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4014B -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 - Google Patents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24014B
CN103924014B CN201310085835.7A CN201310085835A CN103924014B CN 103924014 B CN103924014 B CN 103924014B CN 201310085835 A CN201310085835 A CN 201310085835A CN 103924014 B CN103924014 B CN 1039240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ten iron
converter
blast furnace
iron transporta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58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24014A (zh
Inventor
黄东生
姚朝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WU TIANM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WU TIANM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WU TIANM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WU TIANM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858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240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24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4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24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4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inement Of Pig-Iron, Manufacture Of Cast Iron, And Steel Manufacture Other Than In Revolving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高炉最少一侧有铁水运输线,铁水运输线从高炉出铁场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铁水运输线上有铁水运输单元,一个铁水运输单元由一辆移动的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组成,至少两个铁水运输单元组成铁水运输系统,铁水沟端部至少有一个摆动流嘴。本发明打破传统高炉与转炉布置,工艺流程短,缩短了高炉和转炉间的铁水运输距离,减少铁水运输单元和铁水罐的用量,减少铁水降温,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可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属于冶金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工业高炉和转炉界面距离较远,高炉铁水向转炉运输时,一般采用火车将装满铁水的鱼雷罐车或铁水罐车运到转炉车间,这种运输方式缺点明显:高炉与转炉距离远,铁路线长,占地面积大;火车头及罐车多,设备投资大;高炉出铁场下,需等待多个罐车装满铁水后才能向转炉运输,到达转炉车间,需将每个罐中铁水兑入转炉,等所有罐清空后,方能回到出铁场下,罐在高炉和转炉等待时间长,铁水降温大,不利于节能;运输环节动力消耗大。
CN102004815A公开了一种对钢铁企业高炉-转炉区段“一罐到底”界面模式的优化方法,对高炉-转炉区段“一罐到底”界面模式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在线监测诊断,以减少入转炉前的等待时间,但仅仅在现有铁路火车运输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转炉前的等待时间不能有效降低。
