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5318B -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导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导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5318B
CN103875318B CN201380003409.2A CN201380003409A CN103875318B CN 103875318 B CN103875318 B CN 103875318B CN 201380003409 A CN201380003409 A CN 201380003409A CN 103875318 B CN103875318 B CN 1038753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member
angle
door
air duct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34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5318A (zh
Inventor
陆贞
池善久
项能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75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5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5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53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导风装置,用于对通信设备出风口输出的热气流进行引导,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框架、第一导引件及第二导引件,所述第一导引件可向第一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二导引件可向第二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相反,当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且从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流入到所述容置空间的热气流的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量。本发明通过对所述通信设备出风口的热气流的引导,避免了所述出风口输出的热流量对设备维护人员造成的伤害。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导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设备的不断发展,通信设备内部的元器件越来越多,使得通信设备出风口输出的热气流的速度急速增加,并且输出的热气流的温度也大幅增加。当设备维护人员对通信设备的出风口进行维护时,通信设备出风口输出的高速度高温的热气流会对设备维护人员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风装置,以对通信设备出风口的热气流进行引导,从而避免对设备维护人员造成伤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导风装置,用于对通信设备出风口输出的热气流进行引导,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框架、第一导引件及第二导引件,所述第一导引件可向第一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二导引件可向第二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相反,当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且从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流入到所述容置空间的热气流的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散热元件及导风装置,所述散热元件包括出风口,以输出热气流,所述导风装置用于对所述出风口输出的热气流进行引导,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框架、第一导引件及第二导引件,所述第一导引件可向第一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二导引件可向第二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相反,当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且从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流入到所述容置空间的热气流的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量。
本发明通信设备包括所述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所述框架、所述第一导引件及所述第二导引件。所述第一导引件可向第一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二导引件可向第二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相反。当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且从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流入到所述容置空间的热气流的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量。当设备维护人员对所述通信设备出风口进行维护时,设备维护人员可以处于所述容置空间正对的空间,由于此处的热气流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量,故这样的热气流不会对设备维护人员造成伤害。故本发明通过对所述通信设备出风口的热气流的引导,避免了所述出风口输出的热流量对设备维护人员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图1通信设备的导风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通风门与导风装置相互连接的原理框图;
图5是图3通信设备的导风装置的另一俯视图;
图6是图3通信设备的通风门、控制件及导风装置相互连接的原理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服务器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100。所述通信设备100包括散热元件(未示出)及导风装置10。所述散热元件包括出风口(未示出),以输出热气流。所述导风装置10正对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10用于对所述出风口输出的热气流进行引导。所述导风装置10包括框架11、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可向第一方向D1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11内。所述第二导引件13可向第二方向D2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11内。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D1及D2相反。当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θ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4,且从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之间流入到所述容置空间14的热气流的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的一端紧密靠近。即从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之间流入所述容置空间14的热气流量约为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的一端可以不需紧密贴靠,只要满足从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之间流入到所述容置空间14的热气流的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量即可。所述预设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热气流从所述出风口输出时的气流方向(来流方向)I是垂直于所述导风装置10。当所述热气流遇到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12及13时,若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的一端紧密贴靠时,所述热气流分别从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的两外侧向远离所述容置空间14的方向流动(如图1及图2中的I1及I2表示的方向)。若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的一端并未紧密贴靠(图中未示出)时,所述热气流一部分会从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的一端之间流入所述容置空间14。所述热气流的另一部分会从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的两外侧向远离所述容置空间14的方向流动(如图1及图中的I1及I2表示的方向)。
因此,当设备维护人员对所述通信设备100出风口进行维护时,设备维护人员可以处于所述容置空间14正对的空间内。由于此处的热气流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量,这样的热气流不会对设备维护人员造成伤害。故本较佳实施方式通过对所述通信设备100出风口的热气流的引导,避免了所述出风口输出的热流量对设备维护人员造成的伤害。
请继续参考图3及图4,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设备102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设备100相似。所述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设备102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设备100的区别在于:在第二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102还包括通风门20。所述通风门20用于遮挡所述散热元件及所述导风装置10。所述通风门20连接至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当所述通风门20打开时,所述第一导引件12向所述第一方向D1旋转。所述第二导引件13向第二方向D2旋转,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θ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
请继续参考图5,具体地,所述通风门20包括第一开门21及第二开门22。所述第一开门21连接至第一导引件12。所述第二开门22连接至所述第二导引件13。当所述第一开门21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导引件12与所述热气流来流方向I形成的第二角度θ2小于第二预设角度。当所述第二开门2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导引件13与所述热气流来流方向I形成的第三角度θ3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二角度θ2与第三角度θ3之和等于所述第一角度θ。
