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0740B - 冷藏库 - Google Patents

冷藏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0740B
CN103930740B CN201280055268.4A CN201280055268A CN103930740B CN 103930740 B CN103930740 B CN 103930740B CN 201280055268 A CN201280055268 A CN 201280055268A CN 103930740 B CN103930740 B CN 103930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an
cold air
cold
freezer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52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0740A (zh
Inventor
西村晃
西村晃一
堀井慎
堀井慎一
堀尾好正
宫坂亚有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460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10097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460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3830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236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951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30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0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0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0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541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3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with air gu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 F25D2317/0681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D2500/02Geometry problems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收纳于贮藏室背面的冷却器;和使在冷却器中生成的冷气向贮藏室内循环的冷却风扇(5)。另外,还包括在与冷却风扇(5)相对的位置具有向冷却风扇(5)侧突出的整流部(8)的管道(7)。而且,该整流部(8)做成包括倾斜部(9)和平面部(10)的大致呈圆锥台状。由此,控制管道(7)的进深尺寸,并且不增加冷却风扇(5)的吸入侧的压力损失,就能够减少吹出侧的压力损失。而且,能够提供收纳效率和冷却效率高、噪音低的冷藏库。

Description

冷藏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库,特别是涉及在利用箱内风扇使在冷却器中生成的冷气在箱内循环的冷藏库中,使冷却风扇的冷气有效地向箱内循环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使在冷却器中生成的冷气强制循环来冷却贮藏室的冷藏库。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冷藏库,特别是涉及在利用冷却风扇使在冷却器中生成的冷气在箱内循环的冷藏库中,使从冷却风扇排出的冷气有效地向箱内循环的结构。
背景技术
图16是现有的冷藏库的冷却风扇周围的截面图。图17是现有的冷藏库的整流部周边的放大截面图。在图16、图17中,冷藏库主体101由隔热壁构成,至少包括一个在前部开口,且被隔热门102封闭的贮藏室103。在贮藏室103的背面收纳有冷却器104,该冷却器104与压缩机(未图示)、冷凝器(未图示)、减压装置(未图示)串列(串联)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在冷却器104的上部具有使由冷却器104生成的冷气向贮藏室103内循环的、轴流式或斜流式的冷却风扇105。在冷却器104的隔热门102侧具有管道107,在与冷却风扇105相对的位置设有大致圆锥台状地向冷却风扇105侧突出的整流部106。该管道107将贮藏室103与具有冷却器104和冷却风扇105的冷却室108分隔。
另外,在管道107的平面部分设置有将贮藏室103和冷却室108连通的狭缝109,该狭缝109将从冷却风扇105排出的冷气向贮藏室103内引导。
在冷藏库运转过程中,为了将在冷却器104中生成的冷气向贮藏室103引导,冷却风扇105运转。一般来讲,轴流式、斜流式风扇在于,与风扇附近的叶片部相比内侧的压力降低,由此,在风扇的冷气排出侧附近的中心部产生与主流反方向的气流,从而产生涡流。由此,存在压力损失增大,风扇的噪音增大,风量减少等课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现有的冷藏库中,为了解决该课题,在管道107的与冷却风扇105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突出的圆锥状的整流部6。
但是,例如在进深短的冷藏库中,为了将冷却风扇105的吸入侧的空间做大,有时将冷却风扇105的旋转轴从水平方向倾斜地配置以使得吸入方向朝向冷却器侧。在此情况下,如果是上述现有的结构,当将管道107的平面部分作为铅垂方向时,冷却风扇105的下部与上部相比更靠近管道107的平面部分。因此,整流部106与冷却风扇105之下的缝隙变小,与之上的缝隙变大。其结果是,整流部106的压力损失减少效果变小,有可能风量减少,噪音增大。
另外,为了增大整流部106的减压效果,在使管道107的平面部分为与冷却风扇105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的情况下,冷却风扇105的冷气排出侧的空间变小,管道107内的压力损失增加,有可能风量减少,噪音增大。
本发明通过在冷却室内有效地配置冷却风扇和整流部,增加冷却风扇的风量,提供冷却效率高、噪音低的冷藏库。
另外,在对节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在使在冷却器中生成的冷气强制循环来冷却贮藏室的冷藏库中,不仅重视该冷却器的冷冻效率,也重视冷却风扇的送风效率。因此,有效地输送从冷却风扇排出的冷气的送风技术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采用一种在冷却风扇的排出侧设置整流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现有的冷藏库。
图18是现有的冷藏库的平面截面图。在图中,在贮藏室111的背面配设有用于生成冷气的冷却室112,利用冷却室罩113将冷却室112与其他空间隔开。在冷却室112中配设有冷却器114,在其上方,冷却风扇115与冷却风扇电机116连接。另外,在冷却室罩113的前表面,分隔板117将从冷却风扇115排出的冷气所通过的风路与贮藏室111隔开。在分隔板117上,将在与冷却风扇115相对的位置具有圆锥形状的整流引导板118、和在平面部分的排出口119一体形成。
下面,对于采用以上方式构成的冷藏库,说明其动作。
冷却室112内的空气被冷却器114冷却,变成冷气并被冷却风扇115向整流引导板118排出后,该冷气沿着整流引导板118的圆锥面成放射状流出。然后,成放射状扩散后,冷气通过排出口119被送到贮藏室111。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冷藏库中,在冷却风扇115前面的分隔板117上一体地设置有整流引导板118,从而使排出冷气仅形成放射状的气流。由此,在防止朝向冷却风扇115的中心逆流的气流的同时,能够将被整流后的冷气直接从排出口119送到贮藏室111。而且,与此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冷气的损失,能够提供可有效地冷却贮藏室的冷藏库。
