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1701B - 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1701B
CN104031701B CN201410317068.2A CN201410317068A CN104031701B CN 104031701 B CN104031701 B CN 104031701B CN 201410317068 A CN201410317068 A CN 201410317068A CN 104031701 B CN104031701 B CN 104031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icylic acid
glycosal
amide
take
mass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70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1701A (zh
Inventor
谭涓
李俊华
仙鸣
刘哲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4103170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1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1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1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1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1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AREA)
  • Lubrican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由至少一种酯类油性组分、至少一种酰胺类油性组分和至少一种低硫溶剂组分以机械掺混的方式均匀混合配制而成。本发明是从提高低硫柴油抗磨性的实际出发,具有增加润滑、提高氧化安定性、高效清洁等功能,该润滑抗磨剂无毒、无重金属、加入量少、使用方便,能提高炼油厂生产的柴油产品质量、而且添加工艺简单,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可使生产成本下降。本发明所制备的润滑抗磨剂可应用于低硫柴油中,能明显提高柴油的润滑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产品的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柴油添加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用于生产高动力清洁柴油的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及社会各阶层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生产高品质的油品已成为现代炼油工业的发展方向。在车用柴油生产方面,油品标准的提升,主要表现在硫含量的降低,而硫含量高低是决定汽车尾气清洁程度的重要指标。硫是增加柴油发动机排放物中CH、C0,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的最有害元素,所以降低柴油中硫含量对改善大气污染尤为重要。鉴于柴油标准与国际接轨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对柴油的低硫化要求不断加大。在2013年国家颁布的柴油新标准中,国Ⅳ柴油中硫含量的指标要求小于50ppm,下一步即将全面实施的国Ⅴ柴油标准中硫含量要求低于10ppm。
目前国内的石油炼厂普遍采用加氢等深加工精制工艺,使柴油朝着低硫化方向发展。但柴油在加氢过程中,随着其组分内的硫和芳烃被大量脱除,起抗磨作用的润滑组分也同时会被去除,使柴油润滑性下降。由于在柴油发动机中柴油既作为燃料又作为输油泵和高压油泵的润滑剂,如果柴油的润滑性差,就无法为油泵提供可靠的润滑,将导致发动机的精密部件过度磨损。
向低硫柴油中加入润滑性抗磨剂是最简便,也是目前业已被广泛采用的改善柴油润滑性的方法。柴油抗磨剂主要是一些极性化合物,可在不影响柴油其它性能的条件下,提高柴油的润滑性能。目前公知的柴油抗磨剂主要有脂肪酸、脂肪酸酯、脂肪酸酰胺或脂肪酸盐的衍生物等几大类。脂肪酸类抗磨剂虽能明显提高抗磨性能,但是易造成金属的腐蚀。脂肪酸酯主要由长链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元醇制备而成,采用多元醇的原料成本较高,且产品中可能会含有未反应完全的脂肪酸。而脂肪酸酰胺或脂肪酸盐的衍生物存在的问题是对油品的选择性,在有些实验中可提高柴油的抗磨性,在有些实验中却使柴油的抗磨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提供一种组方合理、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耐金属腐蚀性能强、适于各种不同低硫柴油使用并可明显提高柴油润滑性能的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提供的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是由酯类油性组分、酰胺类油性组分和低硫溶剂组分以机械掺混的方式均匀混合配制的制剂,三种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酯类油性组分 40%~80%,
酰胺类油性组分 10%~50%,
低硫溶剂 5%~20%;
其中,所述的酯类油性组分是十二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四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或蓖麻油酸的甘油酯,所述的酰胺类油性组分是十二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四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八烷基水杨酸或蓖麻油酸与乙二胺的酰胺化产品,所述的低硫溶剂是烷烃溶剂或芳烃溶剂。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所述的酯类油性组分由下述质量比的物质原料组成:
脂肪酸 60~90,丙三醇 10~30,
甲苯 3~10,钛丁酯 0.5~1;
其中,脂肪酸是十二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四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或蓖麻油酸;
该酯类油性组分的制备步骤是:将十二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按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带水剂甲苯,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得到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采用同样步骤将十四烷基水杨酸、十六烷基水杨酸、十八烷基水杨酸或蓖麻油酸分别与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分别得到十四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蓖麻油酸甘油酯,所得物质单独或掺混组合即成为酯类油性组分。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在于:所述的酰胺类油性组分由下述质量比的物质原料组成:
脂肪酸 60~90,乙二胺 10~30,
甲苯 3~10;
其中,脂肪酸是十二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四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或蓖麻油酸中的一种;
该酰胺类油性组分的制备步骤是:以按质量比配置的十二烷基水杨酸与乙二胺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采用同样步骤分别以按质量比配置的十四烷基水杨酸、十六烷基水杨酸、十八烷基水杨酸或蓖麻油酸与乙二胺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进行酰胺化反应,分别得到十四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蓖麻油酸乙二胺酰胺,所得物质单独或掺混组合即成为酰胺类油性组分。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在于:所述的低硫溶剂为D60溶剂油或S150溶剂油。
