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8522A -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8522A
CN102588522A CN2012100058304A CN201210005830A CN102588522A CN 102588522 A CN102588522 A CN 102588522A CN 2012100058304 A CN2012100058304 A CN 2012100058304A CN 201210005830 A CN201210005830 A CN 201210005830A CN 102588522 A CN102588522 A CN 102588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air
jack shaft
driven gear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58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8522B (zh
Inventor
C.S.罗斯
E.W.梅勒
S.H.维特科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588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8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8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85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1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including a single counter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16H2003/0931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each countershaft having an output gear meshing with a single common gear on the outpu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ight forward spe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005Nonplanetary gearing differential type [e.g., gearless different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28Multiple concentric clutch sha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33Plurality of counter sha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42Combined gear and clutc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84Meshing assisters
    • Y10T74/19288Double clutch and interposed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一种八前进挡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有选择地向一对同轴输入轴提供驱动扭矩的一对输入离合器。连接至输入轴并由输入轴驱动的齿轮与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一对平行中间轴或副轴上的齿轮常啮合。多个同步器离合器有选择地同步和连接各齿轮至中间轴或副轴,以便以恰当的顺序提供所需传动比。倒挡类似地通过三齿轮齿轮系提供。在同步和接合特定齿轮时,相应的输入离合器被激活或接合,以向输入轴提供驱动扭矩,通过同步且接合的齿轮副,从中间轴或副轴输出。各中间轴或副轴上的额外齿轮接合直接驱动差速器的共用齿轮,差速器转而驱动一对驱动车轴。

Description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双离合器变速器,更特别地,涉及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背景技术
这一部分的内容仅仅是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可能构成或不构成现有技术。
双离合器变速器是一种新增的稳定机动车变速器,之前包括手动、无级和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或DCT如同它们所被公知的,将良好的燃料经济性与快速执行换挡结合在一起。因此,从性能观点来看,它们准确地复制了传统机械变速器的感觉和操作。另外,它们可构造成操作为基本上自动或手动的变速器,且因此展现了优异的多功能性。
从结构上看,双离合器变速器通常包括驱动一对相互专用接合的输入离合器的输入轴。输入离合器驱动一对中间轴,每个中间轴都包括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中间轴上的多个齿轮以及相关的同步离合器。所述多个齿轮与紧固至输出轴的齿轮常啮合。同步离合器的激活同步并连接所选齿轮至其中间轴。然后,与该中间轴相关联的输入离合器接合,以将扭矩从输入轴传递至输出轴。因为离合器、齿轮和同步器沿着中间轴布置或叠置,所以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向长度会产生封装问题,特别是在小型车辆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三种特别适用于前轮驱动(FWD)应用的八前进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连接至第一输入轴并由第一输入轴驱动的多个第一齿轮与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平行中间轴或副轴和第二平行中间轴或副轴上的齿轮常啮合。连接至第二输入轴并由第二输入轴驱动的多个第二齿轮与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平行中间轴或副轴和第二平行中间轴或副轴上的齿轮常啮合。所述中间轴或副轴实质上用作变速器的输出轴。布置在中间轴或副轴上与齿轮相邻的多个同步器离合器有选择地同步和连接各齿轮至中间轴或副轴,以提供所需传动比。倒挡相类似,通过具有三个齿轮而不是两个的齿轮系提供。在将特定齿轮同步和接合至其中间轴或副轴时,相应的输入离合器被激活或接合,以向输入轴提供驱动扭矩,通过同步且接合的齿轮副,从中间轴或副轴输出。各中间轴或副轴上的额外齿轮接合直接驱动差速器的共用齿轮,差速器转而驱动一对驱动车轴。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八前进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八个前进挡或传动比和倒挡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具有有选择地驱动第一输入轴的第一离合器和有选择地驱动第二输入轴的第二离合器。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具有驱动多个齿轮的第一输入轴、在第一中间轴上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的所述多个齿轮中的相应一个啮合的多个齿轮、以及在第二中间轴上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多个齿轮中的相应一个啮合的多个齿轮。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具有驱动多个齿轮的第二输入轴、在第一中间轴上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所述多个齿轮中的相应一个啮合的多个齿轮、以及在第二中间轴上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所述多个齿轮中的相应一个啮合的多个齿轮。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具有布置在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上的多个自由旋转的齿轮。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具有布置在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上的多个自由旋转的齿轮、及布置在所述多个齿轮附近的同步器离合器。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具有由输入轴驱动的齿轮、与所述被驱动齿轮啮合的惰齿轮、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中间轴上并与所述惰齿轮啮合的齿轮、和布置在所述中间轴上与所述可自由旋转布置的齿轮相邻的同步器离合器。
本发明提供下列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一种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以组合的形式包括:
第一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一传动构件的第一输出;
至少一个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二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所述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二传动构件的第二输出;
至少一个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和第四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一中间轴和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间隔开并且平行的第二中间轴;