但是,如果是现有的冷藏库的结构,当冷气从设置于分隔板117的平面部分的排出口119排出时,成放射状被整流,所以向外扩散的外力大。因此,存在难以冷却作为贮藏物多的贮藏室111中央的冷却风扇115的正面这样的问题。
另外,向外排出的冷气沿着贮藏室111的内壁流动,所以促进与通过冷藏库主体的壁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有可能使消耗电力增大。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库,使从冷却风扇排出的冷气无损失地到达贮藏室中央,能够有效地冷却贮藏室。
另外,图19是现有的冷藏库的冷却风扇周围的截面图。图20是现有的冷藏库的冷却风扇周围的正面图。
在图19、图20中,冷藏库121由隔热壁构成,包括前方开口且被冷冻室门122封闭的冷冻室123,和被冷藏室门124封闭的冷藏室125。在冷冻室123的背面收纳有冷却器126,该冷却器126与压缩机(未图示)、冷凝器(未图示)、减压装置(未图示)串列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在冷却器126的上部具有使由冷却器126生成的冷气循环的、轴流式或斜流式的冷却风扇127。在冷却器126的冷冻室门122侧具有在与冷却风扇127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大致圆锥状地向冷却风扇127侧突出的整流部128的管道129。管道129将冷冻室123与具有冷却器126和冷却风扇127的冷却室130分隔。
在管道129的平面部分设置有将冷冻室123和冷却室130连通的狭缝131,将从冷却风扇127排出的冷气通过狭缝131向冷冻室123内引导。
另外,在冷冻室123背面的隔热壁设置有冷藏室风路132以将冷冻室123和冷藏室125连通,将从冷却风扇127排出的冷气通过冷藏室风路132向冷藏室125内引导。
在冷藏库运转过程中,为了将在冷却器124中生成的冷气向冷冻室123和冷藏室125引导,运转冷却风扇127。一般来讲,轴流式、斜流式风扇在于,与风扇附近的叶片部相比内侧的压力降低,由此,在风扇的冷气排出侧附近的中心部产生与主流反方向的气流,从而产生涡流。由此,存在压力损失增大,风扇的噪音增大,风量减少等课题。
在现有的冷藏库中,为了解决该课题,在管道129的与冷却风扇127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突出的大致成圆锥状的整流部128。但是,如果是上述现有的结构,从冷却风扇127排出的冷气从冷却风扇127放射状地吹出,通过狭缝131的冷气也放射状地流出。此时,从位于比冷却风扇127更靠上方的狭缝131吹出的冷气,直接碰到将冷冻室123和冷藏室125分隔的隔热壁,隔热壁的温度下降。由此,通过热传导,冷藏室125就被冷却冷冻室123的冷气所冷却,有可能无法有效地冷却冷冻室123。
另外,冷藏室风路132在冷却风扇127的吹出方向的反方向的位置开口,其流动方向发生180度变化,由此,风路的压力损失增大,流向冷藏室125的冷气的风量有可能减少。
本发明在于,有效地配置冷却风扇127和狭缝131、冷藏室风路132。由此,增加冷却风扇127的风量,并且减少从冷藏室125向冷冻室133的热移动,提供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藏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6313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冷藏库包括:由隔热壁包围且在前面具有开口部的贮藏室;封闭开口部的隔热门;和收纳于贮藏室背面的冷却器。还包括:使在冷却器中生成的冷气向贮藏室内循环的冷却风扇;和在与冷却风扇相对的位置具有向冷却风扇侧突出的整流部的管道。而且,整流部做成包括倾斜部和平面部的大致圆锥台状。
由此,抑制管道的进深尺寸,并且不增加冷却风扇的吸入侧的压力损失,就能够减少吹出侧的压力损失,能够提供收纳效率及冷却效率高、噪音低的冷藏库。
另外,本发明的冷藏库包括:贮藏室;生成用于冷却贮藏室的冷气的冷却器;将在冷却器中生成的冷气强制地向贮藏室送风的冷却风扇;和位于贮藏室与冷却风扇之间的分隔部件。分隔部件具有:将冷气送到贮藏室的排出口;和使与冷却风扇相对的部分向冷却风扇侧突出的冷气整流部,排出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该冷气整流部的内部。由此,从冷却风扇排出的冷气被冷气整流部成放射状整流,这样无损失地向贮藏室排出。另外,此时,因科恩达效应外力以沿着冷气整流部的方式作用在冷气上,所以排出时的冷气朝着冷却风扇正面排出。由此,能够将冷气向现有技术不能直接送出冷气的冷却风扇正面的贮藏室中央引导,所以能够有效地冷却贮藏物。
另外,本发明的冷藏库设置有:冷藏室;配置于比冷藏室更靠下部的冷冻室;配置在冷冻室内的冷却器;将冷却器和冷冻室分隔的管道;使冷却器的冷气循环的冷却风扇。另外,还包括:配置于管道的与冷却风扇相对的位置的整流部;将冷气向冷冻室排出的冷冻室侧排出口;和将冷气向冷藏室引导的冷藏室侧排出口。此外,将冷冻室侧排出口设置在比冷却风扇的中心更靠下方的位置,将冷藏室侧排出口设置在比冷却风扇的中心更靠上方的位置。
由此,利用整流部成放射状吹出冷却风扇的冷气,比冷却风扇更向上吹出的冷气流向冷藏室,比冷却风扇更向下吹出的冷气流向冷冻室。这样,能够使来自冷却风扇的冷气有效地冷却各室,所以能够提高冷却能力,并且能够实现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风扇周围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整流部周围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却风扇与整流部的距离和冷却风扇风量的关系的相关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整流部的倾斜部的角度与冷却风扇风量的关系的相关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正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正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纵截面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平面截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贮藏室侧分隔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截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侧排出口附近的截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制冰室侧排出口附近的截面图。
图16是现有的冷藏库的冷却风扇周围的截面图。
图17是现有的冷藏库的整流部周边的放大截面图。
图18是现有的其他冷藏库的平面截面图。
图19是现有的另外其他冷藏库的整流部周边的放大截面图。
图20是现有的另外其他冷藏库的冷冻室内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截面图。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冷却风扇周围的截面图。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整流部周围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冷却风扇与整流部的距离和冷却风扇风量的关系的相关图。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整流部的倾斜部的角度与冷却风扇风量的关系的相关图。
如图1至图3所示,管道7将冷却室6与贮藏室3分隔,并且在与冷却风扇5相对的位置具有整流部8。
冷却风扇5是矩形状的轴流风扇,由电机部5a和叶片部5b构成,以下端靠近隔热门2侧,上端远离隔热门2的方式,旋转轴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配置。
整流部8形成具有倾斜部9与平面部10的大致呈圆锥台状的形状,且用连结部11与管道7平滑地连接。
下面,对整流部8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整流部8与冷却风扇5以平面部10与冷却风扇5的吹出侧中心部的距离为20mm以下,优选10mm至15mm程度的位置关系设置。
