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7499B - 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7499B
CN103827499B CN201280047307.6A CN201280047307A CN103827499B CN 103827499 B CN103827499 B CN 103827499B CN 201280047307 A CN201280047307 A CN 201280047307A CN 103827499 B CN103827499 B CN 1038274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oil
decompressing
eccentric part
lubricant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73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7499A (zh
Inventor
富冈直人
金山武弘
上石田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27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7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7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7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2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nal-axis type with equidirectional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at the points of engagement, or with one of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being stationary, the inner member having more teeth or tooth equivalents than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3Lubricant distribution through a hollow driving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both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2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both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hinged to the outer member and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8Means for improving or restricting lubricant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50Bearings
    • F04C2240/56Bearing bushings or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1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similar working princip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在回转式压缩机中促进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上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在回转式压缩机的偏心部(26)形成减压槽(65),该减压槽(65)沿周向延伸并且该减压槽(65)开在推力轴承面(26a)上,形成在驱动轴(23)内的供油路(70)中的润滑油供到该减压槽(65)内,该减压槽(65)将润滑油减压。

Description

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式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对推力轴承面的冷却措施。
背景技术
已知现有技术中有回转式压缩机(例如参照以下专利文献1)。该回转式压缩机包括汽缸、布置在该汽缸内且外套在驱动轴上的偏心部的活塞、以及将汽缸的轴向端部封起来的端板,流体借助活塞在汽缸内做偏心旋转而被压缩。
在上述回转式压缩机中,由偏心部的下端面和构成下方端板的下端板的上端面构成承受推力载荷的推力轴承。润滑油供到构成推力轴承的滑动面的、偏心部的下端面和下端板的上端面之间,利用该润滑油对推力轴承的滑动面进行冷却,由此来防止该推力轴承的滑动面烧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3-708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某些工作条件下大量的气态制冷剂会溶入在驱动轴内流动的润滑油中,如果这样的润滑油供到推力轴承的滑动面,则会出现该润滑油受到摩擦力而起泡的情况。如果在推力轴承的滑动面存在气态制冷剂,便会存在由于气体和金属之间的导热率比液体和金属之间的导热率低而无法充分地对推力轴承的滑动面进行冷却这样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设置场所的限制和降低重量成本等目的便要求家庭用空调机等中所使用的小型压缩机进一步小型化。伴随于此驱动轴的偏心部就被小径化,推力轴承的滑动面的面积就减少,因此而有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上的单位面积压力增大,摩擦导致的发热量增大这样的倾向。结果便希望利用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上的润滑油进行效率良好的冷却。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回转式压缩机中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上的润滑油进行冷却。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发明是一种回转式压缩机。该回转式压缩机其包括驱动机构20和压缩机构30,所述驱动机构20具有驱动轴23,该驱动轴23上形成有偏心部26且上下延伸,所述压缩机构30包括包围所述偏心部26的外周的筒状汽缸34、布置在该汽缸34内且外套在所述偏心部26的活塞50、将所述汽缸34的上端封起来的上端板31以及将所述汽缸34的下端封起来的下端板35,在所述偏心部26的下端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滑动接触的推力轴承面26a,并且在所述驱动轴23上形成有供润滑油流通的油路70。所述偏心部26上形成有减压槽65,该减压槽65该减压槽65开在所述推力轴承面26a上且沿周向延伸,所述油路70中的润滑油供到该减压槽65内,该减压槽65将该润滑油减压。
在第一方面发明中,在驱动轴23内的油路70中流动的润滑油供向形成在偏心部26的减压槽65。供到减压槽65内的润滑油供向彼此滑动接触的偏心部26的推力轴承面26a和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之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着径向外侧流去。气态制冷剂溶入从油路70供到减压槽65内的润滑油中,该润滑油被减压槽65减压。其结果是,溶入润滑油中的气态制冷剂被分离出来而起泡。因为与气态制冷剂相比润滑油的比重大,所以润滑油受到的离心力比气态制冷剂受到的离心力大。因此,如果气态制冷剂在减压槽65中被从润滑油中分离开来,气态制冷剂就会贮存在减压槽65的上部。另一方面,比重大于气态制冷剂的润滑油受到较大的离心力作用而从减压槽65朝着径向外侧流出,供到推力轴承面26a和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之间。也就是说,因为气态制冷剂被分离出去以后的润滑油被供到构成推力轴承的滑动面的、推力轴承面26a和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之间,所以不会出现溶入润滑油中的气态制冷剂在推力轴承的滑动面起泡这样的不良现象。