CN102004815A公开了一种对钢铁企业高炉-转炉区段“一罐到底”界面模式的优化方法,对高炉-转炉区段“一罐到底”界面模式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在线监测诊断,以减少入转炉前的等待时间,但仅仅在现有铁路火车运输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转炉前的等待时间不能有效降低。
CN101249558公开了一种炼铁-炼钢的“一罐到底”工艺,包括高炉铁水的承接、运输、缓冲储存、铁水预处理、转炉兑铁、容器周转和铁水保温工艺,高炉铁水的承接、运输、缓冲储存、铁水预处理、转炉兑铁和铁水保温工艺均在一个铁水罐内完成,改变了炼铁-炼钢界面传统模式,取消了炼钢车间的倒罐坑或混铁炉,和除尘系统,减少了铁水倒罐作业。但是需要在高炉与转炉之间增设约600m长的周转厂房,在周转厂房内增设多部重载吊车,并利用重载吊车将罐在高炉铁水运输车、脱硫站罐车、转炉铁水运输车之间进行倒换,重载吊车、铁水运车、脱硫站罐车等设备多、投资大,罐在各种车之间的倒换增加辅助作业时间,做功多、能耗高。
CN101280347公开了一种高炉-转炉界面“紧凑型一罐制”工艺和一种缓冲高炉-转炉间的生产不均衡的调解方法。在一个炼钢车间和至少由一座高炉组成的作业区域,高炉至少有一条主沟及其铁沟、一个摆动流嘴、二条过跨车和铁路混合运行线、一条铁路运行线、两个受铁罐、两台过跨车构成,在高炉出铁场一侧,炼钢车间的加料跨厂房紧邻出铁场布置;过跨车采用电动过跨车,在车上配备称量装置。该工艺需在高炉出铁场下设至少二条过跨车和铁路混合运行线、一条铁路运行线,用于高炉-转炉间生产不均衡的调解。过跨车和铁路混合运行线中的铁路运行线为标准轨距铁路,由于标准轨距铁路转弯半径非常大且需与另一条铁路运行线(标准轨距)相连,因此,占地面积较大,铁路多,增加投资;电动过跨车上配备称量装置,需要每台电动过跨车都配备称量装置,称量装置多,称量装置由于受罐体辐射的长期热辐射影响,特别是洒落的高温铁水的影响,称量装置很快会损坏和需要频繁校称;虽然高炉与转炉的距离较传统的铁路运输放式缩短了,但仍较长,仍有缩短的可能;未满的铁水罐需要由转炉加料跨的行车倒换至下次出铁罐位的过跨车上,返回高炉出铁场摆动嘴下等待下次出铁,操作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包括高炉、高炉出铁场、铁水沟、摆动流嘴、铁水运输单元、铁水运输线、转炉车间、转炉、转炉装料跨,其特征在于:
高炉最少一侧有铁水运输线Ⅰ,铁水运输线Ⅰ从高炉出铁场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
铁水运输线Ⅰ上有铁水运输单元,一个铁水运输单元由一辆移动的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组成,至少两个铁水运输单元组成铁水运输系统;
铁水沟端部至少有一个摆动流嘴。
优选的,还包括倒运跨,在转炉装料跨相邻外侧增设倒运跨,至少一条铁水运输线Ⅱ从倒运跨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
优选的,本发明的设备组合还包括渣跨;在倒运跨相邻外侧设渣跨,铁水运输线Ⅱ延伸到渣跨。其中,靠近转炉一侧的为转炉装料跨;靠近高炉出铁场一侧的为倒运跨。以上所述的“外侧”均指远离转炉的一侧。
设渣线,渣线从转炉装料跨延伸至渣跨。优选的,渣线自转炉下延伸至渣跨,依次连接转炉装料跨、倒运跨和渣跨。
优选的,高炉两侧有铁水运输线Ⅰ。
优选的,高炉一侧最少有两条铁水运输线Ⅰ。
更优选的,高炉出铁场两侧的铁水运输线Ⅰ相通,形成闭环。
高炉出铁场两侧的铁水运输线Ⅰ通过弯轨或过渡装置相通,形成闭环。所述过渡装置为摆渡车或转盘。
优选的,在铁水运输单元周围设铁水脱硫站;更优选的,铁水脱硫站设置在渣跨跨内。
优选的,在铁水运输单元接铁水的位置设称量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铁水运输线为公路,铁水运输车为汽车。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铁水运输线为铁路,轨距为大于1435mm的非标准轨距,铁水运输车为带钢制轮子和能够移动的运输车。
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或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
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高炉位于两组转炉之外或之内;
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
至少有两个区域时,设铁水运输联系线将两个区域的转炉装料跨连接。
在铁水运输联系线侧部设铸铁机。优选的,铸铁机设置在倒运跨内。
