杆52具有枢转地附接到基体构件16的第三端和枢转地安装到导链器18的第四端。如图5所示,根据第一支承连杆50和第二支承连杆52、基体构件16及导链器18的该连接,限定了四连杆机构56。从动连杆36固定地联接到第一支承连杆50。然而,从动连杆36可以联接到第二支承连杆52。因此,从动连杆36联接到第一支承连杆50和第二支承连杆52中的一个。因为第一支承连杆50比第二支承连杆52更靠近导链器18,所以第一支承连杆50更优选地与从动连杆36固定地联接。第一支承连杆50由第三枢轴43枢转地连接到基体构件16。第二支承连杆52由枢轴54枢转地连接到基体构件16。
基本上,如图7和图9所示,当导链器18从第一端部位置P1或第一停止位置S1朝向第二停止位置S2运动时,连接连杆34具有第一有效长度L1。如图11所示,当导链器18从第二停止位置S2朝向第二端部位置P2或第三停止位置S3运动时,连接连杆34具有第二有效长度L2。在图8、图10和图12中,公开了第一端部位置P1与第一停止位置S1相同并且第二端部位置P2与第三停止位置S3相同的情况。连接连杆34的第一有效长度L1大于连接连杆34的第二有效长度L2。
更具体而言,当导链器18从第一端部位置P1朝向中间位置运动时,第一切换销40a与第一狭槽38a接合来形成第一输出臂。第一输出臂从第一枢轴41的中央延伸到第二枢轴42的中央,并且具有第一有效长度L1。第一切换销40a设置为比第四枢轴44更靠近第二枢轴42。当导链器18从第二停止位置S2朝向第二端部位置P2运动时,第二切换销38b与第二狭槽32a接合来形成第二输出臂。第二输出臂从第四枢轴44的中央延伸到第二枢轴42的中央,并且具有第二有效长度L2。
如图8、图10和图12的曲线图所示,利用连接结构24的该布置,连接结构24使导链器18以随着导链器18从第一端部位置P1(即完全缩回位置)朝向第二端部位置P2(即完全延伸位置)运动而下降并且然后上升的致动比运动。如图8所示,随着导链器18从第一端部位置P1(图8)朝向第二端部位置P2(图12)运动,致动比按照第一比率、比第一比率小的第二比率、以及比第二比率大的第三比率的顺序改变。以这样的方式,致动比如图8、图10和图12所示从第一比率下降到第二比率,并且如图10所示从第二比率上升到第三比率。当第一切换销40a与第一狭槽38a脱离并且第二切换销38b与第二狭槽32a接合时,致动比在第一端部位置P1(例如“下部”位置)与第二端部位置P2(例如“上部”位置)之间的第二停止位置S2(例如“中部”位置)处从第二比率切换到第三比率。最后,如图10和图12所示,随着导链器18从第一端部位置P1朝向第二端部位置P2运动,致动比从第三比率下降到小于第三比率的第四比率。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比率和第三比率超过第二比率的2倍,并且第一比率和第三比率超过第四比率的2倍。
在执行链条变速操作时,马达25由使用者操作设备(未示出)操作来转动电动驱动单元20的输出轴28。根据输出轴28的旋转方向,连接结构24将使导链器18朝向或远离自行车10的基体构件16和座管14运动。当导链器18处于第一端部位置P1(例如完全缩回位置)时,输出轴28将如图7、图9和图11所示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来使导链器18朝向第二端部位置P2运动。因此,驱动连杆32也将如图7、图9和图11所示沿着顺时针方向与输出轴28一起旋转。在第一端部位置P1,第一切换销40a与第一狭槽38a接合并且第二切换销38b与第二狭槽32a脱离。因此,第一臂38和第二臂40作为刚性单元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具有第一有效长度L1的第一输出臂。在第一切换销40a与第一狭槽38a接合的情况下,从动连杆36和第一支承连杆50及第二支承连杆52通过具有在第一枢轴41和第二枢轴42之间作用的第一输出臂的连接结构24而运动。
然而,当输出轴28使驱动连杆32沿着顺时针方向继续旋转时,驱动连杆32的第二狭槽32a将最终钩到第四枢轴44的第二切换销38b上。随着第二狭槽32a钩到第二切换销38b上,第一切换销40a开始与第一狭槽38a脱离。这使得第一臂38和第二臂40作为刚性单元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具有第二有效长度L2的第二输出臂。换句话说,连接结构24从第一输出臂切换到第二输出臂。在第二狭槽32a与第二切换销38b接合的情况下,从动连杆36和第一支承连杆50及第二支承连杆52通过具有在第四枢轴44和第二枢轴42之间作用的第二输出臂的连接结构24而运动。
如图13和图15所示,拨链器12示出为具有连接连杆34’,以便拨链器12具有带有第二致动比的二速构造,如图14和图16所示。图13示出导链器18处于下部位置(即完全缩回位置),而图15示出导链器18处于上部位置(即完全延伸位置)。这里,第二致动比与用于三速构造的第一致动比不同。
如图17所示,闩39安装在连接连杆34上以将第一臂38和第二臂40锁定在一起。因此,在处于第二模式时,当导链器18在第三端部位置P3和第四端部位置P4之间运动时,如图14和图16所示,驱动单元20具有第二致动比。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旨在成为开放式的术语,其明确说明所述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述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上述解释也适用于具有相似意思的词,例如术语“包含”、“具有”和它们的派生词。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被附接”或“附接”包含一个元件通过将该元件直接附连到另一个元件而直接固定到另一个元件的构造、该元件通过将该元件附连到继而附连到另一个元件的(多个)中间构件而间接固定到另一个元件的构造、以及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形成为一体即一个元件是另一个元件的实质上一部分的构造。该定义也适用于具有相似含义的词语,例如,“被连结”、“被连接”、“被联接”、“被安装”、“被粘接”、“被固定”及它们的派生词。并且术语“部分”、“段”、“部”、“构件”或“元件”当以单数使用时,可以具有单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双重含义。还将理解虽然在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和“第二”来描述各个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应该由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区分开。因此,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上面讨论的第一部件可以称为第二部件,并且反之亦然。最后,当在本文中使用时,程度术语例如“基本上”、“大约”、“近似”意味着被修饰术语的合理偏离量,以便使得最终结果不被显著改变。
虽然仅选择了选定实施例来例示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发明将会清楚,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在本文中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和变更。例如,各部件的大小、形状、位置或朝向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来改变,只要它们基本上不改变其预期功能。显示为直接互相连接或接触的部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结构,除非另外特别声明。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来执行,并且反之亦然,除非另外特别声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不需要将所有优点都同时展现在具体实施例中。对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独特的每个特征,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组合,也应该被认为是申请人的进一步的发明的单独描述,包括由这样的特征(或多个特征)体现的结构和/或功能概念。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仅提供用于例示,而不是为了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电动前拨链器,包括:
