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0483A - 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0483A
CN103860483A CN201210536670.6A CN201210536670A CN103860483A CN 103860483 A CN103860483 A CN 103860483A CN 201210536670 A CN201210536670 A CN 201210536670A CN 103860483 A CN103860483 A CN 103860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powder injection
add
compound
glyco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366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景斌
胡军
刘烽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kang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WEI XI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WEI XI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WEI XI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366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04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0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04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和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处方中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甘草酸苷(或甘草酸单铵盐)、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和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pH缓冲剂组成的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配制过程药液含量稳定,且成品可常温保存,显著提高了药品的稳定性,更好保证了药物安全有效性,并有效降低了诸如药品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的仓贮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方甘草酸苷类注射剂由甘草酸苷(或甘草酸单铵盐)、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三种主要成分组成,甘草酸苷(C42H62O16)难溶于水,所以一般将其制成盐的形式以增加其水溶性,如制成甘草酸铵盐,国内有药品标准的原料如甘草酸单铵S(C42H65NO16·2H2O),甘草酸苷及其医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显著的抗炎症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对实验性肝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等药理作用。
甘草酸苷及其医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抑制兔的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 Phenomenon)及抑制施瓦茨曼现象(Shwartzman Phenomenon)等过敏作用。对皮脂激素、有增强激素的抑制应激反应作用,拮抗激素的抗肉肉芽形成和胸腺萎缩作用。对激素的渗出作用无影响。甘草酸苷及其医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直接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启动酶-磷脂酶A2(phosphohpase A2)结合以及与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使其产生炎性介质的脂氧合酶(lipoxygenase)结合,选择性地阻碍这些酶的磷酸化而抑制其活化。甘草酸苷在体外试验(invitro)具有以下免疫调节作用:(1)对T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2)对γ干扰素的诱导作用;(3)活化NK细胞作用;(4)促进胸腺外T淋巴细胞分化作用。在in vitro初代培养的大白鼠肝细胞系,甘草酸苷及其医学上可接受的盐有抑制由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损伤作用。在小白鼠MHV(小白鼠肝炎病毒)感染实验中,给予甘草酸苷及其医学上可接受的盐可延长其生存日数。在兔的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发痘阻止实验中,有阻止发痘作用;在体外试验系,也观察到了抑制疱疹病毒等的增殖作用,以及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甘氨酸及盐酸半胱氨酸可以抑制或减轻由于大量长期使用甘草酸苷及其医学上可接受的盐可能出现的电解质代谢异常所致的假性醛固酮症状。
复方甘草酸苷类注射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对中毒性肝炎、外伤性肝炎以及癌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也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药物过敏等。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最早由日本米诺发源制药公司生产(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Compound Glycyrrhizin Injection),已有进口中国,商品名为“美能”,国内有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上市,主药组成与其相同,但比例不同,复方甘草酸苷类注射液有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等,其中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又名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类注射用粉针制剂为水针剂的改进,尤其是相对于甘氨酸来讲,盐酸半胱氨酸结构中因含有巯基,稳定性尤其是抗氧化性差,故制成粉针制剂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如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等。
