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8865A -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8865A
CN103948865A CN201410179723.2A CN201410179723A CN103948865A CN 103948865 A CN103948865 A CN 103948865A CN 201410179723 A CN201410179723 A CN 201410179723A CN 103948865 A CN103948865 A CN 103948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stir
herba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97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西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797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8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8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8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25-40份,连翘6-15份,蒲公英8-16份,紫花地丁9-15份,败酱草10-16份,酒大黄3-9份,芒硝5-12份,生薏米15-25份,滑石12-25份,炮山甲4-9份,生甘草6-15份,皂刺5-10份,郁金6-15份,枳壳3-9份,杭芍6-15份。本发明主治急性泪囊炎,对急性泪囊炎的治愈有显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泪囊炎多由慢性泪囊炎转变而来,但也有开始即为急性原发细菌感染者。常见致病微生物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流感病毒等。急性泪囊炎可以在无泪道阻塞的基础上突然发生,也可由于鼻泪管阻塞的同时尚有泪小管的阻塞,使脓性分泌物不能排出,或在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发生,继发性感染所致。临床表现:常有慢性泪囊炎史;泪囊部高度红、肿、热、痛,重者同侧面部鼻部红肿,耳前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伴体温升高、全身不适;脓肿穿破皮肤可形成泪囊瘘。鉴别诊断:应与睑脓肿、睑蜂窝织炎、麦粒肿、泪囊部的血管神经水肿等相鉴别。而泪囊冲洗可通畅无阻。且其他各种疾病又有其主要特征,故一般诊断并不困难。常用治疗方式:局部热敷或涂鱼石脂软膏。给予磺胺类、抗生素等药物治疗。除去泪囊感染灶,建立鼻内引流通道,为治疗的基本原则。药物治疗局部滴用各种抗生素眼液,3~4次/天,滴药前挤压排空泪囊内分泌物,药液才能被吸入泪囊;全身用磺胺或抗生素,脓性分泌物可以消失,但不能解除阻塞和潴留,作为手术前的准备。冲洗泪道为了彻底清除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泪囊脓液冲洗干净后,再注入0.3~0.5ml抗生素。采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溶纤维素混合液冲洗,对于早期尚无固定形瘢痕的阻塞可以有较好的疗效。阻塞部位在鼻泪管处的患者,可以考虑泪道插管手术。先探通泪道,再进行泪道扩张,并置入泪管。将局部鼻腔黏膜和泪囊通过手术吻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引流泪液的通道。应根据情况选择其适应证:萎缩性鼻炎,狼疮、结核、梅毒患者,泪囊周围组织炎症或筛窦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瘤,角膜炎症,内眼炎,眼外伤等应首先考虑泪囊摘除。
现有的治疗急性泪囊炎的发明中,授权公告号CN102366561 A(申请号20111029503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中草药:柴胡15- 25 份;黄芩25- 35 份;黄莲15- 25 份;栀子15- 25 份;升麻15- 20份;紫花地丁10- 15 份;草决明10- 20 份;连翘10- 20 份;淡竹叶15- 25 份;茯苓15- 25 份;九里明10- 15 份;毛冬青15- 20 份;龙胆15- 25 份;青葙子10- 15 份;剪刀菜10- 15 份;叶下红10- 15 份;独脚金15- 20 份;石斛20- 30 份;石决明10-15 份;杜龟菜10- 15 份;加水2000 份,放入陶器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 分钟。授权公告号CN101152354 A(200710132972.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其组成: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地丁25克,天葵子25克;辅助方剂:便秘者加黄连、大黄各15克;红肿明显者加丹皮、赤芍各15克。
    以上发明对治愈急性泪囊炎还有不足之处,比如成本高昂,不易久服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治疗现状,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25-40份,连翘6-15份,蒲公英8-16份,紫花地丁9-15份,败酱草10-16份,酒大黄3-9份,芒硝5-12份,生薏米15-25份,滑石12-25份,炮山甲4-9份,生甘草6-15份,皂刺5-10份,郁金6-15份,枳壳3-9份,杭芍6-15份。
上述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优选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23-38份,连翘4-13份,蒲公英6-14份,紫花地丁7-13份,败酱草12-14份,酒大黄5-7份,芒硝7-10份,生薏米15-22份,滑石14-23份,炮山甲5-7份,生甘草8-13份,皂刺6-9份,郁金8-13份,枳壳5-7份,杭芍8-13份。
上述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更佳优选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32份,连翘11份,蒲公英12份,紫花地丁12份,败酱草13份,酒大黄6份,芒硝8份,生薏米20份,滑石18份,炮山甲6份,生甘草11份,皂刺7份,郁金11份,枳壳6份,杭芍11份。
根据前面任一所述的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郁金置于瓦片上烘干,在非铁质容器中打磨成粉,得到郁金粉;
(2)将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置于清水中浸泡1-2小时;
(3)将滑石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打磨成粉,得到滑石粉;
(4)将炮山甲加水单独文火慢煎30-70分钟,得炮山甲药剂;
(5)将步骤(4)中炮山甲药剂加入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蒲公英,枳壳,皂刺,酒大黄,生甘草,杭芍,紫花地丁转武火煎开,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所得郁金粉加入到步骤(5)所得滤液,加水慢煮40-90分钟,过滤,得滤液;