用于制备该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的方法是:将上述三种原料按照给出的质量配比混合均匀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加入本发明的柴油抗磨剂,柴油的抗磨性能明显改善,对柴油的密度、粘度、闪点、馏程、灰分、水分等没有大的影响,对不同油品的适应性好。该润滑抗磨剂加入量少、使用方便,可大幅提高柴油发动机的润滑性能,提高了炼油厂产品质量,使生产工艺简化,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际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取十二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依照前述步骤进行酯化反应,制得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另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6∶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依照前述步骤进行酯化反应,制得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又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4∶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依照前述步骤进行酯化反应,制得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
2、取十二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5∶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依照前述步骤进行酯化反应,制得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另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6∶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依照前述步骤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又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6.5∶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依照前述步骤进行酯化反应,制得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
3、取由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甘油酯45kg加入到混合容器内,另取由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45kg加入混合容器中,再向混合容器内中加入D60溶剂油10kg,搅拌均匀,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成品。
实施例2
取由实施例1方式制备的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甘油酯60kg加入到混合容器内,另取由实施例1方式制备的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30kg加入混合容器中,再用向混合容器内中加入D60溶剂油10kg,搅拌均匀,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成品。
实施例3
取由实施例1方式制备的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甘油酯67kg加入到混合容器内,另取由实施例1方式制备的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23kg加入混合容器中,再用向混合容器内中加入D60溶剂油10kg,搅拌均匀,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成品。
实施例4
取由实施例1方式制备的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甘油酯72kg加入到混合容器内,另取由实施例1方式制备的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18kg加入混合容器中,再用向混合容器内中加入D60溶剂油10kg,搅拌均匀,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成品。
实施例5
1、取蓖麻油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依照前述步骤进行酯化反应,制得蓖麻油酸甘油酯;
2、取蓖麻油酸和乙二胺、甲苯按5∶1∶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依照前述步骤进行酯化反应,制得蓖麻油酸乙二胺酰胺;
3、分别取蓖麻油酸甘油酯45kg,蓖麻油酸乙二胺酰胺45kg和D60溶剂油10kg加入混合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实施例6
分别取由实施例5方式制备的蓖麻油酸甘油酯60kg和蓖麻油酸乙二胺酰胺30kg以及D60溶剂油10kg加入混合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分别将实施例1~6中获得的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按照150mg/kg的添加量加入到长庆0#低硫柴油中,检测润滑性结果见下表。
以上结果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低硫柴油的润滑性能均有明显的提高。

Claims (6)

1.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抗磨剂是由酯类油性组分、酰胺类油性组分和低硫溶剂组分以机械掺混的方式均匀混合配制的制剂,其中,所述的酯类油性组分为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和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所述的酰胺类油性组分为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和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所述的低硫溶剂组分为D60溶剂油,该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的制备方法是:
1.1 取十二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6∶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4∶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
1.2 取十二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5∶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6∶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6.5∶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
1.3 取由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甘油酯45kg加入到混合容器内,另取由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45kg加入混合容器中,再向混合容器内中加入D60溶剂油10kg,搅拌均匀,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成品。
2.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抗磨剂是由酯类油性组分、酰胺类油性组分和低硫溶剂组分以机械掺混的方式均匀混合配制的制剂,其中,所述的酯类油性组分为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和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所述的酰胺类油性组分为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和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所述的低硫溶剂组分为D60溶剂油,该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的制备方法是:
2.1 取十二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6∶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4∶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
2.2 取十二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5∶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6∶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6.5∶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
2.3 取由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甘油酯60kg加入到混合容器内,另取由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30kg加入混合容器中,再向混合容器内中加入D60溶剂油10kg,搅拌均匀,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成品。
3.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抗磨剂是由酯类油性组分、酰胺类油性组分和低硫溶剂组分以机械掺混的方式均匀混合配制的制剂,其中,所述的酯类油性组分为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和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所述的酰胺类油性组分为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和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所述的低硫溶剂组分为D60溶剂油,该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的制备方法是:
3.1 取十二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6∶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4∶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
3.2 取十二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5∶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6∶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6.5∶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
3.3 取由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甘油酯67kg加入到混合容器内,另取由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23kg加入混合容器中,再向混合容器内中加入D60溶剂油10kg,搅拌均匀,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成品。
4.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抗磨剂是由酯类油性组分、酰胺类油性组分和低硫溶剂组分以机械掺混的方式均匀混合配制的制剂,其中,所述的酯类油性组分为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和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所述的酰胺类油性组分为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和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所述的低硫溶剂组分为D60溶剂油,该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的制备方法是:
4.1 取十二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6∶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4∶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
4.2 取十二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5∶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取十六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6∶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取十八烷基水杨酸和乙二胺、甲苯按6.5∶1∶0.5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
4.3 取由十二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六烷基水杨酸甘油酯、十八烷基水杨酸甘油酯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甘油酯72kg加入到混合容器内,另取由十二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六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十八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按1∶2∶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混合烷基水杨酸乙二胺酰胺18kg加入混合容器中,再向混合容器内中加入D60溶剂油10kg,搅拌均匀,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成品。
5.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抗磨剂是由酯类油性组分、酰胺类油性组分和低硫溶剂组分以机械掺混的方式均匀混合配制的制剂,其中,所述的酯类油性组分为蓖麻油酸甘油酯,所述的酰胺类油性组分为蓖麻油酸乙二胺酰胺,所述的溶剂为D60溶剂油,该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的制备方法是:
5.1 取蓖麻油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蓖麻油酸甘油酯;
5.2 取蓖麻油酸和乙二胺、甲苯按5∶1∶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蓖麻油酸乙二胺酰胺;
5.3 分别取蓖麻油酸甘油酯45kg,蓖麻油酸乙二胺酰胺45kg和D60溶剂油10kg加入混合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6.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抗磨剂是由酯类油性组分、酰胺类油性组分和低硫溶剂组分以机械掺混的方式均匀混合配制的制剂,其中,所述的酯类油性组分为蓖麻油酸甘油酯,所述的酰胺类油性组分为蓖麻油酸乙二胺酰胺,所述的溶剂为D60溶剂油,该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的制备方法是:
6.1 取蓖麻油酸和丙三醇、钛丁酯催化剂、甲苯按3∶1∶0.03∶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控制回流量逐渐升温至130℃~140℃,进行酯化反应,至反应无回流时反应结束,制得蓖麻油酸甘油酯;
6.2 取蓖麻油酸和乙二胺、甲苯按5∶1∶0.3的质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180℃,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蓖麻油酸乙二胺酰胺;
