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2860B -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2860B
CN103842860B CN201280046921.0A CN201280046921A CN103842860B CN 103842860 B CN103842860 B CN 103842860B CN 201280046921 A CN201280046921 A CN 201280046921A CN 103842860 B CN103842860 B CN 1038428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ing coating
hyaline membrane
mentioned
adhesiv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69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2860A (zh
Inventor
古川淳
广岩梓
岩田智
富永保昌
三浦秀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42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2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2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2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2037/125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curable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8Dimensions, e.g. volume
    • B32B2309/10Dimensions, e.g. volume 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width
    • B32B2309/105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14Velocity, e.g. feed spe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60In a particular environment
    • B32B2309/65Dust free, e.g. clean ro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0/00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 B32B2310/08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32B2310/0806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B32B2310/0831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32B37/2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continuous webs only
    • B32B37/203One or more of the layers being plasti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序: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实施染色处理、硼酸处理及单轴拉伸处理而制作偏振膜的工序;在透明膜的单面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工序;使用贴合辊夹压而将上述透明膜的涂布有上述胶粘剂的面贴合于上述偏振膜的单面或双面,以制作层叠体的工序;以及对上述层叠体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以制作偏振板的工序,其中,一边减少贴合之前的上述偏振膜与上述透明膜之间的区域的风压一边进行制作上述层叠体的工序。

Description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光学构件之一有用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偏振膜作为使二向色性色素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并进行取向而成的材料被广泛使用,已知有以碘作为二色性色素的碘系偏振膜、或以二色性直接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染料系偏振膜等。这些偏振膜一般在其单面或双面经由胶粘剂贴合三乙酰基纤维素膜等透明膜而形成偏振板。
作为在偏振膜的单面或双面层叠透明膜的方法,有预先在透明膜的表面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后,以一对贴合辊夹压偏振膜和透明膜,由此进行贴合,然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其粘接固化的方法(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4-245925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419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95560号公报(专利文献3)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59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341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955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偏振膜、与在单面涂布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透明膜贴合而成的偏振板中,有时在上述偏振膜与上述透明膜之间会混入10~50μm左右的微小气泡。可以认为该气泡是因为以下原因造成的:一边使贴合辊旋转一边夹压偏振膜与透明膜时,起因于贴合辊的旋转速度以及偏振膜及透明膜的搬送速度,在贴合辊近前的偏振膜与透明膜之间的区域会产生朝向贴合辊的空气流,该区域的压力升高,空气进入偏振膜与透明膜之间。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研发,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造使偏振膜、与在单面涂布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透明膜贴合而成,且在偏振膜与透明膜之间不易产生气泡的偏振板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为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实施染色处理、硼酸处理及单轴拉伸处理而制作偏振膜的工序;在透明膜的单面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工序;使用贴合辊夹压而将上述透明膜的涂布有上述胶粘剂的面贴合于上述偏振膜的单面或双面,制作层叠体的工序;以及对上述层叠体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制作偏振板的工序,其中,一边减少贴合之前的上述偏振膜与上述透明膜之间的区域的风压一边进行制作上述层叠体的工序。
就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而言,优选通过以介于使用贴合辊夹压来贴合之前的上述偏振膜与上述透明膜之间的方式而设置的障碍物,从而减少贴合前的上述偏振膜与上述透明膜之间的区域的风压。
就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而言,也可通过吸引使用贴合辊夹压来贴合之前的上述偏振膜与上述透明膜之间的空气,从而减少贴合之前的上述偏振膜与上述透明膜之间的区域的风压。
就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而言,也可通过在使用贴合辊夹压来贴合之前的上述偏振膜与上述透明膜之间、朝着相对于膜搬送方向的正交的方向送风或吸引,从而减少贴合之前的上述偏振膜与上述透明膜之间的区域的风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提供一种使偏振膜、与在单面涂布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透明膜贴合而成、且偏振膜与透明膜之间不易产生气泡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1例的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2例的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3例的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可适宜使用于本发明的吸引机构7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4例的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用于进行应用了图1所示的例的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装置整体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意性表示用于进行应用了图2所示的例的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装置整体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意性表示用于进行应用了图3所示的例的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装置整体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意性表示用于进行应用了图4所示的例的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装置整体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1例的图。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基本上包含如下工序:[1]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实施染色处理、硼酸处理及单轴拉伸处理而制作偏振膜的工序;[2]在透明膜的单面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工序;[3]使用贴合辊夹压而将上述透明膜的涂布有上述胶粘剂的面贴合于上述偏振膜的单面或双面,从而制作层叠体的工序;[4]对上述层叠体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从而制作偏振板的工序。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一边减少贴合之前的上述偏振膜与上述透明膜之间的区域的风压一边进行上述[3]的工序。
