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7610A - 通信终端设备、通信系统、通信状态显示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设备、通信系统、通信状态显示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7610A
CN104067610A CN201280064928.5A CN201280064928A CN104067610A CN 104067610 A CN104067610 A CN 104067610A CN 201280064928 A CN201280064928 A CN 201280064928A CN 104067610 A CN104067610 A CN 104067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peed
communication
display packing
terminal devic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49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峰翔
浅井贵浩
今井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67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76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04L43/045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for graphical visualisation of monitoring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7Network arrangements for conference optimisation or adap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6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user interface aspects of conference c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通信终端设备(1)通过网络与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该通信终端设备(1)包括:存储单元(250),其配置为在其中储用于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用于针对通信质量被分类到其中的各个组显示该通信速度的状态;获取单元(220),配置为在通信期间获取通信速度;确定单元(230),配置为比较所获取的通信速度与用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确定用于显示所获取的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显示方法;以及显示单元(240)配置为采用所确定的显示方法显示所获取的通信速度的状态。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设备、通信系统、通信状态显示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其中用户彼此之间通过各自的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网络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终端设备上显示通信状态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来,采用大容量的网络,其中用户彼此之间进行通信同时通过网络看到他们的面部表情的网络通信系统的应用正日益增加,这种应用的代表为视频会议系统以及网络会议系统。
在使用网络通信系统中,视频、音频以及其他数据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被发送和接收,并且其质量通常取决于用于通信的网络环境。例如在使用通常的英特网线或无线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或网络会议系统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诸如在会议中,网络中的视频、音频等的通信频带变窄,并且通信速度的相加会使得视频、音频等的质量显著变差。
这样,通常,在用户终端上显示通信期间的视频、音频等等的发送和接收的通信速度的值的技术被认为是使得用户识别诸如视频会议的通信期间的网络环境的状态,这是已知的。不过,由于依赖于的通信质量是标清(SD)图像质量还是高清(HD),例如即使视频的通信速度在两种情况下都是500kbps时,视频质量也会显著不同,通信速度的数字本身也因此不会代表视频、音频等等的绝对质量。因此,问题在于普通用户不容易根据该通信速度的值理解在这种值下是否能够维持足以用于执行会议(通信)的视频和音频的质量。
思科统一视频优势视频电话方案(Cisco Unified Video Advantage VideoTelephony Solution )http://www.cisco.com/web/JP/product/hs/iptel/vta/prodlit/vtadv_ds.html描述了采用图形方式显示在会议期间所接收和发送的图像的质量。不过,这仅仅使得用户识别所发送和接收的图像的指令,但是对用户而言还是难以进一步理解在会议(通信)期间发送和接收视频、音频等等的通信速度的状态。
因此,存在一种需求,使得普通用户在用户使用各自的通信终端设备通过网络彼此进行通信时能够容易理解到,在通信期间在某一发送和接收视频、音频等等的通信速度下,足以用于执行通信的质量(通信质量)能够得到维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只扫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设备,其通过网络与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该通信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配置为在其中存储用于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用于针对通信质量被分类到其中的各个组显示该通信速度的状态;获取单元,配置为在通信期间获取通信速度;确定单元,配置为比较所获取的通信速度与用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并且确定用于显示所获取的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显示方法;以及显示单元,配置为采用所确定的显示方法显示所获取的通信速度的状态。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附图时阅读本发明的目前优选的实施例的下面的详细描述,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标、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配置图;
