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7719B - 光纤着色芯线、光纤带芯线和光纤光缆 - Google Patents

光纤着色芯线、光纤带芯线和光纤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7719B
CN103827719B CN201280046634.XA CN201280046634A CN103827719B CN 103827719 B CN103827719 B CN 103827719B CN 201280046634 A CN201280046634 A CN 201280046634A CN 103827719 B CN103827719 B CN 103827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mentioned
heart yearn
clad
l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66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7719A (zh
Inventor
田中广树
斋藤稔
笠原稔
中岛康雄
新子谷悦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27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7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7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7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02B6/02395Glass optical fibre with a protective coating, e.g. two layer polymer coating deposited directly on a silica cladding surface during fibre manufa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07Optical cables with internal fluted support member
    • G02B6/4409Optical cables with internal fluted support member for rib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104Coating to obtain optical fibres
    • C03C25/1065Multiple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24Coatings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 C03C2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 C03C25/2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3C25/285Acrylic resi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03Optical cables with ribbon struc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着色芯线,其是具备玻璃光纤(2)、包覆上述玻璃光纤的1次包覆层(31)、包覆上述1次包覆层的2次包覆层(32)、以及包覆上述2次包覆层的着色层(5)的光纤着色芯线(1),其中,所述光纤着色芯线的各包覆层在60℃、24小时后的松弛模量为140MPa以下。本发明还涉及光纤带芯线,其是将上述光纤着色芯线多根并置、并利用带树脂一体化而成的光纤带芯线,其中,将所述光纤带芯线在60℃的温水中浸渍90天的情况下,传输损耗的增加量小于0.1dB/km。本发明还涉及光纤光缆,其是使用了上述光纤带芯线的光纤光缆,其中,收纳在所述光纤光缆中的所述光纤着色芯线的偏振模色散特性为以下。

Description

光纤着色芯线、光纤带芯线和光纤光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着色芯线、光纤带芯线和使用该光纤带芯线的光纤光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以波分复用(波長多重通信)为代表的大容量化,对于分散特性、长期可靠性提出了要求。因此,对于光纤光缆而言,也处于必须要针对偏振模色散特性或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使用时的传输损耗的增加量进行管理的状况。
对于光纤,由于受到各种外部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微弯,其传输损耗增加。因此,为了保护光纤免受外部应力的影响,光纤通常被施以由软质层与硬质层的2层结构构成的包覆。在与玻璃光纤接触的内层使用弹性模量比较低的软质树脂来制成缓冲层(下文中称为1次包覆层。),在外层使用弹性模量比较高的硬质树脂来制成保护层(下文中称为2次包覆层。)。通常在1次包覆层中使用弹性模量为0.3Pa~3MPa的树脂、在2次包覆层中使用弹性模量为500MPa~2000MPa的树脂。在1次包覆层和2次包覆层中例如使用以聚氨酯丙烯酸酯系或环氧丙烯酸酯系低聚物为主成分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
在光纤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利用拉丝炉对以石英玻璃为主成分的光纤母材进行加热熔融,进行玻璃光纤的拉丝。接下来,使用涂布模将液态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涂布至拉丝后的玻璃光纤,接下来对其照射紫外线从而使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固化。如此,在光纤的制造工序中,为了防止光纤的强度降低,立即将包覆树脂包覆在拉丝后的玻璃光纤的外周。利用这样的方法,在玻璃光纤上包覆1次包覆层与2次包覆层,由此制造得到光纤。
