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4876B - 负载试验机 - Google Patents

负载试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4876B
CN104024876B CN201380003943.3A CN201380003943A CN104024876B CN 104024876 B CN104024876 B CN 104024876B CN 201380003943 A CN201380003943 A CN 201380003943A CN 104024876 B CN104024876 B CN 1040248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unit
cooling fan
resistance
resistor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39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4876A (zh
Inventor
近藤丰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 K TATSUSHIBISHIKI
Tatsum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 K TATSUSHIBISHIK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 K TATSUSHIBISHIKI filed Critical K K TATSUSHIBISHIKI
Publication of CN104024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4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4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4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40Testing power suppl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4Test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s Of Circuit Breakers, Generators, And Electric Motors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负载试验机,能通过简单的控制进行负载试验,包括:6个电阻单元、6个冷却风扇、设在电阻单元与冷却风扇间的绝缘子、连接线,每个电阻单元由在z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阻器组而成,电阻器组由与x方向平行的棒状电阻器在y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排列多个串联连接而成,每个冷却风扇设在与电阻单元在z方向上相对的位置,连接线是用于将作为在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的在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器组彼此以能拆下的状态串联连接的线缆,绝缘子具有当使用将在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串联连接成电阻单元组来进行电源负载试验时与试验对象电源额定电压相对应的大小。

Description

负载试验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试验机,用于对交流发电机等电源进行电负载试验。
背景技术
提出了一种干式负载试验机,其使用将棒状的电阻器排列而成的电阻单元。
专利文件1:特开2010-25752号公报
但是,当作为负载试验对象的电源的电压大时,需要增大电阻单元,或者将多个电阻单元串联连接,或者使用变压器来降低作为负载试验对象的电源的电压。当将多个电阻单元串联连接时,电阻器的数量(或者具有电阻器的电阻器组的数量)多,因此,对负载试验所使用的电阻器的数量等进行控制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试验机,即使当作为负载试验对象的电源的电压大时,也能通过简单的控制来进行负载试验。
本发明的负载试验机,包括:第一电阻单元~第六电阻单元;第一冷却风扇~第六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与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之间的绝缘子;以及连接线,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中的每个由在与x方向和y方向均垂直的z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阻器组而成,所述电阻器组由与所述x方向平行的棒状电阻器在与所述x方向垂直的所述y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排列多个并且串联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中的每个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z方向上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三电阻单元在所述x方向上隔着第一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所述第四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x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一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四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所述第二电阻单元与所述第五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所述第三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所述连接线是用于将作为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的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器组彼此在两个以上的地方以能拆下的状态串联连接的线缆,所述绝缘子具有当使用将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串联连接成电阻单元组来进行电源负载试验时,与试验对象电源的额定电压相对应的大小。
