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2680A - 存储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存储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2680A
CN103972680A CN201410033849.9A CN201410033849A CN103972680A CN 103972680 A CN103972680 A CN 103972680A CN 201410033849 A CN201410033849 A CN 201410033849A CN 103972680 A CN103972680 A CN 103972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fterbody
card
shell
storage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38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2680B (zh
Inventor
吉田和太
岡部芳史
中村英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72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2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2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26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006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coupling part being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duplex wall receptac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for reading/sensing record carriers having surface contac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存储卡连接器,其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一和第二外壳以及多个第一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存储区,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触点分别与可移除地插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存储区的第一和第二存储卡的多个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在其厚度方向上彼此叠覆。每个第一触点包括第一尾部,该第一尾部可安装至电路板且位于第一外壳的第一侧表面的外周侧上。第二外壳包括第二侧表面,该第二侧表面位于从所述厚度方向看不同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处。每个第二触点包括第二尾部,该第二尾部可安装至所述电路板且位于所述第二侧表面的外周侧上。

Description

存储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诸如微型SD卡、SIM卡和微型SIM卡的存储卡可以可移除方式插入到该连接器中,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存储卡连接器,两个存储卡可以可移除方式插入到该连接器中。
背景技术
本领域公知的这种类型的存储卡连接器公开于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2003-323943中。
于上述公布中公开的存储卡连接器由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构成,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沿着其厚度方向而彼此叠覆。
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外壳和第一组触点。第一外壳整体形状为矩形且具有第一存储槽(存储区域),第一存储卡可以可移除方式插入该第一存储槽(存储区域),第一组触点与插入到所述第一存储槽的第一存储卡的端子电连接。另一方面,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外壳和第二组触点。第二外壳整体形状与第一外壳相同且具有第二存储槽(存储区域),第二存储卡可以可移除方式插入该第二存储槽(存储区域),第二组触点与插入到所述第二存储槽的第二存储卡的端子电连接。
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组触点的每个触点具有第一尾部,该第一尾部可安装至电路板,并且沿着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厚度方向看,该第一尾部位于作为第一外壳的一个侧面的第一侧表面的外周侧上。此外,第二外壳具有第一侧表面(与前述第一外壳的第一侧表面平行),该第一侧表面与第一外壳的第一侧表面位于同一侧,并且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组触点具有第二尾部,该第二尾部可安装至前述的电路板,并且沿着前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厚度方向看,该第二尾部位于第二外壳的第一侧表面的外周侧上。
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组触点的某些第一尾部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组触点的某些第二尾部(沿着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第一侧表面的纵向方向)交替布置。
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安装至电路板。更具体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电路板以如下顺序进行叠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以通过将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焊接至电路板而被安装至电路板,所述第一尾部形成在第一组触点的端部,所述第二尾部形成在第二组触点的第二尾部的端部。
由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组触点的某些第一尾部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组触点的某些第二尾部交替布置,因此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之间的距离(即交替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尾部的节距)极小。因此,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安装至电路板的可安装性容易变差。换言之,第一和第二尾部的位置(图像)难以被图像识别器识别,因此容易发生第一和第二尾部中的每一者与电路板之间的不良焊接。