另外,倾斜部9与平面部10的面所成的角度为20度以下,优选10度至15度程度的角度。
另外,以整流部8的平面部10的大致中心部与冷却风扇5的旋转轴大致在同一线上的方式配置。
另外,整流部8的平面部10的最大尺寸是与冷却风扇5的电机部5a的尺寸同等以下的尺寸。具体而言,平面部10的直径是冷却风扇5的电机部5a的直径同等以下。
下面,对于采用以上方式构成的冷藏库20,说明其动作。
在冷藏库运转过程中,为了将在冷却器4中生成的冷气向贮藏室3引导,冷却风扇5运转。此时,为了抑制在冷却风扇5的冷气排出侧附近产生的涡流,在与冷却风扇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整流部8。由此,能够降低压力损失,增加冷却风扇5的风量,并且能够降低噪音。
如果冷却风扇5的风量增加,则冷却器4的冷却效率提高,能够有效地冷却贮藏室3内。
此处,冷却风扇5的旋转轴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设置,由此,冷却风扇5的下端位于前方,所以能够扩大冷却风扇5的吸入侧的空间。由此,在进深短的冷藏库等冷却风扇5的吸入侧的空间不大的冷藏库中,能够减少冷却风扇5的吸入侧的压力损失,并减少冷却风扇5的排出侧的压力损失,能够增加冷却风扇5的风量。另一方面,能够将管道7的基本平面作为铅垂方向且构成整流部8,所以不增加管道7内的压力损失,就能够减少冷却风扇5的排出侧的压力损失,能够增加冷却风扇5的风量。
因此,能够减少作为冷却室6、管道7整体的压力损失,能够形成冷却效率高、噪音低的冷藏库。
另外,管道7的整流部8形成具有平面部10的大致呈圆锥台状的形状,所以能够缩小管道7的进深尺寸,能够有效利用贮藏室3内的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整流部8的平面部10的距离为20mm以下。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如图4所示,对于在冷藏库中使用的有代表性的冷却风扇的规格,如果距离过大则无法获得整流效果,如果是20mm左右则获得风量增加的结果。
于是,整流部8的平面部10与冷却风扇5的距离采用20mm以下,由此,能够减少压力损失,进一步增加冷却风扇5的风量,并且也能降低噪音。因此,能够形成冷却效率更高、噪音更低的冷藏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整流部8的倾斜部9与平面部10所成的角度为20度以下。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如图5所示,对于在冷藏库中使用的有代表性的冷却风扇的规格,如果角度过大则无法获得整流效果,如果是20度左右则获得风量增加的结果。
于是,使整流部8的倾斜部9与平面部10所成的角度在20度以下,由此,能够减少压力损失,进一步增加冷却风扇5的风量,并且也能降低噪音。因此,能够形成冷却效率更高、噪音更低的冷藏库。
另外,在轴流式风扇和斜流式风扇中,在排出侧产生涡流的是与电机部5a相比更靠叶片侧,如果平面部10的直径比电机部5a大,则压力损失反而增大,导致冷却风扇5的风量减少。在本实施方式中,整流部8的平面部10的直径是与冷却风扇5的电机部5a的直径同等以下的尺寸,所以能够减少压力损失,进一步增加冷却风扇5的风量,并且也能降低噪音。因此,能够形成冷却效率更高、噪音更低的冷藏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尽可能大的半径的曲线平滑地连接连结部11与管道7的接缝,由此,能够将急剧扩大、急剧缩小所引起的压力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减少压力损失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整流部8与管道7采用一体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采用由其他部件构成整流部8然后安装于管道7的结构,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用装饰板等隐藏管道7的整流部8所产生的凹部,由此,贮藏室3内里面的凹凸消失,能够形成设计性好的冷藏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冷却风扇5的风量增加使冷却效率提高进行了说明,但随着风量增加相应地降低冷却风扇5的转速来确保同等风量,由此,能够降低冷却风扇5的输入,也能够形成消耗电力量低的冷藏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采用平面部10的直径是冷却风扇5的电机部5a的直径以下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在冷却风扇5的电机部5a安装有直径比电机部5a大的安全罩这样的部件的情况下,通过使平面部10的直径为安全罩的直径以下,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和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正面图,图7是图6中的7-7截面图。另外,图8是该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正面图,图9是图7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另外,图10是该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平面截面图,图11是贮藏室侧分隔部件的立体图。
如图6至图11所示,作为冷藏库20的冷藏库主体的隔热箱体21,具有主要使用钢板的外箱22和由ABS等树脂成型的内箱23。另外,隔热箱体21具有发泡填充在外箱22与内箱23之间的空间的硬质发泡聚氨酯等发泡隔热材料,与周围隔热,被划分成多个贮藏室。
在最上部设置有作为第一贮藏室的冷藏室24,在该冷藏室24的下部横向排列设置有作为第四贮藏室的第二冷冻室25和作为第五贮藏室的制冰室26。在该第二冷冻室25和制冰室26的下部配置有作为第二贮藏室的第一冷冻室27,而且在最下部配置有作为第三贮藏室的蔬菜室28。
冷藏室24包括作为旋转门的冷藏室右门24a和冷藏室左门24b,在内部适当配设有冷藏室搁板24c和冷藏室盒24d,采用容易整理贮藏室空间的结构。另一方面,其他的贮藏室具有抽拉式门,分别在第二冷冻室门25a收纳第二冷冻室盒25c,在制冰室门26a收纳制冰室盒(未图示)。在安装于第一冷冻室门27a的框架(未图示)载置有上层冷冻室盒27b和下层冷冻室盒27c。另外,在安装于蔬菜室门28a的框架(未图示)载置有上层蔬菜室盒28b和下层蔬菜室盒28c。
为了冷藏保存,将冷藏室24设定成作为不结冻温度的冷藏温度域,通常是1℃~5℃。蔬菜室28设定成与冷藏室24同等的冷藏温度域或者稍高温度的蔬菜温度域2℃~7℃。将第一冷冻室27设定成冷冻温度域,为了冷冻保存通常设定成-22℃~-15℃,但是为了提高冷冻保存状态,也设定成例如-30℃~-25℃的低温。
第二冷冻室25是被设定成与第一冷冻室27同等的冷冻温度域或者稍高的-20℃~-12℃的第一收纳区。制冰室26使用从冷藏室24内的贮水箱(未图示)送出的水在设置于室内上部的自动制冰机(未图示)制冰,并将该冰贮藏在制冰室盒26b中。
隔热箱体21的顶面部是朝着冷藏库的背面方向成阶梯状设置凹部的形状,在该阶梯状的凹部形成机械室21a。在机械室21a收纳有压缩机29、进行水分除去的干燥器(未图示)等制冷循环的高压侧构成部件。即,配设压缩机29的机械室21a以嵌入冷藏室24内的最上部的后方区域的方式形成。
像这样,在手难以够到而成为死区的隔热箱体21的最上部的贮藏室后方区域设置机械室21a而配置压缩机29,由此,在现有的冷藏库中,能够将位于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隔热箱体21最下部的机械室的空间作为贮藏室容量有效地加以利用,并且能够大幅改善收纳性和便利性。
制冷循环由依次具有压缩机29、冷凝器、作为减压器的毛细管和冷却器32而成的一系列制冷剂流路而形成,作为制冷剂封入烃类制冷剂例如异丁烷。
压缩机29是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从而进行制冷剂的压缩的往复运动型压缩机。在隔热箱体21中,在使用三通阀和切换阀的制冷循环的情况下,这些功能部件有时也配设于机械室21a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制冷循环的减压器采用毛细管,但是也可以使用由脉冲电机驱动的能够自由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的电子膨胀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以下将要阐述的发明的主要部分的事项,也可以适用于现有技术通常在隔热箱体21最下部的贮藏室后方区域设置机械室并配置压缩机29类型的冷藏库。
