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7368B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77368B CN103977368B CN201410041740.XA CN201410041740A CN103977368B CN 103977368 B CN103977368 B CN 103977368B CN 201410041740 A CN201410041740 A CN 201410041740A CN 103977368 B CN103977368 B CN 1039773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adix
- rhizoma
- cold
- prepar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依据中医理论,按照君臣佐使原则配伍组方,方中黄芪、川牛膝、炒杜仲、川断、苍术、白芷、熟地、威灵仙、炒黄柏、菟丝子为君药;白芍、当归、炒白术、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羌活、独活、秦艽、桑寄生、姜制天南星为臣药;玄参、生地、枸杞子、川芎、桃仁、肉桂、山甲、白花蛇、龙胆草为佐药;炒神曲、陈皮、砂仁、甘草、干姜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理气止痛、祛风寒湿邪、伸筋活络、消肿定痛、强腰膝、壮筋骨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疗效显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以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痹病,中医认为系由机体正气不足,外卫不固,或先天禀赋不足,复因久住湿地,汗出当风,冒雨涉水,热毒浸淫,风、寒、湿、热之邪得以内侵于肌肉、筋骨、关节之间,致使邪气留恋,壅塞于经络,气血凝滞,脉络痹阻而成。若复感于邪,邪气内舍而成内痹之象,即脏腑痹,治疗更难,预后更差。因此,正气不足和风寒湿邪乘虚伤人是致病的内外因素。而经络闭塞,气血不通,脉络绌急是肢节痹病的病机所在。痹病不分年龄、性别,但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同时发病及病情轻重与寒冷、潮湿、劳累以及天气变化、节气等有关。
痹病以阳虚为本,痹阻为标,也有阴虚之症,均由气血凝滞、络道痹阻引起。中医认为人身卫气乃拒邪之藩篱,其源于阳气,阳气旺盛,则内能养脏腑,外能拒虚邪贼风入侵机体,虽感受风寒湿气也不会形成痹证。必因阳气内虚,风、寒、湿气乘虚而入,导致气血阻滞,脉络痹塞,而痹证方可形成。因此,阳气内虚是形成痹证的根本原因。只有阳虚在先才可使风、寒、湿气乘虚而入,阻痹脉络而产生顽麻、不仁、疼痛、肿胀等症;而脉络痹阻、气血瘀滞又可影响阳气的化生及运行,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痹证逐渐加重。病重体弱涉及肝、肾、脾三脏虚弱,脾主肌肉四肢,生化气血之源,为后天之本;肝主筋、藏血,为罢极之本;肾主骨、藏精,内涵元阴元阳,为先天之本。三藏受累更易造成气血虚弱,肌肉筋骨失养,阴阳失调,缠绵难愈,甚者肌肉萎缩、关节肿大、强直变形。因而治痹证的关键在于振奋和固护机体的阳气。温阳通络为治痹证的根本。此证属本虚、标实,本虚是阳气内虚,卫外不固;标实是风寒湿邪阻滞气血,脉络不通。故应以温阳为主,佐以通络。这是治疗痹证的根本之法,切不可动辄就用祛风、除湿、散寒之法。要表里并治,气血同调,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上下皆疗,标本兼顾,扶正不忘祛邪,祛邪不忘扶正。痹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行痹:疼痛游走不定,恶风寒。主症: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不拘上、下、左、右肢体关节。兼症:病或数时,或一二日,或三五天,日轻夜重,急性期者亦红亦肿,触之热感,恶风或恶寒,喜暖,颜面淡清而两颧微红。
痛痹:疼痛剧烈,遇寒则甚,得热则缓。主症:肢体关节紧痛不移,局限一处,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
着痹:重着而痛,手足笨重,活动不灵,肌肤麻木不仁。主症:肢体关节沉重酸胀,疼痛,重则关节肿胀,重着不够。兼症:但不红,甚至四肢活动不便,颜面苍黄而润—寒湿;肩背沉重,肢体疼痛,下注足胫而肿热—湿热。
热痹:肢体关节灼痛,或痛处焮红,肿胀剧痛,筋脉拘痛。主症: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稍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
尪痹:关节剧痛、肿大、僵硬、变形,屈伸受限。主症: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兼症: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紧,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成废人。兼症:多兼有发热,口渴心烦,喜冷恶热,烦闷不安。
气血亏虚型: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者。主症: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主症: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
舌苔脉象: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紧、沉弦、沉缓、涩。
以上各证相互间既有联系,又可相互转化。实证之风、寒、湿、热痹,日久不愈则正气愈虚,转为虚实夹杂的尪痹以及痰瘀相结、气虚血亏证,虚实夹杂,病更难疗。若复感于邪,则邪气内舍,可转为五脏痹,多预后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5~25份、川牛膝20~30份、玄参10~15份、炒杜仲20~35份、白芷10~15份、苍术15~25份、川断20~30份、当归15~20份、白芍20~25份、生地10~15份、熟地20~25份、威灵仙15~20份、炒神曲20~25份、炒黄柏20~30份、炒白术15~20份、枸杞子20~25份、制川乌9~15份、制草乌9~15份、制乳香12~18份、川芎10~15份、桃仁9~12份、肉桂6~9份、陈皮9~12份、制没药12~15份、羌活12~15份、独活12~15份、山甲20~25份、白花蛇3~9份、龙胆草25~30份、砂仁12~15份、姜制天南星10~15份、菟丝子20~30份、秦艽15~20份、桑寄生20~25份、甘草15~20份、干姜6份。
优选的,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黄芪20份、川牛膝30份、玄参10份、炒杜仲30份、白芷10份、苍术25份、川断25份、当归15份、白芍20份、生地10份、熟地20份、威灵仙15份、炒神曲25份、炒黄柏30份、炒白术15份、枸杞子25份、制川乌12份、制草乌12份、制乳香18份、川芎12份、桃仁9份、肉桂9份、陈皮12份、制没药15份、羌活15份、独活12份、山甲25份、白花蛇9份、龙胆草25份、砂仁12份、姜制天南星12份、菟丝子30份、秦艽15份、桑寄生20份、甘草15份、干姜6份。
各原料药功效简述如下:
黄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根;含有皂苷类成分如黄芪苷,异黄酮成分如毛蕊异黄酮,脂肪酸类如棕榈酸和亚油酸,多糖类如黄芪多糖、杂多糖等,以及近二十多种微量元素;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能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一切气虚血亏之症,如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脱肛,子宫下垂,自汗,盗汗,水肿,血痹,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现代药理学证明黄芪能影响机体代谢具有抗氧化作用,还能抗血栓、抗病毒、抗关节炎、抗癌、抗炎镇痛,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和促进造血功能。
川牛膝:为苋科川牛膝属(杯苋属)植物川牛膝的根;性味甘、微苦,平,归肝、肾经;能活血祛瘀、祛风利湿;主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药膝疼痛、跌打损伤;现代药理学证明川牛膝具有利胆、降脂、促进机体代谢等作用。
玄参:为玄参科玄参属植物玄参及北玄参的根;玄参的根含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如哈帕苷、玄参苷、桃叶珊瑚苷、玄参环醚等,还含有玄参种苷元,玄参种苷A及B,北玄参的根含有玄参苷、甲氧基玄参苷、对甲氧基桂皮酸、芍药苷等多种活性成分;性味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能凉血、滋阴降火、解毒;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烦渴、骨蒸劳嗽、虚烦不寐、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玄参具有解热、抗菌、抗炎、抗氧化、保肝、降血糖等作用。
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的树皮;含有多种木脂素及其苷类成分,如右旋丁香树脂酚、右旋丁香树脂酚葡萄糖苷、右旋松脂酚、右旋表松脂酚等,还含有黄酮类如山柰素、槲皮素、陆地棉苷、紫云英苷等,环烯醚萜类如桃叶珊瑚苷、杜仲苷、筋骨草苷、杜仲醇、杜仲醇苷等,酚性成分如咖啡酸、绿原酸、绿原酸甲酯、香草酸等,三萜成分如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熊果酸等,以及苯丙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和锗、硒等15种微量元素;性味甘、微辛、温,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等;现代药理学证明杜仲具有降血压、增强免疫等作用。
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和杭白芷的根;含有香豆素类如欧前胡内酯、异欧前胡内酯等,珊瑚菜素,白当归素等,还含有香豆素葡萄糖苷类如紫花前胡苷等多种活性成分;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能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痈疽疮疡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白芷具有镇痛镇静、解热抗炎、抑制肿瘤、抗微生物等作用,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脉、兴奋呼吸中枢等。
苍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茅苍术、北苍术、关苍术的根茎;含有挥发油类如β-橄榄烯、花柏烯、丁香烯、榄香烯等,半萜糖苷类、炔烯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还含有钴、铬、铜、锰、钼等无机元素;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能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胸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湿胜、肢节酸痛重着等;现代药理学证明苍术具有抗缺氧、利尿、抗心律失常、抗菌、抗病毒作用等。
川断(续断):为川续断科川续断属植物川续断的根;含环烯醚萜糖苷如当药苷、马钱子苷、茶茱萸苷等,三萜皂苷如川续断皂苷H1等,挥发油如莳萝艾菊酮、4-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苯酚及丙酸乙酯等,还含有常春藤皂苷元、β-谷甾醇、胡萝卜苷、蔗糖及含量较多的微量元素钛等;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止崩漏;主治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打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带下、痈疽疮肿等;现代药理学证明川断具有改善骨质疏松、促进骨损伤愈合、延缓衰老、抗炎、镇痛、抗凝等作用。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的根,性味甘、辛、苦,温,对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为血中气药,心中本药,治一切风、补一切气,破恶血,养新血,和血补血,血虚能通,血枯能润,血乱能抚,使气血各有所归,当归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现代药理学证明当归对血液及造血系统、心脑系统、血管及免疫系统均具有保护促进作用,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扩张外周血管,抗凝血和改善微循环。
白芍: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含有环烯醚萜苷类如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白芍苷等,甾醇类如β-谷甾醇、胡萝卜苷,鞣质如1,2,3,6-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没食子酸、右旋儿茶素等,还含有挥发油例如苯甲酸、牡丹酚及其他醇类、酚类成分等活性成分;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痛、胁痛、肢体痉挛疼痛、痛经、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下痢泄泻、头痛眩晕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白芍具有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抗诱变、抗肿瘤、耐缺氧作用等。