此外,由于交替布置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尾部(第一触点)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尾部(第二触点)彼此形状不同,因此很难做到对于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相对于电路板的对齐调整(即调整以使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处于同一平面)。换言之,在第一尾部和电路板之间的距离(间隙)(在电路板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二尾部和电路板之间的距离(间隙)(在电路板的厚度方向上)之间容易产生差异(水平差异)。如果发生了这种差异,则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的尾部(第一尾部或第二尾部)与电路板接触,而另一个连接器的尾部(第一尾部或第二尾部)不可避免地与电路板隔开,从而当前述的另一个连接器的尾部与电路板之间间隔的距离(分离的距离)较大时,在它们之间有可能发生不良焊接。
此外,在存储卡连接器(存储卡)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如果试图交替布置第一尾部与第二尾部,则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尾部之间的距离(即交替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尾部的节距)将极小,这使得难以将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安装至电路板上。结果,难以将前述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2003-323943中所公开的技术理念应用到小型存储卡连接器中。
此外,为了交替布置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组触点的某些第一尾部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组触点的某些第二尾部,有时候遇到第一尾部或第二尾部的任意一者各自需要形成为复杂形状(例如曲柄形状)的情况,很容易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卡连接器,其中,虽然存储卡连接器构造为使得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彼此叠覆,但是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尾部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尾部安装到电路板的可安装性良好且即使当存储卡连接器尺寸较小时也能够保持较低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存储卡连接器被设置为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和多个第一触点,所述第一外壳具有正方形形状和矩形形状的其中一种形状,且设置有第一存储区,第一存储卡能够以可移除方式插入所述第一存储区,所述多个第一触点与插入到所述第一存储区的所述第一存储卡的多个端子电连接;以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外壳和多个第二触点,所述第二外壳具有正方形形状和矩形形状的其中一种形状,且设置有第二存储区,第二存储卡能够以可移除方式插入所述第二存储区,所述多个第二触点与插入到所述第二存储区的所述第二存储卡的多个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在其厚度方向上彼此叠覆,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触点包括第一尾部,该第一尾部可安装至电路板且位于第一侧表面的外周侧上,所述第一侧表面作为从所述厚度方向看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侧表面,该第二侧表面位于从所述厚度方向看不同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处。每个所述第二触点包括第二尾部,该第二尾部可安装至所述电路板且位于从所述厚度方向看的所述第二侧表面的外周侧上。
期望地,从所述厚度方向看所述第二侧表面正交于所述第一侧表面。
期望地,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以如下次序叠覆,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区和所述第二存储区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在共同侧上的表面中,所述第一存储卡和所述第二存储卡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能够以可移除方式插入所述第一存储区和所述第二存储区。所述第一外壳在从所述厚度方向看不同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外壳的一对所述第二侧表面位于从所述厚度方向看不同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处。
期望地,所述存储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两者接合从而支撑处于相互叠覆状态的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
所述存储卡连接器可以被包含在电子设备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卡连接器中,第一连接器的每个第一触点的第一尾部位于第一侧表面的外周侧上,该第一侧表面从存储卡连接器的厚度方向看作为第一外壳的一侧,而第二连接器的每个第二触点的第二尾部位于第二侧表面的外周侧上,该第二侧表面位于从存储卡连接器的厚度方向看不同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处。
因此,第一尾部之间的节距(距离)和第二尾部之间的节距(距离)可制造的(相对)较宽。因此,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的位置(图像)变得容易被图像识别器识别,从而不容易发生第一和第二尾部中的每一者与电路板之间的不良焊接。
另外,由于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不同位置处(并不交替布置),因此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不容易互相干扰。这就使得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相对于电路板的对齐调整相对容易,从而减小第一和第二尾部的每一者与电路板之间发生不良焊接的可能性。