请继续参考图6,在本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装置10还包括控制件15。所述控制件15连接至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引件12向第一方向D1转动所述第二角度θ2,并控制所述第二导引件13向第二方向D2的转动所述第三角度θ3。
所述控制件15还连接至所述第一开门21及所述第二开门22。当所述第一开门21打开时,所述控制件15将所述第一导引件12向第一方向D1转动所述第二角度θ2。当所述第二开门22打开时,所述控制件15将所述第二导引件13向第二方向D2转动所述第三角度θ3。
具体地,所述控制件15包括控制开关151、第一连接件152及第二连接件153。所述第一连接件152连接至所述第一导引件12。所述第二连接件153连接至所述第二导引件13。所述控制开关151连接至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件152及153,以控制所述第一导引件12向第一方向D1转动所述第二角度θ2,及控制所述第二导引件13向第二方向D2转动所述第三角度θ3。
所述控制开关151还连接至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门21及22。当所述第一开门21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门21触动所述控制开关151。所述控制开关151控制所述第一连接件152,以使所述第一导引件12向第一方向D1转动所述第二角度θ2。当所述第二开门22触动所述控制开关151。所述控制开关151控制所述第二连接件153,以使所述第二导引件13向第二方向D2转动所述第三角度θ3。
请继续参考图7,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设备103与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设备102相似。所述第三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设备103与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设备102的区别在于:在第三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导引件16及第四导引件17。所述第三导引件16可向所述第一方向D1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11内。所述第四导引件17可向第二方向D2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11内。所述第三导引件16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引件12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导引件12的第二侧位于所述第二导引件13的第一侧。所述第四导引件17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引件13的第二侧。所述控制件15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导引件16及第四导引件17分别向第一及第二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52还连接至所述第三导引件16。所述第二连接件153还连接至所述第四导引件17。当所述第一开门21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门21触动所述控制开关151。所述控制开关151还控制所述第三导引件16向所述第一方向D1转动所述第二角度θ2。当所述第二开门22触动所述控制开关151。所述控制开关151还控制所述第四导引件17向所述第二方向D2转动所述第三角度θ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引件12与所述热气流来流方向I形成的第二角度θ2与所述第二导引件13与所述热气流来流I方向形成的第三角度θ3均小于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二角度θ2与所述第三角度θ3之和等于所述第一角度θ。所述第二角度θ2及所述第三角度θ3相等。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180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90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角度θ2及所述第三角度θ3也可以不相等,只需保证所述第二角度θ2与所述第三角度θ3之和等于所述第一角度θ即可。所述第一及第二预设角度的具体度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所述导引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本发明所述通信设备100包括所述导风装置10。所述导风装置10包括所述框架11、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所述第二导引件13。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可向第一方向D1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11内。所述第二导引件13可向第二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11内。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相反。当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4,且从所述第一导引件12及第二导引件13之间流入到所述容置空间14的热气流的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量。当设备维护人员对所述通信设备100出风口进行维护时,设备维护人员可以处于所述容置空间14正对的空间,由于此处的热气流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量,故这样的热气流不会对设备维护人员造成伤害。故本发明通过对所述通信设备100出风口的热气流的引导,避免了所述出风口输出的热流量对设备维护人员造成的伤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导风装置,用于对通信设备出风口输出的热气流进行引导,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框架、第一导引件及第二导引件,所述第一导引件可向第一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二导引件可向第二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相反,当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且从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流入到所述容置空间的热气流的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输出的热气流还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的两外侧向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分别向第一及第二方向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三及第四导引件,所述第三导引件可向第一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四导引件可向第二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且所述第三导引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引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导引件的第二侧位于所述第二导引件的第一侧,所述第四导引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引件的第二侧,所述控制件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及第四导引件分别向第一及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三及第四导引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角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开关、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及第三导引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及第四导引件,所述控制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件,以控制所述第一及第三导引件向第一方向转动,及控制所述第二及第四导引件向第二方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件与所述热气流来流方向形成的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二导引件与所述热气流来流方向形成的第三角度均小于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角度。
7.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散热元件及导风装置,所述散热元件包括出风口,以输出热气流,所述导风装置用于对所述出风口输出的热气流进行引导,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框架、第一导引件及第二导引件,所述第一导引件可向第一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二导引件可向第二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相反,当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且从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流入到所述容置空间的热气流的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输出的热气流还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的两外侧向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流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通风门,所述通风门用于遮挡所述散热元件及所述导风装置,所述通风门连接至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当所述通风门打开时,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分别向第一及第二方向旋转,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引件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门包括第一开门及第二开门,所述第一开门连接至第一导引件,所述第二开门连接至所述第二导引件,当所述第一开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导引件与所述热气流来流方向形成的第二角度小于第二预设角度,当所述第二开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导引件与所述热气流来流方向形成的第三角