在第一冷冻室27的背面设置有用于生成冷气的冷却室30,为了划分由第二冷冻室25及制冰室26、第一冷冻室27构成的贮藏室和冷却室30,设置有分隔部件31。在冷却室30内配设有冷却器32,和与贮藏室进行热交换变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生成冷气。分隔部件31由贮藏室侧分隔部件31a和冷却室侧分隔部件31b构成,冷却室侧分隔部件31b包括冷却风扇33。贮藏室侧分隔部件31a与冷却室侧分隔部件31b之间的空间是送风管道31c。送风管道31c将被冷却风扇33强制送出的冷气引导至冷藏室24、第二冷冻室25、制冰室26、第一冷冻室27、蔬菜室28。
另外,在冷却器32的下部空间设置有用于除去冷却时附着在冷却器32及其周边的霜和冰的玻璃管制的辐射加热单元34。在辐射加热单元34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接收除霜时产生的除霜水的排水盘35。设置有从排水盘35的最深部贯通到箱外的排水管36,在其下游侧的箱外设置有蒸发盘37。此处,冷却风扇33是从排出面看顺时针旋转的轴流风扇。下面,在指定冷藏库的左右方向位置的情况下,以冷却风扇33的旋转方向为基准。在使用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的冷却风扇的情况下,使左右反转,由此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冷却风扇33的排出面相对于冷藏库20的正面有角度地安装,以冷气向斜上方吹起的方式配设。另外,从第一冷冻室27的正面看,冷却风扇33的中心相对于第一冷冻室27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垂线位于左侧,位于比上层冷冻室盒27b的里面上端更靠上方。
贮藏室侧分隔部件31a的与冷却风扇33相对的部分,构成向冷却风扇33侧突出的冷气整流部31d。冷气整流部31d形成以冷却风扇33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大致圆锥台形状。冷气整流部31d的前端由与冷却风扇33的排出面平行的平面构成,其直径与冷却风扇33的轮毂径大致相同。贮藏室侧分隔部件31a的除了冷气整流部31d外的部分由大致平面构成。
另外,如图8所示,在贮藏室侧分隔部件31a配置有向第一冷冻室27送出冷气的排出口31e。排出口31e位于比冷气整流部31d中心更靠下方、且上层冷冻室箱27b的里面上端的上方,以及比上层冷冻室盒27b的下表面更靠下方、且下层冷冻室盒27c里面上端的上方这两处。另外,在各处,横长的孔以一段或多段设置多列。另外,排出口31e的至少一部分跨越冷气整流部31d形成。
排出口31e的上段中央的孔从正面看,通过第一冷冻室27的中心,具有与远离冷气整流部31d一侧的边垂直、朝着贮藏室的风向肋39。
此外,通过变更排出口31e的位置及个数、形状,能够构成与冷却风扇33的能力和位置、贮藏室的结构和设定温度等相符的有效的风路。另外,并不限于中央的孔,通过在任意一个孔中设置风向肋等冷气引导部,能够更精准地控制风向。
在划分冷藏室24和其他贮藏室的分隔壁38与贮藏室侧分隔部件31a之间具有上部排出口40,向第二冷冻室25和制冰室26送出冷气。在分隔壁38配设有风门41,通过风门41的冷气进一步被向冷藏室管道42和蔬菜室管道(未图示)分流,从各自的排出口送到冷藏室24和蔬菜室28。
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以下将要阐述的发明的主要部分的事项,也可以适用于在其中一个贮藏室中也具有旋转门,且具有在内箱23中载置贮藏盒的结构类型的冷藏库。
下面,对采用以上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20,说明其动作、作用。
首先,对制冷循环的动作进行说明。根据箱内设定的温度,根据来自控制装置(未图示)的信号,制冷循环工作并进行冷却运转。因压缩机29的动作而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冷凝器(未图示)中冷凝液化至一定程度。而且,制冷剂经由配设于作为冷藏库主体的隔热箱体21的侧面和背面、以及隔热箱体21的前表面正面范围(间口)的制冷剂配管(未图示)等,防止隔热箱体21结露的同时冷凝液化,到达毛细管(未图示)。然后,在毛细管中与朝向压缩机29的吸入管(未图示)进行热交换,并被减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到达冷却器32。
此处,在冷却室30中,根据冷却风扇33的动作而集中的各贮藏室内的空气通过冷却器32与液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冷却器32内的制冷剂蒸发气化。此时,从各贮藏室返回的空气在冷却室30内再次变成用于冷却各贮藏室的冷气。低温的冷气从冷却风扇33通过送风管道31c,使用风路和风门进行分流,将冷藏室24、第二冷冻室25、制冰室26、第一冷冻室27、蔬菜室28冷却至各自的目的温度域。
冷却风扇33是顺时针旋转的轴流风扇,所以排出的冷气以一边顺时针旋转一边成放射状扩散的方式成圆锥状流动。因此,通过将冷气整流部31d形成与排出冷气的气流相符的形状,不会产生涡流,能够将冷气顺畅地向送风管道31c内送出。另外,在轴流风扇的排出侧产生向中心返回的气流,但是通过使冷气整流部31d的圆锥台上表面直径与风扇的轮毂径大致相同,能够抑制返回气流。因此,能够不浪费冷却风扇33赋予冷气的能量地用于送风。
排出冷气所制造的圆锥面与冷却风扇33的旋转轴所成的角度因冷却风扇33送出的流量和转速而不同,所以通过改变冷气整流部31d的圆锥面的角度,能够进行与设计流量相应的最佳设计。例如,在以1200至3000rpm左右的转速使叶片直径为90至110mm的冷却风扇33旋转,得到0.5至1.0m3/min的风量的情况下,根据实验,旋转轴与冷气整流部31d的圆锥面所成的角度优选50至85°。通过随着向半径方向扩散而逐渐增大与冷却风扇33的距离,能够有效地回收排出冷气所具有的动能并作为压力能,所以不增加冷却风扇33的做功就能提高排出压力。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贮藏室多、送风回路分支多、且如风门41那样需要多个成为风路阻力的部件的风路中,冷却风扇33的做功增大,所以冷气整流部31d所发挥的作用变得更大。
沿着冷气整流部31d扩散的冷气的一部分从设置于冷气整流部31d内的排出口31e向第一冷冻室27内排出。此时,根据科恩达效应沿着冷气整流部31d的外力作用在冷气上。因此,从设置于冷气整流部31d内的排出口排出的冷气向冷却风扇33的正面方向顺畅地排出。因此,也能将冷气向现有技术难以直接送出冷气的冷却风扇33的正面送出。
排出口31e具有横长的形状,所以从受到冷气整流部31d强烈影响而朝向冷却风扇33正面的冷气,连续地变化至流经贮藏室侧分隔部件31a的平面部分,具有离心成分大的速度的冷气。因此,能够获得从冷却风扇33的正面扩散至贮藏室内壁的、范围广的带状冷气,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贮藏室内的温度不均。
另外,也在靠近内箱23侧面的位置、和下层冷冻室盒27c的正上方等远离冷却风扇33的位置设置排出口31e,从而能够使冷气到达更广的范围。
另外,排出口31e设置于比冷气整流部31d更靠下方。从冷却风扇33排出的冷气沿着冷气整流部31d成放射状排出。因此,具有向下速度的冷气从设置于比冷气整流部31d更靠下方的排出口31e排出。排出口31e上段的孔配置于上层冷冻室盒27b的上方,下段的孔配置于下层冷冻室盒27c的上方,所以从排出口31e排出的冷气以向各盒内部吹下的方式送风。因此,能够直接冷却盒内部,所以能够迅速地冷却贮藏物。
另外,排出口31e上段中央的孔位于冷却风扇33的右下,且第一冷冻室27的中心。冷却风扇33是顺时针旋转的轴流风扇,所以冷气一边顺时针旋转一边成放射状扩散。此时,从冷藏库20正面看,冷却风扇33相对于第一冷冻室27的中心位于左侧,所以在位于冷却风扇33右侧的第一冷冻室27的左右方向中心附近,冷气的向下的速度大。因此,从位于第一冷冻室27的中心的排出口31e上段中央的孔吹入到上层冷冻室盒27b中的冷气以向盒的中央吹下的方式吹出,能够更有效地冷却贮藏物。
此外,保持冷却风扇33与排出口31e上段中央的孔的关系不变,变更相对于第一冷冻室27的位置,从而能够重点地冷却任意的部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从排出口31e上段中央的孔排出的冷气向冷却风扇33正面排出的效果,所以排出口31e上段中央的孔不需要通过第一冷冻室27的中心,也能够以不完全从冷气整流板中露出的程度配置在右侧。
