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2820A - 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 - Google Patents

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2820A
CN104032820A CN201410081262.5A CN201410081262A CN104032820A CN 104032820 A CN104032820 A CN 104032820A CN 201410081262 A CN201410081262 A CN 201410081262A CN 104032820 A CN104032820 A CN 104032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or
urine
urinal
medicament
pelvic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12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2820B (zh
Inventor
中村祐介
荒木祐介
丰田弘一
伊丹爱子
山本政宏
竹下朱美
龟重裕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t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t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o Ltd filed Critical Tot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32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2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2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2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3/00Urinals ;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urinal to the flushing pipe and the wastepipe; Splashing shields for urinals
    • E03D13/005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rin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3/00Urinals ;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urinal to the flushing pipe and the wastepipe; Splashing shields for urin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1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electrically, e.g. by a photo-cell; also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opening or closing shutters in the bowl outlet and/or with devices for raising/or lowering seat and cover and/or for swiveling the bowl
    • E03D5/105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electrically, e.g. by a photo-cell; also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opening or closing shutters in the bowl outlet and/or with devices for raising/or lowering seat and cover and/or for swiveling the bowl touchless, e.g. using sens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2Devices adding a disinfecting, deodorising, or cleaning agent to the water while flush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2Devices adding a disinfecting, deodorising, or cleaning agent to the water while flushing
    • E03D9/03Devices adding a disinfecting, deodorising, or cleaning agent to the water while flushing consisting of a separate container with an outlet through which the agen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flushing water, e.g. by suction ; Devices for agent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flushing water
    • E03D9/032Devices connected to or dispensing into the bow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不损害节水性能,可以可靠地防止臭味和尿垢的产生。所述小便器(US)根据小便器(US)的部位,在预先规定的时间以不同方式喷出液剂。

Description

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更换由尿形成密封水的整个存水弯管单元或构成存水弯管单元的部件、而且使用药剂保持小便器卫生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
背景技术
利用每次使用后供水保持卫生的冲水式小便器得到广泛普及。人尿含有杂菌,如果使用后尿残留在小便器的盆等中,该尿中的杂菌随时间的增加进一步繁殖,因分解尿中的尿素生成氨,产生氨的气味和尿垢(由尿含有的成分而来的磷酸钙和磷酸镁等固体)。因此在一般的冲水式小便器中,利用向小便器的盆中喷水,使残留在盆中的尿被冲走。
此外,在所述现有的冲水式小便器中,利用向盆中喷水,使喷出的水流入连接在盆下游的存水弯管内,用该水置换并排出积存的尿。此外,用从盆经由存水弯管提供的水把残留在连接于存水弯管下游的排水管内的尿冲洗走。此后,在存水弯管内充满水的状态下,终止喷水。因此,在尿中的杂菌明显繁殖前把残留在盆等中的尿冲走,抑制氨的生成和尿垢的产生,防止产生臭味和因尿垢造成排水管堵塞。在存水弯管内充满的水具有密封水的功能,防止来自排水管的臭味倒流。由于清洗后在存水弯管内只有水,所以即使存水弯管内的密封水挥发,向设置小便器的洗手间室内扩散的情况下,其挥发成分也不会成为产生臭味的原因。
可是,近年来环境意识增强,对使用水的设施和设备要求更高标准的节水性能,对小便器也不例外。可是在上述那样的冲水式小便器中,利用向盆中喷一次水,冲走盆中的尿、置换排出存水弯管内的尿、冲走排水管内的尿。为了能可靠地进行这些动作,需要比较多的水,因此,从节水观点看要求进一步减少水的使用量。
作为应对节水要求的小便器的一个例子,大家知道的有具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存水弯管的非冲水式小便器。一般的冲水式小便器在每次使用后供水,把积存在存水弯管内的水作为密封水使用,而在具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存水弯管的非冲水式小便器中,基本上在使用后不供水,把积存在存水弯管内的尿作为密封水使用。
在把积存在存水弯管内的尿作为密封水使用的情况下,有可能因该尿中的氨挥发,向洗手间的室内扩散而产生臭味,在存水弯管内产生尿垢。对于此担心,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存水弯管中,试图通过使用药剂来解决此问题。在与流入存水弯管内的尿接触的位置配置柠檬酸等药剂,因所述接触而溶解的药剂与尿一起流入存水弯管内。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存水弯管利用使用者的尿向存水弯管内提供药剂,抑制积存在存水弯管内的尿中的杂菌繁殖,防止产生臭味和尿垢。
所述存水弯管采用了便宜且可以更换的结构(筒)。因此,即使因使用小便器而使上述药剂消失了,在存水弯管内逐渐产生尿垢,不久从存水弯管排出尿的排出性能变差的情况等下,把存水弯管更换成新的,就可以继续使用小便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180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更换存水弯管式的小便器那样,在利用使用者的尿向存水弯管提供药剂的情况下,例如设置在大厦的洗手间的情况等那样,在周末等使用频率低的状态下,不能向存水弯管内提供药剂。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会在不能抑制积存的尿中的杂菌繁殖的周末期间生成氨,在新的一周开始时产生臭味。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更换存水弯管式的小便器中,由于不供水而使尿残留在盆中,也不能应对以该尿为根源的臭味和尿垢的产生。
鉴于这样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不会损害节水性能,还可以可靠地防止产生臭味和尿垢。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能够对由尿形成密封水的整个存水弯管单元或构成所述存水弯管单元的部件进行更换,而且用药剂保持小便器卫生,其特征在于,包括:盆部,具有面对使用者的立壁部和把由所述立壁部承接的尿导向排水口的底面部;存水弯管单元,积存从所述排水口流入的尿,形成密封水,并且与排水管连通;液剂喷出装置,把液剂喷向所述小便器,所述液剂是含有能抑制来源于尿的氨气味和尿垢的产生的药剂的液剂、或者是溶解配置在所述小便器中的所述药剂的液剂;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根据所述小便器的部位,在预先规定的时间以不同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在不提供水或几乎不提供水使用的小便器中,残留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对于残留的尿不采取任何办法,杂菌就会繁殖,但所述繁殖程度因小便器的部位不同而有很大不同。即在小便器中,在尿容易残留的部位和难以残留的部位上,杂菌的繁殖程度有很大差异,本发明人发现为了能用少量药剂有效地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优选的是使提供的药剂和液剂量等也根据部位不同而不同。按照根据这样的认识构成的本发明,根据小便器的部位,在预先规定的时间以不同方式通过液剂喷出装置喷出液剂,可以以适应因部位不同杂菌的繁殖程度不同的方式喷出液剂。因此,用少量药剂和液剂可以可靠地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可以有效地保持卫生。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在预先规定的时间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所述盆部和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喷出所述液剂。
在形成承接到使用者的尿后导向存水弯管单元侧的盆部、以及为了作为密封水利用积存有尿的存水弯管单元中,残留的尿和杂菌的繁殖程度有很大不同。因此,如果为抑制在盆部和存水弯管单元中产生臭味和尿垢,喷出单一形态的液剂,则在盆部和存水弯管单元中的一个中,会产生因液剂和药剂不够而不能得到足够的效果、或即使可以得到足够的效果也要使用过量的液剂和药剂的不利情况。
所以在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中,在小便器的部位中,也要分别对残留尿的难易程度特别不同的盆部和存水弯管部,在预先规定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喷出液剂。通过这样对喷出方式想办法,可以根据有较大不同的杂菌繁殖程度,以适当方式提供液剂。因此,可以用少量的药剂和液剂可靠地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有效地保持卫生。此外,也可以抑制因产生尿垢造成存水弯管单元性能降低等。因此,可以减少更换存水弯管单元或构成它的部件的频率,可以减轻更换作业的负担和成本负担。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向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喷出所述液剂的喷出范围比向所述盆部的立壁部喷出所述液剂的喷出范围窄。
相对于盆部为了可靠地承接使用者的尿,做得比较大,与排水管连通形成密封水的存水弯管单元为了防止臭味从排水管倒流,做得比较小。所以在所述优选的方式中,根据上述那样的盆部和存水弯管单元的特征,在向盆部喷出液剂的情况下,在比较宽的喷出范围喷出液剂。另一方面,在向存水弯管单元喷出液剂的情况下,在比较窄的范围喷出,由此,在喷出后不会使液剂扩散,可以可靠地提供给存水弯管单元。因此,在存水弯管单元进行用尿形成密封水的本小便器中,也可以用少量的药剂和液剂可靠地抑制在盆部和存水弯管单元中产生臭味和尿垢。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向所述盆部的立壁部喷出并附着的所述液剂量比向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喷出并附着的所述液剂量多。