所述摆渡车,其实质上就是顶面敷设平行钢轨的平板运输车。摆渡车上设有轨道,摆渡车上的两条平行钢轨连接一条铁水运输走行线的两条钢轨,完成铁水运输单元的平移和运动。顶面钢轨型号、轨面表高及轨距与铁水罐车(铁水运输单元)的走行钢轨相同,且与铁水运输走行线的走行钢轨平行;摆渡车底面布置成组车轮,车轮在平行钢轨(固定在基础上)上直线(可与顶面钢轨成30°-150°的任何角度,以方便路线的规划)行走。摆渡车用于铁水罐车(铁水运输单元)的平行换轨,解决了转炉、高炉由于布置关系,高炉铁水罐装罐位置与转炉的接罐位置不能用直轨直接连通的问题。
摆渡车根据行程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行程较短时,优先采用液压缸驱动;行程较长时,采用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驱动或齿轮齿条驱动或齿销驱动。比较而言,液压缸驱动方式,定位、停车更方便;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驱动或齿轮齿条驱动或齿销驱动不受行程的限制,但定位、停车的准确度及可靠性比液压缸驱动低。
摆渡车同样需配置限位装置,以防止铁水罐车(铁水运输单元)脱轨:从通用性角度考虑,两平行钢轨的两端均需配置自动(性能同转盘)升降的挡板。根据罐车走向,也可以一端配置固定挡板。
当铁水罐车(铁水运输单元)的走行线局部为单线配置(铁水配送、空罐回送走同一轨道),摆渡车上钢轨也可采用双线的模式敷设,满罐车和空罐车可同时落在摆渡车上,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转盘,用于铁水运输单元的运行换向,结构上为绕中心旋转或摆动的刚性钢结构平台。顶面布置钢轨,钢轨型号、轨面表高及轨距与铁水运输单元的走行钢轨相同;底面周边同心布置成组车轮,车轮在环形钢轨上行走。钢轨可以是平行钢轨或十字交叉钢轨,根据线路布置的需要,可布置两条平行钢轨或二加二十字交叉钢轨。布置两条平行钢轨时,转盘上的两条平行钢轨连接一条铁水运输走行线的两条钢轨,完成铁水运输单元的转向。布置二加二十字交叉钢轨时,两条平行钢轨与另外两条平行钢轨基本上垂直,每两条平行钢轨都可连接一条铁水运输走行线的两条钢轨,满罐车和空罐车可同时落在摆渡车上。转盘的转动角度根据实际的车间布置来设计,转动角度可为30~170度,也可360度连续转动。
转盘通过固定在基础上且与环轨同心的芯轴来定心,转盘围绕芯轴回转或摆动。通常情况下,只有布置二加二十字交叉钢轨,转盘才需要完成连续回转动作,以加快罐车的换向节奏,此种情况下,转盘通过电机(或马达)--齿轮副完成传动;在本案中,铁水运输单元的换向节奏不快,因而转盘上仅需布置两平行钢轨。
转盘上面还需配置限位装置,以防止铁水运输单元的铁水罐车脱轨:两平行钢轨的(相对接车位置)近端配置自动(通过固定工位的机械结构来实现)升降的挡板;远端配置固定挡板;钢轨外侧的转盘周边配置高于轨面的环形挡边(放止转盘不在接车位时罐车进入,该功能属重复设置,用于增加机械结构的安全度,接车位上罐车走向钢轨上已有自动限位装置)。
优选的,当所述的设备组合还可包括钢渣跨时,钢渣跨紧靠转炉倒运跨,毗邻转炉,脱硫站置于钢渣跨内,转炉和脱硫站可共用此钢渣跨,对产生的钢渣及脱硫渣进行暂存及转运操作,并且需要时钢渣跨也可设置成为钢渣处理车间进行钢渣处理。钢渣跨与转炉和脱硫站距离近、导出方便,将铁水脱硫站产生的渣和转炉产生的钢渣合在一起,节省了吊车等设备、减少了运输通道,从而减少占地、节省投资。
本发明还提供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在至少一座高炉和至少一座转炉组成的区域,包括高炉、高炉出铁场、主沟、铁水沟、摆动流嘴、铁水运输单元、铁水运输线、转炉车间、转炉、转炉装料跨、转炉装料跨吊车等,
高炉最少一侧有铁水运输线Ⅰ,这侧最少有两条铁水运输线Ⅰ;
铁水运输线Ⅰ从高炉出铁场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
铁水沟端部至少有一个摆动流嘴;
铁水运输单元在铁水运输线Ⅰ上运行,一个铁水运输单元由一辆移动的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组成,至少两个铁水运输单元组成铁水运输系统;
高炉出铁时,铁水经铁水沟、摆动流嘴流入出铁场下部的铁水运输单元,第一个运输单元的铁水罐装满铁水后,向转炉车间移动,同时第二个运输单元承担装铁水任务,以此类推;铁水运输单元移动到转炉装料跨内,进行后续操作,最后将铁水兑入转炉,将空的铁水罐放回铁水运输车,铁水运输单元返回出铁场下部;所述后续操作包含铁水脱硫。
优选的,高炉出铁时,铁水经铁水沟、摆动流嘴流入出铁场下部的铁水运输单元,第一个运输单元的铁水罐装满铁水后,沿铁水运输线Ⅰ向倒运跨移动,在倒运跨内将铁水罐倒运至铁水运输线Ⅱ上的脱硫车上,脱硫车沿铁水运输线Ⅱ移动脱硫站,进行脱硫;同时铁水运输车沿着铁水运输线Ⅰ移到转炉装料跨内。