另外,在排出口31e上段中央的孔,具有与远离冷气整流部31d一侧的边垂直、朝着贮藏室的风向肋39,所以冷气的速度中成放射状扩散的成分也能朝向贮藏室内部。因此,能够增加朝向上层冷冻室盒27b内部的冷气,而且能够迅速地冷却贮藏物。风向肋39不增加部件数量,能够与贮藏室侧分隔部件31a一体成型,所以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制作可减少固体所导致的风向不均的结构。
风向肋39仅与远离冷气整流部31d一侧的边垂直地设置,所以万一因温差在排出口31e产生结露时,也不必担心该结露存积而作为冰生长。因此,能够提供品质优良的冷藏库。如果水平地构成风向肋39,则结露不会落下,有可能反复出现被排出的冷气制冷而变成冰的现象,从而堵塞排出口31e。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风向肋39设置于贮藏室侧,但也可以设置于冷却室侧。另外,作为冷气引导部的形状,并不限于肋,使排出口31e本身比分隔部件31的平面部更向贮藏室侧突出,或者至排出口31e的风路形状采用流线型,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此时,采用不具有水平面和一部分低的位置的结构,也能够防止冰的生长。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口31e的至少一部分横跨冷气整流部31d配置,由此,从冷却风扇33排出的冷气被冷气整流部31d整流成放射状,这样无损失地向贮藏室排出。另外,此时,因科恩达效应外力以沿着冷气整流部31d的方式作用在冷气上,所以排出时的冷气向冷却风扇33正面排出,由此,能够将冷气向现有技术不能直接送出冷气的冷却风扇33正面的贮藏室中央引导,所以能够有效地冷却贮藏物。
另外,排出口31e具有由风向肋39构成的冷气引导部,由此,能够可靠地向上层冷冻室盒27b的中心送出冷气。此时,能够将冷气引导部与排出口31e一体地成型,无需增加部件数量,所以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可减少固体所导致的风向不均的结构。另外,能够采用不会积存容易附着在冷藏库20的排出口31e的结露的结构,所以能够提供品质优良的冷藏库。
另外,第一冷冻室27包括收纳贮藏物的上层冷冻室盒27b和下层冷冻室盒27c,冷却风扇33配置于比上层冷冻室盒27b和下层冷冻室盒27c的里面上端更靠上方。另外,排出口31e设置于比冷气整流部31d的中心更靠下方,由此,能够将从冷却风扇33向下方排出的冷气向第一冷冻室27引导。因此,能够从冷冻室盒的上方向冷冻室盒中吹入冷气,所以能够更有效地冷却贮藏物。
另外,排出口31e在第一冷冻室27的中心所通过的位置,作为顺时针旋转的轴流风扇的冷却风扇33配设于比第一冷冻室27的中心更靠左侧,由此,从冷却风扇33排出的冷气一边顺时针旋转一边成放射状扩散。因此,在冷气所具有的速度的旋转成分向下的部位设置排出口31e,能够更有效地将冷气向下吹向上层冷冻室盒27b内。
(第3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此外,对于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和同样的技术思想能够适用的部分,省略其说明,但只要没有问题,也能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组合本实施方式并加以应用。
如图12所示,在冷藏室24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将在冷却室30中生成的冷气向冷藏室24输送的冷藏室管道51,用冷藏室分隔部件52与冷藏室24划分开。冷藏室分隔部件52由前分隔部件52a和里分隔部件52b构成,冷藏室管道51被划分成前管道51a和里管道51b。前分隔部件52a多由聚丙烯等树脂成型品构成,里分隔部件52b多由隔热性高的发泡树脂成型品构成。
在里分隔部件52b配设有冷藏室冷却风扇53,辅助设置于冷却室30中的冷藏室冷却风扇33的作用,使冷气在整个冷藏室24中循环。此处,冷藏室冷却风扇53是从排出面看顺时针转动的轴流风扇。
前分隔部件52a的与冷藏室冷却风扇53相对的部分,构成向冷藏室冷却风扇53侧突出的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形成以冷藏室冷却风扇53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大致圆锥台状。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的前端由与冷藏室冷却风扇53的排出面平行的面构成,其直径与冷藏室冷却风扇53的轮毂径大致相同。构成冷藏室24的内箱23的上部,与设置于冷藏库20上部的机械室21a的形状相应地在内侧具有凸部。因此,前分隔部件52a的上端与内箱23的形状相应地弯曲。
另外,前分隔部件52a包括向冷藏室24送出冷气的冷藏室排出口52d。冷藏室排出口52d在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的内部配设于上下两处。冷藏室搁板24c以将两个冷藏室排出口52d夹在中间的方式适度地空出间隔配置。
此外,通过变更冷藏室排出口52d的位置和个数、形状,能够形成与冷藏室冷却风扇53的能力和位置、冷藏室24的结构和设定温度等相符的高效的风路。
下面,对采用以上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冷藏库20,说明其动作。
与冷却器32进行热交换,生成的冷气被冷却风扇33向送风管道31c排出。其一部分被吹起,通过风门41流入到里管道51b中。通过冷藏室冷却风扇53的作用,流入到里管道51b的冷气向前管道51a排出。此时,冷藏室冷却风扇53是顺时针旋转的轴流风扇,所以所排出的冷气以一边顺时针旋转一边成放射状扩散的方式成圆锥状流动。因此,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采用与排出冷气的气流相符的形状,这样就不会产生涡流,能够将冷气顺畅地向前管道51a内送出。另外,在轴流风扇的排出侧产生向中心返回的气流,但是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的圆锥台上表面直径与风扇的轮毂径大致相同。由此,能够抑制该返回气流,所以能够不浪费冷藏室冷却风扇53赋予冷气的能量地用于送风。
沿着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扩散的冷气的一部分从设置于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内的冷藏室排出口52d向冷藏室24内排出。此时,因柯恩达效应果沿着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的外力作用在冷气上。因此,从设置于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内的排出口排出的冷气向冷藏室冷却风扇53的正面方向顺畅地排出。因此,也能向现有技术难以直接送出冷气的冷藏室冷却风扇53的正面送出冷气。
冷藏室排出口52d配设于冷藏室冷却风扇53的上下,所以成放射状排出的冷气在排出口附近分别具有上下方向的速度成分。此时,冷藏室搁板24c配设于冷藏室排出口52d的上下,所以冷藏室搁板24c发挥引导冷气的作用,将向上下方向排出的冷气向正面方向引导,能够冷却贮藏物。冷藏室搁板24c一般以使用者能够任意变更高度的方式构成,在此情况下,也根据使用情况将冷气向贮藏物所载置的地方引导,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同样的效果。
此外,将冷藏室排出口52d的形状上下延长,形成从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的内部延伸至外部的形状,由此从一个排出口排出的冷气所具有的上下方向的速度分布变大。其原因在于,从靠近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的部分排出的冷气如上所述朝向冷藏室冷却风扇53正面,而从远离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的部分排出的冷气成放射状扩散的方向、即上下方向的速度成分增大。因此,通过将冷藏室排出口52d的形状上下延长,能够扩大冷气的上下方向的排出角度,能够均匀地冷却冷藏室内。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冷藏室排出口52d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的内部,由此,从冷藏室冷却风扇53排出的冷气被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成放射状整流,这样无损失地向冷藏室24排出。另外,此时,因科恩达效应外力以沿着冷藏室冷气整流部52c的方式作用在冷气上,所以排出时的冷气朝着冷藏室冷却风扇53的正面排出。由此,能够将冷气向现有技术不能直接送出冷气的冷藏室冷却风扇53正面的冷藏室中央引导,所以能够有效地冷却贮藏物。
