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2833B - 根据电池状态来控制用户设定的电子设备以及选择可否决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根据电池状态来控制用户设定的电子设备以及选择可否决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2833B
CN104062833B CN201410108075.1A CN201410108075A CN104062833B CN 104062833 B CN104062833 B CN 104062833B CN 201410108075 A CN201410108075 A CN 201410108075A CN 104062833 B CN104062833 B CN 104062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etting
time
option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80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2833A (zh
Inventor
石津健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62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2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2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2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53Intensity control of illuminating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2Monitoring battery levels, e.g. power saving mode being initiated when battery voltage goes below a certain lev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根据电池状态来控制用户设定的电子设备、程序以及选择可否决定方法。电子设备具备:蓄电池;余量检测部,对上述蓄电池的蓄电余量进行检测;设定单元,进行具有多个选项的用户设定的设定;可否决定单元,基于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决定与由上述设定单元设定的上述用户设定建立对应的上述多个选项可否被选择;以及通知单元,以使由上述可否决定单元禁止了选择的选项和许可了选择的选项能够分别被识别的方式进行通知。

Description

根据电池状态来控制用户设定的电子设备以及选择可否决定方法
2013年3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060163号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电池状态来控制用户设定的电子设备、程序以及选择可否决定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7-78807号公报公开有一种内置了蓄电池的投影装置。该投影装置对幻灯放映进行投影。当幻灯放映的投影所要时间比根据其蓄电池的电压推断的投影装置的能够投影时间长时,通过控制电路来自动地减少投影装置的光源的消电耗流,通过控制电路自动地降低其光源的亮度。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7-78807号公报中,未公开蓄电池的蓄电余量变少的情况下的用户设定。所谓用户设定是指能够与用户的喜好相匹配来进行定制的设备的各种设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能够根据蓄电池的蓄电余量的多少来对用户设定的选项进行限制/限制缓和。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案,电子设备具备:蓄电池;余量检测部,对上述蓄电池的蓄电余量进行检测;设定单元,进行具有多个选项的用户设定的设定;可否决定单元,基于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决定与由上述设定单元设定的上述用户设定建立对应的上述多个选项可否被选择;以及通知单元,以使由上述可否决定单元禁止了选择的选项和许可了选择的选项能够分别被识别的方式进行通知。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进一步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根据附加的附图一起进行如下的详细说明能够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该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该电子设备所具备的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由该电子设备显示的用户设定显示区域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该电子设备所具备的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由该电子设备显示的用户设定显示区域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该电子设备所具备的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发明而附加了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以及图示例。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投影装置1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该投影装置1为电子设备。外部设备99与投影装置1连接。由外部设备99生成的影像作为影像信号从外部设备99向投影装置1传送,基于该影像信号的影像98通过投影装置1向屏幕投影。投影装置1具有影像98的投影光96的亮度(明亮度)的调整功能。即,用户90对投影装置1的操作部6进行操作,能够使投影光96的亮度增减。
用户90通过投影装置1的操作部6的操作能够对投影光96的亮度进行阶段性调整,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存在多个。即,作为投影装置1的动作的设定条件的选项存在多个。具体地说,能够将投影光96的亮度进行2个阶段调整,作为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存在高亮度设定(第一选项)以及低亮度设定(第二选项)。在通过用户90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而将用户设定设定为高亮度设定(高亮度模 式)的情况下,通过投影装置1投影高亮度的投影光96。另一方面,在通过用户90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而将用户设定设定为低亮度设定(低亮度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投影装置1投影低亮度的投影光96。高亮度设定的投影光96的亮度比低亮度设定的投影光96的亮度高。此外,本发明不将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阶段数限定为2个阶段。
高亮度设定为高电耗设定,低亮度设定为低电耗设定。即,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被选择为高亮度设定的情况下的投影装置1的电耗,比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被选择为低亮度设定的情况下的投影装置1的电耗高。
投影装置1中内置有蓄电池(二次电池)7,能够对该蓄电池7进行充电。该投影装置1利用蓄电池7的电力进行动作。当外部电源(例如,从电力公司或者供电公司等供给的工业电源)91与投影装置1连接时,从该外部电源91向投影装置1供给电力,投影装置1的蓄电池7被充电,同时投影装置1利用外部电源91的电力进行动作。
当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较多时,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不被限制。即,在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高亮度设定的选择以及低亮度设定的选择。因此,通过用户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对于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能够选择高亮度设定和低亮度设定中的任一个。
另一方面,当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较少时,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被限制。即,在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低亮度设定的选择,但禁止高亮度设定的选择。因此,通过用户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能够对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选择低亮度设定,但不能够选择高亮度设定。
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充电余量)是多还是少,以规定的阈值为基准来判断。即,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规定的阈值,则在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高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的选择。另一方面,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规定的阈值以下,则在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低亮度设定的选择,但禁止高亮度设定的选择。即,规定的阈值是选项可否选择的判断基准,用于区别选项。高亮度设定 对应于超过规定阈值的选项,低亮度设定对应于为规定阈值以下的选项。此外,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能够换算为通过其蓄电余量能够使投影装置1动作的剩余时间,因此该蓄电余量与该剩余时间相当,阈值被换算为以时间为单位的阈值。
在投影装置1的动作中,在投影光96的亮度的用户设定被选择为高亮度设定的状态下,在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投影装置1以如下的(1)或者(2)的某一个那样动作。
(1)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自动地变更为低亮度设定,投影光96的亮度降低。然后,只要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不超过规定的阈值,就禁止选择高亮度设定。
(2)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维持高亮度设定,投影光96的亮度维持高亮度。然后,当用户90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而选择低亮度设定时,然后,只要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不超过规定的阈值,则禁止选择高亮度设定。
在投影光96的亮度的调整时,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显示在影像98中。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由投影装置1生成。即,用于显示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的信号被与影像信号叠加,由此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显示在影像98中。
在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中,显示有与投影光96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的多个选项(高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这些选项中当前选择的选项和未选择的选项被识别地显示。具体地说,在被选择的选项的背景中附加白色以外的颜色或者花纹,在未选择的选项的背景中附加白色。
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所显示的选项中被许可选择的选项和被禁止选择的选项被识别地显示。例如,表示被许可选择的选项的文字用黑色显示,表示被禁止选择的选项的文字用灰色或者半透明显示。
因此,用户90在观察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的同时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由此能够对投影光96的亮度进行调整。此外,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的显示内容也可以由投影装置1所设置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或者信号灯(例如根据显示内容来闪烁、点亮或者熄灭的发光二极管)显示。
投影装置1能够对影像98的色调(画质)进行调整。用户90对投影装置1的操作部6进行操作,而能够对影像98的色调进行调整。能够设定 的色调为电影色调、体育观赛色调、照片色调、游戏色调、计算机图形色调等。即,作为与色调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存在电影色调、体育观赛色调、照片色调、游戏色调以及计算机图形色调。
