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9484A -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9484A
CN103949484A CN201410141291.6A CN201410141291A CN103949484A CN 103949484 A CN103949484 A CN 103949484A CN 201410141291 A CN201410141291 A CN 201410141291A CN 103949484 A CN103949484 A CN 103949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over
inner cover
cold bed
recovery device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12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9484B (zh
Inventor
李江波
于云霞
顾晓庆
陈伟
吴吉浩
张广杰
陈文达
席超
陈艳辉
赵娜
朱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412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9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9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9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9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94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包括:内罩,呈腔体结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笼罩在冷床上方,以引导经冷床上的轧件加热后的热空气;输送通道,环绕所述内罩的所述开口设置,用于收集从所述开口的周围流出的热空气并将收集的热空气输送至余热利用设备。本发明用于安装在轧钢生产线的冷床上方,当轧件在冷床上冷却时,受热的空气经内罩收集、引导后进入输送通道,将热空气传送到各处用于供暖或加热,从而实现将热能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并且,本发明是利用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密度差和对流原理,无需任何外加动力。

Description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厂余热回收利用及热轧钢工艺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生产棒材、型钢等钢铁产品时,经过轧制工序之后要进入冷却工序。冷却工序即是将轧制后的半成品通过辊道等传输装置,送至冷床上进行自然冷却或喷水冷却,使轧件由冷却前的800~950℃降低到下冷床时的80~100℃以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轧件上的热能逐渐散失掉,明显造成能源浪费。但是,目前尚未见到业界采取有效措施将这部分散失的热能加以收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回收利用轧件在冷床上散失的热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包括:内罩,呈腔体结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笼罩在冷床上方,以引导经冷床上的轧件加热后的热空气;输送通道,环绕所述内罩的所述开口设置,用于收集从所述开口的周围流出的热空气并将收集的热空气输送至余热利用设备。
在上述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罩呈长方体形,所述开口占据所述内罩的整个下底面。
在上述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通道包括:外罩,与所述内罩结构相同,并包围所述内罩的四周及上方,且所述外罩的下边缘与所述内罩的下边缘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便于通过热空气;热气管,一端与所述外罩的内部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余热利用设备。
在上述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罩的下边缘低于所述内罩的下边缘。
在上述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罩的上部为弧形面。
在上述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罩和内罩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罩的外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罩的内壁。
在上述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罩的上表面上连接有吊索,所述吊索连接一起重装置,所述起重装置用于将所述外罩抬升、放下;所述热气管为柔性管道。
在上述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罩为耐火材料,所述外罩为耐火材料或锅炉用钢板。
在上述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通道包括:外罩,成中空仓型,将所述内罩包容在内,且所述外罩的下边缘与所述内罩的下边缘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便于通过热空气;热气管,一端在外罩的最高部分与所述外罩的内部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余热利用设备。
在上述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罩的下边缘低于所述内罩的下边缘。
分析可知,本发明用于安装在轧钢生产线的冷床上方,当轧件在冷床上冷却时,受热的空气经内罩收集、引导后进入输送通道,将热空气传送到各处用于供暖或加热,从而实现将热能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并且,本发明是利用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密度差和对流原理,无需任何外加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内罩、外罩及提升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主要包括内罩3、外罩4、热气管5,其中,外罩4和热气管5构成热空气向余热利用设备输出的输送通道。
具体而言,内罩3呈腔体结构,例如本优选实施例的内罩3呈长方体形。如图1,内罩3底部设有开口30,优选地,开口30占据内罩3的整个底面。应用时,开口30笼罩在冷床1的上方,以引导轧件2加热后的热空气62从内罩3的下边缘31逸出。外罩4和热气管5构成的输送通道环绕内罩3的开口30设置,收集从开口30的周围流出的热空气并将收集的热空气输送至余热利用设备。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输送通道中,外罩4与内罩3的结构基本相同,略呈长方体状的箱体结构,其底面省略形成一个开口用于容纳内罩3。如图1,整体而言,外罩4包围内罩3的四周及上方,且外罩4的下边缘41与内罩3的下边缘3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便于通过热空气,使热空气流入内罩3和外罩4之间的空间。优选地,外罩4的下边缘41低于内罩3的下边缘31。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热空气62的流动路径,热空气62沿着内罩3的下边缘31进入外罩4之后,再经由热气管5输送至余热利用设备。热气管5的一端与外罩4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余热利用设备。
优选地,如图1,外罩4的上部为中间向上隆起的弧形面,并且外罩4的各侧面、顶面连接处为圆角(优选外罩成中空仓型,将内罩包容在内;此时热气管的一端在外罩的最高部分与外罩的内部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余热利用设备)。热气管5的端部则与外罩4的最高部分连通,如此,可以使热空气快速地从外罩4中输出,减少热量损失。
为了能够同时移动本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外罩4和内罩3之间通过连接杆71连接,连接杆71的一端连接于内罩3的外壁,另一端连接于外罩4的内壁。此外,外罩4的上表面上还连接有吊索72,吊索72连接一起重装置73,起重装置73用于将外罩4抬升、放下。为了与此适应,在提升、落下外罩4时,不影响热气管5的稳定性,热气管5为柔性管道。
在制造材料方面,本优选实施例的内罩3由耐火材料制作而成,外罩4由耐火材料或锅炉用钢板制作而成,热气管5可以为普通蒸汽传输管道。此外,为了形成热气管5的柔性特点,热气管5为多段式结构,相邻的段之间通过软管或管道关节51连接。另外,优选热气管5的截面为圆形,与外罩4连通且成为一体或者连接固定。
在本优选实施例应用时,将其安装固定在冷床1的上方,通过内罩3将受高温轧件2加热的上行的热空气阻挡,转而向下。冷空气61从冷床1的下方支架11的间隙进入,带走轧件2散发的热量。受热后的热空气62从内罩3的下边缘31外溢后进入内罩3和外罩4之间的空间再上行,形成动力和压力,在外罩4内侧上端集中进入热气管5,热气管5传送热空气到其他地方,用于供暖或加热。
综上,本发明用于安装在轧钢生产线的冷床上方,当出轧钢机的轧件在冷床上冷却时,受热的空气经内罩引导,进入内罩和外罩之间,然后上行进入热气管,热气管将热空气输出至余热利用设备。可见,本发明利用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密度差和对流原理,不需要外加动力,可以将热能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Claims (10)

