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8945B -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8945B
CN104068945B CN201410301553.0A CN201410301553A CN104068945B CN 104068945 B CN104068945 B CN 104068945B CN 201410301553 A CN201410301553 A CN 201410301553A CN 104068945 B CN104068945 B CN 1040689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artificial skin
corium
collagen
epiderm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15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8945A (zh
Inventor
谭荣伟
许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K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K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K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K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15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689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68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8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8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8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可控的、包括表皮层和双层真皮层的人工皮肤,真皮层上层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下层为三维网状结构。该人工皮肤在成纤维细胞迁移速率、降解速率和抗瘢痕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本发明通过三维打印的方式制备得到真皮支架,结构控制更加精确,制备工艺简单,废品率低,经济效益更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生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起到保护、感知和调节作用。当由于外界损伤或疾病等因素造成皮肤缺损时,其危害可以极轻微,也可以是致命的。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国外皮肤修复技术开始以人工合成真皮支架为主流,已有多种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如Integra、Dermagraft、皮耐克等,其临床效果较好,但在长期效果如抑制瘢痕增生、皮肤外观和功能恢复与重建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挑战。
天然的真皮基质主要是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构成,二者互相交织在一起,真皮组织的厚薄与其纤维组织和基质的多少关系密切,并与皮肤的致密性、饱满度、松弛和起皱现象密切相关。同时真皮中的胶原纤维均结合成束。真皮越往上部越细,越往下越粗。在真皮中部和下部,胶原束的方向几乎与皮面平行,并互相交织在一起,在同一水平面上向各个方向延伸,有利于血管化和自体细胞长入。
目前,在胎儿无瘢痕愈合的研究中已证实,胎儿真皮的胶原纤维排列成网状,纤维较细但纤维间间隙致密,创伤愈合后的胶原支架与周围正常组织几乎完全相同;成人真皮胶原纤维束粗大,胶原纤维间间隙较胎儿真皮明显疏松,创伤愈合后真皮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消失,胶原纤维呈平行排列,与创面垂直,导致瘢痕形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分裂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速度等都是其无瘢痕愈合的基础,真皮中胶原纤维排列的方式对创面愈合后有无瘢痕形成至关重要。
目前的人工真皮支架模拟了胶原纤维的三维网状结构,研究发现,虽然致密的支架抗瘢痕效果好,但会限制成纤维细胞快速达到创面位置,导致真皮支架渗透性差、血管化速率慢、抗感染效果不佳;疏松的支架有利于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快速长入,但后期抗瘢痕效果较差。
另外,现有人工皮肤的缺点还表现在:应用于创伤处时较难实现可靠固定(尤其对于不规则或凹面的身体部位,或者小孩),植入后人工皮肤下面容易引起感染,或有血块产生,能否克服该缺点将对产品植入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证明,采用联合使用负压引流护理,可以有效地实现产品的可靠固定,并且可及时排除伤口分泌物、血块等,降低了血清凝块、血肿以及感染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工皮肤,包括真皮层,所述真皮层为由胶原束制成的双层结构,其中,上层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下层与创面接触,为三维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真皮层上层的厚度为10~200μm,相邻微槽间距为10~100μm,胶原束直径为10~200μm;所述真皮层下层的厚度为2~4mm,三维网状结构的孔径为100~200μm,胶原束直径为100~200μm。
优选的,所述胶原束包含I型胶原蛋白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其中,微球直径为20~100nm。
优选的,所述人工皮肤还包括与真皮层上层结合的表皮层。
优选的,所述表皮层上密布有微孔,微孔孔径为0.1~3mm,孔间距为1~10mm,表皮层厚度为0.2~0.5mm。
优选的,所述表皮层由聚氨酯、硅橡胶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
一种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真皮层的双层结构模型导入三维打印机中;将I型胶原蛋白用醋酸溶液溶解,加入戊二醛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混均,真空脱泡,得打印材料;将打印材料置于三维打印设备的墨盒中,进行三维打印,得到真皮层,即为人工皮肤。
优选的,打印材料中I型胶原蛋白的浓度为1~20wt%,戊二醛的浓度为0.10~0.50wt%,微球的浓度为0.01~0.2wt%。