图2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外部视图;
图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具体功能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处理流程图;
图6是图释将被获取的具体通信速度的示图;
图7是图释第一实施例中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的具体实例的示图;
图8是图释第一实施例中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的另一个具体实例的示图;
图9是图释第一实施例中在通信期间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显示体实例的示图;
图10是图释第一实施例中在通信期间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替换显示实例的示图;
图11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具体功能框图;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处理流程图;
图13是图释第二实施例中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的具体实例的示图;
图14是图释第二实施例中虚拟理论值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的具体实例的示图;
图15是图释第二实施例中在通信期间通信速度的状态以及虚拟理论值的显示实例的示图;以及
图16是图释第二实施例中在通信期间通信速度的状态以及虚拟理论值的另一个显示实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配置图。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通信终端设备1、与通信终端设备1连接的网络2。如后面所述,每个通信终端设备1都具有照相机、麦克风、扬声器以及显示器(显示设备)。网络2可以是专用线或英特网线。由通信终端设备所共享的服务器设备可以连接到网络2,尽管在图1中该服务器设备被省略。
多个用户使用各自的通信终端设备1通过网络2进行输入视频会议的通信。接着,视频、音频以及诸如文件的数据在通信终端设备1之间被发送和接收。这种视频、音频等的质量取决于用于通信的网络环境。因此,当用于网络2中的通信频带变窄,并且发送和接收视频、音频等的的通信速度降低时,这种视频、音频等等的质量就会变差。在此,视频、音频等等的质量被称之为在通信中的通信质量。
在通信终端设备1中,,在通信中的通信质量被分类为多个组,并且对于每个组,如后所述,初步存储用于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用于显示该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显示方法。接着,在诸如视频会议的通信通过网络2被执行时,通信终端设备1在通信期间获取通信速度,比较所获取的通信速度与用于通信速度的阈值,并因此确定用于显示在通信期间的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显示方法,以便采用所确定的方法显示在通信期间的通信速度的状态。例如,当在通信期间的通信速度在其中在通信中的通信质量足够令人满意的范围(组)内时,所述通信速度显示为绿色。当在通信期间的通信速度在其中在通信中的通信质量不令人满意的范围(组)内时,所述通信速度显示为红色。采用这种方式,用户可以自然地理解到所述通信质量是否足以执行通信,即,视频、音频等等的足够的质量是否能够维持在在通信期间的通信速度。
图2是通信终端设备1的实施例的外部示图。可以使用通常个人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作为通信终端设备1,只要其上提供有照相机、麦克风、扬声器等等。
在图2中,通信终端设备1具有壳体1100、臂1200以及照相机壳体1300.所述壳体1100其中容纳中央处理单元(CPU)、内存、具有各种电子组件的电路板、麦克风、扬声器等等。
操作面板1110形成于壳体1100的前上表面,在表面上提供有秒版的各种操作按钮108a到108e、电源开关109、警示灯119等等。用于内置扬声器的一些无线电输出孔1112也设置在该操作面板1110上。用于容纳臂1200和照相机壳体1300的凹腔部分1120形成于壳体1100的后上表面。
在壳体1100的前面提供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多个连接开口1131a-131c,并且其上还提供有用于内置麦克风的声音获取孔1132。在壳体1100的后面也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连接开口(未示出),并且显示器(显示设备)120通过缆线连接到其中一个连接开口。
臂1200通过第一扭矩铰链1210连接到壳体1100,并且被配置成在0°到大约135°的倾角θ1的范围的向上和向下旋转。图2图释了倾角θ1为大约90°的状态。当倾角θ1为0°时,臂1200以及照相机壳体1300被容纳在壳体1100的凹腔部分1120中。
照相机壳体1300上设置有照相机112。该照相机壳体1300通过第二扭矩铰链1310连接到臂1200,并且被配置为在±180°的摇角θ2的范围以及±45°的倾角θ3的范围内上下左右转动。因此,照相机112也可以上下左右转动以便捕获用户、文件、房间等等的图像。
图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设备1的硬件配置。该通信终端设备1具有控制整个终端设备的动作并且执行必要处理的CPU101、其中存储用于驱动CPU101的诸如初始程序加载器(IPL)的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102、用作CPU101的工作存储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3、其中存储由CPU101执行的程序、视频、音频其他种类的数据等等的闪存104、根据CPU101的控制而控制在闪存104上的读取和写入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数据等等的固态驱动器(SSD)105、控制在外部记录介质106上读取和写入数据等的介质驱动器107、各种操作按钮108(在图2中用于108a-108e的通常的术语)、电源开关109、各种接口(I/F)111、113、116、117以及118、以及连接这些单元的内部总线110。