生地(生地黄、鲜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含有环烯醚萜及其苷类如益母草苷、桃叶珊瑚苷、梓醇、地黄苷A、B、C、D等,紫罗兰酮苷如地黄紫罗兰苷A、B、C等,单萜苷如地黄苦苷,苯乙醇糖苷如洋地黄叶苷C等,苯丙醇糖苷如海胆苷等,还含有脑苷脂B1-b、脂肪酸如桂皮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等多种有效成分;生地黄性味甘、苦、微寒,归心、肝、肾经;能清血热、益阴血、通血脉;主治温病发热,黄疸,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消渴,骨蒸劳热,经闭,产后腹痛,痹痿,跌打损伤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生地黄具有抑瘤、抗炎、抗真菌、降血糖、保护胃粘膜等功效。
熟地:为生地经加工炮制而成;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血养阴、填精益髓;主治血虚诸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
威灵仙: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性味辛、咸、微苦,温,小毒,归膀胱、肝经,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现代药理学证明威灵仙具有镇痛、利胆、抗微生物、消炎等作用。
神曲: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合后经发酵制成的曲剂;为酵母制剂,含有酵母菌、淀粉酶、维生素B复合体、麦角甾醇、蛋白质、脂肪及挥发油等;性味甘、辛,温,归脾、胃经;能消食化积、健脾和胃;主治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泻痢等;现代药理学证明六神曲具有促进消化功能、增进食欲等作用。
炒神曲(焦神曲):能消食和胃,为佐使药;神曲为酵母制剂,含酵母菌、淀粉酶、维生素B复合体、麦角甾醇、蛋白质及脂肪、挥发油等活性成分。
黄柏:为芸香科黄檗属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树皮;含有生物碱类如小檗碱、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等,还含有柠檬苦素、黄柏酮、菜油甾醇、豆甾醇等多种有效成分;性味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骨蒸劳热、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等;现代药理学证明黄柏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解热和抗炎症、抗血小板聚集等功效,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肾经系统具有促进作用。
白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术的根茎;含有挥发油如苍术酮、α及β-葎草烯、α-姜黄烯、棕榈酸、茅术醇等,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如苍术内酯-Ⅰ、Ⅱ、Ⅲ、Ⅳ等,多炔醇类化合物,还含有东莨菪素,具有免疫活性的甘露聚糖AM-3,以及天冬氨酸、丝氨酸等十余种氨基酸;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气虚弱之乏力、食少腹胀、泄泻、便秘、水饮内停之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韩式痹、身痛、气虚自汗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白术具有抗氧化及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糖、利尿及抗腹水、保肝、利胆等作用,还能促进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肌及心血管系统。
枸杞子:为枸杞子为茄科枸杞属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含有丙烯胺类、多糖、脑苷脂、熊果酸、生物碱、对香豆酸、胡萝卜甾醇、胡萝卜素、阿托品、天仙子胺、玉蜀黍黄质、酸浆果红素、隐黄质、维生素C等多种活性成分;性味甘、平,归肝、肾、肺经;能养肝、滋肾、润肺;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虚劳咳嗽等;现代药理学证明枸杞子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作用,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等。
川乌: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栽培品)的母根;含生物碱类如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脂乌头碱、脂次乌头碱等,挥发油类如苯甲醇、苯乙醇、苯乙醛、香兰素、亚油酸、亚麻酸等,还含多糖等;性味辛、苦,热,归心、肝、脾、肾经;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现代药理学证明川乌具有抗炎、镇痛、降血糖、抗癌等作用。
草乌: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等的块根;含有生物碱类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塔拉乌头胺、乌胺、棍掌碱氯化物、异飞燕草碱、苯甲酰中乌头碱、新乌宁碱、附子宁碱、北草乌碱等,还含多糖FI等;性味辛、苦,热,归心、肝、脾经;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头风头痛、中风不遂、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阴疽肿毒;现代药理学证明草乌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可用于麻醉止痛。
乳香:为橄榄科乳香属植物乳香树、鲍达乳香树、野乳香树等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含树脂如α,β-乳香脂酸、乳香树脂烃、表羽扇豆醇乙酸酯等,树胶如阿拉伯杂多糖酸、西黄芪胶黏素等,挥发油如蒎烯、α,β-水芹烯、α-樟脑烯醛、枯醛、水芹醛等;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能活血、行气、止痛;主治心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瘀痛、痈疽肿毒、疮溃不敛等;现代药理学证明乳香具有抗炎、镇痛、降低胆固醇、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的根茎;含有川芎嗪、黑麦草碱或川芎哚等,还含有双苯酞类,酚酸类如洋川芎醌、4-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原儿茶酸等,以及挥发油类如藁本内酯、3-亚丁基苯酞、香桧烯等多种活性成分;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现代药理学证明川芎对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保护促进作用,能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参数。
