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5510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5510A
CN103855510A CN201310637602.3A CN201310637602A CN103855510A CN 103855510 A CN103855510 A CN 103855510A CN 201310637602 A CN201310637602 A CN 201310637602A CN 103855510 A CN103855510 A CN 103855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or
splicing ear
recess
chime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76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5510B (zh
Inventor
冈田雅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55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5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5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5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能够实现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突设部的小型化。本发明的连接器(1)包括:连接端子(3、5),该连接端子由连接部(42)和端子部(43)形成为L字形;壳体(2),壳体(2)形成有主体部(10)和突设部(11),主体部(10)形成有收容连接部(42)的收容凹部(15),突设部(11)从主体部(10)的前端部向与对方侧连接器(100)嵌合的嵌合方向突出并且形成为使收容端子部(43)的收容孔部(38)与收容凹部(15)连通;以及盖子(6),盖子(6)从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将收容凹部(15)及收容孔部(38)加以封闭,收容孔部(38)供端子部(43)从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插入而将其在同轴电缆(7)的轴向上定位且加以收容,盖子(6)具有约束端子部(43)向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支承部(64、88)。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等的配线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在多个电气部件或电气设备等中,要使用能够与电缆可装拆地连接的连接器。
作为一种现有的连接器,已知有一种连接器,其具有连接元件(连接端子)、壳体及盖子,连接元件由从电缆的前端沿轴向延伸的连接部和从连接部的前端弯曲的端子部一体形成为L字形,壳体则形成了呈凹状且收容连接部的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的前端部向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方向突出地形成且收容端子部的突设部,盖子则从壳体的嵌合方向的相反一侧的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加以闭塞(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17及图35所示,在端子部朝轴向基端侧(图17的左侧,图35的右侧)突出形成了矛状部。这种矛状部与突出设置在突设部的内表面的矛状卡止部卡止,由此防止连接端子的端子部从壳体向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拔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033153号公报
不过,例如在使设在电气设备等的框体内的基板上的对方侧连接器从在框体上形成的开口向外部露出、以将连接器的突设部与之嵌合等时,从美观以及强度的角度来看,要求框体上的开口越小越好,因此要求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的嵌合部分、即突设部实现小型化。
然而,上述现有的连接器为了使端子部的矛状部能够与矛状卡止部卡合而要求突设部形成一定尺寸。即,突设部的轴向(专利文献1的图17及图35的左右方向)尺寸必须按照矛状部的突出量来形成,因此突设部的小型化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实现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突设部的小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案的连接器包括: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由安装在电缆的端部且沿轴向伸出的连接部和相对于该连接部而弯曲的端子部形成为L字形;壳体,该壳体形成有主体部和突设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收容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部的收容凹部,所述突设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部向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突出并且形成为使收容所述连接端子的端子部的收容孔部与所述收容凹部连通;以及盖子,该盖子从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将所述壳体的所述收容凹部及所述收容孔部加以封闭,所述突设部的收容孔部供所述端子部从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插入并将其在所述电缆的轴向上进行定位且加以收容,所述盖子具有与收容在所述收容孔部中的所述端子部的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一侧的端部抵接、限制该端子部向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支承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案的连接器,连接端子的端子部没有矛状部等完全锁定的卡止元件、即突起物,因此突设部的收容孔部能够按照只收容端子部的最小限度尺寸来形成。这样,与收容例如具有矛状部的连接端子(端子部)的情形相比,能够使突设部小型化。另外,连接端子能够朝着嵌合方向配置于收容凹部及收容孔部,只需用盖子封闭壳体,就能约束(限制)(端子部)向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嵌合方向相反一侧的方向)运动。这样,就容易将连接端子收容在壳体内。
本发明第二方案的连接器是在上述第一方案的连接器的基础上,在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部的基端侧形成有朝径向突出的卡止凸部,且在所述收容凹部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卡止凸部卡止的卡止凹部。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案的连接器,通过将连接部收容在收容凹部,能使连接部的卡止凸部与收容凹部的卡止凹部卡止,从而能限制朝电缆的轴向(前端侧及基端侧)移动。这样就能增加强度(电缆的拉伸强度)来应对电缆被向轴向基端侧拉时的力,能有效地防止电缆拔出。另外,由于卡止凸部设置在连接部的基端侧,因此不会妨碍突设部的小型化。
本发明第三方案的连接器是在上述第二方案的连接器的基础上,所述收容凹部及所述收容孔部沿所述径向并排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所述收容凹部的卡止凹部形成于沿所述轴向错开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案的连接器,由于能够在径向上并排设置多个连接端子,因此能够构成多极连接器。另外,由于相邻的收容凹部的卡止凹部沿轴向错开形成,因此能够防止卡止凸部彼此干涉,并且能抑制因收容凹部等在径向上并排设置而导致壳体的轴向基端侧大型化。