在图1中,示出了将偏振膜1的双面,与在单面涂布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透明膜2、3以贴合辊5a、5b夹压,制作层叠体4的例子。在图1所示的例中,以介于使用贴合辊5a、5b夹压来贴合之前的上述偏振膜1与上述透明膜2、3之间的方式设置障碍物6。通过设有这样的障碍物6,而可扰乱在贴合辊近前的偏振膜1与透明膜2之间的区域、以及偏振膜1与透明膜3之间的区域中的向贴合辊5a、5b之间流入的空气流,可减少上述区域的风压。由此,贴合时,可减少进入偏振膜与透明膜之间的空气的量,在所得到的偏振板中抑制气泡的发生。
在图1所示的例中,作为障碍物6,只要为可扰乱如上述的空气流的障碍物即可,无特别限制,例如只要以使板状物、棒状物、或绳状物介于贴合辊5a、5b近前的偏振膜与透明膜之间的区域而设置即可。对这样的板状物或棒状物的大小无特别限制,但优选遍及膜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搬送方向的方向)全体而如上述那样满足空气的流动,故优选使用大于膜的宽度方向的障碍物。具体而言,可例示厚度或直径为0.1~30mm的范围内,长度为600~2500mm的范围内的板状物、棒状物、或绳状物。需要说明的是,板状物、棒状物、或绳状物可为中空、实心的任一类型。此外,板状物或棒状物的材质也无特别限制,但优选为使用例如SUS304、SUS316、铝等金属,碳纤维、或尼龙、特氟龙(注册商标),进一步优选为如PEEK、PES之类的液晶聚合物(LCP)等刚直的树脂所形成的板状物、棒状物、或绳状物。
此外,图2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2例的图。在图2所示的例中,通过将使用贴合辊5a、5b夹压来贴合之前的偏振膜1与透明膜2、3之间的空气以吸引机构7吸引,从而减少贴合之前的偏振膜1与透明膜2、3之间的区域的风压。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例使用吸引机构7取代障碍物6,除此以外,其余与图1所示的例相同,对于同样的构成赋予相同参考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此外,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3例的图。在图3所示的例中,使用贴合辊5a、5b夹压来贴合之前的膜仅为偏振膜1或偏振膜与其它膜的层叠体1’、以及透明膜2,吸引机构7的具体例为图示这样的吸引装置(减压装置),除此以外,其他与图2所示的例相同,对于同样的构成赋予相同参考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图2及图3所示的例中,在贴合辊近前的偏振膜1与透明膜2之间的区域、或偏振膜1与透明膜3之间的区域中,使用吸引机构7积极地吸引向贴合辊5a、5b间流入的空气流,从而可减少上述区域的风压。作为所使用的吸引机构7,可例举图3所示的吸引装置,此时的装置内的减压量(压差)为0.4kPa以上,优选为1.0kPa以上,更优选为1.5至3.0kPa。需要说明的是,该减压量是指以减压泵减压,以压差计测定装置内的压力的值。即使这样做,贴合时,也能减少进入偏振膜与透明膜之间的空气的量,在所得到的偏振板中可抑制气泡的产生。在图2及图3所示的例中,对于所使用的吸引机构7并无特别限制,只要使用以往公知的适当的吸引机构即可,可适宜使用图4的构成的装置。
此外,图5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4例的图。在图5所示的例中,在使用贴合辊5夹压而贴合之前的偏振膜1与透明膜2、3之间,通过在相对于膜搬送方向的正交方向上送入风、或进行吸引,从而减少贴合之前的偏振膜1与透明膜2、3之间的区域的风压。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例使用送风或吸引机构8取代障碍物6,除此以外,其余与图1所示的例相同,对于同样的构成赋予相同参考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图5所示的例中,相对于在贴合辊近前的偏振膜1与透明膜2之间的区域、以及偏振膜1与透明膜3之间的区域中向贴合辊5a、5b间流入的膜搬送方向的空气流,使大致为其的正交方向的风从侧面送入或吸引,从而扰乱空气流,可减少上述区域的风压。即使这样做,在贴合时,也可减少进入偏振膜与透明膜之间的空气量,在所得到的偏振板中可抑制气泡的产生。在图5所示的例中,对于所使用的送风或吸引机构8无特别限制,只要使用以往公知的适当的送风或吸引机构即可。此外,送风或吸引方向无特别限定,可从一方的侧面进行,也可从两侧面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2及图5中,示出了在偏振膜1的双面贴合透明膜2、3的例子,但也可为如图3那样在偏振膜1的任一面贴合透明膜2的构成,此时,也可以为在偏振膜的未与透明膜贴合的一侧预先层叠有透明膜、或者保护膜或背衬膜的层叠体。
此处,图6是示意性表示用于进行应用了图1所示的例的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装置整体的一例的图,图7是示意性表示用于进行应用了图2所示的例的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装置整体的一例的图,图8是示意性表示用于进行应用了图3所示的例的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装置整体的一例的图,图9是示意性表示用于进行应用了图5所示的例的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装置整体的一例的图。以下,参照图6、图7、图8及图9,对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整体进行详细说明。
[1]制作偏振膜的工序
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实施染色处理、硼酸处理及单轴拉伸处理而制作偏振膜。本发明所使用的偏振膜具体而言,是使单轴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吸附二色性色素并使其取向的膜。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可通过使聚乙酸乙烯酯树脂皂化来得到。作为聚乙酸乙烯酯树脂,可例举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此外,还有乙酸乙烯酯与能和其共聚的其它的单体的共聚物(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作为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它单体,还可例举不饱合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酯类、不饱和磺酸类、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类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为85摩尔%以上、优选90摩尔%以上,更优选98~100摩尔%。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优选1500~5000。这些聚乙烯醇系树脂可进行改性,例如可使用经醛类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等。
将这样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制膜而成的材料,可作为偏振膜的原材膜来使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制膜的方法无特别限定,可以以往公知的适当方法制膜。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所构成的原材膜的膜厚无特别限定,例如为10~150μm左右。一般可以辊状来供给,厚度为20~100μm的范围内,优选为30~80μm的范围内,此外,工业上实用的宽度为1500~6000mm的范围内。
就市售的聚乙烯醇系膜而言,(VinylonVF-PS#7500、Kuraray制/OPL膜、M-7500、日本合成制)的原材膜厚度为75μm,(VinylonVF-PS#6000、Kuraray制,VinylonVF-PE#6000、Kuraray制)的原材膜厚度为60μm等。
偏振膜一般经过下述工序来制造:用二色性色素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染色而吸附二色性色素的工序(染色处理工序)、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以硼酸水溶液处理的工序(硼酸处理工序)、以及在该硼酸水溶液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水洗处理工序)。
此外,偏振膜的制造时,一般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被单轴拉伸,但此单轴拉伸可在染色处理工序之前进行,也可在染色处理工序中进行,也可在染色处理工序之后进行。在染色处理工序之后进行单轴拉伸时,该单轴拉伸可在硼酸处理工序之前进行,也可在硼酸处理工序中进行。当然,也可在上述的多个阶段中进行单轴拉伸。
单轴拉伸可在周速相异的辊间单轴拉伸,也可使用热辊来进行单轴拉伸。此外,可为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为在溶剂溶胀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拉伸倍率通常为3~8倍左右。