此外,由于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不是交替布置,因此即使存储卡连接器的尺寸较小,也不会使第一尾部之间的节距(距离)和第二尾部之间的节距(距离)变窄。
因此,根据本发明,即使当存储卡连接器的尺寸较小时,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安装至电路板的可安装性也是令人满意的。
从存储卡连接器的厚度方向观看,第一触点的第一尾部和第二触点的第二尾部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处(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不是交替布置),因此不需要将每个第一尾部和每个第二尾部中的其中一个形成为复杂的形状(例如:曲柄形状)。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讨论本发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从上方倾斜观看的连接器(存储卡连接器)、电路板、第一存储卡和第二存储卡的实施方案的前视立体图;
图2为从下方倾斜观看的存储卡连接器、第一存储卡和第二存储卡的后视立体图;
图3为从上方倾斜观看的存储卡连接器的分解前视立体图;
图4为从上方倾斜观看的存储卡连接器的分解后视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线V-V所呈现的横截面图;
图6为从上方倾斜观看的第一连接器的前视立体图;
图7为从上方倾斜观看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从上方倾斜观看的设置为第一连接器的元件的第一金属构件的立体图;
图9为第一连接器在移除了其第一上外壳后的平面图;
图10为第一连接器和第一存储卡在移除了第一上外壳后的平面图,其显示了将第一存储卡开始插入第一连接器中不久之后的状态;
图11为类似于图10的视图,显示了当第一存储卡与位于其起始位置处的滑块主体的卡接触部分形成接触时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一存储卡;
图12为类似于图10的视图,显示了当第一连接器的滑块已经滑入推动插入位置(push-inserted position)时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一存储卡;
图13为从上方倾斜观看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前视立体图;以及
图14为从上方倾斜观看的设置为第二连接器的元件的第二金属构件的前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卡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案将参照图1至14在下文讨论。在下文的描述中,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参照附图中显示的双箭头的方向进行确定。
本实施方案的存储卡连接器10可以安装在例如诸如移动电话或平板电脑等的移动设备(电子设备)中,第一存储卡MCa和第二存储卡MCb(其各自构造为微型SIM卡)能够可移除地插入到存储卡连接器10中。
存储卡连接器10设置有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70,其构成存储卡连接器10的主要元件。
首先,下文将讨论第一连接器11的具体结构。
第一连接器11设置有第一下外壳(第一外壳)15、滑块40、凸轮杆55、第一上外壳(第一外壳)60和螺旋压缩弹簧S1。
第一下外壳15在平面图中基本为矩形且形成为包括第一金属构件16和第一绝缘体26的整体形成的产品。
如图8所示,第一金属构件16设置有八个第一触点17、18、19、20、21、22、23和24,该八个第一触点17、18、19、20、21、22、23和24整体地分别设置有八个第一接触片17a、18a、19a、20a、21a、22a、23a和24a和八个第一尾部17b、18b、19b、20b、21b、22b、23b和24b。八个第一尾部17b、18b、19b、20b、21b、22b、23b和24b的后端构成八个第一安装部17c、18c、19c、20c、21c、22c、23c和24c,该八个第一安装部17c、18c、19c、20c、21c、22c、23c和24c布置为分别从第一安装部17c、18c、19c、20c、21c、22c、23c和24c的紧前方的八个第一尾部17b、18b、19b、20b、21b、22b、23b和24b的部分处下降一个梯级。
第一绝缘体26通过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注射成型模具上对第一金属构件16进行注塑成型而与第一金属构件16形成整体。第一金属构件16的底部(除了第一尾部17b至24b)和第一绝缘体26的底部处在同一平面(见图2和5)。第一绝缘体26设置有左侧壁和右侧壁27、底部形成部分28、凸轮杆支撑部分32和后壁34。底部形成部分28形成第一下外壳15的底部。第一绝缘体26在后壁34的左右两端处还分别设置有向上突出的一对第一定位突出部34a。
底部形成部分28一共设置有八个接触暴露孔29,第一接触片17a至24a分别通过该接触暴露孔29暴露。凸轮杆支撑部分32构成第一下外壳15的左侧部的前端,其设置有从其顶表面向下凹陷的凸轮杆支撑凹槽33。后壁34构成第一下外壳15的后端,其设置有在其左侧部上向前突出的弹簧支撑突出部35。此外,底部形成部分28的左侧部形成滑动凹槽37,该滑动凹槽37从该左侧部的外周下降一个梯级。如图所示,第一下外壳15的内部空间形成为第一存储槽(存储区)38,其被左侧壁和右侧壁27、底部形成部分28和后壁34围绕。左侧壁和右侧壁27的每一个在其外侧上设置有一对前后上盖锁定突出部30。此外,第一绝缘体26在左侧壁和右侧壁27以及后壁34上一共设置有五个连接器联接突出部31;更具体地,左侧壁和右侧壁27的每一个在其外侧上设置有两个(前和后)连接器联接突出部31,而后壁34在其后侧上设置有一个连接器联接突出部31。第一绝缘体26在其左前拐角和右前拐角中的每一者处设置有间隙凹进39。第一绝缘体26在其左前拐角的上表面上进一步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前侧定位突出部39a。
如图所示,第一绝缘体26在平面图中基本为矩形形状,左侧壁和右侧壁27的外侧彼此平行,后壁34的后表面与左侧壁和右侧壁27正交。八个第一触点17至24的第一尾部17b至24b(第一安装部17c至24c)在(沿着第一连接器11的厚度方向观看)平面图中位于后壁34的后表面(第一侧表面)的外周侧上。
滑块40为滑块本体41和加强构件50的整体组合。
滑块本体41由耐热合成树脂制成、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且设置有线性部分42和接触端子43。线性部分42的下端可滑动地接合在滑槽37中,接触端子43从线性部分42的后端向右突出。
滑块40在线性部分42的上表面的前部上设置有心形凸轮槽44,该心形凸轮槽44在平面图中具有基本为心形的形状。心形凸轮槽44围绕心形突出物45而形成。心形凸轮槽44在其内部设置有多个阶梯部分。具体来说,心形凸轮槽44设置有起始接合区段44a、推动插入通道区段44b、保持区段44c以及返回通道区段44d。起始接合区段44a形成心形凸轮槽44的后部并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线性延伸。推动插入通道区段44b位于心形突出物45的左手侧,保持区段44c位于心形突出物45的前方,并且返回通道区段44d位于心形突出物45的右手侧。
