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6677A - 信号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6677A
CN103856677A CN201310608080.4A CN201310608080A CN103856677A CN 103856677 A CN103856677 A CN 103856677A CN 201310608080 A CN201310608080 A CN 201310608080A CN 103856677 A CN103856677 A CN 103856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ignal
pixel
difference
view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080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6677B (zh
Inventor
东井满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856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6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6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6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 H04N1/405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producing a clustered dots or a size modulated halftone pattern
    • H04N1/4056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producing a clustered dots or a size modulated halftone pattern the pattern varying in one dimension only, e.g. dash leng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信号处理装置具有以下部分:脉冲信号生成部,使用与图像数据的各像素对应的图像处理时钟根据图像数据生成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制作信号;测定部,在测定时测定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以及处理部,在实际动作时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消除差分。

Description

信号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基于图像数据进行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中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已知如下的装置:根据图像数据生成图像制作信号,使用该图像制作信号进行主扫描方向上的1行或多行的图像形成,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进行该主扫描方向上的每行的图像形成来形成1页图像。
在作为其一例的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图像数据生成图像制作信号。作为该图像制作信号,相当的是由PWM电路生成的PWM信号。而且,图像形成装置将根据PWM信号调制的激光束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与此并行地,通过所述激光束在沿副扫描方向旋转的像载体上形成二维的图像。
但是,该PWM信号等图像制作信号由于温度变化等的环境因素、电路元件的个体差等的各种因素而在信号宽度上产生变动。即,有时图像制作信号的所测定的实际的信号宽度(实际值)与本来预定的信号宽度(理想值)为不同的值。由于这种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的变动,在由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图像上产生浓度变化。
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与图像数据相应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图像形成以作为要形成的像素的基准的时钟、被称为“图像处理时钟”或“点时钟”的时钟为基准,来进行定位。
作为关于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浓度变化的校正的技术,例如记载在日本特开2002-24440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19627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156330号公报等专利文献。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开2002-244407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能够提供一种降低电源电压的偏差对高压输出值的影响并能够得到良好的图像制作条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没有提出在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为与理论值不同的值的情况下抑制其影响的对策。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11-196273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提出了为了降低因感光鼓等像载体的灵敏度特性、带电性能的变化所引起的图像的灰度特性而执行浓度校正。但是,没有提出在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为与理论值不同的值的情况下抑制其影响的对策。
而且,在日本特开平8-156330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提出了如下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多个灰度表现单元,不管针对照片图像、文字图像等中的哪一个都能够良好地形成图像。但是,没有提出在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为与理论值不同的值的情况下抑制其影响的对策。
另外,一般,在感光体、纸张上形成规定浓度的补片(patch)的图像,由传感器读取该补片,基于读取结果进行伽马校正。但是,随着图像形成装置向高分辨率化和低灰度化的过渡、例如从分辨率600dpi和灰度8位向分辨率4800dip和灰度1位的过渡,逐渐变得难以通过如以往那样的简单的伽马校正来应对。
另外,认为如果是图像制作信号的误差,则不是通过如上所述的利用浓度补片的伽马校正那样的综合校正,而是要对图像制作信号本身单独地进行应对。但是,在PWM信号等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由于各种因素而成为与所预想的理论值不同的值时,有时在生成该图像制作信号的电路中存在某些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即使对简单地生成图像制作信号的电路施以用于校正的反馈,也难以正确地消除差分。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生成PWM信号等时,难以在PWM电路中将其脉冲宽度校正得精细来正确地消除差分。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能够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的信号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反映了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具有以下部分:
脉冲信号生成部,使用与图像数据的各像素对应的图像处理时钟,根据图像数据,生成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制作信号;
测定部,在测定时测定所述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以及
处理部,在实际动作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消除所述差分。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反映了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部分:
信号处理装置,使用与图像数据的各像素对应的图像处理时钟,根据图像数据,生成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制作信号;以及
图像形成部,利用由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生成的所述图像制作信号形成图像。
此处,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还具有以下部分:
脉冲信号生成部,使用与图像数据的各像素对应的图像处理时钟,根据图像数据,生成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制作信号;
测定部,在测定时测定所述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以及
处理部,在实际动作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消除所述差分。
在此,优选的是,所述处理部对关注像素和该关注像素周围的周边像素中的某一个进行校正以便消除在所述测定时测定的关于所述关注像素的所述差分。
另外,在此,优选的是,所述处理部在所述图像数据是包括ON(接通)状态和OFF(断开)状态的2值的情况下,关于所述图像数据,以相对于多个像素而言1个像素的比例从ON状态校正为OFF状态、或者从OFF状态校正为ON状态。
另外,在此,优选的是,所述处理部在执行以多个像素为单位表现灰度的图像处理的情况下,在该图像处理之前进行校正以便消除所述差分。
另外,在此,优选的是,所述测定部准备与所述图像处理时钟不同步的测定时钟,在规定期间比较与规定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所述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和所述测定时钟,根据通过该比较所得的一致与不一致的比率来测定所述差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信号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信号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信号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信号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信号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信号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信号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信号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方式(实施方式)。
〔信号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结构〕
在此,基于图1详细说明能够用于图像形成的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结构。此外,省略关于作为信号处理装置100而已知的、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动作、控制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部分的说明。另外,在此,以使用包括ON状态和OFF状态的2值的图像数据通过2值的输出来进行图像制作而形成图像的信号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具体例。
图1所示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具有如下部分而构成:控制部101,控制各部分;时钟生成部105,生成图像处理时钟和测定时钟;处理部110,对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处理;PWM处理部120,根据图像数据或测定用数据生成以1像素为单位的脉冲信号;输出部130,基于来自控制部101的模式信号对输出脉冲信号或停止输出脉冲信号进行切换;测定用数据生成部140,在测定时生成测定用数据;以及PWM误差测定部150,在测定时关于与测定用数据相应的脉冲信号测定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在此,实际值是指通过测定所得到的脉冲信号的信号宽度的值。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理想值是指本来预定的脉冲信号的信号宽度的值。
而且,在具有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根据图像数据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输出的脉冲信号用作图像制作信号,并提供给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具有曝光部、显影部、转印部、定影部等,使用该图像制作信号进行主扫描方向上的1行或多行的图像形成,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进行该主扫描方向上的每行的图像形成来形成1页图像。
此外,处理部110具有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的图像数据校正部110h以及进行基于丝网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等的、以多个像素为单位的灰度表现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110g来构成。
在此,控制部101对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各部分进行控制,并且在测定时生成测定模式的模式信号,在实际形成图像的实际动作时生成实际动作模式的模式信号。
该模式信号至少包含用于识别测定时和实际动作时的信息。另外,在测定时,模式信号也可以包含多个测定模式的信息。此外,该控制部101既可以是信号处理装置100专用的控制部,也可以将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兼用作控制部101。
时钟生成部105生成1时钟脉冲与图像数据的各像素对应的图像处理时钟以及与所述图像处理时钟不同步的用于测定的测定时钟。在此,在将图像处理时钟的频率设为f1[Hz]的情况下,所述测定时钟的频率f2[Hz]满足0.5f1<f2<f1的关系。
