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7088B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7088B
CN103947088B CN201280056836.2A CN201280056836A CN103947088B CN 103947088 B CN103947088 B CN 103947088B CN 201280056836 A CN201280056836 A CN 201280056836A CN 103947088 B CN103947088 B CN 1039470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electric rotating
terminal board
rotating machine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68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7088A (zh
Inventor
山田贤
小野浩
小野浩一
矢崎学
源田太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47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7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7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7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machines with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rying cooling medium, e.g. wit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6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leads, i.e. conducting wire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该旋转电机具备:卷绕有多相的线圈导线的定子;收容所述定子的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将从所述定子引出的所述各相的线圈导线的端部与对应的外部的供电线连接的端子台,其中,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向所述定子供给冷却液,所述端子台具有:一端与所述外部的供电线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各相的线圈导线的端部连接的多个中继导体;以及由绝缘性材料形成且保持所述多个中继导体的端子台主体。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辆驱动或再生发电等中使用的旋转电机。
本申请基于2011年11月22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1-255216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车辆驱动或再生发电等中使用的旋转电机被作为驱动马达使用时,使交流电流错开相位而对卷绕于定子的多个线圈导线进行通电。因此,将各相的线圈导线的端部捆扎于一处,且分别与外部的对应的相的供电线连接。该各相的线圈导线的端部与外部的供电线的连接通常在端子台处进行,该端子台设置于收容定子的壳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端子台在通过绝缘性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的端子台主体上,将旋转电机的相数量的母线(中继导体)相互分离设置。而且,在各母线的一端侧连接外部的供电线,另一方面,在各母线的另一端侧连接各相的线圈导线的端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6-340585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者们研究了通过更简单的结构将各接线部维持成绝缘状态的情况。即,研究了如下情况:在定子的外周面接近地设置端子台,在端子台主体上设置:使各母线的与线圈导线连接的接线部分别分离而配置的基壁;位于旋转电机壳体的内壁与基壁上的接线部之间且沿着基壁的端缘配置的外侧壁;从外侧壁向基壁侧延伸出,并与外侧壁一起对各接线部的周边区域进行绝缘的多个隔壁。
根据上述结构,可知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将各接线部维持成绝缘状态。然而,考虑到当用于对定子进行冷却的冷却液进入到端子台的内部时,冷却液的流动会被隔壁妨碍,混入到冷却液中的杂质可能蓄积在接线部的周边区域。并且,当杂质大量地蓄积于接线部的周边区域时,可能会阻碍相邻的接线部间的绝缘。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的课题,进一步进行了研究。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其使混入到冷却液中的杂质不会蓄积在端子台上的接线部的周围,能够长期维持端子台上的接线部间的绝缘性。
解决方案
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结构。
(1)即,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旋转电机具备:卷绕有多相的线圈导线的定子;收容所述定子的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将从所述定子引出的所述各相的线圈导线的端部与对应的外部的供电线连接的端子台,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向所述定子供给冷却液,所述端子台具有:一端与所述外部的供电线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各相的线圈导线的端部连接的多个中继导体;以及由绝缘性材料形成且保持所述多个中继导体的端子台主体,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台主体具备:将所述各中继导体与对应的线圈导线的端部的接线部分别分离配置的基壁;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基壁上的所述接线部之间且沿着所述基壁的端缘配置的外侧壁;从所述外侧壁或所述基壁延伸出,且与所述外侧壁一起对所述接线部的周边区域进行绝缘的多个隔壁;由所述基壁、所述外侧壁、所述多个隔壁包围而形成,来收容所述接线部的接线空间部;以及使所述接线空间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壁侧连通的狭缝。
