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8317B - 电梯气压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气压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8317B
CN104058317B CN201410054322.4A CN201410054322A CN104058317B CN 104058317 B CN104058317 B CN 104058317B CN 201410054322 A CN201410054322 A CN 201410054322A CN 104058317 B CN104058317 B CN 104058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ift car
pressure
pipe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43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8317A (zh
Inventor
石文良
河村阳右
三好宽
萩原高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58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8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8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8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气压控制装置,使得能够以高灵敏度对电梯轿厢内的气压(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进行控制。本发明的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具有:送风机;供气管,在该供气管的中途设置有电动开闭阀,该供气管用于从送风机向电梯轿厢内供气;排气管,在该排气管的中途设置有电动开闭阀,该排气管用于从电梯轿厢内向送风机侧排气;以及分支管,在该分支管的中途设置有流量控制阀,该分支管与供气管或者排气管连接。在向电梯轿厢供气(送风)时,通过分支管和流量控制阀抽取一部分从送风机经由供气管而流入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在从电梯轿厢排气(抽吸)时,通过分支管和流量控制阀将空气注入从电梯轿厢内经由排气管而流向送风机侧的空气。

Description

电梯气压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进行控制的电梯气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乘坐高层建筑物的电梯时,由于电梯轿厢内的气压随着电梯轿厢的升降而变化,有时使得乘客的耳朵产生耳塞感。为了缓和耳朵的耳塞感,已经提出有各种控制电梯轿厢内气压的气压控制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气压控制装置中,为了简化气压控制装置的结构,使用一台送风机,通过对多个电磁阀进行开闭或者对切换阀进行切换,来根据电梯轿厢的升降进行从加压到减压的控制以及从减压到加压的控制。
此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方案,其为了使电梯轿厢内部的气压的变化更加接近线性变化,对驱动鼓风机的电动机的转速进行逆变器控制,为了实现鼓风机的小型化以及节能,设置用于调整电梯轿厢的气密度的开闭电磁阀。在需要加大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时,关闭该开闭电磁阀,在需要缩小或者消除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时,打开该开闭电磁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0606号公报(段落编号0007、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82039号公报(段落编号0028至0035、图6至图12)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申请人等的研究表明,可以采用多种气压变化模式来缓和耳朵的耳塞感。图1所示的台阶状的倾斜气压变化模式被认为有利于缓和乘坐长行程和超高速电梯的人的耳朵的耳塞感。该变化模式的转变点前后的气压变化率相差很大。为了实现上述气压变化率反复出现大幅度变化的气压变化模式(目标气压),优选采用能够使气压发生急剧变化的气压控制装置,也就是优选采用高灵敏度的气压控制装置。
可是,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气压控制装置中,难以实现高灵敏度的气压控制。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气压控制装置中,电梯轿厢内气压的变化速度取决于送风机的吸气性能和排气性能。并且,在使电梯轿厢内的气压接近目标值时,由于无法改变送风机的吸气速度和排气速度,所以只能够通过对多个电磁阀进行开闭来使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达到目标值。由于不能连续控制电梯轿厢内的气压,并且难以实现高灵敏度的气压控制,所以难以实现图1所示的气压变化模式。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气压控制装置中,通过控制使电动机的转速发生变化的逆变器,在使电梯轿厢内的气压接近目标值时,能够改变送风机的吸气速度和排气速度。可是,从物理角度看,难以对高速旋转期间的风扇的转速进行急剧的变更。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气压控制装置中,在电梯轿厢内设置有用于调整气密度的开闭电磁阀,由此对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进行控制。可是,由于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最大时也只有10hPa,所以在通过该微小的气压差使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自然流入和流出电梯轿厢,需要加大开口面积。此外,在采用使开闭电磁阀开闭的方法时,无法对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连续进行控制。