优选的,利用两个喷嘴分别打印真皮层的上下层结构,喷嘴到打印平台的距离为20~40mm,打印材料的挤出速率为6~10mm•s-1,打印平台的温度为-10~4℃。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聚氨酯、硅橡胶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制备微孔,得到表皮层;将表皮层和真皮层通过黏合剂结合,即为人工皮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可控的、包括表皮层和双层真皮层的人工皮肤,真皮层上层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有利于成纤维细胞快速迁移,长入创面,促进创面愈合;真皮层下层为三维网状结构,降解速度较为缓慢,在愈合后期发挥抗瘢痕作用。
本发明人工皮肤具有很好的生长因子缓释功能,缓释周期为3~4周;并且,通过精确的尺寸控制,使得真皮层在创面愈合后迅速降解。因此,该人工皮肤在成纤维细胞迁移速率、降解速率和抗瘢痕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人工皮肤,具有较高的撕裂强度,在临床上使用更加方便,可与负压引流装置联合使用;通过三维打印的方式制备得到的真皮支架,结构控制更加精确,制备工艺简单,废品率低,经济效益更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人工皮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的,一种人工皮肤,包括真皮层,所述真皮层为由胶原束制成的双层结构,其中,上层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下层与创面接触,为三维网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真皮层上层的厚度为10~200μm,相邻微槽间距为10~100μm,胶原束直径为10~200μm;所述真皮层下层的厚度为2~4mm,三维网状结构的孔径为100~200μm,胶原束直径为100~200μm。优选的,所述胶原束包含I型胶原蛋白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其中,微球直径为20~100nm。
所述生长因子优选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真皮细胞生长因子、重组真皮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中的至少一种。微球中生长因子占0.05~1wt%。微球优选由聚乳酸-聚乙醇酸组成。
如图1所示的,优选的,所述人工皮肤还包括与真皮层上层结合的表皮层。
优选的,所述表皮层上密布有微孔,微孔孔径为0.1~3mm,孔间距为1~10mm,表皮层厚度为0.2~0.5mm。优选的,所述表皮层由聚氨酯、硅橡胶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
一种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真皮层的双层结构模型导入三维打印机中;将I型胶原蛋白用醋酸溶液溶解,加入戊二醛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混均,真空脱泡,得打印材料;将打印材料置于三维打印设备的墨盒中,进行三维打印,得到真皮层,即为人工皮肤。
优选的,醋酸溶液的浓度为0.10~0.50mol/L。
优选的,打印材料中I型胶原蛋白的浓度为1~20wt%,戊二醛的浓度为0.10~0.50wt%,微球的浓度为0.01~0.2wt%。
优选的,利用两个喷嘴分别打印真皮层的上下层结构,用于打印下层的喷嘴口径为100~200μm,用于打印上层的喷嘴口径为10~200μm,喷嘴到打印平台的距离为20~40mm,打印材料的挤出速率为6~10mm•s-1,打印平台的温度为-10~4℃。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聚氨酯、硅橡胶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制备微孔,得到表皮层;将表皮层和真皮层通过黏合剂结合,即为人工皮肤。
黏合剂优选为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制剂,例如α-氨基丙烯酸酯、硅橡胶粘合剂等。
优选的,所述表皮层通过激光微加工技术制备。激光微加工技术打孔可制备小孔径、边缘光滑清洁的微孔,避免传统机械打孔工艺容易产生碎屑的缺陷,也不会产生边缘缺陷导致应力集中而降低表皮层的力学强度。
实施例 1
一种人工皮肤,包括表皮层和真皮层;其中,表皮层上密布有孔径为100μm的微孔,孔间距为1mm,表皮层厚度为0.2mm;真皮层为由胶原束制成的双层结构,其中,上层与表皮层结合,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其厚度为10μm,相邻微槽间距为10μm,胶原束直径为10μm,下层与创面接触,为三维网状结构,其厚度为2mm,三维网状结构的孔径为100μm,胶原束直径为150μm。所述胶原束包含I型胶原蛋白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
上述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1)将上述真皮层的双层结构模型导入三维打印机中;
(2)将I型胶原蛋白用0.1mol/L醋酸溶液溶解混匀后,加入戊二醛和直径为20nm的载有0.05wt%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微球,继续搅拌30min,混均,真空脱泡,得打印材料,打印材料中I型胶原蛋白的浓度为1wt%,戊二醛的浓度为0.20wt%,微球的浓度为0.01wt%;
(3)将打印材料置于三维打印设备的墨盒中,进行三维打印,利用两个喷嘴分别打印真皮层的上下层结构,得到真皮层:其中,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下层,喷嘴口径为100μm;另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上层,喷嘴口径为10μm;喷嘴到打印平台的距离为20mm,打印材料挤出速率为6mm·s-1,打印平台的温度为-10℃;
(4)通过激光微加工技术在聚氨酯薄膜上制备微孔,得到表皮层;
(5)使用黏合剂α-氨基丙烯酸酯将表皮层和真皮层结合,得到人工皮肤。
实施例 2
一种人工皮肤,包括表皮层和真皮层;其中,表皮层上密布有孔径为300μm的微孔,孔间距为2mm,表皮层厚度为0.2mm;真皮层为由胶原束制成的双层结构,其中,上层与表皮层结合,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其厚度为100μm,相邻微槽间距为100μm,胶原束直径为100μm,下层与创面接触,为三维网状结构,其厚度为3.5mm,三维网状结构的孔径为150μm,胶原束直径为100μm。所述胶原束包含I型胶原蛋白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
上述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1)将上述真皮层的双层结构模型导入三维打印机中;
(2)将I型胶原蛋白用0.3mol/L醋酸溶液溶解混匀后,加入戊二醛和直径为50nm的载有0.30wt%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微球,继续搅拌40min,混均,真空脱泡,得打印材料,打印材料中I型胶原蛋白的浓度为5wt%,戊二醛的浓度为0.25wt%,微球的浓度为0.1wt%;
