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0408B - 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及其发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及其发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0408B
CN103990408B CN201410074889.8A CN201410074889A CN103990408B CN 103990408 B CN103990408 B CN 103990408B CN 201410074889 A CN201410074889 A CN 201410074889A CN 103990408 B CN103990408 B CN 103990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fluid reservoir
primary atomiza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48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0408A (zh
Inventor
徐云杰
戴朝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0748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90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90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0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0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04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湿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及其发生方法。该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包括储液罐,所述的储液罐上端密闭封盖有阀盖,阀盖上横向贯穿有导气通道;阀盖下端面设置有一次雾化室和插入储液罐内的吸油管,导气通道的输入端通过斜孔与一次雾化室上端相连通,储液罐的腔室通过排气道与导气通道的输出端相连通,一次雾化室内水平设置有打散轮,阀盖顶部设置有调节针阀,吸油管与调节针阀的入口相连通,调节针阀的出口垂直对应一次雾化室,一次雾化室通过一次雾化室出口与储液罐的腔室相连通。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地将气体和液体混合、而且实现两次混合、雾化分布均匀性好、结构简单、不易发生堵塞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及其发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湿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及其发生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及科学实验中对空气湿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湿度不能满足要求,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后果,例如电子元器件厂的“静电轰击”,纺织印染厂的变形、粘连等。现有的工厂用加湿器主要有:1)如中国专利202188576U公开的高压微雾加湿器,雾粒直径3~15μm,能耗6W/kg,负载面积100~15000M2,但易堵塞喷头;2)如中国专利202835639U公开的工业超声波加湿器,雾粒直径1~5μm,能耗10W/kg负载10~1000M2,但单台负载面积小,对水质要求较高;3)如中国专利202955812U公开的蒸发式湿膜加湿器,不喷雾,能耗11W/kg,负载10~1000M2,但送风距离短;上述三种工业用的加湿器没有与气体进行混合,均是直接以液体为介质雾化方式。还有一类如中国专利202391459U公开的二流体喷雾加湿器,雾粒直径8.47-25μm,能耗5~22升/分/kg,负载10~300M2,耗电量大,虽然是利用气液混合式,但只有一次混合,颗粒较大。综合得知为了达到雾化效果都存在加湿成本、加湿效果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将气体和液体混合、而且实现两次混合、雾化分布均匀性好、结构简单、不易发生堵塞、雾化面积大、加湿效果好的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以及发生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包括储液罐,所述的储液罐上端密闭封盖有阀盖,阀盖上横向贯穿有导气通道;阀盖下端面设置有一次雾化室和插入储液罐内的吸油管,导气通道的输入端通过斜孔与一次雾化室上端相连通,储液罐的腔室通过排气道与导气通道的输出端相连通,一次雾化室内水平设置有打散轮,阀盖顶部设置有调节针阀,吸油管与调节针阀的入口相连通,调节针阀的出口垂直对应一次雾化室,一次雾化室通过一次雾化室出口与储液罐的腔室相连通。储液罐内存储有雾化用的液体,使储液罐内形成水室和气室。储液罐上端封盖有阀盖,阀盖上横向贯穿有导气通道,在导气通道的输入端持续地充入带有气压的气体,部分带有气压的气体由斜孔进入阀盖下端面的一次雾化室内并带动打散轮旋转,同时,另一部分带有气压的气体经过导气通道由导气通道的输出端输出。进入一次雾化室内的气体由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密封的储液罐内。