另外,冷藏室搁板24c发挥引导冷气的作用,能够切实地向前方送出冷气。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4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截面图。图14是该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藏室侧排出口附近的截面图。图15是该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制冰室侧排出口附近的截面图。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13至图15所示,冷藏库61被抽拉式的冷冻室门62封闭,在内部具有冷冻盒73,包括被冷却至零下20度左右的冷冻室63。在该冷冻室63的上部包括:被旋转式的冷藏室门64封闭,被冷却至5度左右的冷藏室65;和在冷冻室63与冷藏室65之间被抽拉式的制冰室门74封闭,在内部具有制冰盒75的制冰室76。此处,与贮藏冰激凌等熔点在零下10度以下的贮藏物的冷冻室相比,在制冰室76中贮藏熔点在0度的冰,所以室内的温度是零下15度左右比较高的温度。
在冷冻室63内被管道77与冷冻室63分隔,构成收纳冷却器66、冷却风扇67的冷却室70。
管道77在与冷却风扇67相对的位置具有大致成圆锥台状突出的整流部68。另外,管道77在比冷却风扇67的中心更靠下侧具有将冷却室70和冷冻室63内连通的冷冻室侧排出口78,在比冷却风扇67的中心更靠上侧具有将冷却室70和制冰室76内连通的制冰室侧排出口79。
在制冰室76与冷藏室65之间配备分隔两室的分隔壁80,并且在分隔壁80的冷却室70内具有将冷却室70和冷藏室65连通的冷藏室侧排出口81。在冷藏室侧排出口81内具备有选择地封闭、打开冷藏室侧排出口81的风门82。
此处,从冷藏库正面看,制冰室侧排出口79和冷藏室侧排出口81在左右错开的位置开口。
此外,相对于管道77的基本平面在冷藏库61的前面侧配置有制冰室侧排出口79,在背面侧配置有冷藏室侧排出口81,使管道77从整流部68分别向制冰室侧排出口79、冷藏室侧排出口81倾斜,从而平滑地连接。
另外,在制冰室侧排出口79的制冰室76侧,在开口部的上侧,以冷气水平流动或向下侧流动的角度设置有风向调节肋83。
下面,对于采用以上方式构成的冷藏库20,说明其动作。
在冷藏库运转过程中,为了将在冷却器66中生成的冷气向各室引导,冷却风扇67运转。此时,为了抑制在冷却风扇67的排出侧附近所产生的涡流,在与冷却风扇67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整流部68。由此,能够抑制在冷却风扇67的排出侧所产生的涡流,减少压力损失,并且增加冷却风扇67的风量,使冷却风扇67的冷气成放射状均匀地排出。
于是,比冷却风扇67更靠下侧的冷气流向下侧,比冷却风扇67更靠上侧的冷气流向上侧。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61中,比冷却风扇67更靠下侧的冷气全部从冷冻室侧排出口78流向冷冻室63,上侧的冷气从制冰室侧排出口79流向制冰室76,从冷藏室侧排出口81流向冷藏室65。
因此,向冷冻室63吹出的冷气变成向下的气流,流向冷冻盒73内,由此,冷却冷冻盒73内的贮藏物,并且不会直接冷却分隔壁80。
另外,向冷藏室65吹出的冷气变成向上的气流,所以顺畅地流向冷藏室65,由此能够减少风路的损失。
此处,向制冰室76吹出的冷气变成向上的气流,所以冷却分隔壁80,有可能发生热损失。但是,制冰室76被冷却至比冷冻室63高的温度即可,通过与冷冻室侧排出口78的面积相比缩小制冰室侧排出口79的面积等,减少冷气的风量。于是,即使箱内的温度也高,冷气直接吹到分隔壁80上,与冷气吹到冷冻室3内的情况相比,也能减少热损失。另外,利用风向调节肋83,使冷气流从水平朝向下侧,由此,将冷气引导至制冰盒75内,形成不用冷气直接冷却分隔壁80的结构。
因此,能够减少冷藏室65与制冰室76的热损失,并且能够形成效率高的冷藏库。
下面,对制冰室侧排出口79与冷藏室侧排出口81的冷气分配进行说明。在冷藏库运转过程中,冷却器66从零下25度变成零下30度,冷却风扇67的冷气变成零下20度左右。为了利用该冷气将冷藏室65冷却至5度左右,在冷藏室侧排出口81配置有为了使冷气有选择地流向冷藏室65而封闭、打开冷藏室侧排出口81的风门82。当风门82封闭时,被冷却风扇67向上吹出的冷气仅流向制冰室侧排出口79,当风门82打开时,被冷却风扇67向上吹出的冷气向制冰室侧排出口79和冷藏室侧排出口81分流。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61中,从冷藏库61前面看左右错开,并且从侧面看前后错开地配置制冰室侧排出口79和冷藏室侧排出口81。另外,使管道77分别向制冰室侧排出口79、冷藏室侧排出口81倾斜,从而平滑地连接。
由此,能够减少从冷却风扇67向制冰室侧排出口79和冷藏室侧排出口81的风路损失。
因此,能够减少冷却风扇67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形成效率高的冷藏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冷冻室63与冷藏室65之间有制冰室76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形成温度为0度左右的冰温保鲜(Chiller)室,能够获得更大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冷冻室63与冷藏室65之间仅有制冰室76进行了说明,但是,与制冰室76横向排列地设置冰温保鲜室等,在冷藏室侧排出口81的左右设置用于冷却各个室的排出口,由此也能够应对更多门的冷藏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风门82仅配置在冷藏室侧排出口8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制冰室侧排出口79配置风门,由此能够更准确地进行温度控制。另外,根据风门的开闭来控制冷却风扇67和压缩机的转速,由此能够减少无用的冷却,形成效率更高的冷藏库。
本发明包括:由隔热壁包围且在前面具有开口部的贮藏室;封闭开口部的隔热门;收纳于贮藏室背面的冷却器;和使在冷却器中生成的冷气向贮藏室内循环的冷却风扇。而且,在与冷却风扇相对的位置具有向冷却风扇侧突出的整流部的管道,该整流部做成包括倾斜部和平面部的大致圆锥台状。根据该结构,本发明控制管道的进深尺寸,并且不会增加冷却风扇的吸入侧的压力损失,就能够减少吹出侧的压力损失,能够提供收纳效率和冷却效率高、噪音低的冷藏库。
另外,本发明将管道的基本平面以管道的基本平面作为大体铅垂方向,使冷却风扇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地配置,并且以整流部与冷却风扇相对的方式倾斜配置整流部。根据该结构,本发明控制冷却室的管道的进深尺寸,并且不会增加冷却风扇的吸入侧的压力损失,就能够减少吹出侧的压力损失,能够提供收纳效率和冷却效率高、噪音低的冷藏库。
另外,本发明以整流部的平面部的大致中心部与冷却风扇的旋转轴大致在同一线上的方式构成。根据该结构,本发明有效利用冷却室空间,同时能够提高整流部的整流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平面部与冷却风扇前端面的距离在20mm以下。根据该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减少压力损失,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却风扇的风量,也能降低噪音。
另外,本发明的整流部的倾斜部和与冷却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平面的角度为20度以下。根据该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减少压力损失,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却风扇的风量,也能降低噪音。
另外,本发明的整流部的平面部的最大尺寸是与冷却风扇的电机部的尺寸同等以下的尺寸。根据该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减少压力损失,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却风扇的风量,也能降低噪音。