喷出的液剂即使被提供给残留在各个部位上的尿,药剂也不是立刻就能发挥其功能,到能显示出抑制臭味等的效果需要时间。即使向残留在盆部的立壁部上的尿提供液剂,由于液剂因其自重容易流下来,难以经过上述必要的时间使其停留在立壁部上,充分发挥药剂的功能。所以在所述优选的方式中,在向盆部的立壁部喷出液剂的情况下,与向存水弯管单元喷出液剂的情况相比,利用以液剂容易附着在盆部的立壁部上的方式喷出,对于残留在盆部上的尿使药剂经过足够时间发挥其功能,可以可靠地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向所述盆部的立壁部喷出的所述液剂的粒径比向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喷出的所述液剂的粒径小。
在所述优选的方式中,在向盆部的立壁部喷出液剂的情况下,利用减小喷出的液剂的粒径,使液剂不会因其自重流下来,可以附着在立壁部上,使药剂经过足够的时间发挥功能,可以可靠地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在向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喷出所述液剂时,指向配置在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内部或上方的所述药剂喷出所述液剂。
在所述优选的方式中,可以利用以指向药剂的方式喷出的液剂使药剂溶解,用其溶解的药剂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因此可以控制药剂溶解的量和时间,根据杂菌的繁殖用少量的药剂和液剂,可以实现更有效地保持卫生和减少存水弯管单元等的更换频率。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有维护卫生装置的小便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根据所述盆部内的部位,在预先规定的时间以不同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盆部由于做得比较大,可以可靠地承接使用者的尿,因盆部内的部位不同,残留的尿和杂菌的繁殖程度有很大不同。因此,为了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如对盆部内所有的部位喷出相同量的液剂,在盆部内的某个部位上,会产生药剂不够而不能得到足够的抑制效果、或即使得到抑制效果也要过度使用药剂的不利情况。按照根据上述认识构成的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根据盆部内的部位不同,由于在预先规定的时间以不同方式喷出液剂,可以根据在盆部内各个部位有较大不同的杂菌繁殖程度,以适当的方式提供液剂。因此可以用少量的药剂和液剂可靠地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可以有效地保持卫生。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以附着在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上的所述液剂量比附着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所述液剂量多的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是从使用者排出的尿容易直接碰到的部位。因此,在某个使用者使用后,即使在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残留该使用者的尿,该尿也容易被下面的使用者的尿冲走。即在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即使残留尿也会被频繁置换,所以杂菌的繁殖程度比较轻。另一方面,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不像宽度方向中央部位那样使用者的尿直接碰到的频率高,是容易附着碰到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后扩散和飞溅的尿的部位。因此在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容易残留同一的尿,在那里的杂菌的繁殖程度比较重。所以在所述优选的方式中,以附着在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的液剂量比附着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上的液剂量多的方式喷出液剂。因此可以使液剂优先附着在杂菌繁殖程度容易比较重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使药剂发挥其功能,可以实现用少量的药剂和液剂更有效地保持卫生。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以在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和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上喷出方式和喷出频率中至少一个不同、并且附着在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的所述液剂量比附着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所述液剂量多的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在所述优选的方式中,利用在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和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使液剂的喷出方式和喷出频率中至少有一个不同,可以容易使附着在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和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的液剂量不同。此外由于以附着在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上的液剂量比附着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上的液剂量多的方式喷出液剂,所以使液剂优先附着在杂菌的繁殖容易变得比较重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上,还可以使药剂发挥其功能,可以实现用少量的药剂和液剂有效地保持卫生。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以向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喷出所述液剂的频率比向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喷出所述液剂的频率高的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在所述优选的方式中,通过以比向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高的频率向宽度方向两侧部位喷出液剂,在杂菌的繁殖容易比较重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上,可以在随经过的时间其杂菌明显进行繁殖前优先提供药剂,使其发挥功能。其结果可以实现用少量的药剂和液剂更有效地保持卫生。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以在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的所述液剂的流速比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所述液剂的流速快的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在所述优选的方式中,使附着在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上的液剂量比附着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液剂量多,优先使药剂发挥功能。与此同时,通过使在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上的液剂流速比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液剂流速快,用药液使残留在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的尿冲走,可以更有效地保持卫生。
此外,在本发明的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以向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喷出的所述液剂的粒径比向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喷出的所述液剂的粒径小的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在所述优选的方式中,利用减小向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喷出的液剂的粒径,可以使其附着,不会使液剂因其自重而流下来。其结果经过足够的时间发挥药剂的功能,可以可靠地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
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带有保洁装置的小便器,不会损害节水性能,可以可靠地防止产生臭味和尿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小便器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中A―A断面的图。
图3是表示图1中B―B断面的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保洁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用图1和图4所示的保洁装置进行小便器的卫生保持动作时的控制模式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用图1和图4所示的保洁装置进行小便器的卫生保持动作时的控制模式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用图1和图4所示的保洁装置进行小便器的卫生保持动作时的控制模式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用图1和图4所示的保洁装置进行小便器的卫生保持动作时的控制模式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用图1和图4所示的保洁装置进行小便器的卫生保持动作时的控制模式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用图1和图4所示的保洁装置进行小便器的卫生保持动作时的控制模式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用图1和图4所示的保洁装置进行小便器的卫生保持动作时的控制模式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用图1和图4所示的保洁装置进行小便器的卫生保持动作时的控制模式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用图1和图4所示的保洁装置进行小便器的卫生保持动作时的控制模式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喷嘴单元的喷出方式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喷嘴单元的喷出方式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喷嘴单元的喷出方式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简要断面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图17所示的药剂溶解方法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控制图1和图4所示的保洁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控制图1和图4所示的保持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用于说明控制图1和图4所示的保洁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用于说明pH和臭味强度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pH和菌数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pH和尿垢量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在小便器表面上的菌和氨的附着量随时间变化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在尿中加入菌的情况下pH随时间变化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简要断面图。
图2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简要断面图。