CN 200510074470.3公开了一种几乎等同于水针剂组成的粉针制剂,由甘草酸单铵、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和抗氧剂无水亚硫酸钠、氯化钠及pH调节剂氢氧化钠制成,冻干产品水分(干燥失重)较高,高达4~6%;CN 200510039247.5公开了一种含种含依地酸二钠、亚硫酸钠、甘露醇为载体的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注射剂;CN 200610045889.0公开了一种含依地酸钠钙、亚硫酸钠并以氢氧化钠为pH调节剂的注射用复方甘草甜素粉针剂。CN200810115716.0公开了一种由甘草酸苷(或甘草酸单铵盐)、甘氨算、盐酸半胱氨酸、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的复方甘草酸苷类粉针注射剂,其中载体含右旋糖酐,可常温保存,显著提高了药品的稳定性。CN201010034363.9公开了一种由甘草酸苷(或甘草酸单铵)、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碱性氨基酸及pH缓冲剂等渗调节剂制成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制剂,避免使用亚硫酸钠等对身体有害的辅料,稳定性也较好,但只是描述注射液,对冻干粉针未涉及。目前上市的复方甘草酸苷类注射用粉针制剂有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如国药准字H20060537、国药准字H20060572、国药准字H20060570、国药准字H20090231等,及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如国药准字H20060430、国药准字H20050702等。
现有技术的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类粉针剂缺点为贮藏条件要求严格,仓贮条件成本高,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YBH09612006关于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贮藏条件描述为“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说明书(国药准字H20050700,核准日期:2006年12月27日,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贮藏条件描述为“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现有的上市产品在贮藏、运输、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不能完全满足其贮藏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的条件,尤其是在夏季及中国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高而出现因贮运不慎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的产品质量问题,如药品复溶后出现沉淀,复溶后出现不同程度乳光,严重威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在配制过程药液稳定并且产品常温保存的质量稳定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同时处方中去除了无水亚硫酸钠,提高了床安全性;本发明同时提供了该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和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处方中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甘草酸苷(或甘草酸单铵盐)、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和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pH缓冲剂组成的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配制过程药液稳定并且产品可常温保存,显著提高了药品的稳定性,更好保证了药物安全有效性,并有效降低了诸如药品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的仓贮成本。
对现有上市产品进行了系统研究,鉴于亚硫酸钠对人体的有害反应,故我们考察了减少或不含亚硫酸钠的处方,在稳定性考察过程中,发现产品pH有下降,在去除亚硫酸钠的同时,其作为抗氧剂保护药液的作用消失是显而易见的,故药液配制、放置过程中盐酸半胱氨酸的降解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在大生产中生产周期较长,这种结果将更加明显,也是可以预期的;令人惊奇的是在引入pH缓冲剂后,药液稳定性有显著改善,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pH缓冲剂后的药液,长时间放置其盐酸半胱氨酸并未发生明显降解,显然pH缓冲剂对盐酸半胱氨酸的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改善,随后的成品稳定性也证明引入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pH缓冲剂后稳定性更好。
本发明可以这样实现:
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类粉针注射剂,为由处方中含有的作为活性成分的甘草酸苷(或甘草酸单铵盐)、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的冻干粉针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其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含pH缓冲剂,pH缓冲剂可以为磷酸盐缓冲剂、醋酸盐缓冲剂、枸橼酸盐缓冲剂、甘氨酸盐缓冲剂等,优选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pH缓冲剂。
按制成1000支制剂产品计,其处方活性成分组成与pH缓冲剂重量比例为:
其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含量可以为0.16%~10%(g/ml),优选0.5%~5%(g/ml),最优选为1%~4%(g/ml)。
其处方中可含金属络合剂,金属络合剂可以为依地酸钠钙、依地酸钠,优选为依地酸钠钙。其处方中含pH调节剂,pH调节剂可以为氢氧化钠、氨水及其水溶液等。