使用连接线将作为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的在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器组彼此串联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能使用一个电阻单元组获得两倍于一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值的电阻值,因此,对于电压是使用一个电阻单元所能进行的负载试验的试验对象电源的电压的两倍的电源,能够使用一个电阻单元组进行负载试验。
例如,在第一电阻单元~第六电阻单元中的每个具有与6600y三相交流电源相对应的规格的情况下,通过形成3个电阻单元组,能够进行13200y三相交流电源的负载试验。
尽管对一个电阻单元组施加的电压是对一个电阻单元施加的电压的两倍,但是,因为绝缘子具有考虑了对一个电阻单元组施加的电压的规格,因此,即使施加两倍的电压,也能够保持与第一冷却风扇~第六冷却风扇等电阻单元周边的装置的绝缘。
因为连接线连接电阻器组中的每个,因此,与仅在一个地方(一个电阻器的一个端子)连接来连接两个电阻单元的方式相比,在进行负载试验时能够容易地控制电阻器组的切换。
第一电阻单元~第六电阻单元、第一冷却风扇~第六冷却风扇较佳考虑以一个电阻单元进行负载试验的试验对象电源电压。因此,与增加电阻器的数量、长度,从而使用一个电阻单元来获得与使用一个电阻单元组所能获得的规格类似的规格的方式相比,能够使用既成品容易地实现。
此外,通过将连接线简单地从电阻器移去,可以仅使用第一电阻单元~第三电阻单元(或者第四电阻单元~第六电阻单元),与使用连接线进行负载试验相比,能够对低压电源进行负载试验。
较佳地,含有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所述绝缘子和所述连接线的容纳室的长度方向与所述x方向平行。
由于电阻器在x方向(容纳室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因此,即使延长构成电阻器的棒状构件的长度,也几乎不需要改变电阻单元在y方向上的尺寸,因此,当装载在拖车(或者卡车、货车)等运输装置中时的限制少(因为在y方向上车宽的限制,当电阻器在y方向上延长时,无法使电阻器成为一定长度以上)。
因此,容易将含有干式负载试验机的容纳室装载在拖车(或者卡车、货车)等运输装置中移动。
较佳地,为了使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单元之间绝缘,设置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所述第一距离比所述第二距离长,所述第一距离为60cm以上。
通过设置第一距离以上的间隔,与不设置该间隔相比,在x方向上排列的电阻单元之间的绝缘性高,并且,作业者能够进入电阻单元之间,容易进行配线等作业(特别是连接线的拆装)。通过设置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与不设置该间隔相比,在y方向上排列的电阻单元之间的绝缘性高。
较佳地,所述绝缘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四电阻单元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单元与所述第五电阻单元之间、以及所述第三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之间。
尽管对一个电阻单元组施加的电压是对一个电阻单元施加的电压的两倍,但是,因为绝缘子具有考虑了对一个电阻单元组施加的电压的规格,因此,即使施加两倍的电压,也能够保持电阻单元之间的绝缘。此外,能防止运输等时的晃动导致电阻单元相互碰撞。
较佳地,在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与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之间,设有将来自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导入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的筒状罩,所述筒状罩的上部位于覆盖最下方的电阻器组的侧表面的壳体的内侧,与所述壳体间隔1cm以上。
尽管罩和壳体均由绝缘材料制成,但是,通过设置间隔,使得它们之间不积攒灰尘等,从而能够确保绝缘。
本发明的负载试验机,包括:第一电阻单元~第六电阻单元;第一冷却风扇~第六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与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之间的绝缘子;以及连接线或短路棒,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中的每个由在与x方向和y方向均垂直的z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阻器组而成,所述电阻器组由与所述x方向平行的棒状电阻器在与所述x方向垂直的所述y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排列多个而成,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中的每个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z方向上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三电阻单元在所述x方向上隔着第一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所述第四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x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一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四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所述第二电阻单元与所述第五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所述第三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所述连接线或短路棒是用于将作为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的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器组彼此在两个以上的地方以能拆下的状态串联连接的连接构件,所述绝缘子具有当使用将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串联连接成电阻单元组来进行电源负载试验时,与试验对象电源的额定电压相对应的大小。
