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6154A - 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6154A
CN104006154A CN201410060214.8A CN201410060214A CN104006154A CN 104006154 A CN104006154 A CN 104006154A CN 201410060214 A CN201410060214 A CN 201410060214A CN 104006154 A CN104006154 A CN 104006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lutch
berth
torsion
mo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02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6154B (zh
Inventor
贞清雅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06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6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6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6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 F16H61/68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 F16H61/68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with two inputs, e.g. selection of one of two torque-flow paths by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6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gearing st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0Controlling shift hystere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6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gearing status
    • F16H2059/6807Status of gear-change operation, e.g. clutch fully engag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6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gearing status
    • F16H2059/6823Sensing neutral state of the transmi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2061/0075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control method
    • F16H2061/0087Adaptive control, e.g. the control parameters adapted by lear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其是双离合器型的,能够通过学习来修正由被释放的离合器产生的拖曳扭矩所导致的齿轮接合机构的档位,高精度地控制换档力的提供。在该装置中,根据档位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换档力的提供,使构成第1、第2输出路径中的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m)换档到挂档位置,并使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预换档到挂档位置,其中,进行指示,使得通过规定的换档力使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预换档到挂档位置(S10),在判定为已换档到挂档位置时,估计由构成另一方的离合器所能够产生的拖曳扭矩,并进行指示,使得通过据此而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换档到挂档位置(S12~S16),学习换档到挂档位置时的传感器检测值作为挂档位置(S18、S20)。

Description

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通过致动器使同步式的齿轮接合机构移动的双离合器型变速器用的齿轮接合装置。
背景技术
该种变速器具有分别经由离合器而建立的多个输出路径,并构成为根据档位检测单元(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致动器将构成路径的同步式的齿轮接合机构从空档位置换档(位移)到挂档位置,使输入要素或者输出要素接合而进行变速,但是,由于物体公差或组装误差等,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会产生偏差。
此外,齿轮接合机构经由换档叉与致动器连接,但是,有时会因换档叉的挠曲而使档位偏离本来的位置,由此产生误检测,因此,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技术:利用规定的换档力使齿轮接合机构换档到挂档位置后,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时,降低换档力,由此修正(学习)因换档叉的挠曲而导致的误检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564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双离合器型的情况下,由于构成为在接合多个离合器中的一个、建立对应的输出路径中的某一个来进行变速的期间,释放另一个离合器,使释放侧的输出路径的齿轮接合机构进行预换档来准备下一变速,因此,因在预换档时被释放的离合器而产生(连带旋转)拖曳扭矩,由此,齿轮接合机构有时会移动。因此,如果直接使用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则难以高精度地控制致动器的换档力的提供。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将使手动变速器实现自动化的、被称作AMT的变速器作为对象,只涉及了对因换档叉的挠曲导致的误检测进行修正,没有涉及任何由双离合器型的变速器的离合器的拖曳扭矩导致的误检测。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如下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在具有通过致动器而自如地换档的齿轮接合机构的双离合器型的变速器中,对因被释放的离合器产生的拖曳扭矩而导致的齿轮接合机构的档位进行学习(修正),高精度地控制致动器的换档力的提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1方面中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构成为具有:第1输入要素、第2输入要素,它们经由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与搭载于车辆的原动机连接;至少1个输出要素;多组变速齿轮,它们被配置在所述第1输入要素、所述第2输入要素和所述输出要素之间;多个齿轮接合机构,它们在被提供换档力时,能够从空档位置换档到挂档位置,使分别构成所述多组的变速齿轮中的某一个与所述第1输入要素、所述第2输入要素或者所述输出要素接合;致动器,其能够向所述齿轮接合机构提供换档力;档位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齿轮接合机构的档位;以及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其按照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并根据