(7)将步骤(6)所得的滤液静置30分钟,冷却至60-80℃,加入芒硝和步骤(3)得到的滑石粉,搅拌溶液5-15分钟,制成汤剂。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2)浸泡1.2-1.8小时(优选1.5小时)。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4)文火慢煎40-60分钟(优选50分钟)。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6)慢煮45-85分钟(优选70分钟)。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7)冷却至65℃-75℃(优选70℃)。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7)搅拌时间取8-13分钟(优选10分钟)。根据上面任一项所述的中药汤剂还提供了在制备治疗急性泪囊炎、结膜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各原料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金银花:气清香,味淡、微苦。基原: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药性:甘,寒。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连翘:气微香,味苦。基原: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药性:苦,微寒。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蒲公英:气微,味微苦。基原: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药性:苦、甘,寒。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痛,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紫花地丁:味微苦而稍黏。基原: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药性: 苦、辛,寒。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痛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败酱草:基原:同属植物黄花败酱同作败酱草服用。药性:败酱草性寒微寒,味辛苦,:“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功用主治:败酱性辛散善降,其效可达上,中,下三焦。与公英,白及,徐长卿配伍,理气和胃,治胆汁反流性胃炎。与红藤,赤芍,莪术配伍,消热散瘀,治慢性盆腔炎。与薏苡仁,漏芦,虎杖配伍,清热解毒,治湿热痹症。究其药理,败酱草有抗病毒,抗肿瘤,利胆,利尿,促肝细胞再生等作用。
酒大黄:形如大黄片,表面深褐色,偶有焦斑,略有酒气。基原:酒大黄是属于大黄药材炮制品中的一种。药性: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功用主治: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热毒疮疡、暴赤眼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如大黄牡丹皮汤。行瘀通经功效,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闭止、产后瘀阻、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清热除湿功效,用于湿热壅滞之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热淋、石淋如八正散。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龈脓肿、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制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正虚邪实证。
芒硝:基原: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药性: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功用主治: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瘤。
生薏米:别名:药玉米,水玉米(东北),晚念珠(福建),六谷迷(广西),珍珠米(贵州), 有的地方俗称打腕子(因为其种子成熟后, 可将种仁去掉, 将种壳串起来,套在手腕上, 当作手链用), 或者打碗子(小孩玩其种子后, 可能会把碗打烂)。基原: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药性:味甘,性寒。无毒。功用主治: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的功能。温中散寒、补益气血。
滑石:气微,无味。基原: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药性: 甘、淡,寒。功用主治: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炮山甲:制备方法:炮山甲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片。全年均可捕捉,捕后杀死,剥取甲皮,放入沸水中烫,等鳞片自行脱落,捞出,洗净,晒干,名甲片。基原: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片。药性: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肝、胃二经。功用主治: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
生甘草:别名:美草、密甘(蜜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基原:双子叶植物豆科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药性:归心、肺、脾、胃经 。功用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皂刺: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基原: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药性:肝;肺经。功用主治: 消毒透脓;搜风;杀虫。主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本草汇言》: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沈氏曰,皂荚刺宜用头刺极尖锐者佳,刺下节如枝硬(梗)者,力薄不及也。姚继元云,治疠风癞疾,风癣风疮,搔痒风屑,与苦参同用,其力更倍。
郁金:基原: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药性:归肝、心、肺经。功用主治: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枳壳:基原: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药性:苦、辛、酸,温。归脾、胃经。功用主治: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杭芍:别名:毫芍、川芍。基原: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药性:性微寒,味苦、酸。