因此,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气压控制装置中,也难以实现高灵敏度的气压控制,并且也难以实现图1所示的气压变化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气压控制装置,使得能够以高灵敏度对电梯轿厢内的气压(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进行控制。
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电梯气压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具有:送风机;供气管,在该供气管的中途设置有电动开闭阀,该供气管用于从送风机向电梯轿厢内供气;排气管,在该排气管的中途设置有电动开闭阀,该排气管用于从电梯轿厢的内部向送风机侧排气;以及分支管,在该分支管的中途设置有流量控制阀,该分支管与供气管或者排气管连接,在向电梯轿厢内供气(送风)时,通过分支管和流量控制阀抽取一部分从送风机经由供气管而流入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在从电梯轿厢排气(抽吸)时,通过分支管和流量控制阀将空气注入从电梯轿厢内经由排气管而流向送风机侧的空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高灵敏度对电梯轿厢内的气压(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进行控制。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能够适当地缓和耳朵的耳塞感的气压变化模式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对轿厢内气压进行加压时的空气流向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对轿厢内气压进行减压时的空气流向的说明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各个装置的动作时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送风机,2…电梯轿厢,3~6…电动阀,7…流量控制阀,9…气压测定装置,10…配管,12…控制装置,20…电磁阀,21…排气用的送风机,22…供气用的送风机,23、24…流量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对通过本发明来实现的呈倾斜的台阶状变化的气压变化模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电梯轿厢进行下降运行的电梯轿厢内的气压变化P1(也就是目标气压变化模式P1)和电梯轿厢外的气压变化P2的经时性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有时将上述气压变化简称为轿厢内气压P1和轿厢外气压P2
轿厢外气压P2根据行驶中的电梯轿厢的高度变化而变化,在将电梯轿厢的高度设定为x[m]、将地上的气压设定为P0[hPa]、将气温设定为T0[℃]时,能够根据理科年表,采用下式算出轿厢外气压P2[hPa]。
P 2 = P 0 ( 1 - 0.0065 x T 0 + 273.15 ) 5.257 - - - ( 1 )
在电梯轿厢下降时,式(1)中的位置x的值变小,所以轿厢外气压P2变大。
电梯在开始行驶时和停止行驶时,进行加速或者减速以使速度缓慢变化,所以轿厢外气压P2的波形在起始部分和最终部分呈曲线状地变化。而且,在电梯轿厢以恒定速度行驶的区间,轿厢外气压P2呈线性地变化。在不对电梯轿厢的气压进行控制的情况下,非气密性电梯轿厢内的气压与轿厢外气压P2一致。此外,轿厢内气压P1(也就是目标气压变化模式)相对于轿厢外气压P2,在下降的前半部分为正压,在下降的后半部分为负压。
在本实施例中,使电梯轿厢形成气密化以进行气压控制。在电梯轿厢内的目标气压变化模式P1中,如图1所示,以较大的气压变化率进行加压的区间和以较小的气压变化率进行加压的区间交替出现。
图2表示用于实现该目标气压变化模式的气压控制装置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气压控制装置具有:送风机1;供气管、排气管和旁通管等配管10;设置在配管10中途的电动阀3~6和流量控制阀7;监视电梯轿厢内气压的气压测定装置9;接收气压测定装置9的测定结果以对送风机1、电动阀(电磁阀)3~6和流量控制阀7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2。
送风机1从吸气口1-1吸入空气,并将空气排出到排气口1-2。也就是说,将送风机1构造成朝一个方向送风。
电动阀3设置在连结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的中途。电动阀4设置在连结送风机的排气口1-2和外部空气的配管的中途。电动阀5设置在连结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外部空气的配管的中途。电动阀6设置在连结送风机的排气口1-2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的中途。需要说明的是,连结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与连结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外部空气的配管中的一部分是共用的配管,连结送风机的排气口1-2和外部空气的配管与连结送风机的排气口1-2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中的一部分是共用的配管。此外,连结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如在下文中所述,作为将电梯轿厢2内的空气排出到送风机1侧的排气管而发挥功能。连结送风机的排气口1-2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如在下文中所述,作为将来自送风机1的空气吸入到电梯轿厢2的供气管而发挥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气压控制装置使用一台送风机,通过开闭电动阀3~6来切换空气流路,以此向电梯轿厢内进行供气和对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进行排气。