在此,不同步是指图像处理时钟的频率与测定时钟的频率不是整数比的关系。另外,作为不同步,更优选的是图像处理时钟的频率与测定时钟的频率不是整数比的关系、且图像处理时钟的上升沿相位与测定时钟的上升沿相位不一致、图像处理时钟的下降沿相位与测定时钟的下降沿相位不一致的状态。
〔信号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动作〕
下面,参照图2的流程图、图3~图10的说明图说明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动作以及具备该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此外,作为动作,大体分为,包括测定和实际动作。
〔测定的动作〕
控制部101调查信号处理装置100是否正在执行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制作的信号处理(图2中的步骤S100)。如果不是处于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制作的信号处理中(图2中的步骤S100中“否”),则为了通过PWM误差测定部150关于脉冲信号测定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而将模式信号设定为测定模式(图2中的步骤S101)。
此外,不需要将不是处于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制作的信号处理中的所有期间设为测定模式。即,控制部101也可以进行控制以便在不是处于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制作的信号处理中、且从前次测定起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测定模式。另外,即使是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图像形成的期间,也可以将某纸张的图像制作的信号处理与下一个纸张的图像制作的信号处理之间的定时设定为测定模式。
测定用数据生成部140在模式信号变为测定模式时,将表示测定模式s的s设定为1(图2中的步骤S102),生成测定模式s(测定模式1)的测定用数据并经由处理部110提供给PWM处理部120。由此,PWM处理部120生成与测定用数据相应的测定用脉冲信号(图2中的步骤S103)。
图3的(a)表示模式1的测定用数据的一例。在此,关于以4像素为单位的数据的重复,示出第1、3、4个像素为OFF状态而第2个像素为ON状态的测定用数据。此外,在图3的(a)中,以OFF状态不涂覆而ON状态涂覆的方式来显示。
图3的(b)表示由PWM处理部120基于该模式1的测定用数据生成的测定用脉冲信号。此外,图3的(b)的测定用脉冲信号是在OFF状态下为低电平、在ON状态下为高电平的脉冲。
此外,图4的(a)表示后述的模式2的测定用数据的一例。在此,关于以4像素为单位的数据重复,示出第1、4个像素为OFF状态而第2、3个像素为ON状态的测定用数据。图4的(b)表示由PWM处理部120基于该模式2的测定用数据生成的测定用脉冲信号。
此外,在图3和图4中示出测定用数据的简单的一例,实际上能够以更多的像素为单位来将测定模式s设为许多模式。
而且,由于模式信号是测定模式,因此来自PWM处理部120的测定用脉冲信号不被输出到外部,测定用脉冲信号被提供给PWM误差测定部150。
在此,对PWM误差测定部150输入以上的测定用脉冲信号和测定时钟,将测定用脉冲信号与测定时钟比较规定次数(图2中的步骤S104)。
此外,在时钟生成部105中,生成与图像处理时钟不同步的测定时钟。该不同步是指图像处理时钟的频率与测定时钟的频率不是整数比的关系,例如,图像处理时钟=800MHz、测定时钟=571MHz等。
在此,将如下采样反复执行规定次数、例如1000次:在测定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中的某一方的定时,测定用脉冲信号为高电平或低电平这样的采样。由此,即使测定时钟的频率为低于图像处理时钟的频率,由于是不同步,因此也能够进行随机相位的采样,通过进一步增加次数,能够使误差变小。
此外,571MHz的测定时钟是1脉冲为1.75纳秒,即使反复进行1000脉冲的测定也只有1.75毫秒。而且,即使将其作为模式s反复进行多个模式,也不会花费大量时间。
在此,如果图3的测定用脉冲信号是理想值,则在将规定次数设为1000次的情况下检测出作为其1/4的250次的高电平。如果在1000次的比较中由PWM误差测定部150检测出275次的高电平,则275(检测值)/250(理想值)=1.10,检测出测定用脉冲信号长10%(图2中的步骤S105~S106)。
使s递增(图2中的步骤S107)并使用不同的测定用脉冲信号反复执行使用以上的测定用脉冲信号的测定,直到达到预先确定的S为止(图2中的步骤S103~S108)。例如,如利用模式1的测定用脉冲信号(图3的(b))的测定、利用模式2的测定用脉冲信号(图4的(b))的测定那样反复进行。
如上,执行由测定用数据生成部140进行的测定用数据生成、由PWM处理部120进行的基于测定用数据的测定用脉冲信号的生成、由PWM误差测定部150进行的基于测定用脉冲信号与测定用时钟的比较的测定用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测定,PWM误差测定部150将测定结果通知给图像数据校正部110h(图2中的步骤S109)。此外,在该时间点,控制部101解除测定模式。
〔实际动作〕
控制部101调查信号处理装置100是否正在执行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制作的信号处理(图2中的步骤S100),如果处于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制作的信号处理中(图2中的步骤S100中“是”),则将模式信号设定为实际动作模式(图2中的步骤S111)。
当被输入图像数据(图2中的步骤S112)时,在从PWM误差测定部150通知测定结果(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而存在校正的情况下(图2中的步骤S113中“是”),图像数据校正部110h以1像素为单位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图2中的步骤S114)。
在此,如果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为+X%的差分,则以按每(1/(X/100))像素减少1像素的方式进行校正,由此消除该差分。另外,如果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为-X%,则以按每(1/(X/100))像素增加1像素的方式进行校正,由此消除该差分。
此外,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是指以理想值为基准(100%)时实际值相对于理想值具有多少差。
例如,如果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为+25%,则以按每1/(25/100))像素=4像素减少1像素的方式进行校正,由此消除该差分。另外,如果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为+33%,则以按每(1/(33/100))像素=3像素减少1像素的方式进行校正,由此消除该差分。
另外,如果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为-25%,则以按每(1/(25/100))像素=4像素增加1像素的方式进行校正,由此消除该差分。另外,如果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为-33%,则以按每(1/(33/100))像素=3像素增加1像素的方式进行校正,由此消除该差分。