滑块本体41在其后部的左半部分上设置有弹簧支撑轴46,该弹簧支撑轴46具有圆柱形状且向后延伸。滑块本体41在接触端子43的右端处设置有卡接触部分49,该卡接触部分49构成在平面图中朝着向前/向后方向倾斜的平坦平面。
增强构件50由金属制成且固定安装至滑块本体41的后部。
滑块40沿着滑槽37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在图9、10和11所示的初始位置与图12所示的推进位置之间在第一下外壳15上可滑动。此外,螺旋压缩弹簧S1在滑块40的后端和后壁34的左侧部分之间以压缩状态(弹性变形状态)(其中螺旋压缩弹簧S1的长度比自由状态变短)安装。弹簧支撑轴46插入螺旋压缩弹簧S1的前部,螺旋压缩弹簧S1的后端与弹簧支撑突出部35接合。因此,从螺旋压缩弹簧S1持续在滑块40上施加向前的弹力,使得在除了螺旋压缩弹簧S1的弹力施加在滑块40上之外没有外力施加时,滑块40处于其初始位置。
凸轮杆55由金属制成且将第一下外壳15与滑块本体41彼此连接。凸轮杆55在其前后端处分别设置有前端接合突出部56和后端接合突出部57,该前端接合突出部56和后端接合突出部57中的每一者都向下弯曲。前端接合突出部56与第一下外壳15的凸轮杆支撑槽33(凸轮杆支撑部分32)可旋转地接合。后端接合突出部57与滑块本体41的心形凸轮槽44接合从而可相对于该心形凸轮槽44移动。
容纳滑块40的第一下外壳15的顶部、凸轮杆55和螺旋压缩弹簧S1由第一上外壳60覆盖。
第一上外壳60是由金属板制成的冲压成型制品。第一上外壳60在其左右侧的每一者上设置有一对前后凸耳61,且在第一上外壳60的左右侧的每一者上的一对前后凸耳61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导凸耳63。第一上外壳60的左右侧的每一者上的一对前后凸耳61和第一传导凸耳63中的每一者形成为向下突出。每个凸耳61中形成锁定孔62。通过将第一上外壳60的每个凸耳61的锁定孔62与第一下外壳15的相应上盖锁定突出部30接合将第一上外壳60安装至第一下外壳15。第一上外壳60在其左前拐角附近设置有凸轮杆偏压板簧64,该凸轮杆偏压板簧64在通过冲压成型形成第一上外壳60时形成。凸轮杆偏压板簧64为悬臂板簧,该悬臂板簧从其基底端(前端)向下向后倾斜延伸。当处于自由状态时,凸轮杆偏压板簧64位于第一上外壳60的底面下方。因此,由于凸轮杆偏压板簧64朝着第一下外壳15的底侧(向下)持续偏压凸轮杆55,因此凸轮杆55的前端接合突出部56与凸轮杆支撑槽33以及凸轮杆55的后端接合突出部57与心形凸轮槽44始终保持接合状态。
第二连接器70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讨论。
第二连接器70设置有第二下外壳(第二外壳)75、滑块40、凸轮杆55、第二上外壳(第二外壳)90和螺旋压缩弹簧S1。第二连接器70的平面形状大体与第一连接器11相同。
第二下外壳75在平面图中基本为矩形且形成为包括第二金属构件76和第二绝缘体86的整体形成的产品。
如图14所示,第二金属构件76设置有八个第二触点77、78、79、80、81、82、83和84,该八个第二触点77、78、79、80、81、82、23和84整体地分别设置有八个第二接触片77a、78a、79a、80a、81a、82a、23a和84a和八个第二尾部77b、78b、79b、80b、81b、82b、83b和84b。如图所示,第二尾部77b、78b、81b和82b从第二金属构件76向左延伸,而第二尾部79b、80b、83b和84b从第二金属构件76向右延伸。八个第二尾部77b、78b、79b、80b、81b、82b、83b和84b的端部(下端)构成八个第二安装部分77c、78c、79c、80c、81c、82c、83c和84c,该八个第二安装部分77c、78c、79c、80c、81c、82c、83c和84c布置为分别从邻近八个第二尾部77b、78b、79b、80b、81b、82b、83b和84b的部分下降一个梯级。
第二绝缘体86通过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模具上对第二金属构件76进行注塑成型而与第二金属构件76形成整体。第二绝缘体86设置有左侧壁和右侧壁27、底部形成部分28、接触暴露孔29、上盖锁定突出部30、凸轮杆支撑部分32、凸轮杆支撑槽33、后壁34、弹簧支撑突出部35、滑槽37以及对应于第一存储槽38的第二存储槽(存储区)87。第二绝缘体86在后壁34的左右端附近还分别设置有向后突出的一对第二定位突出部34b。第二绝缘体86在其下表面的左前拐角处还设置有前侧定位凹进88。
如图所示,第二绝缘体86在平面图中基本为矩形形状,左侧壁和右侧壁27的外侧彼此平行,后壁34的后表面与左侧壁和右侧壁27正交。在平面图中(从第二连接器70的厚度方向观看),四个第二触点77、78、81和82的第二尾部77b、78b、81b和82b(四个第二安装部分77c、78c、81c和82c)布置在左侧壁27的外侧表面(第二侧表面)的外周侧上。另一方面,在平面图中(从第二连接器70的厚度方向观看),其余四个第二触点79、80、83和84的第二尾部79b、80b、83b和84b(四个第二安装部分79c、80c、83c和84c)布置在右侧壁27的外侧表面(第二侧表面)的外周侧上。
滑块40、凸轮杆55和螺旋压缩弹簧S1以与第一下外壳15类似的方式安装至第二下外壳75。
容纳滑块40的第二下外壳75的顶部、凸轮杆55和螺旋压缩弹簧S1由第二上外壳90覆盖。
第二上外壳90是由金属板制成的冲压成型制品。第二上外壳90在其左右侧的每一者上设置有一对前后凸耳61、一对前后连接器联接凸耳91以及第二传导突出部93,该对前后连接器联接凸耳91形成在所述一对前后凸耳61之间,该第二传导突出部93形成在该对前后连接器联接凸耳91之间。此外,第二上外壳90在其后侧上设置有连接器联接凸耳91。第二上外壳90的左右侧的每一者上的一对前后凸耳61、一对前后连接器联接凸耳91以及第二传导突出部93每个都向下突出。在每个连接器联接凸耳91中形成连接器联接孔92。此外,第二上外壳90在第二上外壳90的左右侧的前端处分别设置有左右接地凸耳94,所述左右接地凸耳94向下延伸到凸耳61、连接器联接凸耳91、第二传导突出部93下方的位置,并且水平向内延伸的接地尾部95形成在每个接地凸耳94的端部(下端)处。通过将第二上外壳90的每个凸耳61的锁定孔62与第二下外壳75的相应上盖锁定突出部30接合,第二上外壳90被安装至第二下外壳75。当第二上外壳90安装至第二下外壳75时,八个第二触点77至84的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与每个接地凸耳94的接地尾部95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当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二上外壳90的凸轮杆偏压板簧64也位于第二上外壳90的底面下方。因此,由于第二上外壳90的凸轮杆偏压板簧64朝着第二下外壳75的底侧(向下)持续偏压凸轮杆55,因此凸轮杆55的前端接合突出部56与凸轮杆支撑槽33以及凸轮杆55的后端接合突出部57与心形凸轮槽44始终保持接合状态。