本发明第四方案的连接器是在上述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连接器的基础上,具有以与所述盖子大致平行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将该壳体的内部加以分隔的间壁构件,在所述间壁构件上,向着所述嵌合方向侧形成有所述支承部,向着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一侧形成有所述收容凹部,在所述突设部上,对应各所述收容凹部而沿所述轴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收容孔部,所述收容孔部的越是靠近前端侧的部分越是向着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长长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案的连接器,将连接部收容于在壳体的主体部上形成的收容凹部中的连接端子的端子部被收容于轴向上最基端侧的收容孔部中。将连接部收容于在间壁构件上形成的收容凹部中的连接端子的端子部则被收容在比最基端侧的收容孔部更靠前端侧的收容孔部中。这样就能抑制壳体的突设部大型化,并能够构成将多个连接端子朝着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并排设置的多极连接器。
本发明第五方案的连接器是在上述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的连接器基础上,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端子部是同轴端子,该同轴端子具有端子外部导体、设于所述端子外部导体的内部的端子绝缘体、设于所述端子绝缘体的内部的端子内部导体。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案的连接器,由于连接端子是同轴端子,因此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连接端子进入到连接端子的端子部内。因此收容孔部只要以能够使端子部插入程度的公差来形成即可,能够使端子部的外周与收容孔部的内周之间的间隙最小化。这样就能实现壳体的突设部的小型化。
采用本发明,能够使在壳体的突设部形成的收容孔部最小化,能实现突设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下方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是从上方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下方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所收容的第二接线端子与同轴电缆铆接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所收容的第二接线端子与同轴电缆铆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上方表示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嵌合的对方侧连接器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连接器
2壳体
3第一接线端子
4间壁构件
5第二接线端子
6盖子
7同轴电缆
10主体部
11突设部
15收容凹部
23内侧卡止凹部
28中央卡止凹部
38收容孔部
38a第一收容孔部
38b第二收容孔部
42连接部
43端子部
47卡止凸部
54端子外部导体
55端子绝缘体
56端子内部导体
63间壁侧收容凹部
64内部下侧支承部
72间壁侧卡止凹部
73间壁侧中央卡止凹部
88外部下侧支承部
100对方侧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为了方便,以图1中用箭头表示的方向为基准,在各图中用箭头表示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
参照图1至图5来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结构。其中,图1是从上方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立体图,图2是从下方表示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剖视图。图4是从上方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从下方表示的立体图。
如图1至图5所示,连接器1包括:构成连接器1的主要外观的壳体2;收容在壳体2的内部下侧的两个第一连接端子3;设于各第一连接端子3的上侧且将壳体2的内部在上下方向上一分为二的间壁构件4;收容在间壁构件4的上侧的两个第二连接端子5;以及在各第二连接端子5的上侧以与间壁构件4大致平行的状态设于壳体2的上部的盖子6。不过,在图4及图5中,第一连接端子3及第二连接端子5分别仅示出一个。
壳体2用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具有后方及上方敞开而外观呈大致箱形的主体部10;以及从主体部10的前端部向下方突出形成的突设部11。主体部10与突设部11形成一体而构成壳体2。
主体部10具有:设于后部侧的宽幅部12;以及从宽幅部12开始以在左右方向上缩小的方式经过左右一对台阶部14而从宽幅部12的前端向前方延伸出的窄幅部13,在宽幅部12及窄幅部13的下部,在整个前后方向范围内形成了左右一对收容凹部15。
宽幅部12具有:宽幅基座部16;以及从宽幅基座部16的左右端部竖立的左右一对宽幅壁部17。同样,窄幅部13具有:窄幅基座部18;以及从窄幅基座部18的左右端部竖立的左右一对窄幅壁部19。各宽幅壁部17与各窄幅壁部19之间通过台阶部14连接。
窄幅基座部18相对于宽幅基座部16位于上方,二者之间略有台阶。在各窄幅壁部19的外侧面上,从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下部起在整个窄幅基座部18的下表面形成了带状的凸部18a,且在窄幅基座部18的下表面侧的凸部18a上,向下方突出形成了肋部18b。
在各宽幅壁部17的外侧面上,在下部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突出设置了后侧卡止部20,在后部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处的上侧则形成了大致正方形状的矩形开口21。
如图4清楚所示,在左侧的宽幅壁部17的内侧,形成了内侧竖立部22,构成左侧的收容凹部15的后方左侧面。同样,在右侧的宽幅壁部17的内侧面上,形成了内侧竖立部22,构成右侧的收容凹部15的后方右侧面。各内侧竖立部22从宽幅基座部16的上表面到矩形开口21的下端部为止在整个前后方向范围与各宽幅壁部17形成为一体。另外,各内侧竖立部22位于各窄幅壁部19的内侧面向后方的延长线的外侧(靠近宽幅壁部17的一侧)。而右侧的收容凹部15的前方右侧面及左侧的收容凹部15的前方左侧面则是通过左右一对窄幅壁部19的内侧面来构成。
另外,在左侧的内侧竖立部22的前端部分,经过台阶而朝右方向突出形成了前端竖立部22a。而且,在左右一对内侧竖立部22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分,以将内侧竖立部22前后割断的方式沿整个上下方向范围形成了内侧卡止凹部23。左侧的内侧竖立部22的内侧卡止凹部23以朝着宽幅壁部17(外侧)切入成细槽状的方式形成。图4中未明确示出的是,右侧的内侧竖立部22的内侧卡止凹部23要比左侧的内侧竖立部22的内侧卡止凹部23更向前方扩宽。即,左右一对内侧卡止凹部23形成于在前后方向相互错开的不同位置上。
另外,在各宽幅壁部17的内侧面上,在比矩形开口21的上端部还要上侧的位置上,突出设置了内侧卡止部24,而在各宽幅壁部17的内侧面的前侧,则突出设置了从内侧竖立部22的上端面延伸到宽幅壁部17的上端附近的导向凸部25。
在宽幅基座部16以及窄幅基座部18的左右方向中央处,沿整个前后方向范围形成了中央竖立部26。中央竖立部26构成右侧的收容凹部15的左侧面以及左侧的收容凹部15的右侧面,并且以与上述各内侧竖立部22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竖立。而宽幅基座部16以及窄幅基座部18的内表面(上表面)则构成了各收容凹部15的下表面。
中央竖立部26由宽幅部12侧的后侧中央竖立部26a和窄幅部13侧的前侧中央竖立部26b构成,该前侧中央竖立部26b经过台阶而形成为其左右方向的宽度比后侧中央竖立部26a更宽的状态。具体是,关于后侧中央竖立部26a与前侧中央竖立部26b之间的台阶,在右侧面是在宽幅部12与窄幅部13之间的边界形成一个右侧台阶部26c,在左侧面是在宽幅部12与窄幅部13之间的边界的稍后方及稍前方形成第一左侧台阶部26d和第二左侧台阶部26e。而第二左侧台阶部26e的形成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与上述的前端竖立部22a的台阶形成位置一致。另外,在前侧中央竖立部26b的前端部上表面,突出设置了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板状的内部突起27(准确地说,是在窄幅部13与突设部11之间突出设置)。