在这种图像数据校正部110h中的像素增减的校正处理之后,在图像处理部110g中进行基于丝网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等的、以多个像素为单位的灰度表现的图像处理(图2中的步骤S115)。此外,丝网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等的以多个像素为单位所致的灰度表现是在图像形成、印刷的领域中公知的技术,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进一步地,在接收到由该图像处理部110g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PWM处理部120中通过PWM处理生成脉冲信号(图2中的步骤S116)。
而且,由于模式信号是实际动作模式,因此来自PWM处理部120的脉冲信号作为图像制作信号被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图2中的步骤S117)。利用该图像制作信号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中进行图像制作,执行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的形成、调色剂像向记录纸上的转印、定影(图2中的步骤S118)。
在以上动作中,在测定时测定图像制作信号的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在实际动作时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消除所述差分,由此在图像数据的阶段更数字性地校正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因此能够正确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图5示意性地示出PWM信号的状态,交叉影线图案的部分表示PWM信号的ON状态。另一方面,斜阴影图案的部分表示PWM信号的实际值比理想值短而没有成为ON状态的状态。
在该图5中,从左依次示出如下状态:在将主扫描方向上的2像素的ON状态在副扫描方向反复两次的情况下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时与理想值相比ON状态短1像素的33%的状态;在将主扫描方向上的3像素的ON状态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三次的情况下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时与理想值相比ON状态短1像素的33%的状态;在将主扫描方向上的4像素的ON状态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四次的情况下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时与理想值相比ON状态短1像素的33%的状态;在将主扫描方向上的5像素的ON状态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五次的情况下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时与理想值相比ON状态短1像素的33%的状态;在将主扫描方向上的6像素的ON状态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六次的情况下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时与理想值相比ON状态短1像素的33%的状态。
图6示意性地示出校正后的PWM信号的状态,交叉影线图案的部分表示PWM信号的ON状态,斜阴影图案的部分表示PWM信号的实际值比理想值短而没有成为ON状态的状态。
在该图6中,由于是PWM信号短33%的差分,因此按每3像素增加1像素的比例来增加像素地进行校正。从左起依次设为,由于产生了差分的像素为2像素而无校正、由于产生了差分的像素为3像素而进行追加1像素的校正、由于产生了差分的像素为4像素而进行追加1像素的校正、由于产生了差分的像素为5像素(≈6像素)而进行追加2像素的校正、由于产生了差分的像素为6像素而进行追加2像素的校正。
此外,在图6中,在从多个像素群的端部的角远离的部分追加像素,因此作为图像的形状变化小,作为图像,不协调感也小。
另外,在图7中,进行与图6同样的像素追加,但是在与多个像素群的端部的角接近的部分追加像素。因此,作为图像的形状变化大,不协调感比较大,是不理想的例子。其中,该图6和图7是一般的例子,但是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绝对的例子。
例如,在此,在存在脉冲宽度的差分的位置(关注像素)处追加像素,但是也可以在像素群的其它位置(周边像素)处追加像素。另外,还优选该像素的追加参照预先准备的表。
例如,还优选预先准备适于照片图像用、文字用等的模式的表。此时,以追加的像素不突出即不孤立于原来的像素群的方式进行追加的校正,由此能够正确且适当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另外,通过在丝网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的前阶段执行像素的追加,由此不会弄乱基于丝网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等的、以多个像素为单位的图像处理中的灰度表现的图案,能够正确且适当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图8示意性地示出PWM信号的状态,水平和垂直的交叉影线图案的部分表示PWM信号的ON状态,斜交叉影线图案的部分表示PWM信号的实际值比理想值长而处于ON状态的状态。
在该图8中,从左依次示出如下状态:在将主扫描方向上的2像素的ON状态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两次的情况下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时与理想值相比ON状态长1像素的33%的状态;在将主扫描方向上的3像素的ON状态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三次的情况下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时与理想值相比ON状态长1像素的33%的状态;在将主扫描方向上的4像素的ON状态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四次的情况下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时与理想值相比ON状态长1像素的33%的状态;在将主扫描方向上的5像素的ON状态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五次的情况下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时与理想值相比ON状态长1像素的33%的状态;在将主扫描方向上的6像素的ON状态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六次的情况下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时与理想值相比ON状态长1像素的33%的状态。
图9示意性地示出校正后的PWM信号的状态,水平和垂直的交叉影线图案的部分表示PWM信号的ON状态,斜交叉影线图案的部分表示PWM信号的实际值比理想值长而处于ON状态的状态。
在该图9中,由于是PWM信号长33%的差分,因此按每3像素减少1像素的比例来减少像素地进行校正。从左起依次设为,由于产生了差分的像素为2像素而无校正,由于产生了差分的像素为3像素而进行删除1像素的校正、由于产生了差分的像素为4像素而进行删除1像素的校正、由于产生了差分的像素为5像素(≈6像素)而进行删除2像素的校正、由于产生了差分的像素为6像素而进行删除2像素的校正。
此外,在图9中,在与多个像素群的端部的角接近的部分删除像素,因此作为图像的形状变化小,作为图像,不协调感也小。