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控制由所述致动器进行的换档力的提供,使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中的构成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m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通过已被接合的变速齿轮,以规定的变速比对所述原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变速后输出,并且,准备下一次变速,使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中的构成所述第1输出路径、所述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预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其中,所述第1输出路径是:从所述第1输入要素起,经由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和所述第1离合器,到达所述输出要素,所述第2输出路径是:从所述第2输入要素起,经由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和所述第2离合器,到达所述输出要素,其中,所述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具有:预换档指示单元,其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构成所述第1输出路径、所述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通过规定的换档力而预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其在判定为所述齿轮接合机构n已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时,估计由第1离合器、第2离合器中的构成所述第1输出路径、所述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某一个所能够产生的拖曳扭矩,并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通过根据所述估计出的拖曳扭矩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使构成所述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以及档位学习单元,其学习通过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而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时的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作为所述齿轮接合机构n的挂档位置。
第2方面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构成为:所述换档力由工作油的压力构成,所述第1离合器、所述第2离合器由通过被提供所述工作油的压力而进行动作的湿式离合器构成,并且,所述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根据所述第1离合器、所述第2离合器的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之差和所述工作油的温度中的至少任意一项,来估计所述拖曳扭矩。
第3方面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构成为:所述计算出的拖曳扭矩越大,则所述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就将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计算为越大的值。
第4方面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构成为:所述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规定的状态时,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通过所述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使构成所述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
第5方面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构成为:所述预换档指示单元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构成所述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通过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并且,使所述指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以一时增大接着减小的方式随时间变化。
第6方面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构成为:所述档位学习单元在判定为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输出已稳定时,学习通过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时的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作为所述齿轮接合机构n的挂档位置。
在第1方面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中,构成为对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构成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通过规定的换档力而预换档到挂档位置,且在判定为齿轮接合机构n已换档到挂档位置时,估计由第1离合器、第2离合器中的构成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某一个所能够产生的拖曳扭矩,并通过根据估计出的拖曳扭矩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使构成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换档到挂档位置,学习换档到挂档位置时的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作为齿轮接合机构n的挂档位置,其中,所述第1输出路径是:从第1输入要素起,经由多个齿轮接合机构和第1离合器,到达输出要素,所述第2输出路径是:从第2输入要素起,经由多个齿轮接合机构和第2离合器,到达输出要素。因此,在进行预换档时,即使由被释放的第1离合器、第2离合器中的构成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某一个产生拖曳扭矩,也能够通过根据估计出的拖曳扭矩而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换档到挂档位置,由此,取消因拖曳扭矩导致的齿轮接合机构n的换档,并能够学习(修正)此时的位置作为本来的档位。换言之,能够对位移传感器的输出进行更新,使其与齿轮接合机构的实际位置一致,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控制由致动器进行的换档力的提供。
在第2方面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中,构成为:换档力由工作油的压力构成,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由通过被提供工作油的压力而进行动作的湿式离合器构成,并且,根据第1离合器、第2离合器的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之差和工作油的温度中的至少任意一项,来估计拖曳扭矩,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能够适当地估计拖曳扭矩。