通过将第二上外壳90的每个连接器联接凸耳91的连接器联接孔92与第一下外壳15的相应连接器联接凸耳31接合,上面描述的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70可以形成整体,并且第一连接器11的顶部被第二连接器70覆盖,左右第二定位突出部34b的外侧与左右第一定位突出部34a的内侧形成接触,前侧定位突出部39a接合在前侧定位凹进88中,以及第二连接器70的前侧、后侧和左右侧的位置与第一连接器11的前侧、后侧和左右侧的位置一致(第二连接器70的前侧、后侧和左右侧与第一连接器11的前侧、后侧和左右侧平行),通过以这样的方式将第一连接器11与第二连接器70形成整体来完成存储卡连接器10。当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70形成整体时,第二连接器70的第二绝缘体86的底部与第一上外壳60的上表面形成接触。然而,如图5所示,由于第二连接器70的第二金属构件76(除了其八个第二触点77至84之外)位于第二绝缘体86内部(即未通过第二绝缘体86的底表面暴露),因此第二金属构件76和第一上外壳60不可能彼此发生短路。
此外,第二连接器70的左右第二传导突出部93分别从外部与第一连接器11的左右第一传导凸耳63接合(形成接触)。
另外,左右接地凸耳94位于间隙凹进39内部,且第二连接器70的八个第二触点77至84的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与第二连接器70的左右接地凸耳94的接地尾部95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八个第一触点17至24的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处于该平面中。
存储卡连接器10安装在电路板CB(在图1和5中通过单点划线显示)的顶表面(电路形成表面)上。具体而言,通过位于存储卡连接器10上方的真空机(图未示)并随后将该真空机向上移动来真空支撑第二上外壳90的顶表面,从而使存储卡连接器10被暂时抬升。接着,在存储卡连接器10被真空机移动至在电路板CB的顶表面上形成的电路样式(图未示)上方的位置之后,八个第一触点17至24的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和八个第二触点77至84的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被安装至已经敷在电路板CB的电路样式上的焊锡膏上,同时通过图像识别器(图未示)对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和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的位置进行图像检测,并且每个接地凸耳94的接地尾部95被安装至已经敷在电路板CB的接地样式(图未示)的焊锡膏上。接着,通过回流熔炉的热量将焊锡膏的每处应用融化。由此,在左右接地尾部95被焊接至接地样式时,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和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被焊接至电路样式样式。
下文将讨论当第一存储卡MCa和第二存储卡MCb被插入存储卡连接器10和从存储卡连接器10移除时具有上述结构的存储卡连接器10的操作。
第一存储卡MCa和第二存储卡MCb中的每一者在其底表面上设置有八个端子MC1。此外,第一存储卡MCa和第二存储卡MCb的每一者在其四个角的其中一个(特别是左后角)处设置有切角MC2,该切角MC2沿着大体上正交于穿过所述角的对角线延伸的直线而形成。
在第一存储卡MCa并不插入第一连接器11中的状态下,由于螺旋压缩弹簧S1的偏压力,滑块40处于初始位置,同时凸轮杆55的后端接合突出部57与心形凸轮槽44的初始接合区段44a接合(参见图9至11)。
在这种状态下,将第一存储卡MCa以正常(正确)定向(其中端子MC1面向下且切角MC2变为第一存储卡MCa的左后角)从前方开口(插入槽)插入第一存储槽38中,该前方开口形成在第一存储槽38前方(见图10),并进一步向后推动第一存储卡MCa,这使得切角MC2与滑块本体41的卡接触部分49(接触端子43)形成接触,因此使得第一存储卡MCa与滑块40彼此形成整体(见图11)。
从该状态进一步向后推动第一存储卡MCa,使得滑块40抵抗螺旋压缩弹簧S1的偏压力而向后滑动(同时使得螺旋压缩弹簧S1沿压缩该螺旋压缩弹簧S1的方向弹性变形;图12中省略了螺旋压缩弹簧S1),因此导致与初始接合区段44a的中心部分接合的凸轮杆55的后端接合突出部57向后移动至初始接合区段44a的前部并移动至推动插入通道区段44b(即导致凸轮杆55的后端接合突出部57以这样的次序与初始接合区段44a的前部和推动插入通道区段44b接合)。接着,当凸轮杆55的后端接合突出部57移动至推动插入通道区段44b的前端(即移动至推动插入通道区段44b位于心形突出物45的前方的部分),滑块40到达推动插入位置(见图12)。
当加在第一存储卡MCa的向后压力在滑块40到达推动插入位置之后被释放时,由螺旋压缩弹簧S1的偏压力向前压迫(回复)的滑块本体41的保持区段44c与凸轮杆55的后端接合突出部57接合,从而使得滑块40保持在推动插入位置(即,防止滑块40向前滑动)。当滑块40到达推动插入位置,第一存储卡MCa的八个端子MC1分别与相关的八个第一触点17至24(八个第一接触片17a至24a)形成接触,因此通过八个第一触点17至24(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使得插入到第一连接器11和电路板CB中的第一存储卡MCa在它们之间建立电气连接。
在滑块40保持在推动插入位置时,抵抗螺旋压缩弹簧S1的偏压力再次向后推动第一存储卡MCa,并且释放针对第一存储卡MCa的向后压力,于是螺旋压缩弹簧S1的向前偏压力导致后端接合突出部57从保持区段44c向后远离移动,之后朝着返回通道区段44d移动(与其接合)并经由返回通道区段44d自动移动至初始接合区段44a的中心部分。由此,滑块40返回到初始位置(见图11)。因此,第一存储卡MCa可被手动压紧并从存储卡连接器10向前拉出。
由于第二连接器70和第一连接器11具有相同的内部结构(即因为滑块40、凸轮杆55和螺旋压缩弹簧S1以类似安装于第一下外壳15的方式安装至第二下外壳75),因此第二存储卡MCb可以与第一连接器11相同的方式插入到第二连接器70中并从第二连接器70中移除。
由于存储卡连接器10设置有如上所述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叠覆的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70,因此第一存储卡MCa和第二存储卡MCb可以插入该存储卡连接器10中以与其连接。因此,如果所述存储卡连接器10被装入移动电话(移动设备)中且如果第一存储卡MCa(作为微型SIM卡)和第二存储卡MCb(作为微型SIM卡)被插入存储卡连接器10中,则在一个移动电话上可选择性地使用两个不同的电话号码。
从第一连接器11的厚度方向观看(沿竖直方向观看),第一连接器11的八个第一触点17至24的第一尾部17b至24b(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位于第一下外壳15的第一侧表面(位于后方)的外周侧上,其作为第一下外壳15(后壁34的后表面)的一侧,而第二连接器70的八个第二触点77至84的第二尾部77b至84b(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位于第二下外壳75的第二侧表面(左右侧壁27的外表面)的外周侧(左侧壁27的左手侧和右手侧)上,其位于与前述第一侧表面不同的位置处(在不同的方向)。
因此,第一尾部17b至24b(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之间的节距(距离)和第二尾部77b至84b(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之间的节距(距离)可以制作的(相对)较宽。因此,第一尾部17b至24b和第二尾部77b至84b的图像(位置)容易被图像识别器识别,可以避免由于焊接而发生相邻尾部之间的短路。相应地,第一和第二尾部中的每一者与电路板CB之间不容易发生不良焊接和短路。
