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1745B - 车辆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21745B
CN103921745B CN201310010195.3A CN201310010195A CN103921745B CN 103921745 B CN103921745 B CN 103921745B CN 201310010195 A CN201310010195 A CN 201310010195A CN 103921745 B CN103921745 B CN 1039217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lever
headstock
car body
pillar stiffener
af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01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21745A (zh
Inventor
詹宏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101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217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21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1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21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17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防撞装置,用以解决以往保险杆只适合承受正面撞击力及需手动控制枢转的问题。该车辆防撞装置包含:两个固接模块,分别用以连接于车体的两个大梁;一个保险杆,枢接于该两个固接模块,该保险杆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柱,并连接对应数量的缓冲块以抵接车头转轴;及一个卡掣模块,具有可相互卡掣的一个卡勾组件及一个定位组件,该卡勾组件设于该保险杆,该定位组件则用以结合于车头的前端。

Description

车辆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车辆的零组件,特别是一种装设于车辆的车头前端,用以缓冲撞击力道的车辆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2,为中国台湾公告第297348号《可掀起式车头的保险杆结构》专利案所揭示的车辆防撞装置9,该现有的车辆防撞装置9包含一个保险杆91及左、右对称的两个固定板92。该保险杆91设有数个轴孔911及数个固定销孔912;该两个固定板92设于平头车8的车头81前方,并连接于该平头车8的大梁82,且该两个固定板92对应该保险杆91的轴孔911及固定销孔912亦分别设有数个枢接孔921及数个穿孔922。该保险杆91的轴孔911及该固定板92的枢接孔921利用一个枢接螺杆93予以枢接,以便该保险杆91可借助该枢接螺杆93向前枢转活动;另,该保险杆91的固定销孔912及该固定板92的穿孔922也可以利用一个固定销94予以定位。
借此,当该现有的车辆防撞装置9装设于该平头车8的车头81前方,且该平头车8的车头81欲向前方枢转活动预定角度时,使用者可将该固定销94拆下,以便将该保险杆91向前方枢转,使该平头车8的车头81向前枢转活动时不会受到该保险杆91的阻碍。
然而,该现有的车辆防撞装置9只以该两个固定板92连接至该平头车8的大梁82,使得该车辆防撞装置9只适合承受正面撞击下半部的作用力;也就是说,当撞击力是斜向或由上半部作用于该保险杆91时,撞击力并无法有效地被传递至该平头车8结构强度最高的大梁82处,使得该车辆防撞装置9所能提供的防撞缓冲效果相当有限,不仅该保险杆91非常容易变形、毁损,而且更容易造成乘坐于该平头车8内的人员受到伤害,故其安全防护功能不佳。
另外,由于该保险杆91及该固定板92的枢接处(枢接螺杆93、轴孔911及枢接孔921的结合结构)及定位处(固定销94、固定销孔912及穿孔922的结合结构)皆未设置防撞缓冲的结构;因此,当该车辆防撞装置9承受强大撞击力道时,该保险杆91及固定板92的枢接处及定位处则相当容易损坏,进而产生如保险杆91无法枢转活动及固定销94无法拆卸等问题。再者,当该保险杆91欲向前方枢转活动时,须先拆下该固定销94,故造成使用上的诸多不便。
基于上述原因,现有车辆防撞装置确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乃改良上述的缺点,以提供一种车辆防撞装置,能够分散撞击力,并将撞击力直接或间接地传递至车体的大梁,使该撞击力对车体的影响被降到最低,以提升安全防护的功能。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防撞装置,于保险杆、固接模块及车体之间设有数个缓冲吸震体,以提升大范围的防撞缓冲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防撞装置,使该保险杆可配合该车头的枢转活动而自动向前枢转,以提升使用便利性。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包含有:
一种车辆防撞装置,装设于车体的车头前端,该车体具有两个大梁及一个车头转轴,该两个大梁的一部分延伸于该车头的底部,该车头转轴连接该车头与该两个大梁,该车辆防撞装置包含:两个固接模块,分别用以连接于该两个大梁;一个保险杆,枢接于该两个固接模块,该保险杆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柱,并连接对应数量的缓冲块以抵接该车头转轴;及一个卡掣模块,具有可相互卡掣的一个卡勾组件及一个定位组件,该卡勾组件设于该保险杆,该定位组件则用以结合于该车头的前端。
其中,该车体具有两个避震器,该两个避震器分别由两个固定件连接至对应的大梁,各该固接模块另设有一个辅助支杆组以分别连接该车体的两个固定件。
其中,该保险杆包含一个轴杆、一个主杆及至少一个连接杆,该轴杆固接于该两个固接模块,该连接杆固接于该主杆,该主杆及连接杆均枢接于该轴杆,该支撑柱设于该连接杆。
其中,该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该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对应的缓冲块,该支撑柱呈斜向地连接该连接杆。
其中,该支撑柱呈中空状以容设对应的缓冲块,并维持该缓冲块的一端凸伸超出该支撑柱的端部。
其中,该保险杆包含相互连接的一个基底部及一个延伸部,该基底部位于该延伸部的下方并用以连接该两个固接模块。
其中,该连接杆设有一个定位槽,该定位槽位于该支撑柱的上方;该卡勾组件包含一个壳座、一个弹性元件及一个钩体,该壳座固接于该连接杆并设于该定位槽中,该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于该壳座的内侧,另一端连接该钩体,该钩体的末端凸伸出该壳座并伸入该定位槽中;该定位组件由一个定位座结合于该车头的前端,一个钩环结合于该定位座,该钩环能够脱离地伸入该定位槽并供该卡勾组件的钩体勾掣连接。
其中,该钩环具有一个勾固部,该勾固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穿伸部,一个定位片结合于该定位座并设有至少一个穿孔,该钩环的穿伸部贯穿该穿孔,该穿伸部的末端凸伸穿出该定位片并连接一个锁环。
其中,该定位组件另设有至少一个缓冲套,该缓冲套抵接于该定位片的端部,该钩环的穿伸部贯穿该缓冲套及穿孔,该钩环的穿伸部的外周面套设有至少一个限位件,该缓冲套的端部抵接于该限位件。
其中,各该固接模块包含一个第一抵块及一个第二抵块,该第一抵块固接于该保险杆的轴杆,并包覆该连接杆与该轴杆的枢接处,该第一抵块用以贴抵于该车体的大梁底部,该第二抵块固接于该第一抵块,并用以抵接于该大梁底部的前端。
其中,该辅助支杆组至少设有一个主支杆,该主支杆的一端固接于该保险杆的轴杆,另一端设有一个卡接部用以连接该车体的两个固定件。
其中,该辅助支杆组另设有一个平斜杆及一个立斜杆,该平斜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主支杆与该保险杆的轴杆,该立斜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平斜杆与该固接模块的第二抵块。
其中,该支撑柱呈中空状,一个缓冲块填充于该支撑柱内,该缓冲块的内、外层分别为一个填材及一个包材,该填材是能够承受高撞击力道但较易崩裂的缓冲材,该包材是具有弹性而不易崩裂的缓冲材。
借此,该车辆防撞装置除了由该固接模块的第一抵块及第二抵块直接抵接车体的大梁以外,另配合在该保险杆上设置支撑柱以抵接车体的车头转轴,甚至是搭配该固接模块的辅助支杆组抵接车体的避震器的固定件,使该车辆防撞装置能够将来自各方向的撞击力分散,并将撞击力直接或间接地传递至车体中结构强度最高的大梁及避震器,使该撞击力对车体的影响能够被降到最低,具有提升安全防护功能的功效。
该车辆防撞装置于保险杆、固接模块及车体之间设有数个缓冲吸震体(例如在该保险杆的支撑柱与车体的车头转轴之间设置缓冲块,及该定位组件的缓冲套的设置),以提升大范围的防撞缓冲效果,使该车辆防撞装置的各构件较不易变形或损坏,具有提升构件使用寿命及维持该车辆防撞装置可正常发挥效用的功效。
该车辆防撞装置借助在车头与保险杆上设置能够自动脱钩的卡掣模块,使该保险杆可配合该车头的枢转活动而自动向前枢转,具有提升使用便利性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车辆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的车辆防撞装置的实施示意图。
图3: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组装于车体时的前视图。
图4: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组装于车体时的局部侧剖组合图。