在第3方面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中,构成为:计算出的拖曳扭矩越大,则追加换档力越大,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即使在由拖曳扭矩导致的齿轮接合机构n的换档较大时,也能够有效地取消换档。
在第4方面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中,构成为: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为规定的状态时,对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通过计算出的追加换档力换档到挂档位置,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以外,通过将规定的状态设为稳定行驶状态等,能够适当地进行学习。
在第5方面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中,构成为:进行指示,使得齿轮接合机构n通过扭矩对应换档力而换档到挂档位置,并且,使所指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以一时增大接着减小的方式随时间变化,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即使与致动器连接的换档叉等发生挠曲,也能够将其消除。
在第6方面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中,构成为:在判定为档位检测单元的输出已稳定时,学习通过扭矩对应换档力而换档到挂档位置时的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作为齿轮接合机构n的挂档位置,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能够更加适当地进行学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图1所示的油压提供装置的结构的一部分的油压回路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图2所示的油压提供装置的齿轮接合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示意性示出图3所示的油压提供装置的齿轮接合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图5的流程图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7是示出由图5的流程图的处理估计出的拖曳扭矩的表特性的说明曲线图。
图8同样是示出由图5的流程图的处理估计出的拖曳扭矩的表特性的说明曲线图。
图9是说明图5的流程图的动作且与图6相同的时间图。
标号说明
T变速器(自动变速器),1车辆,10发动机(原动机),12变矩器,12d锁止离合器,14偶数档输入轴(输入要素),16奇数档输入轴(输入要素),18怠速轴,20第1副输入轴(输入要素),22第2副输入轴(输入要素),24第1离合器,26第2离合器,28输出轴(输出要素),32、34、36、38、40、42、44、46驱动齿轮,48、50、52、54从动齿轮,56RVS惰轮,58RVS离合器,60齿轮接合机构,60b1、60b2活塞(油压致动器),60g轴套,68车轮,70油压提供装置,72棘爪机构,74换档控制器,76发动机控制器,80位移传感器(档位检测单元),90第4转速传感器,10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
图1是整体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的概略图。
在以下说明中,符号T表示变速器。作为变速器T,以搭载于车辆1的、具有前进8速且后退1速的变速档的双离合器型的变速器为例。具有变速器T具有D、P、R、N的档位。
变速器T具有2、4、6、8速的偶数档输入轴(输入要素)14和与偶数档输入轴14平行的1、3、5、7速的奇数档输入轴(输入要素)16,其中,偶数档输入轴14经由变矩器12连接到与发动机(原动机)10的曲轴连接的驱动轴10a。发动机10例如由以汽油为燃料的火花点火式的内燃机构成。
变矩器12具有:固定于与发动机10的驱动轴10a直接连接的驱动板12a的泵叶轮12b;固定于偶数档输入轴14的涡轮转子12c;和锁止离合器12d。由此,发动机10的驱动力(旋转)经由变矩器12被传递到偶数档输入轴14。
与偶数档输入轴14和奇数档输入轴16平行地设置有怠速轴18。偶数档输入轴14经由齿轮14a、18a与怠速轴18连接,并且,奇数档输入轴16经由齿轮16a、齿轮18a与怠速轴18连接,由此,偶数档输入轴14、奇数档输入轴16和怠速轴18随着发动机10的旋转而旋转。
此外,第1副输入轴(输入要素)20和第2副输入轴(输入要素)22以分别同轴且相对自如旋转的方式配置在奇数档输入轴16和偶数档输入轴14的外周。
奇数档输入轴16和第1副输入轴20经由第1离合器24连接,并且,偶数档输入轴14和第2副输入轴22经由第2离合器26连接。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均由通过被提供工作油的压力(油压)而进行动作的湿式多片离合器构成。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在被提供油压时,将第1副输入轴20和第2副输入轴22与奇数档输入轴16和偶数档输入轴14接合。
在偶数档输入轴14和奇数档输入轴16之间,与偶数档输入轴14和奇数档输入轴16平行地配置有输出轴(输出要素)28。偶数档输入轴14、奇数档输入轴16、怠速轴18和输出轴28由轴承30支承为旋转自如。
在奇数档侧的第1副输入轴20上,固定有1速驱动齿轮32、3速驱动齿轮34、5速驱动齿轮36和7速驱动齿轮38,并且,在偶数档侧的第2副输入轴22上,固定有2速驱动齿轮40、4速驱动齿轮42、6速驱动齿轮44和8速驱动齿轮46。
在输出轴28上固定有:与1速驱动齿轮32和2速驱动齿轮40啮合的1-2速从动齿轮48;与3速驱动齿轮34和4速驱动齿轮42啮合的3-4速从动齿轮50;与5速驱动齿轮36和6速驱动齿轮44啮合的5-6速从动齿轮52;以及与7速驱动齿轮38和8速驱动齿轮46啮合的7-8速从动齿轮54。
与固定于输出轴28的1-2速从动齿轮48啮合的RVS(后退)惰轮56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怠速轴18。怠速轴18和RVS惰轮56经由RVS离合器58连接。RVS离合器58与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同样,由通过被提供油压而进行动作的湿式多片离合器构成。
在奇数档输入轴16上配置有:1-3速齿轮接合机构60(1-3),其选择性地使1速驱动齿轮32和3速驱动齿轮34与第1副输入轴20接合(固定);以及5-7速齿轮接合机构60(5-7),其选择性地使5速驱动齿轮36和7速驱动齿轮38与第1副输入轴20接合(固定)。
在偶数档输入轴14上配置有:2-4速齿轮接合机构60(2-4),其选择性地使2速驱动齿轮40和4速驱动齿轮42与第2副输入轴22接合(固定);以及6-8速齿轮接合机构60(6-8),其选择性地使6速驱动齿轮44和8速驱动齿轮46与第2副输入轴22接合(固定)配置。4个齿轮接合机构以符号60来统称。
在第1离合器24或者第2离合器26被接合(接合)时,发动机10的驱动力被从奇数档输入轴16传递到第1副输入轴20或者被从偶数档输入轴14传递到第2副输入轴22,并进一步经由上述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传递到输出轴28。
此外,在后退时,发动机10的驱动力经由偶数档输入轴14、齿轮14a、齿轮18a、RVS离合器58、怠速轴18、RVS惰轮56和1-2速从动齿轮48传递到输出轴28。输出轴28经由齿轮62与差动机构64连接,差动机构64经由驱动轴66与车轮68连接。用车轮68等表示车辆1。
齿轮接合机构60全都通过被提供油压(换档力)而进行动作。为了向这些齿轮接合机构、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和RVS离合器58提供油压(换档力),设置有油压提供装置70。
图2是详细地示出油压提供装置70的结构的油压回路图。
参照图2进行说明,在油压提供装置70中,由油压泵(送油泵)70b经由过滤器(未图示)从油池70a抽取的工作油ATF的排出压(油压)被调节阀(调压阀)70c调压(减压)到线压PL。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油压泵70b经由齿轮与变矩器12的泵叶轮12b联结,由此,油压泵70b构成为被发动机10驱动而进行动作。