6.3 分别取蓖麻油酸甘油酯60kg,蓖麻油酸乙二胺酰胺30kg和D60溶剂油10kg加入混合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制得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CN201410317068.2A 2014-07-03 2014-07-03 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Active CN104031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7068.2A CN104031701B (zh) 2014-07-03 2014-07-03 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7068.2A CN104031701B (zh) 2014-07-03 2014-07-03 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1701A CN104031701A (zh) 2014-09-10
CN104031701B true CN104031701B (zh) 2016-10-19

Family

ID=51462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7068.2A Active CN104031701B (zh) 2014-07-03 2014-07-03 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17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78584C1 (ru) * 2018-03-12 2019-01-30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Средневолж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нефтепереработке" (ПАО "СвНИИНП") Антикоррозионная присадка к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му бензин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570648C1 (ru) * 2015-02-05 2015-12-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ефтяная компания "Роснефть" Антикоррозионная присадка к моторному топливу
CN105985822B (zh) * 2015-02-27 2018-01-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润滑性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CN104789284B (zh) * 2015-04-07 2017-09-29 深圳市广昌达石油添加剂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低硫柴油抗磨剂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7154C (zh) * 2003-02-20 2006-01-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燃料润滑性能的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01768480B (zh) * 2010-03-16 2013-06-05 王著 一种低酸高效柴油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3562B (zh) * 2010-10-27 2014-04-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酰胺低硫柴油润滑添加剂及应用
JP5784756B2 (ja) * 2011-02-09 2015-09-24 ザ ルブリゾ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The Lubrizol Corporation アスファルテン分散剤含有潤滑組成物
CN102965174A (zh) * 2012-12-11 2013-03-13 江苏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抗磨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78584C1 (ru) * 2018-03-12 2019-01-30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Средневолж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нефтепереработке" (ПАО "СвНИИНП") Антикоррозионная присадка к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му бензин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1701A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1701B (zh) 一种低硫柴油润滑抗磨剂
JP5727554B2 (ja) 炭化水素混合物用潤滑剤組成物及びその製品
CN101148617B (zh) 链烷醇酰胺及其作为燃料添加剂的用途
CN101768480B (zh) 一种低酸高效柴油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5775B (zh) 一种高动力清洁柴油调和组分
CN102965201B (zh) 一种柴油抗磨剂的制备方法
CN106190366B (zh) 一种低硫低凝点柴油润滑性改进剂
CN107892978A (zh) 一种长寿命节能柴油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8540784B2 (en) Fuel compositions
CN109576063B (zh) 一种一步法合成低硫柴油抗磨剂的方法
CN102977945A (zh) 一种柴油润滑性改进剂
Moser et al. π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a series of α‐hydroxy ethers derived from isopropyl oleate
CN105441149A (zh) 脂肪酸酯型低硫或无硫柴油、汽油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29624A (zh) 一种脂肪酸类柴油抗磨剂的组成物及配制方法
CN106590877A (zh) 一种全合成重负荷螺杆空气压缩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5854A (zh) 环保节能清洁柴油添加剂
CN104629868A (zh) 一种低硫柴油抗磨剂的制备方法
CN109233936A (zh) 一种耐高温型聚酯润滑油基础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8767A (zh) 一种生物基柴油燃料润滑抗磨剂的制备方法
CN105985822B (zh) 一种柴油润滑性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JP2006321960A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用燃料油
CN101605799B (zh) 有机钼化合物和含所述化合物的润滑组合物
JP2009007387A (ja) 植物油廃油配合重油
CN104711048B (zh) 一种用于改善柴油润滑性能的添加剂
Loh et al. Palm olein lubricates and removes freshly baked concrete from its form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61 Xiyan Road, Yanta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54

Patentee after: Shaanxi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1 Xiyan Road,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54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