随着储液罐内的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储液罐内液体表面受压增大并将液体压入吸油管内,压入吸油管内的液体沿着吸油管流动并经过阀盖顶部的调节针阀。通过调节针阀的调节使液体变成液滴,由于调节针阀与一次雾化室垂直对应,液滴能够滴入一次雾化室内并滴落在旋转中的打散轮上。旋转的打散轮将液滴打散并与进入一次雾化室内的气体进行混合,实现第一次雾化,形成一次雾化气体。一次雾化气体由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储液罐内,持续将储液罐内的液体压入吸油管内。进入储液罐的一次雾化气体沿着排气道进入导气通道,导气通道内进入的气体与一次雾化气体混合后由导气通道的输出端喷出,完成二次雾化,形成两相细雾。发生器将气体和液体进行两次混合,使雾化分布更加均匀,雾粒更小,喷出时不易堵塞喷头,增大雾化面积,提高加湿效果。发生器采用机械方式雾化,结构简单,而且耗能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气道与导气通道的连接处与导气通道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气流控制塞,气流控制塞垂直导气通道的轴线并贯穿在导气通道上。排气道与导气通道的连接处与导气通道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气流控制塞,气流控制塞垂直贯穿在导气通道上,通过旋转气流控制塞来调节经过气流控制塞后的气体量,进而调节两相细雾中的气体所占的比例。
作为优选,气流控制塞中部设置有气流调节孔,气流调节孔的轴线与导气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气流控制塞中部设置有气流调节孔,气流调节孔的轴线与导气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当气流调节孔与导气通道同轴时,气流调节孔与导气通道正对,即经过气流调节塞的气流量达到最大;当气流调节塞旋转时,气流调节孔的轴线与导气通道的轴线由同轴变为相交,即气流调节孔与导气通道错开,减小经过气流调节孔的气流量,进而能够通过旋转气流调节塞调节两相细雾中的气体所占的比例。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次雾化室的底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中空的定位柱,打散轮位于定位柱的上端面,定位柱的中空部位与储液罐的腔室相连通,一次雾化室出口是密布在定位柱侧壁上的排气孔,一次雾化室通过排气孔与储液罐的腔室相连通。一次雾化室的底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中空的定位柱,定位柱上端面用于固定打散轮,使打散轮的叶片平行,定位柱的中部为中空结构,而且中空部位与储液罐的腔室相连通,一次雾化室出口是密布在定位柱侧壁上的排气孔,在一次雾化室完成第一次雾化的一次雾化气体由排气孔进入定位柱的中空部位,再由定位柱的中空部位进入储液罐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针阀与吸油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调节针阀与吸油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避免吸油管内的液体回流。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次雾化室的底面设置有回液管。一次雾化室内,气体与打散的液滴完成第一次雾化时,产生冷凝的液体残留在一次雾化室的底面,在一次雾化室底面设置回液管,液体能够沿着回液管流入储液罐内进行重复利用。
作为优选,一次雾化室的底面为导向斜面,导向斜面朝向回液管的管口处倾斜。一次雾化室的底面为导向斜面,由于导向斜面朝向回液管的管口处倾斜,一次雾化室内产生的未经雾化的液体沿着导向斜面留向回液管处,便于将一次雾化室内的液体排出,避免一次雾化室内残留液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储液罐与阀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夹紧套,夹紧套下端与储液罐上边缘过盈配合,夹紧套上端与阀盖边缘过盈配合。储液罐与阀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夹紧套,由于夹紧套下端与储液罐上边缘过盈配合,夹紧套上端与阀盖边缘过盈配合,能够增强储液罐与阀盖连接处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打散轮的轴心处设置有顶尖,顶尖与调节针阀竖直对应。在打散轮的轴心处设置顶尖,顶尖与调节针阀竖直对应,调节针阀将吸油管内进入的液体调节成液滴后,液滴竖直滴落在旋转的打散轮的顶尖的尖部,顶尖的尖部将液滴贯穿并将液滴分裂成若干个水瓣,水瓣经过打散轮打散,通过顶尖将液滴分裂,再由打散轮打散,使液滴实现多次分裂和打散,使打散雾化的液体的雾粒更细,使液体与气体充分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顶尖上设置有围绕顶尖的螺旋甩纹。顶尖将液滴分裂为若干个水瓣后,有部分分裂后的液体沿着顶尖的螺旋甩纹向下流,螺旋甩纹不仅能够对下流的液体进行导向,而且由于顶尖随着打散轮旋转,顶尖上的螺旋甩纹能够使顶尖上残留的液体通过离心力朝向远离顶尖轴线的方向甩动,再由打散轮的叶片进行打散,增强液体雾化效果,减小雾化后的雾粒,使雾化效果更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的储液罐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加液口,储液罐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纵向间隔的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加液口相连。储液罐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加液口,通过加液口向储液罐内补充液体。储液罐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纵向间隔的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加液口相连,当储液罐内的液体的液面低于下液位传感器时,下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加液口打开,向储液罐内补充液体;当液体液面升高并高于上液位传感器时,上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加液口停止加液,实现自动储液罐自动补充液体。