其处方活性成分组成重量比例可以为:
甘草酸苷(甘草酸单铵盐折算成甘草酸苷计)    40mg
盐酸半胱氨酸                              20mg
甘氨酸                                    0.4g
其处方活性成分组成重量比例也可以为:
甘草酸单铵S         40mg
盐酸半胱氨酸        30mg
甘氨酸              0.4g
其处方中的盐酸半胱氨酸可指无水物或含结晶水物,如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处方中盐酸半胱氨酸指以C3H7NO2S·HCl·H2O计,而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用复方甘草甜素)处方中盐酸半胱氨酸指以C3H7NO2S·HCl计。
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可以分为配液、脱炭、冻干三过程(无菌分装为无菌生产工艺),配液过程可以为混合所有原辅料一起加注射用水溶解,也可以根据物料性质分步骤溶解,更优选的方法为分步骤溶解,如先加入甘氨酸,再依次加入甘草酸单铵盐、盐酸半胱氨酸、pH缓冲剂等;对于溶解速度较慢的物料,配液过程中必要时可加热使溶解过程加快,温度一般控制在80℃以下,对于盐酸半胱氨酸配液中,温度优选控制60℃以下,药液配制后温度一般保持在55℃以下。配制的溶液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5.5~7.5,pH调节剂可以为氢氧化钠、氨水,优选氨水。
为确保热原达到规定要求,本品配制好的溶液在精滤除菌前需加入活性炭吸附除热原,活性炭量可以为0.05~0.3%(g/ml);脱炭时间可以为15~40分钟,一般搅拌20-30分钟,过滤除炭,精滤工艺滤器孔径不大于0.22μm。
冻干工艺为普通冻干工艺,冻干参数可根据不同的设备进行调整,如可以为板温设置-50℃,制品入箱,待品温拉至-40℃以下,保温2小时,冷凝器制冷至-50℃以下,开启真空泵,干燥箱抽真空达10pa以下,加热板层,升温至-30℃干燥至样品的冷冻部分消失,以10℃/小时升温至0℃,保温2小时,再以10℃/小时升温至40℃,保温4小时,,箱内真空压塞,进气出箱,铝塑组合盖轧口,包装即得。
冻干工艺也可以为制品温度降至-40℃以下,保持2~5小时,冷凝器降温到-45℃以下,开始抽真空,设定板温-25~10℃,升华开始,当制品冰层完全消失,冷凝器温度明显降低,制品温度与板温接近时,提高板层温度,产品进入二次干燥;制品温度达到35~45℃,保持1~3小时,用冻干机板层将丁基胶塞压入瓶中,冻干机泄压后,药品出箱。
如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可以为:
(1)取总体积60%的注射用水中,约60℃,加入甘氨酸、甘草酸单铵盐和盐酸半胱氨酸搅拌溶解,加入pH缓冲剂,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调节pH值至5.5~7.5;加入配制量0.1%(g/ml)的注射用活性炭,常温搅拌20分钟,用1.2μm的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粗滤除炭,用少量注射用水洗涤活性炭层,合并滤液,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用0.22μm的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精滤;取精滤液,检测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pH值、澄明度、含量;检测合格后,测定溶液主药浓度,确定准确装量,灌装,进箱,板温设置-40~-50℃,制品入箱,待品温拉至-40℃以下,保温2小时,冷凝器制冷至-50℃以下,开启真空泵,干燥箱抽真空达10pa以下,加热板层,升温至-30℃干燥至样品的冷冻部分消失,以10℃/小时升温至0℃,保温2小时,再以10℃/小时升温至40℃,保温4小时(确认干燥完全),箱内真空压塞,进气出箱,铝塑组合盖轧口,包装即得。
(2)取适量注射用水加入配液罐(桶)中,将甘氨酸加入配液罐(桶),搅拌溶解;将甘草酸单铵盐加入配液罐(桶)中,搅拌至溶解,将盐酸半胱氨酸用适量的注射用水溶解,边搅拌边加入配液罐(桶)中,加入pH缓冲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调节药液pH值至5.5~7.5范围内。加入0.05~0.3%(g/ml)针用活性炭,搅拌20-30分钟,过滤除炭,并用适量水冲洗,加入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10分钟以上,半成品送检,除菌过滤,滤器孔径不大于0.22μm,将药液按灌装装量分装入经洗瓶灭菌的西林瓶中、半压胶塞(经清洗灭菌),冻干,制品温度降至-30℃以下,保持2-5小时,冷凝器降温到-45℃以下,开始抽真空,设定板温-25~10℃,升华开始,当制品冰层完全消失,冷凝器温度明显降低,制品温度与板温接近时,提高板层温度,产品进入二次干燥;制品温度达到35~45℃,保持1~3小时,压塞,出箱,轧盖,包装,即得。
(3)制备全程充氮气:取适量注射用水,氮气饱和,加热使温度70~80℃,加入甘氨酸、甘草酸单铵盐,搅拌使溶解,加入盐酸半胱氨酸使溶解,加入pH缓冲剂,调节药液pH值至5.5~7.5范围内,加入0.1~0.2%(g/ml)的针用活性炭,保持20分钟,过滤除炭,并用适量水冲洗,加入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半成品送检,除菌过滤(孔径不大于0.22μm),灌装入西林瓶中、半压胶塞,按上述(1)或(2)方法冻干即得。
(4)取除盐酸半胱氨酸外所有物料,置配液罐(桶)中,加入适量注射用水,加热搅拌使溶解;取盐酸半胱氨酸,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搅拌加入配液罐(桶)中,用氨水调节pH值至5.5~7.5,加入0.05~0.3%(g/ml)的针用活性炭,搅拌20~30分钟,过滤除炭,并用适量注射用水冲洗,除菌过滤(滤器孔径不大于0.22μm),加入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灌装入西林瓶中、半压胶塞,冻干,即得。
上述方法均能得到良好的质量稳定的可常温贮藏的产品,本发明的复方甘草酸苷类粉针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为:
1、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2、鉴别
(1)在甘草酸苷(或甘草酸单铵S)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甘草酸单铵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盐酸半胱氨酸1.0mg的溶液,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2ml,加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1→20)2滴,摇匀,加氨试液2滴,摇匀,溶液呈紫红色。
