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7609A - 冷藏库 - Google Patents
冷藏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27609A CN103827609A CN201280046847.2A CN201280046847A CN103827609A CN 103827609 A CN103827609 A CN 103827609A CN 201280046847 A CN201280046847 A CN 201280046847A CN 103827609 A CN103827609 A CN 1038276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enser
- freezer
- machine room
- refrigerant piping
- blower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28D1/047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3—Vibr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 F28D2021/007—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3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obliquely
- F28F1/36—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obliquely the means being helically wound fins or wire spira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5/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 F28F2265/3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for preventing vib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将冷凝器(4)的制冷剂配管(4a)螺旋缠绕成椭圆形,该螺旋缠绕的中心形成相对于风机(5)主轴在铅垂方向蛇行的形状。另外,用橡胶制的连结部件(9)连结制冷剂的入口(4c)和出口(4d),连结部件(9)发挥吸收冷凝器(4)的振动的防振橡胶的作用。另外,连结部件(9)抑制振动,也具有入口(4c)和出口(4d)的相对定位的作用,无需定位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藏库,其利用风机对冷凝器和压缩机进行空冷(空气冷却),装载有价廉且能简单地抑制冷凝器的噪音和振动的固定部件。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冷藏库,其利用风机对冷凝器与压缩机进行空冷,装载有能够收纳于狭窄的空间中,且有效地散热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基于节能的观点,在家用冷藏库中,除了粘贴在壳体外轮廓内侧从壳体外轮廓自然空冷的冷凝器外,还并用通过风机进行空冷的冷凝器。但是,在家用冷藏库中,基于节省空间的观点,冷凝器主体和风路的大小受到制约。由此,与改善空气的循环提高散热能力的技术的同时,在冷藏库主体上的固定方法、和抑制因与外罩的接触所产生的噪音和振动的技术很重要。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其牢固,且不与其他部件接触,采用一种抑制振动以减少噪音的结构。例如,采用与由树脂成型品构成的固定板卡合实质上形成一体,在临时固定于主体的状态下将规定部位固接于主体侧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家用冷藏库中,基于节省空间的观点,冷凝器主体和风路的大小受到制约,且风路有可能因室内灰尘附着等而堵塞。
因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节省空间和灰尘附着的冷凝器的设计。
特别是采用在制冷剂配管的外周成螺旋状卷绕由带板构成的翅片而成的螺旋翅片管型冷凝器。采用其的原因是因为其灰尘难以附着而且能够比较自由地设定形状,将其设置于家用冷藏库等狭窄的机械室内以用于获得高的散热能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现有的冷藏库。
图9是现有的冷藏库的下部机械室的后视图,图10是现有的冷藏库的冷凝器周边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9至图10中,机械室100形成于冷藏库主体的背面下部。在机械室100中设置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和散热风扇103等。
冷凝器102形成制冷循环的一环,通过在蛇形形成的制冷剂管102a的两面焊接作为散热翅片的金属丝102b并做成平板状,将其重叠成三层而构成。冷凝器102在机械室100的背部隔着固定板104安装于冷藏库主体。该固定板104是喷射成型的合成树脂成型体,是沿着冷凝器102的平面大小的板状体。在固定板104的板面中央上方设置有用于临时固定在外箱后板(未图示)上的钩合部104a。从固定板104的左右的上端部至下方部,突出设置有保持各层的间隔地卡止蛇形形成的三层制冷剂管102a的左右弯曲部102d的多个卡止肋104b。另外,在固定板104两侧的上方部设置有将冷凝器102与固定板104一同固接在主体侧的固定部104c。
在固定部104c,一体地形成有将固定板104本身固定在外箱后板(未图示)的螺丝用通孔104d和卡止固接制冷剂管102a的金属制的卡止钩106的卡合片104e。在卡止钩106形成有:制冷剂管102a的卡止部106a;和穿透设置有与固定部104c的卡合片104e卡合的螺丝用的通孔的基部106b。而且,在与固定板104的一侧部的冷凝器102的入口管102c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突出成型的管支承部104f。
当将冷凝器102固定在主体侧时,预先将制冷剂管102a两侧的弯曲部102d附近的直线部嵌入到固定板104两侧的上下的卡止肋104b中。由此,在固定板104上组装冷凝器102从而在实质上形成一体。利用固定板104的钩合部104a,将该冷凝器102和固定板104的组装单元卡止并定位在外箱后板(未图示)的钩部分并临时固定。之后,使卡止部106a与制冷剂管102a卡合,用螺丝用通孔104d将使基部106b滑动地与固定板104的固定部104c卡合的卡止钩106、与固定部104c一同螺丝固定在外箱后板(未图示)。由此将冷凝器102固定在主体侧。
而且,将冷凝器102的入口管102c夹在金属制的支承件107中,在定位状态下按压保持。接着,通过管支承部104f,利用螺丝紧固在位于外箱后板(未图示)背面的隔热材料侧的角加强板108。根据该结构,固定冷凝器102的入口侧,将另一侧的固定板104下方固定在外箱后板(未图示)上,从而将冷凝器102与固定板104一同牢固地固定在主体侧。而且,利用支承件107隔着固定板104将冷凝器的入口管102c固定在主体侧的角加强板108,由此,能够牢固地固定容易受到压缩机101的振动影响的入口管102c。在入口管102c部分吸收来自压缩机101的振动,使其不会传递到循环下游侧的制冷剂管102a部分,所以结合固定板104对制冷剂管102a的各部分的固定,能够大幅减少冷凝器102的振动,抑制噪音的发生。能够抑制制冷剂管102a的振动发生。
