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0105B - 一种对甲氧基苯甲酸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甲氧基苯甲酸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0105B
CN103980105B CN201410166464.XA CN201410166464A CN103980105B CN 103980105 B CN103980105 B CN 103980105B CN 201410166464 A CN201410166464 A CN 201410166464A CN 103980105 B CN103980105 B CN 103980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preparation
methoxy
benzoglyoxaline
phen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64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80105A (zh
Inventor
刘启发
王荣
高鹋
葛建军
杨茂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QIAN KES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QIAN KES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QIAN KES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QIAN KES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664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80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80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0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80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0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甲氧基苯甲酸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包括:在缩合反应釜中加入对甲氧基苯甲酸、邻苯二胺和溶剂,不使用催化剂,回流分水至无水产生;降温,过滤得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在加氢反应釜中投入催化剂、无水甲醇、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设定反应温度和氢气压力,加氢反应至不再吸收氢气,降温至室温;滤液回收甲醇后加入硫酸水溶液,回流进行反应,然后降温至60~65℃,分液得油层和水层,油层洗涤至中性,精馏后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三废少、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对甲氧基苯甲酸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涉及对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属于日用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甲氧基苯甲醛,又叫大茴香醛,常温下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具有类似山楂的气味,在自然界中存在于茴香油、小茴香油、莳萝油、金合欢花、香荚兰浸膏中,经氧化分离提取得到。对甲氧基苯甲醛是合成一些香料、医药、农药等的重要中间体,也是日化、食品等邻域的重要原料。对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利用天然大茴香脑氧化法(CN102336639A;香料香精化妆品,1990年第4期,第4~6页;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年,第29卷第4期,第59~62页)。该法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锰粉及硫酸,所以固体废渣及酸性废液带来的污染不可避免,不利于环境保护。
苯甲醚经氯甲基化和Sommelet氧化制得对甲氧基苯甲醛(WO2008/023836A1;CN01838173;Compt.Rend.,198,2256-8;1934),总收率为60%左右。该路线所用原料便宜,但将产生较多的废水,且邻-对异构体的比例为3:7,为获得对位异构体,需要进行高效的精馏塔分离,这无疑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产生大量的碱性、酸性废液,严重污染环境。另一种方法是苯甲醚经Vilsmeier反应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Fr2824555;Tetrahedron,49(19):4015-34,1993;US20080280886;Org.Process Res.Dev.,2012,16(5):934-938;WO2009/054964A),该方法是以苯甲醚和DMF为原料,在不同的缩合剂如POCl3、氯化亚砜、焦磷酰氯等作用下,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但其收率很少超过70%,而且产生大量含磷或含硫废水。
