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8750A - 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8750A
CN103978750A CN201410208093.7A CN201410208093A CN103978750A CN 103978750 A CN103978750 A CN 103978750A CN 201410208093 A CN201410208093 A CN 201410208093A CN 103978750 A CN103978750 A CN 103978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layer
active ions
laminated glass
inorganic compound
fluorescent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80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8750B (zh
Inventor
李凌云
林军
郑国新
陈龙英
周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080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8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78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8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8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8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功能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和夹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与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开始向中间层的内部分散有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分散浓度从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开始向中间层的内部逐渐减小。优点在于:光致发光效果良好和可见光透过率高。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上述光致发光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功能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安全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前风挡玻璃显示屏化的需要日益增大。汽车前风挡玻璃显示屏化,要求在不显著改变汽车风挡玻璃基本加工工艺和玻璃透明度的情况下将人们需要的信息显示在有利于驾驶安全的位置。玻璃显示屏主动发光所成图像质量较高且在车内全空间可见,能够提高乘客的乘驾体验并提升汽车档次,而将夹层玻璃光电功能化是实现汽车前风挡主动发光显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光功能夹层玻璃主要通过将光功能材料与夹层玻璃中间层复合起来实现,其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将光功能材料作为中间层的组分之一与中间层的其他原料一起,经过混合,熔融挤出,光固化或热固化等工艺制得光功能中间层及光功能夹层玻璃,光功能颗粒均匀分布在所得夹层玻璃的中间层内部。
在中国专利CN1317536A中,发明者将制备中间层所用的各种有机原料与光功能材料颗粒、染料等均匀混合在一起,经挤出机熔融挤出后,流延或挤压成片制得夹层玻璃用光功能中间层,然后再将该中间层与玻璃经高压加热处理制得光功能夹层玻璃。在中国专利CN1394971A中,发明者向两片玻璃中间,灌含有光功能材料的浆液,再经光固化或热固化处理而制得光功能夹层玻璃,中间层所用的基本原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等。上述两篇专利中所用的光功能物质均为螺萘并噁嗪或其化合物、萘并吡喃或其化合物、或它们之间的化合物。
相对于胶片法制备夹层玻璃而言,灌浆法生产的产品性能不如前者。在灌浆法制备夹层玻璃过程中,除了浆液和一对玻璃片之外,还需要在两片玻璃之间放置垫片以形成一定的空间来灌注浆液;在随后的光固化或热固化过程中浆液变成固体并收缩,要求上述垫片具有与浆液相同或者稍大于浆液的收缩率。该法不适合自动化批量生产,人为影响因素多。为了防止光功能粉体在光功能中间层制备过程中发生沉降或者失效,往往需要向浆液中加入稳定剂、偶联剂、抗氧化剂等,以使光功能材料在中间层中均匀分散,浆料均匀混合;而随着光功能材料成分的不同,上述稳定剂和偶联剂的成分及所需的剂量也往往不同;为了控制光功能粉体的颗粒尺寸,还需要向浆液中加入适当的形核剂。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中间层成分体系的复杂性及工艺实施的困难程度。
2)将透明光电薄膜作为功能层引入夹层玻璃内部形成一种三明治结构体,通过外部电子信号的输入来控制透明光电薄膜的信号显示。
如美国专利US20050084659A1中所述的技术方案,发明者阐述了一种车载抬头显示风挡的制备方法。与普通汽车风挡不同的是,该发明中涉及的光电显示风挡玻璃用到两层中间层,在这两层中间层之间嵌入一块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LED),该显示屏通过透明电极和透明导线与车载电脑系统相连从而实现汽车风挡的光电显示化。
在将透明光电显示屏引入夹层玻璃中形成的三明治结构体中,显示屏被其两侧的PVB膜层夹在中间;而在没有包含显示屏的区域,两层PVB膜经层压处理之后会融为一体。这样一来,显示屏实际上是以“异质”的形式存在于夹层玻璃中。在层压处理过程中,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往往会产生大量气泡并且很难排除;为得到高质量产品需要很高的真空度,这将增加产品的生产时间和成本。
3)将有机荧光材料并入PVB中间层来实现夹层玻璃的光致发光功能化。
如中国专利CN103228594A中所述的技术方案,发明者选用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乙基酯作为发光物质,它在波长为350nm-410nm光线的激发下能够发射波长为450nm的光线。先将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乙基酯与抗氧化剂稀释在PVB型粘结剂中,再通过印刷、喷溅等手段将其沉积在PVB膜上,最后将玻璃、PVB膜放在高压釜中做层压处理得光致发光夹层玻璃。有机荧光材料与PVB中间层有较好的相容性,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二乙基酯在经过层压处理之后其分子在PVB中间层中完全溶剂化,在紫外线激发下能够发射蓝色光线,而且亮度较大。