图2是投影装置1的框图。
投影装置1具备投影装置主体部2、系统控制器3、程序存储器4、操作部6、蓄电池7、充电控制部8以及电源装置9等。
蓄电池7例如是铅蓄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镍·氢蓄电池、镍·镉蓄电池、镍·铁蓄电池、镍·锌蓄电池或者氧化银·锌蓄电池。
电源装置9是将直流的输出电压保持一定的稳定化电源。即,电源装置9使从外部电源91输入的交流电力的电压降低,将该交流电力变换为一定电压的直流电力,并将该直流电力向充电控制部8输出。电源装置9可以设置在投影装置1的框体内,也可以设置在其框体外。在电源装置9设置在投影装置1外的情况下,电源装置9通过布线与充电控制部8连接。在电源装置9未与外部电源91连接的情况下,不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直流电力。
充电控制部8是对蓄电池7的充电·放电进行控制的电路。即,充电控制部8将从电源装置9供给的直流电力的一部分向投影装置1的各部(系统控制器3、程序存储器4、操作部6以及投影装置主体部2等)供给,并且将从电源装置9供给的直流电力的一部分向蓄电池7进行充电。在未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直流电力的情况下,将充电控制部8向蓄电池7充电的电力向投影装置1的各部(系统控制器3、程序存储器4、操作部6以及投影装置主体部2等)供给。
充电控制部8对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进行检测,并将表示该蓄电余量的信号(以下称为余量信号)向系统控制器3输出。即,充电控制部8为蓄电余量检测部。
此外,充电控制部8将表示是否从电源装置9供给直流电力的信号(即、表示是否为充电中的信号。以下称为充电有无信号。)向系统控制器3输出。在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直流电力的情况下,充电有无信号表示“1(充电中)”,在从电源装置9未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直流电力的情 况下,充电有无信号表示“零(非充电中)”。
操作部6是从用户90受理输入的输入装置,例如由多个开关(按钮)或者拨号盘等构成。当用户90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时,操作部6将对应于操作内容的信号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向系统控制器3输出。操作部6设置在投影装置1的框体上、或者相对于该框体独立地设置。
投影装置主体部2被输入由外部设备99输出的影像信号,将基于该影像信号的影像向屏幕进行投影。该投影装置主体部2具有影像输入端子21、影像信号变换部22、影像信号处理部(定标器(scalar))23、显示控制器24、显示元件25、光源控制部26、光源装置27以及投影透镜28等。
投影装置主体部2是DMD型投影装置主体部、LCD型投影装置主体部或者LCOS(硅上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为商标)型投影装置主体部。DMD型投影装置主体部是在显示元件25利用了DMD(数字·微镜·器件)。LCD型投影装置主体部是在显示元件25利用了透射式LCD面板(液晶显示元件面板)。LCOS型投影装置主体部是在显示元件25利用了反射型LCD面板。
影像输入端子21设置在投影装置1的框体上。外部设备99的影像输出端子经由影像信号电缆99a(参照图1)与影像输入端子21连接,由外部设备99输出的影像信号向影像输入端子21输入。
影像信号变换部22、影像信号处理部23、显示控制器24、显示元件25、光源控制部26以及光源装置27设置在投影装置1的框体内。影像信号变换部22将由影像输入端子21输入的模拟影像信号变换为数字影像信号,并且将该数字影像信号或者向影像输入端子21输入的数字影像信号变换为规定的格式。
影像信号处理部23对由影像信号变换部22输出的影像信号进行各种信号处理。例如,影像信号处理部23被从系统控制器3输入显示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参照图1)的信号(该信号由系统控制器3生成),将该信号与从影像信号变换部22输入的影像信号叠加,而将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与影像98合成。此外,影像信号处理部23进行从影像信号变换部22输入的影像信号的定标,使影像信号的像素数(分辨率)增减。此外,影像信号处理部23进行基于所定标的影像信号的影像的坐标变换(例如投影变 换),由此梯形失真(keystone)校正或者拟合(fitting)校正或者进行这双方。由影像信号处理部23信号处理后的影像信号向显示控制器24传送。
显示元件25为空间光调制元件,更具体地说为DMD、透射式LCD面板或者反射型LCD面板。显示元件25具有二维阵列状地排列的多个像素等。在显示元件25为DMD的情况下,显示元件25的像素为可动微镜,在显示元件25为透射式LCD面板或者反射型LCD面板的情况下,显示元件25的像素为液晶元件。
显示控制器24基于从影像信号处理部23输入的影像信号来驱动显示元件25。例如,显示控制器24基于从影像信号处理部23输入的影像信号,按照显示元件25的每个像素来进行PWM控制或者PNM控制等,由此向显示元件25照射的光根据像素按照每个像素来调制。由此,由显示元件25形成影像。
显示元件25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例如3)。
光源装置27朝向显示元件25照射可见光。具体地说,光源装置27为分时方式或者色分离方式。
在光源装置27为色分离方式的情况下,光源装置27具有白色光源以及色分离器等,从白色光源发出的白色光被色分离器分离为多个颜色(例如红色、绿色、蓝色)的光。在该情况下,显示元件25的数量为多个,这些显示元件25分别生成各颜色的影像,各颜色的光分别向显示元件25照射,分别透射显示元件25或者被显示元件25反射的各颜色的光被合成。该合成的投影光96由投影透镜28向屏幕投影,由此在该屏幕上映出彩色的影像98。
在光源装置27为分时方式的情况下,光源装置27将相互不同颜色的可见光(例如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依次反复向显示元件25照射,其反复的1个周期与由显示元件25生成1帧的彩色影像的期间相当。在该情况下,显示元件25的数量为一个,显示元件25依次反复生成相互不同颜色的影像。更具体地说,显示元件25使与由光源装置27出射的光的颜色为相同颜色的影像与该光的出射定时同步地生成。透射了显示元件25或者被显示元件25反射的各颜色的光按照时间来合成,该合成的投影光96由投影透镜28向屏幕投影,由此在该屏幕上映出彩色的影像98。
在光源装置27为分时方式的情况下,光源装置27为滤色器方式或者彩色光源方式。在光源装置27为滤色器方式的情况下,光源装置27具有滤色器、主轴马达以及白色光源等,滤色器通过主轴马达而旋转,从白色光源发出的白色光通过旋转中的滤色器,由此白色光被依次反复变换为各颜色(红色、绿色、蓝色)。在光源装置27为彩色光源方式的情况下,光源装置27具有相互不同颜色的多个光源(例如红色光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这些光源依次反复点亮。
光源装置27所利用的光源为半导体发光元件(例如激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或者灯(例如卤素灯、氙气灯、金属卤化物灯、水银灯、放电灯),或者是对半导体发光元件或者灯组合了荧光体的光源。
光源控制部26对光源装置27的亮度进行控制。即,系统控制器3将表示亮度的调光信号向光源控制部26输出,光源控制部26按照与从系统控制器3输入的调光信号相对应的亮度来使光源装置27发光。
此外,在光源装置27为分时方式的情况下,光源控制部26基于从显示控制器24输入的定时信号,对光源装置27的各颜色光的出射定时进行控制。由此,由光源装置27出射的光,与由显示元件25生成与其为相同颜色的影像的定时同步。
投影透镜28能够进行聚焦的调整,并且能够进行焦距的调整。
系统控制器3是具有CPU以及存储装置等的运算处理装置(计算机)。
程序存储器4是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或者磁存储装置。程序存储器4中存储有程序5。
系统控制器3通过对程序存储器4进行访问而读取程序5。系统控制器3执行按照程序存储器4的处理。由此,系统控制器3对影像信号处理部23、显示控制器24以及光源控制部26进行综合控制。
接着,对系统控制器3基于程序5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3是可否决定处理的流程图。首先,系统控制器3基于从充电控制部8输入的充电有无信号来判断充电的有无(步骤S1)。此时,在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电力的情况下(步骤S1:“是”),系统控制器3许可选项中的高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的选择(步骤S3),并且存储许可了高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的选择的情况。然后,系统控制器3的处 理返回步骤S1。
另一方面,在未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电力的情况下(步骤S1:“否”),系统控制器3基于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出的蓄电余量,决定与投影装置主体部2(特别是光源装置27)的输出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高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可否选择(参照步骤S3~步骤S5)。
即,首先,系统控制器3将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与规定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3)。即,系统控制器3将由充电控制部8输出的余量信号的电平与规定阈值进行比较。
当比较的结果、由系统控制器3判断为蓄电余量超过规定阈值时(步骤S3:“是”),系统控制器3许可选项中的高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的选择(步骤S4)。然后,系统控制器3存储许可了高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的选择的情况。然后,系统控制器3的处理返回步骤S1。
另一方面,当比较的结果、由系统控制器3判断为蓄电余量为规定阈值以下时(步骤S3:“否”),系统控制器3许可选项中的低亮度设定的选择、禁止高亮度设定的选择(步骤S5)。然后,系统控制器3存储许可低亮度设定的选择且禁止高亮度设定的选择的情况。然后,系统控制器3的处理返回步骤S1。
系统控制器3反复执行图3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
与是否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电力无关,当用户90通过操作部6的操作而输入用户设定模式的指令时,系统控制器3执行用户设定处理。在图3所示的处理被进行1次以上之后,进行用户设定处理。其中,可否决定处理被反复进行,因此用户设定处理有时与可否决定处理并行地进行。此外,也可以接着图3的步骤S2、S4、S5来进行用户设定处理。
用户设定处理是用于从与投影装置主体部2(特别是光源装置27)的输出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的处理。以下,对用户设定处理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系统控制器3生成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的显示信号,将该显示信号向影像信号处理部23输出。由此,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的显示信号通过影像信号处理部23而与影像信号叠加,在所投影的影像98中合成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
此时,系统控制器3基于图3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的存储结果来决定多个选项(高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的显示状态,并生成根据该显示状态的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的显示信号。具体地说,系统控制器3生成许可选择的选项(在步骤S2或者步骤S4的情况下为高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在步骤S5的情况下为低亮度设定)和禁止选择的选项(在步骤S2或者步骤S4的情况下没有被禁止的选项,在步骤S5的情况下为高亮度设定)成为能够识别的显示状态那样的显示信号,将该显示信号向影像信号处理部23输出。即,以能够分别识别由上述可否决定单元禁止选择的选项和许可选择的选项的方式进行通知。此外,也可以是许可选择的选项在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显示、禁止选择的选项不在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显示这样的显示状态。
然后,用户90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由此对某一个选项(高亮度设定和低亮度设定的某一个)进行选择。即,用户90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由此对应于操作内容的信号向系统控制器3输出,系统控制器3基于该信号来选择某一个选项。此时,系统控制器3不受理对根据图3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的结果而被禁止的选项进行选择,而受理对根据图3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的结果而被许可的选项进行选择。