经脱硫后的铁水罐,由脱硫车沿铁水运输线Ⅱ移至转炉装料跨内,最后将铁水兑入转炉,将空的铁水罐放回铁水运输车,铁水运输单元沿铁水运输线Ⅰ返回出铁场下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式中,还包括渣跨;在倒运跨相邻外侧设渣跨,铁水运输线Ⅱ延伸到渣跨,铁水脱硫站设置在渣跨内;设渣线,渣线从转炉装料跨至渣跨;在倒运跨内将铁水罐倒运至铁水运输线Ⅱ上的脱硫车上,脱硫车及铁水罐沿铁水运输线Ⅱ移动渣跨内的脱硫站,进行脱硫;同时铁水运输车沿着铁水运输线Ⅰ移到转炉装料跨内;同时第二个运输单元承担装铁水任务,以此类推;脱硫产生的钢渣和转炉产生的钢渣经渣线送至渣跨。
优选的,高炉两侧有铁水运输线Ⅰ;
优选的,高炉一侧最少有两条铁水运输线Ⅰ;
铁水运输单元接铁水时,在铁水运输单元下部设称量装置。
铁水运输线,为公路时,铁水运输车为汽车;铁水运输线为铁路时,运输线轨距为大于1435mm的非标准轨距,铁水运输车为带钢制轮子和能够移动的运输车。
高炉出铁场两侧的铁水运输线相通,形成闭环。铁水运输线通过弯轨相连;或通过摆渡车相通;或通过转盘相通。
优选的,高炉两侧有铁水运输线,一侧铁水运输线的铁水运输单元通过过渡装置移到另一侧的铁水运输线。
高炉与转炉的位置布置有多种方案:
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或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
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高炉位于两组转炉之外或之内。
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
若至少有两个区域,不通过设标准轨距铁路运行线或过跨车和铁路混合运行线(其中的铁路运行线为标准轨距铁路)的方式,实现区域联系和协调。而是在区域间设铁水运输联系线将两个区域的转炉装料跨连接,使两个区域的铁水可以互相调配,起到相互联系和协调的作用。
在铁水运输联系线侧部设铸铁机,同样对两个区域起到相互联系和协调的作用。优选的,铸铁机设置在倒运跨内。当高炉与转炉生产不协调时,铁水可直接进入铸铁机。
本发明的主要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摆脱了标准轨距铁路运行线及过跨车和铁路混合运行线(其中的铁路运行线为标准轨距铁路),节省铁路、占地面积,降低投资;
2、本发明不需要在高炉与转炉之间增设约600m长的周转厂房,节省了周转厂房内重载吊车,铁水运输车等设备少,节省投资,取消了罐在高炉铁水运输车、脱硫站罐车、转炉铁水运输车之间倒换,辅助作业时间短,做功少、能耗低。
3、本发明中的铁水运输车结构简单,投资比火车机车少。
4、高炉与转炉紧密布置,工艺流程缩短,总图布置紧密,大大缩短了高炉和转炉间的铁水运输距离;减少铁水降温,与常规方式相比,铁水温度普遍提高30~50℃,与CN101249558的方案相比平均每罐铁水至少要减少吊运过程做功的1.5×105kJ,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炼钢炼铁成本降低。
5、本发明首次将摆渡车或转盘用于铁水运输单元。现有技术虽然存在摆渡车或转盘的类似装置,但由于铁水温度高、铁水包重量大(铁水重量及铁水包自重400吨左右),本领域的通用技术是使用铁路运输,铁水运输线路,而使用摆渡车或转盘,使高炉出铁场运输走行线形成闭环,运输线路缩短,普遍认为精确定位困难,稳定性差,如果控制不好,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我们在摆渡车上使用锁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安全性问题。
6、本发明通过设备和铁水运输线的合理布置,可有效的减少铁水运输单元和铁水罐的用量。
7、区域间的铁水运输联系线及铁水运输联系线侧部的铸铁机,使两个区域的铁水可以互相调配,起到相互联系和协调的作用。
8、钢渣跨与转炉和脱硫站距离近、导出方便,将铁水脱硫站产生的钢渣和转炉产生的钢渣合在一起,节省了吊车等设备、减少了运输通道,从而减少占地、节省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平面流程简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平面流程简图
图3为实施例3的平面流程简图
图4为实施例4的平面流程简图
图5为实施例5的平面流程简图
图6为实施例6的平面流程简图
图7为实施例7的平面流程简图
图8为实施例8的平面流程简图
图9为实施例9的平面流程简图
其中:1是高炉;2是高炉出铁场;3是铁水沟;4是摆动溜嘴;5是铁水罐;6是转炉车间;7是装料跨;8是转炉;9是吊车Ⅰ;10是铁水运输单元;11是铁水运输线Ⅰ;12是过渡装置;13是铸铁机;14是两区域间的铁水运输联系线;15是铁水运输线Ⅱ;16是脱硫车;17是脱硫站;18是吊车Ⅱ;19是渣线;20是渣跨;21是倒运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加以说明。
