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5059A - 一种丝涤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丝涤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5059A
CN103835059A CN201310194803.0A CN201310194803A CN103835059A CN 103835059 A CN103835059 A CN 103835059A CN 201310194803 A CN201310194803 A CN 201310194803A CN 103835059 A CN103835059 A CN 103835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silk
filament
polyester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48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一娇
刘同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948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350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35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50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涤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该针织物中至少含有由蚕丝长丝和涤纶长丝形成的并捻丝;涤纶长丝为常压分散可染涤纶长丝,构成涤纶长丝共聚酯的二元酸成分中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含量为90mol%以上、二元醇成分中带侧链且碳原子数在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0mol%,且共聚酯中还含有聚乙二醇结构单元;该针织物中蚕丝长丝的含量为5%~95%。本发明的针织物在常温常压下可染,不需对蚕丝进行预处理,织染设备适用范围广,产品花型颜色多样,表面可均匀展现蚕丝的高贵光泽,悬垂感优越;还可根据功能性需求,与其他纤维交编,提高产品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丝涤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涤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主要由蚕丝长丝和常压分散可染涤纶长丝的并捻丝构成的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蚕丝作为一种光泽高贵、手感柔软、吸湿亲肤的纤维为大众所识。然而由于未脱胶的蚕丝硬度高,不易弯折,难以应用在针织上。针织厂家经常采用上机前浸泡软化剂来处理蚕丝,最多将蚕丝的杨氏模量从1.1Gpa降低到0.6Gpa左右,可以略微改善蚕丝的可编织性,同时采用少路数喂入,减少停机率。然而根据一般经验,杨氏模量在0.5Gpa以下的纱线才比较适用于针织,同时,少路数喂入意味着产量降低,软化处理花费时间较长,加大工程消耗。
此外,由于蚕丝价格较贵产量较低,很难大规模生产。市面上也有很多采用蚕丝和其他纤维混纺的针织物,绝大多数是采用绢纺,如CN1247243A中公开了一种含蚕丝的编织纱,但是由于编织纱使用的是蚕丝短纤,这就会降低蚕丝的高贵光泽感;此外,还有采用蚕丝包芯的方法,如CN102330247A中公开了一种采用蚕丝/氨纶包芯纱的防缩抗皱真丝织物,其包芯工序速度较慢,产量较低。另外,蚕丝和涤纶纱线混纺或者混编的时候,由于涤纶只能在使用130℃的高温染色,而这个超过沸点的温度会破坏蚕丝,通常工厂的解决方法是采用筒子纱染色,然后再编织。如CN1776055A公开了一种丝涤横条针织物,采用蚕丝长丝和染色涤纶长丝分别喂入针织机进行生产,但这种方法依旧没能改善蚕丝的编织性,并且布面只能出现条纹状花纹,花型变化少。此外,CN 1397670A中还公开了一种多股高捻针织纱及其生产工艺,采用蚕丝和其他多种纤维进行并捻,其工艺中必须将蚕丝和其余纤维先分别进行加捻后再并捻,工程复杂耗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染色的丝涤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不需对蚕丝进行预处理,织染设备适用范围广,产品花型颜色多样,表面可均匀展现蚕丝的高贵光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针织物中至少含有由蚕丝长丝和涤纶长丝形成的并捻丝;这里的涤纶长丝为常压分散可染涤纶长丝,构成涤纶长丝共聚酯的二元酸成分中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含量为90mol%以上、二元醇成分中带侧链且碳原子数在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0mol%,且共聚酯中还含有聚乙二醇结构单元;该针织物中蚕丝长丝的含量为5%~95%。