通信终端设备1其中还具有照相机112、麦克风114以及扬声器115,并且在其外部还提供有显示器(显示设备)120。显示器120可以在内部配置给通信终端设备1。
照相机112连接到图像捕获元件I/F113,而麦克风114和扬声器115连接到声音输入和输出I/F116。显示器120连接到显示器I/F117。如果有必要,各种外部设备可以通过图2中连接开口1131a到1131c等连接到外部设备连接I/F118。网络2连接到网络I/F111。
CPU101所执行的程序可以不存储在闪存104中而是存储在ROM102中。可以提供硬盘(HDD)等而替代闪存104。
当诸如视频会的通信被执行时,由照相机112所捕获的用户、文件等的视频(视频数据)被通过图像捕获元件I/F113和网络I/F111发送到网络2,并且同时通过显示器I/F117显示在显示器120上。由麦克风114所收集的用户的声音(音频信号)通过声音输入和输出I/F116和网络I/F111被发送到网络2。从网络2所接收到的视频(视频数据)通过网络I/F111和显示器I/F117显示在显示器120上。从网络2所接收到的音频(音频信号)通过相同的网络I/F111和声音输入和输出I/F116被输出到扬声器115。
CPU101控制网络I/F111、图像捕获元件I/F113、声音输入和输出I/F116、显示器I/F117等的动作以及控制对通过网络I/F111发送和接收的视频和音频的各种处理,诸如压缩、解压缩等等。可以使用与CPU101分开的专用电路来执行压缩、解压缩等的处理。。
CPU101监视在通信期间通过网络I/F111发送和接收的视频、音频等等的通信速度,并且确定所述通信质量是否能够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进行通信,即确定在这种通信速度的状态下能够维持视频、音频等等的足够的质量。接着,CPU101确定用于显示所述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显示方法,并且使用所确定的显示方法通过显示器I/F117在显示器120上显示所述在通信期间的通信速度的状态。
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配置和其动作。
第一实施例
图4图释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重要配置的功能框图。在图4中,通信终端设备1具有通信控制单元210、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以及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在此,通信控制单元210对应于图3中的网络I/F111。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以及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的功能结合图3中CPU101和存储在ROM102或闪存104中的给定程序而实现。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对应于图3中的闪存104中的给定存储区域。
图5图释了图4中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以及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如上所述,用于执行该处理流程图的程序存储在图3中的ROM102或闪存104中。该程序可以分布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外部记录介质106等)中。
图5还是图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状态显示方法的处理步骤的示图。
尽管多个用户使用各自的通信终端设备1通过网络2进行诸如视频会议的通信,但是通信终端设备1的通信控制单元210(图3中的网络I/F111)控制向其他通信终端设备发送视频、音频等等和从他通信终端设备接收视频、音频等等。因此,通信控制单元210控制视频、音频等等的发送和接收的通信速度。
尽管诸如视频会的通信通过网络2执行,但是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从通信控制单元210获得视频、音频等等的通信速度(步骤S301)。接着,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将所获取的通信速度发送到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该配置使得在例如通信终端设备1被激活时或者在用户发出指令时自动获取通信速度。
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在其中存储用于与所述通信质量对应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用于针对在通信中的通信质量被初步分类到其中的各个组显示该通信速度的状态。后面将描述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的具体配置。
在通信期间,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比较从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发送来的所述通信速度以及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中的用于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以便确定在通信期间的所述通信速度属于哪一组(步骤S302)以及确定用于显示在通信期间的所述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显示方法(步骤S303)。随后,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告知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所确定的显示方法。
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通过显示器I/F117控制显示器120上的显示以便根据从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所通知的所述显示方法显示在通信期间的通信速度的状态(步骤S304).