实施例1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如图1所示,包括:高炉1、高炉出铁场2、铁水沟3、摆动溜嘴4、铁水罐5、转炉车间6、装料跨7、转炉8、吊车Ⅰ(9)、铁水运输单元10、铁水运输线Ⅰ(11)。
转炉8位于转炉车间6内,高炉1两侧布置铁水运输线Ⅰ(11),一侧至少布置两条铁水运输线Ⅰ(11)。铁水运输线从高炉出铁场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铁水沟端部至少有一个摆动流嘴;
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
铁水运输线Ⅰ(11)上设铁水运输单元10,一个铁水运输单元10由一辆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5组成,运输单元10位于高炉出铁场2下并在铁水运输线Ⅰ(11)上移动;至少一侧两个铁水运输单元10组成铁水输送系统;铁水运输单元10的数量根据运输铁水的情况设置,一般设置3-8个。
高炉1出铁时,铁水经铁水沟3、摆动流嘴4流入出铁场2下部的铁水运输单元10,第一个铁水运输单元10的铁水罐5装满铁水后,向转炉车间6移动,同时第二个运输单元10承担装铁水任务,以此类推;
铁水运输单元10移动到转炉装料跨7内,进行后续操作,后续操作包含铁水脱硫。最后将铁水兑入转炉8,将空的铁水罐5放回铁水运输车,铁水运输单元10返回出铁场2下部。
实施例2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他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所示,在转炉装料跨7内的铁水运输线Ⅰ(11)端部设过渡装置12,在远离转炉装料跨7的铁水运输线Ⅰ(11)端部也设过渡装置12,高炉出铁场2两侧的铁水运输线Ⅰ(11)通过过渡装置12相通,形成闭环,一侧铁水运输线的铁水运输单元通过过渡装置移到另一侧的铁水运输线Ⅰ(11),过渡装置为摆渡车。
实施例3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他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3所示,在转炉装料跨7内的铁水运输线Ⅰ(11)端部设过渡装置12,在远离转炉装料跨7的铁水运输线Ⅰ(11)端部也设过渡装置12,高炉出铁场2两侧的铁水运输线Ⅰ(11)通过过渡装置12相通,形成闭环,一侧铁水运输线的铁水运输单元通过过渡装置移到另一侧的铁水运输线Ⅰ(11),过渡装置为弯轨。
实施例4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如图4所示,
至少有两个区域,设铁水运输联系线14将两个区域的转炉装料跨7连接,在铁水运输联系线14侧部设铸铁机13。
每个区域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如图5所示,
包括:高炉1、高炉出铁场2、铁水沟3、摆动溜嘴4、铁水罐5、转炉车间6、装料跨7、转炉8、吊车Ⅰ(9)、铁水运输单元10、铁水运输线Ⅰ(11)。
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
转炉8位于转炉车间6内,高炉1两侧布置铁水运输线Ⅰ(11),一侧至少布置两条铁水运输线Ⅰ(11)。
铁水运输线Ⅰ(11)上设铁水运输单元10,一个铁水运输单元10由一辆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5组成,运输单元10位于高炉出铁场2下并在铁水运输线Ⅰ(11)上移动;至少一侧两个铁水运输单元10组成铁水输送系统;
高炉1出铁时,铁水经铁水沟3、摆动流嘴4流入出铁场2下部的铁水运输单元10,第一个铁水运输单元10的铁水罐5装满铁水后,向转炉车间6移动,同时第二个运输单元10承担装铁水任务,以此类推;
铁水运输单元10移动到转炉装料跨7内,进行后续操作,后续操作包含铁水脱硫。最后将铁水兑入转炉8,将空的铁水罐5放回铁水运输车,铁水运输单元10返回出铁场2下部。
实施例6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他同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6所示,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且位于两组转炉之间。
实施例7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如图7所示,
至少有两个区域,设铁水运输联系线14将两个区域的转炉装料跨7连接,在铁水运输联系线14侧部设铸铁机13。
每个区域同实施例5.