图2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简要断面图。
图3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简要断面图。
图3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简要断面图。
图3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简要断面图。
图3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简要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US:小便器
10:小便器主体
101:喷嘴盖
102:人体检测传感器
103:盆部
104:立壁部
105:底面部
106:底面开口部
20:保洁装置
201:控制单元
202:喷嘴单元(液剂喷出装置)
202a:盆用雾喷嘴
202b:盆用雾喷嘴
202c:盆用雾喷嘴
202d: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
203:盆干燥风扇
211:CPU(控制装置)
212:液剂罐
213:电解单元
214:电动泵
215:流路切换阀
216:水位传感器
217:温度传感器
218:操作开关
219:电源连接器
220:警示灯
221:盖
30:存水弯管单元
301:容器
301a:侧部
301b:底部
301c:出口部
301d:积存室
302:盖
302a:倾斜壁
302b:入口部
302c:筒形隔壁
303:入口封闭阀
304:药剂
304a:第1药剂
304b:第2药剂
305:台座
305a:连通路
306:弹簧
307:连通口封闭阀
307a:连通路
308:垫片
309:管套
309a:突起
309b:小直径流路
309c:大直径流路
309d:底部
309e:圆筒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便于理解,对于各图中同一个构成要素尽可能采用相同符号,省略了重复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2、3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正面看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小便器US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表示图1的A―A断面的断面图,图3是表示图1的B―B断面的断面图。小便器US包括小便器主体10、保洁装置20、存水弯管单元30。
小便器主体10被设置成使其背面抵接在洗手间的壁WL上。小便器主体10用能把陶瓷或树脂材料做成任意形状的材料和形成方法制成。小便器主体10具有喷嘴盖101、人体检测传感器102、和盆部103。
喷嘴盖101是用于覆盖后面叙述的喷嘴单元202和盆干燥风扇203的盖。由于喷嘴单元202和盆干燥风扇203配置在小便器主体10上方,所以喷嘴盖101也配置在小便器主体10上方。
人体检测传感器102是用于检测使用小便器US的使用者的传感器。人体检测传感器102被设在盆部103中央附近的背面侧。人体检测传感器102是使用微波的传感器。人体检测传感器102照射微波并使其透过立壁部104,通过被使用者的身体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可以检测使用者正在使用中或使用完离开了小便器US。
盆部103具有立壁部104和底面部105。在底面部105上形成底面开口部106。盆部103是接收使用者以站立姿势排出的尿的部分。立壁部104是与正在小便的使用者面对并直接接收到该尿的部分,是在上下左右延伸的壁状部分。底面部105是把被立壁部104接收并向下方流的尿导向作为排水口的底面开口部106的部分,是向前后左右延伸的地板状的部分。被底面部105导向底面开口部106的尿从底面开口部106排出到盆部103外。
保洁装置20具有控制单元201、喷嘴单元202、盆干燥风扇203。保洁装置20被设置在小便器主体10的背面侧。控制单元201输出用于驱动喷嘴单元202和盆干燥风扇203的控制信号。关于保洁装置20的控制结构在后面叙述。
喷嘴单元202被设置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上方,把从控制单元201提供的液剂喷向盆部103内。精心设计,把薄板状的喷嘴盖101设置在喷嘴单元202的前面,覆盖喷嘴单元202,使使用者看不到。
盆干燥风扇203被设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上方,被喷嘴盖101覆盖。通过驱动盆干燥风扇203,向盆部103内鼓风,可以使盆部103干燥。
存水弯管单元30被设置在作为排水口的底面开口部106下方。存水弯管单元30使从底面开口部106排出的尿流入其内部,并且使流入的尿积存成密封水。排水管WT设置在作为存水弯管单元30下游侧的壁WL上。利用这样把尿作为密封水,防止来自连接在下游侧的排水管WT的臭味倒流。存水弯管单元30可以相对于底面开口部106装拆来进行更换。
下面参照图4对控制小便器US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小便器US和保洁装置20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如图4所示,小便器US的保洁装置20包括控制单元201、喷嘴单元202(液剂喷出装置)、盆干燥风扇203、电源连接器219。
控制单元201具有CPU211(控制装置)、液剂罐212、电解单元213、电动泵214、流路切换阀215、水位传感器216、温度传感器217、操作开关218、警示灯220。
液剂罐212是积存液剂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积存有自来水(含有氯离子的水)。液剂罐212的容量为500ml。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需要用于向小便器装置1供水的管道铺设作业,采用积存水的罐式。盖221设置在液剂罐212上,可以把盖221取下来补充水。此外,也可以采用利用配置在洗手间的供水管提供自来水的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含有氯离子的自来水电解,作为含次氯酸的杀菌水提供,但作为液剂不限于含次氯酸的水。例如可以把用芽孢杆菌的液剂和杀菌剂作为液剂使用,可以适合采用对尿垢菌有杀菌效果的液剂。
水位传感器216被设在液剂罐212中。水位传感器216检测液剂罐212内的水位,把表示其检测结果的测量信号向CPU211输出。
利用驱动电动泵214,向电解单元213提供积存在液剂罐212中的水。
电解单元213被设置在电动泵214的下游侧。在电解单元213内部设置有一对电极(图4中没有表示)。对于用电动泵214从液剂罐212提供的水,利用在电解单元213内的一对电极上外加电压,由所述水中含有的氯离子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是具有杀菌和漂白作用的物质,适合于杀死尿中的杂菌。把含有在电解单元213中生成的次氯酸的水提供给流路切换阀215。
流路切换阀215设置在电解单元213下游侧。流路切换阀215把从电解单元213提供的含次氯酸的水提供给喷嘴单元202。更具体地说,流路切换阀215切换流路,从盆用雾喷嘴202a、盆用雾喷嘴202b、盆用雾喷嘴202c和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中的一个或多个喷出水。
喷嘴单元202有盆用雾喷嘴202a、盆用雾喷嘴202b、盆用雾喷嘴202c和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盆用雾喷嘴202a、202b、202c是用于向盆部103提供液剂的。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是用于向存水弯管单元30提供液剂的。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被设置在比盆部用雾喷嘴202a、202b、202c更远离盆部103的立壁部104的位置上。
CPU211从人体检测传感器102、水位传感器216、温度传感器217、操作开关218接受检测信号或操作信号,向电动泵214、电解单元213、流路切换阀215、警示灯220、盆干燥风扇203输出控制信号。在后面叙述控制装置的CPU211的控制流程。
操作开关218是为了清洁工等强制驱动电解单元213,把含有次氯酸的水从喷嘴单元202向盆喷出,对盆部进行杀菌的开关。操作开关218是设想这样进行清扫时设置的。
如上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102是用于检测在小便器主体10前方是否有使用者的传感器。人体检测传感器102检测到有使用者后,向CPU211发送检测信号。
温度传感器217是用于检测设置小便器US的洗手间等的温度的传感器。如后面叙述的那样,温度传感器217是为了根据因温度而发生变化的小便器US的状况,有效地使用液剂,作为获得其温度的装置设置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认为可以查看到因温度造成的变化,例如设置把使用时期分成夏季/冬季的开关等,对应因季节而变化的温度可以执行粗略的控制。
如上所述,盆干燥风扇203是用于使盆部103表面干燥的风扇。根据从CPU211输出的指示信号,驱动盆干燥风扇203。
警示灯220是根据从CPU211输出的控制信号点亮的灯。警示灯220利用闪烁和点亮的时机和间隔、灯光色彩等,向清洁工等发出规定内容的信息。
将电源连接器219插入建筑主体结构侧的插座,向保洁装置20供电。
下面参照图5~13,对从喷嘴单元202喷出液剂的方式、盆干燥风扇203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13是用于说明从喷嘴单元202喷出液剂的方式、盆干燥风扇203的动作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电解单元213中设置有电极213a和电极213b。利用来自控制装置CPU211的控制信号,在电极213a和电极213b之间外加电压,把含有次氯酸的水提供给喷嘴单元202。将从喷嘴单元202喷出的水向盆部103喷成雾状,从作为排出口的底面开口部106向存水弯管单元30排出。
存水弯管单元30临时积存尿和从喷嘴单元202喷出的水,向排水管UT(参照图3)排出。存水弯管单元30具有容器301、盖302和药剂304。在后面叙述存水弯管单元30的详细构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把盆部103的立壁部104划分成六个区域,与各个区域的污染倾向相对应,确定喷出含次氯酸的水的方式。把立壁部104划分成上层和下层,在把上层划分成区域I、区域II、区域III,把下层划分成区域IV、区域V、区域VI。在上层把区域II配置在中央,面向立壁部104的左侧配置区域I,右侧配置区域III。在下层把区域V配置在中央,面向立壁部104的左侧配置区域IV,右侧配置区域VI。
从盆用雾喷嘴202a喷出的液剂指向左下部区域IV和右下部区域VI喷出。从盆用雾喷嘴202b喷出的液剂指向左上部区域I、中央上部区域II和右上部区域III喷出。从盆用雾喷嘴202c喷出的液剂指向中央下部区域V喷出。从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喷出的液剂指向底面开口部106喷出。
从盆用雾喷嘴202a、202b、202c的任一个喷出的液剂由于是向区域I~VI中的某一个区域带扩散提供的,所以从盆用雾喷嘴202a、202b、202c把液剂喷成雾状。另一方面,从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喷出的液剂由于是准确可靠地向底面开口部106提供的,所以从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把液剂喷成液态。
更具体地说,从盆用雾喷嘴202a喷出的液剂的雾的粒径比较大,流量也大。从盆用雾喷嘴202a喷出的液剂的流速为中等速度。
从盆用雾喷嘴202b、202c喷出的液剂的雾的粒径比较小,流量也小。从盆用雾喷嘴202b、202c喷出的液剂的流速比从盆用雾喷嘴202a喷出的液剂的流速小。
从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喷出的液剂以间断或连续排出的液态水的方式喷出。从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喷出的液剂流量是可变的。从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喷出的液剂的流速与从盆用雾喷嘴202a喷出的液剂的流速相同。
下面参照图5对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的各个部位的、臭味和尿垢的产生特性进行说明。人尿在排尿后不是立刻产生很强的臭味和尿垢,而是随时间增加其臭味变大尿垢增加。即人尿含有无数杂菌,在其尿中的杂菌随时间增加进一步繁殖,把尿中的尿素分解生成氨。因生成所述氨,产生氨的气味和尿垢(来源于尿含有成分的磷酸钙和磷酸镁等固体)。因此,如使用者的尿长时间残留在小便器主体10上,则因其尿中的杂菌繁殖,产生臭味和尿垢。
小便器主体10的使用者在立壁部104前方,大体站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位排尿。因此,使用者排出的尿容易直接碰到作为立壁部10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中央上部区域II、中央下部区域V。特别是与使用者的身高无关,容易直接碰到中央下部区域V。因此在某个使用者使用(排尿)后,即使在所述立壁部104的中央上部区域II、中央下部区域V残留有尿,所述尿容易被下一个使用者排出并碰到相同部位的尿冲走。由于中央上部区域II、中央下部区域V是即使残留尿也容易置换成新的尿的部位,所以在那个位置杂菌明显繁殖和由此产生臭味和尿垢的程度比较轻。
另一方面,作为盆部103的立壁部104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的左上部区域I、右上部区域III、左下部区域IV、右下部区域VI,不像作为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中央上部区域II、中央下部区域V那样使用者的尿直接碰到的频率高,是碰到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后扩散和飞溅的尿容易附着的部位。因此,在这些立壁部104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相同的尿并没有被置换,而是容易长时间残留,在那里的杂菌繁殖比较严重。
