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0024A - 空调器和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和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0024A
CN103940024A CN201310023403.3A CN201310023403A CN103940024A CN 103940024 A CN103940024 A CN 103940024A CN 201310023403 A CN201310023403 A CN 201310023403A CN 103940024 A CN103940024 A CN 103940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xpansion valve
electric expansion
aperture
sub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34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0024B (zh
Inventor
刘群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3100234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0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0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0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0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0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包括:过冷器和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T1;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气液分离器的进管温度T2;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气液分离器的出管温度T3;第四温度传感器,检测过冷器的出气温度T4;低压传感器,检测压缩机的吸气压力P;控制器,获取T1、T2、T3、T4和P,将P换算成冷媒在P下对应的T;根据预设条件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以及控制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上述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避免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高;同时降低了对空调器制热效果的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和一种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空调器和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器和一种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空调器在制热运行的时候,特别是在超低温制热、外机出回风不顺畅或者外机结霜等情况下,会因为空调系统中处于低压侧(蒸发器)的冷媒蒸发不良而导致大量液态冷媒进入气液分离器里,使得气态冷媒量减少,导致空调系统中有效循环冷媒量减少。由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会随着有效循环冷媒量的减少而不断升高,则空调系统中有效循环冷媒量减少,较易导致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高,使得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以及可靠性较低。
目前,对于变频空调器,当排气温度大于预设值时,对压缩机进行降频调节以防止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对于定频空调器,当排气温度大于预设值时停止压缩机运行以防止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
但是,压缩机降频或者停机都会影响到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空调器的制热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控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以避免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高,同时降低对空调器制热效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如何控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以避免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高,同时降低对空调器制热效果的影响,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以避免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高,同时降低对空调器制热效果的影响。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的空调器和一种应用上述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包括:
过冷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串联在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和外机电子膨胀阀间的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通过支路连通于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相连通;
过冷器电子膨胀阀,设置于所述支路上;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T1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管温度T2
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管温度T3
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过冷器的出气温度T4
低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P
控制器,获取所述排气温度T1、所述进管温度T2、所述出管温度T3、所述出气温度T4和所述吸气压力P,并将所述吸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所述吸气压力P下对应的吸气两相温度T;待所述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开启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使其开度为B0;在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T1≤T0′时,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T0为第一预设温度,B0为初始开度,ΔB为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第一开度调整量,调整周期为t2,2≤D≤6,T0′为第二预设温度,T0′≤T0
优选的,上述控制系统中,所述控制器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排气温度T1、所述进管温度T2、所述出管温度T3、所述出气温度T4和所述吸气压力P,并将所述吸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所述吸气压力P下对应的吸气两相温度T
第一处理单元,待所述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开启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使其开度为B0;在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T1≤T0′时,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T0为第一预设温度,B0为初始开度,ΔB为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第一开度调整量,调整周期为t2,2≤D≤6,T0′为第二预设温度,T0′≤T0
优选的,上述控制系统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后为开度B1,以及此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1,且每隔第三预设时间t3,记录所述压缩机的瞬时运行频率F2
第二处理单元,根据公式ΔB′=(F2/F1)B1*λ调整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ΔB′为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第二开度调整量,0.5≤λ≤2.5。
优选的,上述控制系统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当T1≤T0′时且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前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B0′;
所述开度B1
优选的,上述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间t3的取值范围为5min≤t3≤20min。
优选的,上述控制系统中,所述初始开度B0的取值范围为100步≤B0≤200步。
优选的,上述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t1的取值范围为40s≤t1≤120s;所述第二预设时间t2的取值范围为40s≤t2≤120s。
优选的,上述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0=A,其中,95℃≤A≤105℃,85℃≤T0′≤95℃。