(2)在上述(1)记载的旋转电机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狭缝从所述接线空间部侧向铅垂下方开口。
(3)在上述(1)或(2)记载的旋转电机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各中继导体具有比所述狭缝的宽度薄的固定厚度的板状部,所述板状部从与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到所述狭缝中。
(4)在上述(3)记载的旋转电机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板状部设有弯折部或弯曲部。
(5)在上述(4)记载的旋转电机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多个中继导体中的一个中继导体的板状部相对于所述狭缝的插入方向与其他的中继导体的板状部相对于对应的所述狭缝的插入方向不同。
(6)在上述(3)记载的旋转电机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多个中继导体中的一个中继导体的板状部相对于所述狭缝的插入方向与其他的中继导体的板状部相对于对应的所述狭缝的插入方向不同。
(7)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旋转电机具备:卷绕有多相的线圈导线的定子;收容所述定子的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将从所述定子引出的所述各相的线圈导线的端部与对应的外部的供电线连接的端子台,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向所述定子供给冷却液,所述端子台具有:一端与所述外部的供电线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各相的线圈导线的端部连接的多个中继导体;以及由绝缘性材料形成且保持所述多个中继导体的端子台主体,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台主体具备:基壁,其将所述各中继导体与对应的线圈导线的端部的接线部分别分离配置;隔壁,其在所述基壁上沿着与所述基壁交叉的方向竖立设置,且将所述各接线部间分隔;以及狭缝,其具有插入口和导体收容部,该插入口供所述中继导体从所述端子台主体的外部向所述端子台主体插入,该导体收容部形成在所述基壁与所述隔壁之间。
(8)上述(7)记载的旋转电机还可以构成为,具备:外侧壁,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基壁上的所述接线部之间且沿着所述基壁的端缘配置;以及接线空间部,其由所述基壁、所述外侧壁、所述隔壁包围而形成,且收容所述接线部,其中,所述狭缝使所述接线空间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侧连通。
(9)上述(7)或(8)记载的旋转电机还可以构成为,所述狭缝向所述接线部的铅垂下方开口。
(10)上述(9)记载的旋转电机还可以构成为,所述各中继导体具有比所述狭缝的宽度薄的固定厚度的板状部,所述板状部从与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到所述狭缝中。
(11)上述(7)或(8)记载的旋转电机还可以构成为,所述各中继导体具有比所述狭缝的宽度薄的固定厚度的板状部,所述板状部从与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到所述狭缝中。
(12)在上述(11)记载的旋转电机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板状部设有弯折部或弯曲部。
(13)在上述(10)记载的旋转电机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板状部设有弯折部或弯曲部。
(14)在上述(7)或(8)记载的旋转电机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导体收容部在其宽度中具有比所述中继导体的厚度宽的部分。
(15)在上述(9)记载的旋转电机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导体收容部在其宽度中具有比所述中继导体的厚度宽的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1),基壁上的各中继导体的与线圈导线连接的接线部由基壁、外侧壁、隔壁包围,因此能够将接线部与周围维持为绝缘状态。而且,能够将进入到端子台的内部的冷却液从端子台的内侧的接线空间部通过狭缝向壳体的内壁侧排出。因此,能够将混入到冷却液中的杂质蓄积于端子台上的接线部的周围的情况防患于未然。其结果是,能够长期维持端子台上的接线部间的绝缘性。
根据上述(2),流入到接线空间部中的含有杂质的冷却液受到重力而流入到狭缝内,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杂质蓄积于接线部的周围的情况。
根据上述(3),在中继导体上设有比狭缝的宽度薄的固定厚度的板状部,该板状部从与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到狭缝中,因此,在板状部与狭缝形成部之间形成间隙。并且,通过该间隙,能够将流入到端子台的内部的冷却液或混入到该冷却液中的杂质向壳体的内壁侧可靠地排出。
此外,即使因中继导体与端子台主体的线膨胀系数之差而在中继导体与端子台主体之间产生了与温度变化对应的相对位移的情况下,该相对位移也能够由在板状部与狭缝形成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吸收,因此能够将在端子台主体上产生不需要的应力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根据上述(4),板状部能够通过弯折部或弯曲部而形成为与壳体等其他的部件的形状或布局对应的高自由度的形状,且能够将温度的变化时在端子台主体上产生大应力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根据上述(5)或(6),一个中继导体的板状部相对于狭缝的插入方向与其他的中继导体的板状部相对于对应的狭缝的插入方向不同。因此,能够容易将所述一个中继导体的接线部在基壁上设定成与至少另一个中继导体的接线部大致相同的高度。