调压后的线压从油路70d传递到第1线性电磁阀(LA)70f、第2线性电磁阀(LB)70g、第3线性电磁阀(LC)70h、第4线性电磁阀(LD)70i、第5线性电磁阀(LE)70j和第6线性电磁阀(LF)70k的输入端口。
第1线性电磁阀~第6线性电磁阀70f、70g、70h、70i、70j、70k是油压控制阀(电磁控制阀),其与通电量成比例地使工字轮移动,具有线性地变更来自输出端口的输出压的特性,并构成为在被通电时使工字轮移动到释放位置的N/C(常闭)型。
第1线性电磁阀(LA)70f的输出端口经由第1伺服变速阀70m与所述的1-3速齿轮接合机构60(1-3)的活塞室连接,并且,第2线性电磁阀(LB)70g的输出端口经由第2伺服变速阀70n与所述的2-4速齿轮接合机构60(2-4)的活塞室连接。
此外,第3线性电磁阀(LC)70h的输出端口经由第3伺服变速阀70o与所述的5-7速齿轮接合机构60(5-7)的活塞室连接,并且,第4线性电磁阀(LD)70i的输出端口经由第4伺服变速阀70p与所述的6-8速齿轮接合机构60(6-8)的活塞室连接。
伺服变速阀70m、70n、70o、70p分别与开/关电磁阀(油压控制阀(电磁控制阀))SA、SB、SC、SD连接,并构成为通过这些电磁阀的励磁/消磁,将从线性电磁阀70f等输入的油压从输出端口(在图中,为左右)中的一方输出为线压。
图3是以1-3速齿轮接合机构60(1-3)为例而示意性地示出4个齿轮接合机构6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示意性示出其动作,是图3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3所示,在齿轮接合机构60中,在缸60a1、60a2的内部,在图中左右相对地配置有活塞、更具体而言,是1速用活塞60b1和3速用活塞60b2。活塞60b1、60b2通过共用的活塞杆60c相联结,根据来自伺服变速阀70m等的、朝向活塞室、更具体而言是朝向1速用活塞室60d1和3速用活塞室60d2的油压的提供方向,在图中左右地移动。
活塞杆60c与换档叉60e连接,换档叉60e固定于换档叉轴60f。
如图3所示,换档叉60e与环状的轴套60g连接。在第1副输入轴20、第2副输入轴22上沿轴向移动自如的毂盘60h通过塞缝片60g1、60h1结合而收纳在轴套60g的内周侧,并且,齿轮、更具体而言是1速驱动齿轮32和3速驱动齿轮34经由弹簧60j和挡环60k配置在毂盘60h的两侧。
在挡环60k形成有塞缝片60k1,并且,在1速驱动齿轮32和3速驱动齿轮34上形成有轮齿321、341。此外,在挡环60k上形成有锥形面60k2,并且,在1速驱动齿轮32和3速驱动齿轮34上也形成有对应的锥形面322、342。
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当从图3和图4(a)所示的空档(N)位置,向相对的3速用活塞室60d2提供油压,使1速用活塞60b1及与其联结的活塞杆60c朝图3中的右方向前进时,经由换档叉60e与活塞杆60c连接的轴套60g也朝相同方向前进而与弹簧60j接触,从而经由弹簧60j朝向1速驱动齿轮32对挡环60k施力(图4(b))。
如果轴套60g进一步前进,则轴套60g的塞缝片60g1与挡环60k的塞缝片60k1抵接而停止(停滞),并且,挡环60k的锥形面60k2与齿轮32的锥形面322彼此接触,产生由摩擦力导致的扭矩(图4(c))。
如果轴套60g进一步移动,则轴套60g和齿轮32因产生扭矩而使旋转同步,轴套60g的塞缝片60g1开始拨开挡环60k的塞缝片60k1(图4(d))。
在齿轮32与轴套60g的旋转成为同步而消除了产生扭矩时,轴套60g进一步前进,其塞缝片60g1与挡环60k的塞缝片60k1结合成一体,进一步前进而与齿轮32的轮齿321接触(图4(e)),开始拨开齿轮32的轮齿321(图4(f)),最终与齿轮32的轮齿321结合成一体而成为挂档(接合)状态(图4(g))。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其它齿轮接合机构60(5-7)、60(2-4)、60(6-8)也相同,并构成为:在轴套60g从空档位置移动(换档)到挂档位置时,与对应的驱动齿轮36、38、40、42、44、46的轮齿结合,使两者的旋转同步,并使驱动齿轮36等与第1副输入轴20、第2副输入轴22接合。
齿轮接合机构60的换档叉60e经由棘爪机构72固定于换档叉轴60f。虽然省略图示,但棘爪机构72具有:底部,其与空档位置对应地形成于与2个凸部的相对的内侧的倾斜面;凹凸面,其由与挂档位置对应地形成于2个凸部的外侧的倾斜面的2个低部构成;以及球体,其被弹簧朝所述的底部和凹凸面施力。
借助棘爪机构72,换档叉60e构成为在位于与空档位置或者挂档位置对应的底部时,其位置被保持而不需要提供油压。
返回图2的说明,第5线性电磁阀70j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的奇数档输入轴16的第1离合器(CL1)24的活塞室连接,并且,第6线性电磁阀70k的输出端口与偶数档输入轴14的第2离合器(CL2)26的活塞室连接。
第1离合器24或第2离合器26在被提供油压时,使第1副输入轴20或第2副输入轴22与奇数档输入轴16或者偶数档输入轴14接合,另一方面,在油压被排出时,切断第1或者第2副输入轴20、22与奇数档输入轴16或者偶数档输入轴14的连接(接合)。
在图示的双离合器型的变速器T中,向与下一变速档对应的齿轮接合机构60中的某一个提供油压而与第1副输入轴20、第2副输入轴22中的某一个接合,(该动作称作“预换档”),接着,从与当前的变速档相应的一侧的第1离合器24和第2离合器26中的一方排出油压,向第1副输入轴20和第2副输入轴22中的与下一变速档对应的副输入轴的相应侧的第1离合器24和第2离合器26中的另一方提供油压,与第1输入轴14或者第2输入轴16接合(将该动作称作“C to C”(离合器对离合器)变速),由此进行变速。变速基本上在奇数档(1、3、5、7速)和偶数档(2、4、6、8速)之间交替地进行。
此外,在油压提供装置中,除了上述以外,还具有多个线性电磁阀等,通过它们的励磁/消磁,来控制变矩器12的锁止离合器12d的接合/释放动作,但是,其与本发明没有直接的关连,因而省略其说明。
返回图1的说明,变速器T具有换档控制器74。换档控制器74构成为具有微型计算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此外,为了控制发动机10的动作,设置有由同样具有微型计算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构成的发动机控制器76。
换档控制器74构成为与发动机控制器76自如地通信,从发动机控制器76取得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油门(AP)开度等信息。
此外,在固定于4个齿轮接合机构60的换档叉60e的换档叉轴60f上,安装有磁性体,并且,在其附近分别配置有位移传感器(档位检测单元)80,通过表示换档叉60e、换言之是轴套60g的轴向的位移(换档,移动)的输出,生成如下输出(电压值):该输出表示齿轮接合机构的档位、具体而言是轴套60g从空档位置朝挂档位置或者从挂档位置朝空档位置位移时的位置。
此外,在变速器T中,配置第1转速传感器82、第2转速传感器84、第3转速传感器86和第4转速传感器90,分别输出表示变速器T的输入转速NM的信号、表示第1副输入轴20、第2副输入轴22的转速的信号、以及表示输出轴28的转速(变速器T的输出转速)NC(换言之是车速V)的信号。
在与油压提供装置80的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连接的油路中,配置第1压力传感器94、第2压力传感器96,输出表示提供给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的工作油ATF的压力(油压)的信号,并且,在油池70a的附近配置温度传感器100,输出表示油温(工作油ATF的温度)TATF的信号。
此外,在配置于车辆1的驾驶席处的档位选择器(未图示)的附近,配置有档位选择器位置传感器102,来输出如下信号:该信号表示在档位选择器上,从驾驶者角度看从上方起依次表示为P、R、N、D的档位中被驾驶者操作(选择)了的档位。
这些传感器的输出全部被输入到换档控制器74。换档控制器74根据这些传感器的输出和与发动机控制器76通信而得到的信息,使第1线性电磁阀70f~第6线性电磁阀70k进行励磁/消磁,控制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和齿轮接合机构60的动作,由此控制变速器T的动作。