相应地,由于第一尾部17b至24b(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和第二尾部77b至84b(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安装在电路板CB上的不同位置(不是交替布置)处,因此第一尾部17b至24b和第二尾部77b至84b不相互干扰。这就使得第一尾部17b至24b和第二尾部77b至84b相对于电路板CB的对齐调整相对容易,从而减小第一和第二尾部的每一者与电路板CB之间发生不良焊接的可能性。
相应地,由于第一尾部17b至24b和第二尾部77b至84b不是交替布置,因此即使存储卡连接器10的尺寸较小,也不会使第一尾部17b至24b(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之间的节距(距离)和第二尾部77b至84b(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之间的节距(距离)变窄。
因此,根据存储卡连接器的本实施方案,即使存储卡连接器10的尺寸较小,第一连接器11的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和第二连接器70的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安装到电路板CB的可安装性也是有利的。
正如从存储卡连接器10的厚度方向观看,第一触点17至24的第一尾部17b至24b(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和第二触点77至84的第二尾部77b至84b(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处(第一尾部17b至24b和第二尾部77b至84b无论在向前/向后方向上或在向左/向右方向上都不是交替布置),因此没有必要将每个第一尾部17b至24b和每个第二尾部77b至84b中的任意一个形成为复杂的形状(如:曲柄形状)。
另外,第二连接器70的左侧上的四个第二尾部77b、78b、81b和82b以及第二连接器70的右侧上的四个第二尾部79b、80b、83b和84b分别位于第一连接器11的左右侧上(使得第二连接器70支撑第一连接器11),并且焊接(固定)至电路板CB上的电路样式。因此,由于第二连接器70(第二连接器70的左侧上的四个第二尾部77b、78b、81b和82b以及第二连接器70的右侧上的四个第二尾部79b、80b、83b和84b)安装在电路板CB上不同于第一连接器11(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的位置的两个位置处,因此第二连接器70安装至电路板CB的安装强度很大。因此,即使在将第一存储卡MCa用力插入第一连接器11中和从第一连接器11用力移除时,或即使省略了锁定装置(包括连接器联接突出部31和连接器联接凸耳91的连接器联接孔92),第一连接器11从电路板CB剥离的可能性也较小(与第一连接器11单独安装在电路板CB上相比)。
此外,由于八个第一触点17至24的第一尾部17b至24b(第一安装部分17c至24c)和八个第二触点77至84的第二尾部77b至84b(第二安装部分77c至84c)可以在第一连接器11与第二连接器70通过锁定装置(包括连接器联接突出部31和连接器联接凸耳91的连接器联接孔92)形成整体的状态下被焊接至电路板CB的电路样式,因此存储卡连接器10(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70)可通过单一焊接操作被安装至电路板CB。
此外,由于第一上外壳60和第二上外壳90通过第一传导凸耳63和第二传导突出部93连接,并且还由于左右接地凸耳94(其接地尾部95)电连接至电路板CB上的接地样式(图未示),因此可以防止电气噪声进入第一触点17至24和第二触点77至84,或者可以防止在第一触点17至24和第二触点77至84处引起的噪声泄漏到外部。另外,在将第一存储卡MCa和第二存储卡MCb插入存储卡连接器10中或从存储卡连接器10将其移除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带有静电的情况下,静电荷可经由第一上外壳60和第二上外壳90被释放到电路板CB上的接地样式,因此,连接器10所安装的装置、第一存储卡MCa和第二存储卡MCb可避免被静电损坏。
虽然基于上述存储卡连接器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该特定实施方案;对上述存储卡连接器的实施方案的各种修改都是可能的。
例如,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到存储卡连接器,除微型SIM卡(第一存储卡MCa和第二存储卡MCb)之外的存储卡(例如,微型SD卡、SIM卡等)可以可移除方式插入该存储卡连接器中。
此外,存储卡连接器10可安装至除移动设备(例如:个人电脑、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之外的装置(电子设备)。
另外,第一连接器11(第一下外壳15和第一上外壳60)和第二连接器70(第二下外壳75和第二上外壳90)在平面图中可以为正方形,而不是矩形。
此外,在第一连接器11(第一下外壳15和第一上外壳60)和第二连接器70(第二下外壳75和第二上外壳90)在平面图中无论形成为矩形形状还是正方形形状的情况下,每个连接器的所有四个角可以为确切的直角或如上述实施方案所描述的非直角。
另外,第一连接器11(第一下外壳15和第一上外壳60)和第二连接器70(第二下外壳75和第二上外壳90)的整体尺寸可以变化。例如,与第一连接器11(第一下外壳15和第一上外壳60)相比,第二连接器70(第二下外壳75和第二上外壳90)的尺寸可以减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器11(第一下外壳15和第一上外壳60)的四个侧边与第二连接器70(第二下外壳75和第二上外壳90)的四个侧边可分别彼此平行。
也可能将第一连接器11的第一尾部(第一安装部分)分开布置在第一外壳的左右侧上,且第二连接器70的第二尾部(第二安装部分)仅布置在第二外壳后方。
有可能将第二连接器70的第二尾部(第二安装部分)仅布置在第二外壳的左侧或右侧上,而第一连接器11保持如上所述的实施方案不变。另外,有可能将第一连接器11的第一尾部(第一安装部分)仅布置在第一外壳的左侧或右侧上,同时第二连接器70的第二尾部(第二安装部分)仅布置在第二外壳后方。
另外,有可能从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70中的至少一个将滑块40、凸轮杆55和螺旋压缩弹簧S1省略。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设置或不设置滑块40、凸轮杆55和螺旋压缩弹簧S1的代替物。
作为滑块40、凸轮杆55和螺旋压缩弹簧S1的代替物的一个实例,有可能设置例如托盘,该托盘安装在任意外壳中从而可自由滑动。当托盘从外壳内部拉出时存储卡可安装在该托盘上,且安装了存储卡的托盘可推回到外壳中。当安装了存储卡的托盘被推回到外壳中时,存储卡的端子通过形成在托盘底部的通孔与固定至外壳的触点形成接触。
另外,有可能形成对应于第一连接器11侧上的连接器联接孔92的孔,并且有可能形成对应于第二连接器70侧上的连接器联接突出部31的突出部。
此外,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70中至少一个的外壳可形成为单独构件。