另外,本发明的冷藏库包括:藏室;生成用于冷却贮藏室的冷气的冷却器;将在冷却器中生成的冷气强制地向贮藏室送风的冷却风扇;和位于贮藏室与冷却风扇之间的分隔部件。而且,该分隔部件具有:将冷气送到贮藏室的排出口;和使与冷却风扇相对的部分向冷却风扇侧突出的冷气整流部,排出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该冷气整流部。由此,从冷却风扇排出的冷气被冷气整流部成放射状整流,这样无损失地向贮藏室排出。另外,此时,因科恩达效应外力以沿着冷气整流部的方式作用在冷气上,所以排出时的冷气朝着冷却风扇正面排出。由此,能够将冷气向现有技术不能直接送出冷气的冷却风扇正面的贮藏室中央引导,所以能够有效地冷却贮藏物。
另外,本发明的排出口包括冷气引导部。根据该结构,本发明能够任意地控制从排出口排出的冷气的方向。
另外,本发明的冷气引导部由设置于分隔部件上的肋构成。根据该结构,本发明能够将冷气引导部与排出口一体地成型,无需增加部件数量,所以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可减少固体所导致的风向不均的结构。另外,能够采用不积存容易附着在冷藏库的排出口的结露的结构,所以能够提供品质优良的冷藏库。
另外,本发明在于,贮藏室包括收纳贮藏物的一个或多个贮藏盒,冷却风扇配置于比该贮藏盒的至少一个的里面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而且,配置于冷气整流部中的排出口设置于比冷气整流部的中心更靠下方、且比贮藏盒里面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本发明能够将比冷却风扇更向下方排出的冷气向贮藏室引导,所以能够将冷气从贮藏盒之上吹入贮藏盒之中,所以能够更有效地冷却贮藏物。
另外,本发明在于,在从冷藏库正面观察的情况下,冷却风扇相对于贮藏室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垂线配置于旋转方向的相反侧。根据该结构,本发明在于,从冷却风扇排出的冷气一边向冷却风扇的旋转方向旋转一边成放射状扩散,所以在贮藏室的中心线上,冷气所具有的速度的旋转成分变成向下,所以能够更有效地将冷气吹入盒内。
另外,本发明的冷藏库包括:冷藏室;配置于比冷藏室更靠下部的冷冻室;配置在冷冻室内的冷却器;将冷却器和冷冻室分隔的管道;和使冷却器的冷气循环的冷却风扇。而且,还包括:配置于管道的与冷却风扇相对的位置的整流部;将冷气向冷冻室排出的冷冻室侧排出口;和将冷气向冷藏室引导的冷藏室侧排出口。另外,将冷冻室侧排出口设置在比冷却风扇的中心更靠下方的位置,将冷藏室侧排出口设置在比冷却风扇的中心更靠上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本发明使冷却风扇的冷气不吹到冷藏室与冷冻室之间的隔热壁,由此,能够有效地将冷气向各室吹出,并且能够提供冷却效率高的冷藏库。
另外,本发明的冷藏库在冷藏室与冷冻室之间设置有制冰室,还设置有将冷气向制冰室排出的制冰室侧排出口。而且,在比冷却风扇的中心更靠上方的位置,制冰室侧排出口设置于前面侧,冷藏室侧排出口设置于背面侧,使管道在冷藏室侧排出口附近向背面侧倾斜,在制冰室侧排出口附近向前面侧倾斜。根据该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将冷却风扇的冷气向各室吹出,而且能够提供冷却效率高的冷藏库。
另外,本发明在制冰室侧排出口的上部设置有风向调节部以使得所排出的冷气水平流动或向下方流动。根据该结构,本发明使冷却风扇的冷气不吹到冷藏室与制冰室之间的隔热壁,由此,能够有效地将冷气吹向各室,而且能够提供冷却效率高的冷藏库。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作为家用和业务用等各种类和大小的冷藏库是有用的。另外,本发明也能适用于具有冷却风扇的各种冷却设备。
附图标记说明
1 冷藏库
2 隔热门
3 贮藏室
4 冷却器
5 冷却风扇
5a 电机部
5b 叶片部
6 冷却室
7 管道
8 整流部
9 倾斜部
10 平面部
11 连结部
20 冷藏库
21 隔热箱体
21a 机械室
22 外箱
23 内箱
24 冷藏室
24a 冷藏室右门
24b 冷藏室左门
24c 冷藏室搁板
24d 冷藏室盒
25 第二冷冻室
25a 第二冷冻室门
26 制冰室
26a 制冰室门
27 第一冷冻室
27a 第一冷冻室门
27b 上层冷冻室盒
27c 下层冷冻室盒
28 蔬菜室
28a 蔬菜室门
28b 上层蔬菜室盒
28c 下层蔬菜室盒
29 压缩机
30 冷却室
31 分隔部件
31a 贮藏室侧分隔部件
31b 冷却室侧分隔部件
31c 送风管道
31d 冷气整流部
31e 排出口
32 冷却器
33 冷却风扇
34 辐射加热单元
35 排水盘
36 排水管
37 蒸发盘
38 分隔壁
39 风向肋(冷气引导件)
40 排出口
41 风门
42 冷藏室管道
51 冷藏室管道
51a 前管道
51b 里管道
52 冷藏室分隔部件
52a 前分隔部件
52b 里分隔部件
52c 冷藏室冷气整流部
52d 冷藏室排出口
53 冷藏室冷却风扇
202 冷藏室分隔部件
61 冷藏库
63 冷冻室
66 冷却器
67 冷却风扇
68 整流部
70 冷却室
73 冷冻盒
74 制冰室门
75 制冰盒
76 制冰室
77 管道
78 冷冻室侧排出口
79 制冰室侧排出口
80 分隔壁
81 冷藏室侧排出口
82 风门
83 风向调节肋
101 冷藏库
102 隔热门
103 贮藏室
104 冷却器
105 冷却风扇
106 整流部
107 管道
108 冷却室
109 狭缝
111 贮藏室
112 冷却室
113 冷却室罩
114 冷却器
115 冷却风扇
116 冷却风扇电机
117 分隔板
118 整流引导板
119 排出口
121 冷藏库
123 冷冻室
124 冷却器
125 冷藏室
126 冷却器
127 冷却风扇
128 整流部
129 管道
130 冷却室
131 狭缝
132 冷藏室风路

Claims (12)

1.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隔热壁包围且在前面具有开口部的贮藏室;
封闭所述开口部的隔热门;
收纳于所述贮藏室背面的冷却器;
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地配置,使在所述冷却器中生成的冷气向所述贮藏室内循环的冷却风扇;和
基本平面为铅垂方向,在与所述冷却风扇相对的位置具有向所述冷却风扇侧突出的整流部的管道,
所述整流部做成包括倾斜部和平面部的圆锥台状,并且以所述整流部与所述冷却风扇相对的方式倾斜配置所述整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的平面部的中心部与冷却风扇的旋转轴在同一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部与冷却风扇前端面的距离为20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的倾斜部和与冷却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平面的角度为20度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的平面部的最大尺寸是与冷却风扇的电机部的尺寸同等以下的尺寸。
6.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贮藏室;生成用于冷却所述贮藏室的冷气的冷却器;将在所述冷却器中生成的冷气强制地向贮藏室送风的冷却风扇;和位于所述贮藏室与所述冷却风扇之间的分隔部件,其中,
所述分隔部件具有:
将冷气送到贮藏室的排出口;和
使与所述冷却风扇相对的部分向冷却风扇侧突出的冷气整流部,
所述排出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该冷气整流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口具有冷气引导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引导部是设置于所述分隔部件的肋。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贮藏室包括收纳贮藏物的一个或多个贮藏盒,
所述冷却风扇配置于比该贮藏盒的至少一个的里面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
配置于所述冷气整流部中的排出口设置于比所述冷气整流部的中心更靠下方、且比所述贮藏盒里面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冷藏库正面观察的情况下,所述冷却风扇相对于所述贮藏室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垂线配置于旋转方向的相反侧。