图6: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7: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卡掣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8: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受撞击时的实施示意图。
图9: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自动脱钩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10: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自动脱钩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1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手动脱钩的实施示意图。
图12: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13:本发明另一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发明〕
1保险杆1a基底部
1b延伸部11轴杆
12连接杆121锁孔
13主杆14连接杆
141锁孔142补强件
15横杆16支撑柱
17缓冲块18定位槽
181导引面19缓冲块
191填材192包材
2固接模块21第一抵块
22第二抵块23辅助支杆组
231主支杆2311卡接部
232平斜杆233立斜杆
3卡掣模块31卡勾组件
311壳座312弹性元件
313钩体32定位组件
321定位座322钩环
3221勾固部3222穿伸部
323定位片3231穿孔
324锁环325缓冲套
326限位件
4保护套
7车体71车头
72大梁73避震器
731固定件74车头转轴
S锁固元件
〔现有技术〕
9车辆防撞装置91保险杆
911轴孔912固定销孔
92固定板921枢接孔
922穿孔93枢接螺杆
94固定销
8平头车81车头
82大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防撞装置装设于一个车体7的车头71前端,该车体7的底部具有两个大梁72,该两个大梁72为该车体7中结构强度最高的部位,且该两个大梁72的一部分延伸于该车头71的底部;该车体7的底部另设有两个避震器73,该两个避震器73分别由两个固定件731连接至对应的大梁72。此外,该车体7另设有一个车头转轴74,该车头转轴74连接该车头71与该两个大梁72,使该车头71能够以该车头转轴74为轴心,相对于该两个大梁72向前枢转倾斜预定角度。
该车辆防撞装置大致上包含有一个保险杆1、两个固接模块2及一个卡掣模块3,该保险杆1可枢转地连接于该两个固接模块2,该卡掣模块3设置于该车头71及该保险杆1,使该保险杆1可遮挡于该车头71前端,或配合该车头71一并向前枢转倾斜,故该保险杆1不会造成该车体7枢转活动时的阻碍,且该保险杆1也兼具有极佳的防撞缓冲功能。
该保险杆1遮挡于该车体7的车头71前端,用以承受及减缓外力撞击,从而保护该车体7中的乘客安全。该保险杆1可以呈任意形态,不以本实施例的图式所揭露为限;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保险杆1可以分为一个基底部1a及一个延伸部1b,该基底部1a位于该延伸部1b的下方,并用以连接该两个固接模块2;该保险杆1的基底部1a与延伸部1b可以相互套接结合,且较佳可通过如螺丝等锁固元件S相互稳固锁接。据此,借助组接式的保险杆1,可在该保险杆1局部变形毁损时,仅更换已变形毁损的部位,而不必更换整组的保险杆1,具有节省维修成本的功效。
更详言之,该保险杆1的基底部1a可包含一个轴杆11及至少一个连接杆12,该连接杆12枢接于该轴杆11而可相对于该轴杆11枢转;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杆12的数量可选择为四个,相邻的连接杆12之间具有预定间隔距离,且其中两个连接杆12分别枢接于该轴杆11的两端,另,位于两端之间的该两个连接杆12还可以分别设有数个锁孔121。
为能够与该基底部1a相对结合,该保险杆1的延伸部1b具有一个主杆13,该主杆13邻设于该基底部1a的轴杆11,且该主杆13的两端可分别向下延伸以与该轴杆11两端的两个连接杆12相互套接。此外,该延伸部1b还设有两个连接杆14,该两个连接杆14可立设于该主杆13的两端之间,该两个连接杆14分别由一端连接该主杆13,另一端则分别设有数个锁孔141,使该延伸部1b的两个连接杆14能够与该基底部1a的两个连接杆12相互搭接,并通过数个锁固元件S锁接于该基底部1a与延伸部1b的锁孔121、141,使该延伸部1b可与该基底部1a的数个连接杆12稳固结合,以共同相对于该基底部1a的轴杆11枢转。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杆14的内部还可以设有一个补强件142,用以提升该连接杆14的结构强度,使该连接杆14受力时更不容易变形折损。该保险杆1的延伸部1b在纵向高度较大的情况下,可另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于该主杆13并贯穿该两个连接杆14的横杆15,以提升该保险杆1的延伸部1b的结构强度。