桃仁:为蔷薇科桃属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含有苦杏仁苷、野樱苷等,甾醇类如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有机酸类如绿原酸、3-咖啡酰奎宁酸、3-对香豆酰奎宁酸、甘油三油酸酯、油酸和亚油酸等,蛋白质如PR-A和PR-B等;性味苦、甘,归心、肝、大肠经;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主治痛经、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结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肺痈、肠痈、肠燥便秘等;现代药理学证明桃仁具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炎、止咳祛痰、抗肿瘤等作用。
肉桂: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干皮、枝皮;含挥发油类如桂皮醛、乙酸桂皮醛、桂皮酸乙酯、苯甲酸苄酯、苯甲醛、香豆素、菖蒲烯、原儿茶酸等,又含儿茶素衍生物如左旋-表儿茶素、桂皮鞣质A2-A4等,以及黄酮类和二萜类,还含锡兰桂皮素、脱水锡兰桂皮醇、消旋-丁香树脂酚、桂皮苷、归脾多糖AX等;性味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现代药理学证明肉桂具有抗溃疡、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菌、抗肿瘤、延缓衰老等作用。
陈皮: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含有挥发油如柠檬烯、β-月桂烯、α及β-蒎烯、α-松油烯等,还含有β-谷甾醇、柠檬苦素、阿魏酸等多种活性成分;陈皮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肺经;能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主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等;现代药理学证明陈皮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没药:为橄榄科没药属植物没药树及同属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含树脂如α及β罕没药酸、α及β、γ没药酸、没药尼酸、α及β罕没药酚、罕没药树脂、没药萜醇、蒎烯、枯醛、柠檬烯、桂皮醛等,并含多种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如8α-甲氧基莪术呋喃二烯、8α-乙酰基莪术呋喃二烯等;性味苦、平,归心、甘、脾经;能祛瘀、消肿、定痛;主治胸腹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肿痛、痈肿疮疡、目赤肿痛;现代药理学证明没药具有降血脂、抗炎、镇痛、退热、收敛、抗菌及甲状腺素样作用。
羌活:为伞形科羌活属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根茎和根,性味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能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能通达周身,尤以上半身肢节疼痛为宜,可散肌肤八风之邪,利周身白节止痛,治痹痛不可少,羌活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羌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抗心律失常、抗血栓形成、抗癫痫、抗养护剂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能增加心肌血流量。
独活: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重齿当归的根;含有香豆素类化合物如二氢山芹醇及其乙酸酯、欧芹酚甲醚、异欧前胡内酯、香柑内酯、花椒毒素、毛当归醇等,挥发油如佛术烯、百里香酚、对甲基苯酚、β-柏木烯等多种活性成分;性味苦、辛、微温,归肾、膀胱经;能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独活具有镇痛、镇静、抗炎、解痉、抗肿瘤、抗菌等作用。
山甲(穿山甲):为鲮鲤科鲮鲤属动物鲮鲤的鳞片;含有硬脂酸、胆甾醇、N-丁基-二十三(碳)酰胺等,又含锌、钠、钛、钙、铅、硅等18种元素,另含有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等16种游离氨基酸,以及挥发油和水溶性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性味咸、微寒,归肝、胃经;能活血通经、下乳、消痈;主治血瘀经闭、癥瘕、风湿痹痛、痈肿、瘰疬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穿山甲具有抗凝血、降低血液黏度、抗炎等作用,对外周血流量及耐缺氧能力有一定调节作用。
白花蛇(百花锦蛇):为游蛇科锦蛇属动物百花锦蛇除去内脏的全体;蛇皮含大量骨胶原,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并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C20:4、C20:1脂肪酸为主,肌肉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脑含促黄体激素释放因子、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甲状腺含单碘络氨酸脱碘酶、碘、单碘酪氨酸、二碘酪氨酸、甲状腺素,红细胞含三磷酸腺苷、肌醇、多磷酸盐、2,3-二磷酸甘油酸酯;性味温、甘,咸,归肝、肾经;能搜风胜湿、通经络、定抽搐、强腰膝;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筋脉拘急、湿痹不仁、骨节疼痛、麻风疥癣、小儿惊风和破伤风。
龙胆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根茎;含有裂环烯醚萜苷类苦味成分如龙胆苦苷、当药苦苷等,生物碱类如龙胆碱、龙胆黄碱等多种活性成分;性味苦,寒,归肝、胆经;能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主治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口苦胁痛,湿热黄疸、小便淋痛,热病惊风抽搐等;现代药理学证明龙胆草具有保肝、利胆、健胃、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砂仁:为姜科砂仁属植物阳春砂仁、绿壳砂仁和海南砂仁的成熟果实或种子;种仁含挥发油类如乙酰龙脑酯、樟脑、柠檬烯、莰烯、α及β-蒎烯、龙脑、β-榄香烯、β-丁香烯、β-香柑油烯、月桂烯、芳樟醇等,果实含香草酸、硬脂酸、棕榈酸,微量元素如锌、铜、铁、锰、钴、铬、钼等;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行气、温脾、安胎;主治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血崩、一切食毒;现代药理学证明砂仁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还能促进消化系统功能。