选料:上述蚕丝为缫丝后的普通蚕丝长丝,根据对最终产品的蚕丝含量和手感要求,可选取一根或多根蚕丝与涤纶长丝并捻。
上述涤纶长丝为常压分散可染涤纶长丝,具体为:构成本发明所用常压分散可染涤纶长丝共聚酯的二元酸成分中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含量为90mol%以上,二元醇成分中带侧链且碳原子数在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0mol%,共聚酯中还含有含量为1~30wt%聚乙二醇结构单元。
上述带侧链且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为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甲基-1,4-丁二醇、2,3-二甲基-1,4-丁二醇、2-甲基-1,5-戊二醇、1,2-丙二醇。优选2-甲基-1,3丙二醇,此时共聚酯的染色性很好。优选其含量占二元醇成分的6~20mol%。
根据对于产品的表面及手感要求选择所用涤纶长丝的形态,如希望提高滑爽程度,可以采用涤纶牵伸丝;如希望产品手感丰润,可以采用涤纶假捻变形丝。根据对最终产品涤纶含量的要求,可选用相应粗细的涤纶进行加工。
并捻加工:将蚕丝长丝与常压分散可染涤纶长丝在并捻机上一步并捻并定型制成并捻丝;定型温度为60~85℃,优选75~80℃。
编织:至少选用上述制得的并捻丝与其他纱线在圆编机上直接编织成坯布,并不拘泥单纯使用上述蚕丝/涤纶并捻丝,可根据对产品的性能手感的要求选用其他纱线与上述并捻丝交编。如采用氨纶交编赋予产品弹性、采用腈纶交编提高产品保温性、采用羊毛交编提高产品的高贵感保温性和滑糯感、采用锦纶交编使产品更加柔软更加吸湿等等,交编编物中并捻丝的使用量根据最终产品的性能要求而定。
由于蚕丝的含量过少会降低产品的光泽、吸湿、悬垂效果,本发明中不管是交编物还是100%使用上述并捻丝的产品中蚕丝的含量为5%~95%。
常温染色:98度以下染色。可以用分散染料-酸性染料或者分散染料-活性染料进行染色。
使用分散染料-酸性染料染色时,同色染色:坯布经过精炼脱胶后,浅色直接使用常压分散-酸性染料一浴染色,中深色采用分散-酸性二浴染色;异色染色:坯布经过精练脱胶后采用分散-酸性二浴染色。
染浅色时,直接采用一浴染色,提高染色效率,减少工程损耗。染中深色时,为了提高成品的坚牢度,需要在分散染料染涤纶后进行还原洗净,然后再对蚕丝进行染色。为了提高产品的多样性,还可进行蚕丝和涤纶的异色染色。
使用分散染料-酸性染料染色时,可用分散染料浴对涤纶进行染色,然后再采用活性染料对蚕丝进行染色。
后整理定型:可根据对于产品的性能要求进行后整理。比如,若想更加提高产品的吸水性,可进行吸水树脂整理;想进一步提高柔软度,可进行柔软树脂整理等。在定型温度上,因为蚕丝纤维高温会发生黄变,因而推荐湿定型温度为170℃以下,优选160~165℃,机速25m/min。
本发明的丝涤针织物适用范围广,在高级贴身用服装上特别能体现其优异的性能。由于蚕丝接触清凉,同时具有一定的吸湿发热性能,使得只需对其进行厚度和蓬松度调整就可以应对四季的变化。当本发明的针织物克重较小,厚度较小,比如为40~180g/㎡,厚度为0.8mm以下时,能体现出蚕丝的接触清凉感,薄地针织物的优越的通气性能,而且蚕丝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此类面料能适应春夏季节人群对清凉贴身面料的需求。当本发明的针织物克重较大,厚度较大,比如150~300 g/㎡,厚度为0.8mm以上,由于厚度、蓬松度增加,通气性降低,静止空气层增加,使得面料的保温性能增加;在此基础上,由于蚕丝的吸湿放热性能优异,此类面料能够满足秋冬季节人群对于干燥保温同时不闷热的内衣面料的要求。此外,与传统蚕丝填充的保温内衣相比,本发明不采用填充方法而是直接将蚕丝织到面料表层,在体现蚕丝高贵性的同时,能有效减少秋冬季节人体表面的静电现象所带来的伤害。
本发明的丝涤针织物的悬垂效果极好,采用FZ/T 01045-1996标准悬垂性测试,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不小于8,悬垂系数不大于20%。本发明不需对蚕丝进行预处理,生产方法简单易行,织染设备适用范围广,产品花型颜色多样,表面可均匀展现蚕丝的高贵光泽。
附图说明
图1为28G单面机上1隔1喂入变化纬平(网眼组织)的三角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各参数的测试方法如下:
(1)二元醇成分中2-甲基1,3-丙二醇的含量
  根据氢核磁(1HNMR)测试的谱图中2-甲基1,3-丙二醇中甲基中H1出峰面积与对苯二甲酸中苯中H1峰面积的比例计算出切片中2-甲基1,3-丙二元醇的含量。测试仪器为Bruker AVANCE 600核磁共振波普仪;溶剂为三氟乙酸(TFA)。
(2)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其他带侧链且碳原子数在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结构单元含量的测试方法参考2-甲基1,3-丙二醇的含量的测试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实施例中蚕丝的丝胶含量均为30%,即精炼脱胶后蚕丝的重量损失率为30%。
下面实施例1~11中涉及到的常压分散可染涤纶纱线的生产方法如下:
本生产方法中,含对苯二甲酸90mol%以上的二元酸简写TPA;乙二醇简写为EG;2-甲基-1,3-丙二醇简写为MPO;聚乙二醇简写为PEG。