在后侧中央竖立部26a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以将后侧中央竖立部26a在前后方向割断的方式形成了中央卡止凹部28。中央卡止凹部28的后端面的右侧向前方延伸出来而形成曲柄状。中央卡止凹部28的左侧后端面28a的形成位置与在上述左侧的内侧竖立部22上形成的内侧卡止凹部23的后端面的形成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一致。而中央卡止凹部28的右侧后端面28b的形成位置则与在上述右侧的内侧竖立部22上形成的内侧卡止凹部23的后端面的形成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一致。
由此可知,左右一对收容凹部15被宽幅基座部16、窄幅基座部18、左右一对内侧竖立部22、左右一对窄幅壁部19以及中央竖立部26所包围,形成了后方及上方敞开的空间。
如图3清楚显示,各收容凹部15的下表面由后侧下表面部15a、中间下表面部15b以及前侧下表面部15c构成,其中,后侧下表面部15a在从宽幅基座部16的后端到上述第一左侧台阶部26d及前端竖立部22a的台阶形成位置为止的范围内形成,中间下表面部15b位于后侧下表面部15a的略微上方,延伸到窄幅基座部18的前端附近,前侧下表面部15c位于中间下表面部15b的略微上方,延伸到窄幅基座部18的前端。另外,如上所述,各内侧竖立部22位于窄幅壁部19的内侧面位置的外侧,后侧中央竖立部26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变窄。这样一来,各收容凹部15的后侧就朝上下左右扩大(成为大直径),并且随着向前方延伸而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变窄(成为小直径)。
其次,突出部11具有:设于窄幅部13的前方且从窄幅部13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形成的突设主体部30;在突出主体部30的前方形成的电源线收容部31;以及设于电源线收容部31的前方的锁臂32。
突设主体部30具有:配置在下端的突设基座部33;从突设基座部33的左右端部竖立的左右一对突设侧壁部34;从突设基座部33的前端部竖立、从而与各突设侧壁部34的前端部连结的突设前壁部35;以及在从突设基座部33的后端部到窄幅部13的下表面的范围内形成、从而与各突设侧壁部34的后端部连结的突设后壁部36。由此,使突设主体部30形成为上方敞开、上部后方与窄幅部13的前部连续的箱状。
在突设基座部33上,前后左右两个两个地排列形成有圆形的端子开口部37。即,四个端子开口部37排列成格子状。另外,在前侧左右并排设置的一对端子开口部37之间,形成了在前后方向上长的细槽33a。
各突设侧壁部34的外侧面与窄幅部13的各窄幅壁部19的外侧面形成同一平面,各突设侧壁部34及突设前壁部35的上端面与各窄幅壁部19的上端面形成同一平面。另外,在各突设侧壁部34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凹陷设置了外侧嵌合槽34a。左右一对外侧嵌合槽34a形成于从突设侧壁部34的下端到上下方向中央处的略微上侧的范围内。同样,在突设后壁部36、窄幅基座部18以及前侧中央竖立部26b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处,凹陷设置了后侧嵌合槽36a。后侧嵌合槽36a形成于从突设侧壁部34的下端到上下方向大致中央处的略微上侧的范围内。即,左右一对外侧嵌合槽34a形成于前后并排设置的一对端子开口部37之间,后侧嵌合槽36a则形成于在后侧左右并排设置的一对端子开口部37之间。
在突设前壁部35的前表面,在上部、各突设侧壁部34的附近,突出设置了左右一对前侧卡止部35a。
在突设主体部30的内部,在与上述端子开口部37对应的位置上沿上下方向形成了圆柱状的收容孔部38。如图3所清楚显示的那样,该收容孔部38由左右一对第一收容孔部38a和左右一对第二收容孔部38b构成,左右一对第一收容孔部38a使后侧的左右一对端子开口部37与上述的左右一对收容凹部15的前端部连通,左右一对第二收容孔部38b则隔着前后间壁部39a而设于各第一收容孔部38a的前方。
在左右一对第一收容孔部38a之间,延伸设置了上述的前侧中央竖立部26b,在其前方有台阶而向上方伸出,且形成了设于左右一对第二收容孔部38b之间的左右间壁部39b(参照图4)。而在左右间壁部39b的上端面上,则形成了前端电源线槽部39c。
各第一收容孔部38a及各第二收容孔部38b比各端子开口部37的直径略大。另外,在各收容孔部38a、38b的下部,形成了贯通突设侧壁部34的、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长方形状的收纳开口38c。另外,各第二收容孔部38b在上下方向上比各第一收容孔部38a更长。即,端子开口部37的位置越是靠近前方,在上下方向上越长。
电源线收容部31形成为矩形筒状,其下表面与突设基座部33的下表面为同一平面,且比突设前壁部35的上端面更向上方伸出。在电源线收容部31的下表面上,形成了电源线开口31a,在电源线收容部31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形成了将电源线开口31a与左右间壁部39b的前端电源线槽部39c的前端部连通的电源线收纳孔部31b。
在电源线收容部31的左外侧面上形成了向左方向突出的第一防误插凸部31c。另外,在电源线收容部31的右表面与突设前壁部35的前表面上形成了第二防误插凸部31d。各防误插凸部31c、31d的下表面与电源线收容部31的下表面为同一平面,且延伸到比前侧卡止部35a稍靠下方的位置。
锁臂32具有:从电源线收容部31的前表面下端向前方突出的伸出部40;以及从伸出部40的前端向上方伸出的臂部41。
伸出部40的下表面与电源线收容部31的下表面成为同一平面。臂部41以与电源线收容部31的前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式从伸出部40的前端部延伸到与上述突设前壁部35的各前侧卡止部35a大致相同的高度,且在该高度的上部设置朝前方稍稍弯曲且向左右方向扩展而形成为T字形的操作部41a。由此,在臂部41与电源线收容部31之间形成间隙S,使得臂部41能够以与伸出部40间的连接部分为支点而向后方挠曲。另外,在臂部41的前表面上,在操作部41a的稍下方,突出设置了在左右方向上长的长方体状的锁定卡合部41b。
以下参照图3至图7说明第一连接端子3及第二连接端子5。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所收容的第二连接端子5与同轴电缆7铆接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铆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及图7是表示第二连接端子5的图,而第二连接端子5与第一连接端子3有很多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第一连接端子3也参照图6和图7来说明。对于第一连接端子3及第二连接端子5的相同结构用相同符号来表示。
第一连接端子3是由连接部42和端子部43一体形成L字形的同轴端子,连接部42设于同轴电缆7的前端侧且向前方伸出,端子部43在连接部42的前端相对于连接部42而弯曲。与第一连接端子3连接的同轴电缆7用外部覆层53将隔着绝缘体50而设于中心导体51周围的外部导体53加以覆盖。
连接部42由金属等导电材料构成,具有:设于后端部的压接覆层卷筒部44;设于压接覆层卷筒部44的前端侧的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设于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的前端侧的绝缘体围绕部46;以及设于压接覆层卷筒部44的后端的左右一对卡止凸部47。而压接覆层卷筒部44及绝缘体围绕部46的上表面形成为大致同一平面。
压接覆层卷筒部44、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及绝缘体围绕部46在铆接前的状态下是分别使左右一对压接覆层片44a、左右一对导体压接片45a及左右一对围绕片46a向上方延伸,从而后视时呈U字形(参照图6)。压接覆层卷筒部44的各压接覆层片44a及绝缘体围绕部46的各围绕片46a侧视时呈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长方形状。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的左侧的导体压接片45a的前端(下端)呈凸状(三角形),右侧的导体压接片45a的前端(下端)呈凹状(V字形)(与图6及图7所示的第二连接端子5的各导体压接片45a左右相反)。另外,图中省略的是,在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的内表面上形成了格子状的槽。
各卡止凸部47通过在压接覆层卷筒部44的各压接覆层片44a的上下方向中央处的略微上侧将从各压接覆层片44a的后端向后方突出的片朝左右方向外侧弯折来形成。
端子部43具有:由圆筒状的导电材料构成的端子外部导体54;设于端子外部导体54的内部的端子绝缘体55;以及由导电材料构成且设于端子绝缘体55的内部的端子内部导体56。