第一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第一同步器离合器,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之间,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二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第二同步器离合器,其布置在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之间,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
第三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第三同步器离合器,其布置在所述第三对被动齿轮之间,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三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四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以及
第四同步器离合器,其布置在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之间,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
技术方案2:如技术方案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与各所述同步器离合器都可操作地连接的三位置换挡致动器。
技术方案3:如技术方案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连接至各所述中间轴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连接至差速器组件的齿轮常啮合。
技术方案4:如技术方案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由所述中间轴共同驱动的差速器组件和由所述差速器组件驱动的一对车轴。
技术方案5:如技术方案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并由该第二传动构件驱动的额外齿轮,所述额外齿轮与布置在所述中间轴中一个上的齿轮常啮合。
技术方案6:如技术方案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提供奇数挡位,所述第三和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提供偶数挡位和倒挡。
技术方案7:如技术方案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其中奇数挡位传动比由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相关联的齿轮提供,偶数挡位传动比和倒挡由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相关联的齿轮提供。
技术方案8:如技术方案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并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中间轴中一个上的齿轮常啮合的额外传动齿轮、和额外的同步器离合器。
技术方案9:一种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以组合的形式包括:
第一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一传动构件的第一输出;
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二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所述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二传动构件的第二输出;
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一中间轴和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间隔开并且平行的第二中间轴;
第一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布置在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二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布置在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
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中的一个啮合的多个被动齿轮;
邻近所述多个被动齿轮布置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多个被动齿轮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三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中的一个啮合;以及
布置在所述第三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
技术方案10:如技术方案9的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与各所述同步器离合器都可操作地连接的多位置换挡致动器。
技术方案11:如技术方案9的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连接至各所述中间轴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连接至差速器组件的齿圈常啮合。
技术方案12:如技术方案9的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由两个所述中间轴驱动的差速器组件和由所述差速器组件驱动的一对车轴。
技术方案13:如技术方案9的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对和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提供奇数挡位,所述多个被动齿轮和所述第三对被动齿轮提供偶数挡位和倒挡。
技术方案14:如技术方案9的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其中奇数挡位由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相关联的齿轮提供,偶数挡位和倒挡由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相关联的齿轮提供。
技术方案15:如技术方案9的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其中奇数挡位都由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之中一个相关联的齿轮提供,偶数挡位和倒挡都由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之中另一个相关联的齿轮提供。
技术方案16:一种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以组合的形式包括:
第一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一传动构件的第一输出;
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二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所述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二传动构件的第二输出;
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所述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一中间轴和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间隔开并且平行的第二中间轴;
第一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布置在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二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布置在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
第三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中的一个啮合;
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相邻所述被动齿轮布置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被动齿轮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四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齿轮中的一个啮合;
布置在所述第三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以及
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的额外齿轮,其与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中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六齿轮啮合的一个相啮合。
技术方案17:如技术方案16的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连接至各所述中间轴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连接至差速器组件的齿圈常啮合。