以对甲酚为原料,经氧气氧化和甲基化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Org.Process Res.Dev.,2005,9(1):70-79;WO2001/009072A1;Chem.Res.Chin.Universities,2013,29(2):319-323;JP10287608A;CN102531860;CN101462933;NA9200968;CN1319581;JP63104937;CN1249298;CN1247851;Adv.Synth.Catal.,2004,346(6):633-638;EP577476)。该方法在工业化生产中氧化收率难以超过70%,同时产生大量的含酚废水,所用催化剂难以回收,并且使用毒性很大的硫酸二甲酯作为甲基化试剂,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以对甲氧基甲苯为原料,经二氧化锰氧化得到对甲氧基苯甲醛(CN1249362;RU2043986)。该方法中氧化反应采用的二氧化锰价格较贵,且来源有限;因此,该法尽管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由于三废污染大,不再具有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另一种方法是对甲氧基甲苯经氧气液相氧化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JP2011162489;CN1491930;JP2010202556;EP459729;Bull.Chem.Soc.Japan,1988,61(3):967-971;EP228275;JP62108837;JP60233027;J.Mole.Catal.,1990,61(1):51-54;J.Org.Chem.,1997,62(20):6810-6813;JP102070382)。该方法是以乙酸为溶剂,在钴盐催化剂和卤素引发剂的存在下,经液相氧气氧化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该反应对醛的选择性实际上很难超过50%,而且产生大量的对甲氧基苯甲酸;并且,采用卤素作为引发剂,必然使卤素进入到产品中,使得产品品质下降。
以对甲氧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经还原反应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Adv.Synth.Catal.,2010,(13):2166-2170;Bull.Korean Chem.Soc.,2001,22(10):1089-1092;Bull.Korean Chem.Soc.,2001,22(3):325-326;Chem.Lett.,2012,41(3):229-231;Bull.Korean Chem.Soc.,1998,19(7):730-732;Chem.Lett.,1998,(11):1143-1144;J.Am.Chem.Soc.,1997,119(47):11425-11433;J.Mol.Catal.A:Chem.,1998,135(1):111-114;Tetrahedron Lett.,2007,48(6):971-974;Tetrahedron Lett.,2000,41(1):113-116;Org.Lett.,2006,8(9):1887-1888;Synlett,2012,23(16):2389-2392;Tetrahedron,2001,57(14):2701-2710;Tetrahedron,2013,69(13):2807-2815)。然而,该法所使用的试剂非常昂贵,或者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催化氢化还原,这些使得该法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需要解决诸多的问题,目前,几乎没有厂家实现对甲氧基苯甲酸工业化氢化制对甲氧基苯甲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备高品质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采用成本非常低的对甲氧基苯甲酸作为原料,反应条件温和,无需过高的温度,以较低能耗以及较高收率和纯度获得对甲氧基苯甲醛,而且三废少,环境污染小,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人通过研究惊奇地发现,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合成工艺,能够获得高品质的对甲氧基苯甲醛,反应化学式为:
步骤1),在缩合反应釜中加入对甲氧基苯甲酸、邻苯二胺和溶剂,不使用催化剂,回流分水至无水产生时为止;
步骤2),缩合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25℃,过滤得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任选将滤液套入下批反应;
步骤3),在加氢反应釜中投入催化剂、无水甲醇、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设定反应温度和氢气压力,加氢反应至不再吸收氢气时止;加氢反应结束,降温至室温,过滤回收催化剂,任选用于循环套用;
步骤4),滤液回收甲醇后加入硫酸水溶液,回流进行反应,然后降温至60~65℃,分液得油层和水层,任选水层用碱性溶液调节pH至碱性,分液回收邻苯二胺,任选循环套用,油层洗涤至中性,精馏后得到最终产物对甲氧基苯甲醛。
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使用惰性溶剂,不使用任何催化剂,只需回流带水,即能使对甲氧基苯甲酸与邻苯二胺迅速反应,高收率地获得中间产物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然后,采用催化氢化方法,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即能实现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双键的还原,再经水解即得对甲氧基苯甲醛,任选将邻苯二胺回收并套用。