将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加入酯化反应槽,保持温度250℃、压力1.2×105Pa,将8.25kg的TPA和3.54kg的EG浆料在4小时内逐渐加入到酯化反应层,再进行1小时的酯化反应。最后从得到的酯化反应物种取10.2kg加入到缩聚反应层。
将酯化反映生成物保持在250℃,常压下加入相当于聚酯1wt%PEG1000搅拌5分钟后加入相当于所得聚酯中全部二元醇成分10mol%量的MPO进行30分钟的搅拌。然后加入磷原子量相当于聚合物18ppm的磷酸,5分钟后加入锑原子量相当于聚合物230ppm的三氧化二锑,以及钴原子量相当于聚合物15ppm的醋酸钴。再过5分钟后加入氧化钛粒子量相当于聚合物0.3wt%的含氧化钛粒子的乙二醇浆料。5分钟后开始减压、升温。温度由250℃升至290℃、压力降至40Pa。90分钟后达到最终温度、最终压力。到达一定的搅拌程度后,向反应体系里导入氮气回至常压,停止缩聚反应。聚合物呈条状吐出,在水槽中冷却后切片。所得聚合物的固有粘度为0.67。将所得到的切片干燥使其水分率保持在50ppm,然后再290℃的纺丝温度下熔融纺丝,3000m的牵引速度下卷取。得到的未牵伸丝再根据实际的需求制成相应规格的全牵伸丝或假捻变形丝。
实施例1~6均是采用4根21D(旦尼尔)蚕丝长丝和1根75D(旦尼尔)常压分散可染涤纶假捻变形丝在普通并捻机上进行并捻、定型加工,加S捻、捻度400t/m,定型温度为80℃,得到159D(旦尼尔)的并捻丝。
实施例1
使用上述制得的并捻丝在28G单面针织机编织制得纬平针织坯布,所得坯布经过精炼脱胶(95℃脱胶,精炼失重率14%)-中间定型(165℃)后,再采用0.5%owf分散蓝-0.5%owf酸性蓝染料一浴染色(浴比1:20),染色温度为95℃,然后固色洗净,最后进行整理定型(160℃定型)得到浅蓝色丝涤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130g/m2,厚度0.5mm,蚕丝含量为45%;根据悬垂性测试,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10,悬垂系数为15%。所得针织物适合用作春夏季节贴身面料。
实施例2
使用上述制得的并捻丝在28G单面针织机编织制得纬平针织坯布,所得坯布经过精炼脱胶(95℃脱胶,精炼失重率14%)-中间定型(165℃)后,再采用浓黑分散染料在98℃下先对涤纶假捻变形丝进行染色,然后进行还原洗净;接着采用酸性浓黑染料在95℃下对蚕丝进行染色,然后进行固色洗净,最后经过吸水树脂整理,165℃定型得到浓黑色丝涤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130g/m2,厚度0.5mm,L值为15.6,蚕丝含量为45%;根据悬垂性测试,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10,悬垂系数为15%。所得针织物适合用作春夏季节贴身面料。
实施例3
将上述制得的合捻丝和30D氨纶分别喂入28G单面针织机,编织制得弹力纬平针织坯布,所得坯布经过精炼脱胶-中间定型(95℃脱胶,精炼失重率13.5%)-中间定型(165℃)后,先使用分散染料在95℃下将涤纶假捻变形丝染成紫色,然后再用酸性染料在95℃下将蚕丝染成银灰色,经过最后经过吸水树脂整理,165℃定型得到后得到“紫闪银”色弹力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150g/㎡,厚度0.5mm,蚕丝含量为42%。根据悬垂性测试,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12,悬垂系数为10%。所得针织物适合用作春夏季节贴身面料。
实施例4
将上述制得的合捻丝和40s腈纶短纤纱分别喂入22G双面针织机,编织制得双面针织坯布,所得坯布经过精炼脱胶(95℃脱胶,精炼失重率6%)-中间定型(165℃)后,先用分散染料在95℃下将涤纶假捻变形丝染成蓝色,然后再用金属络合染料在95℃下将腈纶染成蓝色,经过柔软树脂整理165℃定型后得到蓝色闪光双面丝涤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160 g/㎡,厚度0.6mm,蚕丝含量为45%。根据悬垂性测试,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9,悬垂系数为18%。手感丰润。所得针织物适合用作春夏季节贴身面料。
实施例5
将上述制得的合捻丝和100D-68f锦纶纱线分别喂入22G双面针织机,编织制得双面针织坯布,所得坯布经过精炼脱胶(95℃脱胶,精炼失重率6%)-中间定型(165℃)后,先用分散染料在95℃下将涤纶假捻变形丝染成蓝色,然后再用酸性染料在95℃下将锦纶染成蓝色,经过柔软树脂整理165℃定型后得到蓝色闪光双面丝涤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160 g/㎡,厚度0.6mm,蚕丝含量为45%。根据悬垂性测试,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12,悬垂系数为13%。手感柔软滑爽。所得针织物适合用作春夏季节贴身面料。
实施例6
将上述制得的合捻丝在22G双面针织机上编织制得双面针织坯布,所得坯布经过精炼脱胶(95℃脱胶,精炼失重率14%)-中间定型(165℃)后,先用分散染料在95℃下将涤纶假捻变形丝染成蓝色,然后再用活性染料在95℃下将蚕丝染成蓝色,经过柔软树脂整理165℃定型后得到蓝色双面丝涤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160 g/㎡,厚度0.6mm,蚕丝含量为45%。根据悬垂性测试,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9,悬垂系数为18%。所得针织物适合用作春夏季节贴身面料。