有机荧光粉在太阳光及紫外光源长期照射下会面临老化的问题,需要抗氧化剂的辅助才能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发光品质,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荧光粉需要与粘结剂混合后,再涂覆在PVB膜上,在混合过程中容易混入其它有害物质,而且混入的粘结剂等辅助物质具有光吸收作用,这些均会降低荧光粉的发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致发光效果良好、可见光透过率高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同时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和夹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与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开始向中间层的内部分散有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当所述中间层从所述第一表面开始向所述中间层的内部分散有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时,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的浓度从所述第一表面开始向所述中间层的内部逐渐减小;当所述中间层从所述第二表面开始向所述中间层的内部分散有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时,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的浓度从所述第二表面开始向所述中间层的内部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的粒径为0.05~20μm,优选为1~10μm。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为激活离子掺杂硼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硅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铝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硅铝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硼铝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硼硅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磷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钨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钼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钨钼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钒酸盐、激活离子掺杂氯化物、激活离子掺杂硫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硫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氮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氮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硅基氯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氟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激活离子为稀土离子、金属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为BaMgAl10O17:Eu2+、BaMgAl14O23:Eu2+、YAG:Ce3+、MAl2O4:Eu2+(M为Mg、Ca、Sr或Ba)、(Y,Gd)BO3:Eu3+、Ba2Ca(B3O6)2:(Eu2+,Mn2+)、BaAl2Si2O8:Eu2+、CaMgSi2O6:Eu2+、BaMgSiO4:Eu2+、Zn2SiO4:Mn2+、M2B5O9:Eu2+(M为Mg、Ca、Sr或Ba)、MSi2O2N2:Ce3+(M为Ca、Sr或Ba)、CaSiO3:Eu2+、Zn2SiO4:Ti3+、Ba3MgSi2O8:(Eu2+,Mn2+)、M2SiO3Cl2:(Eu2+,Mn2+)(M为Mg、Ca、Sr或Ba)、Ca10(Si2O7)3Cl2:(Eu2+,Mn2+)、A2O3:Tm3+(A为La、Y、Gd或Lu)、A2O3:Eu3+(A为La、Y、Gd或Lu)、A2O3:Tb3+(A为La、Y、Gd或Lu)、Ca8Mg(SiO4)4Cl2:(R,A)(A为La、Y、Gd或Lu,R为除了La、Y、Gd和Lu之外的任意一种镧系元素)、M3Si6O12N2:R3+(M为Ca、Sr、Ba中的至少一种,R为除了La、Y、Gd和Lu之外的任意一种镧系元素)、A2O2S:Re3+(A为La、Y、Gd或Lu,R为除了La、Y、Gd和Lu之外的任意一种镧系元素)、M10(PO4)6Cl:Eu2+(M为Mg、Ca、Sr或Ba)、NaYF4:(Er3+,Yb3+)、LiYF4:(Er3+,Yb3+)、NaGdF4:(Er3+,Yb3+)、NaLaF4:(Er3+,Yb3+)、GdF3:(Er3+,Yb3+)、LaF3:(Er3+,Yb3+)、YF3:(Er3+,Yb3+)、CaF2:(Er3+,Yb3+)、SrF2:(Er3+,Yb3+)、BaF2:(Er3+,Yb3+)、NaYF4:(Tm3+,Yb3+)、LiYF4:(Tm3+,Yb3+)、NaGdF4:(Tm3+,Yb3+)、NaLaF4:(Tm3+,Yb3+)、GdF3:(Tm3+,Yb3+)、LaF3:(Tm3+,Yb3+)、YF3:(Tm3+,Yb3+)、CaF2:(Tm3+,Yb3+)、SrF2:(Tm3+,Yb3+)、BaF2:(Tm3+,Yb3+)、NaYF4:(Tm3+,Er3+,Yb3+)、NaGdF4:(Tm3+,Er3+,Yb3+)、GdF3:(Tm3+,Er3+,Yb3+)、LaF3:(Tm3+,Er3+,Yb3+)、YF3:(Tm3+,Er3+,Yb3+)、CaF2:(Tm3+,Er3+,Yb3+)、LiYF4:(Tm3+,Er3+,Yb3+)、NaLaF4:(Tm3+,Er3+,Yb3+)、SrF2:(Tm3+,Er3+,Yb3+)和BaF2:(Tm3+,Er3+,Yb3+)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光致发光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成型的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和中间层;