上述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的发生方法如下:1)带有气压的气体由导气通道的输入端进入到导气通道内,部分气体沿着斜孔进入一次雾化室并带动一次雾化室内的打散轮旋转,另一部分气体经过导气通道沿着导气通道的输出端输出;2)进入一次雾化室的气体通过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密封的且装有液体的储液罐的腔室内,增大储液罐的腔室内的压力;3)随着储液罐内腔室压力增大,储液罐内的液体被压入吸油管内并沿着吸油管经过调节针阀;4)调节针阀将经过的液体调节成液滴,液滴垂直入一次雾化室并滴落在旋转中的打散轮上,旋转的打散轮将滴落的液滴打散,打散后的液滴与进入一次雾化室的气体混合,完成第一次雾化;5)经过第一次雾化的一次雾化气体经过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储液罐的腔室内;6)进入储液罐的一次雾化气体位于储液罐的液面上方,增大液面压力,将液体压入吸油管,同时,部分一次雾化气体通过排气道进入导气通道并与导气通道内进入的气体混合,混合后的一次雾化气体由导气通道输出端喷出,完成二次雾化。
因此,本发明的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具备下述优点:1、储液罐上端封盖有阀盖,阀盖上横向贯穿有导气通道,在导气通道的输入端持续地充入带有气压的气体,部分带有气压的气体由斜孔进入阀盖下端面的一次雾化室内并带动打散轮旋转,同时,另一部分带有气压的气体经过导气通道由导气通道的输出端输出,进入一次雾化室内的气体由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密封的储液罐内,储液罐内液体表面受压增大并将液体压入吸油管内,压入吸油管内的液体沿着吸油管流动并经过阀盖顶部的调节针阀,通过调节针阀的调节使液体变成液滴,液滴能够滴入一次雾化室内并滴落在旋转中的打散轮上,旋转的打散轮将液滴打散并与进入一次雾化室内的气体进行混合,实现第一次雾化,形成一次雾化气体,一次雾化气体由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储液罐内,持续将储液罐内的液体压入吸油管内,进入储液罐的一次雾化气体沿着排气道进入导气通道,导气通道内进入的气体与一次雾化气体混合后由导气通道的输出端喷出,完成二次雾化,形成两相细雾,发生器将气体和液体进行两次混合,使雾化分布更加均匀,雾粒更小,喷出时不易堵塞喷头,增大雾化面积,提高加湿效果,发生器采用机械方式雾化,结构简单,而且耗能低;2、气流控制塞中部设置有气流调节孔,气流调节孔的轴线与导气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当气流调节孔与导气通道同轴时,气流调节孔与导气通道正对,即经过气流调节塞的气流量达到最大,当气流调节塞旋转时,气流调节孔的轴线与导气通道的轴线由同轴变为相交,即气流调节孔与导气通道错开,减小经过气流调节孔的气流量,进而能够通过旋转气流调节塞调节两相细雾中的气体所占的比例;3、一次雾化室的底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中空的定位柱,定位柱上端面用于固定打散轮,使打散轮的叶片平行,定位柱的中部为中空结构,而且中空部位与储液罐的腔室相连通,一次雾化室出口是密布在定位柱侧壁上的排气孔,在一次雾化室完成第一次雾化的一次雾化气体由排气孔进入定位柱的中空部位,再由定位柱的中空部位进入储液罐内;4、在打散轮的轴心处设置顶尖,顶尖与调节针阀竖直对应,调节针阀将吸油管内进入的液体调节成液滴后,液滴竖直滴落在旋转的打散轮的顶尖的尖部,顶尖的尖部将液滴贯穿并将液滴分裂成若干个水瓣,水瓣经过打散轮打散,通过顶尖将液滴分裂,再由打散轮打散,使液滴实现多次分裂和打散,使打散雾化的液体的雾粒更细,使液体与气体充分混合;5、一次雾化室内,气体与打散的液滴完成第一次雾化时,产生冷凝的液体残留在一次雾化室的底面,在一次雾化室底面设置回液管,液体能够沿着回液管流入储液罐内进行重复利用,一次雾化室的底面为导向斜面,由于导向斜面朝向回液管的管口处倾斜,一次雾化室内产生的未经雾化的液体沿着导向斜面留向回液管处,便于将一次雾化室内的液体排出,避免一次雾化室内残留液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主视图的纵截面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左视图的纵截面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中A处在实施例1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是附图2中A处在实施例2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5是附图2中A处在实施例3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6是附图2中A处在实施例4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示说明:1-储液罐,2-阀盖,3-夹紧套,4-一次雾化室,5-定位柱,6-打散轮,7-轴承,8-一次雾化室出口,9-导气通道,91-输入端,92-输出端,10-斜孔,11-吸油管,12-单向阀,13-调节针阀,14-滴油管,15-气流控制塞,151-气流调节孔,16-排气道,17-回液管,18-加油口,19-上液位传感器,20-下液位传感器,21-顶尖,22-螺旋甩纹,23-液体,24-可视体,25-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包括储液罐1和密闭封盖在储液罐1上端的阀盖2,储液罐与阀盖的连接处紧固有夹紧套3,夹紧套3下端与储液罐1上边缘过盈配合,夹紧套3上端与阀盖2边缘过盈配合。