较佳地,所述连接线或短路棒与所述电阻器组之间的连接通过切换构件来进行,所述切换构件具有壳,所述壳内置有固定接点、可动接点和驱动所述可动接点的驱动构件,并且填充有惰性气体。
如果连接线或短路棒与切换构件之间的连接通过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之间不接触的OFF状态来进行,那么,当使用者手持连接线或短路棒时,可以降低因电阻单元的漏电流外漏而触电的风险。
此外,因为壳内填充有惰性气体,因此,在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不接触的OFF状态(或者ON状态紧前面),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之间发生火花的可能性低。
较佳地,所述切换构件具有与构成所述电阻器组的电阻器中的一个相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所述连接线或短路棒相连接的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设有绝缘壁。
可以防止当将第二端子安装到连接线或短路棒时误与第一端子接触。
较佳地,所述切换构件具有从所述壳的内部延伸、与构成所述电阻器组的电阻器中的一个相连接的第一线和与所述连接线或短路棒相连接的第二线,所述壳的内部中含有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区域由内部壳覆盖,在所述内部壳的内侧填充所述惰性气体,在所述壳与所述内部壳之间的至少含有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之间的区域的区域,填充绝缘物质。
通过覆盖绝缘物质,可以避免第一线与第二线之间短路。
根据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试验机,即使当作为负载试验对象的电源的电压大时,也能通过简单的控制来进行负载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是载有含有本实施方式的干式负载试验机的装载台的拖车的俯视图。
图2是载有含有本实施方式的干式负载试验机的装载台的拖车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电阻单元~第六电阻单元、机架、绝缘子、第一冷却风扇~第六冷却风扇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一电阻单元、第四电阻单元和绝缘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一电阻单元、第四电阻单元和绝缘子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6是示出将图5的连接线变为短路棒时,第一电阻单元、第四电阻单元和绝缘子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7是示出在使用切换构件进行连接的状态下,第一电阻单元、第四电阻单元和绝缘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在使用切换构件进行连接的状态下,第一电阻单元、第四电阻单元和绝缘子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9是切换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切换构件的剖面结构图。
图11是结构与图10不同的切换构件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干式负载试验机1具有:机架10、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第一冷却风扇31~第六冷却风扇36、连接切换部40、绝缘子50、连接线60(图1图5)。
机架10具有容纳在容器(或者大体积容器)的容纳室70内的尺寸,该机架10上通过绝缘子50固定有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还可以在绝缘子50和机架10之间设置基板或防振绝缘橡胶等(未图示)。
这里,为了说明方向,以装载容纳室70的拖车(或者卡车、货车)等运输装置的行进方向(容纳室70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与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水平为y方向、与x方向和y方向均垂直的竖直方向为z方向来进行说明。
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中的每个包括多个排列在z方向上、并联连接的电阻器组,每个电阻器组由多个与x方向平行、串联连接、在y方向上以预定间隔排列的棒状电阻器R形成。通过切换所使用的电阻器组、切换第一电阻单元21~第三电阻单元23(或第四电阻单元24~第六电阻单元26)的中性点连接等连接方法、或者切换电阻器组的连接方法,电阻单元用来根据发电机等电源的负载(电压)条件的变化来进行电源的负载试验。
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中的每个具有在z方向上并联连接的8个电阻器组,每个电阻器组由与x方向平行的8个棒状电阻器R在y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排列、并且使用短路棒等串联连接而成,但是,各电阻器组中所排列的电阻器R的数量、电阻器组的数量不限于上述数量。
对于每个电阻器组,为使来自设在下部的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向上部流动,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具有开口,并且为使与相邻的电阻单元的绝缘性高,使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来覆盖侧表面。
构成电阻器组的串联连接的电阻器R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后述连接线60不连接侧)通过线缆(未图示)与连接切换部40相连接。