根据上述(7),基壁上的各中继导体的与线圈导线连接的接线部分别分离配置,且由沿着与基壁交叉的方向竖立设置的隔壁分隔,因此能够将接线部维持成绝缘状态。
根据上述(8),能够将进入到端子台的内部的冷却液从端子台的内侧的接线空间部通过狭缝向壳体的内壁侧排出。因此,能够将混入到冷却液中的杂质蓄积于端子台上的接线部的周围的情况防患于未然。其结果是,能够长期维持端子台上的接线部间的绝缘性。
根据上述(9),流入到接线空间部中的含有杂质的冷却液受到重力而流入到狭缝内,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杂质蓄积于接线部的周围的情况。
根据上述(10)或(11),在中继导体上设有比狭缝的宽度薄的固定厚度的板状部,该板状部从与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到狭缝中,因此,在板状部与狭缝形成部之间形成间隙。并且,通过该间隙,能够将流入到端子台的内部的冷却液或混入到该冷却液中的杂质向壳体的内壁侧可靠地排出。
此外,即使因中继导体与端子台主体的线膨胀系数之差而在中继导体与端子台主体之间产生了与温度变化对应的相对位移的情况下,该相对位移也能够由在板状部与狭缝形成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吸收,因此能够将在端子台主体上产生不需要的应力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根据上述(12)或(13),板状部能够通过弯折部或弯曲部而形成为与壳体等其他的部件的形状或布局对应的高自由度的形状,且能够将温度的变化时在端子台主体上产生大应力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根据上述(14)或(15),在导体收容部与中继导体之间形成间隙。并且,通过该间隙,能够将流入到端子台的内部的冷却液或混入到该冷却液中的杂质向壳体的内壁侧可靠地排出。
此外,即使因中继导体与端子台主体的线膨胀系数之差而在中继导体与端子台主体之间产生了与温度变化对应的相对位移的情况下,该相对位移也能够由在导体收容部与中继导体之间形成的间隙吸收,因此能够将在端子台主体上产生不需要的应力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中使用的端子台的从正面侧斜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的从图2的左侧斜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的从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的母线(中继导体)的组装的端子台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的与图2的A-A截面对应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的利用图2的B-B截面部分剖切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的利用图2的C-C截面部分剖切时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的与图2的C-C截面对应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的与图9的D-D截面对应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的与图9的E-E截面对应的剖视图。
图12是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连接的供电线连接用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上连接有连接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与图13的F-F截面对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箭头UP表示旋转电机在安装于车辆时成为铅垂上方的朝向,箭头Ax的方向表示沿着旋转电机的轴心的方向(轴向),箭头R的方向表示沿着旋转电机的径向的方向(径向)。
图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是在电动机动车或混合动力车辆的车辆驱动和再生发电中使用的三相交流式的旋转电机,在圆环状的定子1的内侧配置有未图示的能够旋转的转子。转子经由减速机构等而与车辆的车轴连结。
定子1具备:以凸极集中绕组的方式安装有多个线圈导线5的圆环状的定子铁心2;将该定子铁心2向内侧压入固定的大致圆筒状的支架6。而且,在该定子1中,在从定子铁心2向支架6的径向外侧引出的U相、V相、W相的各线圈导线5的供电侧的端部上分别连接有对应的相的供电端子7U、7V、7W。
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导线5采用横长的矩形截面的扁线。
定子铁心2通过将正面观察下为大致扇状的多个分割铁心片8组装成圆环状而构成,在各分割铁心片8上分别卷绕有线圈导线5。卷绕于分割铁心片8的各线圈导线5的一端侧按各相集中而与对应的相的供电端子7U、7V、7W连接。各线圈导线5的另一端侧全部集中于一处,作为中点连结部18而相互电连接。因此,在该定子铁心2中,各相的线圈导线5以Y字接线方式连接。
U相、V相、W相的各集中于一处的线圈导线5的供电侧的连接端5Eu、5Ev、5Ew和同样集中于一处的线圈导线5的中点连结部18从定子1的外周上的一部分的特定区域向定子1的径向外侧引出。具体而言,连接端5Eu、5Ev、5Ew和中点连结部18从相邻的特定的两个分割铁心片8的外周区域向径向外侧引出。图1中,19是对构成中点连结部18的线圈导线5进行抱持,并通过熔合处理而与各线圈导线5连接的金属制的捆束板。
上述那样构成的定子1与端子台3一起固定设置在金属制的壳体4的内部,该端子台3用于将供电端子7U、7V、7W与外部的供电线连接。在壳体4的下端设有截面大致L字状的角部,端子台3配置在壳体4内的该角部的附近。
图2~图4是表示端子台3的整体的外观的图。
如这些图所示,端子台3具有:通过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的端子台主体10;由该端子台主体10保持的U、V、W的三相的母线11U、11V、11W(中继导体)。各母线11U、11V、11W由整体大致固定厚度的导电性的金属板形成。