S20:将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均匀地直接涂覆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S30:将涂覆过的所述中间层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通过层压处理后即得光致发光夹层玻璃。
进一步地,步骤S20中所述涂覆的密度为1~5g/m2
可选地,步骤S20是采用毛刷将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涂覆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可选地,步骤S20是采用丝网印刷将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涂覆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本发明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抗氧化剂、粘结剂或稀释剂的辅助,在制备过程中不容易混入杂质,因而制得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的光致发光效果好;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的汽车夹层玻璃层压工艺等主要加工工艺的前提下,实现夹层玻璃中间层的光致发光功能化且保留中间层的原有性能,减少了工艺开发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在层压处理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层压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另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在层压处理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层压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中间层的显微放大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1为第一玻璃基板,2为第二玻璃基板,3为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4为中间层,41为第一表面,42为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清晰起见,附图中各个部分的大小和间隙等均并未按实际比例进行绘制。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第二玻璃基板2和夹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与第二玻璃基板2之间的中间层4,所述中间层4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表面41和第二表面4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4从所述第一表面41开始向中间层4的内部分散有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的浓度从所述第一表面41开始向所述中间层4的内部逐渐减小。
如图3~4所示,本发明所述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第二玻璃基板2和夹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与第二玻璃基板2之间的中间层4,所述中间层4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表面41和第二表面4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4从所述第一表面41和第二表面42开始向中间层4的内部分散有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当所述中间层4从所述第一表面41开始向所述中间层4的内部分散有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时,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的浓度从所述第一表面41开始向所述中间层4的内部逐渐减小;当所述中间层4从所述第二表面42开始向所述中间层4的内部分散有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时,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的浓度从所述第二表面42开始向所述中间层4的内部逐渐减小。
应当理解的是,图1~4表示的是,在理想状态下,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的分布浓度。图1~4中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的各个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实际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多个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还可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团聚体(如图5所示),因此有可能出现局部区域的浓度并不是规律变化的,但这并不与以上所述相矛盾,“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的浓度从所述第一表面开始向所述中间层的内部逐渐减小”是指靠近第一表面的的浓度从整体上看大于靠近中间层的内部的浓度,指的是平均浓度,而不是指局部区域的浓度。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的粒径为0.05~20μm,优选为1~10μm。选择合适的粒径范围,既可以保证光致发光玻璃的发光效果,还可以保证光致发光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如果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的尺寸过大,中间层4上就会出现麻点状缺陷,甚至还会严重降低光致发光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为激活离子掺杂硼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硅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铝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硅铝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硼铝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硼硅