进一步地,在接下来的工序中,通过在所得到的光纤的外周包覆由着色树脂形成的着色层,来制造光纤着色芯线。着色层的着色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使用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中添加着色剂而成的物质。
下文中,在本说明书中,将利用1次包覆层和2次包覆层包覆玻璃光纤而成的材料称为光纤素线(光フアイバ素線),将在光纤素线的外周进一步包覆由着色树脂形成的包覆层而成的材料称为光纤着色芯线,进一步将在平面上将光纤着色芯线多根并置、并利用带树脂一体化包覆而成的材料称为光纤带芯线。
作为即使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使用光纤素线的情况下也可抑制传输损耗的增加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2次包覆层的松弛模量设定为400MPa以下的方法。
光纤的截面理想情况下为正圆形,但事实上在光纤的截面存在有光纤截面的外形形状与正圆有偏离或偏芯等各种各样的非对称性。该光纤的非对称性是由制造设备或制造条件所致的,因而上述非对称性具有在光纤的一个截面上不会停止而在长度方向连续的倾向。若光在这样的具有非对称性的光纤内传播,则在作为其传播模式的X偏振模式与Y偏振模式的传播速度中产生差异,因而发生分散。其为偏振模色散(Poralization ModeDispersion:PMD)。
关于光纤的偏振模色散,在为了对其进行抑制,已知有在由光纤母材进行拉丝时,通过向光纤赋予特定的扭转而使光纤截面存在的非对称性在长度方向上不连续的方法。从而提出了X偏振模式与Y偏振模式的传播速度大致相等、偏振模色散降低了的光纤及其制造方法。另一方面,在光纤带芯线的截面中,由于厚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为非对称的,因而会产生各光纤所受到的应力在厚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不同的问题。对于各光纤,由于应力的非对称性而处于偏振模色散增大的倾向,在光纤带芯线以及将光纤带芯线集合而成的光纤光缆中,偏振模色散可能会增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8/012926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下述解决手段。
(1)一种光纤着色芯线,其为具备玻璃光纤、包覆上述玻璃光纤的1次包覆层、包覆上述1次包覆层的2次包覆层、以及包覆上述2次包覆层的着色层的光纤着色芯线,该包覆层在60℃、24小时后的松弛模量为140MPa以下。
(2)一种光纤带芯线,其是将上述(1)项所述的光纤着色芯线多根并置、并利用带树脂一体化而成的。
(3)如上述(2)项所述的光纤带芯线,其中,在将上述光纤带芯线在60℃的温水中浸渍90天后,传输损耗的增加量小于0.1dB/km。
(4)一种光纤光缆,其为使用了上述(2)项或(3)项所述的光纤带芯线的光纤光缆,其中,收纳在上述光纤光缆中的上述光纤着色芯线的偏振模色散特性为以下。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可适当参照附图由下述记载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光纤着色芯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光纤带芯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为示出图2所示光纤带芯线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光纤光缆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5为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和损耗模量(E″)=E″/E′)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6为松弛模量与在60℃进行放置的时间的关系图。
图7为2次包覆层与光缆化的光纤带芯线的第2、第3光纤着色芯线的偏振模色散(PMD)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着色芯线,其不易经年劣化,特别是即使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进行使用,其传输损耗也不易增加,并且能够实现偏振模色散降低了的光纤带芯线和光纤光缆。
参照图1对本发明光纤着色芯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对于光纤着色芯线1,使至少2层包覆层3包覆由石英玻璃构成的玻璃光纤2从而得到光纤素线,在该光纤素线的外周进一步包覆有着色层5。玻璃光纤2的外径通常为80μm~125μm。2层包覆层3由1次包覆层31与2次包覆层32构成,均由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形成。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为含有低聚物、稀释单体、光引发剂、链转移剂、添加剂的构成物。1次包覆层31的外径通常为120μm~200μm、2次包覆层32的外径通常为165μm~245μm。着色层5无特别限定,使用在上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中适当添加颜料或染料等着色剂进行着色得到的着色层。该着色层5的外径通常为175μm~255μm。
作为上述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可以举出聚氨酯丙烯酸酯系、环氧丙烯酸酯系、聚酯丙烯酸酯系、硅丙烯酸酯系等的树脂。
上述2次包覆层32中使用的材料例如以在末端具有双键的聚醚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为主成分。并且同样可添加在末端具有双键的反应性单体、光引发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增感剂、润滑剂等。