下面,结合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的具体配置描述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以及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的具体动作。
图6是图释第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具体通信速度的示图。
如图6所示,所涉及的通信速度包括通信终端设备将视频、音频以及其他数据发送到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速度以及通信终端设备从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接收视频、音频以及其他数据的通信速度。
在图4中,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从通信控制单元210(具体地,图3中的网络I/F111)获取通信终端设备1将视频、音频以及其他数据发送到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速度,并且对这些通信速度求和以便获得发送通信速度发送通信速度。类似地,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从通信控制单元210获取通信终端设备1从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接收视频、音频以及其他数据的通信速度,并对这些通信速度求和以便获得接收通信速度。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将所述发送通信速度和所述接收通信速度发送到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
当通信控制单元210控制视频、音频、数据等的总的发送通信速度和接收通信速度时,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可以直接从通信控制单元210所述总的发送通信速度和接收通信速度。
图7是图释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中所存储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和显示方法的具体实例的示图。在图7的实例中,通信(会议)的质量被分类为三组,并且用于对应通信速度的阈值也被分类为三组,使得每组的所述通信速度的状态利用不同颜色被区分开。通常,组的数量为2或大于2的给定数量。
图8是图释相同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中存储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的另一个具体实例的示图。在图8的实例中,通信(会议)的质量被分类为五组,并且用于对应通信速度的阈值也被分类为五组,使得每组的所述通信速度的状态利用分度数被区分开。同样在该情况下通常,组的数量为2或大于2的给定数量。
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比较从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发送来的所述通信速度(发送通信速度和接收通信速度)和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中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以便确定所述通信速度属于哪一组,并且确定其显示方法。作为此处的具体实例,发送通信速度为300kbps,以及接收通信速度为200kbps。
在图7的实例中,参见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确定发送通信速度300kbps属于组2并且其所述显示方法采用黄色显示。类似地,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确定该接收通信速度200kbps属于组1并且其所述显示方法为红色。
在图8的实例中,参见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确定发送通信速度300kbps属于组4并且其所述显示方法具有两个分度。类似地,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确定接收通信速度200属于组5并且其所述显示方法具有一个分度。
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通过显示器I/F117控制在显示器120上的显示,以便使用由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所确定的所述显示方法显示在通信期间所述通信速度(发送通信速度和接收通信速度)的状态。
图9是图释在显示器120显示实例的示图。在图9的(a)中所图释的是一种传统显示实例,其中发送通信速度300kbps和接收通信速度200kbps各自的值“300”、“200”都按照原样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当在诸如视频会议的通信期间出现干扰时,普通用户不能仅仅通过该数值分辨出问题是什么。
在图9的(b)中所图释的是采用图7中的所述显示方法的显示实例,其中发送通信速度300kbps的数值“300”显示为黄色,而接收通信速度200kbps的数值“200”显示为红色。在图9的(c)中所图释的是采用图8中的所述显示方法的显示实例,其中发送通信速度300kbps显示为两分度,而接收通信速度200kbps显示为一分度。
在图9的(b)和(c)的情况下,当在通信期间在视频和音频中出现干扰时,普通用户能够观看屏幕而自然地理解到所述通信速度是否容许他或她以令人满意的方式继续会议,尽管用户不能分辨出该干扰的确切原因。
所述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所述显示方法不显示图9的(b)和(c)的实例。例如,除了颜色区分或分度数量区分之外,可以采用各种显示方法,诸如使用字符(话语)或图形以及多种显示方式的组合。
图10图释了除了图9的(b)和(c)的实例之外的各种显示实例。在图10的(a)中所图释的是其中采用颜色区分和分度数量被组合起来的实例。在图10的(b)中所图释的是其中通信速度的值被添加到分度数量上的实例。在图10的(c)中所图释的是其中通信速度的值被添加到图10的(a)中实例中的实例。在图10的(d)中所图释的是其中通信速度的状态采用字符(话语)替代颜色区分或分度数量被显示的实例。在图10的(e)中所图释的是其中字符和分度数量被组合起来的实例。在图10的(f)中所图释的是其中字符和颜色区分被组合起来的实例。在图10的(g)中所图释的是其中字符和分度数量被组合起来的实例。
第二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采用一种其中在通信期间显示随着时间改变的实际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方法。在第二实施例中,除了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显示随着时间改变的实际通信速度(被测量值)的状态,还在每个给定周期(给定时间间隔)内检测所述通信速度的最大值,以及将该最大值当作虚拟理论值,并且还显示该虚拟理论值的状态。
在此,在通信期间在每个给定周期中所获得的所述通信速度的最大值可以被称之为在所给定的周期内所期望(可获得的)所谓的最大通信速度。因此在这种给定周期内的所述通信速度的最大值被当作虚拟理论值。
由于在通信期间显示了随时间改变的实际通信速度(所测量值)的状态以及虚拟理论值的状态,因此例如,当所述通信质量在测量值方面差而所述通信质量在虚拟理论值方面好时,用户可以假设所述通信质量暂时变差并且很快就会变好。
图11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设备1的主要配置的功能框图。在图11中,通信控制单元210、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以及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第一存储单元)250与图4中的相同。虚拟理论值获取单元225、虚拟理论值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5以及虚拟理论值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第二存储单元)255是新增加的单元。
与图4的情况类似,通信控制单元210对应于图3中的网络I/F111。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虚拟理论值获取单元225、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虚拟理论值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5以及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的功能结合图3中CPU101和存储在ROM102或闪存104中的给定程序而实现。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以及虚拟理论值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5对应于图3中的闪存104中的给定存储区域。