技术方案18:如技术方案16的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由两个所述中间轴驱动的差速器组件和由所述差速器组件驱动的一对车轴。
技术方案19:如技术方案16的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其中奇数挡位由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相关联的齿轮提供,偶数挡位和倒挡由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相关联的齿轮提供。
从本文所提供的描述可清楚其适用性的其它方面、优点和领域。应当理解,其描述和具体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目的,不意欲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所示的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目的,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平面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描述实质上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本公开、应用或其使用。
现在参考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八前进挡或传动比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总地由标记10表示。双离合器变速器10包括壳体12,该壳体12限定了接收、支撑、包围和保护变速器10的各种部件的突缘、开口、孔、肩部、凹槽等。变速器10包括由汽油机、弹性燃料发动机、柴油机、混合动力或电动发动机、原动机或动力源驱动的主输入轴14。主输入轴14驱动第一输入离合器20,该第一输入离合器20具有一个或多个摩擦构件22和有选择地驱动第一输入轴或构件26的第一致动器24。主输入轴14还驱动第二输入离合器30,该第二输入离合器30具有一个或多个摩擦构件32和有选择地驱动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36的第二致动器34。优选地,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36绕着第一输入轴或构件26同轴地布置。
第一输入轴或构件26还比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36长,并且在其与第一输入离合器20相对的端部上有第一较大传动齿轮42、轴向间隔开的第二中间尺寸传动齿轮44及轴向间隔开的第三较小传动齿轮46,这些传动齿轮全都连接至第一输入轴或构件26并由其驱动。
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和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与第一输入轴26的轴线和第二输入轴36相平行布置。应当清楚,为清楚和说明起见,第一及第二中间轴或副轴50、60转出原本位置,位于图1的平面中。第一被动齿轮5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上,并与第一较大传动齿轮42常啮合。第二被动齿轮5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上,并与第二中间尺寸传动齿轮44常啮合。第三被动齿轮6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上,并与第一较大传动齿轮42常啮合。第四被动齿轮6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上,并与第三较小传动齿轮46常啮合。
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0布置在第一被动齿轮52与第二被动齿轮54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7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第一三位置致动器7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选择地移动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0,其中第一三位置致动器7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0将第一被动齿轮5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在第三位置,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0将第二被动齿轮5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
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80布置在第三被动齿轮62与第四被动齿轮64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8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第二三位置致动器8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选择地移动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其中第二三位置致动器8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将第三被动齿轮6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在第三位置,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0将第四被动齿轮6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
在该结构中,第一实施例,通过第四被动齿轮64的接合获得第一挡(最高减速比),通过第二被动齿轮54的接合获得第三挡,通过第三被动齿轮62的接合获得第五挡,通过第五被动齿轮52的接合获得第七挡。
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第二右侧部分(如图1中所示),该部分提供了双数挡位和倒挡,在结构和操作上类似于上面描述的提供奇数挡位的第一左侧部分。因此,在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36上为第四较大传动齿轮92、轴向间隔开的第五中间尺寸传动齿轮94和轴向间隔开的第六较小传动齿轮96,这些传动齿轮都连接至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36并由其驱动。
第五被动齿轮10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上,并与第四较大传动齿轮92常啮合。第六被动齿轮10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上,并与第五中间尺寸传动齿轮94常啮合。第七被动齿轮106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上,并与第六较小传动齿轮96常啮合。
第八被动齿轮11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上,并与第四较大传动齿轮92常啮合。第九被动齿轮11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上,并与第五中间尺寸传动齿轮94常啮合。第十被动齿轮116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上,并与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上的第七传动齿轮106常啮合。由于第十被动齿轮116是包括三个齿轮(96、106和116)而不是两个的齿轮系的最终齿轮,所以第十被动齿轮116沿相对于所有其它齿轮系的最终(被动)齿轮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提供倒挡。
第三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20布置在第五被动齿轮102与第六被动齿轮104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12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第三三位置致动器12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三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2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选择地移动第三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20,其中第三三位置致动器12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三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20将第五被动齿轮10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在第三位置,第三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20将第六被动齿轮10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