然后,系统控制器3将表示根据所选择的选项的亮度的调光信号向光源控制部26输出。于是,光源控制部26以根据从系统控制器3输入的调光信号的亮度使光源装置27发光。即,在通过用户90对操作部6的操作而与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输出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被设定为高亮度设定的情况下,光源装置27以高亮度发光,投影高亮度的投影光96。此外,在通过用户90对操作部6的操作而与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输出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被设定为低亮度设定的情况下,光源装置27以低亮度发光,投影低亮度的投影光96。此外,无论在通过用户90对操作部6的操作而用户设定被设定为高亮度设定和低亮度设定的哪个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3都存储用户设定的内容。
根据本实施方式,产生以下那样的效果。
(a)如果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较少,则在用户设定中禁止高亮度设定的选择,因此能够延长投影装置1的可利用时间。
(b)如果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较多,则在用户设定中许可高亮度设定的选择,因此能够使投影光96明亮而舒适地利用投影装置1。
(c)能够根据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的多少来改变定制中的变化。即,如果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较多,则在用户设定中许可高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的选择,如果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较少,则在用户设定中禁止高亮度设定的选择、且许可低亮度设定的选择,因此能够使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较多的情况下的与亮度相关的定制的变化、与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较少的情况下的与亮度相关的定制的变化不同。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投影光96的亮度以2个阶段进行调整,但也可以以3个以上的阶段进行调整。即,与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输出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的数量为2,但也可以为3以上。在该情况下,与蓄电余量比较的阈值的数量是从选项的数量减去1而得到的值,这些阈值按阶段来准备。
例如,在能够将投影光96的亮度以3个阶段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作为与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输出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具有高亮度设定、中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所检测出的蓄电余量通过系统控制器3而与高阈值以及低阈值(高阈值>低阈值)比较。然后,在所检测的蓄电余量超过高阈值的情况下,在用户设定中许可高亮度设定、中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的选择,在所检测的蓄电余量超过低阈值且为高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在用户设定中许可中亮度设定以及低亮度设定的选择而禁止高亮度设定的选择,在所检测的蓄电余量为低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在用户设定中许可低亮度设定的选择而禁止高亮度设定以及中亮度设定的选择。
〔变形例2〕
系统控制器3也可以基于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来决定与只读存取器更新(系统程序的更新)的执行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例如,第一选项:只读存取器更新的自动执行,第二选项:只读存取器更新的手动执行,第三选项:只读存取器更新的执行禁止)可否选择。例如,如果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超过高阈值,则在用户设定中许可选择第一选项~第三选项。如果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为高阈值以下且 超过低阈值(其中,高阈值>低阈值),则在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二选项以及第三选项的选择,在用户设定中禁止第一选项的选择。如果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为低阈值以下,则在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三选项的选择,在用户设定中禁止第一选项以及第二选项的选择。
〔变形例3〕
系统控制器3也可以基于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决定与姿态传感器的开启/关闭设定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例如,第一选项:使姿态传感器开启的设定,第二选项:使姿态传感器关闭的设定)可否选择。例如,如果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超过阈值,则在用户设定中许可选择第一选项以及第二选项,如果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为阈值以下,则在用户设定中许可选择第二选项、禁止选择第一选项。
〔第二实施方式〕
对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
第二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同样地构成(参照图2)。但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程序存储器4所储存的程序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程序存储器4所储存的程序5不同。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程序5而由系统控制器3执行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程序5而由系统控制器3执行的处理不同。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定与投影装置主体部2(特别是光源装置27)的输出亮度相关,用户设定的选项的可否根据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来决定。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定与计时时间(设定时间)相关,用户设定的选项的可否选择根据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来决定。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用户90使用由投影装置1投影的影像98来进行投影。影像98中显示有计时中的显示时间95。显示时间95通过投影装置1来显示。即,用于对显示时间95进行显示的信号由投影装置1叠加于影像信号,由此显示时间95在影像98中显示。计时功能搭载于投影装置1,显示时间95表示由投影装置1计时的时间。显示时间95的数值随着时间经过而时刻变化。
计时如果是向上计数式的计时,则显示时间95表示从计时开始时刻(特 别是讲演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时间,如果计时是向下计数式的计时,则显示时间95表示从当前时刻到计时结束时刻(特别是讲演结束预定时刻)为止的时间。因此,用户90对显示时间95通过目视进行确认,由此能够在识别从讲演开始起的时间以及讲演的剩余时间的同时进行讲演。
用户在计时开始前对投影装置1的操作部6进行操作,由此能够使计时时间(设定时间)阶段性地增减,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存在多个。具体地说,能够使计时时间在4个阶段中进行增减,作为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存在第一设定时间(第一选项)、第二设定时间(第二选项)、第三设定时间(第三选项)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第四选项)。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值相互不同,满足“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第四设定时间”。例如,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分别为100分钟,80分钟,60分钟以及40分钟。用户90通过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而在用户设定中设定了第一设定时间的情况下,由投影装置1进行该第一设定时间的计时,计时中的显示时间95在影像98中显示。对于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或者第四设定时间也同样。但是,本发明不将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阶段数限定于4个阶段。
此外,设定时间越长则投影装置1必须驱动的时间越长、电耗值越大。即,由选择各设定时间引起的电耗值的大小成为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第四设定时间。
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的多少以规定的阈值为基准来判断,选项的选择的可否基于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与规定阈值的比较来决定(参照下述表)。
【表1】
如上述表1所示那样,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第一阈值,则
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
此外,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第一阈值以下且超过第二阈值(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但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
此外,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第二阈值以下且超过第三阈值(其中,第二阈值>第三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但禁止第一设定时间以及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
此外,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第三阈值以下且超过第四阈值(其中,第三阈值>第四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择中许可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但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以及第三设定时间的选择。
此外,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第四阈值以下,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
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能够换算为通过蓄电余量而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因此该蓄电余量相当于该剩余时间。此外,充电控制部8对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进行检测,因此充电控制部8相当于根据其检测余量来换算为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的换算部(换算单元)。
在此,当将第一阈值换算为通过第一阈值的蓄电余量而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等于第一设定时间。即,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第一阈值就相当于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第一阈值以下就相当于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为第一设定时间以下。同样,当将第二阈值换算为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等于第二设定时间。当将第三阈值换算为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等于第三设定时间。当将第四阈值换算为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等于第四设定时间。
关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关系,总结于以下的表中。
【表2】
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
根据第一阈值换算的剩余时间=第一设定时间
根据第二阈值换算的剩余时间=第二设定时间
根据第三阈值换算的剩余时间=第三设定时间
根据第四阈值换算的剩余时间=第四设定时间
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第四设定时间