(3)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甘氨酸20mg的溶液,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2ml,加三氯化铁试液5滴,产生棕色沉淀,加过量的盐酸,沉淀溶解,再加氨试液,棕色沉淀又出现。氨试液过量,为棕色溶液。
3、检查
3.1酸碱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甘草酸苷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I H),pH值应为5.5~7.5。
3.2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甘草酸苷5mg的溶液,应澄清无色。
3.3有关物质取本品的粉末适量(约相当于甘草酸苷25mg),置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5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甘草酸苷含量测定项下方法,量取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仪器灵敏度,使主成分峰高约为记录仪满量程15%~25%。精密量取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5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如显杂质峰,除去辅料、溶剂峰外,最大杂质峰的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10.0%),次大杂质峰的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5.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3.2倍(16.0%)。
3.4干燥失重取本品1.0g,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III L)。
3.5热原取本品,加0.9%生理盐水制成每1ml中约含甘草酸苷2mg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XI D),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10ml,应符合规定。
3.6无菌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H),应符合规定。
3.7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 B)。
4、含量测定
4.1甘草酸苷(或甘草酸单铵S)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2mol/L醋酸铵(用冰醋酸调节pH至3.0)(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7nm。理论板数按甘草酸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测定法取装量差异项下的粉末适量(约相当于甘草酸苷5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酸单铵对照品约10mg(含量须乘以0.9797折算为甘草酸苷含量),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4.2盐酸半胱氨酸取装量差异项下的粉末适量(约相当于盐酸半胱氨酸6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5ml使溶解,加入1mol/L盐酸溶液5ml,放置15分钟,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置碘瓶中,加稀盐酸5ml,煮沸5分钟,迅速冷却,精密加入溴滴定液(0.1mol/L)25ml,再加盐酸5ml,密塞,振摇,放置片刻,注意微启瓶塞,加碘化钾试液5ml,立即密塞,振摇,在暗处静置15分钟,用少量水冲洗碘瓶塞和瓶颈,摇匀,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加淀粉指示液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溴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627mg的C3H7NO2S·HCl。
4.3甘氨酸精密量取盐酸半胱氨酸含量测定项下的续滤液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1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黄色,再加中性甲醛溶液(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10ml,振摇,放置10分钟,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近终点,加酚酞指示液1ml,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橘红色。从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的量,减去取样量中盐酸半胱氨酸应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的量[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5.76mg的C3H7NO2S·HCl]即得。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7.507mg的C2H5NO2
在该质量控制方法的含量测定方法中,可根据具体需要将甘草酸苷折算成甘草酸单铵S、C3H7NO2S·HCl折算成C3H7NO2S·HCl·H2O。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只是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的内容。
基本处方规格
1、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
规格1:甘草酸苷20mg、盐酸半胱氨酸10mg、甘氨酸200mg;
规格2:甘草酸苷40mg、盐酸半胱氨酸20mg、甘氨酸400mg;
规格3:甘草酸苷80mg、盐酸半胱氨酸40mg、甘氨酸800mg;
规格4:甘草酸苷0.12g、盐酸半胱氨酸0.06g、甘氨酸1.2g
2、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
规格1:甘草酸单铵S 20mg、盐酸半胱氨酸15mg、甘氨酸0.2g;
规格2:甘草酸单铵S 40mg、盐酸半胱氨酸30mg、甘氨酸0.4g;
规格3:甘草酸单铵S 80mg、盐酸半胱氨酸60mg、甘氨酸0.8g;
规格4:甘草酸单铵S 0.16g、盐酸半胱氨酸0.12g、甘氨酸1.6g