为使冷却风扇的冷却更有效率地进行,以如下方式排列各电阻器组的电阻器R:在构成电阻器组的电阻器R和与该电阻器R在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器R的中间位置,配置在z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器组的电阻器R。
第一电阻单元21~第三电阻单元23在x方向上隔着第一距离d1以上的间隔排列,第四电阻单元24~第六电阻单元26在x方向上隔着第一距离d1以上的间隔排列。第一距离d1较佳具有比隔离在x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单元(例如第一电阻单元21和第二电阻单元22)从而使它们绝缘的长度长,并且作业者能够进入其间进行作业的长度(例如60cm左右)。
第一电阻单元21与第四电阻单元24在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d2以上的间隔排列,第二电阻单元22与第五电阻单元25在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d2以上的间隔排列,第三电阻单元23与第六电阻单元26在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d2以上的间隔排列。第二距离d2较佳具有比隔离在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单元(例如第一电阻单元21和第四电阻单元24)从而使它们绝缘的长度(例如11cm左右)。
第一电阻单元21与第四电阻单元24用于R相负载试验,第二电阻单元22与第五电阻单元25用于S相负载试验,第三电阻单元23与第六电阻单元26用于T相负载试验。
在机架10内的上部、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的下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冷却风扇31~第六冷却风扇36,在机架10内的下部的侧表面和底面,设有第一冷却风扇31~第六冷却风扇36的吸气口。
在第一冷却风扇31~第六冷却风扇36与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之间,设有将来自第一冷却风扇31~第六冷却风扇36的冷却风导入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的筒状罩(第一罩31a~第六罩36a)。该筒状罩的上部位于覆盖最下方的电阻器组的侧表面的壳体的内侧,较佳与该壳体间隔1cm以上。尽管罩和壳体均由绝缘材料制成,但是,通过设置间隔,使得它们之间不积攒灰尘等,从而能够确保绝缘。
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中的每个,在电阻单元之间不串联连接的状态下,具有当进行电源负载试验时与试验对象电源的额定电压相对应的规格(电阻器R的数量、电阻值等)。
例如,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中的每个,在使用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中的3个电阻单元进行三相交流电源的负载试验时,具有与试验对象电源的额定电压相对应的规格(电阻器R的数量、电阻值等)。
第一冷却风扇31~第六冷却风扇36中的每个,具有当进行电源负载试验时,用于冷却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中的每个的规格(风扇的冷却能力等)。
连接切换部40具有开关装置、CPU等控制装置等,进行切换对试验对象电源的连接、切换所使用的电阻器组、为了连接中性点等而切换第一电阻单元21~第三电阻单元23(或者第四电阻单元24~第六电阻单元26)的连接方法、切换电阻器组的连接方法。通过电阻单元之间进行串联连接,还可以进行直流电源的负载试验。
绝缘子50用于施加有高电压的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与周边装置(机架10、第一冷却风扇31~第六冷却风扇36等)之间的绝缘。
此外,为了在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单元之间的绝缘或者防止例如运输时的晃动导致电阻单元相互碰撞等目的,较佳在第一电阻单元21与第四电阻单元24之间、第二电阻单元22与第五电阻单元25之间以及第三电阻单元23与第六电阻单元26之间也设置绝缘子50(参照图1、图5)。
当在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d2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第一电阻单元21与第四电阻单元24、第二电阻单元22与第五电阻单元25、第三电阻单元23与第六电阻单元26)的电阻器组被串联连接成电阻单元组来使用从而进行电源负载试验时,绝缘子50具有与试验对象电源的额定电压相对应的规格(大小等)。特别是,设置在电阻单元的下部的绝缘子50在z方向上的尺寸具有第二距离d2以上的长度。
例如,当在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d2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第一电阻单元21与第四电阻单元24、第二电阻单元22与第五电阻单元25、第三电阻单元23与第六电阻单元26)的电阻器组被串联连接成3个电阻单元组来使用从而进行三相交流电源的负载试验时,绝缘子50具有与试验对象电源的额定电压相对应的规格(大小等)。特别是,设置在电阻单元的下部的绝缘子50在z方向上的尺寸具有第二距离d2以上的长度。
即,绝缘子50具有与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或第一冷却风扇31~第六冷却风扇36中的每个的规格所对应的试验对象电源的两倍额定电压相对应的规格。
例如,当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中的每个具有与6600V三相交流电源相对应的规格时,使用具有与13200V三相交流电源相对应的规格的绝缘子50。在这种情况下,绝缘子50与对应于6600V三相交流电源时的规格相比其长度长数厘米。
连接线60是用来将作为在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d2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的在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器组(的电阻器R)彼此在两个以上的地方以能拆下的状态串联连接的线缆。
连接线60的数量是电阻单元中的电阻器组的数量的3倍(在本实施方式中是8组×3=24个连接线60),连接线60中的每个连接如下两个端子:在构成电阻器组的电阻器R中,靠近待连接的电阻单元的那个电阻器R的端子;在构成与该端子在y方向上相邻的待连接的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的电阻器R中,靠近该端子的那个电阻器R的端子。