但是,在现有的冷藏库的结构中,需要具有与冷凝器102相等的投影面积的大的作为树脂部件的固定板104,固定板104与冷凝器102越一体化,越需要牢固地固定。因此,必须固定冷凝器102的各处,所以也需要大量的安装所需的卡止钩106和螺丝等小的部件。因此,存在如下问题:材料费和单元的组装工时、以及在冷藏库主体上的安装工时增加,结果就变成使用者不容易想买的商品。另外,因部件的大型化和部件数量的增加相应地需要安装空间。因此,如果冷藏库主体的设置空间增大,冷藏库的箱内容积缩小,则也直接导致使用性的下降。而且,各个部件的安装差异也增大,与周围部件的接触的可能性增大,也有噪音等导致品质下降这样的问题。
另外,由于是通过固接于冷藏库主体来抑制制冷剂管102a和入口管102c的振动的结构,所以管的振动直接传到冷藏库主体。因此,有可能发生因冷藏库主体的振动、冷藏库门的共振引起的噪音和箱内食品碰撞等问题。
因此,存在如下课题:缩小并减少固定板104和卡止钩106等固定部件,减少卡止肋104b等与冷凝器102的接点、以及螺丝用通孔104d等与冷藏库主体的接点,由此兼顾使用性和品质。
本发明就是用于解决现有的课题,其目的在于,采用最大限度地控制部件数量和组装以及安装工时,且具有防振防音功能的固定机构,从而提高品质,同时提供价廉、节省空间且使用性高的冷藏库。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现有的冷藏库。
图11是现有的冷藏库的下部机械室的纵截面图,图12是现有的冷藏库的下部机械室的横截面图。
如图11所示,冷藏库的下部机械室110的上表面形成有贮藏室(未图示)的隔热壁111,在下表面形成有底板112。在下部机械室110内设置有冷凝器113和对该冷凝器113进行空冷的风机114。具有下部机械室110的冷藏库的壳体由支脚115支承。
此处,冷凝器113由在制冷剂配管116卷绕带状的翅片117的螺旋翅片管构成,将制冷剂配管116在同一平面上弯曲成蛇行状而形成。
一般而言,在将由螺旋翅片管构成的冷凝器113的制冷剂配管116在同一平面上弯曲成蛇形状而形成的情况下,以最小弯曲半径R弯曲以使制冷剂配管116的间隔变得最小。而且,以使在制冷剂配管116卷绕带状翅片117时的翅片间距离(以下称作翅片间距)向下风侧去变小的方式变化。
另外,风机114设置于下部机械室110的背面侧,从设置于底板112的多个吸气口118、和设置于下部机械室110前表面的吸气口119吸引外部空气,对冷凝器113进行空冷。以使设置于底板112的吸气口118的个数向下风侧去减少的方式变化。
如图12所示,在下部机械室110的风机114的上风侧设置有:贮存贮藏室(未图示)内的除霜水的蒸发盘120和加热贮存在蒸发盘120内的水的浸渍配管121。在下部机械室110的风机114的下风侧配置有压缩机122,在压缩机122的下风侧形成有排气口123。此外,下部机械室110内由分隔壁124划分。
此处,一边冷却冷凝器113一边通过的空气被分隔壁124集中在蒸发盘120的上部后,通过风机114冷却压缩机122后从排气口123向外部排出。此时,蒸发盘120的周边被因与冷凝器113热交换而变热的空气干燥,由此促进贮存于蒸发盘120的水的蒸发。
下面,对以如上方式构成的现有的冷藏库的动作进行说明。
增大冷凝器113上风侧的翅片间距,且增加吸气口118的上风侧的个数。根据该这种结构,冷凝器113上风侧的风路阻力减少,且下风侧的风路阻力相对增大。由此,从排气口123排出的空气向下风侧的吸气口118的近路(shortcut)得到抑制。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利用离风机114远的冷凝器113上风侧的热交换能力。
另外,将冷凝器113与压缩机122设置在同一风路内,使用一边冷却冷凝器113一边通过的空气,能够同时冷却压缩机122。
但是,如上述现有技术那样在冷藏库的下部机械室110的情况下,必须冷却在高度限制严格的场所平面地形成的冷凝器113。因此,抑制从排气口123排出的温度较高的空气从冷凝器113下风侧的吸气口118再次被吸入的近路非常重要。如果发生近路,就会发生冷凝器113的散热能力明显下降,消耗电力量增大等问题。
但是,在现有的冷藏库的结构中,为了降低冷凝器113的风路阻力,通过增大下风侧的翅片间距来降低单位长度的散热能力。因此,为了确保必要的散热能力,必须延长制冷剂配管116,所以存在冷凝器113所占空间扩大的问题。
另外,在冷藏库下部,冷凝器113专用地配置有被隔热壁111和底板112夹着的平坦的下部机械室110,由此缩小贮藏室的正面宽度(間口),也存在使用者的使用性变差的问题。
而且,在现有的冷藏库的结构中,缩小冷凝器113下风侧的翅片间距,并且减少吸气口118的数量。因此,存在灰尘附着在冷凝器113下风侧的吸气口118附近,吸气口118在短时间堵塞的问题。如果冷凝器113下风侧的吸气口118堵塞,则从上风侧流入的空气与冷凝器113热交换并且温度升高,所以冷凝器113的冷凝温度升高,成为消耗电力量增大的原因。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设置专用的机械室,配置散热能力高的冷凝器,能够长期确保其散热能力的冷藏库。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14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921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本发明的冷藏库,在背面侧具有机械室,在机械室内具有:螺旋翅片管型冷凝器;作为送风回路的主要的驱动源的风机;和使制冷剂在冷却冷藏库的冷却系统中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将制冷剂配管螺旋缠绕成椭圆形,螺旋缠绕形成为中心相对于风机的主轴在铅垂方向蛇行的形状,用橡胶制的连结部件连结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部分的制冷剂配管。
由此,连结部件发挥吸收冷凝器的振动的防振橡胶的作用,所以能够抑制冷凝器的振动。另外,连结部件也具有入口和出口的相对定位的作用,所以无需定位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另外,橡胶的安装不使用螺丝等附加部件,所以也能削减组装工时,无论连结部件如何都能够安装在冷藏库主体上,所以也能削减安装工时。
另外,本发明的冷藏库,在背面侧具有机械室,在机械室的内部具有:螺旋翅片管型冷凝器;作为送风回路的主要的驱动源的风机;和使制冷剂在冷却冷藏库的冷却系统中循环的压缩机。另外,冷凝器,将制冷剂配管螺旋缠绕成椭圆形配置,并且螺旋缠绕形成为中心相对于风机的主轴在铅垂方向蛇行的形状。而且,螺旋形状的螺旋面与上述机械室的底面所成的角度在上风侧比下风侧大。
由此,能够缩小冷凝器的进深方向和宽度方向,所以能够设置在与压缩机相同的机械室内。另外,在宽度方向上缩小,由此,风通过冷凝器的距离缩小,所以能够抑制风路阻力。另外,能够设置与机械室高度相同高度的吸气口,同时,冷凝器下风的制冷剂配管的密度变小,所以能够抑制灰尘附着所引起的堵塞,长期确保冷凝器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背面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连结部件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连结部件的减振效果的波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背面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背面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凝器的详细立体图。