在端子外部导体54的下部、在左右两个圆周面上形成了左右一对梯形的嵌合片部54a。各嵌合片部54a通过将端子外部导体54切入来形成,其下端成为自由端。
端子绝缘体55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绝缘主体部55a;从绝缘主体部55a的后端部向绝缘体围绕部46一侧弯曲成L字形且形成为矩形筒状的绝缘突部55b。即,绝缘突部55b形成于端子部43与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之间。
端子内部导体56具有:保持在绝缘主体部55a的内部的圆筒状的内部导体主体部56a;从内部导体主体部56a的后端部向绝缘体围绕部46一侧弯曲成L字形且形成为筒状的内部导体压接卷筒部56b。
在内部导体主体部56a的前端部(下端部),前后一对端子片部56c被分离成双叉状(参照图3)。各端子片部56c的前端部(下端部)向外侧弯曲。内部导体压接卷筒部56b在铆接前的状态下是使压接片(图中未示)向右方伸出,后视时呈U字形。
以下说明将第一连接端子3与同轴电缆7连接的顺序。图中未示的是,在安装在同轴电缆7上之前,第一连接端子3及第二连接端子5的连接部42和端子部43不是弯曲成L字形,而是呈直线状。
作业人员首先在各同轴电缆7上实施末端处理。即,使同轴电缆7的外部导体52露出,以与第一连接端子3的连接部42对应,并且使规定长度的中心导体51露出。
作业人员将端子内部导体56的内部导体压接卷筒部56b与露出的中心导体51铆接,由此将端子内部导体56固定在中心导体51上。在将该端子内部导体56插入到端子部43的端子绝缘体55(绝缘主体部55a)内之后,将端子部43相对于连接部42弯曲成L字形。这样一来,就使绝缘突部55b进入绝缘体围绕部46内,露出的外部导体52进入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内,被外部覆层53覆盖的同轴电缆7进入压接覆层卷筒部44内(参照图6)。
然后,作业人员将压接覆层卷筒部44铆接在同轴电缆7的外部覆层53上。由此使各压接覆层片44a以略微咬入的方式压接在外部覆层53上。另外,作业人员将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铆接在同轴电缆7的外部导体52上,由此使各导体压接片45a以将外部导体52略微压变形的方式进行压接。在此状态下,连接部42的粗细(直径)是,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比压接覆层卷筒部44细(直径小)(参照图7)。作业人员再将绝缘体围绕部46的各个围绕片46a弯折,以将绝缘突部55b包住。即,无须用各围绕片46a来对绝缘突部55b进行压接。通过以上步骤,就构成了带同轴电缆7的第一连接端子3。
接着,参照图3至图7来说明第二连接端子5。在说明第二连接端子5时,凡与第一连接端子3相同的结构均省略说明。
第二连接端子5与第一连接端子3同样,是将连接部42与端子部43一体形成为L字形的同轴端子。第二连接端子5的连接部42除了具有第一连接端子3的结构之外,还具有设在压接覆层卷筒部44和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之间的中间卷筒部48。
第二连接端子5的端子部43在上下方向的长度(高度)比第一连接端子3的端子部43的高度更长。而压接覆层卷筒部44、绝缘体围绕部46以及中间卷筒部48的上表面形成为大致同一平面。
在铆接(弯折)前的状态下,中间卷筒部48使左右一对覆盖片48a向上方伸出,从而后视时呈U形字(参照图6)。中间卷筒部48在前后方向上比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长。因此,第二连接端子5的连接部42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连接端子3的连接部42更长,压接覆层卷筒部44和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呈分离的状态。
第二连接端子5的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的左侧的导体压接片45a的前端(下端)呈凹状(V字形),右侧的导体压接片45a的前端(下端)呈凸状(三角形)。另外,中间卷筒部48的左侧的覆盖片48a的前端(下端)呈凸状(三角形),右侧的覆盖片48a的前端(下端)呈凹状(V字形)。即,构成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和中间卷筒部48的凹状的片45a、48a与凸状的片45a、48a互不相同。另外,图中省略的是,在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及中间卷筒部48的内表面上形成了格子状的槽。
以下说明将第二连接端子5与同轴电缆7连接的顺序。首先,与第一连接端子3的情况相同,作业人员使同轴电缆7的外部导体52露出,以与第二连接端子5的连接部42对应,并且使规定长度的中心导体51露出。另外,第二连接端子5的连接部42通过设置中间卷筒部48而使压接覆层卷筒部44与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分离,因此,与第一连接端子3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外部导体52在前后方向上更长地露出。
与第一连接端子3的情况相同,作业人员将端子内部导体56固定在露出的中心导体51上并插入到绝缘主体部55a内,然后将端子部43相对于连接部42弯曲成L字形。这样一来,就使绝缘突部55b进入绝缘体围绕部46内,露出的外部导体52进入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以及中间卷筒部48内,被外部覆层53覆盖的同轴电缆7进入压接覆层卷筒部44内(参照图6)。
而且与第一连接端子3的情况相同,作业人员将压接覆层卷筒部44铆接固定在同轴电缆7的外部覆层53上,将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铆接固定在外部导体52上。另外,作业人员将绝缘体围绕部46(各围绕片46a)弯折固定在绝缘突部55b上。作业人员再将中间卷筒部48覆盖在同轴电缆7的外部导体52上。即,各覆盖片48a以紧贴着外部导体52的圆周面的方式弯折,不会将绝缘体50及中心导体51过度地挤压变形(不会使之变形)。即,在将各覆盖片48a弯折后,中间卷筒部48的内径与外部导体52的外径大致相同。在此状态下,连接部42的粗细(直径)是,按照压接覆层卷筒部44、中间卷筒部48以及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的次序而越来越细(直径小)(参照图7)。通过以上步骤,构成带同轴电缆7的第二连接端子5。
以下再参照图3至图5来说明间壁构件4。间壁构件4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具有:俯视时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平板部60;从平板部60的后部左右两端部向上方竖立的左右一对间壁侧竖立部61;以及在平板部6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沿整个前后方向范围向上方竖立的间壁侧中央竖立部62,通过平板部60、各间壁侧竖立部61以及间壁侧中央竖立部62而在整个前后方向范围形成了左右一对间壁侧收容凹部63。
在平板部60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在前方左右两端向下方突出的大致圆柱状的左右一对内部下侧支承部64;与各内部下侧支承部64相连且向后方伸出的左右一对下侧前方凸条部65;以及与各下侧前方凸条部65相连的左右一对下侧凸部66。
各内部下侧支承部64从平板部60的前端稍向前侧突出,并且从平板部60的左右方向端部稍向外侧突出。另外,在各内部下侧支承部64的下表面上,从前方直到圆的中心附近凹陷设置了矩形的切入槽64a。各下侧凸部66的突出量比各内部下侧支承部64还小,仰视时呈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长方形状,并且从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朝着前侧形成。另外,各下侧前方凸条部65的左右宽度及突出量比下侧凸部66小,仰视时呈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长方形状,并且形成于各内部下侧支承部64与各下侧凸部66之间。而在右侧的下侧凸部66上,形成了与其后端相连、伸出到平板部60的后端附近、且突出量比下侧凸部66小的下侧后方凸条部67。
另外,在平板部60的下表面上,在左右一对内部下侧支承部64之间凹陷设置了在前后方向上长的矩形的内部下侧凹部68。内部下侧凹部68从各内部下侧支承部64的中心朝后方伸出。
在各间壁侧竖立部61的外侧面后部,以从上方切入的方式形成了外侧卡止凹部70,在前部则以从下方切入的方式形成了导向槽71。而且在各外侧卡止凹部70的下方,各间壁侧竖立部61的下端部被倒角,由此形成了倾斜部61a。