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第三角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角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开门、所述第二开门、所述第一导引件及第二导引件,当所述第一开门打开时,所述控制件将所述第一导引件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角度,当所述第二开门打开时,所述控制件将所述第二导引件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三角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三及第四导引件,所述第三导引件可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四导引件可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内,且所述第三导引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引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导引件的第二侧位于所述第二导引件的第一侧,所述第四导引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引件的第二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开关、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控制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门,所述第一连接件还连接至所述第一及第三导引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还连接至所述第二及第四导引件,所述控制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件,当所述第一开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门触动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第一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一及第三导引件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角度,当所述第二开门触动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第二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二及第四导引件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三角度。
CN201380003409.2A 2013-03-12 2013-03-12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导风装置 Active CN1038753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072459 2013-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5318A CN103875318A (zh) 2014-06-18
CN103875318B true CN103875318B (zh) 2016-10-12

Family

ID=51228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3409.2A Active CN103875318B (zh) 2013-03-12 2013-03-12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导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531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5920A (en) * 1998-12-18 2000-12-05 Lite-On Enclosure Inc. Air ducts structure of a radiating fan
JP2003163480A (ja) * 2001-11-28 2003-06-06 Nec Saitama Ltd 電子機器筐体の空冷構造
US6710240B1 (en) * 2003-04-24 2004-03-23 Datech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er incorporating a toggle-joint mechanism between open and closed position
CN2613716Y (zh) * 2003-03-27 2004-04-28 王廷毅 空调机导风结构
CN2938001Y (zh) * 2006-08-02 2007-08-22 黑龙江省华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带空气导流装置的冷却水塔
CN101636063A (zh) * 2008-07-25 2010-01-27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
CN201780535U (zh) * 2010-09-21 2011-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
CN101762964B (zh) * 2010-01-27 2011-07-13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机
CN102200142A (zh) * 2010-03-25 2011-09-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风罩及风扇装置
CN202142520U (zh) * 2011-06-29 2012-02-0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7981A (en) * 1987-05-18 1988-10-18 Commercial Shearing, Inc. Magnetic detent joy stick and stack remote control valves
GB9122640D0 (en) * 1991-10-24 1991-12-04 Mcdermott Robert H Variable area air flow controller
JP2636810B2 (ja) * 1995-06-30 1997-07-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チップモジュール
JPH1065373A (ja) * 1996-08-19 1998-03-06 Nec Eng Ltd シャッタ部材付きファン装置
JP2008209043A (ja) * 2007-02-26 2008-09-11 Nec Corp ファンの風向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風向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01562227U (zh) * 2009-10-16 2010-08-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的导风罩及具有该导风罩的计算机
CN102566662B (zh) * 2010-12-14 2015-11-25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导风结构的伺服器
CN202018109U (zh) * 2011-03-03 2011-10-26 尤飞鹏 一种出风口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5920A (en) * 1998-12-18 2000-12-05 Lite-On Enclosure Inc. Air ducts structure of a radiating fan
JP2003163480A (ja) * 2001-11-28 2003-06-06 Nec Saitama Ltd 電子機器筐体の空冷構造
CN2613716Y (zh) * 2003-03-27 2004-04-28 王廷毅 空调机导风结构
US6710240B1 (en) * 2003-04-24 2004-03-23 Datech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er incorporating a toggle-joint mechanism between open and closed position
CN2938001Y (zh) * 2006-08-02 2007-08-22 黑龙江省华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带空气导流装置的冷却水塔
CN101636063A (zh) * 2008-07-25 2010-01-27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
CN101762964B (zh) * 2010-01-27 2011-07-13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机
CN102200142A (zh) * 2010-03-25 2011-09-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风罩及风扇装置
CN201780535U (zh) * 2010-09-21 2011-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
CN202142520U (zh) * 2011-06-29 2012-02-0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5318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4477B (zh) 一种热交换器及通信装置
CN104676748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765481A (zh) 具有集成热转移单元的离心式风扇
US10034411B2 (en) Thermal flow assembly including integrated fan
CN104204998A (zh) 模块化数据中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68102B (zh) 计算系统
CN103875318B (zh)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导风装置
CN105005368A (zh) 一种风冷散热装置
CN204707397U (zh) 一种风扇型户外的机柜
CN104105382A (zh) 散热片和包括该散热片的电力转换装置
US10827646B2 (en) Reversible louver for fabric card fan solution
CN204229298U (zh) 终端设备
CN204731700U (zh) 一种冷却散热计算机主机箱
CN107548267A (zh) 自动除尘装置及方法
CN103465274B (zh) 一种机械手控制箱散热系统
CN208638815U (zh) 车载电子设备的防水散热结构
CN207407642U (zh) 物料干燥装置及物料加工装置
CN207662128U (zh) 化纤干燥装置
US20190011966A1 (en) Cooling system of data center
CN206136556U (zh) 一种恒温户外通信机柜
CN207040100U (zh) 带应急送风装置的一体柜
CN106155242B (zh) 导风罩
CA2963173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a fluid
CN205124238U (zh) 一种机柜式通风导流装置
CN109152297A (zh) 一种防震防潮的通信设备散热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