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磷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钨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钼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钨钼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钒酸盐、激活离子掺杂氯化物、激活离子掺杂硫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硫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氮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氮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硅基氮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硅基氯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氟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激活离子为稀土离子、金属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为BaMgAl10O17:Eu2+、BaMgAl14O23:Eu2+、YAG:Ce3+、MAl2O4:Eu2+(M为Mg,、Ca,、Sr,或Ba)、(Y,Gd)BO3:Eu3+、Ba2Ca(B3O6)2:(Eu2+,Mn2+)、BaAl2Si2O8:Eu2+、CaMgSi2O6:Eu2+、BaMgSiO4:Eu2+、Zn2SiO4:Mn2+、M2B5O9:Eu2+(M为Mg、Ca、Sr或Ba)、MSi2O2N2:Ce3+(M为Ca、Sr、或Ba)、CaSiO3:Eu2+、Zn2SiO4:Ti3+、Ba3MgSi2O8:(Eu2+,Mn2+)、M2SiO3Cl2:(Eu2+,Mn2+)(M为Mg、Ca、Sr或Ba)、Ca10(Si2O7)3Cl2:(Eu2+,Mn2+)、A2O3:Tm3+(A为La、Y、Gd或Lu)、A2O3:Eu3+(A为La、Y、Gd或Lu)、A2O3:Tb3+(A为La、Y、Gd或Lu)、Ca8Mg(SiO4)4Cl2:(R,A)(A为La、Y、Gd或Lu,R为除了La、Y、Gd和Lu之外的任意一种镧系元素)、M3Si6O12N2:R3+(M为Ca、Sr、Ba中的至少一种,R为除了La、Y、Gd和Lu之外的任意一种镧系元素)、A2O2S:Re3+(A为La、Y、Gd或Lu,R为除了La、Y、Gd和Lu之外的任意一种镧系元素)、M10(PO4)6Cl:Eu2+(M为Mg、Ca、Sr或Ba)、NaYF4:(Er3+,Yb3+)、LiYF4:(Er3+,Yb3+)、NaGdF4:(Er3+,Yb3+)、NaLaF4:(Er3+,Yb3+)、GdF3:(Er3+,Yb3+)、LaF3:(Er3+,Yb3+)、YF3:(Er3+,Yb3+)、CaF2:(Er3+,Yb3+)、SrF2:(Er3+,Yb3+)、BaF2:(Er3+,Yb3+)、NaYF4:(Tm3+,Yb3+)、LiYF4:(Tm3+,Yb3+)、NaGdF4:(Tm3+,Yb3+)、NaLaF4:(Tm3+,Yb3+)、GdF3:(Tm3+,Yb3+)、LaF3:(Tm3+,Yb3+)、YF3:(Tm3+,Yb3+)、CaF2:(Tm3+,Yb3+)、SrF2:(Tm3+,Yb3+)、BaF2:(Tm3+,Yb3+)、NaYF4:(Tm3+,Er3+,Yb3+)、NaGdF4:(Tm3+,Er3+,Yb3+)、GdF3:(Tm3+,Er3+,Yb3+)、LaF3:(Tm3+,Er3+,Yb3+)、YF3:(Tm3+,Er3+,Yb3+)、CaF2:(Tm3+,Er3+,Yb3+)、LiYF4:(Tm3+,Er3+,Yb3+)、NaLaF4:(Tm3+,Er3+,Yb3+)、SrF2:(Tm3+,Er3+,Yb3+)和BaF2:(Tm3+,Er3+,Yb3+)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以上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成型的第一玻璃基板1、第二玻璃基板2和中间层4;
S20:将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均匀地直接涂覆在所述中间层4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涂覆的密度为1~5g/m2,涂覆过程无需借助抗氧化剂、粘结剂或稀释剂等的辅助;既可以采用毛刷将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涂覆在所述中间层4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也可以采用丝网印刷直接将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涂覆在所述中间层4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S30:将涂覆过的所述中间层4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1和第二玻璃基板2之间,通过层压处理后即得光致发光夹层玻璃。所述层压处理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夹层玻璃层压工艺,其工艺过程为:沿着合片好的玻璃的四周套圈抽真空进行初压,然后进入高压釜高压成型,得到最终需要的夹层产品。
还可以用另外一块形状相同的中间层覆盖在涂覆了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的中间层上面,即将荧光粉体包覆在两块中间层之间,然后再与玻璃基片进行合片和层压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透明基片、中间层与荧光粉涂层构成的组合体在进行高压加热处理之前,中间层与其上面的荧光粉涂层之间仅是简单的物理涂覆关系,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镶嵌在中间层表面的细小凹陷处,在外力作用下其附着状态可被随意破坏;而在上述组合体进行高压加热处理过程中,中间层表面的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则在压力作用下浸入熔融的中间层内部,最终融为一体。在层压处理过程中,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不与中间层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层压处理之后发光粉体仍然以颗粒的形式分散在中间层内;由于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是从膜层表面开始向内部扩散的,越往内部越难扩散,因此在中间层的纵向(截面方向)尺度上,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的浓度从膜表面开始向膜中间位置逐渐减小,即在该方向上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3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地阐述。