天南星(生南星):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及东北天南星的块茎;含有β-谷甾醇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性味苦、辛,温,归肺、肝、脾经;能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风痰眩晕,癫痫,惊风,破伤风,咳嗽多痰,痈肿,瘰疬,跌扑损伤,毒蛇咬伤;现代药理学天南星具有祛痰、镇静、镇痛、抗惊厥、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菟丝子:为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菟丝子的种子;种子含有黄酮类如槲皮素、紫云英苷、金丝桃苷等;南方菟丝子果实含有大量的生物碱、种子含有新芝麻酯素、棕榈酸、硬脂酸、胡萝卜苷及甾醇类如β-谷甾醇、豆甾醇、5-燕麦甾醇等,黄酮类如山奈酚、紫云英苷、槲皮素、虫漆醋酸等,还含有南菟丝子苷A、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咖啡酸、对羟基桂皮酸等多种活性成分;性味辛、甘、平,归肝、肾、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始止泄;主治腰膝酸痛、目昏耳鸣、泄泻等;现代药理学证明菟丝子具有增强免疫、抗癌等作用。
秦艽: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秦艽、粗茎秦艽、麻花艽、达乌里秦艽的根;含生物碱类如秦艽碱甲、秦艽碱乙、秦艽碱丙,萜类如龙胆苦苷、当药苦苷,有机酸及其脂如褐煤酸、褐煤酸甲酯,三萜类如α-香树脂醇,甾体类如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等,还含有秦艽苷A、玄参苷A-D等;性味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能祛风湿、清虚热、退黄;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手足不遂、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黄疸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秦艽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植物桑寄生、四川寄生、毛叶钝果寄生的枝叶;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槲皮苷、萹蓄苷、右旋儿茶酚等多种活性成分;性味苦、甘,平,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昏目眩、便血、胎动不安、崩漏下血、产后乳汁不下等;现代药理学证明桑寄生具有降血脂、利尿、抗微生物作用等。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光皮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含有三萜皂苷如甘草甜素、乌拉尔甘草皂苷A、B等,黄酮类化合物如甘草苷元、甘草苷等,香豆素类化合物如甘草香豆素、甘草酚等,生物碱类如喹啉类、异喹啉类等,多糖如甘草葡聚糖GBW、甘草多糖UA、UB、UC等,还含有甘草苯丙呋喃、正二十三烷等多种有效成分;甘草性味甘、平,归脾、胃、心、肺经;能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甘草具有抗微生物、抗炎、镇咳、祛痰、抗肿瘤、抗突变、抗氧化等功效,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及脑、肾功能等具有调节作用。
干姜(白姜):为姜科姜属植物姜根茎的干燥品;含挥发性成分如α-姜烯、橙花醇、8-桉叶素、α-松油醇、龙脑、β-水芹烯、芳樟醇、莰烯、柠檬烯等,葵烷类化合物如6-姜辣二醇葡萄糖苷等,二芳基庚烷类成分如姜烯酮A-C、异姜烯酮B、六氢姜黄素等,还含有姜油树脂、姜油酮、姜辣酮、6-姜辣磺酸、姜糖脂A-C及硬毛钩藤烯醇等;性味辛、热,归脾、胃、心、肺经;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湿痹痛、寒阴喘咳;现代药理学证明干姜具有镇静、镇痛、抗炎、抗凝血、抗氧化等作用。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颗粒剂、粉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剂型,本发明仅分别提供一种胶囊剂和丸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药,在200~250℃下烘烤15~30分钟,冷却后粉碎、过筛得药粉,装囊即得胶囊剂。
胶囊剂的用法与用量:每粒0.58g,每日3次,每次7粒,温开水送服。一个月为一疗程,三到四个疗程可治愈。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药,在200~250℃下烘烤15~30分钟,冷却后粉碎、过筛得药粉;取药粉与辅料混合,制成药丸,烘干即得丸剂。
所述药粉与辅料的质量比为100:(10~20),优选100:15。
所述的辅料为淀粉。
丸剂的用法与用量:每丸0.3g,每日3次,每次14丸,温开水送服。一个月为一疗程,三到四个疗程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依据中医理论,按照君臣佐使原则配伍组方,方中黄芪、川牛膝、炒杜仲、川断、苍术、白芷、熟地、威灵仙、炒黄柏、菟丝子为君药,具有益肝补肾,散血通经,消结止痛,燥湿、祛风、散寒、解郁之功效;白芍、当归、炒白术、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羌活、独活、秦艽、桑寄生、姜制天南星为臣药,同归心肝脾,具有活血止痛,活血养血,散瘀消肿生肌之功效;玄参、生地、枸杞子、川芎、桃仁、肉桂、山甲、白花蛇、龙胆草为佐药,具有行气开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活血通络之功效;炒神曲、陈皮、砂仁、甘草、干姜为使药,具有行气止痛,引药达病所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理气止痛、祛风寒湿邪、伸筋活络、消肿定痛、强腰膝、壮筋骨之功效,其内走腑脏、外彻皮肤,钻筋透骨、宣通血脉,能行十二经脉及全身各个血管,遍身筋骨关节,无所不到,还具有活血祛瘀、荡涤骨垢、消除骨刺的功能,组方严谨,配伍精当,活血化淤而不伤正,散结消肿通络行滞而不伤阴,诸药合用温凉相抵,唯行散之力卓著;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疗效显著。
上述各原料药在本方中的功效和作用如下: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保护肝脏,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
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可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具有活血抗凝作用;
玄参:清热凉血,能软坚而消散郁结,滋阴蕴燥,泄降下行,有通腑之功;
炒杜仲: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祛风湿,调理冲任之功;