(3)将打印材料置于三维打印设备的墨盒中,进行三维打印,利用两个喷嘴分别打印真皮层的上下层结构,得到真皮层:其中,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下层,喷嘴口径为100μm;另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上层,喷嘴口径为100μm;喷嘴到打印平台的距离为30mm,打印材料挤出的速率为8mm·s-1,打印平台的温度为0℃;
(4)通过激光微加工技术在硅橡胶薄膜上制备微孔,得到表皮层;
(5)使用黏合剂硅橡胶粘合剂将表皮层和真皮层结合,得到人工皮肤。
实施例 3
一种人工皮肤,包括表皮层和真皮层;其中,表皮层上密布有孔径为1mm的微孔,孔间距为5mm,表皮层厚度为0.4mm;真皮层为由胶原束制成的双层结构,其中,上层与表皮层结合,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其厚度为200μm,相邻微槽间距为100μm,胶原束直径为200μm,下层与创面接触,为三维网状结构,其厚度为4mm,三维网状结构的孔径为200μm,胶原束直径为200μm。所述胶原束包含I型胶原蛋白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
上述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1)将上述真皮层的双层结构模型导入三维打印机中;
(2)将I型胶原蛋白用0.5mol/L醋酸溶液溶解混匀后,加入戊二醛和直径为100nm的载有1wt%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微球,继续搅拌60min,混均,真空脱泡,得打印材料,打印材料中I型胶原蛋白的浓度为20wt%,戊二醛的浓度为0.50wt%,微球的浓度为0.2wt%;
(3)将打印材料置于三维打印设备的墨盒中,进行三维打印,利用两个喷嘴分别打印真皮层的上下层结构,得到真皮层:其中,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下层,喷嘴口径为200μm;另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上层,喷嘴口径为200μm;喷嘴到打印平台的距离为20mm,打印材料挤出的速率为10mm·s-1,打印平台的温度为4℃;
(4)通过激光微加工技术在聚氨酯薄膜上制备微孔,得到表皮层;
(5)使用黏合剂硅橡胶粘合剂将表皮层和真皮层结合,得到人工皮肤。
实施例 4
一种人工皮肤,包括表皮层和真皮层;其中,表皮层上密布有孔径为2mm的微孔,孔间距为10mm,表皮层厚度为0.4mm;真皮层为由胶原束制成的双层结构,其中,上层与表皮层结合,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其厚度为50μm,相邻微槽间距为50μm,胶原束直径为50μm,下层与创面接触,为三维网状结构,其厚度为4mm,三维网状结构的孔径为150μm,胶原束直径为100μm。所述胶原束包含I型胶原蛋白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
上述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1)将上述真皮层的双层结构模型导入三维打印机中;
(2)将I型胶原蛋白用0.35mol/L醋酸溶液溶解混匀后,加入戊二醛和直径为40nm的载有0.60wt%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微球,继续搅拌40min,混均,真空脱泡,得打印材料,打印材料中I型胶原蛋白的浓度为10wt%,戊二醛的浓度为0.25wt%,微球的浓度为0.10wt%;
(3)将打印材料置于三维打印设备的墨盒中,进行三维打印,利用两个喷嘴分别打印真皮层的上下层结构,得到真皮层:其中,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下层,喷嘴口径为100μm;另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上层,喷嘴口径为50μm;喷嘴到打印平台的距离为20mm,打印材料挤出的速率为7mm·s-1,打印平台的温度为2℃;
(4)通过激光微加工技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制备微孔,得到表皮层;
(5)使用黏合剂α-氨基丙烯酸酯将表皮层和真皮层结合,得到人工皮肤。
实施例 5
一种人工皮肤,包括表皮层和真皮层;其中,表皮层上密布有孔径为3mm的微孔,孔间距为5mm,表皮层厚度为0.5mm;真皮层为由胶原束制成的双层结构,其中,上层与表皮层结合,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其厚度为100μm,相邻微槽间距为50μm,胶原束直径为100μm,下层与创面接触,为三维网状结构,其厚度为3mm,三维网状结构的孔径为150μm,胶原束直径为100μm。所述胶原束包含I型胶原蛋白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
上述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1)将上述真皮层的双层结构模型导入三维打印机中;
(2)将I型胶原蛋白用0.1mol/L醋酸溶液溶解混匀后,加入戊二醛和直径为30nm的载有0.30wt%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微球,继续搅拌30min,混均,真空脱泡,得打印材料,打印材料中I型胶原蛋白的浓度为1wt%,戊二醛的浓度为0.30wt%,微球的浓度为0.10wt%;
(3)将打印材料置于三维打印设备的墨盒中,进行三维打印,利用两个喷嘴分别打印真皮层的上下层结构,得到真皮层:其中,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下层,喷嘴口径为150μm;另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上层,喷嘴口径为100μm;喷嘴到打印平台的距离为20mm,打印材料挤出的速率为6mm·s-1,打印平台的温度为-10℃;
(4)通过激光微加工技术在硅橡胶薄膜上制备微孔,得到表皮层;
(5)使用黏合剂α-氨基丙烯酸酯将表皮层和真皮层结合,得到人工皮肤。
实施例6
一种人工皮肤,由真皮层单独组成;真皮层为由胶原束制成的双层结构,其中,上层与表皮层结合,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其厚度为50μm,相邻微槽间距为60μm,胶原束直径为50μm,下层与创面接触,为三维网状结构,其厚度为3mm,三维网状结构的孔径为150μm,胶原束直径为200μm。所述胶原束包含I型胶原蛋白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
上述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1)将上述真皮层的双层结构模型导入三维打印机中;
(2)将I型胶原蛋白用0.1mol/L醋酸溶液溶解混匀后,加入戊二醛和直径为30nm的载有0.30wt%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微球,继续搅拌30min,混均,真空脱泡,得打印材料,打印材料中I型胶原蛋白的浓度为1wt%,戊二醛的浓度为0.30wt%,微球的浓度为0.10wt%;