此外,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中,左下部区域IV和右下部区域VI特别容易成为杂菌繁殖的严重区域。因为残留在左上部区域I和右上部区域III的尿因其自重逐渐流到下方的左下部区域IV和右下部区域VI,残留比较大量的尿。
对于在杂菌繁殖中有上述那样倾向的立壁部104,在本实施方式中,用“第一盆部杀菌模式”、“第二盆部杀菌模式”、“第三盆部杀菌模式”三个模式进行杀菌动作。此外,图5所示状态是小便器US使用中或使用待机中的状态,是不驱动电解单元213和/或电动泵214(参照图4)、不从喷嘴单元202喷出液剂的“待机模式”。
图6示意表示“第一盆部杀菌模式”的液剂喷出状况。参照图4和图6对“第一盆部杀菌模式”进行说明。“第一盆部杀菌模式”是向盆部103的立壁部104的部位中、杂菌繁殖程度特别严重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的下部(区域IV和区域VI)提供液剂,用于抑制从那里产生臭味和尿垢的模式。
具体说,利用在电解单元213中在一对电极213a、213b上外加电压,把从电动泵214提供来的液剂(含氯离子的水)电解,生成次氯酸。更详细地说,在阳极侧电极213b上生成氯,所述氯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然后把含有具有杀菌性能的所述次氯酸作为药剂的液剂(水),从喷嘴单元202的盆用雾喷嘴202a喷出。
从盆用雾喷嘴202a喷出的液剂直接指向左下部区域IV和右下部区域VI喷出。设定盆用雾喷嘴202a的喷嘴孔朝向,使液剂不是被提供给立壁部104的左上部区域I、右上部区域III后顺着那里向下方的左下部区域IV和右下部区域VI提供,而是从喷出时起其方向就朝向左下部区域IV和右下部区域VI。因此,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上,向杂菌的繁殖严重的部位优先提供药剂(次氯酸),杀死残留在那里的尿中的杂菌,抑制生成氨,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
图7示意表示“第二盆部杀菌模式”的液剂喷出状况。参照图4和图7对“第二盆部杀菌模式”进行说明。“第二盆部杀菌模式”是除了盆部103的立壁部104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的下部以外,也向立壁部104上部提供液剂,用于抑制由此产生的臭味和尿垢的模式。
在电解单元214中产生次氯酸这一点上与“第一盆部杀菌模式”相同。从喷嘴喷出的方式与“第一盆部杀菌模式”不同,除了从盆用雾喷嘴202a向左下部区域IV和右下部区域VI喷出液剂(含次氯酸的水)以外,还从盆用雾喷嘴202b向作为盆部103上部的左上部区域I、中央上部区域II、右上部区域III喷出液剂。
图8示意表示“第三盆部杀菌模式”的液剂喷出状况。参照图4和图8对“第三盆部杀菌模式”进行说明。“第三盆部杀菌模式”是用于在距上次使用小便器US时所经过时间变长,推测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上杂菌的繁殖明显的状况下,向其整个立壁部104提供液剂,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的模式。
在电解单元214中生成次氯酸这一点上与“第一盆部杀菌模式”相同。从喷嘴喷出的方式与“第一盆部杀菌模式”不同,除了从盆用雾喷嘴202a向左下部区域IV和右下部区域VI喷出液剂(含次氯酸的水)以外,还从盆用雾喷嘴202b向作为盆部103上部的左上部区域I、中央上部区域II、右上部区域III喷出液剂,并且从盆用雾喷嘴202c也向中央下部区域V喷出。
如上述的“第一盆部杀菌模式”、“第二盆部杀菌模式”、“第三盆部杀菌模式”那样,使向盆部103的立壁部104的每个部位喷出液剂的方法不同,根据在各个部位不同的杂菌繁殖程度,用必要的最小限度的液剂就可以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
下面参照图9、10、11、12及图4,对向存水弯管单元30喷出液剂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的喷出方式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存水弯管封闭模式”的喷出方式的示意图。图9所示的“存水弯管封闭模式”是例如因在周末等长时间不使用小便器US,在存水弯管单元中没有新的使用者的尿流入,积存在存水弯管单元30内的尿挥发,密封水不足或有可能不足的情况下,用于使该存水弯管单元30内的水位恢复的模式。
具体说,不驱动电解单元213,把从电动泵214提供来的非常少量的液剂(含氯离子的水)直接提供到喷嘴单元202侧。然后,把该液剂从喷嘴单元202的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喷出。由于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指向存水弯管单元30喷出水,所以几乎不会附着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上,向存水弯管单元30提供作为液剂的水。因此,液剂流入存水弯管单元30内,使内部水位恢复,恢复密封水功能。此外,此时因流入的液剂促进配置在存水弯管单元30内的药剂304稍稍溶解,利用药剂304的功能可以抑制存水弯管单元30的臭味和尿垢。
图10是表示“缓慢溶解模式”的喷出方式的示意图。图10所示的“缓慢溶解模式”是因小便器US更长时间不使用,积存在存水弯管单元30内的尿中的杂菌变得繁殖严重的情况下,作为应对的方式,用于促进药剂304溶解的模式。
具体说,不驱动电解单元213,把利用驱动电动泵214提供来的稍稍多一些的液剂(含氯离子的水)直接提供给喷嘴单元202侧。然后把稍稍多一些的液剂从喷嘴单元202的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喷出。由于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指向存水弯管单元30喷出水,所以可以在几乎不会附着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上的情况下向存水弯管单元30提供作为液剂的水。
因此,向存水弯管单元30内流入稍稍多一些的液剂,利用至此因溶解的药剂成饱和状态的存水弯管单元30内的尿被稀释,可以促进药剂的溶解。利用促进药剂304溶解,杀死存水弯管单元30内的杂菌,成为进一步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的状态。
图11是表示“存水弯管置换模式”的喷出方式的示意图。图11所示的“存水弯管置换模式”是在长期停用中等非常长的时间不使用小便器US的情况下,作为应对的方式,把积存在存水弯管单元30内的液剂与尿置换,从存水弯管单元30内排出的模式。
具体说,不驱动电解单元213,把利用驱动电动泵214提供的多的液剂(含氯离子的水)直接提供给喷嘴单元202侧。然后把所述多的液剂从喷嘴单元202的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喷出。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由于指向存水弯管单元30喷出水,所以可以在几乎不会附着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上的情况下向存水弯管单元30提供作为液剂的水。
因此,向存水弯管单元30内流入较多液剂,利用所述液剂把至此积存的尿向排水管WT排出,使在存水弯管单元30中的尿的比例降低。在非常长的时间不使用小便器US的状况下,为了抑制存水弯管单元30内的尿的臭味等,与多次提供少量的药剂和/或液剂相比,用液剂一次性置换存水弯管单元30内的尿是有效的。这样一次性置换的方法是立足于下述考虑的模式:为了保持此后的臭味等被抑制的状态所必须的液剂和/或药剂量用少量就可以。
图12是表示“排水管杀菌模式”的喷出方式的示意图。图12所示的“排水管杀菌模式”是为了使排水管WT不产生尿垢和臭味,定期(例如一个月一次)提供大量液剂和药剂的模式。所述模式利用清洁工等对操作开关218进行操作来实施。
具体说,不驱动电解单元213,把利用驱动电动泵214提供来的液剂(含氯离子的水)直接提供给喷嘴单元202侧。然后隔开规定时间间隔,从喷嘴单元202的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断续喷出液剂。其中,喷出的液剂是积存在液剂罐212内的全部液剂。因此,利用向存水弯管单元30内提供的液剂溶解的药剂304被大量断续提供给排水管WT。因此,可以可靠地使得与存水弯管单元30不同难以更换的排水管WT不被产生的尿垢堵塞。
下面参照图13对利用向盆部103鼓风抑制产生臭味和尿垢的“盆部干燥模式”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盆部干燥模式”的喷出方式的示意图。
图13所示的“盆干燥模式”是执行“第一盆部杀菌模式”、“第二盆部杀菌模式”、“第三盆部杀菌模式”后,为了更可靠地杀死盆部103中的杂菌而执行的模式。具体说,不驱动电解单元213和电动泵214,不进行从喷嘴单元202喷出液剂。另一方面,利用驱动盆干燥风扇203,对整个盆部103鼓风。使整个盆部103成为干燥的状态,可以使盆部103维持杂菌难以繁殖的状态。
下面参照图14、15、16对喷嘴单元202的特性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从盆用雾喷嘴202a喷出的液剂状态的示意图。图15是表示从盆用雾喷嘴202b、202c喷出的液剂状态的示意图。图16是表示从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喷出的液剂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所示的盆用雾喷嘴202a是用于向盆部103的立壁部104部位中的左下部区域IV和右下部区域VI提供液剂的喷嘴。盆用雾喷嘴202a在其下表面有直径比较大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三个)喷嘴孔202aa,把液剂从各个喷嘴孔202aa喷成雾状。此时喷出的液剂的粒径、流量和流速被设定成都比后面叙述的盆用雾喷嘴202b、202c大。这是因为盆用雾喷嘴202a是向远离安装喷嘴单元202的盆部103上方的位置的、立壁部104的左下部区域IV和右下部区域VI喷出,为了使雾准确到达。
图15所示的盆用雾喷嘴202b是用于向盆部103的立壁部104的部位中的左上部区域I、中央上部区域II和右上部区域III提供液剂的喷嘴。盆用雾喷嘴202c是用于向盆部103的立壁部104的部位中的中央下部区域V提供液剂的喷嘴。盆用雾喷嘴202b、202c在其下表面有直径比较小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五个)喷嘴孔202ba、202ca,把液剂从各个喷嘴孔喷成雾状。
其中,把含次氯酸的水喷成雾状后,在空气中漂浮期间,次氯酸的浓度降低,在远离喷出位置的位置上,几乎不能期待其杀菌效果。此外,喷出的水的粒径越小,所述次氯酸的浓度降低越明显。
根据上述认识,从盆用雾喷嘴202a成雾状喷出的液剂的粒径和流量比用盆用雾喷嘴202b、202c喷出的水都大。详细地说,使设在盆用雾喷嘴202a上的喷嘴孔202aa的直径比盆用雾喷嘴202b、202c的喷嘴孔202ba、202ca的直径大,另一方面,使设在盆用雾喷嘴202a上的孔比盆用雾喷嘴202b、202c的孔的数量少。
因此,在向距喷嘴单元202比较远的位置的立壁部104中的左下部区域IV和右下部区域VI喷出含次氯酸的水时,可以使所述水的粒径变大。因此,可以抑制次氯酸浓度降低,可靠地把在该部位的杂菌杀死。另一方面,在向距喷嘴单元202比较近的位置的立壁部104上的左上部区域I、中央上部区域II和右上部区域III喷出时,可以使水的粒径变小。因此,在该部位容易附着水,使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充分发挥其功能,可以杀死杂菌。
图16所示的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是用于对存水弯管单元30直接提供液剂的喷嘴。具体说,不是通过把液剂向盆部103的壁面喷出,顺着立壁部104流下来向存水弯管单元30提供液剂,而是从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在空中落下来,几乎直接向存水弯管单元30提供液剂。此时喷出的液剂不是雾状而是液态。
这样,使向盆部103和存水弯管单元30喷出液剂的喷嘴分开,与存水弯管单元30相比,盆用雾喷嘴202a、202b、202c更偏于指向盆部103的立壁部104喷出液剂,与盆部103的立壁部104相比,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更偏于指向更靠近存水弯管单元30喷出液剂。
因此,用盆用雾喷嘴202a、202b、202c可以可靠地向残留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上的尿提供液剂。另一方面,通过用存水弯管用液体喷嘴202d向积存在存水弯管单元40中的尿喷出液剂,抑制喷出的液剂对盆部103进行干扰,准确地提供给存水弯管单元39的尿,可以减轻附着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上的杂菌因液剂流动流入存水弯管单元40。
下面参照图17对存水弯管单元3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存水弯管单元30结构的简要断面图,图17(A)表示在药剂304溶解前的初始状态,图17(B)表示药剂304溶解后的状态。
如图17(A)所示,存水弯管单元30具有容器301和盖302。容器301具有侧部301a和底部301b。底部301b是圆板形的部分。侧部301a是做成从底部301b的外周向一个方向立起的筒形部分。因此,容器301用底部301b和侧部301a形成有底圆筒形,构成内部可以积存液体的积存室301d。在侧部301a上部,在其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形成多个出口部301c,用所述出口部301c连通容器301的内外。