换档控制器74作为油压(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而发挥作用,其根据由车辆1的行驶速度(车速)V和油门踏板的开度(油门开度)AP确定的行驶状态,按照变速映射表(未图示),控制变速器T的动作,使得利用被齿轮接合机构60的轴套60g接合的、由从1速驱动齿轮32起到7-8速从动齿轮54中的相应的齿轮构成的变速齿轮,对发动机10的驱动力进行变速后输出,其中,齿轮接合机构60向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一方提供油圧,来构成一方,所述第1输出路径由4个齿轮接合机构60中的1-3速齿轮接合机构60(1-3)和5-7速齿轮接合机构60(5-7)中的某一个以及第1离合器24构成,并从第1输入轴(奇数档输入轴16和第1副输入轴20)、4个(多个)齿轮接合机构60中的某一个机构和第1离合器24起到输出轴28为止,所述第2输出路径从第2输入轴(偶数档输入轴14和第2副输入轴22)、4个齿轮接合机构60中的其他机构和第2离合器26起到输出轴28为止。
此外,换档控制器74作为本实施例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的档位学习单元等来发挥作用。
图5是示出其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说明图5的流程图的处理的时间图。
在以下说明中,在S10中,施加挂档负荷。即,准备下一变速,通过规定的换档力,使构成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60、更具体而言是其轴套60g预换档到挂档位置。
参照图6进行说明,在时刻t1,施加规定的换档力,在时刻t2,增强该换档力,在时刻t3~t4,返回规定的换档力。这是为了通过使换档力一时增强后减弱来消除换档叉60e的挠曲。
在图5的处理中,接着进入S12,根据位移传感器80的输出,判断齿轮接合机构60的(轴套60g)的位移(换档)是否超过完成判定值(图6所示),在为否定时返回S10。
这样,在S10、S12的处理中,施加挂档负荷(规定的换档力),直到齿轮接合机构60的位移(换档)超过被判定为完成了到达挂档位置的完成判定值为止。
在S12中为肯定时,接着进入S14,判断是否执行以下所述的学习。在该实施例中,在车辆1的行驶状态为规定的状态时,具体而言,在根据第4转速传感器90的输出等、车辆1不处于加减速等的过渡状态而处于通常行驶状态时,执行学习。
接着,在判定为车辆1的行驶状态处于通常行驶状态时,S14的判断为肯定,进入S16,施加负荷,该负荷超过由拖曳等导致的推力。
此处,由拖曳等导致的推力是指:在第1离合器、第2离合器中的构成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某一个被释放时,能够产生的拖曳扭矩。
如上所述,以如下方式控制变速器T的动作:向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中的一方提供油压,使构成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60换档,通过被接合的变速齿轮,对发动机10的驱动力进行变速后输出,另一方面,释放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中的另一方,使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60进行预换档。
此时,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是通过被提供工作油的压力(油压)而进行动作的湿式离合器,因此,在被释放时,第1副输入轴20、第2副输入轴22由于工作油而随着输入轴14、16连带旋转,并且,由于固定于它们的变速齿轮32等实际上是斜齿轮,因此与连带旋转相应地朝轴向产生推力。此处,将因该推力而作用于齿轮接合机构60的扭矩称作“拖曳扭矩”。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构成为:估计拖曳扭矩,通过根据估计出的拖曳扭矩而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将构成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60强制地换档到挂档位置。
图7和图8是示出用于拖曳扭矩的估计的表特性的说明曲线图,图示的特性是通过实验预先求出的。如图所示,根据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的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之差(旋转差)和工作油的温度中的至少任意一项,更具体地,根据其两方来估计拖曳扭矩。
此外,如图7所示,在旋转差较小时,计算出的拖曳扭矩较大。这是因为,在旋转差较小时,第1副输入轴20、第2副输入轴22随着输入轴14、16而连带旋转,由此产生的扭矩较大。
此外,如图8所示,拖曳扭矩被设定为:工作油的温度越低,则拖曳扭矩越大。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则工作油的粘性越小。
即,在该实施例中,在根据传感器输出,判定为齿轮接合机构60超过判定完成值而位移到(换档)挂档位置时,估计由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中的构成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某一个所能够产生的拖曳扭矩,通过根据估计出的拖曳扭矩、更具体而言、通过以超过拖曳扭矩的方式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可靠地使构成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60换档到挂档位置。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从时刻t4起,施加扭矩对应换档力(负荷)。更具体而言,根据拖曳扭矩,以超过拖曳扭矩的方式,更加准确地施加扭矩对应换档力。此外,计算出的拖曳扭矩越大,则扭矩对应换档力就被计算为更大的值并被施加。
返回图5的流程图的说明,接着进入S18,判断规定的时间(时刻t5~t6的学习时间)内的位移变动是否已稳定,在为否定时,返回S16再次进行判断。即,判断位移传感器80的输出(检测值)是否如图6所示那样变得稳定。另一方面,在图9所示的情况下,判断为位移传感器80的输出(检测值)不稳定。
返回图5的说明,在S18中为肯定时,进入S20,执行学习并存储学习值。即,学习(修正)通过扭矩对应换档力而换档到挂档位置时的位移传感器80的检测值(输出),作为齿轮接合机构60的挂档位置,并将该学习值存储(更新)在RAM中。
接着,进入S22,将挂档负荷和扭矩对应换档力(负荷)降低为零,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S14中为否定时,进入S24,同样将挂档负荷降低为零。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具有:第1输入要素、第2输入要素(由奇数档输入轴16和第1副输入轴20构成的第1输入要素,由偶数档输入轴14和第2副输入轴22构成的第2输入要素),它们经由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与搭载于车辆1的原动机(发动机)10连接;至少1个输出要素(输出轴28);多组变速齿轮(从1速驱动齿轮32到7-8速从动齿轮54),它们配置在所述第1输入要素、所述第2输入要素和所述输出要素之间;多个齿轮接合机构60,它们在被提供换档力(油压)时,能够从空档位置换档(位移,移动)到挂档位置,使分别构成所述多组的变速齿轮中的某一个与所述第1输入要素、所述第2输入要素(其中的一方)或者所述输出要素接合;致动器(活塞60b1、60b2),其能够向所述齿轮接合机构提供换档力;档位检测单元(位移传感器)80,其检测所述齿轮接合机构的档位;以及换档力(油压)提供控制单元(换档控制器74),其按照所述车辆1的行驶状态,并根据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控制所述致动器的换档力的提供,使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60中的构成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60m(齿轮接合机构60(1-3),60(2-4)、60(5-7)、60(6-8)中的某一个)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并通过已接合的变速齿轮,以规定的变速比对所述原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变速后输出,并且,准备下一变速,使构成所述第1输出路径、所述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60中的齿轮接合机构60n(除齿轮接合机构60(1-3)、60(2-4)、60(5-7)、60(6-8)中的齿轮接合机构m以外的某一个)预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其中,所述第1输出路径从所述第1输入要素起,经由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60和所述第1离合器24到达所述输出要素,所述第2输出路径从所述第2输入要素起,经由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60和所述第2离合器26,到达所述输出要素。