本发明的光纤着色芯线中,包覆层3在60℃、24小时后的松弛模量为140MPa以下。松弛模量可通过改变低聚物、单体的种类或添加量进行调整。例如可使用分子量小的低聚物。或者可通过提高低聚物内的氨基甲酸酯的比例来提高刚性、增大松弛模量。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松弛模量大是指在应力降低过程中粘弹性物体的应力不易被缓和。另外,关于单体,可通过配合单官能单体、二官能单体、超过二官能的多官能单体并对其量进行调整来进行松弛模量的调整。2次包覆层32的交联点多时,松弛模量增大。即,在大量使用多官能单体的情况下,2次包覆层32具有松弛模量大、应力不易缓和的倾向。为了对其进行改善,只要减少二官能单体或多官能单体的添加量即可。
另外,增加单官能单体的添加量也可减小松弛模量。
作为单官能单体,有PO改性壬基苯酚丙烯酸酯、异冰片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异癸酯、聚乙二醇丙烯酸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
另外,作为二官能、多官能单体,有1-6己烷二丙烯酸酯、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羟甲基二丙烯酸酯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PO改性”是指具有氧化丙烯单元(-CH2-CH(CH3)-O-)的嵌段结构。
上述的松弛模量利用由光纤着色芯线1抽出了玻璃光纤2的管样品进行测定。在对该管样品施以2个以上频率的情况下通过温度时间换算对相应应力进行变换,从而计算出该松弛模量。该测定方法详细内容如下文所述。
接下来参照图2对本发明光纤带芯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光纤带芯线6为将4根上述光纤着色芯线1以平面状平行并置、并利用由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构成的带树脂7一体化包覆而成的构成。作为一例,光纤带芯线6采用宽为1.045mm±0.015mm、高为0.275mm±0.015mm的尺寸,但该尺寸并不限定于上述数值,可适当确定。另外,构成光纤带芯线6的光纤着色芯线1的根数并不限于4根,可适当采用2根、8根、12根等各种根数。
作为带树脂7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例如使用与上述2次包覆层同样的材料。另外,从降低PMD、抑制集合时的摩擦的方面考虑,优选选择弹性模量为700MPa~1500MPa的材料。
该光纤带芯线6中,光纤着色芯线1的包覆层在60℃、24小时后的松弛模量为140MPa以下,光纤带芯线6在60℃的温水中浸渍90天后的传输损耗的增加量小于0.1dB/km。
需要说明的是,光纤带芯线6中,如图3所示,可以沿着各光纤着色芯线1的外周进行带树脂7的包覆,制成在外周具有槽71的类型的的光纤带芯线。
接下来,参照图4对本发明光纤光缆8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作为一例,光纤光缆8为40芯SZ光缆,其为如下构成:分别将每两根上述光纤带芯线6放入到5槽型隔离物81的SZ骨架槽(ス口ット)82内,卷绕加压卷绕带83,利用护套84进行包覆。另外,在隔离物81的截面中央设有抗拉构件85。在隔离物81的外周设置有示踪标记物86,在加压卷绕带83外周的一部分设置有拉绳(引裂紐)87。
上述SZ骨架槽82例如是翻转为290±30°、翻转间距为150±20mm、外径为6.5mm的骨架槽,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数值,可进行适当选择。另外,上述SZ骨架槽82并不限定于5槽类型,可适当选择槽数。进一步地,SZ骨架槽82内的光纤带芯线6的根数也并不限定于2根,该根数可适当选择。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光纤光缆8中,收纳在该光纤光缆8中的状态的光纤着色芯线1的偏振模色散特性为以下。
利用上述的光纤着色芯线1,在60℃、24小时后的松弛模量为140MPa以下,即使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使用,也可将玻璃光纤2与1次包覆层31界面处产生的应力抑制为较小值,传输损耗不易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高温·高湿度是指考虑到光缆使用环境的30℃~70℃、相对湿度80%~100%。
另外,通过使用上述的光纤着色芯线1,能够构成即使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使用传输损耗也不易增加的光纤带芯线6和光纤光缆8。进一步地,能够将收纳在光纤光缆8中的状态的光纤着色芯线1的偏振模色散特性降低至以下。
【实施例】
下面利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使用了光纤着色芯线1的光纤带芯线6、光纤光缆8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示例。
在上述的光纤着色芯线1中,通过改变构成包覆层的材料的种类或混合量来得到松弛模量发生变化的光纤着色芯线1。使用它们来制作光纤带芯线6、光纤光缆8,在60℃的温水中浸渍90天,测定传输损耗的增加量。并且测定收纳在光纤光缆中的状态下的光纤着色芯线1的偏振模色散特性。
接下来,分别对松弛模量的测定方法、60℃下90天的温水试验方法、光纤光缆制造后的偏振模色散特性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松弛模量的测定方法)
松弛模量测定使用动态粘弹性试验装置(TA Instruments社制造RSAIII(商品名))。该方法为利用玻璃化转变领域中分子运动显著增大、弹性模量有较大变化的现象来测定松弛模量的方法。即,其利用了下述现象:树脂从玻璃状态转变为橡胶状态,因此树脂的弹性模量从约1000MPa变为约1MPa,发生了3个数量级的较大变化。
具体地说,首先,对于抽出了玻璃光纤的仅由包覆构成的管包覆样品赋予周期性的变形,测定与之对应的相应应力,从而求出动态粘弹性。同时测定出输入变形与相应应力的相位差。若为完全弹性体,则会没有延迟地产生与变形对应的应答。但是,若存在粘弹性要素,则应答产生延迟。该延迟以损耗角正切值tanδ的形式表现。