在各间壁侧竖立部61的内侧面上,在前后方向中央处的前侧,在整个上下方向范围形成了间壁侧卡止凹部72。各间壁侧卡止凹部72形成为与上述右侧的内侧竖立部22的内侧卡止凹部23大致相同的前后宽度。
间壁侧中央竖立部62由间壁侧后方中央竖立部62a和间壁侧前方中央竖立部62b构成,间壁侧后方中央竖立部62a靠近各间壁侧竖立部61一侧,间壁侧前方中央竖立部62b则在间壁侧后方中央竖立部62的前侧以增宽左右方向宽度的方式经过台阶而形成。而且,在间壁侧后方中央竖立部62a上,形成了间壁侧中央卡止凹部73,该间壁侧中央卡止凹部73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及形成位置与各间壁侧卡止凹部72一致。另外,在间壁侧后方中央竖立部62a及间壁侧前方中央竖立部62b的上端面上,在整个前后方向范围形成了后侧电源线槽部62c。
在各间壁侧收容凹部63的上表面前方突出设置了上侧凸条部74,该上侧凸条部74的前后方向长度与间壁侧前方中央竖立部62b大致相同。由于如上述那样设置了各上侧凸条部74,并且间壁侧后方中央竖立部62a的左右方向宽度缩窄,因此,各间壁侧收容凹部63形成为后侧在上下左右扩宽(成为大直径)的状态,并且随着向前方延伸而成为在上下左右缩窄(成为小直径)的状态。
以下参照图1至图5来说明盖子6。盖子6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具有宽幅覆盖部75和窄幅覆盖部76,宽幅覆盖部75设于后部侧,窄幅覆盖部76以左右方向宽度比宽幅覆盖部75小的方式经过左右一对盖子台阶部77而从宽幅覆盖部75的前端向前方伸出,在宽幅覆盖部75及窄幅覆盖部76上,在整个前后方向范围形成了向上方突出的盖子凸条部79。宽幅覆盖部75、窄幅覆盖部76以及盖子凸条部79形成一体,构成盖子6。另外,宽幅覆盖部75、窄幅覆盖部76以及盖子凸条部79以大致相同的厚度形成。因此从下侧看,盖子凸条部79就成为凹陷的槽。
宽幅覆盖部75具有:隔着盖子凸条部79配置的左右一对宽幅平板部80;从各宽幅平板部80的左右外端部向下方伸出的左右一对宽幅下垂壁部81;以及从各宽幅下垂壁部81的后端部向内侧伸出的左右一对后端突出部82。
在各宽幅平板部80的下表面后部,向下方突出设置了仰视呈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长方形状的下侧后端凸部83。各下侧后端凸部83的内侧端面沿着盖子凸条部79(的槽)而从各宽幅平板部80的后端面朝着前方延伸。另外,各下侧后端凸部83的下表面向上方形成弯曲形状。
各宽幅下垂壁部81从宽幅平板部80的左右外端的稍稍内侧的位置向下方伸出。在各宽幅下垂壁部81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形成了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后侧长方形开口84。各后侧长方形开口84形成于从宽幅下垂壁部81的上端到下端附近的范围内,在各宽幅平板部80上,以与各后侧长方形开口84的上端连通的方式贯穿形成了矩形细槽84a。
窄幅覆盖部76具有:隔着盖子凸条部79配置的左右一对窄幅平板部85;从各窄幅平板部85的左右外端部向下方伸出的左右一对窄幅下垂壁部86;以及从各窄幅下垂壁部86的前端部向内侧伸出的左右一对前端突出部87。
各窄幅平板部85的上下表面与各宽幅平板部80形成为同一平面。在各窄幅平板部85的下表面上形成了大致圆柱状的外部下侧支承部88、下侧中间凸部89以及下侧后方凸部90,外部下侧支承部88在各窄幅平板部85的前端部向下方突出,下侧中间凸部89与外部下侧支承部88相连且向后方伸出,下侧后方凸部90与下侧中间凸部89相连且伸出到窄幅平板部85的后端。
各外部下侧支承部88的结构与上述各内部下侧支承部64相同,在其下表面上,从前方到圆的中心附近凹陷设置了矩形的切入槽88a。各下侧后方凸部90仰视时呈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长方形状,其突出量与各外部下侧支承部88大致相同。各下侧中间凸部89的左右宽度及突出量比各外部下侧支承部88小,仰视时呈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长方形状,并且形成于各外部下侧支承部88与各下侧后方凸部90之间。
各窄幅下垂壁部86的高度(上下方向的长度)为各宽幅下垂壁部81的一半左右。各盖子台阶部77形成与各窄幅下垂壁部86相同的高度,各窄幅下垂壁部86与各宽幅下垂壁部81之间通过盖子台阶部77相连。
在各前端突出部87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处,形成了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前侧长方形开口91。各前侧长方形开口91形成于从前端突出部87的上端到下端附近的范围,在各宽幅平板部80的前端,以与各前侧长方形开口91的上端连通的方式形成了切口(图中未示)。
盖子凸条部79整体形成为后视时呈倒立U字形,具有:从宽幅覆盖部75的后端延伸到窄幅覆盖部76的前端附近的凸条主体部92;以及从凸条主体部92的前端向前方突出设置的凸条前端部93。
在窄幅覆盖部76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位置上,一体地形成了从凸条主体部92的上表面略微向上方突出的矩形突出部92a。矩形突出部92a的左右宽度与凸条主体部92相同,俯视时呈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长方形状。凸条前端部93的左右宽度比凸条主体部92大,形成与矩形突出部92a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凸条前端部93俯视时为大致正方形状,其前后方向长度的大致一半向前方伸出。
以下参照图3至图7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组装步骤。这里,说明将第一连接端子3收容于左侧的收容凹部15及第一收容孔部38a的情况。
作业人员首先使第一连接端子3从上方面对壳体2的收容凹部15及第一收容孔部38a,再将第一连接端子3的端子部43插入第一收容孔部38a,将第一连接端子3的连接部42插入收容凹部15。如上所述,收容凹部15对应与同轴电缆7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3的直径而从后侧向着前方渐渐缩小直径,因此第一连接端子3(同轴电缆7)与收容凹部15嵌合而不会产生多余的间隙。即,在收容凹部15的后侧下表面部15a上载放同轴电缆7及压接覆层卷筒部44,在中间下表面部15b上载放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在前侧下表面部15c上载放绝缘体围绕部46。
另外,第一收容孔部38a以其内周面与第一连接端子3的端子部43的外周面之间能够滑动地插入程度的公差来形成。从而,第一连接端子3的端子部43以非卡止状态收容在第一收容部38a中,且在同轴电缆7的轴向(第一收容孔部38a的径向)上被定位。
此处,左侧的内侧卡止凹部23形成为可供卡止凸部47插入的细槽状。作业人员将第一连接端子3插入,使第一连接端子3的左右一对卡止凸部47与左侧的内侧竖立部22的内侧卡止凹部23以及后侧中央竖立部26a的中央卡止凹部28(左侧后端面28a)卡止。因此,即使将同轴电缆7向后方拉伸,也因为左右一对卡止凸部47与左侧的内侧卡止凹部23的后表面及中央卡止凹部28的左侧后端面28a抵接而限制了其向后方的移动。
这里,如上所述,中央卡止凹部28以及右侧的内侧卡止凹部23比左侧的内侧卡止凹部23更向前方扩宽。因此,在中央卡止凹部28及右侧的内侧卡止凹部23中能够插入多个第一连接端子3的卡止凸部47。即,在左右一对内侧卡止凹部23及中央卡止凹部28中能够插入在前后方向错开的不同位置上形成的各个卡止凸部47。这样,即使例如除了左侧外还要在右侧的收容凹部15及第一收容孔部38a中收容第一连接端子3,也能防止左右相邻的第一连接端子3的卡止凸部47在中央卡止凹部28内发生干涉。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端子3的各卡止凸部47与右侧的内侧卡止凹部23的后表面以及中央卡止凹部28的右侧后端面28b抵接,由此限制其向后方的移动。
然后作业人员使间壁构件4从上方面对壳体2的各收容凹部15以及各第一收容孔部38a,并将间壁构件4向下压到壳体2的内部。这时,在间壁构件4的各导向槽71中插入宽幅部12的各导向凸部25来进行引导,同时将间壁构件4向下压。一旦这样向下压,间壁构件4的各倾斜部61a就与宽幅部12(宽幅壁部17)的各内侧卡止部24接触,且随着间壁构件4的下压的进行而将各宽幅壁部17向左右方向外侧推开。一旦间壁构件4进一步向下压,间壁构件4的外侧卡止凹部70就移动到宽幅部12的各内侧卡止部24的下方,各宽幅壁部17的复原力使宽幅部12的各内侧卡止部24与间壁构件4的各外侧卡止凹部70的下端面卡止。由此使间壁构件4结束下压,使之以将壳体2的内部上下分隔的方式被固定。在此状态下,间壁构件4的间壁侧竖立部61的下表面与内侧竖立部22的上表面抵接,平板部60的底面左右中央部分则与后侧中央竖立部26a及前侧中央竖立部26b的上表面抵接。另外,在此状态下,中央竖立部26(前侧中央竖立部26b)的内部突起27进入间壁构件4(平板部60)的内部下侧凹部68并与之嵌合。在此状态下,间壁构件4的内部下侧支承部64则与第一连接端子3的端子部43的上端部抵接。即,在间壁构件4的内部下侧支承部64处从上方支承第一连接端子3的端子部43的上端,从而能够在与后述的对方侧连接器100嵌合时对抗反作用力。第一连接端子3在被前侧下表面部15c和内部下侧支承部64夹持的状态下将端子部43保持在第一收容孔部38a中。