图12图释了图11中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虚拟理论值获取单元225、虚拟理论值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5以及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用于执行该处理流程图的程序存储在图3中的ROM102或闪存104中。该程序可以分布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外部记录介质106等)中。
图12还是图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状态显示方法的处理步骤的示图。
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类似,尽管通信终端设备1通过网络与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进行诸如视频会议的通信,通信终端设备的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获取视频、音频等等的实际通信速度(测量值)(步骤S401)。更具体而言,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从通信控制单元210(具体地,图3中的网络I/F111)获取通信终端设备1向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发送视频、音频、数据等的通信数据,并且对这些通信速度求和以便获得发送通信速度发送通信速度。类似地,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从通信控制单元210获取通信终端设备1从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接收视频、音频以及其他数据的通信速度,并对这些通信速度求和以便获得接收通信速度。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将所述发送通信速度和所述接收通信速度发送到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
还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当通信控制单元210控制视频、音频、数据等的总的发送通信速度和接收通信速度时,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可以直接从通信控制单元210所述总的发送通信速度和接收通信速度。
在通信期间,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比较从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发送来的所述通信速度(发送通信速度和接收通信速度)和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中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以便确定所述通信速度属于哪一组(步骤S302),并且确定用于显示在通信器件的所述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显示方法(第一显示方法)(步骤S303)。接着,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将所确定的显示方法发送到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
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在其中存储与所述通信质量对应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第一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用于针对在通信中的通信质量被初步分类到其中的各个组显示该通信速度的状态。
该虚拟理论值获取单元225还从通信控制单元210获取视频、音频、数据等的实际通信速度,并且对这些通信速度求和以便获得通信速度。关于所述通信速度,虚拟理论值获取单元225在每个给定周期中(给定时间间隔)检测所述通信速度的最大值,并且将该最大值认为是虚拟理论值(步骤S404)。在声明通信后的紧接着的周期中,预定最大通信速度(在网络环境完全准备时理论上期望的最大通信速度)被当作虚拟理论值。
虚拟理论值获取单元225针对发送通信速度和接收通信速度中的每一个获取虚拟理论值。接着,该虚拟理论值获取单元225将所获得的虚拟理论值(发送的虚拟理论值和接收的虚拟理论值)发送到虚拟理论值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5。
虚拟理论值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5比较从虚拟理论值获取单元225发送来的虚拟理论值(发送的虚拟理论值和接收的虚拟理论值)和虚拟理论值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5中的虚拟理论值的阈值,以便确定虚拟理论值属于哪一组(步骤S405)以及确定用于显示虚拟理论值的状态的显示方法(第二显示方法)(步骤S406)。随后,虚拟理论值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5将所确定的显示方法发送到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
虚拟理论值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5在其中存储与所述通信质量对应的虚拟理论值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第二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用于针对在通信中的通信质量被初步分类到其中的各个组显示该虚拟理论值的状态。虚拟理论值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5基本上具有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相同的配置。
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通过显示器I/F117控制在显示器120上的显示,以便根据从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和虚拟理论值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5发送来的所述显示方法显示在通信期间的实际通信速度和虚拟理论值的状态(步骤S407)。针对发送和接收的每一个,显示实际通信速度和虚拟理论值的状态。
在下面,描述了根据图11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设备1的具体动作实例。在此,在通信期间的实际通信速度的状态采用分度数量显示,而虚拟理论值的状态采用颜色区分显示。
图13是图释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中所存储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和显示方法(第一显示方法)的具体实例的示图。在图13中,与上述图8类似,在通信中的通信质量被分类为无阻,并且用于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也被分类为无阻,因此使用该分度数量来区分每组的通信速度的状态。
图14是图释所述虚拟理论值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5中所存储的所述虚拟理论值的阈值和显示方法(第二显示方法)的具体实例的示图。在这种情况下,在通信中的通信质量被分类为三组,并且虚拟理论值的阈值也被分类为三组,因此使用不同颜色区分每组的虚拟理论值的状态。如果虚拟理论值被改写为所述通信速度,则图14与上述图7一样。
在图13和图14中,实际通信速度的状态被分类为五组,而虚拟理论值的状态被分类为三组。不过,这些都只是举例。例如,虚拟理论值的状态可以分类为五组,而实际通信速度的状态可以分类为三组。可替换地,两种状态都可以分类为相同数量的组。而且,阈值不需要基于相同的基础。
在此,假设所述通信速度获取单元220提供550kbps的发送通信速度和200kbps的接收通信速度。假设虚拟理论值获取单元225也提供600kbps的发送虚拟理论值和600kbps的接收虚拟理论值。