通过测定动态粘弹性,能够得到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以及损耗角正切值(tanδ=E”/E’)。
此处,储能模量表示物质的弹性要素;损耗模量表示物质的粘性要素;损耗角正切值为损耗模量除以储能模量的值,其表示弹性要素与粘性要素的平衡。
作为测定结果的一例,实施例2的测定结果见图5。在图5中,对于各温度下测定的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损耗角正切值(tanδ)的值应用温度-时间叠加原理(Time-Temperature-Superposition[TTS]),以60℃为基准温度,使用WLF式(Williams,Landel,Ferry),由改变温度与频率测定出的粘弹性数据定义出表示水平移动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的移位因子Log(aT),制作主曲线。将该主曲线的横轴频率转换为时间,计算出松弛模量。结果见图6。需要说明的是,在动态上较宽的温度范围和频率进行变化而制作的主曲线中,能够计算出从短时间到长时间内的松弛。通过使用该测定方法,即使有温度的变化,也能够使用移位因子计算出松弛模量。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60℃下24小时后的松弛模量的理由是由于假想了光纤光缆制作时的护套后冷却过程,从而在实际上60℃下24小时后的松弛模量与PMD中得到了良好的相关。
光纤素线的松弛模量为将1次包覆层31与2次包覆层32合在一起的包覆层3的松弛模量。此外,光纤着色芯线1的松弛模量为将1次包覆层31与2次包覆层32及着色层5合在一起的包覆层的松弛模量。为了测定松弛模量,将光纤素线浸渍在液氮中,之后抽出玻璃光纤2,从而得到1次包覆层31与2次包覆层32呈一体物形式的包覆层3(管包覆样品)。并且将该管包覆样品固定于拉伸型夹具中,利用下述所示的测定条件测定出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损耗角正切值(tanδ)。光纤着色芯线1的松弛模量使用由进一步包括着色层5的包覆层构成的管包覆样品进行测定。
对于测定条件,设温度范围为-20℃~170℃并以5℃为升温梯度,在5种角频率ω=0.31、0.62、3.14、6.28、31.4rad/sec(频率0.05Hz~5Hz)、变形量0.5~0.7的情况下,连续赋予拉伸方向的静态负荷,同时测定升温过程中与变形对应的应答。需要说明的是,若频率或变形量过大,则管包覆样品会发生断裂,因而选择了该条件。
(温水试验方法)
将使用光纤着色芯线1制造的长度为约1km的光纤带芯线6浸渍在60℃的温水中,测定经过30天后和经过90天后的传输损耗。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设温度为60℃、天数为30天和90天的理由在于,在大致30天时产生传输损耗的增加,其后在90天时传输损耗饱和。传输损耗的测定如下进行测定:使用ANRITSU株式会社制造的光脉冲试验器(OTDR):MW9076B(商品名),利用光反向散射损失系数在长度方向上测定波长1550nm的传输损耗,从而进行测定。并且,在水温上升至60℃并浸渍90天后,在确认到传输损耗的增加量小于0.05dB/km的情况下,判断为相对于使用环境的耐性充分,其结果在表1中表示为“A”。另外,在确认到传输损耗的增加量为0.05dB/km以上且小于0.1dB/km的情况下,判断为相对于使用环境具有耐性,其结果在表1中表示为“B”。另一方面,在确认到传输损耗的增加量增加至0.1dB/km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相对于使用环境无耐性,其结果在表1中表示为“C”。
(偏振模色散特性的测定)
在偏振模色散的测定中,将光纤带芯线6放入到光纤光缆用骨架槽中,在其外周卷绕加压卷绕带,进一步将其卷绕至直径800cm的圆筒,在该状态(护套包覆前)下、以及进一步在其外周包覆护套而制成光纤光缆后,进行测定。测定使用琼斯矩阵分析法。需要说明的是,测定是针对放入到任意槽的最底部的构成光纤带芯线的4根光纤着色芯线1来进行的。另外,在光纤带芯线中,与两端的2根光纤着色芯线相比,中心的2根光纤着色芯线的偏振模色散有增大的倾向,因而将中心的2根(第2芯线、第3芯线)的平均作为偏振模色散值。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对应于波分复用中的通信容量的大容量化,优选偏振模色散值为以下。因而,在确认到偏振模色散值为以下的情况下,其结果在表1中表示为“A”。另一方面,在确认到偏振模色散值大于的情况下,其结果在表1中表示为“C”。
[实施例1-6]
对于实施例1的试验体,如上述图1所示,在由石英玻璃构成的外径125μm的玻璃光纤2的外周形成外径为195μm、弹性模量为0.6MPa的1次包覆层31,在其外周形成外径为243μm、弹性模量为830MPa的2次包覆层32,制作光纤素线。进一步地,在2次包覆层32外周形成着色层5,制作外径为255μm的3层包覆结构的光纤着色芯线1。上述1次包覆层31利用使用了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上述2次包覆层32使用具有丙烯酸-2-乙基己酯作为单体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另外,着色层5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作为着色剂。进一步地,如上述图2或图3所示,将4根上述光纤着色芯线1以平面状平行并置、并利用由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构成的带树脂7进行一体化包覆,制成厚度为约0.32mm、宽度为约1.1mm的4芯光纤带芯线6。进一步地,如上述图4所示,将上述光纤带芯线6各2根分别放入到5槽型SZ骨架槽82内,卷绕加压卷绕带83,并包覆护套84从而得到40芯SZ光缆。SZ骨架槽82使用翻转为290±30°、翻转间距为150±20mm、外径为6.5mm的部件。
实施例2的试验体中,将1次包覆层31的弹性模量调整为0.7MPa、2次包覆层32的弹性模量调整为850MP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
在实施例3的试验体中,将2次包覆层32的弹性模量调整为900MP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