(3)将打印材料置于三维打印设备的墨盒中,进行三维打印,利用两个喷嘴分别打印真皮层的上下层结构,得到真皮层:其中,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下层,喷嘴口径为200μm;另一个喷嘴用于打印上层,喷嘴口径为50μm ;喷嘴到打印平台的距离为20mm,打印材料挤出的速率为5mm·s-1,打印平台的温度为-10℃。
所得真皮层下层孔径大小为150μm,完全降解时间为21天,生长因子缓释周期为20天。
性能测试:
实施例1~5人工皮肤的相关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皮层撕裂强度测试,采用传统的机械打孔制备微孔孔径为0.1~3mm、孔间距为1~10mm的表皮层,为对照组。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真皮层下层孔径大小,以涂膜冻干法制备的真皮层支架作为对照组。
真皮层下层降解周期测试:将真皮层(共5组样,每组样品数n=3)在28℃干燥箱中干燥48 h后称重,取20 mg浸入1 mL PBS 液(pH7.4,含0.2 U/mL蛋白酶XI V),置于37℃恒温箱中,每24小时更换1次降解液。于降解第1~7d及2、3、4周后取出样本,28℃干燥箱中干燥48 h后称重,观察降解完全所需要的时间,为实验组。同法取涂膜冻干法制备的真皮层支架进行降解周期测试,为对照组。
生长因子缓释周期测试,参考文献“Bioactivation of collagen matrices through sustained VEGF release from PLGA microspheres. J Biomed Mater Res A. 2010 Jan;92(1):94-102.”方法。
本发明人工皮肤包括表皮层和真皮层,真皮层为由胶原束制成的双层真皮支架,上层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当成纤维细胞迁移的方向与槽方向一致时具有最快的迁移速度,因此,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创面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可快速在上层迁移,促进成纤维细胞的长入而达到促修复的效果。本发明通过三维打印制备双层真皮支架,其微槽结构及孔结构的均匀性可精确控制,孔的贯通性较好,既避免因支架致密而限制成纤维细胞快速达到创面位置,继而导致真皮支架渗透性差、血管化速率慢、抗感染效果不佳的问题,也避免了因支架疏松导致后期抗瘢痕效果较差的问题,从而实现成纤维细胞迁移和血管快速长入,促进创面修复以及抑制瘢痕形成,进一步达到抗瘢痕效果,克服了现有的合成人工真皮孔径分布大带来的缺陷。
本发明真皮支架的降解周期有效控制在3~4周,而现有技术得到的真皮支架具有较宽的降解周期分布。降解速率对瘢痕的形成具有影响,若降解太慢,将妨碍成纤维细胞和血管的长入,延缓创面愈合,若降解太快,则容易形成瘢痕。因此,精确的控制降解速率对促进皮肤修复、抑制瘢痕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并且,本发明的真皮支架具有很好的生长因子缓释功能,3周后生长因子即释放完85%。生长因子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质量浓度低时不能发挥调节功能,质量浓度高时又会引起不良反应。延缓生长因子的释放速率,使其释放速率与真皮层降解速率接近或一致,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从而起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人工皮肤可与负压引流装置联合使用,清创后,植入人工皮肤,并将负压引流海绵置于表皮层上,人工皮肤的边缘需要与附近的皮肤缝合在一起。负压引流的海绵每3天换一次,持续3周,21天后,硅胶层被去除,实施植皮手术。避免了创面局部渗液积聚,降低感染风险,提高皮片成活率,有利于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组织和创面愈合。

Claims (10)

1.一种人工皮肤,包括真皮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皮层为由胶原束制成的双层结构,其中,上层为平行排列的微槽结构,下层与创面接触,为三维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皮层上层的厚度为10~200μm,相邻微槽间距为10~100μm,胶原束直径为10~200μm;所述真皮层下层的厚度为2~4mm,三维网状结构的孔径为100~200μm,胶原束直径为100~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束包含I型胶原蛋白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其中,微球直径为20~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工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皮肤还包括与真皮层上层结合的表皮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层上密布有微孔,微孔孔径为0.1~3mm,孔间距为1~10mm,表皮层厚度为0.2~0.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层由聚氨酯、硅橡胶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
7.一种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真皮层的双层结构模型导入三维打印机中;将I型胶原蛋白用醋酸溶液溶解,加入戊二醛和载生长因子的微球,混均,真空脱泡,得打印材料;将打印材料置于三维打印设备的墨盒中,进行三维打印,得到真皮层,即为人工皮肤;
所述人工皮肤的结构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印材料中I型胶原蛋白的浓度为1~20wt%,戊二醛的浓度为0.10~0.50wt%,微球的浓度为0.01~0.2wt%。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两个喷嘴分别打印真皮层的上下层结构,喷嘴到打印平台的距离为20~40mm,打印材料的挤出速率为6~10mm·s-1,打印平台的温度为-10~4℃。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聚氨酯、硅橡胶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制备微孔,得到表皮层;将表皮层和真皮层通过黏合剂结合,即为人工皮肤;
所述人工皮肤的结构如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
CN201410301553.0A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068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553.0A CN104068945B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553.0A CN104068945B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8945A CN104068945A (zh) 2014-10-01