流量控制阀7设置在绕过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的配管(旁通配管)的中途。旁通配管是将连结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与连结送风机的排气口1-2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连结起来的配管。此外,旁通配管如在下文中所述,在向电梯轿厢进行供气时,作为如下的抽气管而发挥功能,该抽气管抽取一部分经由连结送风机的排气口1-2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而从送风机流入电梯轿厢内的空气。此外,旁通配管如在下文中所述,在对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进行排气时,作为如下的注入管而发挥功能,该注入管向经由连结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而从电梯轿厢内流向送风机侧的空气注入空气。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流量控制阀7,采用阀门的开度与流量成比例的比例控制阀。
气压控制装置9设置在电梯轿厢2内,用于监视电梯轿厢内的气压。在本实施例中,气压控制装置9测定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并将测定值发送给控制装置12。
控制装置12接收来自气压控制装置9的电梯轿厢内气压的检测信号以对送风机1、电动阀3~6和流量控制阀7进行控制。电动阀3~6和流量控制阀7构成空气流量控制部。此外,控制装置12中存储有图1所示的目标气压变化模式P1。目标气压变化模式P1根据出发楼层和目标楼层生成。
图3表示对电梯轿厢2内的气压进行加压时的空气的流向。将连结外部空气和送风机的吸气口1-1的配管上的电动阀4设定为开,将连结送风机的排气口1-2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上的电动阀6设定为开,并且将电动阀3和电动阀4设定为闭。由此,外部空气经由电动阀5被吸入送风机1,并且从送风机的排气口1-2经由电动阀6被送入电梯轿厢内。
通过气压测定装置9来监视电梯轿厢2内外的气压差,并将测定值发送给控制装置12。在控制装置12中,将该测定值与目标值(图1所示的作为目标的轿厢内气压P1与轿厢外气压P2之间的气压差)进行比较。在测定值超过了目标值时,从控制装置12向流量控制阀7发送开放的指令,由此将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连结。由于送风机的排气口1-2的压力必定大于吸气口1-1的压力,所以一部分空气返回送风机的吸气口1-1。在送风机1的排气性能恒定时,通过减少从送风机1送入电梯轿厢内的空气量,能够降低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而使得测定值接近目标值。此外,在测定值低于目标值时,从控制装置12向流量控制阀7发送关闭(缩小开度)的指令,由此来减少返回送风机的吸气口1-1的空气量,增加从送风机1送入电梯轿厢内的空气量。由此,能够加大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而使得测定值接近目标值。
在向电梯轿厢内送入空气时(供气时),通过流量控制阀7进行的控制是控制抽气量,也就是说,经由绕过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的配管(旁通配管)而抽取一部分从送风机1流入电梯轿厢2内的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成利用送风机的吸气口1-1与排气口1-2之间的压力差而迅速抽取空气。另一方面,受配管的长度和弯曲程度以及电动阀的影响,压力会发生损耗。因此,送风机的排气口与吸气口之间的压力差大于电梯轿厢内外的压力差。通过利用该大的压力差,可以缩小形成在电梯轿厢2上的用于使空气流入电梯轿厢或者从电梯轿厢流出的开口的尺寸。
图4表示对电梯轿厢2内的气压进行减压时的空气的流向。将连结电梯轿厢2和送风机的吸气口1-1的配管上的电动阀3设定为开,将连结送风机的排气口1-2和外部空气的配管上的电动阀4设定为开,并且将电动阀5和电动阀6设定为闭。由此,电梯轿厢2内的空气经由电动阀3被吸入送风机1,并且从送风机的排气口1-2经由电动阀4被排出到外部。
通过气压测定装置9来监视电梯轿厢2内外的气压差,并将测定值发送给控制装置12。在控制装置12中,将该测定值与图1所示的目标值(图1所示的作为目标的轿厢内气压P1与轿厢外气压P2之间的气压差)进行比较。在测定值超过了目标值时,从控制装置12向流量控制阀7发送开放的指令,由此将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连结。由于送风机的排气口1-2的压力必定大于吸气口1-1的压力,所以有一部分空气返回送风机的吸气口1-1。在送风机1的排气性能恒定时,通过减少被送风机1吸入的电梯轿厢内的空气量,能够降低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而使得测定值接近目标值。此外,在测定值低于目标值时,从控制装置12向流量控制阀7发送关闭(缩小开度)的指令,由此来减少返回送风机的吸气口1-1的空气量,增加被送风机1吸入的电梯轿厢内的空气量。由此,能够加大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而使得测定值接近目标值。
在吸入电梯轿厢内的空气时(排气时),通过流量控制阀7进行的控制是控制注入量,也就是说,经由绕过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的配管(旁通配管)而向从电梯轿厢2流向送风机1侧的空气注入空气。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成利用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之间的压力差而迅速注入空气。
图5表示对电梯轿厢2内的气压进行加压或者减压时的各装置的动作时序。目标气压变化模式P1如图1所示,相对于轿厢外气压P2,目标气压变化模式P1在下降的前半部分为正压,在下降的后半部分为负压。因此,在下降的前半部分对电梯轿厢2的气压进行加压,在下降的后半部分对电梯轿厢2的气压进行减压。
在下降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对电梯轿厢2的气压进行加压时,为了向电梯轿厢2内送风,将电动阀5和电动阀6设定为开,将电动阀3和电动阀4设定为闭。此外,如图1所示,由于目标气压P1大于轿厢外气压P2,所以目标气压P1与轿厢外气压P2之间的差在增加后减小到零。因此,通过逆变器控制,使送风机1的转速从0Hz例如增大到最大60Hz后再减小到0Hz。通过上述控制,轿厢内气压成为图1的虚线所示的气压P3。目标气压P1与虚线所示的气压P3的差在增加、减小、增加和减小之间反复变化,因此,通过使流量控制阀7的开度从0%进行增加、减小、增加和减小,由此能够将电梯轿厢2的气压控制成目标气压P1
