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0535U - 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0535U
CN201780535U CN2010205405336U CN201020540533U CN201780535U CN 201780535 U CN201780535 U CN 201780535U CN 2010205405336 U CN2010205405336 U CN 2010205405336U CN 201020540533 U CN201020540533 U CN 201020540533U CN 201780535 U CN201780535 U CN 201780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vot
air ducting
framework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405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冠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405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0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0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05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该导风装置应用于计算机,并安装在计算机机箱外侧。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装置包括:框架,连接于机箱,并围绕电源风扇;第一板,与框架相连,并具有面对电源风扇的侧面;枢轴,设置在框架与第一板之间,并垂直于机箱的后侧;以及第二板,可枢转地连接在枢轴上,在框架与第一板之间转动,并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和第二定位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装置采用了可枢转的导风板(第二板),根据不同的主机机型或放置方式,将导风板转动到相应的导风位置,从而能够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都能够将气流引离用户。

Description

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计算机的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
背景技术
对于桌面放置的台式机,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习惯,会选择不同的放置方式,某些放置方式会使得主机工作中,风扇的风会吹向用户,这样会导致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因此,需要在主机风扇处设置相应的导风罩,从而将气流引导到远离用户的方向。但目前存在立式主机和卧式主机,以及同时支持立卧两用的主机,而所用的导风罩只能单一地针对某一种放置方式,例如只能用于立式主机或卧式主机,因而适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装置,其应用于计算机,能够将从风扇吹出的气流引导偏离用户,且适用性强,能够同时适用于立式主机、卧式主机或立卧两用的主机。
针对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风装置,其应用于计算机,安装在计算机机箱外侧,该导风装置包括:框架,连接于机箱,并围绕电源风扇;第一板,与框架相连,并具有面对电源风扇的侧面;枢轴,设置在框架与第一板之间,并垂直于机箱的后侧;以及第二板,可枢转地连接在枢轴上,在框架与第一板之间转动,并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和第二定位位置。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导风装置,其中,第一板的远离枢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框架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侧边上各自具有的第一卡接部;第二板的远离枢轴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卡扣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导风装置,其中,第一卡接部为卡钩或卡槽,第二卡接部为对应的卡槽或卡钩。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导风装置,其中,第一板的远离枢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框架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各自具有能够与第二板配合的止挡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导风装置,其中,第二板的远离枢轴的一端设有突片,突片设置在第二板的远离枢轴的一端的两侧或顶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导风装置,其中,第二板的纵向侧边形成有垂直于第一板延伸的翻边。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导风装置,其中,第一板至少部分地遮挡框架包围的表面。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导风装置,其中,第一板的面向框架的侧面具有翼形结构,该翼形结构的两翼从枢轴端开始逐渐朝向框架以第一倾斜角度延伸。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导风装置,其中,翼形结构在两翼的接合部分处以大于第一倾斜角度的第二倾斜角度朝向框架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导风装置,该导风装置安装在主机外侧,位于电源风扇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装置采用了可枢转的导风板(第二板),根据不同的主机机型或放置方式,将导风板转动到相应的导风位置,从而能够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都能够将气流引离用户。
应该理解,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这些附图图解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计算机的机箱卧放时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计算机的机箱立放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针对现有导风罩适用性较差,仅能适用于一种特定机型的缺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提供了一种导风装置,其提供可枢转的导风板,以便适用于不同使用方式的机型,由此实现良好的导风效果。