优选的,上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高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P;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排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所述排气压力P下对应的排气两相温度T;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0=T+B,35℃≤B≤50℃。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即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因气液分离器存在较多的液态冷媒而较高的状况,此时通过控制器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使其开度为B0,这样自室内换热器流向外机电子膨胀阀的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一部分经过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然后在过冷器中换热蒸发,最后直接流入到气液分离器中。由于过冷器的第一通道内的冷媒未经过外机电子膨胀阀,则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为中温中压,由于流入过冷器的第二通道的冷媒经过了过冷器电子膨胀阀,则第二通道内的冷媒为低温低压,则在过冷器中,第二通道内的冷媒吸收第一通道内冷媒的热量并蒸发。很显然,冷媒在过冷器中的蒸发效果远远高于冷媒在室外换热器中的蒸发效果,故将流经第二通道的冷媒导入气液分离器中,实现了向气液分离器内部补充气态冷媒,从而增加了空调器中有效循环冷媒量,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从而减小了压缩机出现较高排气温度的几率。
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在室内换热器和外机电子膨胀阀之间设置过冷器和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空调器制热运行,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即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因气液分离器存在较多的液态冷媒而较高的状况,此时通过控制器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使其开度为B0,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而且在过冷器电子膨胀阀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通过控制器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一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当T1≤T0′时,即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低,此时通过控制器减小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避免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低;这样实现了对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有效控制,同时,也无需压缩机降频或者停机,从而降低了对空调器制热效果的影响。
基于上述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
基于上述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该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应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T1和吸气压力P、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管温度T2和出管温度T3、所述空调器的过冷器的出气温度T4,并将所述吸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所述吸气压力P下对应的吸气两相温度T
待所述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使其开度为B0,其中T0为第一预设温度,B0为初始开度;
在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ΔB为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第一开度调整量,调整周期为t2,2≤D≤6;
当T1≤T0′时,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T0′为第二预设温度,T0′≤T0
优选的,上述控制方法,当T1≤T0′时,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后还包括步骤:
记录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后为B1,以及此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1,且每隔第三预设时间t3,记录所述压缩机的瞬时运行频率F2
根据公式ΔB′=(F2/F1)B1*λ控制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ΔB′为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第二开度调整量,0.5≤λ≤2.5。
优选的,上述控制方法中,当T1≤T0′时且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前还包括步骤:记录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B0′;所述开度B1 1 2 B 0 ′ ~ 9 10 B 0 ′ .
优选的,上述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间t3的取值范围为5min≤t3≤20min。
优选的,上述控制方法中,所述初始开度B0的取值范围为100步≤B0≤200步。
优选的,上述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t1的取值范围为40s≤t1≤120s;所述第二预设时间t2的取值范围为40s≤t2≤120s。
优选的,上述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0=A,其中,95℃≤A≤105℃,85℃≤T0′≤95℃。
优选的,上述控制方法,在开启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之前还包括步骤: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P,并将所述排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所述排气压力P下对应的排气两相温度T;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0=T+B,其中,35℃≤B≤50℃。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上图1中:
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过冷器2、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第四温度传感器3、连接管路4、外机电子膨胀阀5、室外换热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7、第三温度传感器8、低压传感器9、高压传感器10、大阀门11、小阀门12、气液分离器13、第一温度传感器14、压缩机1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避免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高,同时降低了对空调器制热效果的影响。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包括:
过冷器2,具有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其中,第一通道21串联在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和外机电子膨胀阀5的连接管路4上,第二通道22的进口通过支路连通于外机电子膨胀阀5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4,第二通道22的出口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13相连通;
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设置于支路上;
第一温度传感器14,用于检测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T1
第二温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气液分离器13的进管温度T2
第三温度传感器8,用于检测气液分离器13的出管温度T3
第四温度传感器3,用于检测过冷器2的出气温度T4
低压传感器9,用于检测压缩机15的吸气压力P
控制器,获取排气温度T1、进管温度T2、出管温度T3、出气温度T4和吸气压力P,并将吸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该吸气压力P下对应的吸气两相温度T;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使其开度为B0;在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当T1≤T0′时,减小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其中,T0为第一预设温度,B0为初始开度,ΔB为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第一开度调整量,调整周期为t2,2≤D≤6,T0′为第二预设温度,T0′≤T0。其中,D的单位为步/摄氏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即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T1因气液分离器13存在较多的液态冷媒而较高的状况,此时通过控制器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使其开度为B0,这样自室内换热器流向外机电子膨胀阀5的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一部分经过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然后在过冷器2中换热蒸发,最后直接流入到气液分离器13中。由于过冷器2的第一通道21内的冷媒未经过外机电子膨胀阀5,则第一通道21内的冷媒为中温中压,由于流入过冷器2的第二通道22的冷媒经过了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则第二通道22内的冷媒为低温低压,则在过冷器2中,第二通道22内的冷媒吸收第一通道21内冷媒的热量并蒸发。很显然,冷媒在过冷器2中的蒸发效果远远高于冷媒在室外换热器6中的蒸发效果,故将流经第二通道22的冷媒导入气液分离器13中,实现了向气液分离器13内部补充气态冷媒,从而增加了空调器中有效循环冷媒量,降低了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从而减小了压缩机15出现较高排气温度的几率。