在染色处理工序中,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利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例如通过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在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中而进行。作为二色性色素,可使用例如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染料包含:例如含有C.I.DIRECT RED39等双偶氮化合物的二色性直接染料;含有三偶氮、四偶氮等化合物的二色性直接染料。需要说明的是,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优选为在染色处理前预先实施在水中的浸渍处理。
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时,一般采用在含有碘及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而染色的方法。此水溶液中的碘的含量一般相对于每100重量份水为0.01~1重量份,碘化钾的含量一般相对于每100重量份水为0.5~20重量份。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时,用于染色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40℃,在此水溶液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20至1800秒。
另一方面,使用二色性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时,一般可采用在含有水溶液二色性染料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而染色的方法。此水溶液中的二色性染料的含量一般相对于每100重量份水为1×10-4~10重量份,优选为1×10-3~1重量份,特别优选为1×10-3~1×10-2重量份。此水溶液也可含有硫酸钠等无机盐作为染色助剂。使用二色性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时,用于染色的染料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80℃,此外,在该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10~1800秒。
硼酸处理工序通过使经二色性色素染色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来进行。含硼酸的水溶液中的硼酸的量相对于每100重量份水通常为2~15重量份,优选为5~12重量份。使用碘作为上述的染色处理工序中的二色性色素时,用于该硼酸处理工序的含硼酸的水溶液优选含有碘化钾。此时,含硼酸的水溶液中的碘化钾的量相对于每100重量份水,通常为0.1~15重量份,优选5~12重量份。在含硼酸的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为60~1200秒,优选150~600秒,进一步优选200~400秒。含硼酸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40℃以上,优选为50~85℃,更优选55~75℃。
继而,在水洗处理工序中,通过使上述的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例如浸渍于水中而进行水洗处理。在水洗处理中的水的温度通常为4~40℃,浸渍时间通常为1~120秒。水洗处理后,一般实施干燥处理,可得到偏振膜。干燥处理适宜使用例如热风干燥机、远红外线加热器等进行。干燥处理的温度通常为30~100℃,优选为50~80℃。干燥处理的时间通常为60~600秒,优选为120~600秒。
这样,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实施单轴拉伸、利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硼酸处理及水洗处理,可得到偏振膜。此偏振膜的厚度通常为5~50μm的范围内。
[2]在透明膜上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工序
(透明膜)
作为构成本发明所使用的透明膜的材料,可例举环烯烃系树脂、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之类的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丙烯等在该领域中以往广泛使用的膜材料。
环烯烃系树脂例如为,具有降冰片烯、多环系降冰片烯单体之类的包含环状烯烃(环烯烃)的单体单元的热塑性的树脂(也被称为热塑性环烯烃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也可为上述环烯烃的开环聚合物或使用2种以上环烯烃的开环共聚的氢化物,也可为环烯烃与链状烯烃、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等的加成聚合物。此外,导入极性基的材料也有效。
使用环烯烃与链状烯烃和/或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共聚物时,作为链状烯烃,可例举乙烯、丙烯等,此外,作为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可例举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核烷基取代苯乙烯等。在这样的共聚物中,包含环烯烃的单体单元可以为50摩尔%以下(优选15~50摩尔%)。尤其是,使用环烯烃与链状烯烃与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三元共聚物时,包含环烯烃的单体单元,可如上述那样为比较少的量。在这样的三元共聚物中,包含链状烯烃的单体单元通常为5~80摩尔%,包含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单体单元通常为5~80摩尔%。
环烯烃系树脂可适宜使用适当的市售品,例如Topas(Ticona公司制)、Arton(JSR(株)公司制)、ZEONOR(日本ZEON(株)制)、ZEONEX(日本ZEON(株)制)、Apel(三井化学(株)制)、OXIS(大仓工业公司制)等。将这样的环烯烃系树脂制膜而形成膜时,可适宜使用溶剂浇铸法、熔融挤出法等公知的方法。此外,也可使用例如Escena(积水化学工业(株)制)、SCA40(积水化学工业(株)制)、ZeonorFilm(Optes(株)制)等预先制膜的环烯烃系树脂制的膜的市售品。
环烯烃系树脂膜也可为经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的材料。可以通过拉伸而对环烯烃系树脂膜赋予任意的相位差值。拉伸一般一边从膜辊放卷一边连续地进行,利用加热炉,向着辊的行进方向(膜的长度方向)、与其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膜的宽度方向)、或其双方拉伸。加热炉的温度一般采用从环烯烃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至玻璃化转变温度+100℃的范围。拉伸的倍率通常为1.1~6倍,优选1.1~3.5倍。
环烯烃系树脂膜若在辊卷绕状态,则膜彼此粘接而有易产生粘连的倾向,故一般贴合保护膜后,再形成辊卷。此外,因环烯烃系树脂膜一般表面活性差,故与偏振膜粘接的表面优选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火炎)处理、皂化处理等表面处理。其中,优选为能够比较容易实施的等离子体处理,特别优选为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
所谓乙酸纤维素系树脂,是纤维素的部分或完全酯化物,可例举包含纤维素的乙酸酯、丙酸酯、丁酸酯、它们的混合酯等的膜。更具体地,可例举三乙酰基纤维素膜、二乙酰基纤维素膜、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膜、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膜等。作为这样的纤维素酯系树脂膜,可适宜使用适当的市售品,例如Fujitac TD80(富士胶片(株)制)、Fujitac TD80UF(富士胶片(株)制)、Fujitac TD80UZ(富士胶片(株)制)、KC8UX2M(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制)、KC8UY(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制)、Fujitac TD60UL(富士胶片(株)制)、KC4UYW(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制)、KC6UAW(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制)等。
此外,作为透明膜,也可适宜使用赋予相位差特性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膜。作为这样的赋予相位差特性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膜的市售品,可例举WV BZ438(富士胶片(株)制)、KC4FR-1(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制)、KC4CR-1(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制)、KC4AR-1(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制)等。乙酸纤维素也被称为乙酰基纤维素,或也被称为纤维素乙酸酯。
这些乙酸纤维素系膜易吸水,存在偏振板的水分率带来偏振板的端部松弛的影响的情况。偏振板制造时的水分率越接近偏振板的保管环境、例如无尘室的制造生产线或辊卷保管仓库中的平衡水分率则越优选,虽然也取决于层叠膜的构成,但例如为2.0~3.5%左右,更优选为2.5~3.0%。此偏振板的水分率的数值以干燥重量法测定,为105℃/120分钟后的重量变化。
在本发明中,透明膜可具有作为相位差膜的功能、作为增亮膜的功能、作为反射膜的功能、作为半透反膜的功能、作为扩散膜的功能、作为光学补偿膜的功能等光学功能。此时,例如通过在透明膜的表面层叠相位差膜、增亮膜、反射膜、半透反膜、扩散膜、光学补偿膜等光学功能性膜,从而具有这样的功能,除此以外,也可对透明膜本身赋予这样的功能。此外,也可如具有增亮膜的功能的扩散膜等那样,使透明膜具有多个功能。