图7是图6的7-7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背面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现有的冷藏库的下部机械室的背面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冷藏库的冷凝器周边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现有的冷藏库的下部机械室的纵截面图。
图12是现有的冷藏库的下部机械室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背面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连结部件的平面图。
在图1中,冷藏库1具有:壳体2、设置于壳体2上部的上部机械室3、冷凝器4、风机5和压缩机6。在上部机械室3中,从上风侧依次设置冷凝器4、风机5、压缩机6,通过驱动风机5吸引冷藏库1上部的空气7,将冷凝器4和压缩机6空冷。另外,风机5安装于固定部件8,固定部件8将上部机械室3内的风路分成风机5的上风侧空间和下风侧空间。
此处,冷凝器4由在制冷剂配管4a卷绕带状翅片4b而成的螺旋翅片管构成,将制冷剂配管4a螺旋缠绕成椭圆形而形成。使螺旋的中心相对于风机5的轴蛇行,从而能够使冷凝器4的高度与压缩机6相等。这样,不必设置冷凝器4专用的机械室空间,就能在为压缩机6而设的上部机械室3内排列设置冷凝器4。
另外,包括:位于制冷剂配管4a的最上游的入口4c、和位于制冷剂配管4a的最下游的出口4d。入口4c和出口4d由橡胶制的连结部件9相互连结。此时,调节制冷剂配管4a的弯曲尺寸,入口4c与出口4d的距离设计成制冷剂配管4a直径的7~15倍。
另外,冷凝器4利用安装于从连结部件9至翅片4b的制冷剂配管4a的金属制的夹持件(clamper)10,螺丝固定在设置于机械室内壁的螺丝安装轮毂12上,以悬空的状态被固定。夹持件10隔着卷绕于制冷剂配管4a的橡胶垫11以紧固橡胶垫11的方式被螺丝固定。夹持件10也可以由树脂形成。
在此情况下,由于夹持件10不会损伤制冷剂配管4a,所以使夹持件10其本身具有弹性,或者在夹持件10与机械室内壁之间设置有防振结构。这样,就不需要橡胶垫11,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部件数量,形成简单的设计。此外,将夹持件10固定于上部机械室3的内壁的方法并不限于螺丝固定。也可以采用通过设置孔并插入到上部机械室3内壁的轮毂12中,或者设置爪并插入到上部机械室3内壁的切口中等一个动作来安装的结构。由此,能够进一步削减安装工时,而且不再需要螺丝这样的旋转体,所以能够抑制安装差异,也能抑制与周边的碰撞。
如图2所示,连结部件9包括:抓持制冷剂配管4a的两个配管抓持部9a;和在两端具有两个配管抓持部9a的连结部9b。配管抓持部9a包括:用于抓持制冷剂配管4a的孔9c;和在孔9c中贯通制冷剂配管4a的切口9d。此处,以切口9d与连结部件9b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θ是锐角(θ<90°,优选θ<80°)的方式来设计切口9d。而且,孔9c的内径设计成比制冷剂配管4a的外径小,且制冷剂配管4a成为压入的状态。另外,切口9d的前端部9e采用圆角或者进行倒角。
此处,连结部件9使用乙丙橡胶、硅橡胶、氯化丁基橡胶等耐热性好,且硬度为40~90度,优选50~70度的橡胶。
下面,对以如上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动作进行说明。
压缩机6运转后,制冷循环的制冷剂被压缩,通过与压缩机6的排出口连接的排出制冷剂配管13,从入口4c被导入到冷凝器4。在冷凝器4中散热后的制冷剂从出口4d向设置于冷藏库外壁内部的内部制冷剂配管14流出。此时,因压缩机6的运动振动和所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脉动,排出制冷剂配管13和冷凝器4发生振动。产生因与周围部件接触而引起的噪音,或者引起配管弯曲部和焊接部的疲劳,成为导致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中,冷凝器的入口4c和出口4d用橡胶制的连结部件9连结,所以连结部件9吸收振动,所以能够抑制冷凝器4的振动。图3表示安装连结部件9时和未安装连结部件9时出口4d的振幅。如图3所示,通过安装连结部件9,能够抑制冷凝器4的最大振幅,能够对可使用的所有频率降低振幅。此处,入口4c与出口4d的距离是制冷剂配管4a直径的7~15倍,所以连结部件9必然增大,重量也增加。因此,能够获得与使用大的防振橡胶相同的效果。
例如,制冷剂配管4a的直径是5mm,入口4c与出口4d的距离是50mm。在此情况下,例如重量与宽10mm、厚5mm的连结部件9相等的防振橡胶的宽为15mm、厚8mm在入口4c和出口4d中各需要一个。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实现抑制振动且节省空间的高品质商品。
另外,冷凝器4通过将制冷剂配管4a螺旋缠绕成椭圆形而形成,具有弹性,所以具有减振的效果。因此,原来出口4d的振幅小,所以将出口4d与入口4c连结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入口4c的振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入口4c处振动被连结部件9抑制的部位,隔着橡胶垫11安装夹持件10。因此,在冷凝器4与上部机械室3的内壁连接之前,具有双重的防振结构。因此,能够抑制振动从冷凝器4向壳体2传递,减少发生壳体2的振动和冷藏库门(未图示)的振动、和由此产生的噪音和箱内食品碰撞等的可能性。而且,将冷凝器4的固定部位仅位于夹持件10中,能够将振动传递路径控制在最小,也能减少安装工时,廉价地提供品质高的商品。
连结部件9使用硬度是40~90度,优选50~70度比较硬的材料,所以连结部件9的杨氏模量高。因此,配管抓持部9a的抓持力增高。在冷凝器4到达冷藏库工厂之前,和冷藏库到达使用者手中之前,船和货车运输、转载等对其施加大的冲击。此时,为了使连结部件9不从冷凝器4上脱落,最低也要求在施加与冷凝器4的重量相等的外力也不会脱落。
靠抓持部的板厚和宽度尺寸也能提高抓持力,但是为了增大抓持力,要增大尺寸。因此,在获得硬度所需的抓持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节省空间。橡胶的硬度由添加剂的分配来决定,所以提高其硬度,材料费也不会增加。另一方面,因提高硬度,减振性有可能下降,但是,根据发明人的实验,确认了在硬度达到90度之前,几乎不会影响减振效果(参照图3)。
而且,以切口9d与连结部9b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θ是锐角(θ<90°,优选θ<80°)的方式来设计切口9d。因此,张应力作用于连结部件9时,配管抓持部9a旋转而切口9d向外侧移动时,制冷剂配管4a的抓持力下降,能够抑制连结部件9从冷凝器4脱落。此外,在压缩应力发挥作用时,配管抓持部9a的旋转是包进制冷剂配管4a的方向,所以不必担心脱落。此时,孔9c的内径被设计成比制冷剂配管4a的外径小,所以制冷剂配管4a变成压入到配管抓持部9a的状态。因此,配管抓持部9a的压缩应力也被加在抓持力上,所以抓持力增强,同时,与制冷剂配管4a的摩擦力也增大。因此,能够抑制配管抓持部9a的旋转,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张应力施加在连结部件9上时脱落的危险性。
另外,冷凝器4根据其形状,其本身具有弹性,特别是左右方向的尺寸差异大,成型后也承受在入口4c与出口4d之间扩大的方向(制冷剂配管4a伸长的方向)上的外力。连结部件9抑制这种情况,防止与周边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机械室侧面)的碰撞。连结部件9的长度方向的伸长大体分为:配管抓持部9a的旋转与打开和单纯拉伸所引起的伸长、连结部9b的单纯拉伸所引起的伸长。但是,也因形状而异,后者大概是前者的1/10左右,所以如上所述,提高配管抓持力的方法,对于精度良好地限制入口4c与出口4d之间的尺寸非常有效果。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并非将连结部9b设置成连结配管抓持部9a的中心的直线状,也能够以成为配管抓持部9a的切线方向的方式,形成于连结部件9的上方。由此,承受作用于连结部件9的张应力并旋转的配管抓持部9a的外侧部分变小,所以能够缩小旋转角度,能够进一步降低抓持力对于张应力下降的程度。