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在室内换热器和外机电子膨胀阀5之间设置过冷器2和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空调器制热运行,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即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因气液分离器13存在较多的液态冷媒而较高的状况,此时通过控制器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使其开度为B0,即进行防排气高温保护控制,降低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而且为了防止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太大导致大量液态冷媒未经过吸热蒸发而直进入气液分离器13中,在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通过控制器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进一步降低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当T1≤T0′时,即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较低,即退出防排气高温保护控制,此时通过控制器减小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避免了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过低;这样实现了对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有效控制,同时,也无需压缩机15降频或者停机,从而降低了对空调器制热效果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其中,正常制热运行是指制热开启、化霜结束或者回油结束后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即空调器制热稳定运行后。因为空调器在化霜或者回油时,也可能出现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较高。为了准确调整冷凝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以及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选择控制器在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即空调器制热稳定运行后,判断T1与T0的大小关系以及T2与T3的大小关系。为了减少无用数据的采集,优选的,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控制器获取排气温度T1、进管温度T2、出管温度T3、出气温度T4和吸气两相温度T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器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当T4-T-1>0,则ΔB>0,即增大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当T4-T-1<0,则ΔB<0,即减小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当T4-T-1=0,则ΔB=0,即维持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不变。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第一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7、第三温度传感器8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分别为感温包。当然,四者也可为其他温度传感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14设置于压缩机15的排气管上;第二温度传感器7设置于气液分离器13的进管上;第三温度传感器8设置于气液分离器13的出管上;第四温度传感器3设置于过冷器2的出气管上,即位于与第二通道22相连的出气管上;低压传感器9设置于压缩机15的吸气管上。一般连接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的进口处管路上设置于大阀门11,出口处管路上设置于小阀门12,如图1所示,则过冷器2和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设置在小阀门12和外机电子膨胀阀5之间。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排气温度T1、进管温度T2、出管温度T3、出气温度T4和吸气压力P,并将所述吸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所述吸气压力P下对应的吸气两相温度T
第一处理单元,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使其开度为B0;在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当T1≤T0′时,减小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其中,T0为第一预设温度,B0为初始开度,ΔB为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第一开度调整量,调整周期为t2,2≤D≤6,T0′为第二预设温度,T0′≤T0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获取单元也可为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获取排气温度T1、进管温度T2、出管温度T3、出气温度T4和吸气压力P。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控制器还包括: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记录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减小后为B1,以及此时压缩机15的运行频率F1,且每隔第三预设时间t3,记录压缩机15的瞬时运行频率F2
第二处理单元,根据公式ΔB′=(F2/F1)B1*λ控制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其中,ΔB′为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第二开度调整量,0.5≤λ≤2.5。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根据压缩机15的运行频率的变化,来调节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从而降低了压缩机15出现排气温度较高的几率。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控制器还包括:第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当T1≤T0′时且减小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前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B0′;B1第三预设时间t3的取值范围为5min≤t3≤20min。当然,B1以及第三预设时间t3还可为其他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初始开度B0的取值范围为100步≤B0≤200步;第一预设时间t1的取值范围为40s≤t1≤120s;第二预设时间t2的取值范围为40s≤t2≤120s。当然,初始开度B0、第一预设时间t1以及第二预设时间t2还可为其他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第一预设温度T0=A,其中,95℃≤A≤105℃,85℃≤T0′≤95℃。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中,第一预设温度T0还可为其他值。优选的,上述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还包括:高压传感器10,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检测压缩机15的排气压力P;控制器还用于将排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该排气压力P下对应的排气两相温度T;其中,第一预设温度T0=T+B,35℃≤B≤50℃。对于第一预设温度T0的取值,需要根据实际空调器的具体结构以及运行情况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其中,高压传感器10设置于压缩机15的排气管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具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具有上述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且上述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该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应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01: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T1和吸气压力P、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13的进管温度T2和出管温度T3、空调器的过冷器2的出气温度T4,并将吸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该吸气压力P下对应的吸气两相温度T
一般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排气温度T1、进管温度T2、出管温度T3和出气温度T4;通过低压传感器9检测压缩机15的吸气压力P,根据公式将该吸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该吸气压力P下对应的吸气两相温度T,从而获得吸气两相温度T。为了减少无用数据的采集,优选的,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即空调器制热稳定运行后,获取排气温度T1、进管温度T2、出管温度T3、出气温度T4和吸气压力P
S02: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使其开度为B0,其中T0为第一预设温度,B0为初始开度;