1.一种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罩,呈腔体结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笼罩在冷床上方,以引导经冷床上的轧件加热后的热空气;
输送通道,环绕所述内罩的所述开口设置,用于收集从所述开口的周围流出的热空气并将收集的热空气输送至余热利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呈长方体形,所述开口占据所述内罩的整个下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通道包括:
外罩,与所述内罩结构相同,并包围所述内罩的四周及上方,且所述外罩的下边缘与所述内罩的下边缘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便于通过热空气;
热气管,一端与所述外罩的内部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余热利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下边缘低于所述内罩的下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上部为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和内罩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罩的外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罩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上表面上连接有吊索,所述吊索连接一起重装置,所述起重装置用于将所述外罩抬升、放下;所述热气管为柔性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为耐火材料,所述外罩为耐火材料或锅炉用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通道包括:
外罩,成中空仓型,将所述内罩包容在内,且所述外罩的下边缘与所述内罩的下边缘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便于通过热空气;
热气管,一端在外罩的最高部分与所述外罩的内部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余热利用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的下边缘低于所述内罩的下边缘。
CN201410141291.6A 2014-04-09 2014-04-09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9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1291.6A CN103949484B (zh) 2014-04-09 2014-04-09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1291.6A CN103949484B (zh) 2014-04-09 2014-04-09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9484A true CN103949484A (zh) 2014-07-30
CN103949484B CN103949484B (zh) 2016-01-20

Family

ID=51326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129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9484B (zh) 2014-04-09 2014-04-09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94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5304A (zh) * 2016-04-06 2016-08-17 聊城市金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床余热回收装置
CN106944486A (zh) * 2017-04-11 2017-07-14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轧后钢材热量的转筒式冷床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20734A1 (de) * 1977-11-09 1979-05-10 Q Dot Corp Abwaermespeicher
JPH0255612A (ja) * 1988-08-17 1990-02-26 Kobe Steel Ltd 冷却床上鋼材の徐冷装置
CN101576244A (zh) * 2009-06-16 2009-11-11 张戈 热轧钢材余热回收工艺和余热回收装置
WO2013007813A1 (de) * 2011-07-13 2013-01-17 Werner Luz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ückgewinnung von wärmeenergie aus coils
CN203791359U (zh) * 2014-04-09 2014-08-2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20734A1 (de) * 1977-11-09 1979-05-10 Q Dot Corp Abwaermespeicher
JPH0255612A (ja) * 1988-08-17 1990-02-26 Kobe Steel Ltd 冷却床上鋼材の徐冷装置
CN101576244A (zh) * 2009-06-16 2009-11-11 张戈 热轧钢材余热回收工艺和余热回收装置
WO2013007813A1 (de) * 2011-07-13 2013-01-17 Werner Luz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ückgewinnung von wärmeenergie aus coils
CN203791359U (zh) * 2014-04-09 2014-08-2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忠等: "热轧冷却余热回收利用实践", 《2013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论文集》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5304A (zh) * 2016-04-06 2016-08-17 聊城市金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床余热回收装置
CN106944486A (zh) * 2017-04-11 2017-07-14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轧后钢材热量的转筒式冷床
CN106944486B (zh) * 2017-04-11 2019-10-22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轧后钢材热量的转筒式冷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9484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1359U (zh)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3949484A (zh) 冷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MX2016004318A (es) Planta de acero para la produccion de productos de metal largos y metodo de produccion correspondiente.
NZ583167A (en)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eel-plastic composite pipe using reuseable steam
CN104073606B (zh) 一种波纹管用高频感应加热设备
CN206637838U (zh) 一种用于获取高温高压空气的电加热容器
CN103276177A (zh) 用于棒线材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矫直一体化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5020712U (zh) 一种热锻大型螺母的生产线
WO2011138171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ÜCKGEWINNUNG VON ENERGIE HINTER EINER STRANGGIEßANLAGE
CN203923274U (zh) 一种波纹管用高频感应加热设备
CN103929840A (zh) 不锈钢矿物质发热电缆的生产工艺
CN104343770A (zh) 用于温等静压机工作缸内介质油的加热装置
CN204007234U (zh) 一种化工热气冷却器
CN204574779U (zh) 一种非晶磁粉芯烧结处理系统
CN204676118U (zh) 新型弯管加热器
CN203944820U (zh) 程控铸造模具
CN205119838U (zh) 一种烧结窑炉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7163225U (zh) 一种具有高效保温作用的罐体加热炉
CN203683615U (zh) 一种推钢式加热炉防止崩钢装置
CN204298435U (zh) 风冷式炉底辊
WO2015144651A3 (de) Gegenstrom wärmetauscher für staubbeladenes abgas metallurgischer anlagen
CN201778072U (zh) 钢丝等温淬火铅溶液恒温控制装置
CN104227901B (zh) 一种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及其加热方法
CN202452825U (zh) 钢带炉冷却结构
CN203807520U (zh) 一种用于大型设备封头热处理快速冷却的工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