白芷:具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的功效和作用;
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解郁的功效,还具有护肝的作用;
川断:具有强筋骨、续筋接骨、活血祛瘀,活关节的功效和作用;
当归:具有活血养血,散瘀消肿生肌,保护肝脏的功效和作用;
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的功效,并有抗炎作用;
生地、熟地:均具有滋养肾水、补阴清热、活血补血的功效和作用;
威灵仙: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的功效和作用;
炒神曲:具有清中焦脾胃积滞之气,下气消痰,行水消湿的功效和作用;
炒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的功效,还有补气活血的作用;
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有抗溃疡、保肝、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的作用;
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气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有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的作用;
制川乌、制草乌:均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和作用,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同用可增加疗效;
制乳香:能行血中气滞,化瘀止痛,内能宣通肺腑气血,外能通达经络,可用于一切气滞血瘀的痛症;
川芎:能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调血中之气;
桃仁: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肉桂:能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暖脾胃、除积冷及通血脉;
陈皮:能通气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
制没药:能散血祛瘀、消肿定痛;
羌活:能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
独活:能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腰漆疼痛;
山甲:能活血通络、消肿排脓、祛风止痛,还有抗炎作用;
白花蛇:可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除湿;
龙胆草:可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泻肝胆火;
砂仁:可养胃益肾、化湿开胃、理元气、通滞气、开郁结、温脾化湿,用于湿浊中阻;
姜制天南星: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菟丝子:能补肝肾、益精髓、养肌强阴、坚筋骨、益气力、强壮腰漆;
秦艽:能祛风胜湿,可镇痛消炎;
桑寄生:可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
甘草: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干姜:可温散中焦寒邪,镇痛及健运脾阳。
本发明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将其制成胶囊剂或丸剂便于携带,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仅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5份、川牛膝30份、玄参10份、炒杜仲35份、白芷10份、苍术25份、川断20份、当归20份、白芍20份、生地15份、熟地20份、威灵仙20份、炒神曲20份、炒黄柏30份、炒白术15份、枸杞子25份、制川乌9份、制草乌15份、制乳香12份、川芎15份、桃仁9份、肉桂9份、陈皮9份、制没药15份、羌活12份、独活15份、山甲20份、白花蛇9份、龙胆草25份、砂仁15份、姜制天南星10份、菟丝子30份、秦艽15份、桑寄生25份、甘草15份、干姜6份。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药,在230℃下烘烤20分钟,冷却后粉碎、过筛得药粉,装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黄芪20份、川牛膝30份、玄参10份、炒杜仲30份、白芷10份、苍术25份、川断25份、当归15份、白芍20份、生地10份、熟地20份、威灵仙15份、炒神曲25份、炒黄柏30份、炒白术15份、枸杞子25份、制川乌12份、制草乌12份、制乳香18份、川芎12份、桃仁9份、肉桂9份、陈皮12份、制没药15份、羌活15份、独活12份、山甲25份、白花蛇9份、龙胆草25份、砂仁12份、姜制天南星12份、菟丝子30份、秦艽15份、桑寄生20份、甘草15份、干姜6份。
本实施中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药,在220℃下烘烤20分钟,冷却后粉碎、过筛得药粉;取药粉与淀粉混合,药粉与淀粉的质量比为100:15,制成药丸,烘干即得丸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黄芪20份、川牛膝25份、玄参12份、炒杜仲28份、白芷12份、苍术20份、川断25份、当归18份、白芍22份、生地12份、熟地22份、威灵仙18份、炒神曲22份、炒黄柏25份、炒白术18份、枸杞子22份、制川乌10份、制草乌10份、制乳香15份、川芎12份、桃仁11份、肉桂7份、陈皮10份、制没药13份、羌活14份、独活13份、山甲22份、白花蛇6份、龙胆草28份、砂仁13份、姜制天南星12份、菟丝子25份、秦艽18份、桑寄生22份、甘草18份、干姜6份。
本实施中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药,在230℃下烘烤20分钟,冷却后粉碎、过筛得药粉;取药粉与淀粉混合,药粉与淀粉的质量比为100:15,制成药丸,烘干即得丸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黄芪25份、川牛膝20份、玄参15份、炒杜仲20份、白芷15份、苍术15份、川断30份、当归15份、白芍25份、生地10份、熟地25份、威灵仙15份、炒神曲25份、炒黄柏20份、炒白术20份、枸杞子20份、制川乌15份、制草乌9份、制乳香18份、川芎10份、桃仁12份、肉桂6份、陈皮12份、制没药12份、羌活15份、独活12份、山甲25份、白花蛇3份、龙胆草30份、砂仁12份、姜制天南星15份、菟丝子20份、秦艽20份、桑寄生20份、甘草20份、干姜6份。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药,在230℃下烘烤20分钟,冷却后粉碎、过筛得药粉,装囊即得胶囊剂。
试验例