具体地,图1、2中示出了安装有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导风装置20,该导风装置20安装在计算机机箱外侧,用于将从机箱内吹出的气流导向远离用户的方向。具体地,导风装置20包括:安装在机箱10外侧的框架21,框架21围绕电源风扇11(也就是在电源风扇11的位置处,沿着电源风扇11的外侧延伸);与框架21相连的第一板22,其面对电源风扇11;枢轴23,其设置在框架21与第一板22之间,并垂直于机箱10的后侧面;以及,可枢转地连接在枢轴23上第二板24,其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和第二定位位置。图2、3中示出了第二板24的第一定位位置(此时机箱卧放),图4中示出了第二板24的第二定位位置(此时机箱立放)。
现在以同时支持立卧两用的机箱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装置20的使用方式和效果。图1示出了上述导风装置20的第二板24转动中的状态,其将转动至第一定位位置(如图2、3所示),或者转动至第二定位位置(如图4所示)。图3中,机箱10卧放,此时导风装置20的第二板24转动到第一定位位置(与机箱10的横向侧平行),防止来自电源风扇11的气流从侧部吹向用户,并将气流导向上方;图4中,机箱10卧放,此时第二板24转动90度以到达第二定位位置(与机箱10的纵向侧平行)。在本导风装置20中,面向电源风扇11的第一板22同时起到辅助引导气流的作用,吹到第一板22上的气流被正前方的第一板22阻挡,同时在侧面被第二板阻挡,从而使气流能够更集中的流向上方。
进而,如图1、2中所示,第一板22的远离枢轴23的第一端22a和第二端22b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25和第二连接部26与框架21连接,第一连接部25和第二连接部26的侧边上各自具有卡扣部25a、26a,第二板24的远离枢轴23的一端具有与上述卡扣部25a、26a配合的卡槽24a。这种结构设置式为了将第二板24更稳定地定位在适当的位置处。图3和图4示出了机箱在不同放置方式下,卡扣部25a、26a与卡槽24a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5和二连接部26的内侧具有各自的止挡部(未示出),例如突出的棱边。该止挡部的作用在于辅助第二板24定位,也就是当第二板24转动至止挡部处时,其被阻挡,从而保持在此位置处。
进一步,为了方便地转动第二板24,在第二板24的远离枢轴23的一端设置有突片24b。这样,当需要转动第二板24时,用手抓握突片24b就可以方便地转动第二板24了。当然,突片24b可以用其他任何适合的抓握部取代,例如突出的棱柱,带螺纹的销钉等。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突片24b设置在第二板24的远离枢轴23的一端的顶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这一端的两侧均设置突片,以使得第二板24在两种位置状态下都便于抓握。
优选地,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板24的纵向侧边形成有垂直于第一板21延伸的翻边24c。翻边24c可以在第二板24的两个纵向侧边形成,也可以仅在一个纵向侧边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24的两个纵向侧边都形成有翻边24c。翻边24c的作用在于使第二板24更好地定位,翻边24c可以夹紧在框架21与第一板22之间,从而使第二板24处于适当的位置中,防止第二板24在气流推力的作用下被吹离定位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辅助导风的第一板22至少部分地遮挡在电源风扇11的前方。这取决于第一板22的形状,在图中所示的导风装置20中,第一板22为翼形,因而其部分地遮挡电源风扇11。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板22的形状可以基本上与框架21的形状对应,从而完全遮挡电源风扇11,这种情况下,第一板22的挡风面积将更大,可以获得更好的导风效果。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翼形结构的第一板22中,其翼形结构的两翼22c从枢轴端(与枢轴23连接的一端)开始逐渐贴近机箱10而延伸。也就是说,第一板22的两翼22c不是平行于机箱10的侧面的,而是以朝向机箱10以倾斜的方式延伸,将该倾斜角度成为第一倾斜角度。更进一步地,翼形结构的第一板22还具有凹入部22d,该凹入部22d从第一板22的远离枢轴23的翼形边缘22e向机箱10凹入。更具体地说,第一板22的两翼22c的接合部分处以大于上述第一倾斜角度的第二倾斜角度朝向框架21延伸,由此形成了凹入部22d。上述的结构设计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气流,其使第一板22整体向内倾斜且边缘向内凹入,从而使气流更加集中,进而被引导向上方。图3、图4中以箭头示出了气流被引导流动的方向,可以看到,在两种放置方式下,气流都被引导向上方流动,从而远离用户。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装置20,框架21的安装方式可以适当地选择,例如通过卡扣或粘接方式连接于机箱10。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装置20,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适用于不同使用方式的计算机主机,在现有的任何使用情况下,导风装置20都可以将来自电源风扇11的气流引导到上方而流出,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随意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风装置,应用于计算机,安装在所述计算机机箱(10)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21),连接于所述机箱,并围绕电源风扇(11);
第一板(22),与所述框架相连,并具有面对所述电源风扇的侧面;
枢轴(23),设置在所述框架与所述第一板之间,并垂直于所述机箱的后侧;以及
第二板(24),能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枢轴上,以在所述框架与所述第一板之间转动,并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和第二定位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的远离所述枢轴的第一端(22a)和第二端(22b)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25)和第二连接部(26)与所述框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边上各自具有的第一卡接部(25a、26a);
所述第二板的远离所述枢轴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24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钩或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对应的卡槽或卡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的远离所述枢轴的第一端(22a)和第二端(22b)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25)和第二连接部(26)与所述框架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各自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板配合的止挡部。