上述列举的处方规格是临床常用规格,本发明的处方规格可以按照上述规格比例放大或缩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处方规格。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均以规格2(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苷40mg、盐酸半胱氨酸20mg、甘氨酸400mg;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甘草酸单铵S 40mg与盐酸半胱氨酸30mg与甘氨酸0.4g)为例说明。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中盐酸半胱氨酸指C3H7NO2S·HCl,而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中盐酸半胱氨酸指C3H7NO2S·HCl·H2O。
实施例1
处方:甘草酸单铵盐S(以甘草酸苷计)400g,盐酸半胱氨酸200g,甘氨酸4000g。
制法:取适量注射用水加入配液罐(桶)中,将甘氨酸加入配液罐(桶),搅拌溶解;将甘草酸单铵盐加入配液罐(桶)中,搅拌至溶解,将盐酸半胱氨酸用适量的注射用水溶解,边搅拌边加入配液罐(桶)中,用氨水调节药液pH值至5.5~7.5范围内,加入0.1%(g/ml)针用活性炭,搅拌20~30分钟,过滤除炭,并用适量水冲洗。根据批量及处方量计算稀配定容体积,加入注射用水至定容体积(25000mL),搅拌10分钟以上,半成品送检(控制pH在5.5~7.5值之间,甘草酸单铵盐、盐酸半胱氨酸、甘氨酸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药液进行除菌过滤,滤器孔径不大于0.22μm,将药液传至灌装间,按2.5mL/支分装入洗瓶传来的西林瓶中、半压塞,入箱。预冻:制品温度降至-40℃以下,保持2~5小时。升华:冷凝器降温到-45℃以下,开始抽真空,设定板温-25~10℃,升华开始,当制品冰层完全消失,冷凝器温度明显降低,制品温度与板温接近时,提高板层温度,产品进入二次干燥;二次干燥:制品温度达到35~45℃,保持1~3小时。用冻干机板层将丁基胶塞压入瓶中,冻干机泄压后,药品出箱。轧盖,灯检,包装,即得。
实施例2
处方:甘草酸单铵盐S(以甘草酸苷计)400g,盐酸半胱氨酸200g,甘氨酸4000g,无水亚硫酸钠160g。
制法:取适量注射用水加入配液罐(桶)中,将甘氨酸加入配液罐(桶),搅拌溶解;将甘草酸单铵盐、无水亚硫酸钠加入配液罐(桶)中,搅拌至溶解,将盐酸半胱氨酸用适量的注射用水溶解,边搅拌边加入配液罐(桶)中,用氨水调节药液pH值至5.5~7.5范围内,加入0.1%(g/ml)针用活性炭,搅拌20~30分钟,过滤除炭,并用适量水冲洗。根据批量及处方量计算稀配定容体积,加入注射用水至定容体积(25000mL),搅拌10分钟以上,半成品送检(控制pH在5.5~7.0值之间,甘草酸单铵盐、盐酸半胱氨酸、甘氨酸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药液进行除菌过滤,滤器孔径不大于0.22μm,将药液传至灌装间,按2.5mL/支分装入洗瓶传来的西林瓶中、半压塞,入箱。预冻:制品温度降至-40℃以下,保持2~5小时。升华:冷凝器降温到-45℃以下,开始抽真空,设定板温-25~10℃,升华开始,当制品冰层完全消失,冷凝器温度明显降低,制品温度与板温接近时,提高板层温度,产品进入二次干燥;二次干燥:制品温度达到35~45℃,保持1~3小时。用冻干机板层将丁基胶塞压入瓶中,冻干机泄压后,药品出箱。轧盖,灯检,包装,即得。
实施例3
处方:甘草酸单铵盐S(以甘草酸苷计)400g,盐酸半胱氨酸200g,甘氨酸4000g,磷酸氢二钠24.36g,磷酸二氢钠13.73g。
制法:取适量注射用水加入配液罐(桶)中,将甘氨酸加入配液罐(桶),搅拌溶解;将甘草酸单铵盐加入配液罐(桶)中,搅拌至溶解,将盐酸半胱氨酸用适量的注射用水溶解,边搅拌边加入配液罐(桶)中,加入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pH缓冲剂,用氨水调节药液pH值至5.5~7.5范围内,加入0.1%(g/ml)针用活性炭,搅拌20~30分钟,过滤除炭,并用适量水冲洗。根据批量及处方量计算稀配定容体积,加入注射用水至定容体积(25000mL),搅拌10分钟以上,半成品送检(控制pH在5.5~7.0值之间,甘草酸单铵盐、盐酸半胱氨酸、甘氨酸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药液进行除菌过滤,滤器孔径不大于0.22μm,将药液传至灌装间,按2.5mL/支分装入洗瓶传来的西林瓶中、半压塞,入箱。预冻:制品温度降至-40℃以下,保持2~5小时。升华:冷凝器降温到-45℃以下,开始抽真空,设定板温-25~10℃,升华开始,当制品冰层完全消失,冷凝器温度明显降低,制品温度与板温接近时,提高板层温度,产品进入二次干燥;二次干燥:制品温度达到35~45℃,保持1~3小时。用冻干机板层将丁基胶塞压入瓶中,冻干机泄压后,药品出箱。轧盖,灯检,包装,即得。
实施例4
处方:甘草酸单铵盐S(以甘草酸苷计)400g,盐酸半胱氨酸200g,甘氨酸4000g,磷酸氢二钠243.6g,磷酸二氢钠137.3g。
制法:同实施例3同法制备,即得。
实施例5
处方:甘草酸单铵盐S(以甘草酸苷计)400g,盐酸半胱氨酸200g,甘氨酸4000g,磷酸氢二钾487.2g,磷酸二氢钾274.6g。
制法:除将pH缓冲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替换成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外,同实施例3同法制备,即得。
实施例6
处方:甘草酸单铵盐S(以甘草酸苷计)400g,盐酸半胱氨酸200g,甘氨酸4000g,磷酸氢二钠1218g,磷酸二氢钠686.5g。
制法:同实施例3同法制备,即得。
实施例7
处方:甘草酸单铵盐S(以甘草酸苷计)400g,盐酸半胱氨酸200g,甘氨酸4000g,右旋糖苷40500g,无水亚硫酸钠160mg。
制法:除仅将pH缓冲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替换为右旋糖苷40、无水亚硫酸钠外,其他如实施例3同法制备,即得。
稳定性试验
取上述处方工艺1~7制备的样品,分别在高温(60℃)的条件下放置30天,按上述质量控制方法考察其各项质量检测指标(热原、无菌项除外),再与0天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见表1,含量以标示量为100%。
表1实施例1~7稳定性(60℃30天)试验含量结果
Figure BSA00000822497200101
实施例2是含亚硫酸钠的处方,其盐酸半胱氨酸在60℃30天放置后,有下降。
实施例1是去除亚硫酸钠的处方,稳定性试验表明,其盐酸半胱氨酸稳定性与实施例2相仿,但pH值有明显下降,这对本品是非常有害的,因为本品另一个主药甘草酸苷在酸性条件下会形成胶体,产生不良反应;同时去除亚硫酸钠的同时,其作为抗氧剂保护药液的作用消失是显而易见的,故药液配制结束后,放置过程中盐酸半胱氨酸的降解是可以理解的,故实施例1制备的样品0天含量较低。
而实施例3~6(引入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或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pH缓冲剂),稳定性试验表明,其pH值基本无变化,而令人惊奇的是,盐酸半胱氨酸稳定性明显提高,优于实施例1、2、7。