基体构件,包括自行车安装部;
可动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运动;
驱动单元,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可动构件以使所述可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运动;以及
控制器,构造为以使所述可动构件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一模式和使所述可动构件在第三端部位置和第四端部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选择性地操作所述驱动单元,所述控制器构造为操作所述驱动单元,以当处于所述第一模式时将所述可动构件选择性地定位在第一停止位置、第二停止位置和第三停止位置,
所述第三端部位置和所述第四端部位置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不同,并且所述第一停止位置和第二停止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停止位置和第三停止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控制器构造为操作所述驱动单元,以当处于所述第二模式时将所述可动构件选择性地定位在第四停止位置和第五停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四停止位置和第五停止位置之间的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三端部位置与所述第一端部位置和所述第二端部位置不同,并且所述第四端部位置与所述第一端部位置和所述第二端部位置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控制器包括输入接口,该输入接口连接到使用者操作设备以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将所述可动构件能够运动地联接到所述基体构件的至少一个连杆构件,所述至少一个连杆构件能够改变地构造为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致动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当处于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驱动单元具有随着所述可动构件在所述第一端部位置和所述第二端部位置之间运动而变化的第一致动比,并且
当处于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驱动单元具有随着所述可动构件在所述第三端部位置和所述第四端部位置之间运动而与所述第一致动比不同地变化的第二致动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连接结构和电动马达,所述连接结构由所述电动马达驱动来使所述可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由所述电动马达旋转的驱动连杆、附接到所述可动构件的从动连杆、以及连接在所述驱动连杆和所述从动连杆之间的连接连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驱动连杆、所述从动连杆和所述连接连杆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从第一构造变化为第二构造。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一端部位置比所述第二端部位置和第三端部位置更靠近所述基体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三端部位置比所述第二端部位置和第四端部位置更靠近所述基体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四端部位置比所述第二端部位置更靠近所述基体构件。
CN201310454793.XA 2013-03-25 2013-09-30 电动前拨链器 Active CN104071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849866 2013-03-25
US13/849,866 US9555856B2 (en) 2013-03-25 2013-03-25 Electric front derailleur
US13/849,866 2013-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1294A CN104071294A (zh) 2014-10-01
CN104071294B true CN104071294B (zh) 2017-04-12

Family

ID=5148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4793.XA Active CN104071294B (zh) 2013-03-25 2013-09-30 电动前拨链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55856B2 (zh)
CN (1) CN104071294B (zh)
DE (1) DE102014004297A1 (zh)
TW (1) TWI5515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26283B2 (en) * 2012-11-07 2017-08-08 Shimano Inc. Electric front derailleur
ITMI20131825A1 (it) * 2013-11-04 2015-05-05 Campagnolo Srl Deragliatore ad azionamento motorizzato per un cambio di bicicletta
ITPD20130301A1 (it) * 2013-11-08 2015-05-09 Claudio Tiso Dispositivo autoalimentato di cambio dei rapporti di trasmissione per biciclette
US9278728B1 (en) * 2014-10-29 2016-03-08 Shimano Inc. Bicycle shif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erailleur
US9873482B2 (en) * 2015-10-09 2018-01-23 Shimano Inc.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US9809276B2 (en) * 2016-02-29 2017-11-07 Shimano Inc. Electric bicycle derailleur control system
US10363980B2 (en) * 2017-06-20 2019-07-30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Bicycle controlling device
US11110993B2 (en) * 2017-09-13 2021-09-07 Brandon Rodgers Damping device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within a gearshifting system