11.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冷藏室;
配置于比所述冷藏室更靠下部的冷冻室;
配置在所述冷冻室内的冷却器;
设置在所述冷藏室与所述冷冻室之间的制冰室;
将所述冷却器和所述冷冻室分隔的管道;
使所述冷却器的冷气循环的冷却风扇;
配置于所述管道的与所述冷却风扇相对的位置的整流部;
将冷气向所述冷冻室排出的冷冻室侧排出口;
将冷气向所述冷藏室引导的冷藏室侧排出口;和
将冷气向所述制冰室排出的制冰室侧排出口,
所述冷冻室侧排出口设置在比所述冷却风扇的中心更靠下方的位置,
所述冷藏室侧排出口设置在比所述冷却风扇的中心更靠上方的位置且设置在背面侧,
所述制冰室侧排出口设置在比冷却风扇的中心更靠上方的位置且设置在前面侧,
所述管道在比所述冷却风扇的中心更靠上方的所述冷藏室侧排出口附近向背面侧倾斜,在比冷却风扇的中心更靠上方的所述制冰室侧排出口附近向前面侧倾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冰室侧排出口的上部设置有风向调节部以使得所排出的冷气水平流动或向下方流动。
CN201280055268.4A 2011-11-10 2012-11-06 冷藏库 Active CN103930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6055 2011-11-10
JP2011246055A JP2013100973A (ja) 2011-11-10 2011-11-10 冷蔵庫
JP2011246056A JP5838300B2 (ja) 2011-11-10 2011-11-10 冷蔵庫
JP2011-246056 2011-11-10
JP2012023601A JP5895145B2 (ja) 2012-02-07 2012-02-07 冷蔵庫
JP2012-023601 2012-02-07
PCT/JP2012/007092 WO2013069254A1 (ja) 2011-11-10 2012-11-06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0740A CN103930740A (zh) 2014-07-16
CN103930740B true CN103930740B (zh) 2016-08-24

Family

ID=48289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5268.4A Active CN103930740B (zh) 2011-11-10 2012-11-06 冷藏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778577B1 (zh)
CN (1) CN103930740B (zh)
WO (1) WO20130692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02013016743A2 (pt) * 2013-06-28 2015-08-25 Whirlpool Sa Sistema de circulação de ar
CN104019598A (zh) 2014-06-11 2014-09-0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电冰箱
CN105736477B (zh) * 2014-12-08 2020-09-18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制冷器具以及用于制冷器具的风扇组件
JP2017096546A (ja) * 2015-11-24 2017-06-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896529B2 (ja) * 2017-06-30 2021-06-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7291672B2 (ja) * 2020-07-03 2023-06-15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230A (ja) * 1997-06-26 1999-01-22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3148853A (ja) * 2001-11-14 2003-05-21 Toshiba Corp 冷凍冷蔵庫
JP2005291577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CN1796908A (zh) * 2004-12-27 2006-07-05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31316B2 (ja) 1996-01-30 2005-03-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06308259A (ja) * 2005-05-02 2006-11-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冷蔵庫
JP2010230286A (ja) * 2009-03-30 2010-10-14 Sharp Corp ファンモータの取り付け構造及び冷蔵庫
JP5178642B2 (ja) * 2009-06-29 2013-04-10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103452B2 (ja) * 2009-09-09 2012-12-19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230A (ja) * 1997-06-26 1999-01-22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3148853A (ja) * 2001-11-14 2003-05-21 Toshiba Corp 冷凍冷蔵庫
JP2005291577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CN1796908A (zh) * 2004-12-27 2006-07-05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冰箱
JP2006183894A (ja) * 2004-12-27 2006-07-13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69254A1 (ja) 2013-05-16
CN103930740A (zh) 2014-07-16
EP2778577B1 (en) 2020-04-08
EP2778577A4 (en) 2015-08-26
EP2778577A1 (en)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0740B (zh) 冷藏库
CN101669002B (zh) 冷藏库和电气设备
EP3156748B1 (en) Air-cooled refrigerator
US20170284724A1 (en) Refrigerator
JP5838300B2 (ja) 冷蔵庫
CN106440625A (zh) 一种具有制冰室的风冷冰箱
CN104412052A (zh) 电冰箱
CN106679269B (zh) 冰箱
CN104641190A (zh) 冷藏库
CN105333672A (zh) 抽屉式冰箱
CN105605857A (zh) 冰箱
CN107166841A (zh) 一种风道上置的卧式冷柜
CN102818417B (zh) 冰箱
CN102226620A (zh) 一种冰箱
CN206875810U (zh) 冷藏库
US20150107291A1 (e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CN104654707B (zh) 风冷冰箱
CN205561400U (zh) 冷藏库
CN111928557A (zh) 一种冰箱的风道系统
CN208282471U (zh) 一种双风门控制风向及风量的冰箱
CN103975206A (zh) 冷藏库
CN206399085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449966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989549U (zh) 一种风道上置的卧式冷柜
JP6028216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