以下具体描述本发明。
在步骤1中,在缩合反应釜中加入对甲氧基苯甲酸、邻苯二胺和溶剂,不使用催化剂,回流分水至无水产生时为止。
目前尚未发现以对甲氧基苯甲酸和邻苯二胺为原料,经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中间体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的专利技术,更没有工业化生产路线。现有非专利文献虽然提及由对甲氧基苯甲酸合成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往往使用具有腐蚀性的Lewis酸作为催化剂,或者使用微波加速反应,或者使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而这些措施在工业化过程中难以实现或者带来成本上升或工艺复杂。
而本发明的步骤1中,并不使用催化剂,从而避免了常规Lewis酸催化剂对于设备的腐蚀性和后处理的麻烦。
本发明所选用的溶剂对缩合反应呈惰性,例如可采用有机芳烃类溶剂,如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氯苯、二氯苯、苯甲醚、对甲氧基甲苯等,优选二甲苯类溶剂,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所用溶剂(尤其是二甲苯类溶剂)与对甲氧基苯甲酸的摩尔用量比为1~20:1,优选2~10:1,更优选4~6:1。
对甲氧基苯甲酸与邻苯二胺的摩尔用量比为1~3:1,优选1~2:1,特别优选1~1.2:1。
根据本发明步骤1,缩合反应过程中产生水,通过回流分水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直至回流分水至无水产生时,则缩合反应结束。
在步骤2中,缩合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25℃,过滤得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任选将滤液套入下批反应。
缩合反应结束,降温至5~25℃,优选8~20℃,更优选10~15℃,在此过程中析出缩合产物,过滤得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该中间产物可以进一步纯化从而更有利于后续反应,也可以不进行纯化,直接用于下步加氢反应。
所得滤液中含有未反应的原料和少量副产物以及未析出的微量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可以直接套入下批反应,优选补加少量的溶剂后套入下批反应,溶剂补加量为首次反应投料量的5~50%,优选8~30%,更优选10~15%。
在步骤3中,在加氢反应釜中投入催化剂、无水甲醇、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设定反应温度和氢气压力,加氢反应至不再吸收氢气时止;加氢反应结束,降温至室温,过滤回收催化剂,任选用于相互套用。
苯并咪唑类物质的还原反应一般采用金属钠在乙醇中还原为此可参见化学通报,1997,(10):55-58页。然而该法由于使用昂贵的还原试剂,且反应过程中有易燃易爆的氢气放出,而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采用无水甲醇作为溶剂,采用特定的加氢催化剂进行催化氢化,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双键的还原,再经水解即得对甲氧基苯甲醛。
所用的加氢催化剂为骨架镍、Ru/C、Pd/C、亚铬酸铜(CAS号12018-10-9,分子式CrCuO3,分子量163.54)等,优选Ru/C和Pd/C类催化剂,更优选Pd/C类催化剂。催化剂金属(例如镍、Ru、Pd或铜,优选Ru或Pd):对甲氧基苯甲酸(重量)=0.01~0.20%,优选0.01~0.10%,更优选0.01~0.03%。
无水甲醇: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重量)=1~20:1,优选1~10:1,更优选1~5:1。
加氢反应温度可以设定为60~180℃,优选80~140℃,特别优选120~140℃。
加氢反应压力可以设定为1~5MPa,优选1.2~3MPa,更优选1.5~2.2MPa。
加氢反应结束后,降温至室温,过滤回收催化剂,催化剂可以用于循环套用这样也是优选的方式。催化剂循环套用时,优选补加新鲜催化剂,补加新鲜催化剂的重量为首次投料催化剂重量的1~20%,优选1~10%,更优选1~5%。
在步骤4中,滤液回收甲醇后加入硫酸水溶液,回流进行反应,然后降温至60~65℃,分液得油层和水层,任选水层用碱性溶液调节pH至碱性,分液回收邻苯二胺,任选循环套用,油层洗涤至中性,精馏后得到最终产物对甲氧基苯甲醛。
加氢滤液回收甲醇后,可以在氮气保护下,加入硫酸水溶液,其浓度可以为10%~95%,优选30%~85%,更优选45%~75%,尤其是25%~50%,在回流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可以为1~20h,优选2~10h,更优选3~5h。
所述硫酸: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重量)=1~200:1,优选50~200:1,更优选130~200:1。
反应后降温至60~65℃,分液得到油层和水层,任选将水层用碱性溶液调节pH,所述碱性溶液可以是常用的无机碱,如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优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水溶液,更优选5~50%、优选10~40%、更优选20~3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氢氧化钾水溶液。所述碱性范围为pH=7~13,优选pH=7.5~10,更优选pH=8~9。分液回收邻苯二胺,可以循环套用。套用时可以补加新鲜的邻苯二胺,补加新鲜的邻苯二胺的重量为首次投料邻苯二胺重量的1~10%。