在下降的后半部分,也就是对电梯轿厢2的气压进行减压时,为了从电梯轿厢2内抽取空气,将电动阀3和电动阀4设定为开,将电动阀5和电动阀6设定为闭。此外,如图1所示,由于轿厢外气压P2大于目标气压P1,所以轿厢外气压P2与目标气压P1之间的差在增加后减小到零。因此,通过逆变器控制,使送风机1的转速从0Hz例如增加到最大60Hz后减小到0Hz。通过上述控制,轿厢内气压成为图1的虚线所示的气压P3。由于目标气压P1与虚线所示的气压P3的差在增加、减小、增加和减小之间反复变化,所以通过使流量控制阀7的开度从0%进行增加、减小、增加和减小,由此能够将电梯轿厢2的气压控制成目标气压P1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以简单的装置结构对流量控制阀7进行开闭控制,能够快速地,也就是高灵敏度地改变从送风机1流入电梯轿厢2内的空气量(供气量/送风空气量)或者从电梯轿厢2流向送风机1侧的空气量(排气量/空气抽吸量),从而能够实现图1所示的电梯轿厢内的目标气压变化模式。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成利用送风机的吸气口1-1与排气口1-2之间的压力差而迅速抽取空气或者注入空气,所以不需要使用特殊的装置就能够提高灵敏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绕过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的配管(旁通配管)和流量控制阀7对从送风机1流入电梯轿厢2内的空气量(供气量/送风空气量)或者从电梯轿厢2流向送风机1侧的空气量(排气量/空气抽吸量)进行控制,但也可以不设置旁通管和流量控制阀7,而将电动阀4、5用作流量控制阀。此时,在对电梯轿厢2的气压进行加压时,通过控制设置在电动阀4的位置处的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来控制抽气量。在对电梯轿厢2的气压进行减压时,通过控制设置在电动阀5的位置处的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来控制注入量。此时,优选将设置有流量控制阀(用于替代电动阀4、5的阀)的配管连接在靠近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的部位。也就是说,能够有效地利用送风机的吸气口1-1与外部空气之间的压力差以及排气口1-2与外部空气之间的压力差,由此,通过抽气或者注入空气,能够高灵敏度地控制向电梯轿厢的供气量(送风空气量)或者从电梯轿厢的排气量(空气吸入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对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进行测定的气压测定装置,并根据电梯轿厢内的气压的测定结果对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进行反馈控制,但也可以如图5所示,按照预先决定的模式对流量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电梯轿厢下降时的气压控制进行了说明,而本实施例的气压控制装置还可以适用于电梯轿厢上升时的气压控制。
第二实施方式
图6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气压控制装置的结构。与图2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气压控制装置设置有多个绕过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的配管(旁通配管),并且在各个配管上设置了多个口径不同的用于替代流量控制阀7的电动阀(电磁阀)20。
在通过对送风机1进行旋转控制而形成的由虚线表示的气压(虚拟气压)P3与目标气压P1之间的差的模式有限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口径不同的多个电磁阀20来替代第一实施例所示的流量控制阀7。通过打开电磁阀20,能够连结送风机的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此外,由于电磁阀20的口径不同,所以通过对上述电磁阀20的开闭进行组合,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例所示的流量控制阀相当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能够高灵敏度地改变从送风机1流入电梯轿厢2内的空气量(供气量/送风空气量)或者从电梯轿厢2流向送风机1侧的空气量(排气量/空气抽吸量),从而能够实现图1所示的电梯轿厢内的目标气压变化模式。
第三实施方式
图7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气压控制装置的结构。与图2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排气用(减压用)的送风机21和供气用(加压用)的送风机22来替代一台送风机1。此外,在从连结送风机21的吸气口21-1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排气管)分支出的配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23,在从连结送风机22的排气口22-1和电梯轿厢2的配管(供气管)分支出的配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24。分支管的位置优选设置在吸气口21-1和排气口22-1的附近,并且流量控制阀23、24的位置优选设置在分支位置的附近。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送风机21的吸气口21-1与外部空气之间的压力差以及排气口22-1与外部空气之间的压力差。
在对电梯轿厢2的气压进行加压时,使送风机22旋转,将空气送入电梯轿厢2,由此使电梯轿厢2的气压上升。通过控制送风机22的转速以及调整流量控制阀24的开闭度,能够调整向电梯轿厢2的空气送风量。
在对电梯轿厢2的气压进行减压时,使送风机21旋转,从电梯轿厢2吸出空气,由此使电梯轿厢2的气压下降。通过控制送风机21的转速以及调整流量控制阀23的开闭度,能够调整从电梯轿厢2吸出的空气抽吸量。
根据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通过抽气或者注入空气,能够高灵敏度地控制向电梯轿厢的供气量(送风空气量)或者从电梯轿厢的吸气量(空气抽吸量),从而能够实现图1所示的电梯轿厢内的目标气压变化模式。