例如,可通过对上述的透明膜实施日本专利第2841377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094113号公报等所记载的拉伸处理,或实施日本专利第3168850号公报所记载的处理,赋予作为相位差膜的功能。在相位差膜的相位差特性,可适当选择例如正面相位差值为5~100nm、厚度方向相位差值为40~300nm的范围等。此外,对于上述的透明膜,通过采用日本特开2002-169025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3-29030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形成微细孔,或者重叠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不同的2层以上的胆固醇液晶层,从而可赋予作为增亮膜的功能。
若对上述的透明膜通过蒸镀或溅镀等而形成金属膜,则可赋予作为反射膜或半透反膜的功能。通过在上述透明膜上涂布含有微粒的树脂溶液,可赋予作为扩散膜的功能。此外,通过在上述的透明膜上涂布盘状液晶性化合物等液晶性化合物并使其取向,从而可赋予作为光学补偿膜的功能。此外,也可使透明膜含有显现相位差的化合物。进一步,也可使用适当的胶粘剂,使各种光学功能性膜直接贴合于偏振膜。作为光学功能性膜的市售品可例举DBEF(3M公司制、在日本可从住友3M(株)取得)等增亮膜、WV膜(富士胶片(株)制)等视角改良膜,ArtonFilm(JSR(株)制)、ZeonorFilm((株)Optes制)、Escena(积水化学工业(株)制)、VA-TAC(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制)、Sumikalight(住友化学(株)制)等相位差膜等。
本发明所使用的透明膜的厚度优选为薄的厚度,但若太薄,则强度降低,加工性变差。另外,若太厚,则透明性降低,造成层叠后所需的养护时间变长等问题。因此,透明膜的适当的厚度例如为5~200μm,优选10~150μm,更优选10~100μm。
为提高胶粘剂与偏振膜和/或透明膜的粘接性,也可对偏振膜和/或透明膜实施电晕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处理、底涂(primer)涂布处理、皂化处理等表面处理。
此外,可分别单独对于透明膜实施防眩处理、防反射处理、硬涂处理、抗静电处理、防污处理等表面处理,或也可组合2种以上的上述处理并加以实施。此外,透明膜和/或透明膜表面保护层也可含有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等紫外线吸收剂,或磷酸苯酯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等增塑剂。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从耐候性或折射率、阳离子聚合性等观点出发,可例举含有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的、包含含有环氧树脂的环氧树脂组合物的胶粘剂。但不限定于此,可采用以往用于偏振板的制造的各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有机溶剂系胶粘剂、热熔系胶粘剂、无溶剂型胶粘剂等),例如包含丙烯酰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环氧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的胶粘剂等。
所谓环氧树脂是指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从耐候性、折射率、阳离子聚合性等观点出发,作为胶粘剂的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环氧树脂,优选为在分子内不含有芳香环的环氧树脂(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作为这样的环氧树脂可例示氢化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等。
氢化环氧树脂可通过使作为芳香族环氧树脂的原料的多羟基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加压条件下,选择性经核氢化反应得到核氢化多羟基化合物,再对该核氢化多羟基化合物进行缩水甘油基醚化的方法来得到。作为芳香族环氧树脂,可例举:双酚A的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F的二缩水甘油基醚、及双酚S的二缩水甘油基醚等双酚型环氧树脂;苯酚酚醛环氧树脂、甲酚酚醛环氧树脂、及羟基苯甲醛苯酚酚醛环氧树脂等酚醛型的环氧树脂;四羟基苯基甲烷的缩水甘油基醚、四羟基二苯甲酮的缩水甘油基醚、及环氧化聚乙烯基酚等多官能型的环氧树脂等。氢化环氧树脂中,优选为氢化的双酚A的缩水甘油基醚。
脂环式环氧树脂是指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脂环式环键合的环氧基的环氧树脂。“与脂环式环键合的环氧基”是指下述式所示的结构中的搭桥结构的氧原子-O-。下式中,m是2~5的整数。
将上述式中的(CH2m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除去而得到的基团与其他化学结构键合而得的化合物,可以成为脂环式环氧树脂。(CH2m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还可以用甲基、乙基等直链状烷基进行适当地取代。在脂环式环氧树脂中,具有氧杂二环己烷环(上述式中m=3的化合物)、氧杂二环庚烷环(上述式中m=4的化合物)的环氧树脂,显示出优异的粘接性,所以优选使用。以下,具体地例示了优选使用的脂环式环氧树脂,但是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a)下述式(I)所示的环氧环己基甲基环氧环己烷羧酸酯类:
(式中,R1和R2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b)下述式(II)所示的烷烃二醇的环氧己烷羧酸酯类:
(式中,R3和R4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n表示2~20的整数。)
(c)下述式(III)所示的二羧酸的环氧环己基甲基酯类:
(式中,R5和R6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p表示2~20的整数。)
(d)下述式(IV)所示的聚乙二醇的环氧环己基甲基醚类:
(式中,R7和R8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q表示2~10的整数。)
(e)下述式(V)所示的烷烃二醇的环氧环己基甲基醚类:
(式中,R9和R10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r表示2~20的整数。)
(f)下述式(VI)所示的二环氧基三螺环化合物:
(式中,R11和R12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g)下述式(VII)所示的二环氧基单螺环化合物:
(式中,R13和R14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h)下述式(VIII)所示的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物类:
(式中,R15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i)下述式(IX)所示的环氧环戊基醚类:
(式中,R16和R17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j)下述式(X)所示的二环氧基三环癸烷(ジエポキシトリシクロデカン)类:
(式中,R18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在上述例示的脂环式环氧树脂中,从有市售或者其类似物比较容易获得等理由出发,更优选使用下面的脂环式环氧树脂。
(A)7-氧杂二环[4.1.0]庚烷-3-羧酸和(7-氧杂-二环[4.1.0]庚-3-基)甲醇的酯化物[在式(I)中,R1=R2=H的化合物]
(B)4-甲基-7-氧杂二环[4.1.0]庚烷-3-羧酸和(4-甲基-7-氧杂-二环[4.1.0]庚-3-基)甲醇的酯化物[在式(I)中,R1=4-CH3、R2=4-CH3的化合物]
(C)7-氧杂二环[4.1.0]庚烷-3-羧酸和1,2-乙二醇的酯化物[在式(II)中,R3=R4=H、n=2的化合物]
(D)(7-氧杂二环[4.1.0]庚-3-基)甲醇与己二酸的酯化物[在式(III)中,R5=R6=H、p=4的化合物]
(E)(4-甲基-7-氧杂二环[4.1.0]庚-3-基)甲醇与己二酸的酯化物[在式(III)中,R5=4-CH3、R6=4-CH3、p=4的化合物]
(F)(7-氧杂二环[4.1.0]庚-3-基)甲醇与1,2-乙二醇的醚化物[在式(V)中,R9=R10=H、r=2的化合物]
另外,作为脂肪族环氧树脂,可以举出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烯化氧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醚。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1,4-丁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甘油的三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的三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在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脂肪族多元醇上加成1种或2种以上的烯化氧(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而得到的聚醚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等。
构成包含环氧系树脂组合物的胶粘剂的环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并用2种以上。该组合物中所使用的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通常是30~3000g/当量、优选50~1500g/当量的范围。在环氧当量低于30g/当量时,存在固化后的复合偏振板的挠性降低,或粘接强度降低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超过3000g/当量时,存在与胶粘剂中所含的其他成分的相容性降低的可能性。