功用主治:柔肝止痛:用于肝阴虚肝阳亢之头痛眩晕,常配菊花。用于肝气不舍引起的胁腹疼痛及手足拘挛。养血调经:用于血虚月经不调、崩漏等证,常配当归、熟地、川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5g):金银花25份,连翘6份,蒲公英8份,紫花地丁9份,败酱草10份,酒大黄3份,芒硝5份,生薏米15份,滑石12份,炮山甲4份,生甘草6份,皂刺5份,郁金6份,枳壳3份,杭芍6份。
上述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郁金置于瓦片上烘干,在非铁质容器中打磨成粉,得到郁金粉;
(2)将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置于清水中浸泡1小时;
(3)将滑石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打磨成粉,得到滑石粉;
(4)将炮山甲加水单独文火慢煎30分钟,得炮山甲药剂;
(5)将步骤(4)中炮山甲药剂加入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蒲公英,枳壳,皂刺,酒大黄,生甘草,杭芍,紫花地丁转武火煎开,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所得郁金粉加入到步骤(5)所得滤液,加水慢煮40-90分钟,过滤,得滤液;
(7)将步骤(6)所得的滤液静置30分钟,冷却至60-80℃,加入芒硝和步骤(3)得到的滑石粉,搅拌溶液5-15分钟,制成汤剂。
典型案例一刘某某,男,22岁,济南历城区人,软件开发员。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眼部长期处于疲劳工作的状态,有泪囊炎病史,某日眼部泪囊处红肿同侧面部鼻部红肿,耳前及颌下淋巴结肿大且伴随发烧的症状,医院诊断为急性泪囊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患者服用了本发明所制得的中药汤剂。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中药汤剂,每日三次,每次400ml,10天为一个疗程。服用了一个疗程,病患泪囊部红肿消退,淋巴结肿大有所好转,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服用了三个疗程后,病患感觉眼部比以前舒适,由于泪囊炎病史所带来的眼部长期流泪的症状也有所改善,病患急性泪囊炎的病症痊愈。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5g):金银花40份,连翘15份,蒲公英16份,紫花地丁15份,败酱草16份,酒大黄9份,芒硝12份,生薏米25份,滑石25份,炮山甲9份,生甘草15份,皂刺10份,郁金15份,枳壳9份,杭芍15份。
上述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郁金置于瓦片上烘干,在非铁质容器中打磨成粉,得到郁金粉;
(2)将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置于清水中浸泡2小时;
(3)将滑石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打磨成粉,得到滑石粉;
(4)将炮山甲加水单独文火慢煎70分钟,得炮山甲药剂;
(5)将步骤(4)中炮山甲药剂加入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蒲公英,枳壳,皂刺,酒大黄,生甘草,杭芍,紫花地丁转武火煎开,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所得郁金粉加入到步骤(5)所得滤液,加水慢煮40-90分钟,过滤,得滤液;
(7)将步骤(6)所得的滤液静置30分钟,冷却至60-80℃,加入芒硝和步骤(3)得到的滑石粉,搅拌溶液5-15分钟,制成汤剂。
典型案例二李某某,34岁,化工厂工人,长期处在化学试剂污染环境中,原来由于工作环境恶劣,眼部造成感染,患有慢性泪囊炎,长期处于慢性泪囊炎的病症之中,某日,病患眼睛发红,泪囊处的血管肿大,并不停的流泪,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泪囊炎。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得的汤剂,服用本发明制得的中药汤剂当天,眼部流泪的症状明显好转,服用一个疗程之后,病患泪囊处血管消肿,眼睛的感染发红的症状也得到痊愈,服用三个疗程之后,病患的疾病已经全部治愈,由于慢性泪囊炎的引发的眼部不适感也有所改善。
实施例3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30g):金银花23份,连翘4份,蒲公英6份,紫花地丁7份,败酱草12份,酒大黄5份,芒硝7份,生薏米15份,滑石14份,炮山甲5份,生甘草8份,皂刺6份,郁金8份,枳壳5份,杭芍8份。
上述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郁金置于瓦片上烘干,在非铁质容器中打磨成粉,得到郁金粉;
(2)将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置于清水中浸泡1.2小时;
(3)将滑石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打磨成粉,得到滑石粉;
(4)将炮山甲加水单独文火慢煎40分钟,得炮山甲药剂;
(5)将步骤(4)中炮山甲药剂加入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蒲公英,枳壳,皂刺,酒大黄,生甘草,杭芍,紫花地丁转武火煎开,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所得郁金粉加入到步骤(5)所得滤液,加水慢煮40-90分钟,过滤,得滤液;
(7)将步骤(6)所得的滤液静置30分钟,冷却至60-80℃,加入芒硝和步骤(3)得到的滑石粉,搅拌溶液5-15分钟,制成汤剂。
典型案例三王某某,男,42岁,某公司高管,长期在电脑前工作,并伴有高度精神压力。有慢性泪囊炎病史,某日王某某泪囊处突发疼痛感,并伴有泪囊处发红、肿大的症状,患者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医院诊断结果为突发性急性泪囊炎。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得的汤剂,服用三天,每天三次,每次300ml,病患视力有明显好转,疼痛感也有所减轻,服用两个疗程后,泪囊处疼痛感消除,泪囊处发红、肿大的症状得到治愈,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服用本发明三个疗程后,由于慢性泪囊炎病史所带来的眼部不适的感觉也有所改善。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7g):金银花38份,连翘13份,蒲公英14份,紫花地丁13份,败酱草14份,酒大黄7份,芒硝10份,生薏米22份,滑石23份,炮山甲7份,生甘草13份,皂刺9份,郁金13份,枳壳7份,杭芍13份。
上述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郁金置于瓦片上烘干,在非铁质容器中打磨成粉,得到郁金粉;
(2)将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置于清水中浸泡1.8小时;
(3)将滑石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打磨成粉,得到滑石粉;