第二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发明中,在所述下端板35和所述驱动轴23之间形成有油槽74,该油槽74沿周向延伸,所述油路70中的润滑油供到该油槽74内,所述减压槽65经由连通部分65a与所述油槽74连通,该连通部分65a构成为:成为将从所述油槽74供到所述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
在第二方面发明中,虽然油路70中的润滑油经在下端板35和所述驱动轴23之间沿周向延伸的油槽74供到减压槽65,但是因为油槽74与减压槽65的连通部分65a成为节流部,所以流入减压槽65内的润滑油急剧减压,所溶入的气态制冷剂被分离出来而起泡。
第三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发明中,在所述下端板35和所述驱动轴23之间形成有油槽74,该油槽74沿周向延伸,所述油路70中的润滑油供到该油槽74内。所述减压槽65和所述油槽74构成为:保证该减压槽65和该油槽74经所述推力轴承面26a和所述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间隙65b连通,并且该间隙65b成为将经所述油槽74供到所述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
在第三方面发明中,油路70中的润滑油通过油槽74后,经推力轴承面26a和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间隙65b供到减压槽65内,但是因为该间隙65b成为节流部,所以流入减压槽65的润滑油急剧减压,所溶入的气态制冷剂被分离出来而起泡。
第四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发明中,在所述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上的供所述驱动轴23插入的孔部的周边部形成有槽部61,该槽部61沿周向延伸,在该槽部61的内周缘部形成弹性轴承62。所述减压槽65位于俯视时与所述弹性轴承62相重合的位置。
在上述回转式压缩机中,已压缩流体的压力经活塞50作用于驱动轴23的偏心部26。因此,在高负荷运转等下的压缩室内压较高之际驱动轴23就有可能大大地挠曲。如果驱动轴23挠曲,就会产生所谓的角碰撞,即由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和内周面形成的角部就会与驱动轴23的主轴部滑动接触。产生角碰撞以后,接触面单位面积压力会增大,下端板轴承部的滑动损失和磨损增大,而导致回转式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下降。于是,在上述第四方面发明中,在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上的插入驱动轴23的孔部的周边部形成槽部61,在槽部61的内周缘部形成弹性轴承62,用该弹性轴承62弹性地支承驱动轴23,由此来抑制角碰撞导致接触面上的单位面积压力增大。然而,虽然借助弹性轴承62挠曲来弹性地支承驱动轴23,但是在挠曲之际上端的一部分有可能与偏心部26的推力轴承面26a碰撞而损坏推力轴承面26a。
于是,在第四方面发明中,将所述减压槽65设置在俯视时与弹性轴承62相重合的位置。这样一来,即使弹性轴承62变形,该弹性轴承62的上端也会因为侵入减压槽65内而不会与偏心部26的推力轴承面26a相碰撞。因为弹性轴承62形成在下端板35的内周缘部,所以通过将减压槽65设置在俯视时与弹性轴承62相重合的位置,减压槽65便形成在推力轴承面26a的内周端部。通过这样将减压槽65形成在推力轴承面26a的内周端部,从减压槽65流出的润滑油便会流遍整个推力轴承面26a。
第五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第四方面发明中,所述减压槽65的外周缘比所述槽部61的外周缘更靠近内周侧。
在第五方面发明中,减压槽65形成为其外周缘比槽部61的外周缘更靠近内周一侧。也就是说,减压槽65的直径比形成弹性轴承62的槽部61小。开在推力轴承面26a上的减压槽65的直径越大,推力轴承面26a的面积就会越小。但是,在上述第五方面发明中,因为减压槽65的直径比形成弹性轴承62的槽部小,所以能够使推力轴承面26a的面积最低限度地减少。
第六方面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发明中,在所述偏心部26形成有连通所述减压槽65的上部和所述油路70的连通路66。
在第六方面发明中,在减压槽65中被从润滑油分离出来的气态制冷剂经连通路66排向油路70中。
第七发面发明是这样的,第一到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发明中,所述偏心部26的侧面上形成有侧供油槽72,该侧供油槽72将从所述油路70供到所述偏心部26上方的润滑油引向所述偏心部26的下方。形成所述减压槽65,保证所述侧供油槽72的下端到达所述减压槽65。
在第七发面发明中,在偏心部26的侧面上形成有将润滑油从偏心部26上方引向下方的侧供油槽72。也就是说,侧供油槽72在偏心部26的侧面上从上端一直延伸到下端。如果将所述侧供油槽72开在推力轴承面26a上,就会在形成侧供油槽72的壁面和推力轴承面26a之间产生角部,在推力轴承面26a相对于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滑动之际就有可能蹭到该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于是,在上述第七方面发明中,减压槽65形成为:使侧供油槽72的下端到达减压槽65。因此,即使在形成侧供油槽72的壁面和形成减压槽65的上端的壁面之间产生角部,该角部也不会蹭到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发明,将在驱动轴23上的供油路70内流动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供向开在推力轴承面26a上的减压槽65内并减压。其结果是,能够在减压槽65中将溶入润滑油中的气态制冷剂分离出来,仅让受到的离心力大于气态制冷剂的润滑油从减压槽65朝着径向外侧流出来并供到构成推力轴承的滑动面的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因此而能够防止在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之间产生气态制冷剂。结果是能够用润滑油对推力轴承的滑动面进行有效的冷却,从而抑制烧伤。
根据第二方面发明,构成为:经由连通部分65a使将供油路70中的润滑油引向减压槽65的油槽74和减压槽65连通,并且该连通部分65a成为将从油槽74供向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因此,靠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在减压槽65中将溶入有气态制冷剂的润滑油急剧地减压,从而能够可靠地从润滑油中将气态制冷剂分离出来。
根据第三方面发明,构成油槽74和减压槽65,以使经由推力轴承面26a和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间隙65b使将供油路70中的润滑油引向减压槽65的油槽74和减压槽65连通,并且该间隙65b成为将从油槽74供向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因此,靠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在减压槽65中将溶入有气态制冷剂的润滑油急剧地减压,从而能够可靠地从润滑油中将气态制冷剂分离出来。
根据第四方面发明,因为将所述减压槽65设置在俯视时与弹性轴承62相重合的位置,所以能够防止该弹性轴承62的上端与偏心部26的推力轴承面26a相碰撞。因此能够防止推力轴承面26a被损坏。因为将减压槽65形成在推力轴承面26a的内周端部,所以从减压槽65流出的润滑油流遍整个推力轴承面26a。因此而能够用润滑油对整个推力轴承面26a进行冷却。