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连接线60来对电阻器组的各组进行连接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连接不限于对各组进行,还可以在多个电阻器组的至少两个地方使用连接线60进行连接。与只在一个地方(一个电阻器R的一个端子)进行连接,从而将两个电阻单元串联连接的方式相比,能够容易地控制负载试验时电阻器组的切换。连接的地方越多,切换控制越容易。
在连接线60的两个端子,设有环状端子(在图3、图4中以黑色的圆表示),通过将这些环状端子保持在电阻器R的端子上并由螺丝固定(或者螺栓固定),能够以能拆下的状态连接电阻器R和连接线60。
容纳室70至少在如下位置具有开关门:上表面中与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相对的位置;侧表面中与第一冷却风扇31~第六冷却风扇36的吸气口相对的位置;以及后表面。当吸气用时,侧表面的门打开,当排气用时,上表面的门打开,当进行试验对象三相交流电源的电连接或连接切换部40的操作(负载试验操作)时,后表面的门打开,由此进行负载试验。
使用连接线60将在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彼此串联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能使用一个电阻单元组获得两倍于一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值的电阻值,因此,对于电压是使用一个电阻单元所能进行的负载试验的试验对象电源的电压的两倍的电源,能够使用一个电阻单元组进行负载试验。
例如,在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中的每个具有与6600V三相交流电源相对应的规格的情况下,通过形成3个电阻单元组,能够进行13200V三相交流电源的负载试验。
尽管对一个电阻单元组施加的电压是对一个电阻单元施加的电压的两倍,但是,因为绝缘子50具有考虑了对一个电阻单元组施加的电压的规格,因此,即使施加两倍的电压,也能够保持与机架10、第一冷却风扇31~第六冷却风扇36等电阻单元周边的装置的绝缘以及电阻单元之间的绝缘。
因为连接线60连接电阻器组中的每个,因此,与仅在一个地方(一个电阻器R的一个端子)连接来连接两个电阻单元的方式相比,在进行负载试验时能够容易地控制电阻器组的切换。
第一电阻单元21~第六电阻单元26、第一冷却风扇31~第六冷却风扇36较佳考虑以一个电阻单元进行负载试验的试验对象电源电压。因此,与增加电阻器R的数量、长度,从而使用一个电阻单元来获得与使用一个电阻单元组所能获得的规格类似的规格的方式相比,能够使用既成品容易地实现。
此外,由于电阻器R在x方向(容纳室7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因此,即使延长构成电阻器R的棒状构件的长度,也几乎不需要改变电阻单元在y方向上的尺寸,因此,当装载在拖车(或者卡车、货车)等运输装置中时的限制少(因为在y方向上车宽的限制,当电阻器R在y方向上延长时,无法使电阻器R成为一定长度以上)。
因此,容易将含有干式负载试验机1的容纳室70装载在拖车(或者卡车、货车)等运输装置中移动。
此外,通过将连接线60简单地从电阻器R移去,可以仅使用第一电阻单元21~第三电阻单元23(或者第四电阻单元24~第六电阻单元26),与使用连接线60进行负载试验相比,能够对低压电源进行负载试验。
此外,通过设置第一距离d1以上的间隔,与不设置该间隔相比,在x方向上排列的电阻单元之间的绝缘性高,并且,作业者能够进入电阻单元之间,容易进行配线等作业(特别是连接线60的拆装)。通过设置第二距离d2以上的间隔,与不设置该间隔相比,在y方向上排列的电阻单元之间的绝缘性高。
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电阻器组内的电阻器R串联连接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器R的端部与其它电阻器R的端部之间的连接方法来将一部分或全部电阻器R并联连接。因此,通过使用短路棒,或者使用连接切换部40,可以将电阻器组内的电阻器R的连接方法切换为串联或并联。在这种情况下,电阻器组内并联连接的地方多时,能够进行低压三相交流电源的负载试验。
此外,尽管说明了使用连接线60来将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与其它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进行连接,但是,电阻器组之间的连接构件不限于线缆。例如,类似于连接电阻器R的端子之间的短路棒,可以使用短路棒61来连接电阻器组与其它电阻器组(参照图6)。
此外,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直接将连接线60或短路棒61与电阻器R相连接,但是,还可以通过切换构件80来进行连接,该切换构件80具有壳87,该壳87内置有固定接点81、可动接点83和驱动可动接点83的驱动构件85,并且填充有氮气等惰性气体(参照图7图10)。
具体来说,切换构件80具有固定接点81、可动接点83、驱动构件85、引线86、壳87,设置在电阻器组中的与连接线60或短路棒61相连接的电阻器R的端子附近。
切换构件80的从一个固定接点81向壳87外部突出的端子(第一端子81a)与电阻器R的端子相连接,从其它固定接点81向壳87外部突出的端子(第二端子81b)与连接线60或短路棒61中的一个相连接。电阻器R与第一端子81a的连接总是连接着,连接线60或短路棒61与第二端子81b的连接在连接电阻单元之间时连接。为了防止当将第二端子81b安装到连接线60或短路棒61时误与第一端子81a接触,或者第一端子81a与第二端子81b之间短路,在第一端子81a与第二端子81b之间,较佳设置绝缘壁88(参照图9)。
可动接点83由驱动构件85驱动,在与固定接点81相连接的ON状态和不与固定接点81相连接的OFF状态之间切换。连接线60或短路棒61与第二端子81b之间的连接通过OFF状态来进行。
驱动构件85通过引线86连接到连接切换部40,由连接切换部40来进行动作控制(ON状态与OFF状态的切换控制)。
壳87内置固定接点81、可动接点83和驱动构件85,在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
如果连接线60或短路棒61与切换构件80(第二端子81b)之间的连接通过固定接点81与可动接点83之间不接触的OFF状态来进行,那么,当使用者手持连接线60或短路棒61时,可以降低因电阻单元的漏电流外漏而触电的风险。
此外,因为壳87内填充有惰性气体,因此,在固定接点81与可动接点83不接触的OFF状态(或者ON状态紧前面),固定接点81与可动接点83之间发生火花的可能性低。
代替第一端子81a或第二端子81b,还可以设置从固定接点81向壳87的外部突出的线缆(第一线82a、第二线82b)(参照图11)。