在该胶粘剂中,从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优选使用阳离子聚合。为此,优选在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的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中配合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通过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电子射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或加热,产生阳离子种或路易斯酸,引发环氧基的聚合反应。以下,将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产生阳离子种或路易斯酸而使环氧基的聚合反应开始的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称为“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就使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并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进行胶粘剂的固化的方法而言,可以在常温下固化,这样考虑偏振膜的耐热性或膨胀所致的应变的必要性降低,从可使膜间良好地粘接的观点出发很有利。另外,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通过光产生催化作用,所以即便混合于环氧树脂中,也具有优异的保存稳定性、作业性。
作为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碘鎓盐、芳香族锍盐等鎓盐,铁-丙二烯络合物等。
作为芳香族重氮盐,可以举出例如苯重氮六氟锑酸盐、苯重氮六氟磷酸盐、及苯重氮六氟硼酸盐等。另外,作为芳香族碘鎓盐,可以举出例如二苯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苯碘鎓六氟磷酸盐、二苯碘鎓六氟锑酸盐、及二(4-壬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等。
作为芳香族锍盐,可以举出例如三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4,4’-双(二苯基锍)二苯基硫醚双(六氟磷酸盐)、4,4’-双[二(β-羟基乙氧基)苯基锍]二苯基硫醚双(六氟磷酸盐)、4,4’-双[二(β-羟基乙氧基)苯基锍]二苯基硫醚双(六氟磷酸盐)、7-[二(对甲苯基)锍]-2-异丙基噻吨酮六氟锑酸盐、7-[二(对甲苯基)锍]-2-异丙基噻吨酮四(五氟苯基)硼酸盐、4-苯基羰基-4’-二苯基锍-二苯基硫醚六氟磷酸盐、4-(对叔丁基苯基羰基)-4’-二苯基锍-二苯基硫醚六氟锑酸盐、及4-(对叔丁基苯基羰基)-4’-二(对甲苯基)锍-二苯基硫醚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等。
此外,作为铁-丙二烯络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二甲苯-环戊二烯基铁(II)六氟锑酸盐、枯烯-环戊二烯基铁(II)六氟磷酸酯、及二甲苯-环戊二烯基铁(II)-三(三氟甲基磺酰基)甲烷化物等。
这些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以容易地获得市售品,例如,若分别用商品名来命名,则可以举出“Kayarad PCI-220”、“Kayarad PCI-620”(以上由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UVI-6990”(联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公司制)、“Adeka Optomer SP-150”、“Adeka OptomerSP-170”(以上由(株)ADEKA制)、“CI-5102”、“CIT-1370”、“CIT-1682”、“CIP-1866S”、“CIP-2048S”和“CIP-2064S”(以上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DPI-101”、“DPI-102”、“DPI-103”、“DPI-105”、“MPI-103”、“MPI-105”、“BBI-101”、“BBI-102”、“BBI-103”、“BBI-105”、“TPS-101”、“TPS-102”、“TPS-103”、“TPS-105”、“MDS-103”、“MDS-105”、“DTS-102”、“DTS-103”(以上由绿化学株式会社制)、“PI-2074”(罗地亚(Rhodia)公司制)、等。
这些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芳香族锍盐,即便在300nm以上的波长区域也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因此固化性优异,可以提供具有良好机械强度以及粘接强度的固化物,因此优选使用。
关于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环氧树脂100重量份,通常是0.5~20重量份,优选1重量份以上,还优选15重量份以下。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环氧树脂100重量份低于0.5重量份时,固化不充分,存在机械强度、粘接强度降低的趋势。另外,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环氧树脂100重量份超过20重量份时,固化物中的离子性物质增加,因此固化物的吸湿性提高,存在耐久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在使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光敏化剂。通过使用光敏化剂,阳离子聚合的反应性提高,可以使固化物的机械强度、粘接强度提高。作为光敏化剂,例如可以举出羰基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过硫化物、氧化还原系化合物、偶氮及重氮化合物、卤化物、光还原性色素等。
如果举出光敏化剂的更具体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苯偶姻甲醚、苯偶姻异丙醚、及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等苯偶姻衍生物;二苯甲酮、2,4-二氯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及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衍生物;2-氯噻吨酮、及2-异丙基噻吨酮等噻吨酮衍生物;2-氯蒽醌及2-甲基蒽醌等蒽醌衍生物;N-甲基吖啶酮及N-丁基吖啶酮等吖啶酮衍生物;其他的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苯偶酰、芴酮、呫吨酮、铀酰化合物、及卤化物等。光敏化剂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还可以并用2种以上。光敏化剂优选在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中的含量为0.1~20重量份的范围。
胶粘剂所含有的环氧树脂通过光阳离子聚合而固化,但也可通过光阳离子聚合及热阳离子聚合这两者进行固化。在后者的情况下,优选并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与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作为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苯偶酰锍盐、噻吩鎓(チオフェニウム)盐、四氢噻吩鎓盐(チオラニウム塩)、苯偶酰铵、吡啶鎓盐、肼鎓盐、羧酸酯、磺酸酯、及胺酰亚胺等。这些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以作为市售品容易地获得,例如,若分别用商品名来命名,则可以举出“Adekaopton CP77”、“Adekaopton CP66”(以上为株式会社ADEKA制)、“CI-2639”、“CI-2624”(以上为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Sun-aid SI60L”、“Sun-aid SI80L”、“Sun-aid SI-100L”(以上为三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等。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可进一步含有氧杂环丁烷(オキセタン)类、多元醇类等促进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
氧杂环丁烷类是在分子内具有四元环醚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3-乙基-3-(2-乙基己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及苯酚酚醛氧杂环丁烷等。这些氧杂环丁烷类可以容易地取得市售品,例如,均以商品名来命名,可以举出“ARON OXETANE OXT-101”、“ARON OXETANE OXT-121”、“ARONOXETANE OXT-211”、“ARON OXETANE OXT-221”、“ARON OXETANE OXT-212”(均为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等。这些氧杂环丁烷类在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中的含有比例通常为5~95重量%、优选为30~70重量%。