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其中,正常制热运行是指制热开启、化霜结束或者回油结束后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即空调器制热稳定运行后。因为空调器在化霜或者回油时,也可能出现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较高。为了准确调整冷凝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以及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选择在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即空调器制热稳定运行后,判断T1与T0的大小关系以及T2与T3的大小关系。当T1≥T0且T2≥T3时,即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T1因气液分离器13存在较多的液态冷媒而较高的状况,此时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使其开度为B0,即进行防排气高温保护控制,这样自室内换热器流向外机电子膨胀阀5的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一部分经过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然后在过冷器2中换热蒸发,最后直接流入到气液分离器13中。由于冷媒在过冷器2中的蒸发效果远远高于冷媒在室外换热器6中的蒸发效果,故将流经第二通道22的冷媒导入气液分离器13中,实现了向气液分离器13内部补充气态冷媒,从而增加了空调器中有效循环冷媒量,降低了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从而减小了压缩机15出现较高排气温度的几率。
S03:在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当T1≤T0′时,进入步骤S04,其中,ΔB为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第一开度调整量,调整周期为t2,2≤D≤6,T0′为第二预设温度,T0′≤T0
为了防止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太大导致大量液态冷媒未经过吸热蒸发而直进入气液分离器13中,在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进一步降低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T1。当T4-T-1>0,则ΔB>0,即增大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当T4-T-1<0,则ΔB<0,即减小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当T4-T-1=0,则ΔB=0,即维持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不变。其中,D的单位为步/摄氏度。
S04:减小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
当T1≤T0′时,即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较低,即退出防排气高温保护控制,此时减小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这样则避免了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较高;同时,也无需压缩机15降频或者停机,从而降低了对空调器制热效果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中,待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即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因气液分离器13存在较多的液态冷媒而较高的状况,此时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使其开度为B0,即进入防排气高温保护控制,降低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而且在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进一步降低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当T1≤T0′时,即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较低,即退出防排气高温保护控制,此时减小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避免了压缩机15的排气温度过低;这样实现了对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有效控制,同时,也无需压缩机15降频或者停机,从而降低了对空调器制热效果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中,也可在需要某个物理量时再进行检测该物理量,而不一定在步骤S01检测出所有的物理量。例如,在步骤S03时才用到,则可在步骤S03检测压缩机的吸气压力P,并将其转换为两相吸气温度T。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在步骤后还包括步骤:
S05:记录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减小后为B1,以及此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1,每隔第三预设时间t3,记录压缩机的瞬时运行频率F2
S06:根据公式ΔB′=(F2/F1)B1*λ控制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其中,ΔB′为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第二开度调整量,0.5≤λ≤2.5。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中,根据压缩机15的运行频率的变化,来调节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从而降低了压缩机15出现排气温度较高的几率。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当T1≤T0′时且减小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前还包括步骤:记录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的开度B0′;开度B1第三预设时间t3的取值范围为5min≤t3≤20min。当然,开度B1以及第三预设时间t3还可为其他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中,初始开度B0的取值范围为100步≤B0≤200步;第一预设时间t1的取值范围为40s≤t1≤120s;第二预设时间t2的取值范围为40s≤t2≤120s。当然,初始开度B0、第一预设时间t1以及第二预设时间t2还可为其他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中,第一预设温度T0=A,其中,95℃≤A≤105℃,85℃≤T0′≤95℃。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中,第一预设温度T0还可为其他值。优选的,上述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在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之前,还包括步骤:检测压缩机15的排气压力P,并将排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该压力下对应的排气两相温度T;其中,第一预设温度T0=T+B,35℃≤B≤50℃。对于第一预设温度T0的取值,需要根据实际空调器的具体结构以及运行情况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通常采用高压传感器检测排气压力P,高压传感器10设置于压缩机15的排气管上。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冷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串联在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和外机电子膨胀阀间的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通过支路连通于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相连通;
过冷器电子膨胀阀,设置于所述支路上;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T1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管温度T2
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管温度T3
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过冷器的出气温度T4
低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P
控制器,获取所述排气温度T1、所述进管温度T2、所述出管温度T3、所述出气温度T4和所述吸气压力P,并将所述吸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所述吸气压力P下对应的吸气两相温度T;待所述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开启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使其开度为B0;在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T1≤T0′时,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T0为第一预设温度,B0为初始开度,ΔB为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第一开度调整量,调整周期为t2,2≤D≤6,T0′为第二预设温度,T0′≤T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排气温度T1、所述进管温度T2、所述出管温度T3、所述出气温度T4和所述吸气压力P,并将所述吸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所述吸气压力P下对应的吸气两相温度T