根据第五方面发明,因为使减压槽65的直径比形成弹性轴承62的槽部61小,所以能够将开在推力轴承面26a上的减压槽65所导致的推力轴承面26a的面积减少限制在最低程度上。
根据第六方面发明,能够将在减压槽65中被润滑油中分离出来的气态制冷剂排出。因此,高转速、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仅将气态制冷剂被分离出去以后的润滑油供到推力轴承的滑动面。因此,能够可靠地对推力轴承的滑动面即偏心部26的推力轴承面26a和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进行冷却。
根据第七方面发明,将侧供油槽72设置在偏心部26的侧面上,并且形成减压槽65以保证该侧供油槽72的下端到达减压槽65。因此,能够防止形成在侧供油槽72下端部的角部蹭到下端板35的与推力轴承面26a滑动接触的上端面35b。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压缩机中的压缩机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压缩机中的后汽缸盖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压缩机的部分放大图。
图5是沿图4中的V-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的部分放大图。
图7是沿图6中的VII-V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的部分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10设置在例如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对从蒸发器吸进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喷向放热器。如图1所示,回转式压缩机10包括机壳11、电动机20以及压缩机构30。
所述机壳11包括圆筒状躯干部12、该躯干部12的上端侧封起来的上部端板13、将该躯干部12的下端侧封起来的下部端板14。第一吸入管15a和第二吸入管15b穿过该躯干部12的下侧部分安装在所述躯干部12上;喷出管16穿过该上部端板13安装在上部端板13的上侧部分。机壳11内安装有所述电动机20和压缩机构30。下部端板14的底部形成有贮油部17,对所述压缩机构30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贮存在该贮油部17。
所述电动机20包括圆筒状定子21、圆筒状转子22以及驱动轴23。定子21固定在所述机壳11的躯干部12。另一方面,转子22布置在定子21的中空部。驱动轴23穿过该转子22固定在转子22的中空部。
所述驱动轴23具有上下延伸的主轴部24、和在靠近该主轴部24的下端与该主轴部24形成为一体的两个偏心部25、26。该两个偏心部25、26由上方的上侧偏心部25和设置在该上侧偏心部25的下方的下侧偏心部26构成,直径都比主轴部24大。上侧偏心部25和下侧偏心部26各自的轴心相对于主轴部24的轴心偏心规定距离。此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上侧偏心部25和下侧偏心部26相对于主轴部24的偏心方向错开180度。下侧偏心部26的下端面的一部分形成为与后述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滑动接触的推力轴承面26a。
如图1所示,驱动轴23的下端设置有浸渍于贮油部17的离心泵27。在驱动轴23的内部沿轴向形成有供油路(油路)70,离心泵27抽上来的润滑油在该油路70中流通。第一到第五通路70a~70e与供油路70相连接。第一到第五通路70a~70e分别沿驱动轴23的径向延伸,各自的流出端到达驱动轴23的外周面。第一通路70a是用于将在供油路70的内部起泡的制冷剂气体排出的排气通路,第二到第五通路70b~70e是用于让被供油路70抽上来的润滑油流出的出油通路。
具体而言,第一通路70a形成在驱动轴23的靠近压缩机构30上端的上侧附近;第二通路70b形成在驱动轴23的上侧偏心部25的上侧附近,第三通路70c形成在上侧偏心部25的内部;第四通路70d形成在下侧偏心部26的内部,第五通路70e形成在驱动轴23的下侧偏心部26的下侧附近。形成在上侧偏心部25的第三通路70c和形成在下侧偏心部26的第四通路70d相对于各偏心部25、26的偏心方向错开120°的相位,且沿着彼此错开180°相位的方向延伸。
在驱动轴2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和第二纵向槽71、72。第一纵向槽71在驱动轴23的上侧偏心部25的外周面上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三通路70c的流出端到达第一纵向槽71。第一纵向槽71将上侧偏心部25的上端面的润滑油引向下端面和后述中板33的上端面之间。第二纵向槽72在驱动轴23的下侧偏心部26的外周面沿轴向延伸,所述第四通路70d的流出端到达第二纵向槽72。第二纵向槽72将下侧偏心部26的上端面的润滑油引向下端面和后述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
在驱动轴2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和第二环形槽73、74。第一环形槽73在驱动轴23的上侧偏心部25的上侧附近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延伸,所述第二通路70b的流出端到达第一环形槽73。第一环形槽73将从第二通路70b流出的润滑油朝着周向引导,使其流入上侧偏心部25的上端面和后述的前汽缸盖31的下端面之间。第二环形槽74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油槽,在驱动轴23的下侧偏心部26的下侧附近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延伸,所述第五通路70e的流出端到达第二环形槽74。第二环形槽74一边将从第五通路70e流出的润滑油朝着周向引导,一边将该润滑油供向后述的减压槽65(参照图4)。
根据上述结构,伴随着所述驱动轴23的旋转由所述离心泵27将所述贮油部17的润滑油抽到供油路70。被抽到供油路70的润滑油从第二到第五通路70b~70e中的各个通路流出,经由第一和第二纵向槽71、72、第一和第二环形槽73、74流入压缩机构30的滑动部对该滑动部进行润滑和冷却。
所述压缩机构30具有形成为环状的前汽缸盖31、上侧汽缸32、中板33、下侧汽缸34以及后汽缸盖(下端板)35。这些环状部件31~35从上侧往下侧依次层叠起来,由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驱动轴23上下贯穿所述环状部件31~35。
所述上侧汽缸32和下侧汽缸34分别由壁厚较厚的圆筒部件构成。另一方面,前汽缸盖31、中板33以及后汽缸盖35由壁厚较厚的圆板部件构成,在各自的中心部形成有供上述驱动轴23插入的孔部。所述前汽缸盖31和后汽缸盖35上的形成孔部的内周缘部分别构成支承所述驱动轴23的主轴部24自由旋转的滑动轴承部31a、35a。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前汽缸盖31构成主轴承,后汽缸盖35构成副轴承。
上侧汽缸32的上端被前汽缸盖31封起来,下端被中板33封起来,内部的封闭空间形成上侧汽缸室C1。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外套在所述驱动轴23的上侧偏心部25的上侧活塞40安装在该上侧汽缸室C1内。如图2所示,从该外周面朝着径向外侧延伸的上侧叶片41与上侧活塞40的外周面形成为一体。上侧汽缸室C1由上侧叶片41隔成与第一吸入管15a连通的低压室C11和后述的高压室C12,上侧喷出口46通向高压室C12。
此外,图2是压缩机构30的上侧汽缸室C1附近的横向剖视图。因为下侧汽缸室C2附近的横断面结构和上侧汽缸室C1附近的横断面结构基本相同,所以将下侧汽缸室C2的各构成部件的符号写在括弧内,省略图示。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下侧汽缸34的上端被中板33封起来,下端被后汽缸盖35封起来,内部的封封闭空间形成下侧汽缸室C2。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外套在所述驱动轴23的下侧偏心部26的下侧活塞50安装在该下侧汽缸室C2内。如图2所示,从该外周面朝着径向外侧延伸的下侧叶片51与下侧活塞50的外周面形成为一体。下侧汽缸室C2由下侧叶片51隔成与第二吸入管15b连通的低压室C21和后述高压室C22,下侧喷出口56供向该高压室C22。