然后,作业人员使第二连接端子5从上方面对间壁构件4的各间壁侧收容凹部63及壳体2的各第二收容孔部38b,将第二连接端子5的端子部43插入第二收容孔部38b,并将第二连接端子5的连接部42插入间壁侧收容凹部63。不过这里是将第二连接端子5收容在左侧的间壁侧收容凹部63以及第二收容孔部38b中。如上所述,各间壁侧收容凹部63对应与同轴电缆7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5的直径而从后侧向着前方渐渐缩小直径,因此第二连接端子5(同轴电缆7)与各间壁侧收容凹部63嵌合而不会产生多余的间隙。即,面对间壁侧收容凹部63的后侧的是同轴电缆7以及压接覆层卷筒部44,面对间壁侧收容凹部63的上侧凸条部74的则是中间卷筒部48及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
另外,与第一连接端子3的端子部43同样,各第二连接端子5的端子部43以非卡止状态收容在第二收容孔部38b中,并且在同轴电缆7的轴向(第二收容孔部38b的径向)上被定位。
并且,作业人员将第二连接端子5与第一连接端子3同样地插入,使第二连接端子5的左右一对卡止凸部47与设于宽幅部12的区域的左侧的间壁侧竖立部61的间壁侧卡止凹部72以及间壁侧中央竖立部62的间壁侧中央卡止凹部73卡止。由此,以限制向后方移动的状态将第二连接端子5保持在间壁构件4上。如上所述,左右一对间壁侧卡止凹部72及间壁侧中央卡止凹部73的前后宽度比各卡止凸部47的前后宽度(厚度)大,因此通过将各第二连接端子5的各卡止凸部47错开位置形成,就能够将多个第二连接端子5的各卡止凸部47插入。这样,即使例如除了左侧外还要在右侧的间壁侧收容凹部63及第二收容孔部38b中收容第二连接端子5,也能防止左右相邻的第二连接端子5的卡止凸部47在间壁侧中央卡止凹部73内发生干涉。
另外,将已压接在电源线8的末端的L字形电源端子8a插入电源线收容部31的电源线收纳孔部31b内,并且将电源线8及电源端子8a的压接部分载放在左右间壁部39b的前端电源线槽部39c及间壁侧中央竖立部62的后侧电源线槽部62c。电源线8及电源端子8a采用已有产品,故省略说明。
然后作业人员将盖子6从上方安装在壳体2的上端部。作业人员将盖子6的宽幅覆盖部75对准壳体2的宽幅部12,沿着宽幅部12的各宽幅壁部17而将盖子6向下压。一旦这样向下压,盖子6的各宽幅下垂壁部81的下端面就与宽幅部12(各宽幅壁部17)的各后侧卡止部20接触,且随着盖子6的下压而将各宽幅下垂壁部81向左右方向外侧推开。而且,一旦进一步这样向下压,盖子6的各前端突出部87的下端面就与突设部11(各突设前壁部35)的各前侧卡止部35a接触,且随着盖子6的下压而将各前端突出部87向前方推开。
一旦盖子6进一步向下压,盖子6的各后侧长方形开口84就移动到宽幅部12的各后侧卡止部20的下方,各宽幅下垂壁部81的复原力使宽幅部12的各后侧卡止部20与盖子6的各后侧长方形开口84的下端面卡止。同样地,盖子6的各前侧长方形开口91移动到突设部11的各前侧卡止部35a的下方,各前端突出部87的复原力使突设部11的各前侧卡止部35a与盖子6的各前侧长方形开口91的下端面卡止。由此结束盖子6的下压,盖子6以与间壁构件4大致平行的方式固定在壳体2的上部。在此状态下,盖子6的宽幅平板部80与壳体2的宽幅壁部17的上端面抵接,盖子6的窄幅平板部85与壳体2的窄幅壁部19及突设主体部30的上端面抵接,盖子6的盖子凸条部79的凸条前端部93与壳体2的电源线收容部31的上端面抵接。而且在此状态下,盖子6的下侧后端凸部83与第二连接端子5所连接的同轴电缆7的上端部抵接。另外在此状态下,盖子6的外部下侧支承部88与第二连接端子5的端子部43的上端部抵接,并且盖子6的下侧后方凸部90与第二连接端子5的压接覆层卷筒部44及中间卷筒部48的上端部抵接。即,第二连接端子5在被前后间壁部39a的上端面和外部下侧支承部88夹持的状态下将端子部43保持在第二收容孔部38b中。
经过以上步骤,连接器1组装完毕。
另外,在要将组装好的连接器1分解时,首先要将盖子6的凸条前端部93向上提,由此解除各前侧卡止部35a与各前侧长方形开口91间的卡止状态。然后将左右任一方的宽幅下垂壁部81向外侧推开,由此解除后侧卡止部20与后侧长方形开口84之间的卡止状态。这样就能将盖子6从壳体2上取下来。另外,将左右任一方的宽幅壁部17向外侧推开,由此解除外侧卡止凹部70与内侧卡止部24之间的卡止状态。这样就能将间壁构件4从壳体2的内部取出。
以下参照图8说明该连接器1所连接的对方侧连接器100。图8是从上方表示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嵌合的对方侧连接器100的立体图。
对方侧连接器100具有:构成对方侧连接器100主要外观的对方侧壳体101;以及收容在对方侧壳体101的内部的四个对方侧连接端子102及一个对方侧电源端子103。
对方侧壳体101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具有上方敞开的嵌合凹部104,外观呈大致矩形箱状。另外,在对方侧壳体101的前表面下部及后表面下部形成了基板端子保持部106,用于缓和基板连接端子(图中未示)的负荷,该基板连接端子用于与省略图示的基板间进行电气连接。另外,在对方侧壳体101的前表面上部,贯穿形成了矩形的对方侧锁定开口107。
嵌合凹部104的形状与上述连接器1的突设部11对应。在嵌合凹部104中,在与连接器1的各连接端子3、5对应的位置上,四个对方侧连接端子102配置成格子状。另外,在与连接器1的电源端子8a对应的位置上配置了对方侧电源端子103。
而且在嵌合凹部104中,在左右两侧前后一对对方侧连接端子102之间形成了从嵌合凹部104的左右两个内表面向内侧突出的左右一对内侧导向凸部110。同样地,在嵌合凹部104的后侧内表面的左右方向中央处,形成了向内侧突出的后侧导向凸部111。各导向凸部110、111从嵌合凹部104的底面(上表面)延伸到对方侧壳体101的上端面。而后侧导向凸部111比各内侧导向凸部110更多地在内侧朝着前方(与左右两个内表面大致平行)突出。另外,在对方侧壳体101的后端面上,夹着后侧导向凸部111而形成了左右一对从上方切出矩形的嵌合缺口部114。
在嵌合凹部104中,在对方侧电源端子103的左侧形成了第一防误插凹部112,在对方侧电源端子103的右侧后方形成了第二防误插凹部113。
对方侧连接端子102是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同轴端子,具有圆筒状的对方侧外部导体115和竖立在对方侧外部导体115的中心的对方侧中心导体116。
以下说明将连接器1与对方侧连接器100连接(嵌合)的步骤。将对方侧连接器100的各对方侧连接端子102及对方侧电源端子103设定为与省略图示的框体内所设的基板作电气连接。另外,对方侧连接器100要经过各基板端子保持部106来固定在基板上,且使对方侧壳体101的上方部分(嵌合部分)从在框体上形成的开口向外部露出。
作业人员首先使壳体2的主体部10位于对方侧壳体101的各嵌合缺口部114的上方,并且使壳体2的突设部11面向对方侧壳体101的嵌合凹部104,然后将连接器1压下。这时,将对方侧壳体101的各内侧导向凸部110及后侧导向凸部111插入突设部11的各外侧嵌合槽34a及后侧嵌合槽36a来进行引导,同时将连接器1向下压。同样地,将突设部11的第一防误插凸部31c及第二防误插凸部31d插入对方侧壳体101的第一防误插凹部112及第二防误插凹部113,并将对方侧壳体101的后侧导向凸部111插入突设部11的后侧嵌合槽36a来进行引导,同时将连接器1向下压。
一旦这样向下压,突设部11的锁定臂32(臂部41)的锁定卡合部41b就与对方侧壳体101的上端面接触,且随着连接器1的下压,臂部41以与伸出部40间的连接部分为支点而向后方挠曲。一旦连接器1进一步向下压,锁定卡合部41b就从对方侧壳体101的对方侧锁定开口107的上端向下方移动,臂部41因自身的复原力而向前方移动,锁定卡合部41b与对方侧锁定开口107卡止。在此状态下,内侧导向凸部110就与外侧嵌合槽34a嵌合,后侧导向凸部111则与后侧嵌合槽36a嵌合。另外,第一防误插凸部31c与第一防误插凹部112嵌合,第二防误插凸部31d与第二防误插凹部113嵌合。而各防误插凸部31c、31d及各防误插凹部112、113可以分别在任意位置上形成。
另外,对方侧连接器100的各个对方侧连接端子102进入到连接器1的各个连接端子3、5内部进行连接。具体是,各对方侧外部导体115进入各端子部43的端子外部导体54与端子绝缘体55之间,且将各嵌合片部54a稍向左右方向外侧推出。被推出的各嵌合片部54a的前端部进入在各收容孔部38a、38b形成的各个收纳开口38c。另外,各对方侧中心导体116进入各端子内部导体56(内部导体主体部56a)的被分成双叉状的一对端子片部56c之间且被夹持。而连接器1(突设部11)的各端子开口部37形成为对方侧连接器100的对方侧连接端子102能通过、第一连接端子3及第二连接端子5的连接部42不能通过的尺寸。另外,对方侧连接器100的对方侧电源端子103进入到连接器1的电源端子8a的内部进行连接。