在容器301上方设置有盖302。盖302有倾斜壁302a、入口部302b、筒形隔壁302c。倾斜壁302a向下部敞开的入口部302b倾斜。筒形隔壁302c从入口部302b的外边缘向与倾斜壁302a相反侧延伸。
把管套309从筒形隔壁302c下方插入筒形隔壁302c。管套309有底部309d和圆筒部309e。底部309d做成堵住筒形隔壁302c下端。圆筒部309e做成从底部309d的外边缘向一方延伸,沿筒形隔壁302c内侧配置。设置有小口径流路309b,使其贯通底部309d的大体中央。
在小口径流路309b的圆筒部309e侧,沿与圆筒部309e相同方向设置有相互隔开配置的多个突起309a。圆筒部309e围住的空间构成大口径流路309c,通过小口径流路309b与积存室301d连接。垫片308夹在管套309和筒形隔壁302c之间。
在筒形隔壁302c内部除了管套309以外,还配置有入口封闭阀303、药剂304、台座305、弹簧306和连通口封闭阀307。
台座305放置在管套309上端,从上方覆盖大口径流路309c。台座305在其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多个连通路305a。在台座305上方配置有入口封闭阀303。在台座305和入口封闭阀303之间配置有弹簧306。利用使所述弹簧306伸缩,使入口封闭阀303可以相对于台座305沿上下方向滑动。由于弹簧306以被压缩的状态进行配置,所以在没有作用外力的状态下,把入口封闭阀303向上推到抵接在入口部302b附近的下表面上,遮挡入口部302b。
连通口封闭阀307和药剂304设置在台座305下方、管套309的大口径流路309c内部。具体说,固态的药剂304放置在管套309的多个突起309a上,此外,连通口封闭阀307放置在该药剂304上。在连通口封闭阀307上,在其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连通路307a。
固态的药剂304由开始使用前位于外表面上的第1药剂304a、位于内部被第1药剂304a覆盖的第2药剂304b构成。第1药剂304a和第2药剂304b都可以溶解于尿中并具有杀死尿中的杂菌的功能,第2药剂304b在尿中的溶解速度比第1药剂304a快。
此后参照图17对存水弯管单元30内的动作进行说明。从小便器US的底面开口部106排出的尿到达存水弯管单元30,因上面的倾斜壁302a的倾斜被收集到入口部302b。然后被收集的尿积存在入口封闭阀303上。
积存在入口封闭阀303上的尿达到规定量后,入口封闭阀303因其重量对抗弹簧306的作用力而被向下压。因此入口部302b被打开,积存的尿流入筒形隔壁302c内。流入筒形隔壁302c内的尿通过台座305的连通路305a,通过连通口封闭阀307的连通路307c。
通过连通路307a的尿到达在其下方配置的药剂304的侧方。药剂304因与尿接触而溶解。进而,尿在药剂304下方,在管套309的多个突起309a的间隙中流过,到达小口径流路309b。尿在小口径流路309b中流动,从管套309排出,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
在积存室301d内被尿充满后,因新的尿从入口封闭阀303流入,至此被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被挤出,从侧部301a的出口部301c排出。从出口部301c排出的尿在容器301外流动,到达排水管WT。
固态的药剂304的体积随其使用而减小。因所述体积减小,放置在药剂304上的连通口封闭阀307在大口径流路309c内下降。药剂304消失后,如图17(B)所示,设在连通口封闭阀307下面上的突起307b嵌入到小口径流路309b内。因此,小口径流路309b被封闭,新的尿不能从入口部302b进入到积存室301d内,限制尿从存水弯管单元30向排水管WT送出。
这样使尿不能流入存水弯管单元30内部,由此把尿滞留在小便器主体10的盆部103中。因此,使用者看到在所述盆部103有尿滞留,就可以知道小便器US就成为尿不能流动的状态,所以可以控制小便器US的使用,避免卫生情况进一步恶化。此外,也使清洁工等知道到了要补充药剂对其进行更换的时候,可以防止没有溶解药剂304的尿在排水管WT中流动,可以实现对排水管WT的保护。
下面参照图17及图18对连通口封闭阀307的下降进行说明。图18是表示连通口封闭阀307的下降量的曲线图。
在图18所示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通过存水弯管单元30的尿量Q。即越靠横轴的右侧,表示越是长时间使用小便器US,通过存水弯管单元30的尿量越多。另一方面,纵轴表示连通口封闭阀307的下降量L。即如图17(A)所示,以在开始使用药剂304前放置在药剂304上的连通口封闭阀307位于最上方的状态为基准位置O,药剂304的体积随着使用而减小,把连通口封闭阀307从基准位置下降的量表示成下降量L。
看一下图18所示的曲线图的变化,相对于区间P0~P1的倾斜度,区间P1~P2的倾斜度非常大。这是因为在构成药剂304的第1药剂304a和第2药剂304b中,在区间P0~P1中,从开始使用时在表面上的第1药剂304a优先溶解,与此相对,在区间P1~P2中,至此被第1药剂304a覆盖的第2药剂304b优先溶解。
使用药剂304之初,由于在尿中的溶解速度比较小的第1药剂304a优先溶解,所以与通过存水弯管单元30的尿量Q相对的药剂304的体积减小比较稳定。与此相反,在使用药剂304的后期,由于因第1药剂304a的溶解使至此被覆盖的第2药剂304b露出到表面,在尿中溶解速度比较大的第2药剂304b开始溶解。因此与通过存水弯管单元30的尿量Q相对的药剂304b的体积减小加速,连通口封闭阀307的下降也加快。
在图18所示的存水弯管单元30中,假设药剂304的消失速度是一定的,随着使用的连通口封闭阀307的下降也是一定的速度。于是,大口径流路309c内的尿输送流路的流路断面面积逐渐减小,尿的输送性能逐渐恶化。假设输送性能这样逐渐恶化,对看到其变化的使用者等而言,尽管还残存有药剂304,有可能会误认为药剂304已经消失了。这样误认药剂消失引起为了补充药剂而不必要地更换存水弯管单元30和药剂304。
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药剂304中,采用由第1药剂304a和第2药剂304b构成这样简单的结构,通过采用使用后期比使用前期快速溶解,输送流路的流路断面面积急剧减小的结构,可以把高的尿的输送性能保持到药剂304消失之前,可以防止让使用者产生上述那样的误认。
下面参照图19对本实施方式的小便器US中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图19是表示在小便器US的盆部杀菌中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小便器US是考虑使用状况和菌的繁殖状况,把上述的“待机模式”、“第一盆部杀菌模式”、“第二盆部杀菌模式”、“第三盆部杀菌模式”、“存水弯管封闭模式”、“缓慢溶解模式”、“存水弯管置换模式”、“排水管杀菌模式”、“盆部干燥模式”适当组合来实施的。
在步骤S01中,CPU211判断小便器US是否是在使用中。如从人体检测传感器102输出了人体检测信号,则CPU211判断小便器US在使用中,如没有从人体检测传感器102输出人体检测信号,则CPU211判断小便器US不是在使用中。如判断小便器US在使用中,则进入到步骤S10的处理,如判断小便器US不是在使用中,则进入到步骤S02的处理。
在步骤S10中,CPU211强制执行“待机模式”。如小便器US是在使用中,由于从喷嘴单元202的喷水溅上使用者,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态,所以执行不进行清洗杀菌动作的“待机模式”。
在步骤S02中,CPU211判断最近2小时的平均室温是否是在25℃以上。因为如平均室温在25℃以上,由于能促进菌的繁殖,所以要进行提高杀菌频率的处理。此外,优选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平均室温进行判断,例如以是否是夏季作为判断基准。如平均室温在25℃以上,则进入到步骤S03的处理,如平均室温不在25℃以上,则进入到步骤S11的处理。
在步骤S03中,CPU211判断从上次盆杀菌后是否是经过了2小时。如平均室温不是25℃以上,不是从上次盆杀菌后经过了2小时,则菌的繁殖不那么严重,另一方面,如平均室温在25℃以上,如从上次盆杀菌后超过了2小时的话,则由于菌的繁殖要进展,所以判断从上次盆杀菌后是否是经过了2小时。
在此,参照图22、23、24、25、26,不必如现有的冲水小便器那样每次清洗,而且其频率是按某时间间隔进行清洗就可以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22是用于说明pH和臭味强度的相关关系的图。在图22中,横轴为存水弯管内的pH,纵轴为臭味强度。臭味强度如超过1,则臭味成为可识别的水平。如图22所示,由于如在pH8以下,则不挥发性的NH4+起支配作用,如超过pH8则挥发性的NH3起支配作用,所以可以看出为了要抑制臭味,必须把存水弯管内的pH抑制在8以下。
图23是用于说明pH和菌数的相关关系的图。在图23中,横轴为放置时间,纵轴为菌数,表示每个pH中菌数的变迁。如图23所示,如抑制在pH4以下,则即使随时间经过,菌数也不增加。
图24是用于说明pH和尿垢量的相关关系的图。在图24中,横轴为pH,纵轴为NH4的生成速度。如图24所示,可以看出如在pH4.5以下,则尿素酶为惰性,抑制氨的生成,也抑制尿垢的生成。
图25是用于说明在小便器表面的菌和氨附着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在图25中,横轴为使用时间,纵轴为NH4的附着量和菌数。如图25所示,可以看出即使小便附着在小便器表面上,如在2小时以下,则NH4的附着量、菌数也不会增加到使臭味强度2以上的程度。
图26是用于说明在尿中加入菌的情况下的pH随时间变化的图。在图26中,横轴为经过时间,纵轴为pH的变迁。如图26所示,可以看出如经过时间在2小时以下,则如参照图22说明的那样,不成为pH8以上,看不到臭味强度明显升高。
如参照图22~26说明的那样,可以看出优选把基于尿的密封水抑制在pH4以下,其抑制时间是大体每2小时。
返回到图19继续说明步骤S03。如平均室温在25℃以上,距上次盆杀菌后没有经过2小时,则由于不是杀菌动作的时刻,所以转移并返回到“待机模式”。如平均室温在25℃以上,距上次盆杀菌后经过了2小时,则进入到步骤S04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平均室温不是25℃以上情况的处理的步骤S11中,CPU211判断距上次盆杀菌后是否是经过了3小时。因为如平均室温不是25℃以上,距上次盆杀菌后没有经过3小时,则菌的繁殖不那么严重。如平均室温不在25℃以上,距上次盆杀菌后没有经过3小时,则由于不是杀菌动作的时机,转移并返回到“待机模式”。如平均室温不是25℃以上,距上次盆杀菌后经过了3小时,则进入到步骤S04的处理。
在步骤S04中,CPU211对电解单元213通电,开始生成次氯酸。在步骤S04随后的步骤S05中,CPU211判断使用者是否是在10人以上。如使用者超过一定数量,则认为存水弯管单元30内的密封水被新的尿置换,菌的繁殖没有太大进展。另一方面,设想特别是在盆部103的立壁部104侧部,尿飞溅附着,能成为菌繁殖的温床。所以如使用者在10人以上,则进入到步骤S12的处理,如使用者不是在10人以上,则进入到步骤S06的处理。
在步骤S12中,CPU211执行“第三盆部杀菌模式”。在接着步骤S12的步骤S13中,执行“第三盆部杀菌模式”后隔开10分钟的空隙,执行30分钟的“盆部干燥模式”。在执行“盆部干燥模式”时,点亮警示灯220。
在步骤S06中,CPU211判断是否无人使用。因为如无人使用,则污染在进展中的可能性大。如无人使用,则进入到步骤S07的处理,如有人使用,则进入步骤S14的处理。
在步骤S07中,CPU211判断距最后的盆部杀菌是否是经过了8小时。因为如无人使用、距最后的盆部杀菌经过了8小时,则是夜间等低频使用时间带,菌繁殖有可能进展。如距最后的盆部杀菌没有经过8小时则返回,如距最后的盆部杀菌经过了8小时,则进入到步骤S08的处理。
在步骤S08中,CPU211执行“第三盆部杀菌模式”。此外,此后,使用之前不进行盆部杀菌。
在接着步骤S08的步骤S09中,在执行“第三盆部杀菌模式”后隔开10分钟空隙,执行30分钟的“盆部干燥模式”。在执行“盆部干燥模式”时,点亮警示灯220。
在步骤S14中,CPU211判断使用者是否是在3人以下。如使用者在3人以下,则进入到步骤S15的处理,如使用者不是在3人以下,则进入到步骤S18的处理。
在步骤S15中,CPU211判断上次的盆部杀菌是否是执行了“第一盆部杀菌模式”。因为如继续进行不向盆部103中央提供液剂的“第一盆部杀菌模式”,则菌有可能在盆部103的中央部位和上方部位大量繁殖。如上次的盆部杀菌是执行“第一盆部杀菌模式”的话,就进入到步骤S18的处理,如上次的盆部杀菌不是执行“第一盆部杀菌模式”的话,就进入到步骤S16的处理。
在步骤S16中,CPU211执行“第一盆部杀菌模式”。在接着步骤S16的步骤S17中,在执行“第一盆部杀菌模式”后隔开10分钟空隙,执行10分钟的“盆部干燥模式”。在执行“盆部干燥模式”时,点亮警示灯220。
在步骤S18中,CPU211执行“第二盆部杀菌模式”。在接着步骤S18的步骤S19中,在执行“第二盆部杀菌模式”后隔开10分钟空隙,执行10分钟的“盆部干燥模式”。在执行“盆部干燥模式”时,点亮警示灯220。
下面参照图20对本实施方式的小便器US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图20是表示小便器US的存水弯管杀菌中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小便器US是考虑使用状况和菌的繁殖状况,把上述的“待机模式”、“第一盆部杀菌模式”、“第二盆部杀菌模式”、“第三盆部杀菌模式”、“存水弯管封闭模式”、“缓慢溶解模式”、“存水弯管置换模式”、“排水管杀菌模式”、“盆部干燥模式”适当组合来实施的。
在步骤S31中,CPU211判断小便器US是否是在使用中。如从人体检测传感器102输出了人体检测信号,则CPU211判断小便器US在使用中,如没有从人体检测传感器102输出人体检测信号,则CPU211判断小便器US不是在使用中。如判断小便器US在使用中,则进入到步骤S36的处理,如判断小便器US不是在使用中,则进入到步骤S32的处理。
在步骤S36中,CPU211强制执行“待机模式”。如小便器US在使用中,则由于从喷嘴单元202喷水溅上使用者,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态,所以执行不进行清洗杀菌动作的“待机模式”。
在步骤S32中,CPU211判断最近2小时的平均室温是否是在25℃以上。因为如平均室温是在25℃以上,则由于促进菌的繁殖,要进行提高杀菌频率的处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平均室温进行判断,优选的是例如以是否是夏季作为判断基准。如平均室温在25℃以上,则进入到步骤S33的处理,如平均室温不在25℃以上,则进入到步骤S37的处理。