实施例7为含有右旋糖苷40和无水亚硫酸钠的处方,作为文献中较为优秀的处方,其盐酸半胱氨酸的稳定性也不如实施例3~6。
药液稳定性试验
取按实施例1、4制备的药液,40℃水浴放置8小时,分别于4、8小时取样测定盐酸半胱氨酸含量,结果见表2:
表2药液稳定性(盐酸半胱氨酸含量)
  小时   0   4   8
  实施例1   99.5%   97.2%   95.6%
  实施例4   100.2%   100.1%   99.8%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去除亚硫酸钠)药液失去抗氧剂(无水亚硫酸钠)的保护,其稳定性明显变差,故实施例1成品盐酸半胱氨酸含量偏低是可以理解的;而令人惊奇的是实施例4(引入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pH缓冲剂)的药液稳定性却较好,尽管无抗氧剂(无水亚硫酸钠)的保护。
安全性评价试验
1、溶血试验
1.1试验目的
检查本品与兔红细胞混悬液温育后是否产生溶血和凝聚反应,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1.2实验材料
(1)动物:健康成年家兔4只,2.7-3.0kg,供抽血用。
(2)试验药物:实施例1样品、实施例2样品、实施例4样品。临用前分别加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稀释为2mg/ml作为供试品溶液。
1.3实验方法
制备2%兔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取家兔血15ml去除纤维蛋白原,移入刻度离心管内,加生理盐水,摇匀,离心,去除上清液,反复洗几次直至上清液呈无色透明为止,然后按红细胞的容积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的混悬液。
溶血试验:各样品分别取试管7支,按表8加入各种液体。第7支不加入供试品溶液,并用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将各管轻轻摇匀,在37℃水浴中保温4h,定时观察并记录结果。
判断标准:试管内溶液出现透亮的红色,判为溶血阳性。红细胞全部下沉,如振摇后未能打散,判为真凝聚,否则为假凝聚。
1.4检查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本品0.1、0.2、0.3、0.4、0.5ml管,在37℃保温4h,均未出现溶血和凝聚反应,第7管(阳性对照管)在15分钟内即可出现溶血现象。
表3溶血性试验结果
  1   2   3   4   5   6   7
 供试品(ml)   0.1   0.2   0.3   0.4   0.5
 生理盐水(ml)   2.4   2.3   2.2   2.1   2.0   2.5   蒸馏水
 2%细胞悬液(ml)   2.5   2.5   2.5   2.5   2.5   2.5   2.5
 15分钟   -   -   -   -   -   -   +
 30分钟   -   -   -   -   -   -   +
 45分钟   -   -   -   -   -   -   +
 1小时结果   -   -   -   -   -   -   +
 2小时结果   -   -   -   -   -   -   +
 3小时结果   -   -   -   -   -   -   +
 4小时结果   -   -   -   -   -   -   +
注:结果中“+”表示溶血;“-”表示不溶血
1.5结论
实施例1样品、实施例2样品、实施例4样品均无溶血及凝聚作用,符合静脉注射用安全性检查的要求。
2、血管刺激试验
2.1试验目的
观察家兔静脉推注本品后对血管所产生的刺激反应情况,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2.2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12只,雌雄兼用,2.7-3.0kg。
(2)试验药物:实施例1样品、实施例2样品、实施例4样品。临用前加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为2mg/ml作为供试品溶液。
2.3试验方法
分别取健康家兔3只,于一侧耳缘静脉以无菌操作缓慢推注供试品1ml/Kg,另一侧推注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5分钟注射完。每次注射于同一注射部位,连续给药7天(7次)。于第7次给药后24h,先用肉眼观察注射部位的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变化,然后用2%普鲁卡因注射液2ml局部麻醉后,离注射部位1cm处剪下兔耳(含血管)约3~4cm,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送病理切片检查。
2.4试验结果
家兔耳缘静脉推注供试品1ml/Kg,给药7次,外观检查注射局部未见异常,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有内皮损伤和组织变性。
2.5结论
2mg/ml静脉多次推注本品对家兔血管无明显刺激反应,表明本品血管刺激试验符合规定。
3、过敏试验
3.1试验目的
考察本品全身给药后对动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3.2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豚鼠,雌雄兼用,体重230~320g。
(2)试验药物:实施例1样品、实施例2样品、实施例4样品。临用前加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为2mg/ml作为供试品溶液。
3.3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健康无伤豚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按无菌操作,药物组隔日每只分别腹腔注射样品溶液0.5ml,共3次,阳性组同法注射5%马血清0.5ml/只,每组均取3只,于首次注射后的第14天,分别由静脉注射本品或5%马血清1ml/只进行攻击;分别另取3只于首次注射后的第21日同法进行攻击。观察注射15分钟内动物有无啰音、竖毛、呼吸困难、痉挛、干呕或咳嗽3声、休克甚至死亡等过敏症状。结果见表4。
表4过敏试验结果
  组别   时间   动物数(只)   阳性率(%)
  给药组   14日   3   0
  阳性组   14日   3   100
  给药组   21日   3   0
  阳性组   21日   3   100
可见所有药物组于第一次注射后的14日与21日攻击,均无明显反应。未发生咳嗽、竖毛、呼吸困难、抽搐、虚脱等过敏反应症状。阳性组给予5%马血清攻击后6只动物全部死亡,阳性率100%。
3.4结论
本发明的复方甘草酸苷类注射剂,致敏攻击后,阳性率为0,表明该药过敏试验符合规定。

Claims (10)