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130布置在第八被动齿轮112与第九被动齿轮114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13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第四三位置致动器13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3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选择地移动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30,其中第四三位置致动器13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30将第八被动齿轮11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在第三位置,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30将第九被动齿轮11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
第五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40布置在第十被动齿轮116的邻近,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14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其中第五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40为单离合器与同步器的组件。双位置致动器14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五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40,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中立位置之间有选择地移动第五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40,其中双位置致动器14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五同步器离合器组件140将第十被动齿轮116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在第二中立位置中,第十被动齿轮116在第二中间或副轴60上自由旋转。
在该结构中,第一实施例,通过第九被动齿轮114的接合获得第二挡,通过第六被动齿轮104的接合获得第四挡,通过第八被动齿轮112的接合获得第六挡,通过第五被动齿轮102的接合获得第八挡,通过第十被动齿轮116的接合获得倒挡。
第一输出齿轮152和第二输出齿轮154分别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和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并沿着第一中间轴或副轴50和第二中间轴或副轴60的轴线对齐。输出齿轮152和154都与绕着差速器组件160的外壳或壳体158布置并直接驱动该外壳或壳体158的齿圈156常啮合。差速器组件160包括一对相对的惰齿轮162和一对常啮合的输出齿轮154,所述一对常啮合的输出齿轮164联接并驱动相应一对车轴166。
现在参考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二实施例,总地由标记200表示。双离合器变速器200包括壳体212,该壳体212限定了接收、支撑、包围和保护变速器200的各种部件的突缘、开口、孔、肩部、凹槽等。变速器200包括由汽油机、弹性燃料发动机、柴油机、混合动力或电动发动机、原动机或动力源驱动的主输入轴214。主输入轴214驱动第一输入离合器220,该第一输入离合器220具有一个或多个摩擦构件222和有选择地驱动第一输入轴或构件226的第一致动器224。主输入轴214还驱动第二输入离合器230,该第二输入离合器230具有一个或多个摩擦构件232和有选择地驱动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236的第二致动器234。优选地,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236绕着第一输入轴或构件226同轴地布置。
第一输入轴或构件226比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236长,并且在其与第一输入离合器220相对的端部上有第一较小传动齿轮242和轴向间隔开的第二较大传动齿轮244,这些传动齿轮全都连接至第一输入轴或构件226并由其驱动。
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和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与第一输入轴226的轴线和第二输入构件236相平行布置。如图1中所述,为清楚和说明起见,第一及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50、260转出原本位置,位于图2的平面中。第一较大被动齿轮25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上,并与第一较小传动齿轮242常啮合。第二较小被动齿轮25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上,并与第二较大传动齿轮244常啮合。第三较大被动齿轮26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上,并与第一较小传动齿轮242常啮合。第四较小被动齿轮26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上,并与第二较大传动齿轮244常啮合。
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70布置在第一较大被动齿轮252与第二较小被动齿轮254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27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第一三位置致动器27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7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选择地移动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70,其中第一三位置致动器27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70将第一较大被动齿轮25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在第三位置,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70将第二较小被动齿轮25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
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280布置在第三较大被动齿轮262与第四较小被动齿轮264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28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第二三位置致动器28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8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选择地移动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80,其中第二三位置致动器28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80将第三较大被动齿轮26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在第三位置,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80将第四较小被动齿轮26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
在该结构中,第二实施例,通过第三较大被动齿轮262的接合获得第一挡(最高减速比),通过第一较大被动齿轮252的接合获得第三挡,通过第四较小被动齿轮264的接合获得第五挡,通过第二较小被动齿轮254的接合获得第七挡。
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第二右侧部分(如图2中所示),该部分提供了双数挡位和倒挡,在结构和操作上类似于上面直接描述的提供奇数挡位的第一左侧部分。因此,在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236上为第三中间尺寸传动齿轮292、轴向间隔开的第四中间尺寸传动齿轮294、轴向间隔开的第五较大传动齿轮296和轴向间隔开的第六较小传动齿轮298,这些传动齿轮都连接至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236并由其驱动。
第五被动齿轮30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上,并与第三中间尺寸传动齿轮292常啮合。第六被动齿轮30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上,并与第五较大传动齿轮296常啮合。第七被动齿轮306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上。
第八被动齿轮31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上,并与第四中间尺寸传动齿轮294常啮合。第九被动齿轮31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上,并与第六较小尺寸传动齿轮298和第七被动齿轮306常啮合。由于第七被动齿轮306是包括三个齿轮(298、314和306)而不是两个的齿轮系的最终齿轮,所以第七被动齿轮306沿相对于所有其它齿轮系的被动齿轮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提供倒挡。