在步骤S33中,CPU211判断未使用时间是否是为2天。由于存水弯管单元30的杀菌无需考虑尿的飞溅,所以仅考虑未使用时间就足够了。如未使用时间为2天,则进入到步骤S40的处理,如未使用时间不是2天,则进入到步骤S34的处理。
在步骤S37中,CPU211判断未使用时间是否为3天。如未使用时间为3天,则进入到步骤S40的处理,如未使用时间不是3天,则进入到步骤S38的处理。
在步骤S40中,CPU211执行“存水弯管封闭模式”。这种情况下的喷出水量为50cc。
在步骤S34中,CPU211判断未使用时间是否为4天。如未使用时间为4天,则进入到步骤S42的处理,如未使用时间不是4天,则进入到步骤S35的处理。
在步骤S38中,CPU211判断未使用时间是否为5天。如未使用时间为5天,则进入到步骤S42的处理,如未使用时间不是5天,则进入到步骤S39的处理。
在步骤S42中,CPU211执行“缓慢溶解模式”。这种情况下的喷出水量为100cc。
在步骤S35中,CPU211判断未使用时间是否为6天。如未使用时间为6天,则进入到步骤S44的处理,如未使用时间不是6天则返回。
在步骤S39中,CPU211判断未使用时间是否为7天。如未使用时间为7天,则进入到步骤S44的处理,如未使用时间不是7天则返回。
在步骤S44中,CPU211执行“存水弯管置换模式”。这种情况下的喷出水量为250cc。
下面参照图21对本实施方式的小便器US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图21是表示对小便器US的排水管杀菌中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小便器US是考虑使用状况和菌的繁殖状况,把上述“待机模式”、“第一盆部杀菌模式”、“第二盆部杀菌模式”、“第三盆部杀菌模式”、“存水弯管封闭模式”、“缓慢溶解模式”、“存水弯管置换模式”、“排水管杀菌模式”、“盆部干燥模式”适当组合来实施的。
在步骤S61中,CPU211判断距上次的排水管清洗是否是经过了1个月。排水管WT的杀菌由于无需考虑尿的飞溅,所以只要考虑清洗间隔就足够。如距排水管清洗经过了1个月,则进入到步骤S62的处理,如距排水管清洗没有经过1个月则返回。
在步骤S62中,CPU211判断液剂罐212是否是装满水的状态。如液剂罐212是装满水的状态,则进入到步骤S63的处理,如液剂罐212不是满水的状态,则进入到步骤S67的处理。
在步骤S63中,CPU211使警示灯220点亮,通知要进行排水管清洗。在步骤S67中,CPU211使警示灯220点亮,督促向液剂罐212注水,并且通知要进行排水管清洗。
在步骤S64中,CPU211判断是否正在对操作开关218进行操作。如没有对操作开关218进行操作就返回,如正在对操作开关218进行操作,则进入到步骤S65的处理。
在步骤S65中,CPU211对电解单元213通电,开始生成次氯酸。
在接着步骤S65的步骤S66中,CPU211执行“排水管杀菌模式”。CPU211对电解单元213通电,生成含次氯酸的水。由于控制缓慢溶解,以间隔30秒钟喷水15秒钟的方式总计喷出500cc(每次50cc喷10次)。
下面参照图27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第1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7是表示作为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30A的结构的简要断面图,图27(A)表示药剂304A溶解前的初始状态,图27(B)表示药剂304A溶解后的状态。
如图27(A)所示,存水弯管单元30A包括容器301、盖302A。容器301有侧部301a和底部301b。底部301b是圆板形的部分。侧部301a是从底部301b的外周向一个方向立起形成的筒形部分。因此容器301由底部301b和侧部301a形成有底圆筒形,构成可以在内部积存液体的积存室301d。在侧部301a上部,在其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形成多个出口部301c,用所述出口部301c连通容器301的内外。
在容器301上方设置有盖302A。盖302A有倾斜壁302aA、入口部302bA、筒形隔壁302eA、下方倾斜壁302dA。倾斜壁302aA向下部敞开的入口部302bA倾斜。筒形隔壁302eA从入口部302bA的外边缘向与倾斜壁302aA相反侧延伸。从入口部302bA向下方设置有下方倾斜壁302dA,下方倾斜壁302dA被设置成从入口部302bA向下方扩展。
药剂支架311A从容器301的底部301b向盖302A延伸。药剂支架311A被做成向筒形隔壁302eA内侧突出。
药剂支架311A具有浮筒安放部313A和药剂安放部312A。药剂安放部312A被做成支承圆筒形的药剂304A。在药剂安放部312A的下方设置有浮筒安放部313A。浮筒安放部313A是支承浮筒310A的部分。在浮筒安放部313A的上端侧形成液体流入口314A。
从小便器US的底面开口部106排出的尿到达存水弯管单元30A,因上面的倾斜壁302aA的倾斜度使所述尿被收集到入口部302bA。然后,收集的尿从入口部302bA流入筒形隔壁302eA内部。
流入筒形隔壁302eA内部的尿直接碰到配置在其下方的药剂304A,药剂304A因与尿接触而溶解。进而,尿被积存到积存室301d内。
在积存室301d内被尿充满后,利用从入口部302bA流入新的尿,把至此为止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挤出,从侧部301a的出口部301c排出。从出口部301c排出的尿在容器301的外面流动,到达排水管WT。
固态的药剂304A随着其使用,体积减小。所述体积不断减小,药剂304A消失后,浮筒310A上浮,把入口部302bA堵住(参照图27(B))。这样堵住入口部302bA后,尿不能流入存水弯管单元30A内部,尿滞留在小便器主体10的盆部103中。因此,使用者看到滞留在所述盆部103的尿,可以知道小便器US变成尿不流动的状态,可以控制小便器US的使用,避免卫生情况进一步恶化。此外,也使清洁工等知道到了要补充药剂对其进行更换的时候,防止药剂304A没有溶解的尿流到排水管WT,可以实现对排水管WT的保护。
下面参照图28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8是表示作为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30B的构造的简要断面图,图28(A)表示药剂304B溶解前的初始状态,图28(B)表示药剂304B溶解后的状态。
如图28(A)所示,存水弯管单元30B包括容器301和盖302B。容器301具有侧部301a和底部301b。底部301b是圆板形的部分。侧部301a被做成从底部301b的外周向一个方向立起的筒形部分。因此,容器301由底部301b和侧部301a形成有底圆筒形,构成在内部可以积存液体的积存室301d。在侧部301a上部,在其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出口部301c,利用所述出口部301c连通容器301的内外。
在容器301上方设置有盖302B。盖302B具有倾斜壁302aB、入口部302bB、筒形隔壁302cB、下方突起302dB。倾斜壁302aB向在下部敞开的入口部302bB倾斜。筒形隔壁302cB从入口部302bB的外边缘的外侧向与倾斜壁302aB相反侧延伸。在入口部302bB下方设置有下方突起302dB,设置成从入口部302bB垂直向下方延伸。下方突起302dB设置有多根,围住入口部302bB,在相邻的下方突起302dB之间设置有间隙302eB。
药剂支架311B从容器301的底部301b向盖302B延伸。药剂支架311B被做成朝向筒形隔壁302cB内侧。
药剂支架311B具有浮筒安放部313B和药剂安放部312B。药剂安放部312B被做成支承圆筒形的药剂304B。在药剂安放部312B下方设置有浮筒安放部313B。浮筒安放部313B是支承浮筒310B的部分。
在药剂304B的中央附近设置有贯通孔304aB。浮筒310B具有用于与盖部316B连接的连接棒315B。连接棒315B被配置成穿过药剂304B的贯通孔304aB内。盖部316B被配置成被下方突起302dB包围。
从小便器US的底面开口部106排出的尿到达存水弯管单元30B,因上面的倾斜壁302aB的倾斜被收集到入口部302bB。然后,收集的尿从入口部302bB流入被下方突起302dB包围的空间,从间隙302eB流入筒形隔壁302cB内。
流入筒形隔壁302cB内部的尿直接碰到配置在其下方的药剂304B,药剂304B因与尿接触而溶解。尿还被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
在积存室301d被尿充满后,利用新的尿从入口部302bB流入,把至此为止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挤出,从侧部301a的出口部301c排出。从出口部301c排出的尿在容器301外面流动,到达排水管WT。
固态的药剂304B的体积随其使用而减小。所述体积逐渐减小,在药剂304B消失后,浮筒310B上浮,用盖部316B堵住入口部302bB(参照图28(B))。这样堵住入口部302bB后,尿不能流入存水弯管单元30B内部,尿滞留在小便器主体10的盆部103中。因此,使用者看到所述盆部103中的尿的滞留,就可以知道小便器US变成了尿不流动的状态,所以控制小便器US的使用,可以避免卫生进一步恶化。此外,也使清洁工等知道到了要补充药剂对其进行更换的时候,防止药剂304B没有溶解的尿在排水管WT中流动,可以实现对排水管WT的保护。
下面参照图29对本实施方式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第3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9是表示作为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30C的结构的简要断面图,图29(A)表示药剂304C溶解前的初始状态,图29(B)表示药剂304C溶解后的状态。
如图29(A)所示,存水弯管单元30C包括容器301和盖302C。容器301具有侧部301a和底部301b。底部301b是圆板形的部分。侧部301a是被做成从底部301b的外周向一个方向立起的筒形部分。因此,容器301由底部301b和侧部301a形成有底圆筒形,构成在内部可以积存液体的积存室301d。在侧部301a上部,在其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多个出口部301c,用所述出口部301c连通容器301的内外。
在容器301的上方设置有盖302C。盖302C具有倾斜壁302aC、入口部302bC、筒形隔壁302cC、下方水平壁302dC。倾斜壁302aC向在下部敞开的入口部302bC倾斜。筒形隔壁302cC从入口部302bC的外边缘的外侧向与倾斜壁302aC相反侧延伸。从入口部302bC向筒形隔壁302cC大体水平地设置下方水平壁302dC。
药剂支架312C从容器301的底部301b向盖302C延伸。药剂支架312C向筒形隔壁302cC内侧突出。
设置有连接棒315C,用于通过入口部302bC,连接盖部316C和药剂放置部314C。盖部316C配置在入口部302bC的上方。在药剂放置部314C上形成有液体流入口313C。
从小便器US的底面开口部106排出的尿到达存水弯管单元30C,因上面的倾斜壁302aC的倾斜被收集到入口部302bC。然后收集的尿从入口部302bC流入筒形隔壁302cC内部。
流入筒形隔壁302cC内部的尿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从液体流入口313C流入药剂304C侧。药剂304C因与尿接触而溶解。进而,尿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
在积存室301d内被尿充满后,利用新的尿从入口部302bC流入,把至此为止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挤出,从侧部301a的出口部301c排出。从出口部301c排出的尿在容器301外面流动,到达排水管WT。
固态的药剂304C的体积随着其使用而减小。所述体积逐渐减小,在药剂304C消失后,盖部316C、药剂放置部314C和连接棒315C成一体下降,用盖部316C堵住入口部302bC(参照图29(B))。这样堵住入口部302bC后,尿不能流入存水弯管单元30C内部,尿滞留在小便器主体10的盆部103中。因此,使用者看到在所述盆部103中的尿的滞留,就可以知道小便器US成了尿不流动的状态,所以可以控制小便器US的使用,避免卫生情况进一步恶化。此外,也使清洁工等知道到了要补充药剂对其进行更换的时候,可以防止没有溶解药剂304C的尿在排水管WT流动,可以实现对排水管WT的保护。
下面参照图30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第4变形例进行说明。图30是表示作为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30D的结构的简要断面图,图30(A)表示使用前的初始状态,图30(B)表示排尿时的状态。
存水弯管单元30D是在参照图29说明的存水弯管单元30C上外加限制流入浮筒320D的存水弯管单元。因此,对于与存水弯管单元30C共同的部分省略了说明。
如图30(A)所示那样,限制流入浮筒320D在未使用状态下抵接在下方水平壁302dC上,堵住入口部302bC。
从小便器US的底面开口部106排出的尿到达存水弯管单元30D,因上面的倾斜壁302aC的倾斜而被收集到入口部302bC。然后被收集的尿因其自重推压限制流入浮筒320D,从入口部302bC流入筒形隔壁302cC内部(参照图30(B))。
流入筒形隔壁302cC内部的尿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从液体流入口313C流入药剂304C侧。药剂304C因与尿接触而溶解。进而,尿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
在积存室301d内被尿充满后,因新的尿从入口部302bC流入,把至此为止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挤出,从侧部301a的出口部301c排出。从出口部301c排出的尿在容器301的外面流动,到达排水管WT。