在实施例4的试验体中,将1次包覆层31的弹性模量调整为0.5MPa、2次包覆层32的弹性模量调整为700MPa、外径调整为185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
在实施例5的试验体中,将2次包覆层32的弹性模量调整为950MP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
在实施例6的试验体中,将1次包覆层31的弹性模量调整为0.7MPa、将2次包覆层32的弹性模量调整为900MP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
[比较例1-2]
在比较例1的试验体中,将2次包覆层32的弹性模量调整为1050MPa、将外径调整为185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
在比较例2的试验体中,将2次包覆层32的弹性模量调整为950MPa、将外径调整为185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
对于这些试验体,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光纤素线的松弛模量、光纤着色芯线1的松弛模量、基于将光纤带芯线6在60℃的温水中浸渍30天后和浸渍90天后的温水试验的传输损耗的增加量、以及光纤着色芯线1与光纤光缆8的护套包覆前后的偏振模色散特性的测定。其结果列于表1。
如由表1所示的结果所明确,各实施例1-6的试验体中,上述光纤着色芯线1的包覆层在60℃、24小时后的松弛模量为140MPa以下,即使将使用了光纤着色芯线1的光纤带芯线6在60℃的温水中浸渍30天,传输损耗也不增大,进而即使在60℃的温水中浸渍90天,传输损耗也小于0.1dB/km。进一步地,光纤光缆(护套包覆后)的偏振模色散特性被抑制在了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松弛模量为42MPa以下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侧压特性的弊病,因而优选松弛模量大于42MPa。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光纤着色芯线1的松弛模量大于140MPa、为208MPa,将使用其的光纤带芯线6浸渍在60℃的温水中的情况下,在30天时传输损耗的增加量为0.1dB/km;在60℃的温水中浸渍90天的情况下,传输损耗的增加量为0.26dB/km。进一步地,光纤光缆(护套包覆后)的偏振模色散特性大于
在比较例2中,光纤着色芯线的松弛模量大于140MPa、为160MPa,将使用其的光纤带芯线6浸渍在60℃的温水中的情况下,在30天时传输损耗的增加量为0.07dB/km;在60℃的温水中浸渍90天的情况下,传输损耗的增加量为0.19dB/km。进一步地,光纤光缆(护套包覆后)的偏振模色散特性大于
图7为示出光纤光缆(护套包覆后)的第2芯线、第3芯线的偏振模色散特性的平均值与光纤着色芯线的松弛模量的关系的曲线图。
如图7所示,光纤着色芯线的松弛模量与光纤光缆(护套包覆后)的第2芯线、第3芯线的偏振模色散特性具有相关关系,通过使光纤着色芯线的松弛模量为140MPa以下,在收纳于光纤光缆中的状态下,可使光纤着色芯线的偏振模色散特性为以下。
如上所述,光纤着色芯线1的包覆层的松弛模量为140MPa以下时,将使用其的光纤带芯线在60℃的温水中浸渍90天的情况下的传输损耗的增加量可以小于0.1dB/km,进一步地,使用其的光纤光缆的偏振模色散特性可以为以下。
尽管使用该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申请人认为,只要没有特别指定,申请人的发明并不限定于说明的任何细节,应该在不违反所附权利要求中示出的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宽泛的解释。
本申请基于2011年12月27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特愿2011-286787并主张其优先权,将其内容作为本说明书记载的一部分,并将其以参考的形式并入到本文中。
【符号的说明】
1 光纤着色芯线
2 玻璃光纤
3 包覆层
5 着色层
6 光纤带芯线
7 带树脂
8 光纤光缆
311 次包覆层
322 次包覆层

Claims (4)

1.一种光纤着色芯线,其特征在于,其为具备玻璃光纤、包覆上述玻璃光纤的1次包覆层、包覆上述1次包覆层的2次包覆层、以及包覆上述2次包覆层的着色层的光纤着色芯线,将上述1次包覆层与上述2次包覆层及上述着色层合在一起的包覆层在60℃、24小时后的松弛模量为140MPa以下,
所述松弛模量为如下得到的值:对于将上述1次包覆层与上述2次包覆层及上述着色层合在一起的包覆试样,从所述包覆试样抽出所述玻璃光纤得到仅由包覆构成的管包覆样品,使用动态粘弹性试验装置,设温度范围为-20℃~170℃并以5℃为升温梯度,在5种角频率ω=0.31、0.62、3.14、6.28、31.4rad/sec、变形量0.5~0.7的条件下,对所述管包覆样品连续赋予拉伸方向的静态负荷,同时测定与升温过程中的变形对应的相应应力,从而求出动态粘弹性,由该动态粘弹性,得到各温度下测定的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以及损耗角正切值(tanδ=E”/E’),对于上述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损耗角正切值(tanδ)的值应用温度-时间叠加原理,以60℃为基准温度,使用WLF(Williams,Landel,Ferry)式,由改变温度与频率测定出的粘弹性数据定义出表示水平移动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的移位因子Log(aT),制作主曲线,将该主曲线的横轴频率转换为时间,由此计算出上述松弛模量。
2.一种光纤带芯线,其特征在于,其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着色芯线多根并置、并利用带树脂一体化而成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带芯线,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光纤带芯线在60℃的温水中浸渍90天的情况下,传输损耗的增加量小于0.1dB/km。