(4)将炮山甲加水单独文火慢煎60分钟,得炮山甲药剂;
(5)将步骤(4)中炮山甲药剂加入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蒲公英,枳壳,皂刺,酒大黄,生甘草,杭芍,紫花地丁转武火煎开,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所得郁金粉加入到步骤(5)所得滤液,加水慢煮40-90分钟,过滤,得滤液;
(7)将步骤(6)所得的滤液静置30分钟,冷却至60-80℃,加入芒硝和步骤(3)得到的滑石粉,搅拌溶液5-15分钟,制成汤剂。
典型案例四赵某某,女,21岁,大学生,长期近距离使用手机,用眼不卫生。某日,赵某眼部有疼痛感,用手揉搓后眼部流泪不止,当时赵某并没有及时就医,几天后赵某泪囊部位出现浮肿的现象,眼部视力下降,并感染发红,眼部流泪的症状加剧,并且伴有发烧的症状,随后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泪囊炎,在医生的建议下,病患服用了本发明所制得的中药汤剂。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中所得的汤剂,服用当天,病患的眼部疼痛感明显降低,眼部浮肿有所好转,服用一个疗程之后,泪囊处的浮肿消退,眼部流泪的症状得到治愈,视力开始恢复,眼部感染发红症状消退,服用两个疗程之后,赵某的急性泪囊炎症状的到了根本的治愈,眼部恢复到正常状态。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0g):金银花32份,连翘11份,蒲公英12份,紫花地丁12份,败酱草13份,酒大黄6份,芒硝8份,生薏米20份,滑石18份,炮山甲6份,生甘草11份,皂刺7份,郁金11份,枳壳6份,杭芍11份。
上述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郁金置于瓦片上烘干,在非铁质容器中打磨成粉,得到郁金粉;
(2)将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置于清水中浸泡1.5小时;
(3)将滑石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打磨成粉,得到滑石粉;
(4)将炮山甲加水单独文火慢煎50分钟,得炮山甲药剂;
(5)将步骤(4)中炮山甲药剂加入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蒲公英,枳壳,皂刺,酒大黄,生甘草,杭芍,紫花地丁转武火煎开,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所得郁金粉加入到步骤(5)所得滤液,加水慢煮40-90分钟,过滤,得滤液;
(7)将步骤(6)所得的滤液静置30分钟,冷却至60-80℃,加入芒硝和步骤(3)得到的滑石粉,搅拌溶液5-15分钟,制成汤剂。
实验例  为了验证本发明对急性泪囊炎的疗效,选取有急性泪囊炎症状二条或二条以上者200人,平均年龄为30岁,根据病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0人,对照组50人。实验组服用实施例5所得中药汤剂,每日三次,每次300ml,10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他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观察期限10天,实验前1天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全面的检查,实验时定期查看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及感受,并做好记录。
1、对两组药物的疗效进行记录,结果如下表1。(判定标准,有效:由急性泪囊炎引起的不适症状得到改善;无效:由急性泪囊炎引起的不适症状无变化。)
表1: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其中君药为:金银花、酒大黄、生甘草,联合作君。臣药为: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薏米。佐药为:败酱草、皂刺、郁金、枳壳、杭芍。使药为:芒硝、滑石、炮山甲。君药在本发明中承担着主治功效;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佐药治疗兼症,减缓君药和臣药的烈性;芒硝、滑石、炮山甲作为使药,起着药引的作用。
从上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对治愈急性泪囊炎病的有效率为98%,治愈率高达97%。高出对照组29%,本发明对治愈急性泪囊炎效果显著。

Claims (10)

1.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25-40份,连翘6-15份,蒲公英8-16份,紫花地丁9-15份,败酱草10-16份,酒大黄3-9份,芒硝5-12份,生薏米15-25份,滑石12-25份,炮山甲4-9份,生甘草6-15份,皂刺5-10份,郁金6-15份,枳壳3-9份,杭芍6-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23-38份,连翘4-13份,蒲公英6-14份,紫花地丁7-13份,败酱草12-14份,酒大黄5-7份,芒硝7-10份,生薏米15-22份,滑石14-23份,炮山甲5-7份,生甘草8-13份,皂刺6-9份,郁金8-13份,枳壳5-7份,杭芍8-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30份,连翘11份,蒲公英12份,紫花地丁12份,败酱草13份,酒大黄6份,芒硝8份,生薏米20份,滑石18份,炮山甲6份,生甘草11份,皂刺7份,郁金11份,枳壳6份,杭芍1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郁金置于瓦片上烘干,在非铁质容器中打磨成粉,得到郁金粉;
(2)将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置于清水中浸泡1-2小时;
(3)将滑石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打磨成粉,得到滑石粉;
(4)将炮山甲加水单独文火慢煎30-70分钟,得炮山甲药剂;
(5)将步骤(4)中炮山甲药剂加入生薏米,金银花,败酱草,连翘,蒲公英,枳壳,皂刺,酒大黄,生甘草,杭芍,紫花地丁武火煎开,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所得郁金粉加入到步骤(5)所得滤液,加水慢煮40-90分钟,过滤,得滤液;