固态的药剂304C的体积随着其使用而减小。所述体积逐渐减小,在药剂304C消失后,盖部316C、药剂放置部314C和连接棒315C成一体下降,用盖部316C堵住入口部302bC。这样堵住入口部302bC后,尿不能流入存水弯管单元30D内部,尿滞留在小便器主体10的盆部103中。因此,使用者看到滞留在所述盆部103中的尿,可以知道小便器US变成尿不流动的状态,所以可以控制小便器US的使用,避免卫生情况进一步恶化。此外,也使清洁工等知道到了要补充药剂对其进行更换的时候,防止药剂304B没有溶解的尿在排水管WT中流动,可以实现对排水管WT的保护。
下面参照图31对本实施方式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第5变形例进行说明。图31是表示作为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30E的结构的简要断面图。
如图31所示,存水弯管单元30E包括容器301和盖302E。容器301具有侧部301a和底部301b。底部301b是圆板形的部分。侧部301a是从底部301b的外周向一个方向立起形成的筒形部分。因此,容器301由底部301b和侧部301a形成有底圆筒形,构成在内部可以积存液体的积存室301d。在侧部301a上部在其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多个出口部301c,用所述出口部301c连通容器301内外。
在容器301上方设置有盖302E。盖302E具有倾斜壁302aE、入口部302bE和筒形隔壁302cE。倾斜壁302aE向在下部敞开的入口部302bE倾斜。筒形隔壁302cE从入口部302bE的外边缘向与倾斜壁302aE相反侧延伸。
把管套309E从筒形隔壁302cE下方插入筒形隔壁302cE中。管套309E具有底部309dE和圆筒部309eE。底部309dE堵住筒形隔壁302cE的下端。圆筒部309eE从底部309dE的外边缘向一方延伸,沿筒形隔壁302cE内侧配置。设置有小口径流路309bE,使其贯通底部309dE的大体中央。
圆筒部309eE包围的空间构成大口径流路309cE,通过小直径流路309bE与积存室301d相连。垫片308E夹在管套309E和筒形隔壁302cE之间。
在筒形隔壁302cE内部除了管套309E以外,还配置有入口封闭阀303E、药剂304E、台座305E和弹簧306E。
台座305E被放置在管套309E上端,从上方覆盖大口径流路309cE。台座305E在中央附近设置有上方突起305bE。上方突起305bE是朝向入口部302bE的圆筒形突起。入口封闭阀303E的药剂支承棒303bE贯通上方突起305bE。在上方突起305bE和药剂支承棒303bE之间形成间隙,形成连通路305aE。
在台座305E上方配置有入口封闭阀303E。入口封闭阀303E具有阀部303aE和药剂支承棒303bE。弹簧306E配置在台座305和阀部303aE之间。利用所述弹簧306E伸缩,可以使阀部303aE相对于台座305E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弹簧306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使阀部303aE抵接在入口部302bE附近的下面,遮挡入口部302bE。
药剂304E装在药剂支承棒303bE上,在台座305E的下方配置在管套309E的大口径流路309cE内部。
从小便器US的底面开口部106排出的尿到达存水弯管单元30E,因上面的倾斜壁302aE的倾斜被收集到入口部302bE。然后被收集的尿积存在入口封闭阀303E上。
积存在入口封闭阀303E上的尿达到规定量后,因其重量使入口封闭阀303E对抗弹簧306E的作用力而被向下推。因此,入口部302bE被打开,积存的尿流入筒形隔壁302cE内。流入到筒形隔壁302cE内的尿通过台座305E的连通路305aE,到达配置在其下方的药剂304E。药剂304E因与尿接触而溶解。进而,尿在药剂304E下方到达小口径流路309bE。尿在小口径流路309bE中流动,从管套309E排出,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
在积存室301d内被尿充满后,因新的尿从入口封闭阀303E流入,把至此为止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挤出,从侧部301a的出口部301c排出。从出口部301c排出的尿在容器301的外面流动,到达排水管WT。
固态的药剂304E的体积随其使用而减小。因所述体积减小,药剂304E消失后,即使尿滞留在入口封闭阀303E上,因弹簧306E的作用力较大,所以入口封闭阀303E不下降。因此新的尿不能从入口部302bE进入到积存室301d内,限制了尿从存水弯管单元30E向排水管WT送出。
因这样尿不能流入存水弯管单元30E内部,尿滞留在小便器主体10的盆部103中。因此,使用者看到所述盆部103中的尿的滞留,可以知道小便器US变成尿不流动的状态,可以控制小便器US的使用,避免卫生情况进一步恶化。此外,也使清洁工等知道到了要补充药剂对其进行更换的时候,防止没有溶解药剂304B的尿在排水管WT中流动,可以实现对排水管WT的保护。
下面参照图32对本实施方式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第6变形例进行说明。图32是表示作为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30F的结构的简要断面图。
如图32所示,存水弯管单元30F包括容器301F和盖302F。容器301F具有侧部301a和底部301b。底部301b是圆板形的部分。侧部301a是从底部301b的外周向一个方向立起形成的筒形部分。因此,容器301F由底部301b和侧部301a形成有底圆筒形,构成在内部可以积存液体的积存室301d。在侧部301a上部在其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多个出口部301C,用所述出口部301C连通容器301F内外。在出口部301C的下方内侧配置有圆盘部件320F,使其抵接在侧部301a内壁上。在圆盘部件320F上形成有连通孔320aF。
在容器301F上方设置有盖302F。盖302F具有倾斜壁302aF、入口部302bF、筒形隔壁302cF和下方倾斜壁302dF。倾斜壁302aF向在下部敞开的入口部302bF倾斜。筒形隔壁302cF从入口部302bF的外边缘向与倾斜壁302aF相反侧延伸。在入口部302bF下方设置有下方倾斜壁302dF,所述下方倾斜壁302dF设置成从入口部302bF向下方扩展。
在连通孔320aF下方配置有药剂304F。在药剂304F下端设置的凹部304aF内配置有浮筒310F。
从小便器US的底面开口部106排出的尿到达存水弯管单元30F,因上面的倾斜壁302aF的倾斜被收集到入口部302bF。然后被收集的尿从入口部302bF流入筒形隔壁302cF内部。
流入筒形隔壁302cF内部的尿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与配置在积存室301d内的药剂304F接触,药剂304F因与尿接触而溶解。
在积存室301d内被尿充满后,因新的尿从入口部302bF流入,把至此为止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挤出,从侧部301a的出口部301C排出。从出口部301C排出的尿在容器301外面流动,到达排水管WT。
固态的药剂304F的体积随着其使用而减小。所述体积逐渐减小,药剂304F消失后,浮筒310F上浮,堵住连通孔320aF。这样堵住连通孔320aF后,尿不能流入存水弯管单元30F内部,尿滞留在小便器主体10的盆部103中。因此,使用者看到滞留在所述盆部103中的尿,可以知道小便器US变成尿不流动的状态,所以可以控制小便器US的使用,避免使卫生状况进一步恶化。此外,也使清洁工等知道到了要补充药剂对其进行更换的时候,可以防止没有溶解药剂304的尿在排水管WT流动,可以实现对排水管WT的保护。
下面参照图33对本实施方式的存水弯管单元的第7变形例进行说明。图33是表示作为变形例的存水弯管单元30G的结构的简要断面图。
如图33所示,存水弯管单元30G包括容器301F和盖302F。容器301F具有侧部301a和底部301b。底部301b是圆板形的部分。侧部301a是从底部301b的外周向一个方向立起形成的筒形部分。因此,容器301F由底部301b和侧部301a形成有底圆筒形,构成在内部可以积存液体的积存室301d。在侧部301a的上部,在其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多个出口部301C,由所述出口部301C连通容器301F内外。在出口部301C的下方内侧配置有圆盘部件302F,使其抵接在侧部301a内壁上。在圆盘部件302F上形成连通孔320aF。
在容器301F上方设置有盖302F。盖302F具有倾斜壁302aF、入口部302bF、筒形隔壁302cF和下方倾斜壁302dF。倾斜壁302aF向在下部敞开的入口部302bF倾斜。筒形隔壁302cF从入口部302bF的外边缘向与倾斜壁302aF相反侧延伸。在入口部302bF下方设置有下方倾斜壁302dF,设置成从入口部302bF向下方扩展。
在连通孔320aF下方配置有药剂304G。设置有连接棒315G,用于通过连通孔320aF,连接盖部316G和药剂放置部314G。盖部316G位于连通孔320aF上方。药剂放置部314G放置在药剂304G上。
从小便器US的底面开口部106排出的尿到达存水弯管单元30F,因上面的倾斜壁302aF的倾斜被收集到入口部302bF。然后被收集的尿从入口部302bF流入筒形隔壁302cF内部。
流入筒形隔壁302cF内部的尿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与配置在积存室301d内的药剂304G接触,药剂304G因与尿接触而溶解。
在积存室301d内被尿充满后,因新的尿从入口部302bF流入,把至此为止积存在积存室301d内的尿挤出,从侧部301a的出口部301C排出。从出口部301C排出的尿在容器301的外面流动,到达排水管WT。
固态的药剂304G的体积随着其使用而减小。所述体积逐渐减小,在药剂304G消失后,盖部316G、药剂放置部314G和连接棒315G成一体下降,盖部316G堵住连通孔320aF。这样堵住连通孔320aF后,变成尿不能流入存水弯管单元30G内部,尿滞留在小便器主体10的盆部103中。因此,使用者看到滞留在所述盆部103中的尿,可以知道小便器US变成尿不流动的状态,可以控制小便器US的使用,避免使卫生状况进一步恶化。此外,也使清洁工等知道到了要补充药剂对其进行更换的时候,可以防止没有溶解药剂304的尿在排水管WT流动,可以实现对排水管WT的保护。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尽管仅仅对可以更换存水弯管单元30等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即使在不能更换存水弯管的情况下也可以恰当地使用应用本发明的想法的方式。例如在已有的带孔的盆的下方,也可以考虑把药剂和封闭流路用的浮筒配置成一体。如因使用使药剂消失,则浮筒上升,堵住带孔的盆的流入口。
以上参照具体例子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可是本发明不是限于这些具体的例子。即从业人员对这些具体的例子适当变更设计,但只要具有本发明的特征就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前述各具体例子具有的各要素和其配置、材料、条件、形状、尺寸等不是限于所举的例子,可以适当变更。此外,前述的各实施方式具有的各要素只要技术上可能就可以组合,它们组合只要包含本发明的特征,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能够对由尿形成密封水的整个存水弯管单元或构成所述存水弯管单元的部件进行更换,而且用药剂保持小便器卫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盆部,具有面对使用者的立壁部和把由所述立壁部承接的尿导向排水口的底面部;
存水弯管单元,积存从所述排水口流入的尿,形成密封水,并且与排水管连通;
液剂喷出装置,把液剂喷向所述小便器,所述液剂是含有能抑制来源于尿的氨气味和尿垢的产生的药剂的液剂、或者是溶解配置在所述小便器中的所述药剂的液剂;以及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根据所述小便器的部位,在预先规定的时间以不同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在预先规定的时间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所述盆部和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喷出所述液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向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喷出所述液剂的喷出范围比向所述盆部的立壁部喷出所述液剂的喷出范围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向所述盆部的立壁部喷出并附着的所述液剂量比向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喷出并附着的所述液剂量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向所述盆部的立壁部喷出的所述液剂的粒径比向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喷出的所述液剂的粒径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在向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喷出所述液剂时,指向配置在所述存水弯管单元内部或上方的所述药剂喷出所述液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剂喷出装置把含有所述药剂的液剂向所述小便器喷出,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根据所述盆部内的部位,在预先规定的时间以不同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以附着在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上的所述液剂量比附着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所述液剂量多的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以在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和宽度方向两侧部位上喷出方式和喷出频率中至少一个不同、并且附着在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的所述液剂量比附着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所述液剂量多的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以向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喷出所述液剂的频率比向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喷出所述液剂的频率高的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以在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的所述液剂的流速比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所述液剂的流速快的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剂喷出装置,使其以向所述盆部的立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位喷出的所述液剂的粒径比向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喷出的所述液剂的粒径小的方式喷出所述液剂。