如上所述,在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的情况(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因此,用户设定被设定为第一设定时间,并且即使在开始了该第一设定时间的计时的情况下,该计时也在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用完之前结束。即,能够防止在第一设定时间的计 时结束之前产生投影装置1的充电切断。在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超过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或者第四设定时间的情况下也同样。
在使计时时间(设定时间)增减时,图5所示那样的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通过投影装置1与影像98合成。在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中,显示出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多个选项(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参照图5所示的“计时器设定时间”的行)。这些选项中当前所选择的选项和未选择的选项被识别地显示。具体地说,对所选择的选项的背景附加白色以外的颜色或者花纹,对未选择的选项的背景附加白色。
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4所显示的选项中许可选择的选项和禁止选择的选项被识别地显示。例如,表示许可选择的选项的文字用黑色显示,表示禁止选择的选项的文字用灰色或者半透明显示。
用户90在观察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的同时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由此能够使计时时间进行增减。
在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中显示有计时器开始图标以及计时器复位图标。当用户90通过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而选择计时器开始图标或者计时器复位图标时,所选择的选项(第一~第四设定时间的某一个)的计时开始或者计时被复位。
此外,在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中显示有与显示时间95(参照图4)的显示位置相关的选项(“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当用户90通过在观察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7的同时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而选择某个选项时,在所选择的选项的位置显示出显示时间95。
接着,对系统控制器3基于程序5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图6是由系统控制器3执行的判断处理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那样,系统控制器3根据从充电控制部8输入的充电有无信号来判断充电的有无(步骤S101)。此时,在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电力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系统控制器3许可第一~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并存储许可了第一~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的情况(步骤S102)。然后,系统控制器3的处理返回步骤S101。
另一方面,在未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电力的情况下(步 骤S101:“否”),系统控制器3执行图6的可否决定处理(步骤S100),如果这些处理结束,则系统控制器3的处理返回步骤S101。
因此,系统控制器3反复执行图6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
接着,对可否决定处理进行说明。此外,蓄电余量与第一阈值的比较(S101A~S103A)、蓄电余量与第二阈值的比较(S101B~S103B)、蓄电余量与第三阈值的比较(S101C~S103C)、以及蓄电余量与第四阈值的比较(S101D~S103D)的处理也可以按照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规定顺序来依次执行,蓄电余量与第一阈值的比较(S101A~S103A)、蓄电余量与第二阈值的比较(S101B~S103B)、蓄电余量与第三阈值的比较(S101C~S103C)、以及蓄电余量与第四阈值的比较(S101D~S103D)的处理也可以由系统控制器3分别并行地执行。
如图6所示那样,系统控制器3基于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决定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可否选择(参照步骤S101A~步骤S103A、步骤S101B~步骤S103B、步骤S101C~步骤S103C、步骤S101D~步骤S103D)。
参照图7对作为选项的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在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时利用第一阈值。即,系统控制器3将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101A)。
当比较的结果、由系统控制器3判断为蓄电余量超过第一阈值时(步骤S101A:“是”),系统控制器3许可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步骤S102A)。然后,系统控制器3存储许可了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的情况。然后,进入将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的步骤(S101B)。
另一方面,当比较的结果、由系统控制器3判断为蓄电余量为第一阈值以下时(步骤S101A:“否”),系统控制器3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步骤S103A)。然后,系统控制器3存储禁止了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的情况。然后,进入将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的步骤(S101B)。
在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时利用第二阈值,在第三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时利用第三阈值,在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时 利用第四阈值。如图6所示那样,系统控制器3通过将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与第二阈值、第三阈值以及第四阈值依次进行比较来决定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处理,与系统控制器3通过将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处理相同。即,步骤S101B~步骤S103B、步骤S101C~步骤S103C、步骤S101D~步骤S103D与步骤S101A~步骤S103A分别对应。
与是否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电力无关,当用户90通过操作部6的操作而输入用户设定模式的指令时,系统控制器3执行用户设定处理。在图6所示的处理进行了1次以上之后,进行用户设定处理。其中,反复进行图6所示的处理,因此有时用户设定处理与可否决定处理(步骤S100)并行地进行。此外,接着图6的步骤S102、S102D、S103D,也可以进行用户设定处理。
用户设定处理是用于从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中选择一个的处理。以下,对用户设定处理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系统控制器3生成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4的显示信号,并将该显示信号向影像信号处理部23输出。由此,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4的显示信号通过影像信号处理部23而与影像信号叠加,在所投影的影像98中合成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4。
此时,系统控制器3基于图6所示的处理的存储结果(参照步骤S102、步骤102A、S103A、S102B、S103B、S102C、S103C、S102D、S103D),决定多个选项(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显示状态,生成根据该显示状态的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4的显示信号。具体地说,系统控制器3生成成为能够识别出许可选择的选项和禁止选择的选项的显示状态那样的显示信号,并将该显示信号向影像信号处理部23输出。即,以能够分别识别由上述可否决定单元禁止了选择的选项和许可了选择的选项的方式进行通知。此外,也可以为许可选择的选项显示于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4、禁止选择的选项不在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4显示这种显示状态。
然后,用户90通过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由此选择某一个选项。即,用户90通过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由此与操作内容相对应的信号向系统控制器3输出,系统控制器3基于该信号选择某一个选项。此时,系统控制器3不受理对根据图6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的结果而被禁止的选项进行选择,受理对根据图6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的结果而被许可的选项进行选择。
然后,当用户90通过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来选择计时器开始图标时,开始由系统控制器3所选择的选项(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或者第四设定时间的某一个)的计时。在计时中,系统控制器3生成用于显示显示时间95的显示信号,并将该显示信号向影像信号处理部23输出。于是,显示时间95的显示信号通过影像信号处理部23而与影像信号叠加,在所投影的影像98中合成显示时间95。
根据本实施方式,产生以下那样的效果。
(a)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越多,能够使计时时间越长。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变得越少,能够使计时时间越短。因此,能够根据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的多少来变更与计时相关的定制的变化。
(b)当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成为第一设定时间以下时,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因此能够防止在计时中途产生投影装置1的充电切断。在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成为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或者第四设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也同样。
〔第三实施方式〕
对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相互对应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
第三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同样地构成(参照图2)。但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程序存储器4所储存的程序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程序存储器4所储存的程序5不同。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器3根据程序5执行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器3根据程序5执行的处理不同。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定与投影装置主体部2(特别是光源装置27)的输出亮度相关,用户设定的选项的可否选择基于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来决定。与此相对,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定与计时时间(设定时 间)相关,用户设定的选项的可否选择基于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来决定。