(7)将步骤(6)所得的滤液静置30分钟,冷却至60-80℃,加入芒硝和步骤(3)得到的滑石粉,搅拌溶液5-15分钟,制成汤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浸泡1.2-1.8小时(优选1.5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文火慢煎40-60分钟(优选5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6)慢煮45-85分钟(优选7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7)冷却至65℃-75℃(优选7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7)搅拌时间取8-13分钟(优选1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汤剂在制备治疗急性泪囊炎、结膜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410179723.2A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948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9723.2A CN103948865A (zh)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9723.2A CN103948865A (zh)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8865A true CN103948865A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26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9723.2A Pending CN103948865A (zh)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88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0176A (zh) * 2016-06-28 2016-09-07 孙明香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散剂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2293A (zh) * 2007-09-20 2008-04-02 吴月 治疗肝风湿热上攻之泪囊炎的中药
KR20110030824A (ko) * 2009-09-18 2011-03-24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제미플록사신을 포함하는 안구 감염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점안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2293A (zh) * 2007-09-20 2008-04-02 吴月 治疗肝风湿热上攻之泪囊炎的中药
KR20110030824A (ko) * 2009-09-18 2011-03-24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제미플록사신을 포함하는 안구 감염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점안제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思澍: "《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 29 February 1996, article ""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杨思澍,第1868页,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 pages: 1868 *
段俊国: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31 October 2005, article "参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段俊国,第143-144页,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pages: 143-14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0176A (zh) * 2016-06-28 2016-09-07 孙明香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散剂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0640A (zh)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制剂
CN105031020A (zh)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3632B (zh) 一种治疗便秘型蜂窝组织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4547698B (zh) 一种无痛治疗痔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574A (zh) 治疗感冒发烧的清热解表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948866A (zh) 治疗虹膜睫状体急性炎症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CN104958581A (zh) 一种用于治疗毛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948865A (zh) 一种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CN103432466B (zh) 治疗女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639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0836B (zh) 一种治疗自发型球结膜下出血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2743623B (zh) 一种治疗尿频尿急型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2579623B (zh) 一种治疗外伤型臁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2579777B (zh) 一种治疗搔痒型臁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2198258B (zh) 一种治疗肾阴亏虚型中耳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5709101A (zh)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204B (zh)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
CN102205057B (zh) 一种治疗结膜充血型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CN102631633B (zh) 一种治疗便秘型红丝疔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5169111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225342A (zh) 治疗肾炎水肿的中药制剂及制法
CN104721786A (zh) 一种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3952A (zh) 一种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67650A (zh) 慢性痢疾活血止痢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110855A (zh) 一种治疗溲赤型天行赤眼的中药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