经过以上步骤,连接器1与对方侧连接器100之间的连接(嵌合)完毕。在这种连接状态下,在从后端到前方的整个范围内形成的后侧导向凸部111与突设部11(突设主体部30)的后侧嵌合槽36a嵌合,并且比突设后壁部36还向后方延伸,因此防止了连接器1相对于对方侧连接器100在左右方向的扭动。
另一方面,在要解除连接器1与对方侧连接器100之间的连接(嵌合)时,将臂部41的操作部41a向后方推压,解除锁定卡合部41b与对方侧锁定开口107之间的卡止状态,并相对于对方侧连接器100而将连接器1向上方拔。这样就能将连接器1从对方侧连接器100取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各连接端子3、5的端子部43从端子部的外形来说不存在有弹性地倾斜突出、能够单向地插入固定的矛状部等完全锁定的卡止结构即突起物,因此突设部11的各收容孔部38a、38b就不必在内壁上设置用于将矛状部等完全锁定的卡止结构加以收容且实现卡止的突设部,能够按照只收容端子部43的最小限度尺寸来形成。即,各收容孔部38a、38b能够以非卡止状态来收容端子部43。这样,与收容例如具有矛状部的连接端子(端子部)的情形相比,能够使突设部11小型化。另外,各连接端子3、5能够相对于各收容凹部15、63及各收容孔部38a、38b而朝着与对方侧连接器100的嵌合方向(下方)配置,因此能容易将各连接端子3、5收容在壳体2内。
而且,一旦用间壁构件4及盖子6将壳体2封闭,各支承部64、88就与各端子部43的上端部抵接,因此只要用间壁构件4及盖子6将壳体2封闭,就能约束(端子部43)向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方)运动。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通过将各连接端子3、5的连接部42收容在各收容凹部15、63中,能使各连接部42的各卡止凸部47与各收容凹部15、63的各卡止凹部23、28、70、73卡止,并且限制向同轴电缆7的轴向(前后方向)移动。这样就能增加强度(电缆的拉伸强度)来应对电缆被向后方拉时的力,能有效地防止电缆拔出。另外,由于各卡止凹部23、28、70、73及各卡止凸部47设置在各连接部42的基端侧(后侧),因此能与壳体2的宽幅部12卡止,从而不会妨碍突设部11的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由于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为两个)连接端子3、5,因此能够构成多极连接器。另外,由于相邻的收容凹部15(63)的各卡止凹部23、28(70、73)在轴向(前后方向)上错开形成,因此能防止卡止凸部47彼此干涉,并且通过将收容凹部15、63和卡止凹部23、28、70、73等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能够抑制壳体2的基端侧(后部)大型化。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在将连接部42收容于在壳体2的主体部10上形成的各收容凹部15中后,各第一连接端子3的端子部43就被收容在最靠基端侧(后侧)的各第一收容孔部38a中。在将连接部42收容于在间壁构件4上形成的各间壁侧收容凹部63中后,各第二连接端子5的端子部43就被收容在比各第一收容孔部38a更靠前端侧(前侧)的各第二收容孔部38b中。这样既能抑制壳体2的突设部11大型化,又能够构成将连接端子3、5朝着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方)并排设置的多极连接器。
还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各连接端子3、5是同轴端子,因此对方侧连接器100的各对方侧连接端子102进入各连接端子3、5的端子部43内。因此,各收容孔部38只要以能够使各端子部43插入程度的公差来形成即可,能够使各端子部43的外周与各收容孔部38的内周之间的间隙最小化。这样就能实现壳体2的突设部11的小型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各设置两个(带同轴电缆7的)第一连接端子3及第二连接端子5,但不限于此数,只要各设置一个以上即可。例如,既可以在左右方向配置两个以上的第一连接端子3及第二连接端子5,也可以在各第二连接端子5的上侧再配置另外的连接端子。另外,也可以是设置第一连接端子3或第二连接端子5的结构。例如,当连接器1只设置第一连接端子3时,也可以省略间壁构件4,且通过盖子6来限制第一连接端子3向上下方向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第二连接端子5上,中间卷筒部48是与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分别独立形成的,但也可以使中间卷筒部48与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形成一体。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于中间卷筒部48的部分也是以不会使外部导体52变形的方式弯折。另外,外部导体压接卷筒部45的各导体压接片45a及中间卷筒部48的覆盖片48a的凹凸也可以是左右相反。
另外,上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连接器1的较佳实施方式,因此有时会有较佳技术方面的限制,但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记载,则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就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有,上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能够适当地与已有构成要素等进行置换,而且还能够有各种与其它已有构成要素进行组合的变换方式,不应用上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来限定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内容。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由安装在电缆的端部且沿轴向伸出的连接部和相对于该连接部而弯曲的端子部形成为L字形;
壳体,该壳体形成有主体部和突设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收容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部的收容凹部,所述突设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部向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突出并且形成为使收容所述连接端子的端子部的收容孔部与所述收容凹部连通;以及
盖子,该盖子从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将所述壳体的所述收容凹部及所述收容孔部加以封闭,
所述突设部的收容孔部供所述端子部从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插入,并将其在所述电缆的轴向上定位且加以收容,
所述盖子具有与收容在所述收容孔部中的所述端子部的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一侧的端部抵接、约束该端子部向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支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部的基端侧形成有朝径向突出的卡止凸部,
在所述收容凹部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卡止凸部卡止的卡止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凹部及所述收容孔部沿所述径向并排设置有多个,
相邻的所述收容凹部的卡止凹部形成于沿所述轴向错开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与所述盖子大致平行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将该壳体的内部加以分隔的间壁构件,
在所述间壁构件上,向着所述嵌合方向侧形成有所述支承部,向着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一侧形成有所述收容凹部,
在所述突设部上,对应各所述收容凹部而沿所述轴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收容孔部,
所述收容孔部的越是靠近前端侧的部分越是向着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长长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端子部是同轴端子,该同轴端子具有端子外部导体、设于所述端子外部导体的内部的端子绝缘体、设于所述端子绝缘体的内部的端子内部导体。