另外,切口9d的前端部9e通过圆角或者倒角形成角。因此,制冷剂配管4a的插入性提高,所以能够减少组装工时,抑制商品价格。另一方面,如果不对孔9c侧的角倒角,就几乎不会影响连结部件9的脱落。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凝器4为,将制冷剂配管4a螺旋缠绕成椭圆形,形成其螺旋缠绕的中心相对于风机5的主轴在铅垂方向蛇行的形状。制冷剂的入口4c和出口4d用橡胶制的连结部件9连结,所以连结部件9发挥吸收冷凝器4的振动的防振橡胶的作用,所以能够抑制冷凝器4的振动。另外,连结部件9也具有入口4c与出口4d的相对定位的功能,所以不需要定位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另外,连结部件9能够确保所需的抓持力,所以安装不使用螺丝等附加部件,所以能够削减组装工时,无论连结部件如何都能够安装在冷藏库主体上,所以也能削减安装工时。
另外,具有夹持件10,该夹持件10在比制冷剂配管4a的翅片4b更靠上游的位置隔着橡胶垫抓持制冷剂配管4a,且能够以吊在机械室内壁上的状态固定制冷剂配管4a。此外,在比夹持件10抓持部更靠上游的位置配置有入口4c的连结部件9抓持部。由此,在与安装于冷藏库主体上相比更靠上游的位置,连结部件9吸收冷凝器4中最大的入口4c的振动,所以能够抑制振动向冷藏库主体传递。连结部件9也与振动最小的出口4d相连,所以使其静止的力发生作用,所以能够获得比安装在配管的一处的现有的防振橡胶高的吸振效果。
另外,连结部件9的橡胶硬度为40~90度,由此,能够获得高的抓持力,所以在冷凝器4和冷藏库1运输时等大的振动和冲击下,也不用担心从制冷剂配管4a上脱落。因此,无需将连结部件9固定于制冷剂配管4a的另外部件。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与组装工时。另外,40~90度之间的橡胶也具有足够的吸振所需的弹性,所以不会妨碍冷藏库运转时的振动抑制效果。
另外,连结部件9是制冷剂配管4a的直径的7~15倍,由此,即使不将连结部件9的板压做薄,或者增大宽度,也能确保吸振所需的足够重量。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部件小型化的效果。
另外,连结部件9的配管抓持部9a包括用于安装于制冷剂配管4a的切口9d,切口9d朝向冷凝器4的内侧。此外,设置于配管抓持部9a的孔9c的内径比制冷剂配管4a的外径小。由此,在张应力施加于连结部件9,切口9d向冷凝器4的外侧旋转时,也能确保所需的抓持力。另外,使孔9c的内径比制冷剂配管4a的外径小,变成压入状态,能够进一步提高抓持力。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背面分解立体图。
此外,对于能够适用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和同样的技术思想的部分,省略其说明。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组合本实施方式来实施,只要没有问题,就能组合应用。
在图4中,冷藏库21包括:冷藏库21的壳体22;和设置于壳体22下部的下部机械室23。在下部机械室23中,从上风侧依次设置冷凝器4、风机5、压缩机6,通过驱动风机5来吸引冷藏库上部的空气7,由此将冷凝器4和压缩机6空冷。
另外,风机5安装于固定部件8,固定部件8将下部机械室23内的风路区分成风机5的上风侧空间23a和下风侧空间23b。
构成下部机械室23底面的底板30,在其左右的两边用螺丝等与壳体22牢固地连结,在冷藏库跟前侧的一边与壳体22之间具有缝隙31。但是,缝隙31的下风侧空间部分用胶带等空气密封材料32,形成空气无法通过的结构。
封闭下部机械室23的机械室罩33,具有吸气口33a和排气口33b,用于将空气7导入到下部机械室23。此外,吸气口33a和排气口33b并不仅设置于机械室罩33,也可以设置于形成上部机械室(未图示)的侧面部的壳体(未图示)的侧面上里侧部。
此处,冷凝器4由在制冷剂配管4a卷绕带状翅片4b而成的螺旋翅片管构成,将制冷剂配管4a螺旋缠绕成椭圆形而形成。使螺旋的中心相对于风机5的轴蛇行,从而能够使冷凝器4的高度与压缩机6相等。这样,不设置冷凝器4专用的机械室空间,就能够在为压缩机6而设的下部机械室23内排列设置冷凝器4。
另外,冷凝器4的入口部和出口部用连结部件9连结。而且,利用安装于从连结部件9至翅片4b的制冷剂配管4a的金属制的夹持件10,螺丝固定在设置于机械室内壁的螺丝安装轮毂(未图示)中,在悬空状态下固定。夹持件10隔着卷绕于制冷剂配管4a的橡胶垫11以紧固橡胶垫11的方式被螺丝固定。
下面,对以如上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动作进行说明。
与压缩机6的运转联动,驱动风机5。因风机5的驱动,被固定部件8分隔的有冷凝器4的上风侧空间23a变成负压,吸引外部的空气。然后,有压缩机6的下风侧空间23b变成正压,将下部机械室23内的空气从排气口33b向外部排出。此时,并非仅从吸气口33a,也从缝隙31导入空气7。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凝器4处于悬空状态,所以导入来自缝隙31的空气17,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散热。而且,吸气部位被分为下部机械室23的前面与后面,而排气部位仅在后面,所以通过吸气口33a和排气口33b的空气7的流量产生差异。因此,能够抑制从排气口33b排出的空气原封不动地从吸气口33a吸入的近路(短路)。如果发生近路,则机械室空气就会变得过热,所以散热效率下降,同时风机5和压缩机6的可靠性下降。因此,本实施方式是容易吸入外部新鲜空气的结构,能够抑制机械室的温度升高,提供可靠性高的商品。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藏库的背面配置下部机械室23,在下部机械室23内,螺旋翅片管型的冷凝器4从机械室侧面悬空地设置。另外,还具有从构成机械室底面的底板30和设置于机械室罩33上的吸气口33a导入空气7,从设置于机械室罩33的排气口33b排出空气7的结构。根据该结构,使冷凝器4周围的空气7顺利流动,并且抑制空气7的近路,从而能够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提高节能性。
(第3实施方式)
图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冷凝器的详细图,图7是图6所示的6-6截面图。
在图5至图7中,冷藏库51包括:壳体52、和设置于壳体52下部的下部机械室53、冷凝器54、风机55、压缩机56。在下部机械室53中,从上风侧依次设置冷凝器54、风机55、压缩机56。通过驱动风机55来吸引冷藏库上部的空气57,从而对冷凝器54与压缩机56进行空冷。另外,风机55安装于固定部件58,固定部件58将下部机械室53内的风路区分成风机55的上风侧空间53a和下风侧空间53b。由下部机械室53的底板构成的机械室底面59也可以作为壳体52的一部分一体地形成。60是封闭下部机械室53的机械室罩,为了将空气57导入到下部机械室53,具有吸气口61和排气口62。此外,吸气口61和排气口62并非仅设置于机械室罩60,也可以设置于形成下部机械室53侧面部的壳体52的侧面下里侧部、机械室底面59、和壳体52与机械室底面59之间。