储液罐1的侧壁上部具有加液口18,储液罐侧壁的下部安装有纵向间隔的上液位传感器19和下液位传感器20,上液位传感器19和下液位传感器20通过控制器与加液口18相连。阀盖2上横向贯穿有导气通道9,导气通道具有输入端91和输出端92。阀盖2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一次雾化室4和插入储液罐内的吸油管11,导气通道9的输入端91通过斜孔10与一次雾化室4上端相连通,储液罐1的腔室通过排气道16与导气通道的输出端92相连通。如图3所示,一次雾化室4的底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中空的定位柱5,定位柱上端面通过轴承7连接有打散轮6,打散轮6的叶片水平设置。定位柱5的中空部位与储液罐1的腔室相连通,定位柱的侧壁上密布有排气孔,排气孔作为一次雾化室出口8,一次雾化室4通过一次雾化室出口8与储液罐1的腔室相连通。阀盖上端为透明材料,即阀盖上端为可视体24,阀盖的顶部竖直安装有调节针阀13,吸油管11与调节针阀的入口相连通,吸油管11与调节针阀13之间安装有单向阀12。调节针阀的出口通过竖直的滴油管14,滴油管14与调节针阀13同轴,而且调节针阀13、滴油管14均垂直对应一次雾化室4。排气道16与导气通道9的连接处与导气通道9的输入端91之间贯穿有可旋转的气流控制塞15,气流控制塞15垂直导气通道9的轴线并贯穿在导气通道9上。气流控制塞15中部开有气流调节孔151,气流调节孔为通孔,气流调节孔的轴线与导气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次雾化室4的底面插有回液管17,回液管17的上端面与一次雾化室4的内部底面齐平。
储液罐内存储有雾化用的液体23,使储液罐内形成水室和气室。储液罐上端封盖有阀盖,阀盖上横向贯穿有导气通道,在导气通道的输入端持续地充入带有气压的气体,部分带有气压的气体由斜孔进入阀盖下端面的一次雾化室内并带动打散轮旋转,同时,另一部分带有气压的气体经过导气通道由导气通道的输出端输出。进入一次雾化室内的气体由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密封的储液罐内。随着储液罐内的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储液罐内液体表面受压增大并将液体压入吸油管内,压入吸油管内的液体沿着吸油管流动并经过阀盖顶部的调节针阀。通过调节针阀的调节使液体变成液滴,由于调节针阀与一次雾化室垂直对应,液滴能够滴入一次雾化室内并滴落在旋转中的打散轮上。旋转的打散轮将液滴打散并与进入一次雾化室内的气体进行混合,实现第一次雾化,形成一次雾化气体。一次雾化气体由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储液罐内,持续将储液罐内的液体压入吸油管内。进入储液罐的一次雾化气体沿着排气道进入导气通道,导气通道内进入的气体与一次雾化气体混合后由导气通道的输出端喷出,完成二次雾化,形成两相细雾。发生器将气体和液体进行两次混合,使雾化分布更加均匀,雾粒更小,喷出时不易堵塞喷头,增大雾化面积,提高加湿效果。发生器采用机械方式雾化,结构简单,而且耗能低。排气道与导气通道的连接处与导气通道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气流控制塞,气流控制塞垂直贯穿在导气通道上,通过旋转气流控制塞来调节经过气流控制塞后的气体量,进而调节两相细雾中的气体所占的比例。气流控制塞中部设置有气流调节孔,气流调节孔的轴线与导气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当气流调节孔与导气通道同轴时,气流调节孔与导气通道正对,即经过气流调节塞的气流量达到最大;当气流调节塞旋转时,气流调节孔的轴线与导气通道的轴线由同轴变为相交,即气流调节孔与导气通道错开,减小经过气流调节孔的气流量,进而能够通过旋转气流调节塞调节两相细雾中的气体所占的比例。一次雾化室的底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中空的定位柱,定位柱上端面用于固定打散轮,使打散轮的叶片平行,定位柱的中部为中空结构,而且中空部位与储液罐的腔室相连通,一次雾化室出口是密布在定位柱侧壁上的排气孔,在一次雾化室完成第一次雾化的一次雾化气体由排气孔进入定位柱的中空部位,再由定位柱的中空部位进入储液罐内。调节针阀与吸油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避免吸油管内的液体回流。一次雾化室内,气体与打散的液滴完成第一次雾化时,产生冷凝的液体残留在一次雾化室的底面,在一次雾化室底面设置回液管,液体能够沿着回液管流入储液罐内进行重复利用。储液罐与阀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夹紧套,由于夹紧套下端与储液罐上边缘过盈配合,夹紧套上端与阀盖边缘过盈配合,能够增强储液罐与阀盖连接处的密封性。储液罐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加液口,通过加液口向储液罐内补充液体。储液罐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纵向间隔的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加液口相连,当储液罐内的液体的液面低于下液位传感器时,下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加液口打开,向储液罐内补充液体;当液体液面升高并高于上液位传感器时,上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加液口停止加液,实现自动储液罐自动补充液体。