4.一种光纤光缆,其为使用了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带芯线的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收纳在所述光纤光缆中的所述光纤着色芯线的偏振模色散特性为0.1ps/√km以下。
CN201280046634.XA 2011-12-27 2012-11-28 光纤着色芯线、光纤带芯线和光纤光缆 Active CN103827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6787A JP5255690B2 (ja) 2011-12-27 2011-12-27 光ファイバ着色心線、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2011-286787 2011-12-27
PCT/JP2012/080673 WO2013099500A1 (ja) 2011-12-27 2012-11-28 光ファイバ着色心線、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7719A CN103827719A (zh) 2014-05-28
CN103827719B true CN103827719B (zh) 2017-02-15

Family

ID=48696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6634.XA Active CN103827719B (zh) 2011-12-27 2012-11-28 光纤着色芯线、光纤带芯线和光纤光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91769B2 (zh)
JP (1) JP5255690B2 (zh)
CN (1) CN103827719B (zh)
BR (1) BR112014015884A8 (zh)
WO (1) WO20130995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76015A (ja) * 2014-03-17 2015-10-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着色心線
KR20170068482A (ko) * 2014-10-17 2017-06-19 스미토모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섬유 심선 및 광섬유 테이프 심선
JP6554875B2 (ja) 2015-04-01 2019-08-0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US9645340B2 (en) * 2015-04-01 2017-05-09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fiber cable
WO2018062364A1 (ja) 2016-09-30 2018-04-0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着色心線、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および光ファイバ着色心線の製造方法
JP6841837B2 (ja) * 2016-09-30 2021-03-10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リボ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WO2020255835A1 (ja) * 2019-06-19 2020-12-2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
JP2021182040A (ja) * 2020-05-18 2021-11-2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ファンインファンアウト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ファンインファンアウ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2992A (en) * 1989-05-15 1990-10-16 At&T Bell Laboratories Optical transmission media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JP2003322775A (ja) 2002-04-30 2003-11-1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素線
WO2004025346A1 (ja) 2002-09-11 2004-03-25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Ltd. 低偏波モード分散特性の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及びその心線の動的粘弾性測定法
US20110059236A1 (en) 2006-03-23 2011-03-1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ptical fiber
JP5220279B2 (ja) 2006-03-23 2013-06-2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素線
JP2007272060A (ja) 2006-03-31 2007-10-1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リボン芯線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2007322893A (ja) 2006-06-02 2007-12-1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心線とその評価方法
JPWO2008012926A1 (ja) 2006-07-28 2009-12-1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