参见所述通信速度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0(图13),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确定550kbps的发送通信速度属于组1以及其所述显示方法具有五个分度。类似地,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确定接收通信速度200kbps属于组5以及其所述显示方法具有一个分度。
参见虚拟理论值阈值/显示方法存储单元255(图14),虚拟理论值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5确定发送虚拟理论值600kbps属于组1以及其所述显示方法为绿色。类似地,虚拟理论值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5确定接收虚拟理论值600kbps也属于组1以及其所述显示方法为绿色。
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控制单元240通过显示器I/F117控制显示器120上的显示,以便根据所述通信速度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0和虚拟理论值显示方法确定单元235所确定的所述显示方法显示实际通信速度和虚拟理论值的状态。
图15是图释上述实例中的显示器120上的显示实例的示图。即,550kbps的发送通信速度的状态采用五分度显示,而接收通信速度的状态采用一分度显示。600kbps的发送虚拟理论值的状态采用五分度显示,而发送通信速度的状态为绿色,以及600kbps的接收虚拟理论值采用一分度显示,接收通信速度的状态为绿色。因此,例如,用户可以参照图15而自然理解到接收状态暂时恶化并且可能很快会改善
图16是图释显示器120上的另一个显示实例的示图。这是这种情况的实例,其中实际发送通信速度为400kbps,而实际接收通信速度为200kbps,并且例如,关于虚拟理论值,发送的虚拟理论值为450kbps,而接收的虚拟理论值为220kbps。例如,参照图16中的显示,用户可以本能地理解到,该传输状态容许他或她能够以令人满意的方式继续会议,并且该接收状态可能维持在不好的情况一会儿。
在图15和图16中,实际发送和接收通信速度的状态采用分度数量显示,并且发送和接收的虚拟理论值的状态通过颜色区分来显示。相反地,实际发送和接收通信速度的状态通过颜色区分来显示,而发送和接收的虚拟理论值的状态采用分度数量显示。可替换地,发送和接收通信速度通过颜色区分来显示。简而言之,可以采用任何方法作为所述显示方法,只要用户一眼就能识别发送和接收通信速度的状态以及发送和接收虚拟理论值的状态。
已经基于所附的附图描述了该实施例。将理解到本发明并不限于参照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而且,在上述描述中,所述通信速度可以改写为通信频带(带宽)。即,所述通信速度包括通信带宽(在视频、音频等等的发送和接收时的通信带宽)。
尽管为了完整和清除披露的目的而已经参照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附后的权利要求书并不因此受到这样的限制,而是应该被认为是可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公正地落入此处所给出的基本教导内的所有修改形式和替换结构。

Claims (9)

1.一种通信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与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该通信终端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配置为在其中存储用于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用于针对通信质量被分类到其中的各个组显示该通信速度的状态;
获取单元,配置为在通信期间获取通信速度;
确定单元,配置为比较所获取的通信速度与用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并且确定用于显示所获取的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显示方法;以及
显示单元,配置为采用所确定的显示方法显示所获取的通信速度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方法包括针对每个组采用不同颜色显示所述通信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方法包括针对每个组采用不同分度数显示所述通信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方法包括针对每个组采用不同话语显示所述通信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方法包括针对每个组采用不同颜色、不同分度数以及不同话语中的至少两种来显示所述通信速度。
6.一种通信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与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该通信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配置为在其中存储用于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第一显示方法,该第一显示方法用于针对通信质量被分类到其中的各个组显示该通信速度的状态;
第二存储单元,配置为在其中存储通信速度的虚拟理论值以及第二显示方法,该第二显示方法用于针对通信质量被分类到其中的各个组显示该虚拟理论值的状态;
通信速度获取单元,配置为在通信期间获取通信速度;
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比较所获取的通信速度与用于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并且确定用于显示所获取的通信速度的状态的第一显示方法;
最大值获取单元,配置为,在该通信你的每个给定周期内,获取在该周期内的通信速度的最大值作为虚拟理论值;
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比较所获取的虚拟理论值与用于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的所述虚拟理论值的阈值,并且确定用于显示所获取的虚拟理论值的状态的第二显示方法;以及
显示单元,配置为采用所确定的第一显示方法显示所获取的通信速度的状态以及采用所确定的第二显示方法显示所获取的虚拟理论值的状态。
7.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多个通信终端设备,每个对应于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个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所述通信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
8.一种用于在通信终端设备中显示通信状态的方法,该通信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与另一个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该通信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在其中存储用于通信速度的阈值以及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用于针对通信质量被分类到其中的各个组显示该通信速度的状态,该方法包括:
在通信期间获取通信速度;
比较所获取的通信速度与用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速度的阈值;
确定用于显示所获取的通信速度的状态的显示方法;以及
采用所确定的显示方法显示所获取的通信速度的状态。
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指令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CN201280064928.5A 2011-12-28 2012-12-27 通信终端设备、通信系统、通信状态显示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Pending CN1040676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7121 2011-12-28
JP2011287121 2011-12-28
JP2012-247013 2012-11-09
JP2012247013A JP2013153414A (ja) 2011-12-28 2012-11-09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端末装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通信状態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2/084293 WO2013100188A1 (en) 2011-12-28 2012-12-27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state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7610A true CN104067610A (zh) 2014-09-24