1.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类粉针注射剂,为由处方中含有的作为活性成分的甘草酸苷(或甘草酸单铵盐)、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的冻干粉针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其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含pH缓冲剂,pH缓冲剂为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按制成1000支制剂产品计,其处方活性成分组成与pH缓冲剂重量比例为:
Figure FSA000008224971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其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pH缓冲剂含量为0.16%~10%(g/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其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pH缓冲剂含量为0.5%~5%(g/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其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pH缓冲剂含量为1%~4%(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中可含金属络合剂,金属络合剂可以为依地酸钠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中含pH调节剂,pH调节剂可以为氢氧化钠或氨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其处方活性成分组成重量比例为:
甘草酸苷(甘草酸单铵盐折算成甘草酸苷计)    40mg
盐酸半胱氨酸                              20mg
甘氨酸                                    0.4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其处方活性成分组成重量比例为:
甘草酸单铵S                               40mg
盐酸半胱氨酸                              30mg
甘氨酸                                    0.4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处方量60%的注射用水于配液罐(桶),60℃搅拌,将甘氨酸加入配液罐(桶)中,搅拌至溶解;将甘草酸单铵盐加入配液罐(桶)中,搅拌至溶解;将盐酸半胱氨酸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边搅拌边加入配液罐(桶)中;完全溶解后,加入pH缓冲剂,搅拌至溶解;调节药液pH值至5.5~7.5范围内。加入0.05~0.3%(g/ml)针用活性炭,搅拌20~30分钟,过滤除炭,并用适量水冲洗。加入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10分钟以上,半成品送检,除菌过滤,滤器孔径不大于0.22μm;将药液按灌装装量分装入经洗瓶灭菌的西林瓶中、半压胶塞(经清洗灭菌),冻干制品温度降至-40℃以下,保持2~5小时,冷凝器降温到-45℃以下,开始抽真空,设定板温-25~10℃,升华开始,当制品冰层完全消失,冷凝器温度明显降低,制品温度与板温接近时,提高板层温度,产品进入二次干燥;制品温度达到35~45℃,保持1~3小时,压塞,出箱,轧盖,包装,即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除盐酸半胱氨酸外所有物料,置配液罐(桶)中,加入适量注射用水,加热搅拌使溶解;取盐酸半胱氨酸,用适量注射用水使之溶解,搅拌加入配液罐(桶)中,调节pH值至5.5~7.5,加入0.05~0.3%(g/ml)的针用活性炭,搅拌20~30分钟,过滤除炭,并用适量注射用水冲洗,除菌过滤(滤器孔径不大于0.22μm),加入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10分钟以上,半成品送检,将药液传至灌装间,按灌装装量分装入经洗瓶灭菌的西林瓶中、半压塞,入箱。预冻:制品温度降至-40℃以下,保持2~5小时。升华:冷凝器降温到-45℃以下,开始抽真空,设定板温-25~10℃,升华开始,当制品冰层完全消失,冷凝器温度明显降低,制品温度与板温接近时,提高板层温度,产品进入二次干燥;二次干燥:制品温度达到35~45℃,保持1~3小时,压塞,出箱,轧盖,包装,即得。
CN201210536670.6A 2012-12-13 2012-12-13 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8604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6670.6A CN103860483A (zh) 2012-12-13 2012-12-13 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6670.6A CN103860483A (zh) 2012-12-13 2012-12-13 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0483A true CN103860483A (zh) 2014-06-18

Family

ID=50899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36670.6A Pending CN103860483A (zh) 2012-12-13 2012-12-13 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048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8385A (zh) * 2014-08-14 2014-11-12 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复方甘草酸单铵s的组合物
CN104224816A (zh) * 2014-08-27 2014-12-24 王乐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6880A (zh) * 2015-01-07 2015-04-29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制剂