作为多元醇类,优选不存在酚性羟基以外的酸性基团的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不具有羟基以外的官能团的多元醇化合物、聚酯多元醇化合物、聚己内酯多元醇化合物、具有酚性羟基的多元醇化合物、及聚碳酸酯多元醇等。这些多元醇类的分子量通常为48以上,优选为6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上,而且还优选为1000以下。这些多元醇类在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中的含有比例通常在50重量%以下、优选30重量%以下。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中可进一步配合离子捕获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增粘剂、热塑性树脂、填充剂、流动调整剂、流平剂、增塑剂、消泡剂等添加剂。离子捕获剂可例举粉末状的铋系、锑系、镁系、铝系、钙系、钛系及这些的混合系等的无机化合物,抗氧化剂可例举受阻酚抗氧化剂等。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能够以实质上不含有溶剂成分的无溶剂型胶粘剂的形式使用,但各涂布方式分别具有最适度的粘度范围,故为了粘度调整,也可含有溶剂。作为溶剂,优选使用不降低偏振膜的光学性能、且良好地将环氧树脂组合物等溶解的物质,可例举以甲苯为代表的烃类、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的酯类等有机溶剂。本发明所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粘度例如为5~1000mPa·s左右的范围,优选10~200mPa·s,更优选20~100mPa·s。
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的例中,从卷绕成辊状的状态连续地放出的透明膜2、3,通过胶粘剂涂布装置11、12,分别在单面涂布活性能量射线硬化型的胶粘剂。胶粘剂在透明膜上的涂布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但例如可利用刮刀、线棒、模涂机、逗点涂布机、凹版涂布机等多种涂布方式。其中,若考虑与膜涂布、运送线路(パスライン)的自由度、幅宽等对应,则胶粘剂涂布装置11、12优选为凹版辊(グラビアロール)。作为市售的涂布装置,可例举富士机械公司制的MCD(Micro Chamber doctor)等。
使用凹版辊作为胶粘剂涂布装置11、12而进行胶粘剂的涂布时,所涂布的胶粘剂的厚度(涂布厚度)优选为0.1~10μm,更优选0.2~4μm。胶粘剂的涂布厚度根据凹版辊的速度相对于透明膜的线速度之比即拉伸比来调整。一般而言,通过使拉伸比(凹版辊的速度/线速度)调整至0.5~10,可使胶粘剂的涂布厚度调整至约0.1~10μm。更具体而言,使透明膜2、3的线速度为10~100m/分钟,凹版辊朝向与透明膜2、3的搬送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使凹版辊的速度为5~1000m/分钟,由此可使胶粘剂的涂布厚度调整至约0.1~10μm。
胶粘剂在制备后,一般在调整为15~40℃的范围内的规定温度±5℃(例如,规定温度为30℃时,30℃±5℃),优选±3℃,更优选±1℃的环境下涂布。
[3]贴合工序
然后,本发明的大部分特征如上所述,利用贴合辊夹压而将透明膜的涂布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面贴合于偏振膜的单面或双面,制作层叠体。在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中,透明膜可仅贴合于上述偏振膜的任一面,也可贴合于双面。贴合于双面时,各透明膜可为相同,也可为不同种类。
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的例中,从卷绕成辊状的状态连续地放出的透明膜2、3,通过胶粘剂涂布装置11、12,分别在单面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然后,可与上述透明膜2、3同样地,在连续放出的偏振膜1的双面分别利用贴合辊5a、5b并借助上述胶粘剂来叠合透明膜2、3,制作层叠体4。此时,在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中,设有障碍物6(图6)或吸引机构7(图7、图8)或者送风或吸引机构8(图9)的情况,如参照图1、图2、图3及图5所说明的那样。此外,在偏振膜的双面贴合透明膜时,以相对于与贴合辊的挤压方向垂直的面成±3°的范围内的角度、优选成±1°的范围内的角度的方式,特别优选以与垂直于挤压方向的面重叠的方式,使偏振模向贴合辊之间搬送。这样,偏振膜与透明膜不会在贴合辊的近前接触而产生气泡。
需要说明的是,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的例中,示出了在透明膜2、3的单面均匀地涂布胶粘剂,在透明膜2、3的涂布有胶粘剂的面重叠偏振膜1并利用贴合辊5a、5b来贴合的方法,但也可在偏振膜1的双面均匀地涂布胶粘剂,在偏振膜1的涂布有胶粘剂的面重叠透明膜3、2并利用贴合辊5a、5b来贴合。
在本发明中,贴合辊的旋转速度与线速度联动。线速度通常为10~100m/分钟,但考虑生产性而优选20m/分钟以上,进一步优选30m/分钟以上。尤其在线速度快时,减少本发明的贴合之前的区域的风压的方法可发挥有效性。
在本发明中,一对贴合辊5a、5b的其中一方,可为具有从直径中央部至端部逐渐变小(即,中央部的半径大于端部的半径)的锥状(テーパー)的外周形状的中凸辊。此时,非中凸辊的一方的贴合辊优选为直径实质上为均一的平面辊。
就中凸辊的形状而言,优选以在贴合工序中进行挤压的状态下、中凸辊与平面辊的间隔实质上均一的方式来进行设计。此处,中凸辊与平面辊的间隔指,在包含上述中凸辊的轴及上述平面辊的轴的截面中的、上述中凸辊和上述平面辊相对向的外周的间隔。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就中凸辊及平面辊而言,以在不进行挤压的状态下、使中凸辊的轴与平面辊的轴平行的方式来进行配置。
例如,在贴合辊5a为金属制的平面辊,贴合辊5b为橡胶制的中凸辊时,对于平面辊的轴承构件,朝中凸辊的方向施加压力。在进行此挤压的状态下,中凸辊产生挠曲,但若以中凸辊与平面辊的间隔实质上成为均一的方式设计中凸辊的形状,则可均匀地加压层叠体。需要说明的是,对中凸辊朝平面辊的方向进行挤压时,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还可以使中凸辊及平面辊的两者朝互相接近的方向挤压。
使用中凸辊时,其中央部的直径与端部的直径之差的比率相对于上述中凸辊的长度(轴方向的长度)优选为0.0020~0.0500%。更优选0.0020~0.020%。一般而言,在这样的比率范围中,可设计中凸辊的形状以使在贴合工序中进行挤压的状态下中凸辊与平面辊的间隔成为均一。
此外,使用中凸辊时,其上述锥状的外周形状优选为圆弧状。此处,上述中凸辊的上述锥状的外周形状为圆弧状是指,上述中凸辊的包含上述锥状的外周形状的轴的面的剖面为圆弧状。这是因为,在贴合工序中平面辊的轴构件受到挤压时,多出现平面辊的外周形状挠曲成为圆弧状的情况,通过使相对向的中凸辊的外周形状形成为具有与平面辊同程度的曲率半径的圆弧状,可使相对向的贴合辊(中凸辊与平面辊)的挤压时的间隔均一,可以均匀的压力贴合偏振膜与透明膜。
贴合辊的直径无特别限定,但为平面辊时的直径优选为50~400mm。此外,为中凸辊时的端部的直径优选为50~400mm。需要说明的是,一对贴合辊各自的直径可为相同,也可不同。贴合辊的宽为300~3000mm。
上述挤压的压力无特别限定,但使用金属制辊与橡胶制辊时,富士胶片制2片型Prescale(商品名)(超低压用)的瞬时压力优选为0.5~3.0MPa,更优选0.7~2.3MPa。在本发明中,对于此贴合辊的挤压的压力一般施加于贴合辊的两端的轴承构件。
贴合辊的材质可例举金属或橡胶,优选一对贴合辊的其中一方为金属制辊,另一方为橡胶制辊。进一步优选平面辊为金属制,中凸辊为橡胶制。
就以往的贴合辊而言,一般被挤压的上侧的贴合辊为橡胶制,下侧的贴合辊为金属制。这是因为,对下侧的贴合辊安装驱动马达而控制旋转速度,故下侧的贴合辊为金属制,在挤压时下侧的贴合辊不变形,易使贴合辊的周速度维持一定。但是,在此时为了易于进行翘曲调整,优选被挤压的(上侧的)贴合辊为金属制,另一侧的(下侧的)贴合辊为橡胶制。
金属制辊的母材可使用各种公知的材质,但优选不锈钢,更优选SUS304(含有18%的Cr与8%的Ni的不锈钢)。金属制辊的表面优选为实施铬镀覆处理。
橡胶制辊的材质无特别限定,但可例举NBR(丁腈橡胶)、Titan、氨基甲酸酯、硅酮、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优选NBR、Titan、氨基甲酸酯。橡胶辊的硬度无特别限定,通常为60~100°,优选为85~95°。需要说明的是,橡胶辊的硬度可以使用依据JISK6253的硬度计测定。作为市售的硬度计可使用例如Asuka公司制的橡胶硬度计“Type-A”等。具体而言,使用棒等之类物体按压表面时,以硬度计测定橡胶辊的表面阻力。
需要说明的是,图6、图7、图8及图9中示出了以一对贴合辊贴合的例子,但不限制于此,也可为以夹压一对贴合辊的方式进一步设置一对辊的构成。
[4]对层叠体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的工序
在后续工序中,对如上操作所得到的层叠体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得到偏振板。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的例中,随后,层叠体4一边密合于辊13的外周面一边被搬送。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的例中,沿着搬送方向而依序设置有:设置于与该辊13的外周面相对的位置的第1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14、15,以及设置于比其更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第2以后的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16、17、18,以及搬送用夹持辊19。由此,在使层叠体4一边密合于辊13的外周面一边搬送的过程中,从第1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14、15向辊13的外周面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胶粘剂聚合固化。需要说明的是,配置于搬送方向下游侧的第2以后的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16、17、18是用于使胶粘剂完全聚合固化的装置,可根据需要追加、省略。最后,层叠体4通过搬送用夹持辊19,作为偏振板而卷取于卷取辊20。
辊13构成外周面经镜面精加工的凸曲面,一边使层叠体4密合于其表面一边搬送,该过程中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14、15使胶粘剂聚合固化。在使胶粘剂聚合固化,并使层叠体4充分密合方面,辊13的直径无特别限定。辊13也可跟随层叠体4的生产线的动作而从动或旋转驱动,或者固定而使层叠体4在表面滑动。此外,辊13在以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进行聚合固化时,也可作为用于将层叠体4所产生的热散热的冷却辊来起作用。此时,作用为冷却辊的辊13的表面温度优选设定于4~30℃。