此处,冷凝器54由在制冷剂配管63卷绕带状翅片64而成的螺旋翅片管构成,通过将制冷剂配管63螺旋缠绕成椭圆形而形成。使螺旋的中心相对于风机55的轴蛇行,从而能够使冷凝器54的高度与压缩机56相等。这样,就能够在为压缩机56而设的下部机械室53内排列设置冷凝器54。而且,设在制冷剂配管63的下风侧形成的下风侧螺旋面65a与机械室底面59所成的角为上风侧螺旋角度θa,在上风侧形成的上风侧螺旋面65b与机械室底面59所成的角为下风侧螺旋角度θb时,θa与θb的关系设计成θa<θb。由此,能够缩小冷凝器54的宽度方向(风机55的轴向)的尺寸,所以能够在有限的机械室空间中紧凑收纳。
另外,54a是冷凝器54的入口,设置于冷凝器54的下风侧。66是连结压缩机56和冷凝器54的上游制冷剂配管,在压缩机56中被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上游制冷剂配管66,从下风侧流入到冷凝器54散热。
下面,对以如上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动作进行说明。
与压缩机56的运转联动地驱动风机55。因风机55的驱动,被固定部件58分隔的有冷凝器54的上风侧空间53a变成负压,吸引外部的空气,有压缩机56的下风侧空间53b变成正压,将下部机械室53内的空气从排气口62向外部排出。
此时,吸气口61具有与机械室高度相等的开口高度,所以能够将空气57均匀地导入到机械室前表面。而且,冷凝器54增大下风侧的螺旋形状的角度,从而能够缩小宽度方向(风机55的轴向)的尺寸,所以能够缩小空气57通过冷凝器的距离,减少空气阻力,所以能够确保增大流过下部机械室53内的风量,增加散热量,提高节能性。另外,压缩机56与冷凝器54、风机55串列地配置,所以能够将所导入的空气57全部用于压缩机56的空冷。因此,能够提高冷凝器54的散热能力,降低冷凝温度实现节能,同时还能够提高压缩机56的可靠性。另外,在风机55使用小型轴流风扇的情况下,具有以下性质:在上风侧空间53a中,风以向风扇的轴周边去变窄的方式流过,在下风侧空间53b中,风以在风扇的半径方向上扩展的方式流过。因此,在上风侧空间53a配置想要空气57通过内部的冷凝器54,在下风侧空间53b配置想要空气57通过周边的压缩机56,这是最大限度抑制空气阻力的有效的配置。
另外,即使在使用者家中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增大吸气口61的面积,所以能够抑制尘埃附着所引起的堵塞。在冷凝器54中,将上风侧螺旋角度θa和下风侧螺旋角度θb设计成θa<θb。因此,制冷剂配管63彼此的距离增大,下风侧的冷凝器54变成稀疏状态(翅片64之间的风路增大,冷凝器54所占的体积小的状态),能够减少尘埃附着所引起的堵塞。能够根据制冷剂配管63的形状来创造稀疏的状态,所以如专利文献2所示,不必变更翅片间距。因此,不减少制冷剂配管63的单位长度的散热量,就能够防止堵塞,所以能够确保短的制冷剂配管中所需的散热量,能够提供价廉、小型且能力强的冷凝器。
另外,冷凝器54的入口54a设置于尘埃难以附着的下风侧。因压缩机56的运转而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上游制冷剂配管66,从入口54a被导入到冷凝器54。因此,下风侧比上风侧热的制冷剂流过,散热效率高。散热效率高的下风侧尘埃难以附着,所以能够减少长期使用时的能力下降。
另外,将冷凝器54设置于风机55和压缩机56的上风侧,所以能够抑制尘埃附着在风机55和压缩机56上。风机55和压缩机56是具有驱动部的机械部件,所以当尘埃附着时,其工作温度明显升高,有可能导致长期可靠性下降。另一方面,冷凝器是不具有驱动部的机构部件,所以即使尘埃附着,可靠性也不会明显下降,不太可能导致不安全后果。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凝器54通过将制冷剂配管螺旋缠绕成椭圆形而形成,形成使该螺旋形状的中心相对于风机的主轴在铅垂方向蛇行的形状。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冷凝器54的高度和进深尺寸与压缩机吻合,并且能够设置于与压缩机相同的机械室内。螺旋形状的螺旋面65与机械室底面59所成的角度在上风侧比下风侧大,由此,在宽度方向上缩小,从而也能在有限的空间内紧凑收纳。另外,缩小空气57通过冷凝器的距离,抑制风路阻力,增大风量,能够实现节能。而且,还能设置与下部机械室53的高度相同高度的吸气口61,同时冷凝器54的上风的制冷剂配管63的密度变小,所以能够抑制尘埃附着所引起的堵塞,长期确保冷凝器的能力。
另外,将风机55设置于冷凝器54的下风侧,在风机55的下风侧设置压缩机56,由此,串列配置压缩机56和冷凝器54,能够将所导入的空气57全部用于压缩机56的空冷。因此,能够提高冷凝器54的散热能力,降低冷凝温度实现节能,同时还能够提高压缩机56的可靠性。另外,能够抑制尘埃附着在风机55和压缩机56上,所以能够抑制风机55和压缩机56的温度升高,提高可靠性。
另外,在特征为以从冷凝器54的下风侧的制冷剂配管至上风侧的制冷剂配管的顺序流过制冷剂的冷藏库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灰尘附着在更高温的制冷剂流过的上游侧的翅片64上,能够抑制长期使用时的能力下降。
(第4实施方式)
图8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分解立体图。
此外,对于能够适用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和同样的技术思想的部分,省略其说明。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组合本实施方式来实施,由此,只要没有问题,就能组合应用。
在图8中,冷藏库71包括:壳体72、和设置于壳体72上部的上部机械室73。在上部机械室73中,从上风侧依次设置冷凝器54、风机55、压缩机56。通过驱动风机55来吸引冷藏库上部的空气57,从而对冷凝器54与压缩机56进行空冷。另外,风机55安装于固定部件58,固定部件58将下部机械室53内的风路区分成风机55的上风侧空间73a和下风侧空间73b。在上部机械室73中包括由将上部机械室73和冷藏库箱内(未图示)分隔的隔热壁构成的机械室底面79。
另外,为了将空气57导入到上部机械室73,封闭上部机械室73的机械室罩80具有吸气口81和排气口82。
此外,吸气口81和排气口82并非仅设置于机械室罩80,也可以设置于形成上部机械室73的侧面部的壳体72的侧面上里侧部。但是,排气口82的至少一部分在冷藏库顶面侧开口。
下面,对以如上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动作进行说明。
与压缩机56的运转联动地驱动风机55。因风机55的驱动,被固定部件58分隔的有冷凝器54的上风侧空间73a变成负压,吸引外部的空气,有压缩机56的下风侧空间73b变成正压,将下部机械室53内的空气从排气口82向外部排出。
此时,被冷凝器54和压缩机56加热的空气57与外部空气相比密度变小,所以从在冷藏库顶面侧开口的排气口82顺利地排气。一般而言,冷藏库多放置在厨房角落的规定空间,背面和侧面多紧贴房间的墙壁和橱柜等家具或者水槽。
另一方面,基于使用方便性的观点,将顶面设计成使用者的手够到的高度,所以在冷藏库周围的空间内,顶面与天花板之间最大的情况最多。因此,不受设置环境影响,能够顺利地向顶面排气。因此,将从顶面的排气作为排气的主流可以说是可靠地确保冷凝器54的散热能力的方法。