如图2所示,上侧汽缸32上形成有俯视时为圆形的槽。该圆形槽构成装入一对衬套43、43的衬套槽42。俯视时呈近似半环状的一对衬套43、43以夹着上侧叶片41的状态内嵌在该衬套槽42内。另一方面,与上侧汽缸32一样,下侧汽缸34上也形成有俯视时为圆形的槽。该圆形槽构成一对衬套53、53装入的衬套槽52。俯视时呈近似半环状的一对衬套53、53以夹着下侧叶片51的状态内嵌在该衬套槽52内。上侧汽缸32上形成有沿径向从内周面通到外周面的吸入通路44。第一吸入管15a的端部插在该吸入通路44中(参照图1)。另一方面,下侧汽缸34上形成有沿径向从内周面通到外周面的吸入通路54。第二吸入管15b的端部插在该吸入通路54中。
如图1所示,所述前汽缸盖31的上表面形成有开口朝向上方的凹部,该凹部被内侧盖36盖住。该内侧盖36的上表面被外侧盖37盖住。在前汽缸盖31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那部分上表面和内侧盖36之间形成内侧喷出空间81,另一方面,在内侧盖36和外侧盖37之间形成外侧喷出空间82。
所述前汽缸盖31上形成有上下方向贯通、连通内侧喷出空间81和上侧汽缸室C1的高压室C12的上侧喷出口46。前汽缸盖31上安装有用于打开、关闭上侧喷出口46的喷出阀47。上侧喷出口46通过打开、关闭该喷出阀47与形成在上侧汽缸32内部的高压室C12间断性地连通。在内侧盖36上形成有连通内侧喷出空间81和外侧喷出空间82的通孔(省略图示),在外侧盖37上形成有连通外侧喷出空间82和机壳11的内部空间的通孔(省略图示)。
在所述后汽缸盖35的下表面形成有沿周向延伸开口朝向下方的凹部,该凹部由封盖板38覆盖,内部形成为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构成下侧喷出空间83。该下侧喷出空间83经由贯穿后汽缸盖35、下侧汽缸34、中板33、上侧汽缸32以及前汽缸盖31的制冷剂通孔84与形成在前汽缸盖31和内侧盖36之间的内侧喷出空间81连通。
所述后汽缸盖35上形成有上下方向贯通、连通下侧喷出空间83和下侧汽缸室C2的高压室C22的下侧喷出口56。后汽缸盖35上安装有用于打开、关闭下侧喷出口56的喷出阀57。下侧喷出口56通过打开、关闭该喷出阀57与形成在下侧汽缸34内部的高压室C22间歇性地连通。
这里,如后所述,后汽缸盖35上的形成孔部的内周缘部构成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驱动轴23的主轴部24的下端部的滑动轴承部35a。如图3所示,在后汽缸盖35上,具体而言,在它的上端面35b的中央部上部形成有俯视时为环形的槽部61。通过这样在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上形成环形槽部61,滑动轴承部35a的上侧部分即所述槽部61的内侧部分构成弹性支承驱动轴23的弹性轴承62。也就是说,在载荷沿着槽部61方向施加在驱动轴23的主轴部24的下端部的情况下,弹性轴承62挠曲陷入槽部61内,驱动轴23被弹性支承。
如图4中放大所示,下侧偏心部26的下端面的一部分形成为与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滑动接触的推力轴承面26a。推力轴承面26a由比下侧偏心部26的下端面的其它部分更位于下方、朝下方突出的突出部的端面构成。此外,在所述回转式压缩机10中,下侧偏心部26的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构成支承推力载荷的推力轴承的滑动面。
在下侧偏心部26形成有下端朝着推力轴承面26a敞开口且沿周向延伸的减压槽65。该减压槽65包围驱动轴23的主轴部24。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减压槽65构成为:经由连通部分65a与形成在后汽缸盖35和驱动轴23之间的第二环形槽74连通。减压槽65和第二环形槽74构成为:连通部分65a成为将从第二环形槽74供向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具体而言,减压槽65的下端部和第二环形槽74的上端部连通,该连通部分65a的横截面积比减压槽65的横截面积(减压槽65内侧面的面积)窄。这样形成减压槽65和第二环形槽74以后,如果供向第二环形槽74的润滑油经由连通部分65a流入减压槽65内,该润滑油就会急剧减压。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减压槽65形成在俯视时与弹性轴承62相重合的位置上。具体而言,减压槽65的外周缘位于比弹性轴承62的外周缘(槽部61的内周缘)更靠近外周一侧的位置上且内周缘位于与弹性轴承62的内周缘(后汽缸盖35的内周缘)相同的位置上。此外,减压槽65的内周缘还可以位于比弹性轴承62的内周缘(后汽缸盖35的内周缘)稍微靠近内周一侧的位置。
减压槽65的外周缘位于比槽部61的外周缘更靠近内周一侧的位置。也就是说,减压槽65形成在比槽部61更靠近内周一侧的位置上,直径比槽部61小。
使形成在下侧偏心部26的外周面上的第二纵向槽72的下端到达减压槽65。此外,所述第二纵向槽72的下端到达减压槽65,另一方面,第二纵向槽72的下端形成在与推力轴承面26a的开有减压槽65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不重合的位置。通过这样形成减压槽65和第二纵向槽72,形成第二纵向槽72的壁面和形成减压槽65的上端的壁面之间所产生的角部则不会顶在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上了。
-运转情况-
在上述回转式压缩机10中,所述电动机20启动,伴随着驱动轴23旋转,外套在各偏心部25、26的各活塞40、50在各汽缸室C1、C2内进行偏心旋转。这样一来,各活塞40、50和各汽缸室C1、C2的低压室C11、C21和高压室C12、C22的容积周期性变化,在该高压室C12、C22中连续连续进行制冷剂的吸入动作、压缩动作以及喷出动作。
从所述各吸入管15a、15b吸进所述各汽缸室C1、C2的低压室C11、C21的制冷剂在各汽缸室C1、C2的高压室C12、C22中被压缩后,从各喷出口46、56喷出。从上侧喷出口46喷出的制冷剂流向所述内侧喷出空间81。另一方面,从所述下侧喷出口56喷向下侧喷出空间83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通孔84流入内侧喷出空间81,在该内侧喷出空间81与从上侧汽缸室C1喷出的制冷剂合流。在内侧喷出空间81合流的上侧汽缸室C1和下侧汽缸室C2的喷出制冷剂经由形成在内侧盖36上的通孔流入外侧喷出空间82后,经由形成在外侧盖37上的通孔流入机壳11的内部空间,不久从喷出管16流向机壳11外部。
在上述回转式压缩机10中,在下侧偏心部26的下端面形成有与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滑动接触的推力轴承面26a,该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构成推力轴承的滑动面。在上述回转式压缩机10中,各汽缸室C1、C2的内压经由各活塞40、50作用于驱动轴23的各偏心部25、26。因此,在高负荷运转等下的各汽缸室C1、C2的内压较高之际驱动轴23有可能大大地挠曲。如果驱动轴23挠曲,则会产生所谓的角碰撞,即由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和内周面形成的角部与驱动轴23的下侧偏心部26的推力轴承面26a滑动接触。当产生该角碰撞时,下侧偏心部26的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的接触面上的单位面积压力就会增大,推力轴承的滑动损失和磨损增大,导致回转式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下降。
于是,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的插入驱动轴23的孔部的周边部,形成在内周缘部形成弹性轴承62的环形槽部61,用弹性轴承62弹性支承驱动轴23。这样一来,能够避免驱动轴23挠曲所产生的所谓的角碰撞,抑制接触面单位面积压力增大。
-用润滑油进行冷却-