另外,在图10中,虽然进行与图9同样的像素删除,但是在多个像素群的端部的角以外的部分删除像素。因此,作为图像的形状变化大,不协调感比较大,是不理想的例子。其中,该图9和图10是一般的例子,但是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绝对的例子。
例如,在此,在存在脉冲宽度的差分的位置(关注像素)处删除像素,但是也可以在像素群的其它位置(周边像素)处删除像素。另外,还优选该像素的删除参照预先准备的表。
例如,还优选预先准备适于照片图像用、文字用等的模式的表。此时,以删除的周围的像素不突出即不孤立于原来的像素群的方式进行删除的校正,由此能够正确且适当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另外,通过在丝网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的前阶段执行像素的删除,由此不会弄乱基于丝网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等的、以多个像素为单位的图像处理中的灰度表现的图案,能够正确且适当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使用与图像数据的各像素对应的图像处理时钟根据2值的图像数据而生成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制作信号时,在测定时测定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脉冲宽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在实际动作时以像素为单位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消除差分。通过这样,在图像数据的阶段更数字性地校正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因此,与如调整PWM信号的脉冲宽度那样的校正相比,能够正确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另外,通过具备这种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利用由信号处理装置100根据图像数据而生成的图像制作信号来形成图像,由此能够以数字方式正确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来形成没有误差影响的图像。
另外,通过在图像数据的阶段以数字方式校正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由此与如利用浓度补片的伽马校正那样的综合校正相比,也能够正确且适当地单独地进行校正。另外,不是在PWM处理部120中进行校正,而是在图像数据的阶段以数字方式进行校正,由此能够进行可靠的校正。
〔信号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结构〕
在此,基于图11说明能够用于图像形成的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第2结构。此外,对作为信号处理装置100在图1中示出的部分附加同一编号来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11中,与图1的不同点在于,在处理部110’中,进行基于丝网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等的、以多个像素为单位的灰度表现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110g位于前级,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的图像数据校正部110h’位于后级。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图像数据由8位构成且图像数据的值为0-255的256级的情况为具体例。在此,图像数据校正部110h’如图12那样具有压缩部110h1和校正部110h2来构成,该压缩部110h1将由图像处理部110g进行丝网处理、误差扩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值(0-255)压缩成0.9倍左右的0-230,该校正部110h2针对由压缩部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基于PWM误差测定部150的测定结果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消除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信号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动作〕
下面,参照图13的流程图来说明信号处理装置100和具备该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2)。此外,对作为信号处理装置100、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在图2的流程图中示出的部分附加同一步骤编号来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该第2动作中,与上述第1动作同样地,在测定模式下进行测定(图13中的步骤S100~S109)。即,执行由测定用数据生成部140进行的测定用数据生成、由PWM处理部120进行的基于测定用数据的测定用脉冲信号的生成、由PWM误差测定部150进行的基于测定用脉冲信号与测定用时钟的比较的测定用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测定,PWM误差测定部150将测定结果通知给图像数据校正部110h(图13中的步骤S109)。
控制部101调查信号处理装置100是否正在执行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制作的信号处理(图13中的步骤S100),如果处于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制作的信号处理中(图13中的步骤S100中“是”),则将模式信号设定为实际动作模式(图13中的步骤S211)。
当被输入图像数据(图13中的步骤S212)时,在图像处理部110g中进行基于丝网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等的、以多个像素为单位的灰度表现的图像处理(图13中的步骤S213)。
然后,在该图像处理部110g中的图像处理之后,在从PWM误差测定部150通知测定结果(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而存在校正的情况下(图13中的步骤S214中“是”),图像数据校正部110h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图13中的步骤S215)。
在此,在压缩部110h1中事先将图像数据压缩成90%左右,在该状下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消除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例如,如果脉冲信号的实际值比理想值短10%(差分=-10%),则如230×(1/(1+(-10/100))=255那样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来消除该差分。另外,如果脉冲信号的实际值比理想值长10%(差分=+10%),则如230×(1/(1+(10/100))=209那样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来消除该差分。
此外,压缩部110h1中的压缩率0.9是一例,只要与PWM处理部120中的差分的产生状况相应地决定即可。在此,假设PWM处理部120中的差分为10%左右,为了能够消除该差分而将压缩率设定为0.9。