图4示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投影装置主体部2(特别是光源装置27)的输出亮度能够在2个阶段中进行调整。即,用户90通过对投影装置1的操作部6进行操作,由此能够将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输出亮度选择为高亮度设定和低亮度设定的某一个。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输出亮度的设定为高亮度设定的情况下的投影光96的亮度,比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输出亮度的设定为低亮度设定的情况下的投影光96的亮度高。高亮度设定为高电耗设定,低亮度设定为低电耗设定。此外,无论在与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输出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被设定为高亮度设定和低亮度设定的哪个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3都存储用户设定的内容。
用户90使用由投影装置1投影的影像98来进行投影。在影像98中显示有计时中的显示时间95。显示时间95由投影装置1显示。即,用于对显示时间95进行显示的信号与向投影装置1输入的影像信号叠加,由此显示时间95与影像98合成。投影装置1搭载有计时功能,显示时间95表示由投影装置1计时的时间。显示时间95的数值随着时间经过而时刻变化。计时为向上计数式或者向下计数式。因此,用户90通过目视来确认显示时间95,由此能够在对从讲演开始起的时间以及讲演的剩余时间进行识别的同时进行讲演。
用户通过在计时开始前对投影装置1的操作部6进行操作,由此能够使计时时间(设定时间)阶段性地增减,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存在多个。具体地说,能够使计时时间在4个阶段中进行增减,作为与计时时间有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存在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这些计时时间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在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输出亮度设定为低亮度设定的情况下,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的可否选择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被决定。
即,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 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
此外,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以下且超过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其中,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但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
此外,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以下且超过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其中,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但禁止第一设定时间以及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
此外,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以下且超过低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其中,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但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以及第三设定时间的选择。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低亮度第四阈值以下,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
在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输出亮度设定被选择为高亮度设定的情况下,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的可否选择如以下的(1)~(4)那样决定(参照下述的表3)。
(1)关于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的可否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以下且超过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有条件地许可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所谓条件是指,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输出亮度的设定从高亮度设定向低亮度设定变更(在以下的(2)~(4)的情况下列举的条件也同样)。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以下,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
在此,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为高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为低阈值。
(2)关于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的可否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高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高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以下且超过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有条件地许可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以下,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禁止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
在此,高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为高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为低阈值。
(3)关于第三设定时间的选择的可否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高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三设定时间的选择。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高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以下且超过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有条件地许可第三设定时间的选择。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以下,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禁止第三设定时间的选择。
在此,高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为高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为低阈值。
(4)关于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的可否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高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四设定时间的选 择。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高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以下且超过低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有条件地许可第四
设定时间的选择。
如果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低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以下,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禁止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
在此,高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为高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为低
阈值。
【表3】
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能够换算为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以及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因此该蓄电余量与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以及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相当。所谓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是指,在投影装置主体部2(特别是光源装置27)的亮度设定为高亮度设定的情况下,投影装置1通过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能够动作的时间。所谓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是指,在投影装置 主体部2(特别是光源装置27)的亮度设定为低亮度设定的情况下,投影装置1通过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能够动作的时间。如果从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换算的蓄电余量与从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换算的蓄电余量相互相等,则该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比该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短。
充电控制部8对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进行检测,因此充电控制部8相当于从该检测余量换算为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以及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的换算部(换算单元)。
在此,当将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换算为通过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的蓄电余量而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与第一设定时间相等。即,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的情况相当于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以下的情况相当于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为第一设定时间以下。同样,当将高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换算为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与第二设定时间相等。当将高亮度第三阈值换算为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与第三设定时间相等。当将高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换算为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与第四设定时间相等。
此外,当将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换算为通过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的蓄电余量而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与第一设定时间相等。即,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的情况相当于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为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以下的情况相当于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为第一设定时间以下。同样,当将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换算为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与第二设定时间相等。当将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换算为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与第三设定时间相等。当将低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换算为低亮度剩余时间时,其换算值与第四设定时间相等。