该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构成为具有:预换档指示单元(S10),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构成所述第1输出路径、所述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60n通过规定的换档力预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S12~S16),其在判定为所述齿轮接合机构60n已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时,估计由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中的构成所述第1输出路径、所述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某一个所能够产生的拖曳扭矩,并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通过根据所述估计出的拖曳扭矩而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使构成所述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60n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以及档位学习单元(S18、S20),其学习通过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而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时的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作为所述齿轮接合机构60n的挂档位置,因此,即使在进行预换档时,由构成被释放的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第1离合器24、第2离合器26中的某一个产生拖曳扭矩,也能够通过根据估计出的拖曳扭矩而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换档到挂档位置,由此,能够取消由拖曳扭矩导致的齿轮接合机构60n的换档(位移),能够学习(修正)此时的位置作为本来的档位。换言之,由于能够对位移传感器的输出进行更新,使其与齿轮接合机构60n的实际的位置一致,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控制致动器的换档力的提供。
此外,根据变速是升档还是降档,齿轮接合机构60n的换档在轴向上相反,但是,只要扭矩对应换档力是朝向轴向的移动,就能够取消其移动。
此外,所述第1离合器24、所述第2离合器26由通过被提供所述工作油的压力而进行动作的湿式离合器构成,并且,所述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构成为:根据所述第1离合器24、所述第2离合器26的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之差(旋转差)和所述工作油的温度中的至少任意一项,来估计所述拖曳扭矩(S16),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能够适当地估计拖曳扭矩。
此外,所述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构成为:所述计算出的拖曳扭矩越大,则将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计算为越大的值(S16),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即使在由拖曳扭矩导致的齿轮接合机构60n的换档较大时,也能够有效地将其取消。
此外,所述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构成为: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S14、S16),使得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规定的状态时,通过所述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使构成所述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60n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能够将规定的状态设为稳定行驶状态等,由此进行正确的学习。
此外,所述预换档指示单元构成为: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构成所述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60n通过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而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并且,使所述指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以一时增大接着减小的方式随时间变化,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即使与致动器连接的换档叉60e等发生挠曲,也能够将其消除。
此外,所述档位学习单元构成为:在判定为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输出已稳定时,学习通过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而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时的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作为所述齿轮接合机构60n的挂档位置,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能够更加适当地进行学习。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双离合器型的变速器不限于图示的结构,只要具有上述齿轮接合机构,则任何结构均可。
此外,作为原动机,例示了发动机(内燃机),但是不限于此,可以是发动机与电动机的混合,也可以是电动机。

Claims (6)

1.一种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其具有:
第1输入要素、第2输入要素,它们经由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与搭载于车辆的原动机连接;
至少1个输出要素;
多组变速齿轮,它们被配置在所述第1输入要素、所述第2输入要素与所述输出要素之间;
多个齿轮接合机构,它们在被提供换档力时,能够从空档位置换档到挂档位置,使分别构成所述多组的变速齿轮中的某一个与所述第1输入要素、所述第2输入要素或者所述输出要素接合;
致动器,其能够向所述齿轮接合机构提供换档力;
档位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齿轮接合机构的档位;以及
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其按照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并根据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控制由所述致动器进行的换档力的提供,使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中的构成第1输出路径、第2输出路径中的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m)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通过由接合的变速齿轮规定的变速比对所述原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变速后输出,并且,准备下一次变速,使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60)中的构成所述第1输出路径、所述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预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其中,所述第1输出路径是:从所述第1输入要素起,经由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和所述第1离合器,到达所述输出要素,所述第2输出路径是:从所述第2输入要素起,经由所述多个齿轮接合机构和所述第2离合器,到达所述输出要素,