第一线82a的一端连接到固定接点81中的一个,第一线82a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器R。第二线82b的一端连接到其它固定接点81,第二线82b的另一端连接线连接线60或短路棒61。
在壳87的内部,对于第一线82a中与固定接点81相接触的区域、第二线82b中与固定接点81相接触到区域、以及含有固定接点81和可动接点83的区域,由密闭容器(内部壳)90覆盖,在密闭容器90的内侧填充氮气等惰性气体。在密闭容器90与壳87之间,对于至少含有第一线82a和第二线82b之间的区域的区域,为避免第一线82a与第二线82b之间短路,填充有异丁橡胶等绝缘构件。
在图11中,密闭容器90与壳87之间的全部区域均填充有绝缘构件,填充了绝缘构件的区域由网格图案示出。通过从驱动构件85延伸的控制端子89,连接引线86(图11中未示出)。
尽管图11示出了第一线82a与一个固定接点81分别形成,并且第二线82b与其它固定接点81分别形成,但是,它们还可以一体形成,第一线82a和第二线82b的顶端可以作为固定接点81的功能与可动接点83相接触。
附图标记说明
1          干式负载试验机
10         机架
21~26     第一电阻单元~第六电阻单元
31~36     第一冷却风扇~第六冷却风扇
31a~36a   第一罩~第六罩
40          连接切换部
50          绝缘子
60          连接线
61          短路棒
70          容纳室
80          切换构件
81          固定接点
81a、81b    第一端子、第二端子
82a、82b    第一线、第二线
83          可动接点
85          驱动构件
86          引线
87          壳
88          绝缘壁
89          控制端子
90          密闭容器
d1、d2      第一距离、第二距离

Claims (9)

1.一种负载试验机,包括:
第一电阻单元~第六电阻单元;
第一冷却风扇~第六冷却风扇;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与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之间的绝缘子;以及
连接线,
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中的每个由在与x方向和y方向均垂直的z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阻器组组成,所述电阻器组由与所述x方向平行的棒状电阻器在与所述x方向垂直的所述y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排列多个并且电气串联连接而成,
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中的每个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z方向上相对的位置,
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三电阻单元在所述x方向上隔着第一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
所述第四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x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一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
所述第一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四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
所述第二电阻单元与所述第五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
所述第三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
所述连接线是用于将作为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的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器组彼此在两个以上的地方以能拆下的状态电气串联连接的线缆,
所述绝缘子具有当使用将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电气串联连接成电阻单元组来进行电源负载试验时,与试验对象电源的额定电压相对应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含有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所述绝缘子和所述连接线的容纳室的长度方向与所述x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单元之间绝缘,设置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
所述第一距离比所述第二距离长,所述第一距离为60c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四电阻单元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单元与所述第五电阻单元之间、以及所述第三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与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之间,设有将来自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导入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的筒状罩,
所述筒状罩的上部位于覆盖最下方的电阻器组的侧表面的壳体的内侧,与所述壳体间隔1cm以上。
6.一种负载试验机,包括:
第一电阻单元~第六电阻单元;
第一冷却风扇~第六冷却风扇;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与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之间的绝缘子;以及
连接线或短路棒,
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中的每个由在与x方向和y方向均垂直的z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阻器组组成,所述电阻器组由与所述x方向平行的棒状电阻器在与所述x方向垂直的所述y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排列多个而成,