也可以如图6的实施例那样,在排气管和供气管上分别设置多个分支管,在各个分支管上设置口径不同的电磁阀,并对多个电磁阀进行开闭控制,由此来替代上述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23、2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用于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意味本发明必须具有所有进行过说明的结构。此外,可以将某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替代为其他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以将其他实施例的结构追加到某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并且,可以用其他结构对各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进行追加、删除和替代。

Claims (8)

1.一种电梯气压控制装置,该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具有:送风机;供气管,在所述供气管的中途设置有电动开闭阀,所述供气管用于从所述送风机的排气口向电梯轿厢内供气;排气管,在所述排气管的中途设置有电动开闭阀,所述排气管用于从所述电梯轿厢内向所述送风机的吸气口侧排气;外部空气排出配管,在所述外部空气排出配管的中途设置有电动开闭阀,所述外部空气排出配管与所述供气管连接,将来自所述送风机的排气口的空气向外部空气排出;外部空气供给配管,在所述外部空气供给配管的中途设置有电动开闭阀,所述外部空气供给配管与所述排气管连接,向所述送风机的吸气口供给外部空气;以及对所述电动开闭阀进行开闭控制的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电动开闭阀进行开闭控制来进行从所述送风机向所述电梯轿厢的吸气和从所述电梯轿厢朝向所述送风机侧的排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具有分支管,在所述分支管的中途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分支管与所述供气管或者所述排气管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流量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以使得在向所述电梯轿厢供气时,通过所述分支管和所述流量控制阀抽取一部分从所述送风机经由所述供气管而流入所述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在从所述电梯轿厢排气时,通过所述分支管和所述流量控制阀将空气注入从所述电梯轿厢内经由所述排气管而流向所述送风机侧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管是绕过所述送风机的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旁通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空气排出配管和所述外部空气供给配管兼用所述分支管,使用流量控制阀来替代分别设于所述外部空气排出配管和所述外部空气供给配管的电动开闭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具备对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进行测定的气压测定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气压测定装置的测定结果而对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管设有多个,在多个所述旁通管分别设置有口径不同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来替代所述流量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具备对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进行测定的气压测定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气压测定装置的测定结果而对多个所述电磁阀的开闭进行组合,由此来进行开闭控制。
7.一种电梯气压控制装置,该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具有:供气用的送风机;排气用的送风机;从所述供气用的送风机的排气口向电梯轿厢内供气的供气管;从所述电梯轿厢内向所述排气用的送风机的吸气口侧排气的排气管;以及分别控制所述供气用的送风机和所述排气用的送风机的旋转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具备空气排出用分支管和空气供给用分支管,在所述空气排出用分支管的中途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空气排出用分支管与所述供气管连接,将来自所述供气用的送风机的排气口的空气向外部空气排出,在所述空气供给用分支管的中途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空气供给用分支管与所述排气管连接,向所述排气用的送风机的吸气口供给外部空气;
所述控制装置对设于所述空气排出用分支管的所述流量控制阀和设于所述空气供给用分支管的所述流量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排出用分支管和所述空气供给用分支管分别设有多个,
在多个所述空气排出用分支管和多个所述空气供给用分支管分别设置有口径不同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来替代所述流量控制阀。
CN201410054322.4A 2013-03-19 2014-02-18 电梯气压控制装置 Active CN1040583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6037A JP5980705B2 (ja) 2013-03-19 2013-03-19 エレベーター気圧制御装置
JP2013-056037 2013-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8317A CN104058317A (zh) 2014-09-24