关于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低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第一设定
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关系,总结在以
下的表中。
【表4】
如上所述,在投影光96的亮度被设定为高亮度的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的情况、或者投影光96的亮度被设定为低亮度的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的情况(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的情况、或者蓄电池7所蓄电的余量超过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许可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因此,能够防止在第一设定时间的计时结束之前产生投影装置1的充电切断。关于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或者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被许可的情况也同样。
在使计时时间(设定时间)增减时,图7所示那样的用户设定显示区 域93通过投影装置1与影像98合成。在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3中,显示出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多个选项。这些选项中当前选择的选项和未选择的选项被识别地显示。用户90通过在观察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3的同时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由此能够使计时时间增减。
此外,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3所显示的选项中的许可选择的选项、有条件地许可选择的选项、以及禁止选择的选项被识别地显示。例如,对许可选择的选项赋予圆圈,对有条件地许可选择的选项赋予三角标记,对禁止选择的选项赋予叉标记。此外,表示许可选择的选项的文字用黑色显示,表示禁止选择的选项的文字用灰色或者半透明显示。
此外,当用户90通过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来选择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3中的计时器开始图标时,开始所选择的选项(第一~第四设定时间中的某个)的计时。另一方面,在计时中,当用户90通过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来选择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3中的计时器复位图标时,计时被复位。此外,在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3中显示有与显示时间95的显示位置相关的选项,当用户90通过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而对某个选项进行选择时,在所选择的选项的位置显示出显示时间95。
接着,对系统控制器3基于程序5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图8是由系统控制器3执行的判断处理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那样,系统控制器3基于从充电控制部8输入的充电有无信号来判断有无充电(步骤S201)。此时,在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电力的情况下(步骤S201:“是”),系统控制器3许可第一~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并存储许可了第一~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的情况(步骤S202)。然后,系统控制器3的处理返回步骤S201。
另一方面,在未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电力的情况下(步骤S201:“否”),系统控制器3判断与投影装置主体部2(特别是光源装置27)的亮度相关的用户设定是低亮度设定和高亮度设定中的哪个(步骤S203)。该判断基于系统控制器3所存储的内容来进行、或者基于从系统控制器3向光源控制部26输出的调光信号来进行。
在投影装置主体部2(特别是光源装置27)的亮度设定为低亮度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203:“是”),由系统控制器3执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可 否决定处理(参照图6的S100)(步骤S204)。在该情况下,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参照图6的可否决定处理的说明中,“第一阈值”替换为“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第二阈值”替换为“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第三阈值”替换为“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第四阈值”替换为“低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如果图6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结束,则系统控制器3的处理返回步骤S201。
在投影装置主体部2(特别是光源装置27)的亮度设定为高亮度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203:“否”),通过系统控制器3执行图8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S200。如果图6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结束,则系统控制器3的处理返回步骤S201。
接着,参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对这些可否决定处理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那样,系统控制器3基于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决定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可否选择(参照步骤S201A~步骤S204A、步骤S201B~步骤S204B、步骤S201C~步骤S204C、步骤S201D~步骤S204D)。
参照图8对作为选项的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处理进行说明。在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时利用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以及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即,系统控制器3将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与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以及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201A、S202A)。
当比较的结果、由系统控制器3判断为蓄电余量超过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时(步骤S201A:“是”),系统控制器3许可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步骤S203A)。然后,系统控制器3存储许可了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的情况。然后,进入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处理。
当比较的结果、由系统控制器3判断为蓄电余量为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以下且超过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时(步骤S201A:“否”、步骤S202A:“是”),系统控制器3有条件地许可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步骤S204A)。然后,系统控制器3存储有条件地许可了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的情况。然后,进入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的可否的决定处理。
当比较的结果、由系统控制器3判断为蓄电余量为低亮度设定用第一 阈值以下时(步骤S202A:“否”),系统控制器3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步骤S205A)。然后,系统控制器3存储禁止了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的情况。然后,进入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的可否的决定处理。
然后,如图8所示那样,进行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接着,进行第二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接着,进行第三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接着,进行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在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决定时,分别利用高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以及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以及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以及低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系统控制器3通过将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与高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以及低亮度设定用第二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以及低亮度设定用第三阈值、高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以及低亮度设定用第四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处理,与系统控制器3通过将由充电控制部8检测的蓄电余量与高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以及低亮度设定用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可否的处理相同。步骤S201B~步骤S205B、步骤S201C~步骤S205C、步骤S201D~步骤S205D与步骤S201A~步骤S205A分别对应
与是否从电源装置9向充电控制部8供给电力无关,并且无论投影装置主体部2(特别是光源装置27)的亮度设定为低亮度设定和高亮度设定中的哪个,当用户90通过操作部6的操作而输入用户设定模式的指令时,系统控制器3都执行用户设定处理。在图8所示的处理进行了1次以上之后,进行用户设定处理。其中,图8所示的处理被反复进行,因此用户设定处理有时与可否决定处理(步骤S100、S200)并行地进行。此外,也可以接着图8的步骤S202、S204、203D~S205D来进行用户设定处理。
用户设定处理是从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的选项(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中选择一个的处理。以下,对用户设定处理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系统控制器3生成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3的显示信号,并将该显示信号向影像信号处理部23输出。由此,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3的显示信号通过影像信号处理部23而与影像信号叠加,在所投影的影像98中合成 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3。