所述驱动轴23一旋转,离心泵27就会将贮油部17的润滑油抽到驱动轴23内部的供油路70中。抽到供油路70的润滑油从下方流到上方以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从第二到第五通路70b~70e流到驱动轴23的外周面上。
从第二通路70b流出的润滑油贮存在第一环形槽73内。贮存在第一环形槽73内的润滑油穿过形成在前汽缸盖31的滑动轴承部31a的内周面上的未图示螺旋槽被引向前汽缸盖31的上端,此时,既对前汽缸盖31的滑动轴承部31a和驱动轴23的主轴部24之间的滑动面进行润滑,还对该润滑油进行冷却。贮存在第一环形槽73内的润滑油流到上侧活塞40的上端面和前汽缸盖31的下端面之间的滑动面之间,既对该滑动面进行润滑,又对该滑动面进行冷却。
从第三通路70c流出的润滑油贮存在第一纵向槽71内。贮存在第一纵向槽71内的润滑油流到驱动轴23的上侧偏心部25和上侧活塞40的滑动轴承部之间的滑动面上,既对该滑动面进行润滑,又对该滑动面进行冷却。贮存在第一纵向槽71内的润滑油流到上侧活塞40的上端面和前汽缸盖31的下端面之间的滑动面、以及上侧活塞40的下端面和中板33的上端面之间的滑动面之间,既对该滑动面进行润滑,又对该滑动面进行冷却。
从第四通路70d流出的润滑油贮存在第二纵向槽72内。贮存在第二纵向槽72内的润滑油流到驱动轴23的下侧偏心部26和下侧活塞50的滑动轴承部之间的滑动面上,既对该滑动面进行润滑,又对滑动面进行冷却。贮存在第二纵向槽72内的润滑油流到下侧活塞50的上端面和中板33的下端面之间的滑动面、下侧活塞50的下端面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之间的滑动面以及驱动轴23的下侧偏心部26的下端面的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滑动面之间,既对该滑动面进行润滑,又对该滑动面进行冷却。
从第五通路70e流出的润滑油贮存在第二环形槽74内。贮存在第二环形槽74内的润滑油流到后汽缸盖35的滑动轴承部35a和驱动轴23的主轴部24之间的滑动面、下侧活塞50的下端面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之间的滑动面、以及驱动轴23的下侧偏心部26的下端面的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滑动面即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之间,既对该滑动面进行润滑,又对该滑动面进行冷却。
这里,第二环形槽74内的润滑油经由连通部分65a流到减压槽65内后,流到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上。如上所述,连通部分65a的横截面积比减压槽65的横截面积小。因此,经由连通部分65a流到减压槽65内的润滑油急剧减压。其结果是,溶入润滑油中的气态制冷剂被从润滑油中分离出来而起泡。这里,因为润滑油的比重大于气态制冷剂的比重,所以润滑油受到的离心力比气态制冷剂受到的离心力大。因此,如果气态制冷剂在减压槽65中被从润滑油中分离开来,气态制冷剂就会贮存在减压槽65的上部。另一方面,比重大于气态制冷剂的润滑油受到较大的离心力作用而从减压槽65流向径向外侧,流到下侧偏心部26的下端面的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滑动面之间,被供到驱动轴23的下侧偏心部26的下端面的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滑动面即推力轴承的滑动面的润滑油朝着径向外侧流过该滑动面。也就是说,只有气态制冷剂被分离出去后的润滑油被供到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之间。因此,在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之间不会出现气态制冷剂被从承受推力载荷的润滑油中分离出来而起泡的现象,推力轴承的滑动面被气态制冷剂已被分离出去后的润滑油冷却。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将在驱动轴23上的供油路70内流动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供向开在推力轴承面26a上的减压槽65内并减压。其结果是,能够在减压槽65中将溶入润滑油中的气态制冷剂分离出来,仅让受到比气态制冷剂大的离心力的润滑油从减压槽65朝着径向外侧流出来并供到构成推力轴承的滑动面的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来防止在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之间产生气态制冷剂。因此而能够用润滑油对推力轴承的滑动面进行有效的冷却,从而抑制烧伤。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构成为:经由连通部分65a使将供油路70中的润滑油引向减压槽65的第二环形槽74和减压槽65连通,并且该连通部分65a成为将从第二环形槽74供向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因此,靠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在减压槽65中将溶入有气态制冷剂的润滑油急剧地减压,从而能够可靠地从润滑油中将气态制冷剂分离出来。
在上述回转式压缩机10中,各汽缸室C1、C2的内压经由各活塞40、50作用于驱动轴23的各偏心部25、26。因此,在高负荷运转等下各汽缸室C1、C2内压较高之际驱动轴23有可能大大地挠曲。如果驱动轴23挠曲,就会产生所谓的角碰撞,即由下端板35的上端面和内周面形成的角部与驱动轴23的主轴部24滑动接触。产生角碰撞以后,接触面单位面积压力会增大,后汽缸盖35的滑动轴承部35a的滑动损失和磨损增大,而会导致回转式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下降。于是,在上述回转式压缩机10中,在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上的插入驱动轴23的孔部的周边部形成环形槽部61,在槽部61的内周缘部形成弹性轴承62,用该弹性轴承62弹性地支承驱动轴23,由此来抑制角碰撞导致接触面上的单位面积压力增大。然而,虽然借助弹性轴承62挠曲来弹性地支承驱动轴23,但是在挠曲之际上端的一部分有可能与偏心部26的推力轴承面26a碰撞而损坏推力轴承面26a。
于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减压槽65设置在俯视时与弹性轴承62相重合的位置。这样一来,即使弹性轴承62变形,该弹性轴承62的上端也会因为侵入减压槽65内而不会与下侧偏心部26的推力轴承面26a相碰撞。因此能够防止推力轴承面26a被损坏。还有,因为弹性轴承62形成在后汽缸盖35的内周缘部,所以通过将减压槽65设置在俯视时与弹性轴承62相重合的位置,减压槽65便形成在推力轴承面26a的内周端部。通过这样将减压槽65形成在推力轴承面26a的内周端部,从减压槽65流出的润滑油便会流遍整个推力轴承面26a。因此而能够用润滑油对整个推力轴承面26a进行冷却。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减压槽65形成为其外周缘比槽部61的外周缘更靠近内周一侧。也就是说,减压槽65的直径比形成弹性轴承62的槽部61小。开在推力轴承面26a上的减压槽65的直径越大,推力轴承面26a的面积就会越小。但如上所述,在上述回转式压缩机10中,使减压槽65的直径比形成弹性轴承62的槽部61小。因此,所以能够将开在推力轴承面26a上的减压槽65所导致的推力轴承面26a的面积的减少限制在最低程度上。
在上述回转式压缩机10中,第二纵向槽72形成在下侧偏心部26的侧面上从下侧偏心部26的上端一直延伸到下端。如果这样使第二纵向槽72的下端到达推力轴承面26a,就会在形成第二纵向槽72的壁面和推力轴承面26a之间产生角部,在推力轴承面26a相对于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滑动之际就有可能蹭到该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
于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形成减压槽65以使形成在下侧偏心部26的侧面上的第二纵向槽72的下端到达减压槽65。因此,能够防止形成在第二纵向槽72的下端部的角部蹭到与推力轴承面26a滑动接触的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