此外,在冷藏库71在壳体72的下部具有第二机械室(未图示),第二机械室具有第二风机(未图示)的情况下,在第二机械室中被加热后的空气由第二风机吹起。从吸气口81被导入到上部机械室73,所以能够增加流过上部机械室73内的风量,而且,还能够增加冷凝器54的散热量。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将上部机械室73配置在冷藏库的背面上部,形成将空气导入到上部机械室73的吸气口81和排出空气的排气口82。将排气口8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冷藏库顶面,所以能够顺利地排出上部机械室73的排气,并且能够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提高节能性。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为在背面侧具有机械室的冷藏库中,在机械室内具有:螺旋翅片管型冷凝器;作为送风回路的主要驱动源的风机;和使制冷剂在冷却冷藏库的冷却系统中循环的压缩机。而且,冷凝器将制冷剂配管卷绕成螺旋形状,且形成螺旋形状的中心相对于风机的主轴在铅垂方向蛇行的形状。而且,用橡胶制的连结部件连结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部分的制冷剂配管。
由此,连结部件发挥吸收冷凝器的振动的防振橡胶的作用,所以能够抑制冷凝器的振动。另外,连结部件也具有入口和出口的相对定位的作用,所以无需定位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另外,连结部件的安装不使用螺丝等附加部件,所以能够削减组装工时,无论连结部件如何都能够安装在冷藏库主体上,所以也能削减安装工时。
另外,本发明具有夹持件,该夹持件在比制冷剂配管的散热翅片更靠制冷剂的上游隔着橡胶垫抓持制冷剂配管,并且能够以吊在机械室内壁上的状态固定制冷剂配管,连结部件的入口侧抓持部配置在比夹持件抓持部更靠上游。
由此,在与安装于冷藏库主体相比更靠上游的位置,连结部件吸收冷凝器中最大的入口附近的振动,所以能够抑制振动向冷藏库主体传递。连结部件也与振动最小的出口相连,所以使其静止的力发生作用,所以能够获得比安装于配管的一个部位的现有的防振橡胶高的吸振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连结部件的橡胶硬度为40~90度。
由此,能够获得高抓持力,所以不必担心因冷凝器单品和冷藏库运输时等大的振动和冲击而从制冷剂配管上脱落,所以不需要将连结部件固定在制冷剂配管上的其他部件。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与组装工时。另外,40~90度之间的橡胶也具有足够的吸振所需的弹性,所以不会妨碍冷藏库运转时的振动抑制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连结部件是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配管直径的7~10倍。
因此,将连结部件的板压做薄,也能确保吸振所需的足够重量,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部件小型化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连结部件的制冷剂配管抓持部包括用于将其安装于制冷剂配管的切口,切口朝向上述冷凝器的内侧,且制冷剂配管抓持部的内径比制冷剂配管的外径小。由此,当张应力作用于连结部件,切口朝向冷凝器外侧打开时,也能确保必要的抓持力。
另外,抓持部内径比制冷剂配管的外径小,从而变成压入状态,能够进一步抑制切口向外侧打开的状态,而且能够提高抓持力。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背面侧具有机械室,在机械室的内部具有:螺旋翅片管型冷凝器;作为送风回路的主要的驱动源的风机;和使制冷剂在冷却冷藏库的冷却系统中循环的压缩机。另外,冷凝器,将制冷剂配管螺旋缠绕成椭圆形配置,并且螺旋缠绕形成为中心相对于风机的主轴在铅垂方向蛇行的形状。而且,螺旋形状的螺旋面与上述机械室的底面所成的角度在上风侧比下风侧大。
由此,能够缩小冷凝器的进深方向和宽度方向,所以能够设置在与压缩机相同的机械室内。另外,在宽度方向上缩小,由此,风通过冷凝器的距离缩小,所以能够抑制风路阻力。另外,能够设置与机械室高度相同高度的吸气口,同时,冷凝器的上风侧的制冷剂配管的密度变小,所以能够抑制灰尘附着所引起的堵塞,长期确保冷凝器的能力。
另外,本发明将风机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下风侧,在风机的更下风侧设置压缩机。
由此,能够提高冷凝器的散热能力,同时能够抑制灰尘附着在风机和压缩机上,所以能够抑制风机与压缩机的温度升高,提高可靠性。另外,通过串列配置压缩机和冷凝器,能够增大冷却压缩机和冷凝器的风量,所以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冷藏库,在冷凝器的制冷剂配管的内部,使制冷剂以从风机的风路的下风侧至上风侧的顺序流过。
由此,能够抑制灰尘附着在高温的制冷剂所流经的上游侧的翅片上,所以能够长期抑制能力的下降。
另外,本发明中,机械室配置于冷藏库的背面上部,具有将空气导入到机械室的吸气口和排出空气的排气口,排气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冷藏库顶面。
由此,能够将冷凝器的废热有效地向冷藏库外排出,并且能够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提高节能性。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冷藏库,利用价廉且省空间的部件来控制冷凝器的振动,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冷藏库,所以也能够适用于自动售货机等具有压缩机的制冷循环的商品。
另外,本发明的冷藏库,能够提供一种不设置专用的机械室,就配置散热能力高的冷凝器,能够长期确保其散热能力的冷藏库,所以也能适用于自动售货机等具有压缩机的制冷循环的商品。
附图符号说明
1 冷藏库
2 壳体
3 上部机械室
4 冷凝器
4a 制冷剂配管
4b 翅片
4c 入口
4d 出口
5 风机
6压缩机
7 空气
8 固定部件
9 连结部件
9a 配管抓持部
9b 连结部
9c 孔
9d 切口
9e 前端部
10 夹持件
11 橡胶垫
12 轮毂
13 排出制冷剂配管
14 内部制冷剂配管
17 空气
21 冷藏库
22 壳体
23 下部机械室
23a 上风侧空间
23b 下风侧空间
30 底板
31 缝隙
32 空气密封材料
33 机械室罩
33a 吸气口
33b 排气口
51 冷藏库
52 壳体
53 下部机械室
53a 上风侧空间
53b 下风侧空间
54 冷凝器
54a 入口
55 风机
56 压缩机
57 空气
58 固定部件
59 机械室底面
60 机械室罩
61 吸气口
62 排气口
63 制冷剂配管
64 翅片
65a 下风侧螺旋面
65b 上风侧螺旋面
66 上游制冷剂配管
71 冷藏库
72 壳体
73 上部机械室
73a 上风侧空间
73b 下风侧空间
79 机械室底面
80 机械室罩
81 吸气口
82 排气口
100 机械室
101 压缩机
102 冷凝器
102a 制冷剂管
102b 金属丝
102c 入口管
102d 弯曲部
103 散热风扇
104 固定板
104a 钩合部
104b 卡止肋
104c 固定部
104d 螺丝用通孔
104e 卡合片
104f 管支承部
106 卡止钩
106a 卡止部
107 支承件
108 角加强板
110 下部机械室
111 隔热壁
112 底板
113 冷凝器
114 风机
115 支脚
116 制冷剂配管
117 翅片
118 吸气口
119 吸气口
120 蒸发盘
121 浸渍配管
122 压缩机
123 排气口
124 分隔壁
θa 下风侧螺旋角度
θb 上风侧螺旋角度
Claims (9)
1.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在背面侧具有机械室,
在所述机械室内具有:螺旋翅片管型冷凝器;作为送风回路的主要驱动源的风机;和使制冷剂在冷却所述冷藏库的冷却系统中循环的压缩机,
所述螺旋翅片管型冷凝器,将制冷剂配管螺旋缠绕成椭圆形,所述螺旋缠绕形成为中心相对于风机的主轴在铅垂方向蛇行的形状,