然后,在接收到由该处理部110进行图像处理和校正后的图像数据的PWM处理部120中通过PWM处理生成脉冲信号(图13中的步骤S216)。并且,在实际动作模式下,来自PWM处理部120的脉冲信号作为图像制作信号被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图13中的步骤S217)。利用该图像制作信号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中进行图像制作,执行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的形成、调色剂像向记录纸上的转印、定影(图13中的步骤S218)。
在以上动作中,在测定时测定图像制作信号的脉冲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在实际动作时对预先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消除所述差分,在图像数据的阶段更数字性地校正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因此,能够正确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此外,图像数据的位数、图像数据的压缩率等并不限定于以上的具体例,能够任意地决定。
〔其它动作〕
此外,假设了能够使用以上的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为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即,能够对各种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以上实施方式的信号处理装置100。
〔通过信号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能够获得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通过本实施方式的信号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获得如下效果。
(1)在使用与图像数据的各像素对应的图像处理时钟根据图像数据生成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制作信号时,在测定时由测定部测定所述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在实际动作时通过处理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消除所述差分,由此在图像数据的阶段更数字性地校正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因此能够正确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2)在上述(1)中,对关注像素和其周边像素中的某一个进行校正以便消除在所述测定时测定的关于所述关注像素的所述差分,由此在图像数据的阶段更数字性地校正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因此能够正确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3)在上述(2)中,进行校正使得以消除所述差分的方式校正后的像素不孤立于校正前的像素,由此能够正确且适当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4)在上述(1)-(3)中,关于2值的所述图像数据,以相对于多个像素而言1个像素的比例从ON状态校正为OFF状态、或者从OFF状态校正为ON状态,由此能够在图像数据的阶段更数字性地正确地校正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因此能够正确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5)在上述(4)中,在关于所述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差分相应的相对于多个像素而言1个像素的比例的校正时,在变为ON状态的像素的集合体少于所述多个像素的情况下不进行校正,由此能够利用图像数据不产生不协调感地校正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因此能够适当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6)在上述(4)中,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的用途或种类使用预先决定的校正用的表来进行校正,由此能够以与文字图像、照片图像等的用途相应的适当的状态正确且适当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7)在上述(1)-(6)中,在执行以多个像素为单位表现灰度的图像处理的情况下,在该图像处理之前进行校正以便消除所述差分,由此不会弄乱基于丝网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等的、以多个像素为单位的图像处理中的灰度表现的图案,能够正确且适当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
(8)在上述(1)-(7)中,准备与所述图像处理时钟不同步的测定时钟,在规定期间比较与规定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所述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与所述测定时钟,根据通过该比较所得的一致与不一致的比率来测定所述差分,由此能够正确地求出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来消除。
(9)在上述(8)中,在将所述图像处理时钟的频率设为f1的情况下,所述测定时钟的频率f2满足0.5f1<f2<f1,由此能够正确地求出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来消除。
(10)通过具备上述(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利用由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根据图像数据而生成的所述图像制作信号,形成图像,由此能够以数字方式正确地消除图像制作信号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来形成图像。

Claims (18)

1.一种信号处理装置,该信号处理装置使用与图像数据的各像素对应的图像处理时钟,根据图像数据,生成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制作信号,该信号处理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测定部,在测定时测定所述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以及