(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回转式压缩机10省去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形成弹性轴承62的槽部61,并且减压槽65和第二环形槽74不直接连通,而是经由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间隙65b间接连通。
具体而言,如图6和图7所示,减压槽65的内周缘位于比推力轴承面26a的内周缘更靠近外周一侧的位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在这样的位置形成减压槽65,减压槽65和第二环形槽74不是直接连通,而是经由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间隙65b间接连通。
这里,如上所述,因为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滑动接触,所以二者之间的间隙65b非常小。因此,从第二环形槽74供到减压槽65的润滑油在让减压槽65和第二环形槽74连通的间隙65b中急剧地减压。也就是说,减压槽65和第二环形槽74构成为:让该减压槽65和第二环形槽74连通的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间隙65b成为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其它结构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来自供油路70的经由第五通路70e流到第二环形槽74的润滑油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朝着径向外侧流出去,通过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间隙65b供到减压槽65内。如上所述,构成为:连通第二环形槽74和减压槽65的间隙65b成为将从第二环形槽74供到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因此,经由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间隙65b流到减压槽65内的润滑油急剧地减压。其结果是,溶入润滑油中的气态制冷剂被从润滑油中分离出来而起泡。
这里,因为与气态制冷剂相比润滑油的比重大,所以润滑油受到的离心力比气态制冷剂受到的离心力大。因此,如果气态制冷剂在减压槽65中被从润滑油中分离开来,气态制冷剂就会贮存在减压槽65的上部。另一方面,比重大于气态制冷剂的润滑油受到较大的离心力作用而从减压槽65朝着径向外侧流出,流到下侧偏心部26的下端面的一部分即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滑动面上。
供到驱动轴23的下侧偏心部26的下端面的一部分即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滑动面,亦即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之间的润滑油朝着径向外侧流过该滑动面。也就是说,仅有气态制冷剂被分离出去以后的润滑油被供到推力轴承的滑动面。因此,在推力轴承的滑动面上,气态制冷剂不会被从承受推力载荷的润滑油中分离出来而起泡,气态制冷剂被分离出去后的润滑油对推力轴承的滑动面进行冷却。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也能够收到和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的效果。
(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回转式压缩机10改变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减压槽65的形状。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减压槽65的轴向长度比第一实施方式短(槽深度较浅)。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外周缘比弹性轴承62的外周缘(槽部61的内周缘)更靠近外周一侧,且内周缘与弹性轴承62的内周缘(后汽缸盖35的内周缘)位置相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减压槽65的与弹性轴承62的上端面相对的部分形成为连通部分65a,减压槽65经该连通部分65a与第二环形槽74连通。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减压槽65的连通部分65a和比该连通部分65a更靠近径向外侧的非连通部分槽深相等。但是,减压槽65的所述非连通部分与槽部61相对,与该槽部61成为一体,形成比连通部分65a大的空间。根据这样的结构,经由连通部分65a从第二环形槽74流到减压槽65内的润滑油在通过连通部分65a流到非连通部分之际急剧地减压。也就是说,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构成为:连通部分65a成为将从第二环形槽74供到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其它结构和第一实施方式一样。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供油路70中的经由第五通路70e流到第二环形槽74内的润滑油经由连通部分65a供到减压槽65内。如上所述,由减压槽65的非连通部分和槽部61形成的空间比减压槽65的连通部分65a大。换句话说,构成为:减压槽65的连通部分65a比由减压槽65的非连通部分和槽部61形成的空间小而成为将从第二环形槽74供到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因此,经由连通部分65a流到减压槽65内的润滑油在从连通部分65a流入非连通部分之际会急剧地减压。其结果是,溶入润滑油中的气态制冷剂被从润滑油中分离出来而起泡。
这里,因为与气态制冷剂相比润滑油的比重大,所以润滑油受到的离心力比气态制冷剂受到的离心力大。因此,如果气态制冷剂在减压槽65中被从润滑油中分离开来,气态制冷剂就会贮存在减压槽65的上部。另一方面,比重大于气态制冷剂的润滑油受到较大的离心力作用而从减压槽65朝着径向外侧流出,流到推力轴承面26a和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滑动面上。
供到驱动轴23的下侧偏心部26的下端面的一部分即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滑动面,亦即推力轴承的滑动面的润滑油朝着径向外侧流过该滑动面。也就是说,仅有气态制冷剂被分离出去后的润滑油供到推力轴承的滑动面。因此,在推力轴承的滑动面,气态制冷剂不会从承受推力载荷的润滑油中被分离出来而起泡,气态制冷剂被分离出去后的润滑油对推力轴承的滑动面进行冷却。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也能够收到和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的效果。