CN201310637602.3A 2012-11-28 2013-11-27 连接器 Active CN103855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9603 2012-11-28
JP2012259603A JP5764546B2 (ja) 2012-11-28 2012-11-28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5510A true CN103855510A (zh) 2014-06-11
CN103855510B CN103855510B (zh) 2017-05-10

Family

ID=50862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7602.3A Active CN103855510B (zh) 2012-11-28 2013-11-27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64546B2 (zh)
CN (1) CN10385551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0367A (zh) * 2018-04-02 2019-10-1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包括l形同轴端子的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33905A (zh) * 2017-11-22 2020-04-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用端子和连接器
CN111755905A (zh) * 2019-03-27 2020-10-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8304B2 (ja) * 2016-02-22 2020-10-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JP2019003879A (ja) 2017-06-19 2019-01-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49176U (zh) * 1986-03-13 1987-09-21
US20020115335A1 (en) * 2001-02-16 2002-08-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 Ltd. Connector
CN1482714A (zh) * 2002-03-22 2004-03-1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外壳及具备外壳的同轴联接器
EP1523070A1 (en) * 2003-10-09 2005-04-13 J.S.T. Mfg.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US20050239323A1 (en) * 2004-04-07 2005-10-27 J.S.T. Mfg.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7700A (ja) * 2002-01-24 2003-07-3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圧接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61331B2 (ja) * 2007-11-27 2012-06-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磁波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49176U (zh) * 1986-03-13 1987-09-21
US20020115335A1 (en) * 2001-02-16 2002-08-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 Ltd. Connector
CN1482714A (zh) * 2002-03-22 2004-03-1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外壳及具备外壳的同轴联接器
EP1523070A1 (en) * 2003-10-09 2005-04-13 J.S.T. Mfg.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US20050239323A1 (en) * 2004-04-07 2005-10-27 J.S.T. Mfg.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3905A (zh) * 2017-11-22 2020-04-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用端子和连接器
CN110350367A (zh) * 2018-04-02 2019-10-1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包括l形同轴端子的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50367B (zh) * 2018-04-02 2022-04-01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包括l形同轴端子的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55905A (zh) * 2019-03-27 2020-10-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5510B (zh) 2017-05-10
JP5764546B2 (ja) 2015-08-19
JP2014107139A (ja) 2014-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2649B (zh) 连接器
WO2018142885A1 (ja) シールド端子
CN103855510A (zh) 连接器
CN103855495A (zh) 同轴端子及带同轴电缆的同轴端子
JP2009170289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組立方法
JP6868522B2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コネクタ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ハウジング
US10756478B2 (en)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electric wire to terminal
JP7339018B2 (ja) 圧接端子、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コネクタ
JP4621628B2 (ja) コネクタ
WO2021182093A1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12080968B2 (en) Joint connector
JP5367654B2 (ja) メス端子
JP2007200785A (ja) モジュラープラグ
JP7226944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10804625B2 (en) Terminal, method of connecting electric wire to terminal, and jig
JP7287771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カバー
WO2023127408A1 (ja) コネクタ
CN111033912B (zh) 连接器外壳以及连接器
JP4596879B2 (ja) コネクタ用シールドケース
JP2006108052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用端子金具
KR200336148Y1 (ko) 전기접속용 커넥터의 셔터 슬라이딩 구조
KR20050026617A (ko) 전기접속용 커넥터의 셔터구조
JP2022047041A (ja) 電線と端子の接続構造
JP2002184508A (ja) コネクタ
KR20050026616A (ko) 전기접속용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