处理部,在实际动作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消除所述差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对关注像素和该关注像素周围的周边像素中的某一个进行校正以便消除在所述测定时测定的关于所述关注像素的所述差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进行校正使得以消除所述差分的方式校正后的像素不孤立于校正前的像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在所述图像数据是包括ON状态和OFF状态的2值的情况下,关于所述图像数据,以相对于多个像素而言1个像素的比例从ON状态校正为OFF状态、或者从OFF状态校正为ON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在关于所述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差分相应的、相对于多个像素而言1个像素的比例的校正时,在变为ON状态的像素的集合体少于所述多个像素的情况下不进行校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的用途或种类使用预先决定的校正用的表来进行校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在执行以多个像素为单位表现灰度的图像处理的情况下,在该图像处理之前进行校正以便消除所述差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准备与所述图像处理时钟不同步的测定时钟,在规定期间比较与规定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所述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和所述测定时钟,根据通过该比较所得的一致与不一致的比率来测定所述差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图像处理时钟的频率设为f1的情况下,所述测定时钟的频率f2满足0.5f1<f2<f1。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信号处理装置,使用与图像数据的各像素对应的图像处理时钟根据图像数据生成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制作信号;以及
图像形成部,利用由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生成的所述图像制作信号形成图像,
其中,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测定部,在测定时测定所述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分;以及
处理部,在实际动作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消除所述差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对关注像素和该关注像素周围的周边像素中的某一个进行校正以便消除在所述测定时测定的关于所述关注像素的所述差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进行校正使得以消除所述差分的方式校正后的像素不孤立于校正前的像素。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在所述图像数据是包括ON状态和OFF状态的2值的情况下,关于所述图像数据,以相对于多个像素而言1个像素的比例从ON状态校正为OFF状态、或者从OFF状态校正为ON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在关于所述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差分相应的、相对于多个像素而言1个像素的比例的校正时,在变为ON状态的像素的集合体少于所述多个像素的情况下不进行校正。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的用途或种类使用预先决定的校正用的表来进行校正。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在执行以多个像素为单位表现灰度的图像处理的情况下,在该图像处理之前进行校正以便消除所述差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准备与所述图像处理时钟不同步的测定时钟,在规定期间比较与规定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所述图像制作信号的信号宽度和所述测定时钟,根据通过该比较所得的一致与不一致的比率来测定所述差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图像处理时钟的频率设为f1的情况下,所述测定时钟的频率f2满足0.5f1<f2<f1。
CN201310608080.4A 2012-11-30 2013-11-26 信号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8566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2445A JP5742823B2 (ja) 2012-11-30 2012-11-30 信号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62445 2012-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6677A true CN103856677A (zh) 2014-06-11
CN103856677B CN103856677B (zh) 2017-06-23

Family

ID=50825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08080.4A Active CN103856677B (zh) 2012-11-30 2013-11-26 信号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58133B2 (zh)
JP (1) JP5742823B2 (zh)
CN (1) CN1038566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585A (zh) * 2018-02-01 2019-08-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13456B4 (de) * 2014-09-18 2019-03-1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nsorvorrichtung und sensoranordnung
JP6565610B2 (ja) * 2015-11-02 2019-08-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5532A (ja) * 1995-03-24 1996-10-1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37006A (ja) * 1995-06-14 1996-12-24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20110285804A1 (en) * 2010-05-19 2011-11-24 Esumi Yoshihir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6261A (en) * 1989-10-31 1992-02-04 Konica Corporation Motor speed control device for use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351107A (en) * 1992-09-24 1994-09-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having image density correcting function
JPH08156330A (ja) 1994-12-12 1996-06-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610214B2 (ja) 1997-12-26 2005-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832008B1 (en) * 1998-09-25 2004-1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6051585A (en) * 1998-12-07 2000-04-18 Weinstein; Robert E. Single-dose antihistamine/decongestant formulations for treating rhinitis