Family

ID=48697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4928.5A Pending CN104067610A (zh) 2011-12-28 2012-12-27 通信终端设备、通信系统、通信状态显示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62718A1 (zh)
EP (1) EP2798838A4 (zh)
JP (1) JP2013153414A (zh)
CN (1) CN104067610A (zh)
AU (1) AU2012360700B2 (zh)
CA (1) CA2860167A1 (zh)
SG (1) SG11201403299QA (zh)
WO (1) WO20131001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9588B (zh) 2013-08-06 2019-03-08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装置和确定结果提供方法
CA2920122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Ricoh Company, Limited Program, communication quality estimation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quality estim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6287230B2 (ja) * 2014-01-14 2018-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管理装置
JPWO2015115245A1 (ja) * 2014-01-29 2017-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6349997B2 (ja) 2014-06-17 2018-07-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341023B2 (ja) 2014-09-16 2018-06-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端末装置、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800629B2 (en) 2014-09-29 2017-10-24 Ricoh Company, Lt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US9954912B2 (en) 2014-09-29 2018-04-24 Ricoh Company, Lt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JP2016072821A (ja) * 2014-09-30 2016-05-09 Kddi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コンテンツ視聴システム、通知方法及び通知プログラム
US9374556B2 (en) 2014-11-26 2016-06-21 Ricoh Company, Lt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utput of content data,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7079385A (ja) * 2015-10-20 2017-04-27 株式会社エヌアイデイ 映像及び音声を送信可能な装置を用いた相互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相互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方法、並びに相互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JP2017092647A (ja) 2015-11-06 2017-05-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614108B2 (en) * 2015-11-10 2020-04-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for streaming spoken query
JP6677061B2 (ja) 2016-04-22 2020-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34965B2 (ja) 2016-06-20 2020-0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6677A (ja) * 2003-09-10 2005-03-3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通信装置
CN1681004A (zh) * 2004-04-05 2005-10-12 朗迅科技公司 实时的客观语音分析器
JP2007150530A (ja) * 2005-11-25 2007-06-14 Sharp Corp 携帯型無線通信機器
CN1984200A (zh) * 2005-11-14 2007-06-20 美国博通公司 支持互联网电话的语音通信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1378295A (zh) * 2007-08-28 2009-03-04 杨汉民 表示网络电话通话质量的方法
CN101779444A (zh) * 2006-05-02 2010-07-14 斯凯普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通信系统中的呼叫质量的用户界面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5095A (ja) * 2000-03-27 2001-10-05 Sony Corp 通信方法、通信サービス装置、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7373402B2 (en) * 2002-08-19 2008-05-13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machine-readable medium for configuring thresholds on heterogeneous network elements
US20050107135A1 (en) * 2003-11-18 2005-05-19 Nokia Corporation Terminal,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isplaying an indication of bandwidth
JP2007013330A (ja) * 2005-06-28 2007-01-18 Sii Ido Tsushin Kk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速度表示方法、記録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U2007211267A1 (en) * 2006-02-01 2007-08-09 Vonage Holding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 status of a device in a packet-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094257B2 (en) * 2006-06-30 2015-07-28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US8274905B2 (en) * 2006-08-22 2012-09-25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graph representative of network performance over a time period
US8064391B2 (en) * 2006-08-22 2011-11-22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optimizing network performance to a wireless device