JP5202943B2 (ja) 2006-08-10 2013-06-0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
WO2008029488A1 (en) 2006-09-08 2008-03-13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ptical fiber core and optical fiber tape core
JP2008164773A (ja) 2006-12-27 2008-07-1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グレーティング光ファイ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24744A (ja) 2007-03-08 2008-09-2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心線
WO2009025041A1 (ja) 2007-08-22 2009-02-26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光ファイバリボン芯線
JP2009222855A (ja) 2008-03-14 2009-10-0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心線
JP2010217800A (ja) 2009-03-19 2010-09-3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
JP5356944B2 (ja) * 2009-07-30 2013-12-04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接続部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モジュール
JP5323664B2 (ja) 2009-12-17 2013-10-2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心線
JP2012018258A (ja) 2010-07-07 2012-01-2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心線
JP4865891B1 (ja) 2010-07-22 2012-02-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素線、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5041450B2 (ja) 2010-11-24 2012-10-0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着色心線
JP5027318B2 (ja) 2011-02-04 2012-09-1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心線
JP5294357B2 (ja) * 2012-02-15 2013-09-1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着色心線、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4015884A2 (pt) 2017-06-13
CN103827719A (zh) 2014-05-28
JP2013134477A (ja) 2013-07-08
US20140301704A1 (en) 2014-10-09
JP5255690B2 (ja) 2013-08-07
BR112014015884A8 (pt) 2017-07-04
WO2013099500A1 (ja) 2013-07-04
US9291769B2 (en) 2016-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7719B (zh) 光纤着色芯线、光纤带芯线和光纤光缆
CN103946729B (zh) 用于模分多路复用的少模光纤
AU2018401778B2 (e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lexible optical fiber ribbon and said ribbon.
CN104536085B (zh) 一种细径保偏光纤
CN100580493C (zh) 带状光缆
CA2642016C (en) Fiber optic cable having a dry insert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6094103B (zh) 一种光纤用抗弯折复合材料及一种光纤着色用复合材料
US20140226941A1 (en) Colored optical fiber, optical fiber ribbon, and optical fiber cable
CN102099711A (zh) 抗微弯光纤
CN109642980A (zh) 直径减小的光纤和制造方法
CN109121432A (zh) 低弯曲损耗光纤
JP5041450B2 (ja) 光ファイバ着色心線
RU2690984C2 (ru) Оптоволоконная жила и оптоволоконный ленточный сердечник
CN107111053A (zh) 多芯光纤
CN107076945A (zh) 光纤芯线及光纤带芯线
CN104272150A (zh) 模式延迟受管理的少模光纤链路
CN109100841A (zh) 光纤及光纤带
WO2020045372A1 (ja) 識別マーク付光ファイバ心線、識別マーク付光ファイバ心線の製造方法
CN107111052A (zh) 多芯光纤
CN108027474A (zh) 多芯光纤、多芯光缆以及光纤传输系统
CN100424529C (zh) 一种低弯曲损耗的超细低水峰光纤
CN105607180B (zh) 一种抗静电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3907A (zh) 抗弯曲的多模光纤和光学系统
CN106371166A (zh) 一种混合型多芯光纤
CN105652367B (zh) 一种弯折不敏感光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