5.根据权利要2或3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的远离所述枢轴的一端设有突片(24b),所述突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的远离所述枢轴的一端的两侧或顶部。
6.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的纵向侧边形成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板延伸的翻边(24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至少部分地遮挡所述框架包围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的面向所述框架的侧面具有翼形结构,该翼形结构的两翼(22c)从枢轴端开始逐渐朝向所述框架以第一倾斜角度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形结构在所述两翼(22c)的接合部分(22d)处以大于所述第一倾斜角度的第二倾斜角度朝向所述框架(21)延伸。
10.一种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所述计算机机箱外侧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20)。
CN2010205405336U 2010-09-21 2010-09-21 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0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405336U CN201780535U (zh) 2010-09-21 2010-09-21 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405336U CN201780535U (zh) 2010-09-21 2010-09-21 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0535U true CN201780535U (zh) 2011-03-30

Family

ID=43793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4053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0535U (zh) 2010-09-21 2010-09-21 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053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672A (zh) * 2010-10-14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模块及液体冷却单元
US20130138262A1 (en) * 2011-11-28 2013-05-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eat sink with orientable fins
CN103186177A (zh) * 2011-12-29 2013-07-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3875318A (zh) * 2013-03-12 2014-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导风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672A (zh) * 2010-10-14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模块及液体冷却单元
WO2011137794A1 (zh) * 2010-10-14 2011-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模块及液体冷却单元
CN102143672B (zh) * 2010-10-14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模块及液体冷却单元
US20130138262A1 (en) * 2011-11-28 2013-05-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eat sink with orientable fins
US9507391B2 (en) * 2011-11-28 2016-11-29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Heat sink with orientable fins
CN103186177A (zh) * 2011-12-29 2013-07-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3186177B (zh) * 2011-12-29 2016-08-03 江苏万丰电气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3875318A (zh) * 2013-03-12 2014-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导风装置
CN103875318B (zh) * 2013-03-12 2016-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导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0535U (zh) 导风装置和具有该导风装置的计算机
US7484791B1 (en) Air-guiding assembly for reducing wind drag
KR101543123B1 (ko) 차량용 가변 리어 스포일러의 링크장치
CN103582592B (zh) 车辆的后部结构
JP2012500157A (ja) 地面効果翼機の翼構造
CN202198077U (zh) 多媒体讲桌
JP2011098664A (ja) 帆走装置および帆船
CN205574265U (zh) 旋翼无人机
DK2077961T3 (en) Twisted shipwreck and ship equipped with this
CN208077075U (zh) 一种具有散热防尘功能的计算机主机箱
US5752865A (en) Ship
CN206532368U (zh) 一种自助借还书机
CN206613649U (zh) 一种单旋翼农用无人机的喷头
CN209037841U (zh) 一种旋翼机旋翼盘操纵限位机构
CN20696105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笔记本电脑散热座
CN105897598A (zh) 一种壁式吸附路由器
CN206420109U (zh) 风幕机
CN205327377U (zh) 船舶的双螺旋桨推进装置
CN219550789U (zh) 用于柜式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柜式空调器
CN107444611A (zh) 一种高升力通用飞机翼型
CN204117023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支撑架
CN209728597U (zh) 一种可提升散热效率的笔记本电脑键盘收放装置
CN209525613U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装置
CN216842321U (zh) 一种单电机双风叶风扇
CN206757521U (zh) 一种新型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