CN105343016A (zh) * 2015-11-10 2016-02-24 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7049A (zh) * 2016-03-07 2016-04-20 闫泽旭 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的共晶组合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6042A (zh) * 2003-12-15 2004-11-17 天津市资福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甘草酸二铵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17852A (zh) * 2008-06-27 2008-12-10 北京京卫信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类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6641A (zh) * 2010-01-20 2010-07-07 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制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6042A (zh) * 2003-12-15 2004-11-17 天津市资福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甘草酸二铵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17852A (zh) * 2008-06-27 2008-12-10 北京京卫信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类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6641A (zh) * 2010-01-20 2010-07-07 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孟勇涛: "注射用复方甘草甜素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8385A (zh) * 2014-08-14 2014-11-12 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复方甘草酸单铵s的组合物
CN104224816A (zh) * 2014-08-27 2014-12-24 王乐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6880A (zh) * 2015-01-07 2015-04-29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制剂
CN104546880B (zh) * 2015-01-07 2017-12-1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制剂
CN105343016A (zh) * 2015-11-10 2016-02-24 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7049A (zh) * 2016-03-07 2016-04-20 闫泽旭 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的共晶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7852B (zh) 一种复方甘草酸苷类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0483A (zh) 复方甘草酸苷类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US11351184B2 (en) Preparation of Pulsatilla saponin B4 for injection
CN102068453A (zh) 一种稳定的复合维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6915B (zh) 盐酸替罗非班冻干粉针注射剂及制备方法
CN102525963B (zh) 一种硫酸奈替米星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6149A (zh) 一种新的前体药物制剂
CN105663127B (zh) 注射用冷冻干燥法莫替丁组合物
CN107028897B (zh) 免疫调节剂胸腺五肽粉针剂药物组合物和质控方法
EP3040067A1 (en) Chlorogenic acid powder-injec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474048A (zh) 一种质量更加稳定的地奈德凝胶制剂
CN104800172B (zh) 注射用卡络磺钠粉针剂和制法
CN100366250C (zh) 长春西汀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3040767A (zh) 稳定的注射用穿琥宁冷冻干燥粉针剂
CN104721153B (zh) 注射用氨甲苯酸冷冻干燥粉针剂药物组合物
CN103142513B (zh) 一种注射用消旋2-(α-羟基戊基)苯甲酸盐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3342B (zh) 一种供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冻干组合物
CN103565747B (zh) 一种埃索美拉唑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6253B (zh)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粉针剂药物组合物和制法
CN103239416B (zh) 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注射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7579B (zh) 一种含有法莫替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6074399B (zh) 一种帕瑞昔布钠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3631B (zh) 一种制备甲磺酸酚妥拉明冻干粉针剂的方法
CN103054816A (zh) 抑肽酶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2907A (zh) 一种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29

Address after: 102299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the east industrial base, Camp Road, No. 8, No. 5, building No. 1 to layer 101 (room 3, level 301, 5)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Xingkang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Room 301, building 2, building 1, four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wei Xi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