可以对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显而易见的改变,这种修改在所要求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指出本文包括的所有事项为说明性的,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存储卡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和多个第一触点,所述第一外壳具有正方形形状和矩形形状中的一种形状,且设置有第一存储区,第一存储卡能够以可移除方式插入所述第一存储区中,所述多个第一触点与插入到所述第一存储区中的所述第一存储卡的多个端子电连接;和
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外壳和多个第二触点,所述第二外壳具有正方形形状和矩形形状中的一种形状,且设置有第二存储区,第二存储卡能够以可移除方式插入所述第二存储区中,所述多个第二触点与插入到所述第二存储区的所述第二存储卡的多个端子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在其厚度方向上彼此叠覆,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触点包括第一尾部,该第一尾部能够安装至电路板且位于第一侧表面的外周侧上,所述第一侧表面从所述厚度方向看作为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侧表面,该第二侧表面位于从所述厚度方向看不同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处,并且
其中每个所述第二触点包括第二尾部,该第二尾部能够安装至所述电路板且从所述厚度方向看位于所述第二侧表面的外周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卡连接器,其中从所述厚度方向看所述第二侧表面正交于所述第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以如下次序叠覆,
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区和所述第二存储区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在共同侧上的表面中,所述第一存储卡和所述第二存储卡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能够以可移除方式插入所述第一存储区和所述第二存储区中,
其中所述第一外壳在从所述厚度方向看不同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第一侧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外壳的一对所述第二侧表面位于从所述厚度方向看不同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存储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两者接合从而保持处于相互叠覆状态的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存储卡连接器被包含在电子设备中。
CN201410033849.9A 2013-01-28 2014-01-24 存储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726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2820A JP5808763B2 (ja) 2013-01-28 2013-01-28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13-012820 2013-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2680A true CN103972680A (zh) 2014-08-06
CN103972680B CN103972680B (zh) 2018-04-24

Family

ID=51223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384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72680B (zh) 2013-01-28 2014-01-24 存储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09538B2 (zh)
JP (1) JP5808763B2 (zh)
KR (1) KR20140096943A (zh)
CN (1) CN1039726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0126B (zh) * 2015-01-05 2017-04-21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卡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7666A (zh) * 2016-05-07 2016-09-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安装有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JP1553611S (zh) * 2015-11-03 2016-07-11
JP1552812S (zh) * 2015-11-03 2016-06-27
JP1553879S (zh) * 2015-11-03 2016-07-11
JP1552814S (zh) * 2015-11-04 2016-06-27
JP1552813S (zh) * 2015-11-04 2016-06-27
JP1552815S (zh) * 2015-11-06 2016-06-27
KR102483702B1 (ko) * 2016-03-03 2023-01-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수용부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CN106159534B (zh) * 2016-06-20 2018-09-18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座、卡托以及移动终端
CN106159535B (zh) * 2016-06-20 2018-08-2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座以及移动终端
JP6462634B2 (ja) * 2016-06-27 2019-01-30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コネクタ
CN107959182B (zh) * 2016-10-17 2020-10-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6571558B (zh) * 2016-11-10 2018-10-1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座以及移动终端