选取150例已确诊痹症病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65例,最大年龄者76岁,最小年龄者11岁。以上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丸剂,每丸0.3g,每日3次,每次14丸。服药后138例治愈,12例好转,0例无效,统计结果显示治愈率达92%,总有效率达100%。以上病例中最长服药时间为100天,最短仅为15天,服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本发明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对痹症具有良好的治愈功效。
临床上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
好转:全部症状消失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有所恢复;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和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进步。
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女,65岁,自诉四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双下肢关节肿胀,游走疼痛,常服用消炎镇痛类药物缓解,病情反复发作,且随天气变化时轻时重。症见:双膝关节及踝关节疼痛,咽部疼痛,经查咽部慢性充血肿胀,右膝关节轻度肿胀,压痛,屈伸受限,无骨膜积液,关节处肤色正常无红肿,右踝关节压痛,轻度肿胀,左膝关节内侧压痛,左踝关节正常,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濡数。遂给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每粒0.58g,每日3次,每次7粒。15天后,双膝关节疼痛减轻,咽喉疼痛明显好转,关节肿胀有所消退,活动好转;1个月后,行走明显好转,咽部肿痛消除;继续服药至第3个月,双膝、踝关节肿胀消失,活动自如,病症痊愈。回访多次,至今无复发。
病例2:付某,女,28岁,腰部疼痛3年余,严重时影响工作,症见:腰部半侧弯,伸屈不利,右下肢疼痛麻木,活动不便,骶椎部肿痛,坐卧均不适,经查L4-L5、L5-S1椎间盘突出,L2、L3、L4、L5椎体肥大伴骨质增生。经查为典型的淤血阻络日久又感受风寒湿邪所致,肝肾阴虚的症候。遂给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丸剂,每丸0.3g,每日3次,每次14丸。15天后,疼痛基本缓解,45天后症状消失,3个月后痊愈,行如常人。回访多次,至今未复发。
病例3:王某,男,48岁,左下肢疼痛五月余,遂来就诊,见其表情痛苦,左膝以下肿胀疼痛,经查属感受风寒湿邪,侵入经裸关节,脉络瘀阻,诊为风湿寒痹。遂给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胶囊剂,每粒0.58g,每日3次,每次7粒。9天后疼痛减轻,1个月后肿胀基本消除,3个月痊愈.回访多次,至今未复发。
病例4:赵某,男,37岁,因头颈不适,手指麻木就诊,医院摄片,诊断为颈椎增生,弧度变直,颈扭动不适。遂给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丸剂,每丸0.3g,每日3次,每次14丸。7天后头晕头痛消失,手指麻木减轻,45天后症状消失,病症痊愈。多次回访,至今未复发。
Claims (4)
1.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5~25份、川牛膝20~30份、玄参10~15份、炒杜仲20~35份、白芷10~15份、苍术15~25份、川断20~30份、当归15~20份、白芍20~25份、生地10~15份、熟地20~25份、威灵仙15~20份、炒神曲20~25份、炒黄柏20~30份、炒白术15~20份、枸杞子20~25份、制川乌9~15份、制草乌9~15份、制乳香12~18份、川芎10~15份、桃仁9~12份、肉桂6~9份、陈皮9~12份、制没药12~15份、羌活12~15份、独活12~15份、山甲20~25份、白花蛇3~9份、龙胆草25~30份、砂仁12~15份、姜制天南星10~15份、菟丝子20~30份、秦艽15~20份、桑寄生20~25份、甘草15~20份、干姜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黄芪20份、川牛膝30份、玄参10份、炒杜仲30份、白芷10份、苍术25份、川断25份、当归15份、白芍20份、生地10份、熟地20份、威灵仙15份、炒神曲25份、炒黄柏30份、炒白术15份、枸杞子25份、制川乌12份、制草乌12份、制乳香18份、川芎12份、桃仁9份、肉桂9份、陈皮12份、制没药15份、羌活15份、独活12份、山甲25份、白花蛇9份、龙胆草25份、砂仁12份、姜制天南星12份、菟丝子30份、秦艽15份、桑寄生20份、甘草15份、干姜6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药,在200~250℃下烘烤15~30分钟,冷却后粉碎、过筛得药粉,装囊即得胶囊剂。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药,在200~250℃下烘烤15~30分钟,冷却后粉碎、过筛得药粉;取药粉与辅料混合,制成药丸,烘干即得丸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41740.XA CN103977368B (zh) | 2014-01-28 | 2014-01-28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41740.XA CN103977368B (zh) | 2014-01-28 | 2014-01-28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77368A CN103977368A (zh) | 2014-08-13 |
CN103977368B true CN103977368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1269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41740.XA Active CN103977368B (zh) | 2014-01-28 | 2014-01-28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773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92106A (zh) * | 2016-10-31 | 2017-03-15 | 李羽峰 | 一种祛风湿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537015A (zh) * | 2017-08-11 | 2018-01-05 | 成都风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CN108478767A (zh) * | 2018-05-22 | 2018-09-04 | 万红彬 | 用于治疗关节肿胀疼痛的膏药 |
CN113876859B (zh) * | 2021-11-16 | 2023-03-14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一种治疗骨关节活动障碍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