实施例8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如图8所示,包括:高炉1、高炉出铁场2、铁水沟3、摆动溜嘴4、铁水罐5、转炉车间6、装料跨7、转炉8、吊车I(9)、铁水运输单元10、铁水运输线I(11)、铁水运输线Ⅱ(15);脱硫车16;脱硫站17;吊车Ⅱ(18);渣线19;渣跨20;倒运跨21转炉8位于转炉车间6内,高炉1两侧布置铁水运输线I(11),一侧至少布置两条铁水运输线I(11)。
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
铁水运输线I(11)从高炉出铁场2延伸到转炉装料跨7内;在转炉装料跨7相邻外侧增设倒运跨21,至少一条铁水运输线Ⅱ(15)从倒运跨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7;
铁水运输单元10在铁水运输线Ⅰ(11)上运行,一个铁水运输单元10由一辆移动的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5组成,至少两个铁水运输单元组成铁水运输系统;铁水运输线Ⅰ(11)上设铁水运输单元10,一个铁水运输单元10由一辆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5组成,运输单元10位于高炉出铁场2下并在铁水运输线Ⅰ(11)上移动;至少一侧两个铁水运输单元10组成铁水输送系统;
高炉1出铁时,铁水经铁水沟3、摆动流嘴4流入出铁场2下部的铁水运输单元10,第一个运输单元的铁水罐装满铁水后,沿铁水运输线Ⅰ(11)向倒运跨21移动,在倒运跨21内将铁水罐5倒运至铁水运输线Ⅱ(15)上的脱硫车16上,脱硫车16及铁水罐5沿铁水运输线Ⅱ(15)移动脱硫站17,进行脱硫;同时铁水运输车沿着铁水运输线Ⅰ(11)移到转炉装料跨7内;同时第二个运输单元承担装铁水任务,以此类推;
铁水脱硫后,脱硫车16沿铁水运输线Ⅱ(15)将铁水罐5送至转炉装料跨7内,在转炉装料跨7内将铁水兑入转炉8,将空的铁水罐5放回铁水运输车,铁水运输单元沿铁水运输线Ⅰ(11)返回出铁场2下部。
实施例9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如图9所示,包括:高炉1、高炉出铁场2、铁水沟3、摆动溜嘴4、铁水罐5、转炉车间6、装料跨7、转炉8、吊车I(9)、铁水运输单元10、铁水运输线I(11)、铸铁机13;两区域间的铁水运输联系线14、铁水运输线Ⅱ(15);脱硫车16;脱硫站17;吊车Ⅱ(18);渣线19;渣跨20;倒运跨21,其他同实施例6,不同之处在于:
在倒运跨21相邻外侧设渣跨20,铁水运输线Ⅱ(15)延伸到渣跨20,铁水脱硫站17设置在渣跨20内;设渣线19,渣线19从转炉装料跨7至渣跨20;在倒运跨21内将铁水罐倒运至铁水运输线Ⅱ(15)上的脱硫车17上,脱硫车17及铁水罐沿铁水运输线Ⅱ(15)移动渣跨20内的脱硫站17,进行脱硫;同时铁水运输车沿着铁水运输线Ⅰ(11)移到转炉装料跨7;同时第二个运输单元承担装铁水任务,以此类推;转炉产生的钢渣经渣线19送至渣跨20。
实施例10
其他同实施例9,不同之处在于:
至少有两个区域,设铁水运输联系线14将两个区域的转炉装料跨7连接。在铁水运输联系线侧部设铸铁机13,铸铁机设置在倒运跨21内。

Claims (25)

1.一种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包括高炉、高炉出铁场、主沟、铁水沟、摆动流嘴、铁水运输单元、铁水运输线、转炉车间、转炉、转炉装料跨,其特征在于:
高炉最少一侧有铁水运输线Ⅰ,铁水运输线Ⅰ从高炉出铁场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出铁场布置在高炉两侧,出铁场平行于炼钢装料跨,出铁场端部铁水运输单元未伸入装料跨内;
铁水运输线Ⅰ上有铁水运输单元,一个铁水运输单元由一辆移动的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组成,至少两个铁水运输单元组成铁水运输系统;
铁水沟端部至少有一个摆动流嘴;
在转炉装料跨相邻外侧增设倒运跨,至少一条铁水运输线Ⅱ从倒运跨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在倒运跨相邻外侧设渣跨,铁水运输线Ⅱ延伸到渣跨;在铁水运输单元周围设铁水脱硫站,铁水脱硫站设置在渣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高炉一侧最少有两条铁水运输线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高炉两侧有铁水运输线,高炉出铁场两侧的铁水运输线相通,形成闭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高炉出铁场两侧的铁水运输线通过弯轨或过渡装置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装置为摆渡车、转盘、或摆渡车与转盘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2、4、5任一项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铁水运输线为公路,铁水运输车为汽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铁水运输线为公路,铁水运输车为汽车。
8.如权利要求1、2、4、5任一项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铁水运输线为铁路,轨距为大于1435mm的非标准轨距,铁水运输车为带钢制轮子和能够移动的运输车。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铁水运输线为铁路,轨距为大于1435mm的非标准轨距,铁水运输车为带钢制轮子和能够移动的运输车。
10.如权利要求1、2、4或5任一项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或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高炉位于两组转炉之外或位于两组转炉之间;高炉与转炉的位置布置选自下列方式之一:
1)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时,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时,高炉位于两组转炉之外或之内;