油层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洗涤至中性,精馏后得到最终产物对甲氧基苯甲醛。
根据本发明方法,可以一较高收率获得甲氧基苯甲醛,其GC纯度在98.7%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缩合反应阶段,选择甲苯为带水剂,将反应生成的水带出反应体系,使反应向产物方向不断进行,从而避免了腐蚀性Lewis酸的使用,且反应结束,仅需简单的过滤,即可使缩合物与溶剂分离,回收的溶剂无需任何处理即可套用,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减小对设备、人和环境的危害。
(2)、通过催化加氢的方法,实现了还原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的双键,避免使用金属钠作为还原剂,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控,易于工业化生产。催化剂经简单过滤即可实现回收套用,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3)、加氢产物水解条件温和,水解完成后仅需简单分相,即可分离得到粗品对甲氧基苯甲醛,经精馏即得最终产品。水层用氢氧化钠中和后经分层即得邻苯二甲酸,实现了物料的循环利用,降低了原料成本。
(4)、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极大减少了废水的产生,减轻了环保压力。
本发明方法还具有简便、易于控制和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解释或说明本发明内容,但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在反应釜中加入152kg对甲氧基苯甲酸、300kg邻二甲苯、118.8Kg邻苯二胺,升温至回流(反应温度在135~145℃),不断分出反应产生的水。
反应4.5h结束反应,直接降温至10~15℃,抽滤,滤液用于下批套用。HPLC分析滤饼含量99.5%,收率98.5%。
HPLC-MS分析分子量为224,经1H-NMR检测确认为对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
实施例2
在反应釜中加入152kg对甲氧基苯甲酸、300kg间二甲苯、118.8Kg邻苯二胺,升温至回流(反应温度在136~144℃),不断分出反应产生的水。
反应6.5h结束反应,直接降温至10~15℃,抽滤,滤液用于下批套用。HPLC分析滤饼含量99.2%,收率96.5%。
HPLC-MS分析分子量为224,经1H-NMR检测确认为对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
实施例3
在反应釜中加入152kg对甲氧基苯甲酸、300kg对二甲苯、118.8Kg邻苯二胺,升温至回流(反应温度在137~150℃),不断分出反应产生的水。
反应4.0h结束反应,直接降温至10~15℃,抽滤,滤液用于下批套用。HPLC分析滤饼含量99.4%,收率93.7%。
HPLC-MS分析分子量为224,经1H-NMR检测确认为对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
实施例4
在反应釜中加入152kg对甲氧基苯甲酸、300kg邻二甲苯、129.6Kg邻苯二胺,升温至回流(反应温度在134~145℃),不断分出反应产生的水。
反应4.5h结束反应,直接降温至10~15℃,抽滤,滤液用于下批套用。HPLC分析滤饼含量99.6%,收率98.9%。
HPLC-MS分析分子量为224,经1H-NMR检测确认为对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
实施例5
在反应釜中加入152kg对甲氧基苯甲酸、实施例4的滤液、补加36kg邻二甲苯、108Kg邻苯二胺,升温至回流(反应温度在137~146℃),不断分出反应产生的水。
反应5.5h结束反应,直接降温至10~15℃,抽滤,滤液用于下批套用。HPLC分析滤饼含量99.4%,收率99.2%。
HPLC-MS分析分子量为224,经1H-NMR检测确认为对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
实施例6
在高压釜中加入112Kg以上实施例1获得的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1.5Kg Pd/C(含金属Pd5%,含水55%),300Kg无水甲醇。用氮气排空3次,再用氢气排空3次。设定加氢压力为1.8~2.0MPa,设定反应温度为120~130℃。持续向加氢釜中通入氢气,至不再吸收氢气时为止。将釜温降至30~40℃,排空釜内氢气,再用氮气排空3次。釜内物料经压力机压滤后回收催化剂用于下批套用,滤液回收甲醇用于下批套用。
甲醇回收后,加入72%的硫酸溶液150Kg,回流4h,冷至60~65℃,分液,得油层81Kg和水层190Kg。油层精馏得成品对甲氧基苯甲醛60.5Kg,收率89%,GC纯度99.7%。水层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8~9,分液,得邻苯二胺55.8Kg,回收收率94%。
实施例7
在高压釜中加入112Kg以上实施例2获得的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2.0Kg骨架镍(含金属Ni92%,含水4%),400Kg无水甲醇。用氮气排空3次,再用氢气排空3次。设定加氢压力为1.8~2.0MPa,设定反应温度为120~130℃。持续向加氢釜中通入氢气,至不再吸收氢气时为止。将釜温降至30~40℃,排空釜内氢气,再用氮气排空3次。釜内物料经压力机压滤后回收催化剂用于下批套用,滤液回收甲醇用于下批套用
甲醇回收后,加入65%的硫酸溶液150Kg,回流4h,冷至60~65℃,分液,得油层83Kg和水层191Kg。油层精馏得成品对甲氧基苯甲醛62.6Kg,收率92%,GC纯度99.8%。水层用30%氢氧化钾水溶液调pH=8~9,分液,得邻苯二胺59.4Kg,回收收率94.3%。
实施例8