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第六冷却风扇中的每个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z方向上相对的位置,
所述第一电阻单元~所述第三电阻单元在所述x方向上隔着第一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
所述第四电阻单元~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x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一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
所述第一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四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
所述第二电阻单元与所述第五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
所述第三电阻单元与所述第六电阻单元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排列,
所述连接线或短路棒是用于将作为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的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电阻器组彼此在两个以上的地方以能拆下的状态电气串联连接的连接构件,
所述绝缘子具有当使用将在所述y方向上隔着所述第二距离以上的间隔相邻的两个电阻单元的电阻器组电气串联连接成电阻单元组来进行电源负载试验时,与试验对象电源的额定电压相对应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或短路棒与所述电阻器组之间的连接通过切换构件来进行,所述切换构件具有壳,所述壳内置有固定接点、可动接点和驱动所述可动接点的驱动构件,并且填充有惰性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构件具有与构成所述电阻器组的电阻器中的一个相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所述连接线或短路棒相连接的第二端子,
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设有绝缘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构件具有从所述壳的内部延伸、与构成所述电阻器组的电阻器中的一个相连接的第一线和与所述连接线或短路棒相连接的第二线,
所述壳的内部中含有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区域由内部壳覆盖,
在所述内部壳的内侧填充所述惰性气体,
在所述壳与所述内部壳之间的至少含有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之间的区域的区域,填充绝缘物质。
CN201380003943.3A 2013-01-21 2013-08-22 负载试验机 Active CN1040248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0249 2013-01-21
JPPCT/JP2013/000249 2013-01-21
JPPCT/JP2013/003433 2013-05-30
JP2013003433 2013-05-30
PCT/JP2013/004964 WO2014111981A1 (ja) 2013-01-21 2013-08-22 負荷試験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4876A CN104024876A (zh) 2014-09-03
CN104024876B true CN104024876B (zh) 2015-03-11

Family

ID=51209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3943.3A Active CN104024876B (zh) 2013-01-21 2013-08-22 负载试验机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878558B2 (zh)
EP (1) EP2784527B1 (zh)
JP (1) JP5487365B1 (zh)
KR (1) KR101413141B1 (zh)
CN (1) CN104024876B (zh)
CA (1) CA2849403C (zh)
ES (1) ES2613251T3 (zh)
HK (1) HK1197563A1 (zh)
MY (1) MY185154A (zh)
RU (1) RU2554604C1 (zh)
SG (1) SG11201401777QA (zh)
WO (1) WO20141119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0323B (zh) * 2014-02-24 2017-10-27 株式会社辰巳菱机 负载试验机
JP5702038B1 (ja) * 2014-02-24 2015-04-15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試験機
BR112017008629B8 (pt) * 2014-10-30 2023-03-14 Omicron Electronics Gmbh Dispositivo de teste de transformador, sistema e método para testar um transformador
JP2016133329A (ja) * 2015-01-16 2016-07-25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試験装置
CN107912059B (zh) * 2015-06-15 2021-01-05 欧米克朗电子有限公司 开关装置、测试装置及变压器测量装置的开关装置操作方法
WO2019175953A1 (ja) * 2018-03-13 2019-09-19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試験装置
JP7085790B2 (ja) * 2018-09-18 2022-06-17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抵抗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1908A (en) * 1992-03-10 1994-01-25 Tatsumi Corporation Loading device assembly