实施例7
使用8根21D蚕丝长丝和1根20D常压分散可染涤纶全牵伸丝在并捻机上并捻定型加工,得到188D的并捻丝。将上述制得的合捻丝在28G单面机上编织得到网眼针织坯布,组织见附图1。所得坯布经过精炼脱胶(95℃脱胶,精炼失重率26%)-中间定型(165℃)后,采用低浓度分散蓝-酸性蓝染料一浴染色,染色温度为95℃,然后固色洗净,最后进行165℃整理定型得到浅蓝色丝涤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140g/m2,厚度0.4mm,蚕丝含量为86%。根据悬垂性测试,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15,悬垂系数为8%。所得针织物适合用作春夏季节贴身面料。
实施例8
使用一根21D蚕丝长丝和一根75D常压分散可染涤纶假捻变形丝在并捻机上进行并捻定型加工,加S捻、400t/m,得到96D的并捻丝。将上述制得的并捻丝与32s羊毛短纤纱在28G单面机上1隔1喂入,组织见附图1。所得坯布经过精炼脱胶(95℃脱胶,精炼失重率6.5%)-中间定型(165℃)后,对涤纶假捻变形丝采用分散染料染色,还原洗净后,再使用酸性染料对蚕丝和羊毛采用酸性染料在95℃下染色,最终经过吸水树脂整理,165℃定型得到丝涤毛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170g/㎡,厚度为0.6mm,蚕丝含量为20%。根据悬垂性测试,测得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8,悬垂系数为19%。手感滑糯。所得针织物适合用作秋冬季节贴身面料。
实施例9
使用8根21D蚕丝长丝和1根20D常压分散可染涤纶全牵伸丝在并捻机上并捻定型加工,得到188D的并捻丝。将上述制得的并捻丝与32s羊毛短纤纱在24G单面机上织成罗纹针织坯布。所得坯布经过精炼脱胶(95℃脱胶,精炼失重率6.5%)-中间定型(165℃)后,对涤纶全牵伸丝采用分散染料染色,还原洗净后,再使用酸性染料对蚕丝和羊毛采用酸性染料在95℃下染色,最终经过吸水树脂整理,165℃定型得到丝涤毛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250g/㎡,厚度为1.1mm,蚕丝含量为40%。根据悬垂性测试,测得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8,悬垂系数为19%。手感滑糯。所得针织物适合用作秋冬季节贴身面料。
实施例10
使用8根21D蚕丝长丝和1根20D常压分散可染涤纶全牵伸丝在并捻机上并捻定型加工,得到188D的并捻丝。将上述制得的并捻丝与32s羊毛短纤纱在22G单面机上织成集圈罗纹针织坯布。所得坯布经过精炼脱胶(95℃脱胶,精炼失重率6.5%)-中间定型(165℃)后,对涤纶全牵伸丝采用分散染料染色,还原洗净后,再使用酸性染料对蚕丝和羊毛采用酸性染料在95℃下染色,最终经过吸水树脂整理,165℃定型得到丝涤毛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300g/㎡,厚度为1.1mm,蚕丝含量为40%。根据悬垂性测试,测得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8,悬垂系数为19%。手感滑糯。所得针织物适合用作秋冬季节贴身面料。
实施例11
使用2根21D蚕丝长丝和1根20D常压分散可染涤纶全牵伸丝在并捻机上并捻定型加工,得到62D的并捻丝。将上述制得的合捻丝在32G单面机上编织得到网眼针织坯布,组织见附图1。所得坯布经过精炼脱胶(95℃脱胶,精炼失重率26%)-中间定型(165℃)后,采用低浓度分散蓝-酸性蓝染料一浴染色,染色温度为95℃,然后固色洗净,最后进行165℃整理定型得到浅蓝色丝涤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50g/m2,厚度为0.3mm,蚕丝含量为50%。根据悬垂性测试,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15,悬垂系数为8%。所得针织物适合用作春夏季节贴身面料。
实施例12
    将上述MPO更换成2,2-二甲基-1,3丙二醇,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
实施例13
    将上述MPO更换成2-甲基-1,4-丁二醇,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
实施例14
将上述MPO更换成2,3-二甲基-1,4-丁二醇,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
实施例15
将上述MPO更换成2-甲基-1,5-戊二醇,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
实施例16
将上述MPO更换成1,2-丙二醇,其余同实施例7,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
比较例1
使用150D、捻度S400t/m的涤纶假捻变形长丝在22G双面针织机上编得双面针织坯布,经过95℃精炼-180℃中间定型-分散染料染色后,经过吸水树脂整理170℃定型后得到双面涤纶针织物。
