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7227B - 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7227B
CN103867227B CN201210536012.7A CN201210536012A CN103867227B CN 103867227 B CN103867227 B CN 103867227B CN 201210536012 A CN201210536012 A CN 201210536012A CN 103867227 B CN103867227 B CN 103867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ergency exit
ramp
sliding door
tunnel
movabl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360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7227A (zh
Inventor
王吉云
蒋林千
胡天宝
雷国义
何人
杨臻
江磊
岳昆
费汉彬
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360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7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7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7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7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7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所述公路隧道具有行车道和位于行车道两侧的防撞墙;该人员逃生通道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行车道下方的纵向逃生通道;设置于所述防撞墙上的紧急出口;以及与紧急出口一体的连接紧急出口和纵向逃生通道的滑行坡道。本发明是在盾构法江底公路隧道中设置纵向逃生通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人员可快速走到紧急出口处轻易、简单地打开紧急出口,沿滑行坡道滑行至车道板下,通过紧急通道离开隧道。紧急出口设于防撞墙上,不占用通行道,且利于排水。

Description

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纵向逃生的通道结构。
背景技术
对国内外江(海)底隧道疏散通道设置情况的调研表明,隧道防灾疏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1)横向联络通道逃生:沿主隧道纵向,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横向联络通道将主隧道联通,实现火灾逃生及救援。
(2)纵向通道逃生:利用隧道内行车路面以下的空间建成纵向逃生通道,每隔一定间距设置紧急出口及滑行坡道与路面之下的逃生通道联通,以逃离火灾危险。
(3)隧道内上下层互通逃生(纵向):当隧道内部空间较大时,可在隧道内设置上下双层车道,隧道内每隔一定间距设置联通口及通行梯,实现上下层之间的互联。
以上两种方式,(1)主要用于两条隧道间逃生,(2)、(3)主要用于单条隧道。
对于第二种方式来说,具有以下优点:(1)两条隧道之间不打通,同一条隧道内,不存在开挖风险;(2)主隧道不开口,不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3)在一条隧道内施作紧急出口及滑行道,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经济性较好。因此,翔殷路隧道、南京长江隧道都应用了纵向通道逃生作为隧道防灾疏散的方式。
但是,第二种方式也有如下缺点:(1)紧急出口设置于车行道下,影响行车舒适度,并且,一旦发生火灾,紧急出口有无法打开的隐患;(2)隧道内排水沟被紧急出口分隔,影响隧道内排水效果。(3)紧急出口铁板较重,年弱体衰者难以开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以解决纵向通道逃生方式的上述三个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所述公路隧道具有行车道和位于行车道两侧的防撞墙;该人员逃生通道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行车道下方的纵向逃生通道;设置于所述防撞墙上的紧急出口;以及与紧急出口一体的连接紧急出口和纵向逃生通道的滑行坡道。
本发明是在盾构法江底公路隧道中设置纵向逃生通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人员可快速走到紧急出口处轻易、简单地打开紧急出口,沿滑行坡道滑行至车道板下,通过逃生通道离开隧道。紧急出口设于防撞墙上,不占用通行道,且利于排水。
优选地,所述紧急出口和滑行坡道为多个,紧急出口每隔一定纵向间距设置在所述防撞墙上。
优选地,所述紧急出口与防撞墙外边缘齐平。
优选地,所述紧急出口具有移动滑门。
优选地,所述移动滑门包括:移动滑门本体;移动滑门本体关闭状态时锁紧移动滑门本体的插销;以及手柄,与所述插销联动以解锁所述插销。
优选地,移动滑门关闭状态时与防撞墙齐平。