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20布置在第五被动齿轮302的邻近,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32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其中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20为单离合器与同步器的组件。第一双位置致动器32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20,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中立位置之间有选择地移动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20,其中第一双位置致动器32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20将第五被动齿轮30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在第二中立位置中,第五被动齿轮302在第一中间或副轴250上自由旋转。
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30布置在第六被动齿轮304与第七被动齿轮306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33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第四三位置致动器33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3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选择地移动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30,其中第四三位置致动器33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30将第六被动齿轮30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在第三位置,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30将第七被动齿轮306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
第五双同步器离合器340布置在第八被动齿轮312与第九被动齿轮314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34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第四三位置致动器34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五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4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选择地移动第五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40,其中第五三位置致动器34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五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40将第八被动齿轮31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在第三位置,第五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340将第九被动齿轮31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
在该结构中,第二实施例,通过第九被动齿轮314的接合获得第二挡,通过第五被动齿轮302的接合获得第四挡,通过第八被动齿轮312的接合获得第六挡,通过第六被动齿轮304的接合获得第八挡,通过第七被动齿轮306的接合获得倒挡。
第一输出齿轮352和第二输出齿轮354分别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和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并沿着第一中间轴或副轴250和第二中间轴或副轴260的轴线对齐。输出齿轮352和354都与绕着差速器组件360的外壳或壳体358布置并直接驱动该外壳或壳体358的齿圈356常啮合。差速器组件360包括一对相对的惰齿轮362和一对常啮合的输出齿轮354,所述一对常啮合的输出齿轮364联接并驱动相应一对车轴366。
现在参考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三实施例,总地由标记400表示。双离合器变速器400包括壳体412,该壳体412限定了接收、支撑、包围和保护变速器400的各种部件的突缘、开口、孔、肩部、凹槽等。变速器400包括由汽油机、弹性燃料发动机、柴油机、混合动力或电动发动机、原动机或动力源驱动的主输入轴414。主输入轴414驱动第一输入离合器420,该第一输入离合器220具有一个或多个摩擦构件422和有选择地驱动第一输入轴或构件426的第一致动器424。主输入轴414还驱动第二输入离合器430,该第二输入离合器430具有一个或多个摩擦构件432和有选择地驱动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436的第二致动器434。优选地,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436绕着第一输入轴或构件426同轴地布置。
第一输入轴或构件426比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436长,并且在其与第一输入离合器420相对的端部上有第一较小传动齿轮442和轴向间隔开的第二较大传动齿轮444,这些传动齿轮全都连接至第一输入轴或构件426并由其驱动。
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和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与第一输入轴426的轴线和第二输入轴436相平行布置。如图1中所述,为清楚和说明起见,第一及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50、460转出原本位置,位于图3的平面中。第一较大被动齿轮45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上,并与第一较小传动齿轮442常啮合。第二较小被动齿轮45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上,并与第二较大传动齿轮444常啮合。第三较大被动齿轮46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上,并与第一较小传动齿轮442常啮合。第四较小被动齿轮46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上,并与第二较大传动齿轮444常啮合。
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70布置在第一较大被动齿轮452与第二较小被动齿轮454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47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第一三位置致动器47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7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选择地移动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70,其中第一三位置致动器47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70将第一较大被动齿轮45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在第三位置,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70将第二较小被动齿轮45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
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480布置在第三较大被动齿轮462与第四较小被动齿轮464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48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第二三位置致动器48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8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选择地移动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80,其中第二三位置致动器48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80将第三较大被动齿轮46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在第三位置,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480将第四较小被动齿轮46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
在该结构中,第三实施例变速器400,通过第三较大被动齿轮462的接合获得第一挡(最高减速比),通过第一较大被动齿轮452的接合获得第三挡,通过第四较小被动齿轮464的接合获得第五挡,通过第二较小被动齿轮454的接合获得第七挡。
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第二右侧部分(如图3中所示),该部分提供了双数挡位和倒挡,在结构和操作上类似于上面直接描述的提供奇数挡位的第一左侧部分。因此,在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436上为第三中间尺寸传动齿轮492、轴向间隔开的第四较大传动齿轮494、轴向间隔开的第五较小传动齿轮496,这些传动齿轮都连接至第二输入轴、套轴或构件436并由其驱动。
