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0382B -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0382B
CN103950382B CN201410180909.XA CN201410180909A CN103950382B CN 103950382 B CN103950382 B CN 103950382B CN 201410180909 A CN201410180909 A CN 201410180909A CN 103950382 B CN103950382 B CN 1039503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aseline
putting
line
dim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09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0382A (zh
Inventor
纪远令
张磊
张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ing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OGOMO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OGOMO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OGOMO MOT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809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50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50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0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0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0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其结构中包括设置在车辆前舱的发动机动力总成及其发动机换挡机构、设置在车辆驾驶舱的挡位控制机构、设置在车辆后舱的电机动力总成及其电机换挡机构;所述挡位控制机构的挡位依照二维网点结构进行设置:沿任一维向设置第一维,第一维上依次设置三条基线,然后沿与第一维向垂直的维向设置第二维,第二维依次设置三或四条基线,上述各基线的交叉点形成二维面上的网点,这些网点通过前、后挂挡线分别与发动机换挡机构、电机换挡机构上的挡位点联接。本发明将油、电两套动力系统集成设置在一体化的挡位控制机构上,二者并行不悖且相互不会发生任何干扰,并且允许整个换挡装置的操控习惯与现有机动车接近一致,极大的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驾驶人的便捷驾驶体验。

Description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油后电双驱动四轮车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前油后电双驱动车型选换挡操纵装置的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目前,交通代步车的选择上存在三种方式:一种选择是燃油四轮车,优点是续驶里程长,但废气污染环境,油价高涨运行费用高;第二种是电动四轮车,优点是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并且运行费用低,缺点是行驶里程短;第三种是油电混合动力四轮车,既兼有燃油车的续航里程长,可发电给电池供电的优点,又能达到纯电模式运行成本低,零排放的目的,但是该类汽车的设计、使用还很不规范,造成市场上生产、使用情况都十分混乱。在油电双驱动四轮车型上,其选换挡的操作通常是油驱动选换挡位用手动操纵机构操作,电驱动操纵切换挡位用电动机操控机构,为两套独立的操纵机构分别操作,其结构十分复杂,使用不便,并且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提供一种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将油、电两套动力系统集成设置在一体化的挡位控制机构上,二者并行不悖且相互不会发生任何干扰,并且允许整个换挡装置的操控习惯与现有机动车接近一致,极大的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驾驶人的便捷驾驶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其结构中包括设置在车辆前舱的发动机动力总成及其发动机换挡机构、设置在车辆驾驶舱的挡位控制机构、设置在车辆后舱的电机动力总成及其电机换挡机构;所述挡位控制机构通过前挂挡线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联接,挡位控制机构同时通过后挂挡线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联接;所述挡位控制机构包括挡位盒、设置在挡位盒内的换挡销轴以及设置在挡位盒外的挡把臂和设置挡把臂顶端的挡把球;所述挡位控制机构的挡位依照二维网点结构进行设置:沿任一维向设置第一维,第一维上依次设置三条基线,然后沿与第一维向垂直的维向设置第二维,第二维依次设置三或四条基线,上述各基线的交叉点形成二维面上的网点,这些网点通过前、后挂挡线分别与发动机换挡机构、电机换挡机构上的挡位点联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位控制机构的挡位依照二维网点结构进行设置:沿任一维向设置第一维,第一维上依次设置三条基线:基线A、基线B、基线C;沿与第一维向垂直的维向设置第二维,第二维上依次设置三条基线:基线X、基线Y、基线Z;上述各基线的交叉点形成二维面上的网点,这些网点通过前后挂挡线分别与发动机换挡机构、电机换挡机构上的挡位点联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从基线A、基线B、基线C中任取两条基线,设置此两条基线上的网点通过前挂挡线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后挂挡线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上的空挡位联接;设置剩余一条基线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前挂挡线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上的空挡位联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置基线X、基线Y、基线Z上的网点通过前挂挡线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上的行驶挡位联接;从基线X、基线Y、基线Z