用橡胶制的连结部件连结所述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部分的所述制冷剂配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具有夹持件,该夹持件在比所述制冷剂配管的散热翅片更靠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上游隔着橡胶垫抓持所述制冷剂配管,并且能够以吊在所述机械室的内壁上的状态固定所述制冷剂配管,
所述连结部件的入口侧抓持部配置在比所述夹持件的抓持部更靠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上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的橡胶硬度为40~9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是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配管直径的7~15倍。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的制冷剂配管抓持部包括用于将其安装于制冷剂配管的切口,所述切口朝向所述冷凝器的内侧,且所述制冷剂配管抓持部的内径比所述制冷剂配管的外径小。
6.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在背面侧具有机械室,
在所述机械室的内部具有:螺旋翅片管型冷凝器;作为送风回路的主要的驱动源的风机;和使制冷剂在冷却所述冷藏库的冷却系统中循环的压缩机,
所述螺旋翅片管型冷凝器,将制冷剂配管卷绕成螺旋形状配置,且形成所述螺旋形状的中心相对于风机的主轴在铅垂方向蛇行的形状,所述螺旋形状的螺旋面与所述机械室的底面所成的角度在上风侧比下风侧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凝器的下风侧设置所述风机,在所述风机的更下风侧设置所述压缩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凝器的所述制冷剂配管的内部,使制冷剂以从所述风机的风路的下风侧至上风侧的顺序流过。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室配置于所述冷藏库的背面上部,具有将空气导入到所述机械室的吸气口和排出空气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冷藏库顶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08583 | 2011-09-26 | ||
JP2011208583A JP5891348B2 (ja) | 2011-09-26 | 2011-09-26 | 冷蔵庫 |
JP2011213948A JP2013072620A (ja) | 2011-09-29 | 2011-09-29 | 冷蔵庫 |
JP2011-213948 | 2011-09-29 | ||
PCT/JP2012/006071 WO2013046633A1 (ja) | 2011-09-26 | 2012-09-25 | 冷蔵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27609A true CN103827609A (zh) | 2014-05-28 |
CN103827609B CN103827609B (zh) | 2016-03-16 |
Family
ID=4799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4684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27609B (zh) | 2011-09-26 | 2012-09-25 | 冷藏库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762809B1 (zh) |
CN (1) | CN103827609B (zh) |
WO (1) | WO2013046633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38243A (zh) * | 2017-05-31 | 2017-10-10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卧式冷柜及其组装方法 |
CN107449204A (zh) * | 2016-05-31 | 2017-12-08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 冰箱 |
CN107735632A (zh) * | 2015-07-09 | 2018-02-23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冷藏库 |
CN109073313A (zh) * | 2016-05-13 | 2018-12-2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冷藏库 |
CN112432422A (zh) * | 2019-08-26 | 2021-03-0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台下式冰箱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2213574A1 (de) | 2022-10-10 | 2024-04-11 | Vertiv Srl | Wärmepumpe mit schwingungsbeeinflussungseinrichtung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18849A (ja) * | 1998-06-30 | 2000-01-18 |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 冷蔵庫用のコイル形コンデンサ |
JP2001153530A (ja) * | 1999-12-01 | 2001-06-08 | Toshiba Corp | フィンコンデンサの取付構造 |
JP2003185323A (ja) * | 2001-12-20 | 2003-07-03 | Fujitsu General Ltd | 冷蔵庫 |
JP2005147421A (ja) * | 2003-11-11 | 2005-06-09 | Tosetz Co Ltd | 潜熱回収熱交換ユニット及び潜熱回収熱交換器 |
JP3824010B1 (ja) * | 2005-06-22 | 2006-09-2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JP2007113800A (ja) * | 2005-10-18 | 2007-05-10 | Toshiba Corp | 冷蔵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79050U (zh) * | 1977-11-16 | 1979-06-05 | ||
JPS60113474U (ja) * | 1984-01-05 | 1985-07-3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配管固定具 |
JPS6145221U (ja) * | 1984-08-30 | 1986-03-26 |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 グロメツト |
JPS63120068U (zh) * | 1987-01-27 | 1988-08-03 | ||