端子台主体10具备向与定子1的轴心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出的圆弧状的基壁22、将基壁22的圆弧形状的除了内周侧之外的三方包围的外侧壁23,不存在外侧壁23的基壁22的内周侧面向定子1(支架6)的外周面。因此,端子台主体10在端子台3与定子1一起固定设置于壳体4内的状态下,形成由基壁22、外侧壁23、定子1的外周面包围的凹状空间。
在此,在将端子台主体10的基壁22中的、外侧壁23突出一侧的面称为前表面时,在基壁22的前表面上,U、V、W这三相的母线11U、11V、11W的与对应的线圈导线5连接的接线部11Ua、11Va、11Wa沿着圆弧方向分离配置。图中的符号12是在各母线11U、11V、11W上的接线部11Ua、11Va、11Wa处设置的螺栓插通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各接线部11Ua、11Va、11Wa从下方朝上方按照U、V、W的顺序排列,在基壁22上的最下端的接线部11Ua的铅垂方向大致正下方位置设有用于将端子台3(端子台主体10)与壳体4结合的螺栓紧固部13。图2中的符号13a是供图1所示的紧固用的螺栓25插入的螺栓插通孔。另外,图1中的符号24是用于将线圈导线5侧的供电端子7U、7V、7W与对应的各接线部11Ua、11Va、11Wa结合的螺栓。
在端子台主体10的基壁22的前表面上,设有将W相的接线部11Wa与V相的接线部11Va之间分隔的第一隔壁27、将V相的接线部11Va与U相的接线部11Ua之间分隔的第二隔壁28、将U相的接线部11Ua与螺栓紧固部13之间分隔的第三隔壁29。上述的第一隔壁27、第二隔壁28、第三隔壁29从在外侧壁23的圆弧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位置向基壁22侧延伸出。更确切而言,上述的隔壁27、28、29在端子台3与定子1一起固定于壳体4内时,向朝着定子1的大致轴心的方向(R方向)分别延伸出,各延伸出的区域与基壁22连接。
第一隔壁27与基壁22和外侧壁23的上端部区域一起将W相的接线部11Wa包围而形成W相接线部的绝缘空间30W。另外,第一隔壁27和第二隔壁28与基壁22和外侧壁23的中间区域一起将V相的接线部11Va包围而形成V相接线部的绝缘空间30V。另外,第二隔壁28和第三隔壁29与基壁22和外侧壁23的更下方的中间区域一起将U相的接线部11Ua包围而形成U相接线部的绝缘空间30U。
另外,第三隔壁29与基壁22和外侧壁23的下端部区域一起将螺栓紧固部13包围而形成绝缘空间30N。如图1所示,以在轴向Ax上与螺栓紧固部13的螺栓25的头部分离的方式,将从定子1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中点连结部18插入到该绝缘空间30N内。因此,中点连结部18通过第三隔壁29和外侧壁23,相对于相邻的U相的接线部11Ua或壳体4而被电绝缘。
在端子台主体10的外侧壁23的靠下方的中间区域,以一部分向U相的绝缘空间30U内鼓出的方式设有大致箱形状的连接器连接部31。连接器连接部31具有构成外侧壁23的中间区域的一部分的箱上壁31a及箱侧壁31b(参照图2)、将箱上壁31a和箱侧壁31b的两侧的端面闭塞的箱端壁31c、31d(参照图3、图4),箱形状的六面中的相当于与箱上壁31a对置的壁的区域和相当于与箱侧壁31b对置的壁的区域连续地开口。如图3所示,连接器连接部31在外侧壁23的外表面侧的下端通过箱上壁31a、箱侧壁31b、两侧的箱端壁31c、31d而形成凹状部32。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箱形状的连接器连接部31构成外侧壁23的一部分。
在连接器连接部31的凹状部32内,前述的三相的母线11U、11V、11W的供电线连接侧的接线部11Ub、11Vb、11Wb沿着轴向Ax排列成一列而设置。
图5是表示各母线11U、11V、11W的形状和母线11U、11V、11W相对于端子台主体10组装的组装状态的图。
如该图所示,各母线11U、11V、11W中,线圈侧的接线部11Ua、11Va、11Wa和供电线侧的接线部11Ub、11Vb、11Wb分别由平坦的壁形成,各接线部11Ua、11Va、11Wa和11Ub、11Vb、11Wb分别通过弯折的连接壁11Uc、11Vc、11Wc连接。线圈侧的各接线部11Ua、11Va、11Wa沿着基壁22的前表面而以铅垂姿态配置在对应的各绝缘空间30U、30V、30W内。而且,供电线侧的各接线部11Ub、11Vb、11Wb沿着箱上壁31a的下表面而以水平姿态配置在连接器连接部31的凹状部32内。
各母线11U、11V、11W穿过在端子台主体10的外侧壁23上形成的狭缝33U、33V、33W,将线圈侧的各接线部11Ua、11Va、11Wa和连接壁11Uc、11Vc、11Wc的一部分向端子台主体10的内侧(绝缘空间30U、30V、30W存在的一侧)捅入。
在此,说明各母线11U、11V、11W及对应的狭缝33U、33V、33W的详细情况。
首先,对W相、V相的母线11W、11V、狭缝33W、33V进行说明。
图6~图11是表示狭缝33W、33V及其周边部的详细情况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7、图10、图11示出供电端子7W、7V通过螺栓24而与母线11W、11V结合的状态。
W相的母线11W如图5所示,在以铅垂姿态配置于基壁22的前表面上的接线部11Wa的下端连设有向基壁22侧大致水平地弯折的连接壁11Wc的弯折片部11Wc-1,在弯折片部11Wc-1的径向(R方向)外侧的端部连接有沿着外侧壁23的外表面配置的连接壁11Wc的拉回部11Wc-2。在拉回部11Wc-2的下端连接有以水平姿态配置在凹状部32内的接线部11Wb。
V相的母线11V如图5所示,在以铅垂姿态配置于基壁22的前表面上的接线部11Va的下端连设有沿着基壁22的前表面笔直地向下方延伸出的连接壁11Vc的下方延伸部11Vc-1,在该下方延伸部11Vc-1的下端连接有沿着连接器连接部31的箱上壁31a的下表面配置的连接壁11Vc的拉回部11Vc-2。
如图2、图3、图5及图6~图11所示,W相用的狭缝33W和V相用的狭缝33V形成为沿着铅垂方向的边侧长的大致L字状。上述的狭缝33W、33V的槽宽w设定为比母线11W、11V的厚度t宽的尺寸(w>t)(参照图5)。
如图6~图11所示,W相用的狭缝33W从外侧壁23跨第一隔壁27和基壁22的一部分而形成。具体而言,在第一隔壁27上的与基壁22交界的交界部中的从外侧壁23延伸出规定长度的延伸范围内设有狭缝33W的垂直槽部33W-1(从W相的绝缘空间30W侧向下方开口)。而且,在基壁22上以与垂直槽部33W-1的底部相连的方式设有狭缝33W的水平槽部33W-2,上述的槽部33W-1、33W-2与外侧壁23的大致L字状的贯通部连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跨第一隔壁27上的与基壁22交界的交界部和第一隔壁27的延伸基部这样的部位经由狭缝33W而与外侧壁23的外部(壳体4的内壁与外侧壁23之间的空间)连通。母线11W的接线部11Wa和连接壁11Wc的弯折片部11Wc-1向狭缝33W插入。