优选地,所述滑行坡道包括坡道本体以及两侧扶手,坡道本体采用混凝土现浇结构,在其表面涂刷光滑、防火、阻燃涂料,坡道本体线型呈平滑拟合曲线;两侧扶手材质为不锈钢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逃生通道结构的实施例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逃生通道结构中的移动滑门的实施例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逃生通道结构中的滑行坡道本体拟合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发明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参考了所附的附图。附图构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在附图中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施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就这一点而言,方向性的术语,例如“左”、“右”“顶部”、“底部”、“前”、“后”等,参考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使用。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件可被置于多种不同的方向,方向性的术语是用于示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1-3,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逃生通道结构的实施例效果图。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1,所述公路隧道具有行车道2和位于行车道两侧的防撞墙3;该人员逃生通道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行车道2下方的纵向逃生通道13;设置于所述防撞墙3上的紧急出口11;以及与紧急出口11一体的连接紧急出口11和纵向逃生通道13的滑行坡道12。
本发明是在盾构法江底公路隧道中设置纵向逃生通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人员可快速走到紧急出口处轻易、简单地打开紧急出口,沿滑行坡道滑行至车道板下,通过逃生通道离开隧道。
优选地,所述紧急出口11和滑行坡道12为多个,紧急出口每隔一定纵向间距设置在所述防撞墙3上。利用隧道内行车路面以下的空间建成纵向逃生通道,每隔一定间距设置紧急出口及滑行坡道与路面之下的逃生通道联通,以逃离火灾危险。
优选地,所述紧急出口11与防撞墙3外边缘齐平。
优选地,所述紧急出口11具有移动滑门14。
图2是本发明逃生通道结构中的移动滑门的实施例截面图。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滑门14包括:移动滑门本体141;移动滑门本体141关闭状态时锁紧移动滑门本体141的插销142;以及手柄143,与所述插销142联动以解锁所述插销142。优选地,移动滑门14关闭状态时与防撞墙3齐平。
优选地,所述滑行坡道12包括坡道本体以及两侧扶手,坡道本体采用混凝土现浇结构,在其表面涂刷光滑、防火、阻燃涂料,坡道本体线型呈平滑拟合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L1为2000单位长度,L2为2500单位长度,L3为4200单位长度。两侧扶手材质为不锈钢管。
本发明不占用车行道,提出如下方法,其步骤为:1)紧急出口设置于防撞墙上,并且与防撞墙外边缘齐平;2)滑行坡道与紧急出口相连;3)滑行坡道与纵向通道连接;4)人员疏散。
具体而言:
(1)紧急出口位于防撞墙上
紧急出口位于防撞墙上,且与防撞墙外边缘齐平,既不会影响行车舒适度,又不妨碍隧道内排水,并且容易开启。
(2)紧急出口与滑行坡道连成一体
紧急出口与滑行坡道连成一体,开启位于防撞墙上的紧急出口后可立即通过滑梯滑到车道板下面逃生。本发明中的一体定义为“打开紧急出口立刻能通过逃生通道”。
(3)滑行坡道移动滑门
滑行坡道移动滑门方便开、关,正常情况下与防撞墙齐平,且插销为锁死状态;发生紧急情况时,拉起手柄,插销自然弹开。
(4)滑行坡道本体拟合曲线
滑行坡道本体曲线为光滑的拟合曲线,避免由于坡道太大人员下滑速度过快、或者坡道太小人员下滑速度较慢滑道不能充分利用的缺点。
这种公路隧道人员逃生的楼梯已用于上海长江路越江隧道工程。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具体逃生方式如下:
(1)紧急出口设置于防撞墙上,并且与防撞墙外边缘齐平;
(2)滑行坡道与紧急出口相连;
(3)滑行坡道与纵向通道连接;
(4)人员疏散。
本发明一种用于公路隧道人员逃生的通道结构,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可快速走到紧急出口处轻易、简单地打开紧急出口,沿滑梯滑下离开隧道。并且本发明的紧急出口设置于防撞墙上,可有效解决行车舒适性和隧道内排水的问题。
应当理解,上述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描述而非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和变形,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上述的修改和变形被认为是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此外,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动词“包括”和其变形不排除出现权利要求中声明以外的其他的元件或步骤。在元件或步骤之前的不定冠词“一”不排除出现多个这样的元件或步骤。

Claims (2)