JP3974721B2 (ja) * 1998-12-25 2007-09-1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0253284A (ja) * 1999-02-26 2000-09-14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読取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6791721B1 (en) * 1999-07-30 2004-09-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reading device
JP2002244407A (ja) 2001-02-14 2002-08-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TW573428B (en) * 2001-03-15 2004-01-21 Canon Kk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TW563345B (en) * 2001-03-15 2003-11-21 Canon Kk Image processing for correcting defects of read image
JP2006250934A (ja) * 2005-03-08 2006-09-21 Synthesys Research Inc デューティ・サイクルを測定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4678299B2 (ja) * 2005-03-24 2011-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プログラム、印刷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前記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823551B2 (ja) * 2005-04-08 2011-11-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84634B2 (ja) * 2005-07-21 2012-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物理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物理情報取得装置
US8077955B2 (en) * 2009-03-19 2011-12-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B1 mapping in MRI system using k-space spatial frequency domain filter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5532A (ja) * 1995-03-24 1996-10-1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37006A (ja) * 1995-06-14 1996-12-24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20110285804A1 (en) * 2010-05-19 2011-11-24 Esumi Yoshihir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585A (zh) * 2018-02-01 2019-08-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113585B (zh) * 2018-02-01 2022-05-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53063A1 (en) 2014-06-05
CN103856677B (zh) 2017-06-23
JP2014110441A (ja) 2014-06-12
US8958133B2 (en) 2015-02-17
JP5742823B2 (ja)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8747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684932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07721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tation of high addressability bitmap images
JPH10503896A (ja) マーキングエンジンによって生じる図形特徴の質を向上させ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H0877340A (ja) 走査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オフセット及び利得補正を決定する方法
CN103856677A (zh) 信号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P097899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197912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AU2011202057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20040148261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image processing with tampering detection, and a medium storing the program
JP2005184685A (ja)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9361556B1 (en) Pulse width modulator for a printing device
KR100342634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하는 기록 매체
CN111127483B (zh) 彩色图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JP2021090222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09104A (ja) 画像処理方法
JPS63155869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42125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386551B2 (ja) デジタル画像システム装置の診断装置
JPH083283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467345A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JPH03242779A (ja) 文字情報検出方式
CN111105468A (zh) 印刷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S59178068A (ja) 情報入出力処理装置
JPH061843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