请参照图4、5所示,该保险杆1的延伸部1b另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柱16并连接对应数量的缓冲块17,以由该缓冲块17抵接该车体7的车头转轴74,使该保险杆1承受撞击力时,可由该缓冲块17提供缓冲防撞的效果,并将撞击力传递至该车体7的车头转轴74,进而传递至该车体7的大梁72。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柱16及缓冲块17的数量均可设为两个,该两个支撑柱16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该延伸部1b的两个连接杆14,该两个缓冲块17分别连接于该两个支撑柱16的另一端,或者,也可将各该支撑柱16设为中空状以容设对应的缓冲块17,并维持该缓冲块17的一端凸伸超出该支撑柱16的端部,据以增加各该缓冲块17的体积,进而提升缓冲防撞的效果。其中,该支撑柱16可选择呈斜向地连接该延伸部1b的连接杆14,以分散该保险杆1的受力,而该支撑柱16与该连接杆14之间的夹角较佳为45度,以更均匀地分散该保险杆1的受力;该缓冲块17则较佳选自橡胶、保丽龙或其他具有缓冲弹性的物件。
又,该保险杆1的延伸部1b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18,以供组装该卡掣模块3;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槽18设于该连接杆14并位于该支撑柱16的上方,该定位槽18在连接该支撑柱16处的内壁面为一个导引面181,该导引面181可以呈凸弧状,其中又以呈半圆弧状为佳。
请参照图4、5、6所示,该两个固接模块2与该保险杆1相连接,且该两个固接模块2较佳同时连接至该车体7的大梁72与避震器73的固定件731,以将该保险杆1的受力传递至该车体7的大梁72与该避震器73的固定件731,据以通过该车体7中结构强度最高的大梁72承受冲击力,并通过该固定件731传递而由该避震器73进一步地辅助吸收侧面冲击力;其中,该两个固接模块2分别连接至该车体7的两个大梁72与两个避震器73前端的固定件731,使该车辆防撞装置可较均匀地将撞击力传递至该车体7。
更详言之,各该固接模块2可包含一个第一抵块21及一个第二抵块22,该第一抵块21可由其底部固接于该保险杆1的轴杆11,并将该连接杆12与该轴杆11的枢接处包覆于其中,以对该连接杆12形成限位,使该连接杆12可相对于该轴杆11枢转,但不会沿该轴杆11的轴向滑动;该第二抵块22固接于该第一抵块21,并邻近该第一抵块21与该轴杆11的固接处。如图5所示,该固接模块2结合至该车体7时,该第一抵块21可由其顶部贴抵于该车体7的大梁72底部,该第二抵块22则可抵接于该大梁72底部的前端。
另,各该固接模块2还可以设有一个辅助支杆组23,该辅助支杆组23至少设有一个主支杆231,该主支杆231的一端固接于该保险杆1的轴杆11,另一端设有一个卡接部2311以连接该避震器73的固定件731;在本实施例中,该辅助支杆组23另设有一个平斜杆232及一个立斜杆233,该平斜杆232的两端可分别连接于该主支杆231(较佳可选择连接于该卡接部2311)与该保险杆1的轴杆11,该立斜杆233的两端则可分别连接该平斜杆232与该固接模块2的第二抵块22。
请参照图5、6所示,该卡掣模块3包含可相互卡掣的一个卡勾组件31及一个定位组件32,该卡勾组件31设于该保险杆1的定位槽18中,并与该定位槽18的导引面181相距预设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勾组件31可包含一个壳座311、一个弹性元件312及一个钩体313,该壳座311固接于该连接杆14并设于该定位槽18中,该弹性元件312的一端连接于该壳座311内侧,另一端连接该钩体313,该钩体313的末端凸伸出该壳座311,并伸入该定位槽18中及与该导引面181相对;如此,该钩体313可借助该弹性元件312的弹性伸缩作用而伸出或缩入该壳座311中。
请参照图5、7所示,该定位组件32可包含一个定位座321及一个钩环322,该定位座321结合于该车体7的车头71前端,该钩环322结合于该定位座321,以伸入该定位槽18并供该卡勾组件31的钩体313勾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座321可选择由数个锁固元件S结合定位于该车体7的车头71前端,该钩环322具有一个勾固部3221以供该卡勾组件31的钩体313勾掣,该勾固部322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穿伸部3222,使该钩环322可概呈ㄇ形态样;一个定位片323(或定位环)结合于该定位座321并设有至少一个穿孔3231,该钩环322的穿伸部3222贯穿该穿孔3231,使该穿伸部3222的末端可凸伸穿出该定位片323并连接一个锁环324,从而将该钩环322结合于该定位座321。
此外,为使该定位组件32具有缓冲防撞的效果,该定位组件32较佳另设有至少一个缓冲套325,该缓冲套325可由橡胶等具有缓冲弹性的材料所制成,该缓冲套325的数量可对应该定位座321的穿孔3231数量,该缓冲套325可抵接于该定位片323远离该车头71的端部,并与对应的穿孔3231同轴相对,以供该钩环322的穿伸部3222贯穿,使该钩环322的勾固部3221受力时,可借该缓冲套325将部分的冲击力吸收掉。