第一处理单元,待所述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开启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使其开度为B0;在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T1≤T0′时,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T0为第一预设温度,B0为初始开度,ΔB为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第一开度调整量,调整周期为t2,2≤D≤6,T0′为第二预设温度,T0′≤T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后为B1,以及此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1,且每隔第三预设时间t3,记录所述压缩机的瞬时运行频率F2
第二处理单元,根据公式ΔB′=(F2/F1)B1*λ调整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ΔB′为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第二开度调整量,0.5≤λ≤2.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当T1≤T0′时且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前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B0′;
所述B1 1 2 B 0 &prime; ~ 9 10 B 0 &prime; .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t3的取值范围为5min≤t3≤2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开度B0的取值范围为100步≤B0≤200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t1的取值范围为40s≤t1≤120s;所述第二预设时间t2的取值范围为40s≤t2≤120s。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0=A,其中,95℃≤A≤105℃,85℃≤T0′≤95℃。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P;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排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所述排气压力P下对应的排气两相温度T;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0=T+B,35℃≤B≤50℃。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
11.一种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T1和吸气压力P、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管温度T2和出管温度T3、所述空调器的过冷器的出气温度T4,并将所述吸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所述吸气压力P下对应的吸气两相温度T
待所述空调器正常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当T1≥T0且T2≥T3时,开启过冷器电子膨胀阀,使其开度为B0,其中T0为第一预设温度,B0为初始开度;
在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开启第二预设时间t2后,当T1>T0′时,根据公式ΔB=(T4-T-1)*D周期调整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ΔB为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第一开度调整量,调整周期为t2,2≤D≤6;
当T1≤T0′时,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T0′为第二预设温度,T0′≤T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T1≤T0′时,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后还包括步骤:
记录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后为B1,以及此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1,且每隔第三预设时间t3,记录所述压缩机的瞬时运行频率F2
根据公式ΔB′=(F2/F1)B1*λ控制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ΔB′为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第二开度调整量,0.5≤λ≤2.5。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T1≤T0′时且减小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前还包括步骤:记录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B0′;所述B1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t3的取值范围为5min≤t3≤20min。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开度B0的取值范围为100步≤B0≤200步。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t1的取值范围为40s≤t1≤120s;所述第二预设时间t2的取值范围为40s≤t2≤120s。
17.如权利要求1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0=A,其中,95℃≤A≤105℃,85℃≤T0′≤95℃。
18.如权利要求1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启所述过冷器电子膨胀阀之前还包括步骤: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P,并将所述排气压力P换算成冷媒在所述排气压力P下对应的排气两相温度T;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0=T+B,其中,35℃≤B≤50℃。
CN201310023403.3A 2013-01-22 2013-01-22 空调器和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940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3403.3A CN103940024B (zh) 2013-01-22 2013-01-22 空调器和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3403.3A CN103940024B (zh) 2013-01-22 2013-01-22 空调器和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0024A true CN103940024A (zh) 2014-07-23
CN103940024B CN103940024B (zh) 2016-06-01

Family

ID=51187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3403.3A Active CN103940024B (zh) 2013-01-22 2013-01-22 空调器和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0024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5145A (zh) * 2016-07-22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外机的控制方法、空调外机和空调系统
CN106352827A (zh) * 2016-08-04 2017-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安装落差的检测装置、方法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06382777A (zh) * 2016-08-29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过冷器回流冷媒的回流控制方法
CN106705228A (zh) * 2017-01-10 2017-05-2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091517A (zh) * 2017-06-30 2017-08-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保护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机组
CN107677017A (zh) * 2017-10-16 2018-02-09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长联管除霜的控制方法
CN107940694A (zh) * 2017-11-16 2018-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排气保护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631236A (zh) * 2018-12-14 2019-04-16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式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CN109855256A (zh) * 2019-02-22 2019-06-07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蒸发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0966711A (zh) * 2018-09-29 2020-04-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电子膨胀阀目标排气温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023455A (zh) * 2019-12-26 2020-04-17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除霜控制方法、除霜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73499A (zh) * 2020-04-29 2020-07-3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11503925A (zh) * 2020-04-30 2020-08-07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除霜方法
CN112178978A (zh) * 2020-10-15 2021-01-05 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热泵排气温度过高的保护控制方法