(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回转式压缩机1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回转式压缩机10中加上了将贮存在减压槽65上部的气态制冷剂引向供油路70的出气孔66。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出气孔66构成连通减压槽65的上部和供油路70的连通路。通过这样形成出气孔66,贮存在减压槽65上部的气态制冷剂便会经由出气孔66排到供油路70中。因此,在高转速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仅将气态制冷剂被分离出去以后的润滑油供到推力轴承的滑动面。因此,能够可靠地对成为推力轴承的滑动面的、推力轴承面26a和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进行冷却。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回转式压缩机10中的压缩机构30是具有两个汽缸室C1、C2的、所谓的双汽缸压缩机构。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中的压缩机构还可以是仅具有下侧汽缸室C2的、所谓的单汽缸压缩机构。具体而言,可以是这样的,下侧汽缸34的上端由前汽缸盖31封起来,下端由后汽缸盖35封起来,内部的封闭空间形成下侧汽缸室C2。即使这样的单汽缸压缩机构,也能够通过在与后汽缸盖35的上端面35b滑动接触的下侧偏心部26形成减压槽65,即开在推力轴承面26a上且沿周向延伸的减压槽65,收到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一样的效果。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没有意图对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对象或本发明的用途范围加以限制。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回转式压缩机有用。
-符号说明-
10    回转式压缩机
20    电动机(驱动机构)
23    驱动轴
26    下侧偏心部(偏心部)
26a   推力轴承面
30    压缩机构
31    前汽缸盖(上端板)
34    下侧汽缸(汽缸)
35    后汽缸盖(下端板)
35b   上端面
50    下侧活塞(活塞)
61    槽部
62    弹性轴承
65    减压槽
65a   连通部分
65b   间隙
66    出气孔(连通路)
70    供油路(油路)
72    第二纵向槽(侧供油槽)
74    第二环形槽(油槽)

Claims (11)

1.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其包括驱动机构(20)和压缩机构(30),所述驱动机构(20)具有驱动轴(23),该驱动轴(23)上形成有偏心部(26)且上下延伸,所述压缩机构(30)包括包围所述偏心部(26)的外周的筒状汽缸(34)、布置在该汽缸(34)内且外套在所述偏心部(26)的活塞(50)、封闭所述汽缸(34)的上端的上端板(31)以及封闭所述汽缸(34)的下端的下端板(35),在所述偏心部(26)的下端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滑动接触的推力轴承面(26a),并且在所述驱动轴(23)上形成有润滑油流通的油路(70),
所述偏心部(26)上形成有减压槽(65),该减压槽(65)开在所述推力轴承面(26a)上靠近内周的位置并且相对于该推力轴承面(26a)凹进且沿周向延伸,所述油路(70)中的润滑油供到该减压槽(65)内,该减压槽(65)将该润滑油减压,
在所述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上的供所述驱动轴(23)插入的孔部的周边部形成有槽部(61),该槽部(61)沿周向延伸,在该槽部(61)的内周缘部形成弹性轴承(62),
所述减压槽(65)位于俯视时与所述弹性轴承(62)相重合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端板(35)和所述驱动轴(23)之间形成有油槽(74),该油槽(74)沿周向延伸,所述油路(70)中的润滑油供到该油槽(74)内,
所述减压槽(65)经由连通部分(65a)与所述油槽(74)连通,该连通部分(65a)构成为:该连通部分(65a)成为将从所述油槽(74)供到所述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槽(65)的外周缘比所述槽部(61)的外周缘更靠近内周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槽(65)的外周缘比所述槽部(61)的外周缘更靠近内周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偏心部(26)形成有连通所述减压槽(65)的上部和所述油路(70)的连通路(66)。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偏心部(26)的侧面上形成有侧供油槽(72),该侧供油槽(72)将从所述油路(70)供到所述偏心部(26)上方的润滑油引向所述偏心部(26)的下方,
所述减压槽(65)形成为:保证所述侧供油槽(72)的下端到达所述减压槽(6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偏心部(26)的侧面上形成有侧供油槽(72),该侧供油槽(72)将从所述油路(70)供到所述偏心部(26)上方的润滑油引向所述偏心部(26)的下方,
所述减压槽(65)形成为:保证所述侧供油槽(72)的下端到达所述减压槽(65)。
8.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其包括驱动机构(20)和压缩机构(30),所述驱动机构(20)具有驱动轴(23),该驱动轴(23)上形成有偏心部(26)且上下延伸,所述压缩机构(30)包括包围所述偏心部(26)的外周的筒状汽缸(34)、布置在该汽缸(34)内且外套在所述偏心部(26)的活塞(50)、封闭所述汽缸(34)的上端的上端板(31)以及封闭所述汽缸(34)的下端的下端板(35),在所述偏心部(26)的下端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滑动接触的推力轴承面(26a),并且在所述驱动轴(23)上形成有润滑油流通的油路(70),
所述偏心部(26)上形成有减压槽(65),该减压槽(65)开在所述推力轴承面(26a)上靠近内周的位置并且相对于该推力轴承面(26a)凹进且沿周向延伸,所述油路(70)中的润滑油供到该减压槽(65)内,该减压槽(65)将该润滑油减压,
在所述偏心部(26)的侧面上形成有侧供油槽(72),该侧供油槽(72)将从所述油路(70)供到所述偏心部(26)上方的润滑油引向所述偏心部(26)的下方,
所述减压槽(65)形成为:保证所述侧供油槽(72)的下端到达所述减压槽(6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端板(35)和所述驱动轴(23)之间形成有油槽(74),该油槽(74)沿周向延伸,所述油路(70)中的润滑油供到该油槽(74)内,
所述减压槽(65)经由连通部分(65a)与所述油槽(74)连通,该连通部分(65a)构成为:该连通部分(65a)成为将从所述油槽(74)供到所述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端板(35)和所述驱动轴(23)之间形成有油槽(74),该油槽(74)沿周向延伸,所述油路(70)中的润滑油供到该油槽(74)内,
所述减压槽(65)和所述油槽(74)构成为:保证该减压槽(65)和该油槽(74)经所述推力轴承面(26a)和所述下端板(35)的上端面(35b)之间的间隙(65b)连通,并且该间隙(65b)成为将经所述油槽(74)供到所述减压槽(65)的润滑油减压的节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偏心部(26)形成有连通所述减压槽(65)的上部和所述油路(70)的连通路(66)。
CN201280047307.6A 2011-09-28 2012-09-24 压缩机 Active CN1038274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2206 2011-09-28
JP2011212206A JP5370450B2 (ja) 2011-09-28 2011-09-28 圧縮機
PCT/JP2012/006065 WO2013046632A1 (ja) 2011-09-28 2012-09-24 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7499A CN103827499A (zh) 2014-05-28
CN103827499B true CN103827499B (zh) 2015-07-08

Family

ID=47994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7307.6A Active CN103827499B (zh) 2011-09-28 2012-09-24 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15715B2 (zh)
JP (1) JP5370450B2 (zh)