CN104058317B true CN104058317B (zh) 2016-08-17

Family

ID=51546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4322.4A Active CN104058317B (zh) 2013-03-19 2014-02-18 电梯气压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80705B2 (zh)
CN (1) CN1040583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5185B2 (ja) * 2014-12-22 2018-12-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気圧制御方法
JP2017024880A (ja) * 2015-07-27 2017-02-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及びエレベータの気圧制御方法
CN106672720B (zh) * 2016-07-15 2020-04-0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气压的补偿方法
WO2018122942A1 (ja) * 2016-12-27 2018-07-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6947260B1 (ja) * 2020-08-25 2021-10-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4014132B (zh) * 2021-10-12 2023-06-06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内气压控制装置、方法及电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84510B2 (ja) * 1991-12-31 1998-08-0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換気装置
JP2505138Y2 (ja) * 1991-12-31 1996-07-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換気装置
JP2894104B2 (ja) * 1992-09-09 1999-05-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用換気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953168B2 (ja) * 1997-12-11 2007-08-0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5063168B2 (ja) * 2007-04-11 2012-10-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かご内の圧力調整システム
CN101848851B (zh) * 2007-11-09 2013-09-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气压控制装置
EP2345617B1 (en) * 2008-11-12 2016-0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device
WO2011010362A1 (ja) * 2009-07-21 2011-0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1219215A (ja) * 2010-04-08 2011-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8317A (zh) 2014-09-24
JP2014181100A (ja) 2014-09-29
JP5980705B2 (ja)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8317B (zh) 电梯气压控制装置
CN105160981B (zh) 一种含多条疏散横通道的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实验系统
JP2016061289A5 (zh)
CN103879847B (zh) 一种电梯轿厢内气压控制系统
CN106948854A (zh) 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及隧道通风排烟方法
CN204990975U (zh) 一种含多条疏散横通道的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实验装置
CN110107331A (zh)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减压方法
CN107290128A (zh) 一种车厢窗口处气流状态示踪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6184693A (zh) 一种平流层飞艇副气囊充放气系统及方法
CN103868665B (zh) 一种燃油系统中高压气路的气密检查方法
CN104631411B (zh) 一种船闸安全气囊
WO2016155392A1 (zh) 呼吸机及其除水汽的气路系统
CN105270948A (zh) 电梯的轿厢内气压控制装置
CN206367584U (zh) 一种环保水陆两用巡检无人机
CN106016322B (zh) 烟气脱硫设备
WO2014084488A1 (ko) 철도용 터널의 미기압파 저감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미기압파 저감형 후드
KR101133737B1 (ko) 터널의 환기 시스템
CN104986323B (zh) 一种扇翼飞机
CN207226726U (zh) 电梯安全监控装置
Tarada et al. Impulse ventilation for tunnels–a state of the art review
CN104098002B (zh) 一种电梯轿厢内的气囊式快速增减压控制系统
KR101431638B1 (ko) 방풍구의 배출 공기를 재사용하는 열풍로 공기 제어 시스템
CN206016788U (zh) 注气系统
CN203570335U (zh) 一种地铁长区间纵向风道通风结构
CN209372360U (zh) 一种带有排流段的吹式阵风风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