在高压釜中加入112Kg以上实施例3获得的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1.5Kg Ru/C,300Kg无水甲醇。用氮气排空3次,再用氢气排空3次。设定加氢压力为2.0~2.2MPa,设定反应温度为135~140℃。持续向加氢釜中通入氢气,至不再吸收氢气时为止。将釜温降至30~40℃,排空釜内氢气,再用氮气排空3次。釜内为物料经压力机压滤后回收催化剂用于下批套用,滤液回收甲醇用于下批套用。
甲醇回收后,加入50%的硫酸溶液150Kg,回流4h,冷至60~65℃,分液,得油层81Kg和水层185Kg。油层精馏得成品对甲氧基苯甲醛59Kg,收率86.7%,GC纯度99.2%。水层用25%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8.5~9.5,分液,得邻苯二胺56.7Kg,回收收率93.8%。
实施例9
在高压釜中加入112Kg以上实施例4获得的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1.5Kg亚铬酸铜(本身不含水),300Kg无水甲醇。用氮气排空3次,再用氢气排空3次。设定加氢压力为3.0~3.2MPa,设定反应温度为135~140℃。持续向加氢釜中通入氢气,至不再吸收氢气时为止。将釜温降至30~40℃,排空釜内氢气,再用氮气排空3次。釜内为物料经压力机压滤后回收催化剂用于下批套用,滤液回收甲醇用于下批套用。
甲醇回收后,加入72%的硫酸溶液150Kg,回流4h,冷至60~65℃,分液,得油层85Kg和水层202kg。油层精馏得成品对甲氧基苯甲醛46.2Kg,收率67.9%,GC纯度98.7%。水层用4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9~10,分液,得邻苯二胺57.1Kg,回收收率89.1%。
实施例10
在高压釜中加入112Kg以上实施例5获得的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实施例6回收的催化剂、并补加新Pd/C(含金属Pd5%,含水55%)0.06Kg,300Kg无水甲醇。用氮气排空3次,再用氢气排空3次。设定加氢压力为1.8~2.0MPa,设定反应温度为120~130℃。持续向加氢釜中通入氢气,至不再吸收氢气时为止。将釜温降至30~40℃,排空釜内氢气,再用氮气排空3次。釜内为物料经压力机压滤后回收催化剂用于下批套用,滤液回收甲醇用于下批套用。
甲醇回收后,加入75%的硫酸溶液150Kg,回流4h,冷至60~65℃,分液,得油层79Kg和水层187Kg。油层精馏得成品对甲氧基苯甲醛66Kg,收率97%,GC纯度99.5%。水层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8~9,分液,得邻苯二胺56.2Kg,回收收率96.2%。
实施例11
在高压釜中加入112Kg以上实施例1获得的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实施例10回收的催化剂、并补加新Pd/C(含金属Pd5%,含水55%)0.05Kg,300Kg无水甲醇。用氮气排空3次,再用氢气排空3次。设定加氢压力为1.8~2.0MPa,设定反应温度为125~130℃。持续向加氢釜中通入氢气,至不再吸收氢气时为止。将釜温降至30~40℃,排空釜内氢气,再用氮气排空3次。釜内为物料经压力机压滤后回收催化剂用于下批套用,滤液回收甲醇用于下批套用。
甲醇回收后,加入55%的硫酸溶液150Kg,回流4h,冷至60~65℃,分液,得油层83Kg和水层181Kg。油层精馏得成品对甲氧基苯甲醛65.8Kg,收率96.8%,GC纯度99.5%。水层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10~11,分液,得邻苯二胺57.1Kg,回收收率97.1%。
实施例12
在反应釜中加入152kg对甲氧基苯甲酸、300kg邻二甲苯、实施例11回收邻苯二胺、补加新鲜邻苯二胺5.9Kg,升温至回流(反应温度在137~143℃),不断分出反应产生的水。
反应5.5h结束反应,直接降温至10~15℃,抽滤,滤液用于下批套用。HPLC分析滤饼含量99.5%,收率97.9%。
HPLC-MS分析分子量为224,经1H-NMR检测确认为对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
应该理解,虽然本发明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上述说明旨在举例说明,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其发明内容。对本领域技术人来说,基于本文的说明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本发明,并可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或精神内进行多种修改或修饰。本申请所引用的各个参考文献,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Claims (18)

1.一种对甲氧基苯甲酸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缩合反应釜中加入对甲氧基苯甲酸、邻苯二胺和溶剂,不使用催化剂,回流分水至无水产生时为止;
步骤2),缩合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25℃,过滤得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任选将滤液套入下批反应;
步骤3),在加氢反应釜中投入催化剂、无水甲醇、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设定反应温度和氢气压力,加氢反应至不再吸收氢气时止,所用的加氢催化剂为骨架镍、Ru/C、Pd/C或亚铬酸铜;加氢反应结束,降温至室温,过滤回收催化剂,任选用于循环套用;