CN108270098A (zh) * 2018-01-31 2018-07-10 昆山鑫泰利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ano sim卡座连接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7917A (ja) * 2000-06-12 2001-12-26 D D K Ltd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のコンタクト配列方法
JP2005173943A (ja) * 2003-12-10 2005-06-30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01048175Y (zh) * 2007-01-24 2008-04-16 硕民企业有限公司 微型记忆卡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101752697A (zh) * 2008-12-10 2010-06-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23943A (ja) 2002-04-30 2003-11-14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CN201303077Y (zh) * 2008-10-27 2009-09-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549643U (zh) * 2009-07-02 2010-08-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8469747B2 (en) * 2011-07-14 2013-06-25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rd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7917A (ja) * 2000-06-12 2001-12-26 D D K Ltd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のコンタクト配列方法
JP2005173943A (ja) * 2003-12-10 2005-06-30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01048175Y (zh) * 2007-01-24 2008-04-16 硕民企业有限公司 微型记忆卡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101752697A (zh) * 2008-12-10 2010-06-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0126B (zh) * 2015-01-05 2017-04-21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卡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08763B2 (ja) 2015-11-10
US20140213116A1 (en) 2014-07-31
CN103972680B (zh) 2018-04-24
US9209538B2 (en) 2015-12-08
JP2014146432A (ja) 2014-08-14
KR20140096943A (ko)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2680A (zh) 存储卡连接器
US9960536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CN102227852B (zh) 板对板连接器
US7967632B2 (en) Card connector
US10594348B2 (en) Card socket, card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9692151B2 (e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switch
CN103367949B (zh) 卡连接器
CN103765699A (zh) 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
CN102904086B (zh) 连接器及包括该连接器的性能板、母板、半导体测试装置
US7556534B1 (en) Dual-card connector
WO2010103678A1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2801033B (zh)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JP2011175834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とその成形方法
CN103078209B (zh) 连接器
JP6941000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262081B (zh) 端子、连接器以及连接器制造方法
US9293846B2 (en) Thin connector having a first connector slidably superimposed on a second connector
CN101783452B (zh) Ic卡
CN103368035B (zh)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JP2006202644A (ja) 電気コネクタ用シェル、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JP5457888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カー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KR20160110074A (ko) 접속 단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회로기판 모듈
CN202585835U (zh) 一种卡连接器端子支架及使用该端子支架制作的卡连接器
US7059875B2 (en) Ground metal fitting and ground structure for jacks of electronic devices
CN203644998U (zh) 一种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CONNECTOR PROD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ORATION TO: KYOCERA CONNECTOR LTD.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1

Address after: Kyoto District, Kyoto Prefecture, Kyoto, Japan, bamboo, bird, feather, hall, Ting, 6 times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KYOCERA CONNECTOR PROD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