图6、图11中的符号34是为了利用螺栓24将供电端子7W、7V与母线11W、11V的接线部11Wa、11Va结合而埋入到基壁22内的埋入螺母。虽然未图示,但是在基壁22内的与绝缘空间33U对应的区域同样地设有用于通过螺栓24将供电端子7U与母线11U的接线部11Ua结合的埋入螺母。
另外,如图6所示,基壁22的W相用的母线设置面22w设定得比V相用的母线设置面22v的轴向(Ax)方向的高度低,以避免因W相用的狭缝33W而无法充分确保V相的埋入螺母34的周边区域的壁厚的情况。
在第一隔壁27的面向狭缝33W内的部位设有一对卡止突起35、36,这一对卡止突起35、36用于在其与对置的狭缝33W的壁之间将插入到狭缝33W内的母线11W夹持固定。一方的卡止突起35设置在第一隔壁27的一般部位的厚度的范围内,另一方的卡止突起36在第一隔壁27的延伸基部侧向轴向上方隆起而设置。并且,一方的卡止突起35跨狭缝33W的终端部侧的径向(R方向)的比较长的范围形成,另一方的卡止突起36在外侧壁23的附近沿径向(R方向)形成得短。而且,如图3、图5、图10所示,另一方的卡止突起36相对于一方的卡止突起35向上方分离配置,在两卡止突起35、36之间确保有上下方向的间隙。
因此,在狭缝33W内设置有母线11W的状态下,在狭缝形成部与母线11W之间确保有使第一隔壁27的上表面侧与外侧壁23的外侧连通的间隙。因此,在运转中向定子1供给的冷却液L进入到端子台3的绝缘空间30W内的情况下,该冷却液L通过狭缝33W而向外侧壁23的外部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母线11W的接线部11Wa和弯折片部11Wc-1在与板厚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沿着径向(R方向)插入到外侧壁23的狭缝33W内。
如上述那样,狭缝33W具有:供母线11W(中继导体)从端子台主体10的外部向端子台主体10插入的插入口;在基壁22与第一隔壁之间收容母线11W的导体收容部。在导体收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母线11W的厚度比导体收容部的宽度薄。即,导体收容部在其宽度中具有比中继导体的厚度宽的部分。
如图3、图5、图11所示,V相用的狭缝33V从外侧壁23跨第二隔壁28和箱上壁31a的一部分而形成。狭缝33V从V相的绝缘空间30V侧向铅垂下方开口。母线11V的接线部11Va和连接壁11Vc的下方延伸部11Vc-1向该狭缝33V插入。
另外,如图2所示,在端子台3的第二隔壁28的下表面与箱上壁31a之间,设有用于将插入到狭缝33V内的母线11V的下方延伸部11Vc-1相对于相邻的母线11U的接线部11Ua进行电绝缘的辅助隔壁37。该辅助隔壁37也一体结合于基壁22的前表面,而在该辅助隔壁37与基壁22交界的交界部形成有构成狭缝33V的一部分的垂直槽部33V-1(参照图11)。在该垂直槽部33V-1侧的壁上设有一对卡止突起38、39,这一对卡止突起38、39用于在其与对置的狭缝33V的壁之间将插入到狭缝33V内的母线11V夹持固定。
母线11V由卡止突起38、39保持在狭缝33V内,但是在母线11V与狭缝形成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在用于对定子1进行冷却的冷却液L进入到端子台3的绝缘空间30V内的情况下,该冷却液L通过狭缝33V而向外侧壁23的外部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母线11V的接线部11Va和下方延伸部11Ac-1在与板厚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沿着径向(R方向)插入到狭缝33V内。
接下来,对U相的母线11U和狭缝33U进行说明。
U相的母线11U如图5所示,在以铅垂姿态配置于基壁22的前表面上的线圈侧的接线部11Ua的下端,将连接壁11Uc弯折而设置成沿着第三隔壁29的上表面。连接壁11Uc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曲柄状的方式形成,在与接线部11U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以倾斜设定角度的方式连设有供电线侧的接线部11Ub。
如图2、图3、图5所示,U相用的狭缝33U跨箱端壁31c和箱侧壁31b的一部分而形成。该狭缝33U沿着轴向(Ax方向)大致水平地形成,其槽宽w与其他的狭缝33W、33V同样地设定为比母线11U的厚度t宽的尺寸(w>t)(参照图5)。而且,对U相的前缘空间30U的下端进行分隔的第三隔壁29朝着箱侧壁31b而向下方倾斜地形成,U相用的狭缝33U形成在箱侧壁31b中的与第三隔壁29连接的连接部所相邻的位置上。因此,U相用的狭缝33U也从U相的绝缘空间30U侧向大致铅垂下方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U相用的母线11U的供电线侧的接线部11Ua和连接壁11Uc的一部分在与板厚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沿着轴向(Ax方向)插入到狭缝33U内。
在插入到狭缝33U内的母线11U与狭缝形成部之间确保有间隙。因此,进入到端子台3的绝缘空间30U内的冷却液L通过该间隙而向外侧壁23的外部排出。
图12是表示设置在壳体4的下端的侧面而用于将外部的供电线(未图示)与端子台3的母线11U、11V、11W连接的连接器40的图。图13、图14是表示连接器40与端子台3的连接状态的图。
连接器40具有与U、V、W这三相的外部的供电线连接的三个接线端子41U、41V、41W和将这些接线端子41U、41V、41W包围的引导壁42,该引导壁42和各接线端子41U、41V、41W的前端部向端子台3的连接器连接部31插入。插入到连接器连接部31内的各接线端子41U、41V、41W的前端部通过螺栓43而与对应的母线11U、11V、11W的接线部11Ub、11Vb、11Wb结合。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中,端子台3的基壁22上的各母线11U、11V、11W与供电端子7U、7V、7W连接的接线部、中点连结部18的周围由第一隔壁27、第二隔壁28、第三隔壁29中的至少任一个和外侧壁23包围。因此,能够将各相的接线部或中点连结部18相对于相邻的接线部或壳体4等周围的构件可靠地维持绝缘状态。