步骤4),滤液回收甲醇后加入硫酸水溶液,回流进行反应,然后降温至60~65℃,分液得油层和水层,任选水层用碱性溶液调节pH至碱性,分液回收邻苯二胺,任选循环套用,油层洗涤至中性,精馏后得到最终产物对甲氧基苯甲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溶剂为有机芳烃类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溶剂为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氯苯、二氯苯、苯甲醚、对甲氧基甲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溶剂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用溶剂与对甲氧基苯甲酸的摩尔用量比为1~20:1,对甲氧基苯甲酸与邻苯二胺的摩尔用量比为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用溶剂与对甲氧基苯甲酸的摩尔用量比为4~6:1,对甲氧基苯甲酸与邻苯二胺的摩尔用量比为1~1.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缩合反应结束,降温至8~20℃,析出缩合产物,过滤得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进一步纯化或者不进行纯化,直接用于下步加氢反应;所得滤液补加少量的溶剂后套入下批反应,溶剂补加量为首次反应投料量的5~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缩合反应结束,降温至10~15℃,析出缩合产物,过滤得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进一步纯化或者不进行纯化,直接用于下步加氢反应;所得滤液补加少量的溶剂后套入下批反应,溶剂补加量为首次反应投料量的10~1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用的加氢催化剂为Ru/C和Pd/C类催化剂,以重量比计,催化剂金属: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0.01~0.2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用的加氢催化剂为Pd/C类催化剂,以重量比计,催化剂金属: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0.01~0.1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以重量比计,无水甲醇: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1~20:1,
加氢反应温度为60~180℃;加氢反应压力为1~5MPa。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以重量比计,无水甲醇: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1~5:1,
加氢反应温度为120~140℃;加氢反应压力为1.5~2.2MPa。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过滤回收的催化剂循环套用,并且补加新鲜催化剂的重量为首次投料催化剂重量的1~20%。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过滤回收的催化剂循环套用,并且补加新鲜催化剂的重量为首次投料催化剂重量的1~5%。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加氢滤液回收甲醇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硫酸水溶液,其浓度为10%~95%,在回流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1~20h,
以重量比计,硫酸: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1~200:1。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加氢滤液回收甲醇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硫酸水溶液,其浓度为45%~75%,在回流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3~5h,
以重量比计,硫酸: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130~200:1。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水层用碱性溶液调节pH,所述碱性溶液是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所述碱性范围为pH=7~13,分液回收邻苯二胺用于套用;套用时补加新鲜的邻苯二胺重量为首次投料邻苯二胺重量的1~10%,
油层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洗至中性。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水层用碱性溶液调节pH,所述碱性溶液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水溶液,所述碱性范围为pH=pH=8~9,分液回收邻苯二胺用于套用;套用时补加新鲜的邻苯二胺重量为首次投料邻苯二胺重量的1~10%,
油层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洗至中性。
CN201410166464.XA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对甲氧基苯甲酸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 Active CN103980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6464.XA CN103980105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对甲氧基苯甲酸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6464.XA CN103980105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对甲氧基苯甲酸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0105A CN103980105A (zh) 2014-08-13