此时,系统控制器3基于图6以及图8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S100、S200)的存储结果(参照步骤102A、S103A、S102B、S103B、S102C、S103C、S102D、S103D、S202、S203A~S205A、S203B~S205B、S203C~S205C、S203D~S205D),来决定多个选项(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四设定时间)的显示状态,而生成根据该显示状态的用户设定显示区域93的显示信号。具体地说,系统控制器3生成成为许可选择的选项、有条件地许可选择的选项、禁止选择的选项能够被识别的显示状态那样的显示信号,并将该显示信号向影像信号处理部23输出。即,以能够分别识别由可否决定单元禁止了选择的选项、许可了选择的选项、有条件地许可了选择的选项的方式进行通知。
然后,用户90通过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由此选择某一个选项。即,通过用户90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与操作内容对应的信号被输出给系统控制器3,系统控制器3基于该信号来选择某一个选项。
此时,系统控制器3不受理对根据图6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S100)或者图8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S200)的结果而被禁止的选项进行选择。
此外,系统控制器3受理对根据图6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S100)或者图8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S200)的结果而被许可的选项进行选择。
此外,系统控制器3受理对根据图6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S100)或者图8所示的可否决定处理(S200)的结果而被有条件地许可的选项进行选择。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器3将表示低亮度的调光信号向光源控制部26输出,光源控制部26使光源装置27以低亮度发光。
然后,当用户90通过对操作部6进行操作来选择计时器开始图标时,开始系统控制器3所选择的选项(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或者第四设定时间中的某个)的计时。在计时中,系统控制器3生成用于对显示时间95进行显示的显示信号,并将该显示信号向影像信号处理部23输出。于是,显示时间95的显示信号通过影像信号处理部23而与影像信号叠加,在所投影的影像98中合成显示时间95。
根据本实施方式,产生以下那样的效果。
(a)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越多,则能够使计时时间越长。蓄电池7的 蓄电余量变得越少,则能够使计时时间越短。在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亮度设定为低亮度设定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选择的选项的数量,具有比在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亮度设定为高亮度设定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选择的选项的数量多的趋势。因此,根据蓄电池7的蓄电余量的多少,能够改变与计时有关的定制中的变化。
(b)在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亮度设定为低亮度设定的情况下,当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成为第一设定时间以下时,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因此能够防止在计时中途产生投影装置1的充电切断。在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成为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或者第四设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也同样。
(c)在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亮度设定为高亮度设定的情况下,当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成为第一设定时间以下时,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有条件地许可或者禁止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因此能够防止在计时中途产生投影装置1的充电切断。在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成为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或者第四设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也同样。
(d)在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亮度设定为高亮度设定的情况下,即使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为第一设定时间以下,如果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低亮度设定剩余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则在与计时时间相关的用户设定中有条件地许可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因此,即使原则上不能够如上述(c)那样进行第一设定时间的选择,在用户无论如何都想进行第一设定时间的计时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第一设定时间的计时。即使进行第一设定时间的计时,投影装置主体部2的亮度设定也从高亮度设定变更为低亮度设定。因此,能够防止在计时中途产生投影装置1的充电切断。在投影装置1能够动作的高亮度设定剩余时间成为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或者第四设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也同样。
〔变形例〕
也可以将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功能一并设置于投影装置1,系统控制器3进行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理。例如,在通过模式设定而设定 了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器3执行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在通过模式设定而设定了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器3执行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理,在通过模式设定而设定了第三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器3执行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理。模式设定是能够使用户90通过对投影装置1的操作部6进行操作而选择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者第三模式中的某个模式。
此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系统控制器3首先进行投影装置1的充电的有无判断,在充电中的情况下,使用户设定的选项全部成为能够选择,因此在充电中在投影装置1通过外部电源动作的状态下蓄电池的蓄电余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用户设定的选择不被许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基于专利请求的范围的记载来确定。并且,根据专利请求的范围的记载施加了与本发明的本质无关系的变更的均等范围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执行的功能也可以尽可能适当地组合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含有各种阶段,能够通过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组合来获取各种发明。例如,如果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删除几个构成要件也能够得到效果,则该删除了构成要件的构成能够作为发明而被获取。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蓄电池;
余量检测部,对上述蓄电池的蓄电余量进行检测;
设定单元,进行具有多个选项的用户设定的设定;
可否决定单元,基于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决定与由上述设定单元设定的上述用户设定建立对应的上述多个选项可否被选择;以及
通知单元,以使由上述可否决定单元禁止了选择的选项和许可了选择的选项能够分别被识别的方式进行通知,
对于上述用户设定的每个上述选项,设定分别不同的计时时间,
上述选项包括设定时间,
上述可否决定单元将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与规定的低阈值以及比该低阈值高的高阈值进行比较,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超过上述高阈值的情况下,许可选择上述设定时间,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为上述高阈值以下且超过上述低阈值的情况下,有条件地许可选择上述设定时间,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为上述低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禁止选择上述设定时间,
上述通知单元以使由上述可否决定单元有条件地许可了选择的选项能够被识别的方式进行通知。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对于上述用户设定的每个上述选项,分别设定不同的电耗。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与用于区别上述选项的规定阈值进行比较,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超过上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许可选择上述选项中与超过上述规定阈值的蓄电余量对应 的选项,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为上述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禁止选择上述选项中与超过上述规定阈值的蓄电余量对应的选项。
4.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选项包括高电耗设定及低电耗设定,
上述可否决定单元将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与规定阈值进行比较,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超过上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许可选择上述高电耗设定及上述低电耗设定,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为上述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许可选择上述低电耗设定而禁止选择上述高电耗设定。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记载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影像进行投影的投影装置主体部,
对于上述用户设定的每个上述选项,设定分别不同的上述投影装置主体部的输出亮度。
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选项包括高亮度设定及低亮度设定,
上述可否决定单元将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与规定阈值进行比较,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超过上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许可选择上述高亮度设定及上述低亮度设定,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为上述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许可选择上述低亮度设定而禁止选择上述高亮度设定。
7.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影像进行投影的投影装置主体部,
在将上述高阈值换算为、上述电子设备在上述投影装置主体部的输出亮度的设定为高亮度设定的状态下利用由上述高阈值表示的上述蓄电池的蓄电余量所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的情况下,其换算值与上述设定时间相等, 或者,
在将上述低阈值换算为、上述电子设备在上述投影装置主体部的输出亮度的设定为低亮度设定的状态下利用由上述低阈值表示的上述蓄电池的蓄电余量所能够动作的剩余时间的情况下,其换算值与上述设定时间相等。
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条件是上述投影装置主体部的输出亮度的设定被从高亮度设定变更为低亮度设定。