CN201410081262.5A 2013-03-06 2014-03-06 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 Active CN1040328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4731 2013-03-06
JP2013044731A JP6153055B2 (ja) 2013-03-06 2013-03-06 衛生維持装置付き小便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2820A true CN104032820A (zh) 2014-09-10
CN104032820B CN104032820B (zh) 2016-05-18

Family

ID=50272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1262.5A Active CN104032820B (zh) 2013-03-06 2014-03-06 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67277B2 (zh)
EP (1) EP2775054A1 (zh)
JP (1) JP6153055B2 (zh)
CN (1) CN10403282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0507A (zh) * 2016-08-30 2018-03-09 昆明惠云夜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式小便器
CN108468368A (zh) * 2018-03-16 2018-08-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马桶喷水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83248A (zh) * 2018-09-29 2018-12-25 杨倩 一种用于卫浴的智能控制的小便斗装置
CN109322367A (zh) * 2017-08-01 2019-02-12 Toto株式会社 小便器
CN113187066A (zh) * 2021-04-16 2021-07-30 福建洁利来智能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无水尿液回收小便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67027B2 (en) 2015-10-05 2019-04-23 Gpcp Ip Holdings Llc Urinal screens
USD805613S1 (en) 2015-10-05 2017-12-19 Gpcp Ip Holdings Llc Urinal screen
USD806835S1 (en) 2016-02-05 2018-01-02 Gpcp Ip Holdings Llc Urinal screen
USD806837S1 (en) 2016-09-19 2018-01-02 Gpcp Ip Holdings Llc Urinal screen
USD806836S1 (en) 2016-09-19 2018-01-02 Gpcp Ip Holdings Llc Urinal screen
US10640959B2 (en) 2017-06-06 2020-05-05 Gpcp Ip Holdings Llc Urinal screens and assemblies
USD838818S1 (en) 2017-06-06 2019-01-22 Gpcp Ip Holdings Llc Urinal screen
US20200131751A1 (en) * 2018-10-30 2020-04-30 Shine Bathroom Technologies, Inc. Intelligent networked toilet system with customizable feature set
DE102020100235A1 (de) * 2020-01-08 2021-07-08 Duravit Aktiengesellschaft Sanitäreinrichtung umfassend ein Urinal und einen an das Urinal anzuschließenden oder angeschlossenen Absaugsiphon
CN111677068B (zh) * 2020-06-11 2024-02-06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冲水控制系统及方法和节水马桶
CN112575869A (zh) * 2021-01-12 2021-03-30 郑州枣吟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水泄露带有垃圾清理功能的男性小便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83832A (ja) * 1989-12-12 1991-08-09 Inax Corp 小便器自動洗浄方法
JPH07207741A (ja) * 1994-01-14 1995-08-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小便器
TW554125B (en) * 2002-05-10 2003-09-21 De-Yi Liou A water-saving sprayer
CN201088539Y (zh) * 2007-08-27 2008-07-23 陈海城 免冲水排污小便蒸发器
US20080295233A1 (en) * 2007-06-01 2008-12-04 Fima R Giovanni Replacement cartridge for waterless urinal
US20110252552A1 (en) * 2005-03-16 2011-10-20 Janssen Terrance E Cartridge apparatus for uri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7810B2 (ja) * 1999-04-22 2005-06-08 株式会社Inax 小便器の洗浄装置
JP2005179911A (ja) * 2003-12-16 2005-07-07 Uro Electronics Co Ltd 男性用トイレット装置
EP1713983A1 (en) 2004-01-09 2006-10-25 Falcon Waterfree Technologies Diverter, liquid-level indicator and chemical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implementations useful in waterless urinals
KR20100091039A (ko) * 2009-02-09 2010-08-18 김상필 국부 세정 소변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좌변기
FR2957773B1 (fr) * 2010-03-23 2013-05-03 Francioli Ets Procede et systeme de desinfection automatique d'un sanitaire
KR20130014667A (ko) * 2011-07-31 2013-02-08 이은선 페달을 이용하여 제어하는 소변 튐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계란형 소변기
DE102011052369A1 (de) * 2011-08-02 2013-02-07 Urimat Holding Ag Einsatz für die Ablauföffnung eines Urinal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83832A (ja) * 1989-12-12 1991-08-09 Inax Corp 小便器自動洗浄方法
JPH07207741A (ja) * 1994-01-14 1995-08-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小便器
TW554125B (en) * 2002-05-10 2003-09-21 De-Yi Liou A water-saving sprayer
US20110252552A1 (en) * 2005-03-16 2011-10-20 Janssen Terrance E Cartridge apparatus for urinal
US20080295233A1 (en) * 2007-06-01 2008-12-04 Fima R Giovanni Replacement cartridge for waterless urinal
CN201088539Y (zh) * 2007-08-27 2008-07-23 陈海城 免冲水排污小便蒸发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0507A (zh) * 2016-08-30 2018-03-09 昆明惠云夜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式小便器
CN109322367A (zh) * 2017-08-01 2019-02-12 Toto株式会社 小便器
CN108468368A (zh) * 2018-03-16 2018-08-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马桶喷水的方法和装置
US11111661B2 (en) 2018-03-16 2021-09-0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water spouting of toilet
CN109083248A (zh) * 2018-09-29 2018-12-25 杨倩 一种用于卫浴的智能控制的小便斗装置
CN113187066A (zh) * 2021-04-16 2021-07-30 福建洁利来智能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无水尿液回收小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50577A1 (en) 2014-09-11
CN104032820B (zh) 2016-05-18
JP2014173265A (ja) 2014-09-22
US9267277B2 (en) 2016-02-23
EP2775054A1 (en) 2014-09-10
JP6153055B2 (ja) 2017-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2820A (zh) 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
CN104032821B (zh) 带保洁装置的小便器
CN103189581A (zh) 厕所装置
JP2016023499A (ja) 小便器装置および小便器ユニット
JP2013087580A (ja) 小便器
KR102468558B1 (ko) 반려동물용 대소변분리배출 배변장치
CN212520341U (zh) 宠物用智能全自动冲便器
JP6150104B2 (ja) 小便器
JP6153056B2 (ja) 衛生維持装置付き小便器
CN201485948U (zh) 坐便器
JP6677899B2 (ja) 小便器装置
JP6153057B2 (ja) 衛生維持装置付き小便器
CN110946488A (zh) 一种生物酶除臭降解智能无水厕所装置及方法
KR200208548Y1 (ko) 수세식 변기용 청정제 투입장치
CN102966171A (zh) 一种卫生地漏
JP3101671U (ja) 水洗式小便器用洗浄芳香剤散布器
KR200267756Y1 (ko) 수세식 변기용 청정제 투입장치
CN219961613U (zh) 一种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猫砂盆
JP2014173270A (ja) 衛生維持装置付き小便器
CN2744751Y (zh) 逆喷式节水无臭男用小便器
CN211973721U (zh) 一种防臭大便器
KR102511960B1 (ko) 변기 세정수 공급장치
CN214194829U (zh) 适用于大楼内的生态厕所输送结构
JP2014173269A (ja) 衛生維持装置付き小便器
CN208965623U (zh) 多层连通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