所述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预换档指示单元,其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构成所述第1输出路径、所述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通过规定的换档力而预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
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其在判定为所述齿轮接合机构(n)已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时,估计由第1离合器、第2离合器中的构成所述第1输出路径、所述第2输出路径中的另一方的某一个所能够产生的拖曳扭矩,并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通过根据所述估计出的拖曳扭矩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使构成所述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以及
档位学习单元,其学习通过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而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时的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作为所述齿轮接合机构(n)的挂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档力由工作油的压力构成,所述第1离合器、所述第2离合器由通过被提供所述工作油的压力而进行动作的湿式离合器构成,并且,所述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根据所述第1离合器、所述第2离合器的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之差和所述工作油的温度中的至少任意一项,来估计所述拖曳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出的拖曳扭矩越大,则所述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将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计算为越大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矩对应换档指示单元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成为规定的状态时,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通过所述计算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使构成所述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换档指示单元对所述换档力提供控制单元进行指示,使得通过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使构成所述另一方的齿轮接合机构(n)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并且,使所述指示的扭矩对应换档力以一时增大接着减小的方式随时间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档位学习单元在判定为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输出已稳定时,学习通过所述扭矩对应换档力换档到所述挂档位置时的所述档位检测单元的检测值,作为所述齿轮接合机构(n)的挂档位置。
CN201410060214.8A 2013-02-26 2014-02-21 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 Active CN1040061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6279 2013-02-26
JP2013036279A JP5771637B2 (ja) 2013-02-26 2013-02-26 変速機用ギヤ締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6154A true CN104006154A (zh) 2014-08-27
CN104006154B CN104006154B (zh) 2017-01-11

Family

ID=51366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0214.8A Active CN104006154B (zh) 2013-02-26 2014-02-21 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71637B2 (zh)
CN (1) CN10400615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3105A (zh) * 2015-09-30 2015-12-30 南京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惯性测量系统的汽车档位信息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105570448A (zh) * 2016-01-15 2016-05-11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低温换挡优化控制方法
CN109804185A (zh) * 2016-10-11 2019-05-24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学习车辆的变速器的致动器锁合起始位置的装置及方法
CN110030376A (zh) * 2017-12-13 2019-07-1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换挡变速器的操纵设备和用于操纵换挡变速器的方法
CN112228548A (zh) * 2020-10-09 2021-01-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换挡力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14854B2 (ja) * 2015-01-23 2018-04-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噛み合い式係合装置の制御装置
KR101714237B1 (ko) 2015-10-20 2017-03-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변속조작기구 제어방법 및 그 제어시스템
KR101806096B1 (ko) * 2015-12-28 2017-12-08 현대 파워텍 주식회사 듀얼 클러치 변속기의 싱크로 위치 센서 보상 방법
JP6255428B2 (ja) * 2016-02-03 2017-1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制御装置及びシンクロのボーク位置学習方法
CN107289099A (zh) * 2016-04-08 2017-10-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同步器的防粘连结构