任取一条基线,设置此基线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上的行驶挡位联接,设置剩余两条基线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上的空挡位联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置基线A、C上的网点通过前挂挡线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后挂挡线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上的空挡位联接;设置基线B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前挂挡线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上的空挡位联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置基线X、基线Y、基线Z上的网点通过前挂挡线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上的行驶挡位联接;设置基线Z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上的行驶挡位联接,设置基线X、Y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上的空挡位联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依据挡位网点在所述挡位控制机构上的二维分布情况在所述挡把球上标刻对应的挡位标志牌,用于指示驾驶人进行挡位控制操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依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当挡位控制机构上的网点在基线A、B、C以及基线X、Y、Z上均与行驶挡位联接时,才构成有效的行驶挡位,如果挡位控制机构上的网点仅在基线A、B、C或者基线X、Y、Z二者之一上对应行驶挡位,则仍然对应空挡位。这样,具体设置挡位控制机构上的网点AX、AY、AZ、CX、CY、CZ通过前挂挡线与发动机换挡机构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后挂挡线与电机换挡机构上的空挡位联接;设置挡位控制机构上的网点BZ通过后挂挡线与电机换挡机构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前挂挡线与发动机换挡机构上的空挡位联接;设置挡位控制机构上的网点BX、BY通过前后挂挡线与电机换挡机构及发动机换挡机构上的空挡位联接。这样,本发明前油后电双驱动车型选换挡操纵装置与传统机动车的操纵接近一致,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需要采用前驱动力前进时,只需要按正常操作选换挡位即可;需要后驱动行驶时只需要往挡把球“电”方向一别即可,极大的提高了驾驶人的操纵体验。与此同时,本发明的设计方案能够保证当需要前动力总成选挡和挂挡前进时,动力总成置于空挡行程位置,不至于后动力总成跟随前动力总成高速前行运转,彻底保护电动机不被拖运转。最后,本发明的前后驱动操纵结构简单,成本也十分低廉,其稳定性也通过了厂研究院的试验测试,模拟行驶试验及上路行驶均实现万公里里程无障碍驾驶,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极强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动力总成;2、发动机换挡机构;3、挡位控制机构;4、挡位盒;5、换挡销轴;6、选挡臂;7、挡把臂;8、挡把球;9、电机动力总成;10、电机换挡机构;11、前挂挡线;12、后挂挡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中包括设置在车辆前舱的发动机动力总成1及其发动机换挡机构2、设置在车辆驾驶舱的挡位控制机构3、设置在车辆后舱的电机动力总成9及其电机换挡机构10;挡位控制机构3与发动机换挡机构2之间通过前挂挡线11联接,挡位控制机构3与电机换挡机构10之间通过后挂挡线12联接;挡位控制机构3包括挡位盒4、设置在挡位盒4内的换挡销轴5和选挡臂6、设置在挡位盒4外的挡把臂7、设置在挡把臂7顶端的挡把球8;挡把臂1通过换挡销轴5带动选挡臂6运动,选挡臂6与前后挂挡线联动实现选换挡操作;挡位控制机构3的挡位依照二维网点结构进行设置:沿任一维向设置第一维,第一维上依次设置三条基线:基线A、基线B、基线C;沿与第一维向垂直的维向设置第二维,第二维上依次设置三条基线:基线X、基线Y、基线Z;上述各基线的交叉点形成二维面上的网点,这些网点通过前后挂挡线分别与发动机换挡机构2、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挡位点联接;进一步,设置基线A、C上的网点通过前挂挡线11与发动机换挡机构2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后挂挡线12与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空挡位联接;设置基线B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12与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前挂挡线11与发动机换挡机构2上的空挡位联接;再进一步,设置基线X、基线Y、基线Z上的网点通过前挂挡线11与发动机换挡机构2上的行驶挡位联接;设置基线Z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12与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行驶挡位联接,设置基线X、Y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12与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空挡位联接;依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当挡位控制机构上的网点在基线A、B、C以及基线X、Y、Z上均与行驶挡位联接时,才构成有效的行驶挡位,如果挡位控制机构上的网点仅在基线A、B、C或者基线X、Y、Z二者之一上对应行驶挡位,则仍然对应空挡位;这样,本发明前油后电双驱动车型选换挡操纵装置与传统机动车的操纵接近一致,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需要采用前驱动力前进时,只需要按正常操作选换挡位即可;需要后驱动行驶时只需要往挡把球“电”方向一别即可,极大的提高了驾驶人的操纵体验。与此同时,本发明的设计方案能够保证当需要前动力总成选挡和挂挡前进时,动力总成置于空挡行程位置,不至于后动力总成跟随前动力总成高速前行运转,彻底保护电动机不被拖运转。最后,依据挡位网点在挡位控制机构3上的二维分布情况在挡把球8上标刻对应的挡位标志牌,用于指示驾驶人进行挡位控制操作。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Claims (4)