JPH09282188A (ja) | 1996-04-16 | 1997-10-3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割込処理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用いたシステム |
JP3653426B2 (ja) * | 1999-10-22 | 2005-05-25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JP2002364946A (ja) * | 2001-06-07 | 2002-12-18 | Sanoh Industrial Co Ltd | 強制空冷用コンデンサ |
JP4473799B2 (ja) | 2005-09-07 | 2010-06-02 | 株式会社東芝 | 冷蔵庫 |
JP2011163694A (ja) * | 2010-02-12 | 2011-08-25 | Panasonic Corp | 熱交換ユニットおよび冷蔵庫 |
-
2012
- 2012-09-25 WO PCT/JP2012/006071 patent/WO201304663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9-25 EP EP12837515.1A patent/EP276280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9-25 CN CN201280046847.2A patent/CN10382760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18849A (ja) * | 1998-06-30 | 2000-01-18 |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 冷蔵庫用のコイル形コンデンサ |
JP2001153530A (ja) * | 1999-12-01 | 2001-06-08 | Toshiba Corp | フィンコンデンサの取付構造 |
JP2003185323A (ja) * | 2001-12-20 | 2003-07-03 | Fujitsu General Ltd | 冷蔵庫 |
JP2005147421A (ja) * | 2003-11-11 | 2005-06-09 | Tosetz Co Ltd | 潜熱回収熱交換ユニット及び潜熱回収熱交換器 |
JP3824010B1 (ja) * | 2005-06-22 | 2006-09-2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JP2007113800A (ja) * | 2005-10-18 | 2007-05-10 | Toshiba Corp | 冷蔵庫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35632A (zh) * | 2015-07-09 | 2018-02-23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冷藏库 |
CN109073313A (zh) * | 2016-05-13 | 2018-12-2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冷藏库 |
CN109073313B (zh) * | 2016-05-13 | 2020-10-2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冷藏库 |
CN107449204A (zh) * | 2016-05-31 | 2017-12-08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 冰箱 |
CN107238243A (zh) * | 2017-05-31 | 2017-10-10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卧式冷柜及其组装方法 |
CN112432422A (zh) * | 2019-08-26 | 2021-03-0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台下式冰箱 |
US11624543B2 (en) | 2019-08-26 | 2023-04-11 | Lg Electronics Inc. | Under counter type refrigerat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27609B (zh) | 2016-03-16 |
EP2762809B1 (en) | 2017-06-21 |
EP2762809A1 (en) | 2014-08-06 |
EP2762809A4 (en) | 2015-05-27 |
WO2013046633A1 (ja) | 2013-04-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27609B (zh) | 冷藏库 | |
US8881547B2 (en) | Heat exchanger for a refrigerating device | |
US10612857B2 (en) | Evaporator fins in contact with end bracket | |
US6701742B2 (en) | Heat exchanger, such as evaporator, condenser, or the like | |
CN105806005A (zh) | 冰箱 | |
JP2005195269A (ja) | 冷蔵庫 | |
CN110671871A (zh) | 一种具有化霜的制冷换热管路组件及冷媒输送管 | |
JP3318376B2 (ja) | 改良されたとげ状のフィンを有する冷蔵庫用蒸発器 | |
CN211084576U (zh) | 一种具有化霜的制冷换热管路组件及冷媒输送管 | |
CN104033966B (zh) | 机柜空调器 | |
JP5891348B2 (ja) | 冷蔵庫 | |
JP2011202904A (ja) | 冷蔵庫 | |
US7036332B2 (en) |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 |
JP2008051369A (ja) | 冷凍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保冷庫 | |
JP3702120B2 (ja) | 冷却装置 | |
JP4471900B2 (ja) | 冷凍装置 | |
JP7066058B2 (ja) | 冷蔵庫 | |
CN113357868B (zh) | 用于冰箱的制冷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 |
JP2008101814A (ja) | 冷蔵庫 | |
JP2010261661A (ja) | ユニットクーラー用ダンパー及び該ダンパーを用いたユニットクーラー | |
KR101195282B1 (ko) | 일체형 열교환기의 단열 패널 | |
CN218955277U (zh) | 一种接水盘组件及冰箱 | |
US20100115982A1 (en) | Evaporator integrated duct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 |
CN107543365A (zh) | 冰箱及其快速降温装置 | |
US20070240444A1 (en) | Baffle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a Defrost Cy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