US6078171A (en) * 1998-08-21 2000-06-20 Tatsumi Corporation Dry type load resistor for testing generators or the like
US6653928B1 (en) * 1999-12-02 2003-11-25 Tatsumi Corporation Dry load test apparatus
JP3853307B2 (ja) * 2003-07-08 2006-12-06 株式会社興研 乾式高圧負荷システム装置及び同装置の連鎖断線・アーク放電防止方法
JP4429831B2 (ja) * 2003-10-29 2010-03-10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負荷装置
CN100501436C (zh) * 2004-08-24 2009-06-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阻负载系统
JP5265264B2 (ja) * 2008-07-18 2013-08-14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乾式負荷試験装置
RU88812U1 (ru) * 2009-05-12 2009-11-20 Обособленное подразделение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АВТОМАТИКИ И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КИ ТОМ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СИСТЕМ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РАДИОЭЛЕКТРОНИКИ (НИИ АЭМ ТУСУР) Комплекс имитации нагрузки для испытаний систем электропитания космических аппаратов
EP2256506B1 (de) * 2009-05-27 2019-07-03 Bend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Isolationsüberwachung von ungeerdeten Gleich- und Wechselspannungsnetzen
CN201548631U (zh) * 2009-10-28 2010-08-11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 组合式电力牵引变流器负载试验装置
JP5375745B2 (ja) * 2010-06-02 2013-12-2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試験装置および試験方法
JP5580709B2 (ja) * 2010-10-05 2014-08-27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試験装置及び試験方法
CN201955452U (zh) * 2010-12-03 2011-08-31 上海江南船用电气设备厂 一种电源负载试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85154A (en) 2021-04-30
SG11201401777QA (en) 2015-01-29
HK1197563A1 (zh) 2015-01-23
RU2554604C1 (ru) 2015-06-27
ES2613251T3 (es) 2017-05-23
CN104024876A (zh) 2014-09-03
US8878558B2 (en) 2014-11-04
JP5487365B1 (ja) 2014-05-07
EP2784527A1 (en) 2014-10-01
US20140210495A1 (en) 2014-07-31
KR101413141B1 (ko) 2014-07-01
EP2784527A4 (en) 2015-06-03
CA2849403A1 (en) 2014-07-21
CA2849403C (en) 2015-02-17
EP2784527B1 (en) 2016-12-07
JPWO2014111981A1 (ja) 2017-01-19
WO2014111981A1 (ja) 2014-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4876B (zh) 负载试验机
US6680453B2 (en)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US9488694B2 (en) Load testing apparatus and coupling switch unit for load testing apparatus
EP2560177B1 (en) Solid insulated switchgear
CN104396106B (zh) 开关设备以及开关设备的组装方法
KR100361327B1 (ko) 가스 봉입 개폐장치
US9270094B2 (en)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EP2958205B1 (en) Gas-insulated switchgear
CN202018483U (zh) 一种gis配套用三相共箱式电压互感器试验装置
JP4818972B2 (ja) ガス遮断器
US9885756B2 (en) Load testing apparatus and cap for load testing apparatus
EP1453164B1 (en) Switch gear and multi-layer switch gear
JP5702038B1 (ja) 負荷試験機
JP3688805B2 (ja)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JP5202195B2 (ja) スイッチギヤ
JPH04109809A (ja) 集合形閉鎖配電盤
CN103681129A (zh) 极柱结构、包含该结构的断路器和开关柜
JPH0833131A (ja) 複合密閉開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756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9756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