另外,在该旋转电机中,在端子台3的外侧壁23上设有将第一隔壁27、第二隔壁28、第三隔壁29的根部与外侧壁23的外部连通的狭缝33W、33V、33U。因此,能够将进入到端子台3的内部的定子冷却用的冷却液从各隔壁27、28、29的上部通过狭缝33W、33V、33U向端子台3的外部迅速地排出。因此,能够将混入到冷却液中的杂质蓄积于端子台3上的各相的接线部的周围的情况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在狭缝向铅垂下方开口的情况下,含有杂质的冷却液受到重力而流入到狭缝内,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杂质蓄积于接线部的周围的情况。
在该旋转电机中,在端子台3上的各狭缝33U、33V、33W中设有母线11U、11V、11W。然而,各母线11U、11V、11W形成得比狭缝33U、33V、33W的宽度薄,从与板厚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插入到各狭缝33U、33V、33W内。因此,能够使进入到端子台3的内部的冷却液或杂质通过在各母线11U、11V、11W与端子台3的狭缝形成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可靠地向外部排出。
另外,在该旋转电机的情况下,不是向树脂制的端子台主体10的内部模制金属制的母线11U、11V、11W,而是向在端子台主体10上设置的狭缝33U、33V、33W中插入设置壁厚比这些狭缝33U、33V、33W薄的母线11U、11V、11W。因此,即使因金属制的母线11U、11V、11W与树脂制的端子台主体10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当温度变化时在两者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该相对位移也能够由在母线11U、11V、11W与狭缝形成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可靠地吸收。因此,在该旋转电机中,能够将在端子台主体10上产生不需要的应力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较多的弯折部或弯曲部来使各母线11U、11V、11W灵活地应对壳体4等周围的其他的部件的形状或布局。这样,若在母线11U、11V、11W上设置较多的弯折部或弯曲部,则在温度变化时,在金属制的母线11U、11V、11W与树脂制的端子台主体10之间容易产生大的相对位移。因此,在端子台主体10的狭缝33U、33V、33W中具有间隙而收容对应的母线11U、11V、11W的该端子台3的结构在采用该实施方式那样具有弯折部或弯曲部的母线11U、11V、11W时特别有效。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中,母线11U相对于端子台主体10的狭缝33U的插入方向与其他的母线11W、11V相对于对应的狭缝33W、33V的插入方向不同。因此,能够容易将母线11U的线圈侧的接线部11Ua在端子台主体10的基壁22上设定成与其他的母线11W、11V的接线部11Wa、11Va大致相同的高度。
这样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在实现端子台3的小型化、甚至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上有利。
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基壁上的各中继导体的与线圈导线连接的接线部由基壁、外侧壁、隔壁包围,因此能够将接线部与周围维持为绝缘状态。而且,能够将进入到端子台的内部的冷却液从端子台的内侧的接线空间部通过狭缝向壳体的内壁侧排出。因此,能够将混入到冷却液中的杂质蓄积于端子台上的接线部的周围的情况防患于未然。其结果是,能够长期维持端子台上的接线部间的绝缘性。
符号说明:
1 定子
3 端子台
4 壳体
5 线圈导线
10 端子台主体
11U、11V、11W 母线(中继导体)
11Ua、11Va、11Wa 接线部
22 基壁
23 外侧壁
27 第一隔壁(隔壁)
28 第二隔壁(隔壁)
29 第三隔壁(隔壁)
30U、30V、30W 绝缘空间(接线空间部)
33U、33V、33W 狭缝

Claims (14)

1.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
卷绕有多相的线圈导线的定子;
收容所述定子的壳体;以及
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将从所述定子引出的各相的所述线圈导线的端部与对应的外部的供电线连接的端子台,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向所述定子供给冷却液,
所述端子台具有:一端与所述外部的供电线连接且另一端与各相的所述线圈导线的端部连接的多个中继导体;以及由绝缘性材料形成且保持所述多个中继导体的端子台主体,
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台主体具备:
将各所述中继导体的与对应的线圈导线的端部连接的接线部分别分离配置的基壁;
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基壁上的所述接线部之间且沿着所述基壁的端缘配置的外侧壁;
从所述外侧壁或所述基壁延伸出,且与所述外侧壁一起对所述接线部的周边区域进行绝缘的多个隔壁;
由所述基壁、所述外侧壁、所述多个隔壁包围而形成,来收容所述接线部的接线空间部;以及
使所述接线空间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壁侧连通的狭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从所述接线空间部侧向铅垂下方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中继导体具有比所述狭缝的宽度薄的固定厚度的板状部,
所述板状部从与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到所述狭缝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部设有弯折部或弯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中继导体中的一个中继导体的板状部相对于所述狭缝的插入方向与其他的中继导体的板状部相对于对应的所述狭缝的插入方向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中继导体中的一个中继导体的板状部相对于所述狭缝的插入方向与其他的中继导体的板状部相对于对应的所述狭缝的插入方向不同。