其中,该定位组件32还可以设有至少一个限位件326,该至少一个限位件326可套设于该钩环322的穿伸部3222的外周面,以供该缓冲套325的端部抵接;在本实施例中,该限位件326可以为一个环体,并通过焊接或黏合等方式固接于该钩环322的穿伸部3222的外周面,以于撞击力从该钩环322的勾固部3221传来时,由该限位件326抵推该缓冲套325,使该缓冲套325产生形变以吸收冲击力。
请参照图4、8所示,当本发明的车辆防撞装置受到撞击时,该保险杆1受力而向该车体7的车头71靠近,使该撞击力的部分分力可由该保险杆1的支撑柱16传递至该车头转轴74,再由该车头转轴74传递至该两个大梁72;另一部分的分力则向该保险杆1的基底部1a传递,以通过该固接模块2的第一抵块21及第二抵块22传递至该两个大梁72及避震器73的固定件731;再另一部分的分力可通过该辅助支杆组23的主支杆231、平斜杆232及立斜杆233多向传递分力,并将分力由该两个固定件731传递至该两个避震器73;同时,也可借助该辅助支杆组23的主支杆231、平斜杆232及立斜杆233于受力时产生形变,以吸收掉大部分的撞击分力。
借此,该保险杆1所受到的撞击力可不仅仅由撞击处受力,而是能够将该保险杆1任一处或任何方向的冲击力分散,并由该车体7中结构强度最高的该两个大梁72直接或间接受力,甚至传递至与避震器73相连接的该两个固定件731,以辅助吸收冲击力,特别是还可以通过该辅助支杆组23的形变吸收冲击力,从而有效提升该车辆防撞装置的防撞缓冲效果。除此之外,凸伸于该支撑柱16端部并抵接于该车头转轴74的缓冲块17,以及该定位组件32的缓冲套325,也都可以利用本身的弹性抵消部分的冲击作用力,以辅助提升该车辆防撞装置的防撞缓冲效果;在该保险杆1承受一次强大的撞击力后,也可直接拆换该缓冲块17及缓冲套325,以维持提供该车体7良好的安全防护效果。
请参照图9、10所示,当该车体7的车头71欲向前枢转活动时,该车头71可以该车头转轴74为轴心,相对于该两个大梁72向前枢转倾斜,使该定位组件32的钩环322的勾固部3221可随该车头71枢转,而脱离该卡勾组件31的钩体313的勾掣,令该钩体313顺势从该定位槽18中抽出,使该保险杆1与车头71之间不再有卡固的结合关系;同时,由该钩体313抵推该定位槽18的导引面181,使该保险杆1能够以其轴杆11为轴心向前枢转活动。如此,该车头71向前枢转活动的过程中,该保险杆1也可自动配合向前枢转活动,故该保险杆1不会对该车头71的枢转活动造成任何阻碍;此外,若该定位槽18的导引面181呈凸弧状或半圆弧状,则该钩体313抵推该导引面181时,该钩体313与该导引面181可维持线接触的形态以减少摩擦,使该钩体313与该导引面181皆较不易磨损,具有提升枢转顺畅度以及延长构件使用寿命的功效。
相对地,当该车头71枢转回归原位时,则可推抵该保险杆1,使该保险杆1能够以其轴杆11为轴心向后枢转活动,以便该定位组件32的钩环322的勾固部3221可再次抵接该卡勾组件31的钩体313,使该钩体313顶抵该弹性元件312而缩入该壳座311中,以供该钩环322的勾固部3221伸入该定位槽18中;直至该钩环322的勾固部3221不再抵接该钩体313时,借助该弹性元件312的弹性复位,使该钩体313再次伸入该定位槽18中,以对该钩环322形成限位,从而借该卡勾组件31与定位组件32的相互卡掣,令该保险杆1可重新定位于车头71前方而不会任意枢转活动,以恢复如图5所示的型态,由该保险杆1对该车头71提供保护作用。
请参照图5、11所示,该保险杆1除可配合该车头71而自动向前枢转之外,也可以在该车头71未枢转的情况下被手动控制枢转;亦即,使用者可按压该卡勾组件31的钩体313并向上推抵,使该定位组件32的钩环322可脱离该钩体313的勾掣,以拉引该保险杆1以其轴杆11为轴心向前枢转活动。如此,可使该保险杆1与车头71之间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以便进行如更换车灯或缓冲块17等维修动作。
请参照图4、1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车辆防撞装置还可以设有一个保护套4,该保护套4是用以包覆遮盖凸出于该支撑柱16端部的缓冲块17,并抵接于该车头转轴74;该保护套4可由橡胶等具有缓冲弹性的材料所制成,当该车体7受到较小的撞击力时,可由该保护套4吸收撞击力而不会造成该缓冲块17的变形,从而不必经常更换新的缓冲块17,具有节省维修成本的功效。
或者,还可以如图13所示,以复合材料构成一个缓冲块19,该缓冲块19填充于中空状的支撑柱16内,用以抵接该车体7的车头转轴74(请配合参考图4);该缓冲块19的内、外层分别为一个填材191及一个包材192,该填材191可以是如保丽龙等能够承受高撞击力道但较易崩裂的缓冲材,该包材192则可以选择如橡胶等具有弹性而不易崩裂的缓冲材。
如此,通过该包材192的包覆,即使该填材191在受力后已产生崩裂现象,该缓冲块19也会因为该填材191被不易崩裂的包材192包覆而不至于直接碎裂破坏;亦即,该缓冲块19须在该包材192崩裂后才会产生破坏,故能有效提升该缓冲块19承受撞击力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辆防撞装置,除了由该固接模块的第一抵块及第二抵块直接抵接车体的大梁以外,另配合在该保险杆上设置支撑柱以抵接车体的车头转轴,甚至是搭配该固接模块的辅助支杆组抵接车体的避震器的固定件,使该车辆防撞装置能够将来自各方向的撞击力分散,并将撞击力直接或间接地传递至车体中结构强度最高的大梁及避震器,使该撞击力对车体的影响能够被降到最低,具有提升安全防护功能的功效。