2)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或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高炉位于两组转炉之外或位于两组转炉之间;高炉与转炉的位置布置选自下列方式之一:
1)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时,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时,高炉位于两组转炉之外或之内;
2)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或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高炉位于两组转炉之外或位于两组转炉之间;高炉与转炉的位置布置选自下列方式之一:
1)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时,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时,高炉位于两组转炉之外或之内;
2)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
13.如权利要求1、2、4、5或7任一项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个区域,设铁水运输联系线将两个区域的转炉装料跨连接。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个区域,设铁水运输联系线将两个区域的转炉装料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个区域,设铁水运输联系线将两个区域的转炉装料跨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在铁水运输联系线侧部设铸铁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铸铁机设置在倒运跨内。
18.如权利要求1、2、4、5或7任一项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设渣线,渣线从转炉装料跨延伸至渣跨。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设渣线,渣线从转炉装料跨延伸至渣跨。
2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设渣线,渣线从转炉装料跨延伸至渣跨。
21.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在至少一座高炉和至少一座转炉组成的区域,包括高炉、高炉出铁场、铁水沟、摆动流嘴、铁水运输单元、铁水运输线、转炉车间、转炉、转炉装料跨、转炉装料跨吊车,其特征在于:
1)高炉最少一侧有铁水运输线I,这侧最少有两条铁水运输线I;
2)铁水运输线I从高炉出铁场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
3)铁水沟端部至少有一个摆动流嘴;
4)铁水运输单元在铁水运输线I上运行,一个铁水运输单元由一辆移动的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组成,至少两个铁水运输单元组成铁水运输系统;
5)高炉出铁时,铁水经铁水沟、摆动流嘴流入出铁场下部的铁水运输单元,第一个运输单元的铁水罐装满铁水后,向转炉车间移动,同时第二个运输单元承担装铁水任务,以此类推;
6)铁水运输单元移动到转炉装料跨内,进行后续操作,最后将铁水兑入转炉,将空的铁水罐放回铁水运输车,铁水运输单元返回出铁场下部;所述后续操作包含铁水脱硫。
22.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在至少一座高炉和至少一座转炉组成的区域,包括高炉、高炉出铁场、铁水沟、摆动流嘴、铁水运输单元、铁水运输线、转炉车间、转炉、转炉装料跨、转炉装料跨吊车,其特征在于:
1)高炉最少一侧有铁水运输线Ⅰ,这侧最少有两条铁水运输线Ⅰ;
2)铁水运输线Ⅰ从高炉出铁场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在转炉装料跨相邻外侧增设倒运跨,至少一条铁水运输线Ⅱ从倒运跨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
3)铁水沟端部至少有一个摆动流嘴;
4)铁水运输单元在铁水运输线Ⅰ上运行,一个铁水运输单元由一辆移动的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组成,至少两个铁水运输单元组成铁水运输系统;
5)高炉出铁时,铁水经铁水沟、摆动流嘴流入出铁场下部的铁水运输单元,第一个运输单元的铁水罐装满铁水后,沿铁水运输线Ⅰ向倒运跨移动,在倒运跨内将铁水罐倒运至铁水运输线Ⅱ上的脱硫车上,脱硫车及铁水罐沿铁水运输线Ⅱ移动至脱硫站,进行脱硫;同时铁水运输车沿着铁水运输线Ⅰ移到转炉装料跨内;同时第二个运输单元承担装铁水任务,以此类推;
6)铁水脱硫后,脱硫车沿铁水运输线Ⅱ将铁水罐送至转炉装料跨内,在转炉装料跨内将铁水兑入转炉,将空的铁水罐放回铁水运输车,铁水运输单元沿铁水运输线Ⅰ返回出铁场下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炉两侧有铁水运输线Ⅰ,步骤6)中一侧铁水运输线Ⅰ的铁水运输单元通过过渡装置移到另一侧的铁水运输线Ⅰ。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其特征在于:铁水运输单元接铁水时,在铁水运输单元下部设称量装置。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渣跨;在倒运跨相邻外侧设渣跨,铁水运输线Ⅱ延伸到渣跨,铁水脱硫站设置在渣跨内;设渣线,渣线从转炉装料跨至渣跨;步骤5)中在倒运跨内将铁水罐倒运至铁水运输线Ⅱ上的脱硫车上,脱硫车及铁水罐沿铁水运输线Ⅱ移动至渣跨内的脱硫站,进行脱硫;同时铁水运输车沿着铁水运输线Ⅰ移到转炉装料跨内;同时第二个运输单元承担装铁水任务,以此类推;转炉产生的钢渣经渣线送至渣跨。
CN201310085835.7A 2013-01-13 2013-03-18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 Active CN1039240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5835.7A CN103924014B (zh) 2013-01-13 2013-03-18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0766.3 2013-01-13