第五被动齿轮50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上,并与第三中间尺寸传动齿轮492常啮合。第六被动齿轮50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上,并与第五较大传动齿轮496常啮合。第七被动齿轮506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上。
第八被动齿轮512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上,并与第四中间尺寸传动齿轮494常啮合。第九被动齿轮514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上,并与第五较小尺寸传动齿轮496和第七被动齿轮506常啮合。由于第七被动齿轮506是包括三个齿轮(496、514和506)而不是两个的齿轮系的最终齿轮,所以第七被动齿轮506沿相对于所有其它齿轮系的所有被动齿轮相反的方向旋转,并因此提供倒挡。
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0布置在第五被动齿轮502的邻近,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52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其中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0为单离合器与同步器的组件。第一双位置致动器52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0,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中立位置之间有选择地移动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0,其中第一双位置致动器52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0将第五被动齿轮50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在第二中立位置中,第五被动齿轮502在第一中间或副轴450上自由旋转。
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30布置在第六被动齿轮504与第七被动齿轮506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53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第四三位置致动器53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3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选择地移动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30,其中第四三位置致动器53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30将第六被动齿轮50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在第三位置,第四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30将第七被动齿轮506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
第五双同步器离合器540布置在第八被动齿轮512与第九被动齿轮514的中间,并通过接合在其间的花键组54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第五三位置致动器544的输出通过拨叉(未示出)连接至第五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40,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优选地移动第五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40,其中第五三位置致动器544可为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五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40将第八被动齿轮512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在第二中间或中立位置,没有齿轮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在第三位置,第五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40将第九被动齿轮514同步且然后连接至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
在该结构中,第三实施例400,通过第九被动齿轮414的接合获得第二挡,通过第五被动齿轮502的接合获得第四挡,通过第八被动齿轮512的接合获得第六挡,通过第六被动齿轮504的接合获得第八挡,通过第七被动齿轮506的接合获得倒挡。
第一输出齿轮552和第二输出齿轮554分别连接至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和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并沿着第一中间轴或副轴450和第二中间轴或副轴460的轴线对齐。输出齿轮552和554都与绕着差速器组件560的外壳或壳体558布置并直接驱动该外壳或壳体558的齿圈556常啮合。差速器组件560包括一对相对的惰齿轮562和一对常啮合的输出齿轮554,所述一对常啮合的输出齿轮564联接并驱动相应一对车轴566。
本发明的描述实质上仅仅是示意性的,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变形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这种变形并不认为脱离了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以组合的形式包括:
第一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一传动构件的第一输出;
至少一个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二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所述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二传动构件的第二输出;
至少一个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和第四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一中间轴和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间隔开并且平行的第二中间轴;
第一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第一同步器离合器,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之间,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二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第二同步器离合器,其布置在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之间,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
第三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第三同步器离合器,其布置在所述第三对被动齿轮之间,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三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四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以及
第四同步器离合器,其布置在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之间,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
2.如权利要求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与各所述同步器离合器都可操作地连接的三位置换挡致动器。
3.如权利要求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连接至各所述中间轴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连接至差速器组件的齿轮常啮合。
4.如权利要求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由所述中间轴共同驱动的差速器组件和由所述差速器组件驱动的一对车轴。
5.如权利要求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并由该第二传动构件驱动的额外齿轮,所述额外齿轮与布置在所述中间轴中一个上的齿轮常啮合。
6.如权利要求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提供奇数挡位,所述第三和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提供偶数挡位和倒挡。
7.如权利要求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其中奇数挡位传动比由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相关联的齿轮提供,偶数挡位传动比和倒挡由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相关联的齿轮提供。
8.如权利要求1的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并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中间轴中一个上的齿轮常啮合的额外传动齿轮、和额外的同步器离合器。