本发明的车辆防撞装置,于保险杆、固接模块及车体之间设有数个缓冲吸震体(例如在该保险杆的支撑柱与车体的车头转轴之间设置缓冲块,及该定位组件的缓冲套的设置),以提升大范围的防撞缓冲效果,使该车辆防撞装置的各构件较不易变形或损坏,具有提升构件使用寿命及维持该车辆防撞装置可正常发挥效用的功效。
本发明的车辆防撞装置,借助在车头与保险杆上设置能够自动脱钩的卡掣模块,使该保险杆可配合该车头的枢转活动而自动向前枢转,具有提升使用便利性的功效。
只是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车辆防撞装置,装设于车体的车头前端,该车体具有两个大梁及一个车头转轴,该两个大梁的一部分延伸于该车头的底部,该车头转轴连接该车头与该两个大梁,其特征在于,该车辆防撞装置包含:两个固接模块,分别用以连接于该两个大梁;一个保险杆,枢接于该两个固接模块,该保险杆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柱,并连接对应数量的缓冲块以抵接该车头转轴;及一个卡掣模块,具有可相互卡掣的一个卡勾组件及一个定位组件,该卡勾组件设于该保险杆,该定位组件则用以结合于该车头的前端;其中,该保险杆包含一个轴杆、一个主杆及至少一个连接杆,该轴杆固接于该两个固接模块,该连接杆固接于该主杆,该主杆及连接杆均枢接于该轴杆,该支撑柱设于该连接杆;以及
各该固接模块包含一个第一抵块及一个第二抵块,该第一抵块固接于该保险杆的轴杆,并包覆该连接杆与该轴杆的枢接处,该第一抵块用以贴抵于该车体的大梁底部,该第二抵块固接于该第一抵块,并用以抵接于该大梁底部的前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体具有两个避震器,该两个避震器分别由两个固定件连接至对应的大梁,各该固接模块另设有一个辅助支杆组以分别连接该车体的两个固定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该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对应的缓冲块,该支撑柱呈斜向地连接该连接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柱呈中空状以容设对应的缓冲块,并维持该缓冲块的一端凸伸超出该支撑柱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险杆包含相互连接的一个基底部及一个延伸部,该基底部位于该延伸部的下方并用以连接该两个固接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设有一个定位槽,该定位槽位于该支撑柱的上方;该卡勾组件包含一个壳座、一个弹性元件及一个钩体,该壳座固接于该连接杆并设于该定位槽中,该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于该壳座的内侧,另一端连接该钩体,该钩体的末端凸伸出该壳座并伸入该定位槽中;该定位组件由一个定位座结合于该车头的前端,一个钩环结合于该定位座,该钩环能够脱离地伸入该定位槽并供该卡勾组件的钩体勾掣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钩环具有一个勾固部,该勾固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穿伸部,一个定位片结合于该定位座并设有至少一个穿孔,该钩环的穿伸部贯穿该穿孔,该穿伸部的末端凸伸穿出该定位片并连接一个锁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组件另设有至少一个缓冲套,该缓冲套抵接于该定位片的端部,该钩环的穿伸部贯穿该缓冲套及穿孔,该钩环的穿伸部的外周面套设有至少一个限位件,该缓冲套的端部抵接于该限位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支杆组至少设有一个主支杆,该主支杆的一端固接于该保险杆的轴杆,另一端设有一个卡接部用以连接该车体的两个固定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支杆组另设有一个平斜杆及一个立斜杆,该平斜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主支杆与该保险杆的轴杆,该立斜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平斜杆与该固接模块的第二抵块。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柱呈中空状,一个缓冲块填充于该支撑柱内,该缓冲块的内、外层分别为一个填材及一个包材,该填材是能够承受高撞击力道但较易崩裂的缓冲材,该包材是具有弹性而不易崩裂的缓冲材。