CN201310010766 2013-01-13
CN2013100107663 2013-01-13
CN201310085835.7A CN103924014B (zh) 2013-01-13 2013-03-18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4014A CN103924014A (zh) 2014-07-16
CN103924014B true CN103924014B (zh) 2018-03-06

Family

ID=51142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5835.7A Active CN103924014B (zh) 2013-01-13 2013-03-18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240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5767B (zh) * 2015-04-20 2017-12-08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一罐制的铁水罐车平移的方法及系统
CN104911289B (zh) * 2015-06-26 2016-12-28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铁冶炼行业的物流运输方法及系统
CN105238891A (zh) * 2015-10-20 2016-01-13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炼铁-炼钢界面直连式工艺
CN105170965B (zh) * 2015-11-02 2017-05-24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运输系统
CN112266996A (zh) * 2020-10-26 2021-01-26 攀枝花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老旧高炉改造的出铁装备及出铁方法
CN114959127B (zh) * 2021-02-22 2023-08-1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脱硫渣与转炉渣混兑改性协同处置方法
CN113355466A (zh) * 2021-04-27 2021-09-07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开炉高硅铁水处理方法
CN113736935A (zh) * 2021-09-07 2021-12-03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高炉铁水运输系统和高炉铁水运输方法
CN114934141A (zh) * 2022-05-09 2022-08-23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冶炼系统
CN115572781B (zh) * 2022-10-08 2024-03-29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渣铁沟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970B2 (ja) * 1979-12-29 1984-03-13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製銑・製鋼設備
CN101280347A (zh) * 2007-04-04 2008-10-0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转炉界面“紧凑型一罐制”工艺
CN101249558B (zh) * 2008-03-28 2010-09-01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炼铁-炼钢的“一罐到底”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4014A (zh)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4014B (zh)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
CN103924800B (zh) 铁水钢水界面间铁水快速运输方法及设备组合
CN101249558B (zh) 炼铁-炼钢的“一罐到底”工艺
CN103433474A (zh) 高炉铁水运输一罐到底工艺双向运输系统
WO2021179752A1 (zh) 基于铁水罐过跨车的高炉-转炉生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1280347A (zh) 一种高炉-转炉界面“紧凑型一罐制”工艺
CN105238891A (zh) 炼铁-炼钢界面直连式工艺
CN204690024U (zh) 一种钢铁冶炼行业的物流运输系统
CN110257592A (zh) 一种两台钢水车轨道交叉的单工位rh工艺布置方法
CN105170965B (zh) 一种铁水运输系统
CN211360636U (zh) 一种钢包热修装置
CN101249560B (zh) 铁水转运系统
CN106367562A (zh) 钒钛铁水捞渣脱硫平台
CN103343632B (zh) 紧凑式铁水运输系统
CN105314408B (zh) 一种集装箱码头自动化轨道运输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6729541U (zh) 一种多用途过跨车运输布置系统
CN112893824A (zh) 一种钢包热修方法及钢包热修装置
CN106985832B (zh) 炼铁—炼钢界面短距离铁水运输系统
CN114164312B (zh) 一种炼钢生产转炉钢水出钢转运方法
CN201437154U (zh) 铁水运输系统
CN114934141A (zh) 冶炼系统
CN103924015B (zh) 实现钢铁零界面的设备组合及方法
CN106967858A (zh) 一种炼钢炉用渣罐转运系统及工艺
CN206749804U (zh) 炼铁—炼钢界面短距离铁水运输系统
CN203361705U (zh) 紧凑式铁水运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