用于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进行胶粘剂的聚合固化所使用的光源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的光源。作为这样的光源可例举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化学灯、黑光灯、微波激发汞灯、金属卤素灯。
对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的光照射强度根据各胶粘剂的组成而决定,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0~5000mW/cm2。若对树脂组合物的光照射强度未达10mW/cm2,则反应时间太长,若超过5000mW/cm2,则由于灯所辐射的热及组合物的聚合时的发热,故有可能产生胶粘剂的构成材料即环氧树脂组合物等的黄变或偏振膜的劣化。需要说明的是,照射强度优选为对于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活化有效的波长区域的强度,更优选波长4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的强度,进一步优选波长280~320nm的波长区域的强度。
活性能量射线对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的照射时间根据各将要固化的组合物来控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设定成作为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之积所示的累积光量为55mJ/cm2以上,优选55~5000mJ/cm2。若对上述胶粘剂的累积光量小于55mJ/cm2,则源自引发剂的活性种的产生不充分,胶粘剂的固化不充分,此外还存在偏振板的两端部产生起伏的松弛缺陷的可能性。另外,若其累积光量超过5000mJ/cm2,则照射时间变得非常长,对生产性提高不利。此时,根据所使用的膜或胶粘剂种类的组合等,需要何种波长区域(UVA(320~390nm)或UVB(280~320nm)等)的累积光量将存在差异。
在本发明中,虽对层叠体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胶粘剂聚合固化,但也可以并用通过加热的聚合固化。
活性能量射线为紫外线时,在对层叠体4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的工序中,优选一边对层叠体4延长度方向(搬送方向)施加100~800N/m的张力,一边以使照射时间为0.1秒以上的线速度搬送层叠体4。此外,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优选为10mW/cm2以上。
另外,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14、15照射的活性能量射线的累积光量不充分时,优选进一步设置第2以后的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16、17、18,追加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促进层叠体4的胶粘剂的固化。优选上述全部工序中的累积光量为55mJ/cm2以上,优选设定成55~5000mJ/cm2。如上所述,在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的工序中,优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分成多次来进行。
为了可靠地进行偏振板(层叠体)端部的胶粘剂的固化,可例举使无电极D灯泡(バルブランプ)即FUSION制“Light Hammer10”以相对于膜移动为横跨的方式排列的方法等。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发生固化的比率、即反应率,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
(偏振板卷取工序)
卷取层叠体(偏振板)4的张力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30~150N/cm2的范围内,更优选为30~120N/cm2的范围内。卷取层叠体4的张力小于30N/cm2时,移送长条状的辊卷时,有引起卷绕错位的可能,在大于150N/cm2时,卷紧绷(巻き締まり)较强,有易产生松弛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卷取长度越长,在同一张力时越易引起卷紧绷(放卷时不易恢复为平坦的状态的现象),故可一边使偏振板卷于卷芯,一边使张力连续或阶段性降低。即使在实施上述这种所谓的渐变来降低张力的方法中,此时的张力也要设置为150N/cm2以下。
卷取于卷芯的偏振板的长度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00~4000m。
圆筒状的卷芯的直径优选为6~12英寸。卷芯的直径越大越好,更优选为11英寸、12英寸等,直径若太大时,有不易移送或保管的倾向。
由于圆筒状卷芯的材质在无尘室使用,因此只要其本身不易难产生灰尘、且能确保适当的强度以卷取宽度较宽的偏振板,则无特别限定,可选择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等。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制作将包含1个偏振膜的复合膜层叠体与1个透明膜贴合而成的偏振板。
〈实施例1〉
借助水系胶粘剂,将使用聚乙烯醇膜“Vinylon VF-PS#7500”(Kuraray株式会社制)所制作的偏振膜与纤维素酯系树脂膜“KC4UYW”(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粘接,在KC4UYW面层叠带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NBO-0424”(藤森工业株式会社制),从而准备总厚度135μm的复合膜层叠体。另外,准备厚度40μm的赋有相位差特性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膜“KC4CR-1”(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在赋有相位差特性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膜“KC4CR-1”的单面,使用胶粘剂涂布装置涂布作为紫外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含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KR系列”(ADEKA公司制、粘度:44mPa·s)。此时,使胶粘剂涂布装置中的偏振膜层叠体的线速度成为40m/分钟,使凹版辊朝与层叠材的搬送方向相反方向旋转,使胶粘剂层的厚度为约1.0μm。
接下来,以线速度40M/分钟的状态,将复合膜层叠体的偏振膜面以与涂布于赋有相位差特性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膜的胶粘剂相接的方式层叠而形成层叠体,将该层叠体夹持在直径均为250mm的一对夹持辊(贴合辊)中,以约1.5MPa的夹持压力压制,从而将上述赋有相位差特性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膜与上述偏振膜贴合。
在以上述的一对夹持辊夹压而贴合之前的赋有相位差特性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膜与偏振膜之间设置图3的吸引装置,减少膜间的区域的风压。此时的装置内的减压量为2.0kPa。
使贴合有上述2种膜的层叠体以线速度40m/分钟移送,照射总累积光量(波长280~32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光照射强度的累积量)为约100mJ/cm2(测定器:FusionUV公司制UVPower Puck II的测定值)的紫外线(UVB)。
评估所得到的偏振板,结果在偏振膜与赋有相位差特性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膜之间几乎观察不到气泡。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使线速度为25m/分钟,使图3的吸引装置内的减压量为0.6kPa,除此以外,其余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偏振板。
评估所得到的偏振板,结果在偏振膜与赋有相位差特性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膜之间气泡很少。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
未设置吸引设备,且未实施吸引,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偏振板。
评估所得到的偏振板,结果在偏振膜与赋有相位差特性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膜之间在整面上观察到许多气泡。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从以上的结果得知,通过减少贴合之前的膜间的区域的风压,可抑制偏振板的气泡的产生。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偏振板可有效地适用于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主的各种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偏振膜
2、3···透明膜
4···层叠体
5a、5b···贴合辊
6···障碍物
7···吸引机构
8···送风或吸引机构
11、12···胶粘剂涂布装置
13···辊
14、15···第1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
16、17、18···第2以后的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
19···夹持辊
20···卷取辊

Claims (2)