7.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
卷绕有多相的线圈导线的定子;
收容所述定子的壳体;以及
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将从所述定子引出的各相的所述线圈导线的端部与对应的外部的供电线连接的端子台,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向所述定子供给冷却液,
所述端子台具有:一端与所述外部的供电线连接且另一端与各相的所述线圈导线的端部连接的多个中继导体;以及由绝缘性材料形成且保持所述多个中继导体的端子台主体,
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台主体具备:
基壁,其将各所述中继导体的与对应的线圈导线的端部连接的接线部分别分离配置;
隔壁,其在所述基壁上沿着与所述基壁交叉的方向竖立设置,且将所述各接线部间分隔;以及
狭缝,其具有插入口和导体收容部,该插入口供所述中继导体从所述端子台主体的外部向所述端子台主体插入,该导体收容部形成在所述基壁与所述隔壁之间,
所述旋转电机还具备:
外侧壁,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基壁上的所述接线部之间且沿着所述基壁的端缘配置;以及
接线空间部,其由所述基壁、所述外侧壁、所述隔壁包围而形成,且收容所述接线部,
所述狭缝使所述接线空间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侧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向所述接线部的铅垂下方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中继导体具有比所述狭缝的宽度薄的固定厚度的板状部,
所述板状部从与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到所述狭缝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中继导体具有比所述狭缝的宽度薄的固定厚度的板状部,
所述板状部从与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到所述狭缝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部设有弯折部或弯曲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部设有弯折部或弯曲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收容部在其宽度中具有比所述中继导体的厚度宽的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收容部在其宽度中具有比所述中继导体的厚度宽的部分。
CN201280056836.2A 2011-11-22 2012-11-16 旋转电机 Active CN1039470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5216 2011-11-22
JP2011-255216 2011-11-22
PCT/JP2012/079777 WO2013077264A1 (ja) 2011-11-22 2012-11-16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7088A CN103947088A (zh) 2014-07-23
CN103947088B true CN103947088B (zh) 2016-08-24

Family

ID=4846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6836.2A Active CN103947088B (zh) 2011-11-22 2012-11-16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36739B2 (zh)
JP (1) JP5655158B2 (zh)
CN (1) CN103947088B (zh)
DE (1) DE112012004862B4 (zh)
WO (1) WO20130772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106999A1 (de) * 2013-07-03 2015-01-08 Ebm-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Kg Elektronisch kommutierter Motor
US9991762B2 (en) * 2014-07-01 2018-06-05 Ingersoll-Rand Company Electric motor connections for power tools
US10404119B2 (en) 2015-08-26 2019-09-03 Nissan Motor Co., Ltd. Terminal block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1547881S (zh) * 2015-09-16 2016-04-18
JP1544509S (zh) * 2015-09-16 2016-02-29
JP1548220S (zh) * 2015-09-16 2016-04-18
JP6227056B1 (ja) * 2016-06-06 2017-11-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一体型回転電機
JP7292266B2 (ja) * 2018-05-07 2023-06-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N113439381A (zh) * 2019-03-28 2021-09-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US11378013B2 (en) * 2019-04-08 2022-07-05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Bracket assembly for supporting terminal leads in auxiliary generator for aircraft