CN114200046B (zh) * | 2021-12-02 | 2023-05-09 | 国药集团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蠲痹汤组合物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及检测方法和应用 |
CN114200045B (zh) * | 2021-12-02 | 2023-04-28 | 国药集团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蠲痹汤制剂活性成分的测定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24042A (zh) * | 2006-02-20 | 2007-08-29 | 任末翎 | 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痹的方剂 |
CN101530510A (zh) * | 2008-03-10 | 2009-09-16 | 王广同 | 一种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57835A (zh) * | 2012-05-23 | 2012-09-12 | 钟光荣 | 治疗高血压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合物、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14
- 2014-01-28 CN CN201410041740.XA patent/CN1039773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24042A (zh) * | 2006-02-20 | 2007-08-29 | 任末翎 | 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痹的方剂 |
CN101530510A (zh) * | 2008-03-10 | 2009-09-16 | 王广同 | 一种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57835A (zh) * | 2012-05-23 | 2012-09-12 | 钟光荣 | 治疗高血压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合物、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中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处方用药研究;高宁阳等;《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0531;第16卷(第5期);第6-9页 * |
丹溪上中下痛风方探赜;施仁潮等;《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228;第28卷(第2期);参见第436页左栏第1-2段 * |
当代名老中医痹症临床用药经验探讨;王世杰;《现代中医药》;20070731;第27卷(第4期);第49-50页 *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分型辨治;李薇;《中国医疗前沿》;20070331;第1卷(第3期);第110-111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77368A (zh) | 2014-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77368B (zh)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热所致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10120A (zh) | 一种广普型中药组合物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89226A (zh) | 一种治疗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31647A (zh) | 一种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成药混合物 | |
CN103349693A (zh) |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纯中草药组合物的配制及其用法 | |
CN104173957A (zh) | 一种抗衰延年膏药 | |
CN104906507A (zh) | 一种降低血压、调理体质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739941A (zh) | 一种治疗肾阳亏虚型不孕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9784A (zh) | 一种用于口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24310A (zh) | 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06865A (zh) |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416117A (zh) |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 | |
CN101085281A (zh) | 治疗慢性肾炎的一种中药 | |
CN103520631B (zh) | 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 | |
CN102805825A (zh) |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17836B (zh) | 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63483A (zh) | 一种治疗虫积型缺铁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48167A (zh) | 一种治疗寒湿凝滞证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288396A (zh) |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
CN105362810A (zh) | 一种治疗滑膜炎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5213749A (zh) |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制剂及制法 | |
CN105169277A (zh) | 一种保肝利胆的栀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33093A (zh) |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片剂 | |
CN105106405A (zh) | 治疗过敏性湿疹的中药 | |
CN104958420A (zh) | 一种治疗痰浊上蒙型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