CN103980105B true CN103980105B (zh) 2015-08-26

Family

ID=51272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6464.XA Active CN103980105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对甲氧基苯甲酸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801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2094B (zh) * 2016-09-21 2019-06-21 宿迁科思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2-苯基苯并咪唑的方法
CN106518753A (zh) * 2016-11-03 2017-03-22 安徽省诚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4‑吡啶甲醛的制备方法
CN108586280B (zh) * 2017-12-29 2020-11-10 宁波新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合成n′-[(2s,3s)-2-(苄氧基)戊-3-基]甲酰肼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Alkylbenzimidazoles as Derivativ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liphatic Acids;W.O.poll,et al.;《J.Am.Chem.Soc》;19370131;第59卷;第178-179页 *
羧酸经苯并咪唑还原为醛的新合成方法研究;史真等;《化学通报》;19971030(第10期);第55-58页 *
苯乙醛和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新合成方法;岳可芬等;《应用化学》;20080930;第25卷(第9期);第1113-11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0105A (zh) 201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5564B (zh) 一种戊唑醇的制备方法
CN103282344A (zh) 一种酮肟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烃氧基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3980105B (zh) 一种对甲氧基苯甲酸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
CN101985455B (zh) 阻燃剂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方法
CN102898422B (zh) 一种苯醚甲环唑的制备方法
JP2013506658A (ja) 1,4−二置換シクロヘキサ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01575269B (zh) 一种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274913A (zh) 一种甲基异丁基酮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CN107129470A (zh) 一种米诺地尔的合成与精制方法
CN103539662B (zh) 一种2-甲基-5-碘苯甲酸的制备及回收方法
CN103664657A (zh) 一种富马酸比索洛尔新的合成工艺
CN109574935B (zh) 制备3,4-二甲基吡唑及其磷酸盐的方法
CN102952143A (zh) 一种四苯基卟吩的制备方法
CN103880717B (zh) 二(3-烯丙基-4-羟基苯基)砜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4710402A (zh) 一种二环己基冠醚的合成方法
CN1317268C (zh) 2,6-二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CN102766088A (zh) 一种合成4,4'-二溴-2,2'-联吡啶的新工艺
CN105541712B (zh) 索利那新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4672091B (zh) 一种三氟乙酰乙酸乙酯生产过程中含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废料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9293478B (zh) 一种制备四氟苯甲醇的方法
CN103936568B (zh) 一种对甲氧基甲苯制备对甲氧基苯甲醇的方法
CN102206148A (zh) 2-羟基-5-壬基苯乙酮的合成工艺
CN106748830B (zh) 一种3-氨基-4-氟苯酚的制备方法
CN109867601B (zh) 一种(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丁酯的制备方法
CN104592115A (zh) 一种吖啶酮n-烷基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