上述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的发生方法如下:1)带有气压的气体由导气通道的输入端进入到导气通道内,部分气体沿着斜孔进入一次雾化室并带动一次雾化室内的打散轮旋转,另一部分气体经过导气通道沿着导气通道的输出端输出;2)进入一次雾化室的气体通过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密封的且装有液体的储液罐的腔室内,增大储液罐的腔室内的压力;3)随着储液罐内腔室压力增大,储液罐内的液体被压入吸油管内并沿着吸油管经过调节针阀;4)调节针阀将经过的液体调节成液滴,液滴垂直入一次雾化室并滴落在旋转中的打散轮上,旋转的打散轮将滴落的液滴打散,打散后的液滴与进入一次雾化室的气体混合,完成第一次雾化;5)经过第一次雾化的一次雾化气体经过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储液罐的腔室内;6)进入储液罐的一次雾化气体位于储液罐的液面上方,增大液面压力,将液体压入吸油管,同时,部分一次雾化气体通过排气道进入导气通道并与导气通道内进入的气体混合,混合后的一次雾化气体由导气通道输出端喷出,完成二次雾化。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一次雾化室4的底面为导向斜面25,导向斜面25朝向回液管17的管口处倾斜。一次雾化室的底面为导向斜面,由于导向斜面朝向回液管的管口处倾斜,一次雾化室内产生的未经雾化的液体沿着导向斜面留向回液管处,便于将一次雾化室内的液体排出,避免一次雾化室内残留液体。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打散轮6的轴心处一体相连有顶尖21,顶尖21为圆锥形,顶尖21与打散轮6同轴,顶尖21与调节针阀竖直对应,即顶尖21的轴线与调节针阀和滴油管14均同轴。
在打散轮的轴心处设置顶尖,顶尖与调节针阀竖直对应,调节针阀将吸油管内进入的液体调节成液滴后,液滴竖直滴落在旋转的打散轮的顶尖的尖部,顶尖的尖部将液滴贯穿并将液滴分裂成若干个水瓣,水瓣经过打散轮打散,通过顶尖将液滴分裂,再由打散轮打散,使液滴实现多次分裂和打散,使打散雾化的液体的雾粒更细,使液体与气体充分混合。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顶尖21上制作有围绕顶尖21的螺旋甩纹22。顶尖将液滴分裂为若干个水瓣后,有部分分裂后的液体沿着顶尖的螺旋甩纹向下流,螺旋甩纹不仅能够对下流的液体进行导向,而且由于顶尖随着打散轮旋转,顶尖上的螺旋甩纹能够使顶尖上残留的液体通过离心力朝向远离顶尖轴线的方向甩动,再由打散轮的叶片进行打散,增强液体雾化效果,减小雾化后的雾粒,使雾化效果更均匀。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包括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罐上端密闭封盖有阀盖,阀盖上横向贯穿有导气通道;阀盖下端面设置有一次雾化室和插入储液罐内的吸油管,导气通道的输入端通过斜孔与一次雾化室上端相连通,储液罐的腔室通过排气道与导气通道的输出端相连通,一次雾化室内水平设置有打散轮,阀盖顶部设置有调节针阀,吸油管与调节针阀的入口相连通,调节针阀的出口垂直对应一次雾化室,一次雾化室通过一次雾化室出口与储液罐的腔室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道与导气通道的连接处与导气通道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气流控制塞,气流控制塞垂直导气通道的轴线并贯穿在导气通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气流控制塞中部设置有气流调节孔,气流调节孔的轴线与导气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雾化室的底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中空的定位柱,打散轮位于定位柱的上端面,定位柱的中空部位与储液罐的腔室相连通,一次雾化室出口是密布在定位柱侧壁上的排气孔,一次雾化室通过排气孔与储液罐的腔室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针阀与吸油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雾化室的底面设置有回液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一次雾化室的底面为导向斜面,导向斜面朝向回液管的管口处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罐与阀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夹紧套,夹紧套下端与储液罐上边缘过盈配合,夹紧套上端与阀盖边缘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散轮的轴心处设置有顶尖,顶尖与调节针阀竖直对应。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的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1)带有气压的气体由导气通道的输入端进入到导气通道内,部分气体沿着斜孔进入一次雾化室并带动一次雾化室内的打散轮旋转,另一部分气体经过导气通道沿着导气通道的输出端输出;2)进入一次雾化室的气体通过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密封的且装有液体的储液罐的腔室内,增大储液罐的腔室内的压力;3)随着储液罐内腔室压力增大,储液罐内的液体被压入吸油管内并沿着吸油管经过调节针阀;4)调节针阀将经过的液体调节成液滴,液滴垂直入一次雾化室并滴落在旋转中的打散轮上,旋转的打散轮将滴落的液滴打散,打散后的液滴与进入一次雾化室的气体混合,完成第一次雾化;5)经过第一次雾化的一次雾化气体经过一次雾化室出口进入储液罐的腔室内;6)进入储液罐的一次雾化气体位于储液罐的液面上方,增大液面压力,将液体压入吸油管,同时,部分一次雾化气体通过排气道进入导气通道并与导气通道内进入的气体混合,混合后的一次雾化气体由导气通道输出端喷出,完成二次雾化。