1.一种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所述公路隧道具有行车道和位于行车道两侧的防撞墙;其特征在于,该人员逃生通道结构包括:
位于所述行车道下方的纵向逃生通道;
设置于所述防撞墙上的紧急出口,所述紧急出口与防撞墙外边缘齐平,所述紧急出口具有移动滑门,所述移动滑门包括:移动滑门本体;移动滑门本体关闭状态时锁紧移动滑门本体的插销;和手柄,与所述插销联动以解锁所述插销;所述移动滑门关闭状态时与防撞墙齐平;以及
与紧急出口一体的连接紧急出口和纵向逃生通道的滑行坡道,所述滑行坡道包括坡道本体以及两侧扶手,所述坡道本体采用混凝土现浇结构,在其表面涂刷光滑、防火、阻燃涂料,坡道本体线型呈平滑拟合曲线;两侧扶手材质为不锈钢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出口和滑行坡道为多个,紧急出口每隔一定纵向间距设置在所述防撞墙上。
CN201210536012.7A 2012-12-13 2012-12-13 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 Active CN103867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6012.7A CN103867227B (zh) 2012-12-13 2012-12-13 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6012.7A CN103867227B (zh) 2012-12-13 2012-12-13 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7227A CN103867227A (zh) 2014-06-18
CN103867227B true CN103867227B (zh) 2017-05-10

Family

ID=5090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36012.7A Active CN103867227B (zh) 2012-12-13 2012-12-13 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7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3256A1 (en) * 2018-10-10 2020-04-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scape system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3590Y (zh) * 2003-04-28 2004-04-28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一种隧道逃生通道的结构设置
KR20080083416A (ko) * 2007-03-12 2008-09-18 송종섭 비상 주행차로가 설치된 터널 구조
CN201843635U (zh) * 2010-10-27 2011-05-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安全通道防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1898B2 (ja) * 1992-12-01 1996-10-09 三和シヤッター工業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用避難扉
JP5558979B2 (ja) * 2010-09-07 2014-07-23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内の路側構造物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3590Y (zh) * 2003-04-28 2004-04-28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一种隧道逃生通道的结构设置
KR20080083416A (ko) * 2007-03-12 2008-09-18 송종섭 비상 주행차로가 설치된 터널 구조
CN201843635U (zh) * 2010-10-27 2011-05-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安全通道防烟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长江隧道同步施工组织;何人等;《地下工程施工与风险防范技术——2007第三届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20071101;全文 *
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机场的施工控制;周松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0415;第31卷(第4期);全文 *
武汉长江隧道逃生滑道结构形式的研究;张玉华;《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0710;第37卷(第7期);全文 *
江(海)底公路隧道安全疏散设计初探;吕锋等;《消防科科学与技术》;20070315;第26卷(第2期);全文 *
浅析武汉长江隧道防火保障系统;罗飙等;《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0715;第28卷(第7期);正文第3节、图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7227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visibility effect on evacuation speed on stairs
CN207582240U (zh) 地砖结构
CN106014442B (zh) 一种公路隧道逃生救援横通道设置方法
Chanson et al. Human body stability in floodwaters: the 2011 flood in Brisbane CBD
CN101886359A (zh) 私家车保有量饱和状态下城市道路交通系列难题解决方案
CN103867227B (zh) 用于公路隧道的人员逃生通道结构
WO2008009190A1 (fr) Système routier pour piétons, véhicules motorisés et véhicules non motorisés doté de voies séparées, et procédé associé
CN2923904Y (zh) 全围合封闭但机动车可自由穿行的城市街区建筑结构
CN204532422U (zh) 一种隧道逃生通道结构
CN104027898A (zh) 井筒式滑杆、减速筒双保险火灾逃生技术
CN103485251A (zh) 一种人车分离的城市道路
JP2011144611A (ja) 二階建てトンネル
CN103469707B (zh) 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
CN202157301U (zh) 防波堤
CN213331101U (zh) 一种适用于市政交通的矿山法双层双孔隧道
CN108397117A (zh) 伸缩式防撞柱式防洪闸门
CN205934625U (zh) 一种隧道式避险车道
CN204252005U (zh) 梯道式人行天桥防滑设施
CN203613487U (zh) 一种可变式应急隔离带
CN206887696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人行道
CN107447725A (zh) 一种房屋入口的斜坡式挡水装置
CN207331391U (zh) 一种拼接组合式防滑盲道砖
CN107461216A (zh) 一种兼具逃生功能的深层隧道通风系统
CN209652882U (zh) 临时用交通廊道结构
CN112539080A (zh) 一种地铁内疏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17

Address after: 200232 Shanghai city Xuhui District Wanping Road No. 1099 5 floor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137 No. 957 Xu Hai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