9.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选项的上述设定时间的数量为多个,上述高阈值的数量为多个,上述低阈值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上述设定时间、多个上述高阈值以及多个上述低阈值分别1对1地对应,
上述可否决定单元基于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与多个上述高阈值以及上述低阈值的比较结果,来决定可否选择与多个上述高阈值分别对应的多个上述设定时间。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记载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子设备通过上述蓄电池的电力进行动作。
11.一种选择可否决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步骤,通过电子设备具备的余量检测部对上述电子设备具备的蓄电池的余量进行检测;
设定步骤,使上述电子设备的计算机进行具有多个选项的用户设定的设定;
可否决定步骤,使上述计算机基于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决定可否选择与通过上述设定步骤设定的上述用户设定建立对应的上述多个选项;以及
通知步骤,使上述计算机以使由上述可否决定步骤禁止了选择的选项和许可了选择的选项能够分别被识别的方式进行通知,
对于上述用户设定的每个上述选项,设定分别不同的计时时间,
上述选项包括设定时间,
上述可否决定步骤将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与规定的低阈值以及比该低阈值高的高阈值进行比较,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超过上述高阈值的情况下,许可选择上述设定时间,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为上述高阈值以下且超过上述低阈值的情况下,有条件地许可选择上述设定时间,在判断为由上述余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蓄电余量为上述低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禁止选择上述设定时间,
上述通知步骤以使由上述可否决定步骤有条件地许可了选择的选项能够被识别的方式进行通知。
CN201410108075.1A 2013-03-22 2014-03-21 根据电池状态来控制用户设定的电子设备以及选择可否决定方法 Active CN1040628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0163A JP6205776B2 (ja) 2013-03-22 2013-03-22 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及び選択許否決定方法
JP2013-060163 2013-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2833A CN104062833A (zh) 2014-09-24
CN104062833B true CN104062833B (zh) 2017-01-11

Family

ID=51550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8075.1A Active CN104062833B (zh) 2013-03-22 2014-03-21 根据电池状态来控制用户设定的电子设备以及选择可否决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28764B2 (zh)
JP (1) JP6205776B2 (zh)
CN (1) CN1040628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3483B2 (ja) * 2016-06-30 2020-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CN106597789B (zh) * 2016-12-21 2019-08-1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855963B (zh) * 2018-08-21 2022-03-08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的投影方法和装置
JP7268698B2 (ja) * 2021-02-05 2023-05-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投影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0882Y (zh) * 2004-12-21 2006-02-22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电源管理装置
CN101364369A (zh) * 2007-08-08 2009-02-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显示装置及其节能方法
CN102053463A (zh) * 2009-11-10 2011-05-1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电源控制方法
CN102404535A (zh) * 2010-09-14 2012-04-0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及投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9931A (ja) * 2001-05-31 2002-12-13 Canon Electronics Inc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により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7938548B2 (en) 2005-07-01 2011-05-10 Nik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evice
JP4306661B2 (ja) 2005-09-12 2009-08-05 株式会社ニコン 投影装置
JP2007074650A (ja) * 2005-09-09 2007-03-22 Nik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付き電子機器
EP2164254A1 (en) * 2005-09-09 2010-03-17 Nikon Corporation Projector-attache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2007264780A (ja) * 2006-03-27 2007-10-11 Seiko Epson Corp データ通信を利用した装置制御
JP2009244341A (ja) * 2008-03-28 2009-10-22 Casio Comput Co Ltd 投影装置、表示装置、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62325B2 (ja) * 2008-11-05 2013-12-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ランプユニット
JP5196317B2 (ja) * 2008-12-02 2013-05-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投影装置
JP5268022B2 (ja) * 2008-12-02 2013-08-21 株式会社ニコン 投影装置
US8231233B2 (en) * 2009-06-17 2012-07-31 Motorola Mobility,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ower management for same to accommodate projector operation
US8791938B2 (en) * 2009-09-03 2014-07-29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US8271054B2 (en) * 2010-11-15 2012-09-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lective battery power management
KR101723389B1 (ko) * 2011-01-10 2017-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적 응용 프로그램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US8904220B2 (en) * 2011-05-19 2014-12-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user determinable power conservation i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0882Y (zh) * 2004-12-21 2006-02-22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电源管理装置
CN101364369A (zh) * 2007-08-08 2009-02-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显示装置及其节能方法
CN102053463A (zh) * 2009-11-10 2011-05-1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电源控制方法
CN102404535A (zh) * 2010-09-14 2012-04-0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及投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05776B2 (ja) 2017-10-04
US20140289542A1 (en) 2014-09-25
US9628764B2 (en) 2017-04-18
JP2014187488A (ja) 2014-10-02
CN104062833A (zh)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2833B (zh) 根据电池状态来控制用户设定的电子设备以及选择可否决定方法
US914367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EP2733925B1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processing thereof
US1118986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8314844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processing an image based on user manipulation on a display surface
CN106357970B (zh) 发光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88440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方法
CN107037920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5184508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0666850B2 (en) Imaging control apparatus
CN102681315B (zh) 投影仪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CN109725419A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以及色差强化方法
CN105306812A (zh) 摄像装置及控制方法
US10313595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hat displays aspect marker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10235022A1 (en) Image capturing control apparatus capable of displaying osd and image capturing control method
CN105323472B (zh) 测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90394A (zh)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CN104980654A (zh) 包括多个摄像单元的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6504217B2 (ja) 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及び選択許否決定方法
JP2015022339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161780B (zh) 终端设备充电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10896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f remaining power of a battery and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4150508A (ja) 撮像装置
JP2012194997A (ja)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10517627A (zh) Led显示系统、供电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