实施例1
取一块长宽均为300mm、厚度为0.76mm的PVB膜片,将25mg的NaYF4:Tm3+,Yb3+荧光粉用软毛刷均匀刷涂于膜片上面,涂覆的区域为一边长为100mm的正方形区域,如图1所示。
取两块长宽均为300mm、厚度为3.2mm的白玻,将上述涂覆了荧光粉的PVB膜片置于两者之间并做层压处理后得到光致发光夹层玻璃,该层压处理的工艺过程与常见交通工具或者建筑工程所用夹层玻璃的层压处理工艺相同。所得样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功率为1.5w、中心波长为980nm的激光束激发该夹层玻璃中荧光粉涂覆对应的区域,能够发射出明亮蓝色光线。该夹层玻璃样品光致发光区的平均雾度为1.22%,可见光透过率为86.8%。
实施例2
取一块长宽均为100mm,厚度为0.76mm的PVB膜片,将25mg的经聚乙二醇修饰过的NaYF4:Er3+,Yb3+荧光粉用软毛刷均匀刷涂于整片膜片的上下两面,如图3所示。
取两块长宽均为100mm、厚度为2.1mm的白玻,将上述涂覆了荧光粉的PVB膜片置于两者之间并做层压处理后得到光致发光夹层玻璃,该层压处理的工艺过程与常见交通工具或者建筑工程所用夹层玻璃的层压处理工艺相同。层压处理后的样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夹层玻璃在功率为1.5w、中心波长为980nm的激光束激发下能够发射出明亮绿色光线。该夹层玻璃样品的平均雾度为0.47%,可见光透过率为86.9%。
实施例3
取一块长宽均为100mm,厚度为0.76mm的PVB膜片,将25mg的YAG:Ce3+荧光粉用软毛刷均匀刷涂于整片膜片之上。
取一块长宽均为100mm、厚度为2.1mm的白玻,一块长宽均为100mm、厚度为2.1mm的绿玻,将上述涂覆了荧光粉的PVB膜片置于两者之间并做层压处理后得到光致发光夹层玻璃,该层压处理的工艺过程与常见交通工具或者建筑工程所用夹层玻璃的层压处理工艺相同。该夹层玻璃样品的平均雾度为5.86%,可见光透过率为77.0%。
从实施例1~3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雾度小,可见光透过率高,满足GB9656-2003《汽车用安全玻璃》标准。
以上内容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内容的局限,所以凡依据本发明的技术要点进行的任何改进、等同修改和替换等,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和夹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与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开始向中间层的内部分散有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当所述中间层从所述第一表面开始向所述中间层的内部分散有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时,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的浓度从所述第一表面开始向所述中间层的内部逐渐减小;当所述中间层从所述第二表面开始向所述中间层的内部分散有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时,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的浓度从所述第二表面开始向所述中间层的内部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的粒径为0.05~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的粒径为1~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为激活离子掺杂硼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硅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铝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硅铝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硼铝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硼硅酸盐、激活离子掺杂磷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钨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钼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钨钼酸盐、激活离子掺杂钒酸盐、激活离子掺杂氯化物、激活离子掺杂硫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硫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氮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氮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硅基氯氧化物、激活离子掺杂氟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离子为稀土离子、金属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为BaMgAl10O17:Eu2+、BaMgAl14O23:Eu2+、YAG:Ce3+、MAl2O4:Eu2+(M为Mg、Ca、Sr或Ba)、(Y,Gd)BO3:Eu3+、Ba2Ca(B3O6)2:(Eu2+,Mn2+)、BaAl2Si2O8:Eu2+、CaMgSi2O6:Eu2+、BaMgSiO4:Eu2+、Zn2SiO4:Mn2+、M2B5O9:Eu2+(M为Mg、Ca、Sr或Ba)、MSi2O2N2:Ce3+(M为Ca、Sr或Ba)、CaSiO3:Eu2+、Zn2SiO4:Ti3+、Ba3MgSi2O8:(Eu2+,Mn2+)、M2SiO3Cl2:(Eu2+,Mn2+)(M为Mg、Ca、Sr或Ba)、Ca10(Si2O7)3Cl2:(Eu2+,Mn2+)、A2O3:Tm3+(A为La、Y、Gd或Lu)、A2O3:Eu3+(A为La、Y、Gd或Lu)、A2O3:Tb3+(A为La、Y、Gd或Lu)、Ca8Mg(SiO4)4Cl2:(R,A)(A为La、Y、Gd或Lu,R为除了La、Y、Gd和Lu之外的任意一种镧系元素)、M3Si6O12N2:R3+(M为Ca、Sr、Ba中的至少一种,R为除了La、Y、Gd和Lu之外的任意一种镧系元素)、A2O2S:Re3+(A为La、Y、Gd或Lu,R为除了La、Y、Gd和Lu之外的任意一种镧系元素)、M10(PO4)6Cl:Eu2+(M为Mg、Ca、Sr或Ba)、NaYF4:(Er3+,Yb3+)、LiYF4:(Er3+,Yb3+)、NaGdF4:(Er3+,Yb3+)、NaLaF4:(Er3+,Yb3+)