1.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中包括设置在车辆前舱的发动机动力总成(1)及其发动机换挡机构(2)、设置在车辆驾驶舱的挡位控制机构(3)、设置在车辆后舱的电机动力总成(9)及其电机换挡机构(10);所述挡位控制机构(3)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2)之间通过前挂挡线(11)联接,挡位控制机构(3)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10)之间通过后挂挡线(12)联接;所述挡位控制机构(3)包括挡位盒(4)、设置在挡位盒(4)内的换挡销轴(5)和选挡臂(6)、设置在挡位盒(4)外的挡把臂(7)、设置在挡把臂(7)顶端的挡把球(8);挡把臂(7)通过换挡销轴(5)带动选挡臂(6)运动,选挡臂(6)与前后挂挡线联动实现选换挡操作;所述挡位控制机构(3)的挡位依照二维网点结构进行设置:沿任一维向设置第一维,第一维上依次设置三条基线,然后沿与第一维向垂直的维向设置第二维,第二维依次设置三条基线,上述各基线的交叉点形成二维面上的网点,这些网点通过前、后挂挡线分别与发动机换挡机构(2)、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挡位点联接;
所述挡位控制机构(3)的挡位依照二维网点结构进行设置:沿任一维向设置第一维,第一维上依次设置三条基线:基线A、基线B、基线C;沿与第一维向垂直的维向设置第二维,第二维上依次设置三条基线:基线X、基线Y、基线Z;上述各基线的交叉点形成二维面上的网点,这些网点通过前后挂挡线分别与发动机换挡机构(2)、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挡位点联接;
从基线A、基线B、基线C中任取两条基线,设置此两条基线上的网点通过前挂挡线(11)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2)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后挂挡线(12)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空挡位联接;设置剩余一条基线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12)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前挂挡线(11)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2)上的空挡位联接;
设置基线X、基线Y、基线Z上的网点通过前挂挡线(11)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2)上的行驶挡位联接;从基线X、基线Y、基线Z任取一条基线,设置此基线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12)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行驶挡位联接,设置剩余两条基线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12)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空挡位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基线A、C上的网点通过前挂挡线(11)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2)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后挂挡线(12)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空挡位联接;设置基线B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12)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行驶挡位联接,并通过前挂挡线(11)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2)上的空挡位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基线X、基线Y、基线Z上的网点通过前挂挡线(11)与所述发动机换挡机构(2)上的行驶挡位联接;设置基线Z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12)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行驶挡位联接,设置基线X、Y上的网点通过后挂挡线(12)与所述电机换挡机构(10)上的空挡位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据挡位网点在所述挡位控制机构(3)上的二维分布情况在所述挡把球(8)上标刻对应的挡位标志牌,用于指示驾驶人进行挡位控制操作。
CN201410180909.XA 2014-05-04 2014-05-04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Active CN103950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0909.XA CN103950382B (zh) 2014-05-04 2014-05-04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0909.XA CN103950382B (zh) 2014-05-04 2014-05-04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0382A CN103950382A (zh) 2014-07-30
CN103950382B true CN103950382B (zh) 2016-06-15

Family

ID=51327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0909.XA Active CN103950382B (zh) 2014-05-04 2014-05-04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5038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1176B1 (en) * 1999-09-03 2003-09-16 Kabushiki Kaisha Tokai-Rika-Denki-Seisakusho Input device for use in vehicles for inputting settings pertaining to driver's intention of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CN101400534A (zh) * 2006-03-09 2009-04-01 沃尔沃技术公司 混合动力传动系以及用于控制混合动力传动系的方法
CN203267759U (zh) * 2013-05-21 2013-11-06 李鹏 油、电双驱动模式的四轮车
EP2716485A1 (de) * 2012-10-06 2014-04-09 Viking GmbH Arbeitsgerät mit einem Fahrantrieb
CN203832262U (zh) * 2014-05-04 2014-09-17 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1176B1 (en) * 1999-09-03 2003-09-16 Kabushiki Kaisha Tokai-Rika-Denki-Seisakusho Input device for use in vehicles for inputting settings pertaining to driver's intention of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CN101400534A (zh) * 2006-03-09 2009-04-01 沃尔沃技术公司 混合动力传动系以及用于控制混合动力传动系的方法
EP2716485A1 (de) * 2012-10-06 2014-04-09 Viking GmbH Arbeitsgerät mit einem Fahrantrieb
CN203267759U (zh) * 2013-05-21 2013-11-06 李鹏 油、电双驱动模式的四轮车
CN203832262U (zh) * 2014-05-04 2014-09-17 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0382A (zh)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7959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驱动系统
CN203681649U (zh) 一种四轮异步逆相位转向铰接式客车结构
CN205075601U (zh) 一种纯电动太阳能充电连体船式水陆两栖电动车
CN103950382B (zh)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CN102890500A (zh) 一种新能源乘用车网络通讯系统
CN203832262U (zh) 前油后电双驱动车的选换挡操纵装置
CN103921680B (zh) 前油后电双驱动一体车
CN203832257U (zh) 前油后电双驱动一体车
CN203267759U (zh) 油、电双驱动模式的四轮车
CN102166949A (zh) 电辅助式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105292112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CN101875320A (zh) 双门三座微型电动汽车
CN201655063U (zh) 一种电驱动教练车
CN201777830U (zh) 履带式叉车
CN202624426U (zh) 一种旅游观光车
CN103935227B (zh) 一种插电式单缸智能混合动力车的控制方法
CN202764687U (zh) 油电两用四轮电动客车
CN104401408A (zh) 一种双方向盘可独立操作的汽车驾驶室
CN205059268U (zh) 一种绿化带修剪车辆
CN203331813U (zh) 多功能油电两用万向四轮车
CN212889973U (zh) 一种汽车移动驾驶座舱的推动装置
CN21350193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移动驾驶座舱的推动装置
CN202557294U (zh) 海涂沙滩沙漠旅游车
CN203186539U (zh) 发动机后置一体轴传动三轮车
CN202656814U (zh) 一种水陆空三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54800 Qinghe County Road, Qinghe Coun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eading vehic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4800 Lijiang street, Qinghe County, Xingtai, Hebei 36

Patentee before: HEBEI YOGOMO MOTOR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