US7738392B2 (en) * 2006-09-20 2010-06-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services over integrated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5056341B2 (ja) * 2006-11-07 2012-10-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中継装置、通信中継方法および通信中継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058573B2 (ja) * 2006-11-29 2012-10-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8193513A (ja) * 2007-02-06 2008-08-21 Nec Saitama Ltd 携帯端末および通信速度表示システム
WO2008102504A1 (ja) * 2007-02-19 2008-08-28 Nec Corporation 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端末の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
US20080244061A1 (en) * 2007-03-30 2008-10-0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s
US8630193B2 (en) * 2009-06-11 2014-01-14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to a user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s
US8699321B2 (en) * 2008-12-04 2014-04-15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h state determinations
JP4873028B2 (ja) * 2009-03-06 2012-02-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端末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CN102469493B (zh) * 2010-11-18 2014-07-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空口状况评估方法及装置
US9264664B2 (en) * 2010-12-03 2016-02-16 Intouch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GB2494745B (en) * 2011-07-08 2015-11-11 Avaya Inc Negotiate multi-stream continuous presence
JP2014072632A (ja) * 2012-09-28 2014-04-21 Brother Ind Ltd 通信端末、遠隔会議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686165B2 (en) * 2013-04-25 2017-06-20 Control4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icating link qualit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6677A (ja) * 2003-09-10 2005-03-3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通信装置
CN1681004A (zh) * 2004-04-05 2005-10-12 朗迅科技公司 实时的客观语音分析器
CN1984200A (zh) * 2005-11-14 2007-06-20 美国博通公司 支持互联网电话的语音通信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JP2007150530A (ja) * 2005-11-25 2007-06-14 Sharp Corp 携帯型無線通信機器
CN101779444A (zh) * 2006-05-02 2010-07-14 斯凯普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通信系统中的呼叫质量的用户界面
CN101378295A (zh) * 2007-08-28 2009-03-04 杨汉民 表示网络电话通话质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53414A (ja) 2013-08-08
WO2013100188A1 (en) 2013-07-04
EP2798838A4 (en) 2015-05-27
US20140362718A1 (en) 2014-12-11
AU2012360700A1 (en) 2014-07-03
EP2798838A1 (en) 2014-11-05
CA2860167A1 (en) 2013-07-04
SG11201403299QA (en) 2014-07-30
AU2012360700B2 (en)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7610A (zh) 通信终端设备、通信系统、通信状态显示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JP6341023B2 (ja) 端末装置、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137248A (zh) 视频分辨率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切换系统
JP2003076978A (ja) 画像処理検査システム
CN109995862B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终端
US20220217778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601048B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314759A (zh) 信息处理装置、会议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80070195A1 (en) Data acquisition equipm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data between data acquisition equipment
CN109451339A (zh) 音频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608945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会議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940643A (zh) 通信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JP6465179B2 (ja) 表示装置、システム、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657908B (zh) 一种数字总线异常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50137B (zh) 便携式生命搜救指挥箱及系统
US20210031100A1 (en) Multipath Wireless Controller
CN105206292B (zh) 一种播放端响应多控制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2738445B (zh) 多线路推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41062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WO2019071436A1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03561028A (zh) 基于裸眼3d技术的ims可视话机
US20220053167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Hub Apparatus For Use In A 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13468B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分体式电子设备
JP6037480B1 (ja) 位置表示装置、位置表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tv会議システム
KR20100067418A (ko) 디지털 비디오 레코더와 통신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