所得针织物的克重为170g/㎡。根据悬垂性测试,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为4,悬垂系数为40%。
比较例2
 使用4根21D的蚕丝长丝和1根75D的普通涤纶长丝在并捻机上普通并捻机上进行并捻、定型加工,加S捻、捻度400t/m,定型温度为80℃,得到159D(旦尼尔)的并捻丝。并使用28G单面机编织成纬平针织物。精炼脱胶(95℃脱胶,精炼失重率6.5%)-中间定型(165℃)后,采用130℃对涤纶进行染色后发现蚕丝已经发生了断裂,产品表面灰伤严重无法使用。

Claims (8)

1.一种丝涤针织物,其特征是:该针织物中至少含有由蚕丝长丝和涤纶长丝形成的并捻丝;所述涤纶长丝为常压分散可染涤纶长丝,构成所述涤纶长丝共聚酯的二元酸成分中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含量为90mol%以上、二元醇成分中带侧链且碳原子数在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0mol%,且所述共聚酯中还含有聚乙二醇结构单元;该针织物中所述蚕丝长丝的含量为5%~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涤针织物,其特征是:所述带侧链且碳原子数在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结构单元为2-甲基-1,3-丙二醇,其含量占二元醇成分的6~20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涤针织物,其特征是:该针织物中与所述并捻丝交编的其他纱线的纤维原料为氨纶、腈纶、锦纶、天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涤针织物,其特征是:采用FZ/T 01045-1996标准悬垂性测试,该针织物的波纹数不小于8,悬垂系数不大于2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涤针织物,其特征是:该针织物的克重为40~300g/m2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涤针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的步骤:
(1)将蚕丝长丝与涤纶长丝在并捻机上一步并捻并定型制成并捻丝,所述涤纶长丝为常压分散可染涤纶长丝,构成所述涤纶长丝共聚酯的二元酸成分中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含量为90mol%以上、二元醇成分中带侧链且碳原子数在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0mol%,且所述共聚酯中还含有聚乙二醇结构单元;
(2)至少选用上述制得的并捻丝与其他纱线在圆编机上直接编织成坯布;
(3)98度以下染色、整理定型,得产品,所得产品中蚕丝长丝含量为5%~9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涤针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带侧链且碳原子数在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结构单元为2-甲基-1,3-丙二醇,其含量占二元醇成分的6~20mol%。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丝涤针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其他纱线的纤维原料为氨纶、腈纶、锦纶、天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310194803.0A 2012-11-27 2013-05-23 一种丝涤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38350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4803.0A CN103835059A (zh) 2012-11-27 2013-05-23 一种丝涤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9509 2012-11-27
CN201210489509.8 2012-11-27
CN201310194803.0A CN103835059A (zh) 2012-11-27 2013-05-23 一种丝涤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5059A true CN103835059A (zh) 2014-06-04

Family

ID=50798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4803.0A Pending CN103835059A (zh) 2012-11-27 2013-05-23 一种丝涤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50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2508A (zh) * 2016-05-02 2018-12-21 全锦姬 单面面料的织造方法及由其织造的单面面料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144A (zh) * 1996-11-12 1998-05-20 成都市双流丝绸厂 一种新型复合纤维及其加工工艺