CN112443883A (zh) * 2019-08-28 2021-03-05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机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69120A (ko) * 2000-01-12 2001-07-23 구자홍 냉방기의 전자 팽창 밸브 기동방법
KR100729706B1 (ko) * 2006-03-15 2007-06-19 (주)뉴런핏 항온 항습 장치
CN201355152Y (zh) * 2008-11-12 2009-12-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带过冷器控制回路的水源多联机制冷系统
CN202182591U (zh) * 2011-06-27 2012-04-04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带排气控制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
CN102538273A (zh) * 2012-02-10 2012-07-0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补气增焓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69120A (ko) * 2000-01-12 2001-07-23 구자홍 냉방기의 전자 팽창 밸브 기동방법
KR100729706B1 (ko) * 2006-03-15 2007-06-19 (주)뉴런핏 항온 항습 장치
CN201355152Y (zh) * 2008-11-12 2009-12-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带过冷器控制回路的水源多联机制冷系统
CN202182591U (zh) * 2011-06-27 2012-04-04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带排气控制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
CN102538273A (zh) * 2012-02-10 2012-07-0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补气增焓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5145B (zh) * 2016-07-22 2019-08-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外机的控制方法、空调外机和空调系统
CN106225145A (zh) * 2016-07-22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外机的控制方法、空调外机和空调系统
CN106352827B (zh) * 2016-08-04 2018-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安装落差的检测装置、方法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06352827A (zh) * 2016-08-04 2017-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安装落差的检测装置、方法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06382777A (zh) * 2016-08-29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过冷器回流冷媒的回流控制方法
CN106705228B (zh) * 2017-01-10 2019-04-1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705228A (zh) * 2017-01-10 2017-05-2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091517A (zh) * 2017-06-30 2017-08-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保护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机组
CN107091517B (zh) * 2017-06-30 2023-09-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保护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机组
CN107677017A (zh) * 2017-10-16 2018-02-09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长联管除霜的控制方法
CN107940694A (zh) * 2017-11-16 2018-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排气保护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966711B (zh) * 2018-09-29 2021-06-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电子膨胀阀目标排气温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0966711A (zh) * 2018-09-29 2020-04-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电子膨胀阀目标排气温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631236A (zh) * 2018-12-14 2019-04-16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式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CN109855256A (zh) * 2019-02-22 2019-06-07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蒸发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2443883A (zh) * 2019-08-28 2021-03-05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机组
CN112443883B (zh) * 2019-08-28 2022-04-22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机组
CN111023455B (zh) * 2019-12-26 2021-08-0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除霜控制方法、除霜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3455A (zh) * 2019-12-26 2020-04-17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除霜控制方法、除霜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73499A (zh) * 2020-04-29 2020-07-3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11503925A (zh) * 2020-04-30 2020-08-07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除霜方法
CN112178978A (zh) * 2020-10-15 2021-01-05 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热泵排气温度过高的保护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0024B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0024A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228455B (zh)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US9206994B2 (en) Heat source system
CN104048366B (zh)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制热补气方法和制冷补气方法
EP3561396B1 (en) Hot water supply apparatus for combined use of air conditioner
CN205939467U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US10941964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a receiver
CN104729033B (zh) 空调机组的冷水机组的防冻方法和装置
CN104896785A (zh) 一种喷气增焓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2009369A1 (en) A heat pump air condition system, and the steam jet system and th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813322A (zh) 一种空调压力保护系统以及空调制冷、制热压力保护方法
CN101813396B (zh) 空调装置及其压缩机油位检测方法
EP1982127A1 (en) Flow control of refrigerant
CN101865552A (zh)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CN105571221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698284A (zh) 空调系统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装置
US4268291A (en) Series compressor refrigeration circuit with liquid quench and compressor by-pass
CN103229004A (zh) 空调装置
CN10367313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40137A (zh) 一种节能空调系统和制冷方法
CN209431713U (zh) 一种防止液击的系统
CN106594964A (zh) 用于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4879950A (zh) 空调一体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373184U (zh) 空调系统
CN203215876U (zh)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