US20220320937A1 (en) * 2019-06-06 2022-10-06 Nidec Corporation Busbar unit, st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usbar unit
CN114026772B (zh) * 2019-07-29 2024-03-2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电机
DE102021101914A1 (de) 2021-01-28 2022-07-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ato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ta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2472A (ja) * 2003-02-07 2004-08-2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導電路
JP2005020953A (ja) * 2003-06-27 2005-01-2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導電路
KR100543096B1 (ko) * 2003-11-28 2006-01-20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JP2006340585A (ja) 2005-06-06 2006-12-14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電動モータ
JP2008219972A (ja) * 2007-02-28 2008-09-18 Jtekt Corp 電動モータ
JP5248814B2 (ja) * 2007-07-18 2013-07-3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検査方法
CN201138770Y (zh) * 2007-12-28 2008-10-22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接线端子的直流无刷电机的定子
US8513843B2 (en) * 2008-06-23 2013-08-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sulating housing for motor terminal
JP4535189B2 (ja) * 2008-12-09 2010-09-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回転電機
JP2010178436A (ja) * 2009-01-27 2010-08-12 Nippon Densan Corp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モータ及び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20100216332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Rudolph Garrig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connection
JP5383340B2 (ja) * 2009-06-18 2014-01-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結線構造および結線方法
JP5480219B2 (ja) 2011-09-22 2014-04-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36739B2 (en) 2015-09-15
DE112012004862B4 (de) 2022-06-15
CN103947088A (zh) 2014-07-23
WO2013077264A1 (ja) 2013-05-30
DE112012004862T5 (de) 2014-08-07
US20140319939A1 (en) 2014-10-30
JPWO2013077264A1 (ja) 2015-04-27
JP5655158B2 (ja)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7088B (zh) 旋转电机
CN106571709B (zh) 旋转电机的端子板连接构造
US9793773B2 (en) Stator of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TWI321889B (zh)
CN202634100U (zh) 一种定子绝缘骨架
CN104247092B (zh) 配线模块
US8179003B2 (en) Motor with wire fixing plate
CN203883563U (zh) 拼装式电机定子单元
US20120161569A1 (en)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CN104205577A (zh) 电动马达
CN107871544A (zh) 母线单元及母线单元制造方法
JP4914288B2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
CN104505972A (zh) 塑封定子的出线结构及塑封电机
CN105099018A (zh) 电机绝缘骨架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06253172B (zh) 电连接箱
CN103107637A (zh) 电子元器件冷却单元、绕组切换器、旋转电机
CN106416009A (zh) 电动机的定子、电动机和空调机
CN105761905A (zh) 谐振式高电流密度变压器
US20220224183A1 (en) Split-core assembly and stator including same
CN110086282A (zh) 一种绝缘骨架结构及定子总成结构
CN217282421U (zh) 紧凑型无刷电机
EP3509195B1 (en) Bus bar unit
JP6630315B2 (ja) ノイズ低減ユニット
EP4071972A1 (en) Stator, motor, fluid pump, and vehicle
CN113595298B (zh) 一种用于定子绕组的接线组件及具有其的定子、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