CN104068945B true CN104068945B (zh) 2016-11-16

Family

ID=51590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1553.0A Active CN104068945B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689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8214B (zh) * 2015-02-10 2017-01-18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EP3903843A1 (en) 2015-04-07 2021-11-03 Revotek Co., Ltd Compositions for cell-based 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TWI741980B (zh) 2015-04-07 2021-10-11 大陸商四川藍光英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生物磚及其用途
KR102556540B1 (ko) * 2016-10-12 2023-07-18 어드밴스드 바이오매트릭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천연 세포외기질 분자로 제조된 3차원(3-d) 프린팅 잉크
CN106421931A (zh) * 2016-11-10 2017-02-22 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皮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2090A (zh) * 2016-12-27 2017-03-22 广东泰宝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人工皮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9985B (zh) * 2016-12-27 2020-04-21 广东泰宝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促愈合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0918A (zh) * 2017-01-19 2017-06-20 武汉枫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3d打印构建皮肤组织的方法
CN108452381A (zh) * 2018-05-14 2018-08-28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53601B (zh) * 2018-08-13 2019-06-14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人造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85393B (zh) * 2018-10-23 2021-01-12 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皮肤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CN109602958B (zh) * 2019-01-11 2021-04-06 湖北中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SE1950711A1 (en) * 2019-06-13 2020-12-14 Cellink Ab 3d bioprinted skin tissue model
CN113413492B (zh) * 2020-06-04 2022-08-1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3d打印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803709A (zh) * 2020-06-24 2020-10-23 湖北中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00713A (zh) * 2020-06-24 2020-09-25 福建华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皮肤
CN112402692A (zh) * 2020-11-11 2021-02-26 深圳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人工真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82286A (zh) * 2021-04-07 2021-07-09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层仿生皮肤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18201A (zh) * 2022-07-21 2022-12-27 胶原蛋白(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复合结构胶原蛋白基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027A (zh) * 2001-02-06 2001-08-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复合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
CN1868422A (zh) * 2005-05-25 2006-11-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修复皮肤缺损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
CN101507835A (zh) * 2009-03-10 2009-08-19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仿生创面覆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6376A (zh) * 2009-11-20 2010-06-02 佘振定 生长因子缓释型双层人工皮肤
CN101874751A (zh) * 2009-04-30 2010-11-03 复旦大学 一种多层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808A (zh) * 2011-12-31 2012-07-04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一种人工皮肤及制备方法