9.一种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以组合的形式包括:
第一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一传动构件的第一输出;
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二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所述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二传动构件的第二输出;
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一中间轴和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间隔开并且平行的第二中间轴;
第一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布置在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二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布置在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
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中的一个啮合的多个被动齿轮;
邻近所述多个被动齿轮布置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多个被动齿轮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三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中的一个啮合;以及
布置在所述第三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
10.一种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以组合的形式包括:
第一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一传动构件的第一输出;
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二离合器,其具有适于由所述原动机驱动的输入和连接至第二传动构件的第二输出;
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所述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构件并由其驱动;
第一中间轴和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间隔开并且平行的第二中间轴;
第一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布置在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一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二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布置在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二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
第三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中的一个啮合;
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相邻所述被动齿轮布置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被动齿轮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轴;
第四对被动齿轮,其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齿轮中的一个啮合;
布置在所述第三对被动齿轮之间的同步器离合器,用于有选择地将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中的一个同步并连接至所述第二中间轴;以及
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的额外齿轮,其与所述第四对被动齿轮中与所述第二传动构件上的所述第六齿轮啮合的一个相啮合。
CN201210005830.4A 2011-01-10 2012-01-10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885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987,781 US8424404B2 (en) 2011-01-10 2011-01-10 Eight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US12/987,781 2011-0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8522A true CN102588522A (zh) 2012-07-18
CN102588522B CN102588522B (zh) 2014-10-29

Family

ID=46454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583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88522B (zh) 2011-01-10 2012-01-10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24404B2 (zh)
KR (1) KR101254510B1 (zh)
CN (1) CN102588522B (zh)
DE (1) DE10201200005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6154A (zh) * 2013-02-26 2014-08-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
CN107781361A (zh) * 2016-08-25 2018-03-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7917167A (zh) * 2016-10-09 2018-04-17 昆山德拉特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八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25006B2 (en) * 2010-03-01 2017-04-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ven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464599B2 (en) * 2011-01-10 2013-06-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ight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733194B2 (en) * 2011-04-27 2014-05-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clutch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US8534150B2 (en) * 2011-04-27 2013-09-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clutch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DE102011113288B4 (de) * 2011-09-12 2013-05-08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Kfz-Antriebsstra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Antriebsstranges
US9453558B2 (en) 2014-07-08 2016-09-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10018251B2 (en) 2015-11-09 2018-07-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5485264B (zh) * 2015-12-28 2017-12-0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并联混合动力变速箱
CN106763550B (zh) * 2016-12-30 2023-09-0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九挡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106763549B (zh) * 2016-12-30 2023-08-2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十挡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04291A1 (de) * 2007-01-30 2008-07-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Schaltgetriebe
WO2008124001A1 (en) * 2007-04-06 2008-10-16 Borgwarner In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EP2107270A2 (en) * 2008-03-31 2009-10-07 Magna Powertrain USA, Inc. Electric dual input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1802451A (zh) * 2007-10-30 2010-08-11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能动力换挡的并联变速器和双离合器变速器