1.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序: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实施染色处理、硼酸处理及单轴拉伸处理而制作偏振膜的工序;在透明膜的单面涂布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胶粘剂的工序;使用贴合辊夹压而将所述透明膜的涂布有所述胶粘剂的面贴合于所述偏振膜的单面或双面,从而制作层叠体的工序;以及,对所述层叠体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制作偏振板的工序,
其中,一边减少贴合之前的所述偏振膜与所述透明膜之间的区域的风压一边进行所述制作层叠体的工序,
在制作层叠体的工序中,贴合时的线速度为10~100m/分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对使用贴合辊夹压来贴合之前的所述偏振膜与所述透明膜之间的空气进行吸引,从而减少贴合之前的所述偏振膜与所述透明膜之间的区域的风压。
CN201280046921.0A 2011-09-26 2012-09-25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8428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9005 2011-09-26
JP2011-209005 2011-09-26
PCT/JP2012/074487 WO2013047480A1 (ja) 2011-09-26 2012-09-25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2860A CN103842860A (zh) 2014-06-04
CN103842860B true CN103842860B (zh) 2016-11-02

Family

ID=47995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6921.0A Active CN103842860B (zh) 2011-09-26 2012-09-25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887237B2 (zh)
KR (1) KR101710241B1 (zh)
CN (1) CN103842860B (zh)
TW (1) TWI575262B (zh)
WO (1) WO20130474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4311B (zh) * 2011-09-21 2016-02-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WO2014010511A1 (ja) * 2012-07-12 2014-01-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WO2015198934A1 (ja) * 2014-06-26 2015-12-30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偏光ガラス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光アイソレータ用偏光ガラス板セット並びに光アイソレータ用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2255084B1 (ko) * 2014-07-28 2021-05-21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끼가이샤 롤상 아크릴계 수지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CN107407761B (zh) * 2015-03-03 2021-01-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附带保护膜的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WO2017138449A1 (ja) * 2016-02-08 2017-08-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22164139A (ja) * 2021-04-16 2022-10-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22164140A (ja) * 2021-04-16 2022-10-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2609A (en) * 1980-06-26 1982-01-22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Laminating method of polarizing film
JP2737380B2 (ja) * 1990-09-18 1998-04-08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テープ状体の貼付けおよび剥離方法
JPH05269857A (ja) * 1992-03-25 1993-10-19 Nippon Steel Corp ラミネート法
JPH07113068A (ja) * 1993-10-15 1995-05-02 Nitto Denko Corp 放射線硬化型粘着テ―プの製造法
JPH07214724A (ja) * 1994-01-28 1995-08-15 Nippon Steel Corp ラミネート気泡巻き込み防止法
JP4306270B2 (ja) 2003-02-12 2009-07-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920876B2 (ja) * 2003-09-30 2012-04-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335773B2 (ja) * 2004-09-27 2009-09-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積層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製造装置
JP2008122555A (ja) * 2006-11-10 2008-05-29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方法、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装置、及び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9075192A (ja) * 2007-09-19 2009-04-09 Jsr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4861968B2 (ja) 2007-11-30 2012-01-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09237202A (ja) * 2008-03-27 2009-10-1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20090104702A (ko) * 2008-03-31 2009-10-06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판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이 제조 방법에 의해 얻어지는 편광판 및 광학 적층체
KR20110006375A (ko) * 2009-07-14 2011-01-2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JP5446732B2 (ja) 2009-10-30 2014-03-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47480A1 (ja) 2013-04-04
KR101710241B1 (ko) 2017-03-08
KR20140088525A (ko) 2014-07-10
TW201319638A (zh) 2013-05-16
CN103842860A (zh) 2014-06-04
JP5887237B2 (ja) 2016-03-16
JP2013083962A (ja) 2013-05-09
TWI575262B (zh) 2017-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2860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3842864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3874943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3814311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4395786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04272149B (zh) 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CN103874942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3842863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4428701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JP6045826B2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3907036A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及偏振板的制造装置
CN105264409A (zh) 贴合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58031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7407761A (zh) 附带保护膜的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JP2012155165A (ja)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18951B (zh) 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TWI591389B (zh)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