CN103239758A (zh) * 2012-02-14 2013-08-14 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真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6506A2 (en) * 2005-04-04 2006-10-12 Techn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Ltd. Medical scaffol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and using thereof
CN103800096B (zh) * 2012-11-14 2016-12-21 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修复用植入纤维膜片、制备方法及含有其的医疗器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027A (zh) * 2001-02-06 2001-08-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复合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
CN1868422A (zh) * 2005-05-25 2006-11-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修复皮肤缺损的人工皮肤的制备方法
CN101507835A (zh) * 2009-03-10 2009-08-19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仿生创面覆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4751A (zh) * 2009-04-30 2010-11-03 复旦大学 一种多层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6376A (zh) * 2009-11-20 2010-06-02 佘振定 生长因子缓释型双层人工皮肤
CN102526808A (zh) * 2011-12-31 2012-07-04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一种人工皮肤及制备方法
CN103239758A (zh) * 2012-02-14 2013-08-14 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真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三维打印技术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张冠石,等;《中国医疗设备》;20140125;第29卷(第1期);第66-6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8945A (zh)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8945B (zh)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Augustine Skin bioprinting: a novel approach for creating artificial skin from synthetic and natural building blocks
US6911202B2 (en) Cosmetic repair using cartilage producing cells and medical implants coated therewith
CN103705984B (zh) 胶原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方法及应用
Lee et al.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dermis using 3D electrospun silk fibroin nanofiber matrix
US20150224226A1 (en) Methods of tissue generation
CN110191726A (zh) 电纺基质和方法
ES2955029T3 (es) Medicamento para la cicatrización de heridas
Liu et al. Epithelial–mesenchymal interactions as a working concept for oral mucosa regeneration
CN104353111B (zh) 一种用于腹壁缺损的生物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344632A1 (en) Tissue repair fiber membran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nd tissue repair product
Sun et al. Conduits harnessing spatially controlled cell-secreted neurotrophic factors improve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WO2014206308A1 (zh) 组织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Xie et al. Adult stem cells seeded on electrospinning silk fibroin nanofiberous scaffold enhance 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CN109602958A (zh)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0042B (zh) 一种人工硬脊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7929809A (zh) 一种可注射的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基质微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101810080B1 (ko) 치과용 멤브레인
JP2010500335A (ja) 皮膚創傷を治療する方法
CN206138449U (zh) 脑微血管模型
WO2024109777A1 (zh) 人工皮肤支架、生物打印方法及人工皮肤的培养方法
Zhao et al. The latest progress of tympanic membrane repair materials
Yildirimer et al. Tissue‐Engineered Human Skin Equival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Wound Healing
JP5896612B2 (ja) 細胞足場材
XiaoMing et al.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ombined with porcine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promote the healing of full-thickness skin injury in SD ra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