CN (1) CN103827499B (zh)
BR (1) BR112014006692B1 (zh)
WO (1) WO20130466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58867B2 (ja) * 2016-03-04 2020-09-23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流体機械
CN105952649B (zh) * 2016-06-17 2018-03-23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
JP2018123691A (ja) * 2017-01-30 2018-08-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圧縮機
JP6768553B2 (ja) * 2017-02-21 2020-10-14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FR3102792B1 (fr) 2019-11-05 2021-10-29 Danfoss Commercial Compressors Compresseur à spirales comportant un maneton ayant un évidement supérieu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4335A (zh) * 2004-03-16 2007-03-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式膨胀机
CN1963207A (zh) * 2005-11-09 2007-05-16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CN102022337A (zh) * 2009-09-17 2011-04-20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0897U (ja) * 1982-02-12 1983-08-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式圧縮機
JPS6049287U (ja) * 1983-09-13 1985-04-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タリ−圧縮機
JPS60145290U (ja) * 1984-03-07 1985-09-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式圧縮機
JPS6125586U (ja) * 1984-07-20 1986-02-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密閉型圧縮機の給油装置
JPS6193292A (ja) * 1984-10-11 1986-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ロ−タリ圧縮機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JP2509386Y2 (ja) * 1987-07-17 1996-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式圧縮機
JPH0370895A (ja) 1989-08-09 1991-03-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密閉形回転式圧縮機
US5374171A (en) * 1994-04-11 1994-12-20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Rotary compressor thrust washer
JP2000283073A (ja) 1999-03-26 2000-10-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US6537045B2 (en) * 2000-07-05 2003-03-25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Rotating machine having lubricant-containing recesses on a bearing surface
US8814546B2 (en) * 2009-08-10 2014-08-26 Lg Electronics Inc. Compressor
JP2011179452A (ja) * 2010-03-03 2011-09-15 Panasonic Corp ロータリ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4335A (zh) * 2004-03-16 2007-03-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式膨胀机
CN1963207A (zh) * 2005-11-09 2007-05-16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CN102022337A (zh) * 2009-09-17 2011-04-20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15715B2 (en) 2015-08-25
BR112014006692A2 (pt) 2017-06-13
WO2013046632A1 (ja) 2013-04-04
US20140234147A1 (en) 2014-08-21
CN103827499A (zh) 2014-05-28
JP5370450B2 (ja) 2013-12-18
JP2013072365A (ja) 2013-04-22
BR112014006692B1 (pt) 2021-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7499B (zh) 压缩机
KR101465868B1 (ko) 로터리식 압축기
JP5527349B2 (ja) ベーン型圧縮機
JP5025556B2 (ja) 冷媒圧縮機
US9651047B2 (en) Compressor having a partitioned discharge chamber
CN101520046A (zh) 密闭型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US8104307B2 (en) Expander-integrated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cycle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US8641394B2 (en) Compressor
CN103867450A (zh) 旋转式压缩机
US9435337B2 (en) Scroll compressor
CN105889076B (zh) 涡旋压缩机的主机架及涡旋压缩机
CN103982437A (zh) 容积型压缩机
JP2006132377A (ja) 流体機械
CN102472275B (zh) 压缩机
EP3467312B1 (en) Scroll compressor
JP2006348928A (ja) 圧縮機
CN114651128A (zh) 涡旋式压缩机
JP2007009757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5191405B2 (ja) 膨張機一体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791760B2 (ja) 冷媒圧縮機
CN109964039A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JP5934898B2 (ja) 圧縮機
US11125233B2 (en) Compressor having oil allocation member
CN114072582B (zh)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JP5641801B2 (ja) 冷媒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