、GdF3:(Er3+,Yb3+)、LaF3:(Er3+,Yb3+)、YF3:(Er3+,Yb3+)、CaF2:(Er3+,Yb3+)、SrF2:(Er3+,Yb3+)、BaF2:(Er3+,Yb3+)、NaYF4:(Tm3+,Yb3+)、LiYF4:(Tm3+,Yb3+)、NaGdF4:(Tm3+,Yb3+)、NaLaF4:(Tm3+,Yb3+)、GdF3:(Tm3+,Yb3+)、LaF3:(Tm3+,Yb3+)、YF3:(Tm3+,Yb3+)、CaF2:(Tm3+,Yb3+)、SrF2:(Tm3+,Yb3+)、BaF2:(Tm3+,Yb3+)、NaYF4:(Tm3+,Er3+,Yb3+)、NaGdF4:(Tm3+,Er3+,Yb3+)、GdF3:(Tm3+,Er3+,Yb3+)、LaF3:(Tm3+,Er3+,Yb3+)、YF3:(Tm3+,Er3+,Yb3+)、CaF2:(Tm3+,Er3+,Yb3+)、LiYF4:(Tm3+,Er3+,Yb3+)、NaLaF4:(Tm3+,Er3+,Yb3+)、SrF2:(Tm3+,Er3+,Yb3+)和BaF2:(Tm3+,Er3+,Yb3+)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成型的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和中间层;
S20:将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均匀地直接涂覆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S30:将涂覆过的所述中间层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通过层压处理后即得光致发光夹层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所述涂覆的密度为1~5g/m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是采用毛刷将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涂覆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致发光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是采用丝网印刷将无机化合物荧光粉体涂覆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CN201410208093.7A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978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8093.7A CN103978750B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8093.7A CN103978750B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8750A true CN103978750A (zh) 2014-08-13
CN103978750B CN103978750B (zh) 2016-01-20

Family

ID=51271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8093.7A Active CN103978750B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875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2299A3 (de) * 2014-10-21 2016-09-29 Isophon Glas Gmbh Glasplatte und glasanordnung
CN106217968A (zh) * 2016-07-15 2016-12-14 常熟市赛蒂镶嵌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磨防爆玻璃
CN106274691A (zh) * 2016-08-25 2017-01-0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汽车平视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6458745A (zh) * 2014-12-24 2017-02-22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CN106816521A (zh) * 2016-12-26 2017-06-09 温州大学 一种夹层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49802A (zh) * 2016-02-29 2018-07-3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能够显示渐变图案的显示装置、汽车车顶用玻璃和建筑物用窗玻璃
CN108695422A (zh) * 2017-04-10 2018-10-23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9758A (zh) * 2019-03-01 2019-05-03 苏州深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光致发光的车窗投影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536A (zh) * 2001-02-23 2001-10-17 秦皇岛耀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夹层玻璃用光致变色中间膜和光致变色夹层玻璃
WO2011035475A1 (zh) * 2009-09-25 2011-03-31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玻璃、其制造方法及发光装置
CN103265172A (zh) * 2013-04-28 2013-08-28 南通大学 一种YAG: Sm3+,Bi3+荧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536A (zh) * 2001-02-23 2001-10-17 秦皇岛耀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夹层玻璃用光致变色中间膜和光致变色夹层玻璃
WO2011035475A1 (zh) * 2009-09-25 2011-03-31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玻璃、其制造方法及发光装置
CN103265172A (zh) * 2013-04-28 2013-08-28 南通大学 一种YAG: Sm3+,Bi3+荧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慧林: "高私度PVB树脂及薄膜的制备",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I辑》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2299A3 (de) * 2014-10-21 2016-09-29 Isophon Glas Gmbh Glasplatte und glasanordnung