US20100257965A1 (en) * 2009-04-14 2010-10-14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6090A (en) * 1974-03-02 1978-09-26 Klockner-Humboldt-Deutz Aktiengesellschaft Change gear transmission in group arrangement, especially for motor vehicles for use in agriculture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JPS58146748A (ja) * 1982-02-22 1983-09-01 Mazda Motor Corp 複合クラッチ式多段歯車変速機の変速制御方法
US7140267B2 (en) * 2003-10-22 2006-11-2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ulti-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JP4439479B2 (ja) * 2006-02-24 2010-03-24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変速機
US7669497B2 (en) * 2006-08-23 2010-03-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Powertrain with torque converter and axially compact seven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JP2008069832A (ja) 2006-09-13 2008-03-27 Kyowa Metal Work Co Ltd 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US7752934B2 (en) * 2007-02-20 2010-07-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ulti speed transmission having a countershaft gearing arrangement
US7703346B2 (en) * 2007-02-22 2010-04-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with countershaft gearing
KR100836106B1 (ko) 2007-03-23 2008-06-09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8속 파워트레인
US7845247B2 (en) * 2007-05-30 2010-12-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Shift fork actuation system for control of synchronizer position
DE102007049265B4 (de) * 2007-10-15 2016-11-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DE102009002343B4 (de) * 2009-04-14 2018-01-11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DE102009002357B4 (de) 2009-04-14 2019-06-19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DE102009002345B4 (de) * 2009-04-14 2017-05-11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DE102009002348B4 (de) * 2009-04-14 2017-05-04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DE102009002349B4 (de) * 2009-04-14 2018-03-08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US20110146445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Silva Lee T 7-speed layshaft geartrain with dual-use meshes and three ax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04291A1 (de) * 2007-01-30 2008-07-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Schaltgetriebe
WO2008124001A1 (en) * 2007-04-06 2008-10-16 Borgwarner In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1802451A (zh) * 2007-10-30 2010-08-11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能动力换挡的并联变速器和双离合器变速器
EP2107270A2 (en) * 2008-03-31 2009-10-07 Magna Powertrain USA, Inc. Electric dual input clutch transmission
US20100257965A1 (en) * 2009-04-14 2010-10-14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6154A (zh) * 2013-02-26 2014-08-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
CN104006154B (zh) * 2013-02-26 2017-01-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
CN107781361A (zh) * 2016-08-25 2018-03-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7917167A (zh) * 2016-10-09 2018-04-17 昆山德拉特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八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24404B2 (en) 2013-04-23
KR101254510B1 (ko) 2013-04-19
US20120174703A1 (en) 2012-07-12
CN102588522B (zh) 2014-10-29
KR20120081010A (ko) 2012-07-18
DE102012000056A1 (de) 201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8522B (zh)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886697B (zh)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US8505400B2 (en) Dual clutch five speed transmission
US8528431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1929529B (zh) 具有四根旋转轴线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2734397B (zh)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2278429B (zh) 齿轮传递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US8220352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JP2006214587A (ja) ダブルクラッチ型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KR20130114816A (ko) 자동화 수동 변속기
EP2730808A1 (en) Transmission
CN102252063B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US8495926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1968104B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1975251B (zh) 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US8327730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204716886U (zh) 多轮轮轴结构变速器
US9249863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4930134A (zh) 多轮轮轴结构变速器
US8474341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20100251841A1 (en) Five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9080642B2 (en) Transmission
US8573084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6704496B (zh) 多档双离合器变速器
US8943917B2 (en) Manual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