DE102018207493A1 (de) * 2018-05-15 2019-11-21 Sram Deutschland Gmbh Stell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rad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oder Einstellung solcher Stelleinrichtungen
TWI723397B (zh) * 2019-03-19 2021-04-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
US11192607B2 (en) * 2019-05-30 2021-12-07 Shimano Inc. Electric front derailleur
TWI718791B (zh) * 2019-11-29 2021-02-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前變速器
US11745828B2 (en) * 2020-06-30 2023-09-05 Shimano Inc. Front derailleur and chain guide of bicycle derailleur
US11697474B2 (en) * 2020-06-30 2023-07-11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and link pin for bicycle derailleur
US11565772B2 (en) * 2020-06-30 2023-01-31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bicycle gear structure, bicycle motor unit, and front derailleur
US11981398B2 (en) * 2020-09-11 2024-05-14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US20220297798A1 (en) * 2021-03-16 2022-09-22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Electronic derailleu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3548A (en) * 1992-03-02 1993-05-25 Colbert Ralph G Gear shifting system for derailleur equipped bicycle
US6047230A (en) * 1997-02-27 2000-04-04 Spencer; Marc D. Automatic bicycle transmission
US6367833B1 (en) * 2000-09-13 2002-04-09 Shimano, Inc. Automatic shifting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JP3522226B2 (ja) * 2001-03-07 2004-04-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
EP1384659B1 (en) * 2002-07-24 2009-12-23 Shimano Inc. Bicycle computer control arrangement and method
EP1426285B1 (en) * 2002-12-06 2011-08-24 Campagnolo S.r.l. Electronically servo-assisted bicycle gearshift and related method
JP2005280408A (ja) 2004-03-29 2005-10-13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ディレーラ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05297655A (ja) * 2004-04-08 2005-10-27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及びフロントディレーラの制御方法
JP4065286B2 (ja) * 2005-08-09 2008-03-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電動ディレーラ
US20070207885A1 (en) 2006-03-06 2007-09-06 Shimano Inc. Electronic derailleur control system
US7900946B2 (en) 2009-03-31 2011-03-08 Shimano Inc. Bicycle shifting control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1509B (zh) 2016-10-01
US9555856B2 (en) 2017-01-31
CN104071294A (zh) 2014-10-01
TW201437092A (zh) 2014-10-01
DE102014004297A1 (de) 2014-09-25
US20140287856A1 (en) 2014-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1294B (zh) 电动前拨链器
CN103803009B (zh) 电动前拨链器
JP5034948B2 (ja) 車両
CN100389844C (zh) 电动车辆
US7494141B2 (en) Tiltin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
JP5265011B2 (ja) フラップまたはドアを移動させる機構を有する自動車
CN1950249B (zh) 自行车变速齿轮机构
CN103803011B (zh) 自行车变速器
CN100567135C (zh) 叉车新型多路阀操纵机构
CN101365895A (zh) 用在机动车中的驱动器
DE102016225410A1 (de) Fahrrad-Schaltsystem
CN102490177A (zh) 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KR20070079739A (ko) 후륜 토우각 제어장치의 액튜에이터 구조
US20090039681A1 (en) Method and construction kit group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assis of industrial trucks
KR101042401B1 (ko) 차량의 독립형 sbw 조향 장치
WO2020088145A1 (zh) 主动倾斜驱动系统、主动倾斜驱动控制方法及运载工具
CN107757285A (zh) 汽车的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控制方法
CN104961074A (zh) 多路阀操纵装置、具有其的叉车及装配方法
CN110614955B (zh) 一种车门电动踏板及车辆
KR20070103281A (ko) 3륜 이상의 차에 적용되는 무게중심 이동장치
JP5181941B2 (ja) 車両
CN104670316B (zh) 用于车辆的遥控转向系统及具有该遥控转向系统的车辆
CN201410883Y (zh) 重型汽车双杆变速操纵装置
US8016299B2 (en) Apparatus for shifting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a vehicle having three wheels or more
CN100575167C (zh) 一种汽车转向器转向比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