DE102014015695B4 (de) * 2014-10-21 2020-02-06 Isophon Glas Gmbh Glasplatte und Glasanordnung
CN106458745A (zh) * 2014-12-24 2017-02-22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CN106458745B (zh) * 2014-12-24 2020-09-29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CN108349802A (zh) * 2016-02-29 2018-07-3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能够显示渐变图案的显示装置、汽车车顶用玻璃和建筑物用窗玻璃
CN108349802B (zh) * 2016-02-29 2022-04-15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能够显示渐变图案的显示装置、汽车车顶用玻璃和建筑物用窗玻璃
CN106217968A (zh) * 2016-07-15 2016-12-14 常熟市赛蒂镶嵌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磨防爆玻璃
CN106274691A (zh) * 2016-08-25 2017-01-0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汽车平视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6816521A (zh) * 2016-12-26 2017-06-09 温州大学 一种夹层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16521B (zh) * 2016-12-26 2019-06-14 温州大学 一种夹层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95422A (zh) * 2017-04-10 2018-10-23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95422B (zh) * 2017-04-10 2020-10-20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9758A (zh) * 2019-03-01 2019-05-03 苏州深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光致发光的车窗投影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8750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8750B (zh) 一种光致发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Xiang et al. A thermally stable warm WLED obtained by screen-printing a red phosphor layer on the LuAG: Ce3+ PiG substrate
EP2784143B1 (en) Phosph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light e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phosphor
EP2274248B1 (de) Konversionsmaterial insbesondere für eine, eine halbleiterlichtquelle umfassende weisse oder farbige lichtquell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sowie dieses konversionsmaterial umfassende lichtquelle
CN1197175C (zh) 一种用于led装置的白光发射荧光材料共混物
JP6158905B2 (ja) 発光装置または発光装置用蛍光体含有シート
CN1769231A (zh) 玻璃或玻璃陶瓷
EP3653686A1 (de) Lichtkonvertierendes material
JP2009270091A (ja) 蛍光ガラス、蛍光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半導体発光デバイス、および半導体発光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EP2894211A1 (en) Ceramic phosphor plate and ligh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2324096B1 (de) Co-dotierte 1-1-2 nitride
JP2014234487A (ja) 波長変換部材及び発光デバイス
WO2013189809A1 (de) Vorrichtung zum bereitstellen elektromagnetischer strahlung
DE102009032711A1 (de) Co-dotierte Silicooxynitride
JP5678509B2 (ja) 波長変換部材の製造方法、波長変換部材及び光源
DE112020005122T5 (de) Leuchtstoffplatte, licht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Leuchtstoffplatte
WO2017073329A1 (ja) 波長変換部材の製造方法
Salimi et al. SrZn 2 Si 2 O 7: Eu 2+, Mn 2+: a single-phased emission tunable nanophosphor suitable for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s
JP2019019011A (ja) 波長変換材料に用いられるガラス、波長変換材料、波長変換部材及び発光デバイス
JP7022367B2 (ja) 波長変換材料に用いられるガラス、波長変換材料、波長変換部材及び発光デバイス
WO2019188831A1 (ja) 波長変換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174647B (zh) 用于白光照明的低温共烧荧光陶瓷复合体、制备方法及光源装置
JP7004235B2 (ja) 波長変換材料に用いられるガラス、波長変換材料、波長変換部材及び発光デバイス
JP2022063277A (ja) 波長変換材料に用いられるガラス、波長変換材料、波長変換部材及び発光デバイス
DE202019100859U1 (de) Leuchtmitt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