JP6716625B2 (ja) * 2018-03-30 2020-07-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CN110081165B (zh) * 2019-04-08 2020-07-07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位置自动标定方法
CN117404464B (zh) * 2023-12-13 2024-04-09 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换挡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8694A (ja) * 2003-01-10 2004-08-05 Jatco Ltd 発進クラッチの制御装置
JP2008190701A (ja) * 2007-02-08 2008-08-21 Hitachi Ltd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01451594A (zh) * 2007-12-05 2009-06-1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换挡控制系统
CN101451611A (zh) * 2007-12-05 2009-06-1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变速器的档位选择机构的换档移动位置检测装置
CN102588522A (zh) * 2011-01-10 2012-07-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JP2013032792A (ja) * 2011-08-01 2013-02-14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8694A (ja) * 2003-01-10 2004-08-05 Jatco Ltd 発進クラッチの制御装置
JP2008190701A (ja) * 2007-02-08 2008-08-21 Hitachi Ltd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01451594A (zh) * 2007-12-05 2009-06-1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换挡控制系统
CN101451611A (zh) * 2007-12-05 2009-06-1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变速器的档位选择机构的换档移动位置检测装置
CN102588522A (zh) * 2011-01-10 2012-07-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JP2013032792A (ja) * 2011-08-01 2013-02-14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3105A (zh) * 2015-09-30 2015-12-30 南京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惯性测量系统的汽车档位信息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105203105B (zh) * 2015-09-30 2018-04-10 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惯性测量系统的汽车档位信息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105570448A (zh) * 2016-01-15 2016-05-11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低温换挡优化控制方法
CN109804185A (zh) * 2016-10-11 2019-05-24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学习车辆的变速器的致动器锁合起始位置的装置及方法
CN110030376A (zh) * 2017-12-13 2019-07-1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换挡变速器的操纵设备和用于操纵换挡变速器的方法
CN112228548A (zh) * 2020-10-09 2021-01-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换挡力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71637B2 (ja) 2015-09-02
CN104006154B (zh) 2017-01-11
JP2014163468A (ja) 2014-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6154A (zh) 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
Sorniotti et al. A novel seamless 2-speed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Principle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CN103827552B (zh)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104290742B (zh) 使用集中惯性模型的变速器离合器控制
US20150184740A1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controller
CN102606724A (zh) 一种控制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方法
CN105276161B (zh) 具有离合器咬点得知逻辑的变速器系统
CN106051137A (zh) 一种多档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32387A (zh) 一种机械自动变速器amt档位切换控制方法
CN107023670B (zh) 用于车辆驱动系统的控制装置
US10344811B2 (en) Vehicle controlling device
CN103144630B (zh) 非道路车辆换挡规律曲线测定方法及相应的换挡控制方法
US10221943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vehicle
CN103410959A (zh)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从空挡滑行到在挡行驶的控制方法
CN104067016A (zh) 用于监控离合器的方法
Choi et al. Dynamic driveline torque estimation during whole gear shift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7208718A (zh) 用于无测试台地确定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分离离合器的特性曲线的方法
CN102818007A (zh) 车辆变速器的主动减震给油离合器控制
JP5461081B2 (ja) 自動車の自動化された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システムのクラッチの閉じる段階を制御する方法
CN105179608A (zh) 用于纯电动车车辆的两速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
JP5260227B2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方法
CN103203580A (zh) 快速同步器触点调整
CN103180190A (zh)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JP5869283B2 (ja)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
CN104254717A (zh)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