CN1376222A (zh) * 1999-09-30 2002-10-23 旭化成株式会社 纬编织物
JP2003073951A (ja) * 2001-08-30 2003-03-12 Du Pont Toray Co Ltd 被覆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76218A (ja) * 2002-11-27 2004-06-24 Toyobo Co Ltd 長短複合紡績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01676451A (zh) * 2008-09-17 2010-03-24 上海馨笛伦实业有限公司 阻燃型单孔中空或多孔三维卷曲聚酯短纤维生产方法
CN102031578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改性亲水异形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030893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144A (zh) * 1996-11-12 1998-05-20 成都市双流丝绸厂 一种新型复合纤维及其加工工艺
CN1376222A (zh) * 1999-09-30 2002-10-23 旭化成株式会社 纬编织物
JP2003073951A (ja) * 2001-08-30 2003-03-12 Du Pont Toray Co Ltd 被覆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76218A (ja) * 2002-11-27 2004-06-24 Toyobo Co Ltd 長短複合紡績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01676451A (zh) * 2008-09-17 2010-03-24 上海馨笛伦实业有限公司 阻燃型单孔中空或多孔三维卷曲聚酯短纤维生产方法
CN102031578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改性亲水异形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030893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2508A (zh) * 2016-05-02 2018-12-21 全锦姬 单面面料的织造方法及由其织造的单面面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2268B (zh) 含聚乳酸纤维和蚕丝成分的有色面料的制造方法
CN101496641B (zh) 一种防脱散氨纶包芯丝袜的生产工艺
CN101922069B (zh) 一种含发热纤维原料的毛衫编织工艺
CN103556372B (zh) 一种仿羊毛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4705A (zh) 一种羊毛与功能性纤维混纺针织毛衫的制备方法
CN103789920A (zh) 一种有导湿功能的超仿棉经编面料的生产方法
CN104223382A (zh) 一种高针高密功能性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32959A (zh) 一种含有改性聚酯纤维的保暖毛衫及其加工工艺
CN103122548A (zh) 一种抗起球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333718A (zh) 牛仔布经线用dty双色涤纶丝
CN108914349A (zh) 一种罗马布及其制作方法
CN201280623Y (zh) 一种弹性记忆纱线
CN102031578A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亲水异形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534843A (zh) 一种抗起毛起球改性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3388228A (zh) 一种抗静电防水粗针距单面绒及其生产方法
CN102585187B (zh) 一种改性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35059A (zh) 一种丝涤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TWI398462B (zh) 一種可染色的聚酯纖維
KR101009636B1 (ko) 신축성 발현 형상기억 복합 가연사 및 그를 사용한 직물
JP4882697B2 (ja) 弾性経編地
CN107447355A (zh) 一种超柔短毛绒面料的生产工艺
KR101306479B1 (ko) 니트 직물용 실의 제조 방법
CN112941687A (zh) 一种超弹环保仿棉纱及其生产工艺与织物
CN112458605B (zh) 一种抗菌性针织面料
CN106592039B (zh) 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