CN201410074889.8A 2014-03-04 2014-03-04 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及其发生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0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4889.8A CN103990408B (zh) 2014-03-04 2014-03-04 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及其发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4889.8A CN103990408B (zh) 2014-03-04 2014-03-04 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及其发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0408A CN103990408A (zh) 2014-08-20
CN103990408B true CN103990408B (zh) 2016-05-11

Family

ID=51304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488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0408B (zh) 2014-03-04 2014-03-04 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及其发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904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6742B (zh) * 2017-12-04 2020-05-1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气溶胶分配器
CN111203119A (zh) * 2020-03-13 2020-05-29 深圳融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湿度n2产生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4715A (zh) * 2012-08-13 2012-11-07 济南赛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油雾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99556B2 (ja) * 2008-07-15 2014-10-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4715A (zh) * 2012-08-13 2012-11-07 济南赛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油雾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0408A (zh)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289B (zh) 一种雾化喷头
CN105903425A (zh) 喷射反应器
CN105618290A (zh) 一种雾化喷头
CN203757941U (zh) 具有新型出雾结构的超声雾化加湿器
CN111790560B (zh) 一种雾化系统
KR20150090842A (ko) 부유식 가습기
CN103990408B (zh) 气液两相细雾发生器及其发生方法
CN207385184U (zh) 一种三流道空气动力耐磨脱硫雾化装置
CN103759383A (zh) 具有新型出雾结构的超声雾化加湿器
CN107159471A (zh) 具备矿浆自驱动及自吸气功能的浮选设备
CN201008815Y (zh) 自吸式高效雾化喷嘴
CN106423606A (zh) 三流式雾化喷嘴
CN101628208B (zh) 用于制备臭氧水的气水混合器和气水混合罐
CN105289863A (zh) 一种双喷孔片的切向离心式农用喷雾器喷头
CN109084297A (zh) 高效雾化喷嘴
CN201807462U (zh) 一种自吸气双流高效雾化脱硫喷嘴
CN208907620U (zh) 高效雾化喷嘴
CN105435977B (zh) 可调式空心雾化喷头
CN203591709U (zh) 自旋转喷射搅拌装置
CN201510845U (zh) 用于制备臭氧水的气水混合器和气水混合罐
CN208389809U (zh) 一种溶气设备
CN206408489U (zh) 泡沫沥青发生装置
CN206587943U (zh) 一种液体膜专用喷雾器喷头
CN205351630U (zh) 超声波加湿器
CN110871029A (zh) 一种脱硫水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28

Address after: 313000 No. 759, East 2nd Ring Road, Huzhou,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300 Ring Road, Kam town of Ling'an City, No. 88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