CN201310010195.3A 2013-01-10 2013-01-10 车辆防撞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217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0195.3A CN103921745B (zh) 2013-01-10 2013-01-10 车辆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0195.3A CN103921745B (zh) 2013-01-10 2013-01-10 车辆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1745A CN103921745A (zh) 2014-07-16
CN103921745B true CN103921745B (zh) 2016-04-13

Family

ID=5114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019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21745B (zh) 2013-01-10 2013-01-10 车辆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2174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22313A1 (de) * 1987-07-07 1989-01-26 Daimler Benz Ag Nutzfahrzeug, insbesondere kipperfahrzeug mit im rueckwaertigen endbereich angeordnetem unterfahrschutz
JP2779874B2 (ja) * 1992-02-07 1998-07-23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グリルガード
CN2261965Y (zh) * 1996-03-29 1997-09-10 戴月炎 改进型平头汽车防撞安全保护装置
GB9716015D0 (en) * 1997-07-29 1997-10-01 Hope Technical Sales And Servi Underrun guard for road vehicles
CN101234623B (zh) * 2007-02-02 2010-05-26 詹宏洋 车辆保险杆装置
US8303030B2 (en) * 2010-11-27 2012-11-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Energy management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1745A (zh)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3115B (zh) 汽车后轮罩内板加强装置及汽车
JP6440737B2 (ja) 車体バンパー構造
CN103522865B (zh) 独立悬架系统及具有该独立悬架系统的起重机
CN104417467A (zh) 冲击吸收装置
CN104828150A (zh) 后轮罩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2637655U (zh) 一种边梁式越野车车架
CN102689617A (zh) 能量耗散型防追尾车辆钻底装置
CN106427848A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外延蓄能装置
CN205707310U (zh) 一种无人机用减震起落架
CN205059737U (zh) 一种汽车底盘全框式前托架
JP3189031U (ja) 衝撃緩和装置
CN103921745B (zh) 车辆防撞装置
CN103692875A (zh) 一种运输车辆用橡胶弹簧平衡悬架
CN208376878U (zh) 车架前端外伸梁支架
CN202508043U (zh) 一种多杆式中重型卡车车尾防护防钻撞装置
CN202279032U (zh) 一种工程车辆
CN202641593U (zh) 能量耗散型防追尾车辆钻底装置
CN105438283B (zh) 用于车辆的备胎安装机构及车辆
CN210912613U (zh) 具有吸能功能的前副车架及汽车
CN107336752B (zh) 一种多段式弹性挡泥板结构
CN203198654U (zh) 用于汽车的悬架控制臂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9969111A (zh) 一种具有液压缓冲功能的汽车保险杠
CN204279632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气悬架的冲压焊接成型托梁
CN217672518U (zh) 一种铝合金汽车防撞梁
IT201800002896A1 (it) Quadriciclo a trazione elettric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