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6834B - 轮胎穿孔修补套具 - Google Patents
轮胎穿孔修补套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26834B CN103826834B CN201280045634.8A CN201280045634A CN103826834B CN 103826834 B CN103826834 B CN 103826834B CN 201280045634 A CN201280045634 A CN 201280045634A CN 103826834 B CN103826834 B CN 1038268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pling
- puncture repair
- locking protrusion
- flow channel
- flow pa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POIUWJQBRNEFGX-XAMSXPGMSA-N cathelicidin Chemical compound C([C@@H](C(=O)N[C@@H](CCCNC(N)=N)C(=O)N[C@@H](CCCCN)C(=O)N[C@@H](CO)C(=O)N[C@@H](CCCCN)C(=O)N[C@@H](CCC(O)=O)C(=O)N[C@@H](CCCCN)C(=O)N[C@@H]([C@@H](C)CC)C(=O)NCC(=O)N[C@@H](CCCCN)C(=O)N[C@@H](CCC(O)=O)C(=O)N[C@@H](CC=1C=CC=CC=1)C(=O)N[C@@H](CCCCN)C(=O)N[C@@H](CCCNC(N)=N)C(=O)N[C@@H]([C@@H](C)CC)C(=O)N[C@@H](C(C)C)C(=O)N[C@@H](CCC(N)=O)C(=O)N[C@@H](CCCNC(N)=N)C(=O)N[C@@H]([C@@H](C)CC)C(=O)N[C@@H](CCCCN)C(=O)N[C@@H](CC(O)=O)C(=O)N[C@@H](CC=1C=CC=CC=1)C(=O)N[C@@H](CC(C)C)C(=O)N[C@@H](CCCNC(N)=N)C(=O)N[C@@H](CC(N)=O)C(=O)N[C@@H](CC(C)C)C(=O)N[C@@H](C(C)C)C(=O)N1[C@@H](CCC1)C(=O)N[C@@H](CCCNC(N)=N)C(=O)N[C@@H]([C@@H](C)O)C(=O)N[C@@H](CCC(O)=O)C(=O)N[C@@H](CO)C(O)=O)NC(=O)[C@H](CC=1C=CC=CC=1)NC(=O)[C@H](CC(O)=O)NC(=O)CNC(=O)[C@H](CC(C)C)NC(=O)[C@@H](N)CC(C)C)C1=CC=CC=C1 POIUWJQBRNEFGX-XAMSXPGM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49 pul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02—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using liquid or paste-like material
- B29C73/025—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using liquid or paste-like material fed under press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16—Auto-repairing or self-sealing arrangements or agents
- B29C73/166—Devices or methods for introducing sealing compositions into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使内盖的移除更可靠的同时允许放宽将内盖配装至帽体的配装精度。在具有附接至瓶状容器的口部的抽出帽的穿孔轮胎修补套具的瓶状单元中,抽出帽设置有:用于将压缩空气从压缩机吸入至瓶状容器中的第一流动通道;用于从瓶状容器中相继地取出穿孔轮胎修补液和压缩空气的第二流动通道;以及用于在预连接状态下封闭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的第一封闭装置和第二封闭装置。抽出帽设置有用于在连接发生时释放第二封闭装置并打开第二流动通道的释放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将穿孔修补液和压缩空气依次充入至穿孔的轮胎中以暂时地修补穿孔的轮胎穿孔修补套具。
背景技术
例如,下面的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轮胎穿孔修补套具的瓶状单元c,其包括附接至瓶状容器a的口部a1的抽出帽b。
如图7中所示,用在瓶状单元c中的抽出帽b包括帽体g和内盖h。帽体g包括用以将压缩空气从压缩机d吸入至瓶状容器a中的第一流动通道e和用以通过压缩空气的吸入依次将穿孔修补液和压缩空气从瓶状容器a取出的第二流动通道f。内盖h将同时封闭第一流动通道e和第二流动通道f。
具体地,帽体g包括用于将瓶状容器a的口部a1螺纹连接至其上配装凹部g1和从配装凹部g1的底表面向上延伸的凸台部g2。分别用于第一流动通道e和第二流动通道f的上开口部e1和f1设置在凸台部g2的上表面上。内盖h一体地包括用以配装至凸台部g2的外周表面的内盖体ha和用以配装至上开口部f1中的塞柄部hb。
瓶状单元c在使用前进行车载存储,其中,第一流动通道e和第二流动通道f通过内盖h封闭。在穿孔修补时,处于该状态的抽出帽b要进行管连接以操作压缩机d。这允许压缩空气流动通过第一流动通道e进入内盖体ha中,并且基于内盖体ha中的内部压力增大,内盖h将自动脱离而打开第一流动通道e和第二流动通道f。
相应地,内盖h不需要在存储期间脱离,而需要在穿孔修补时在压缩空气下容易地脱离。因此有必要提高内盖h与帽体g之间的配合尺寸精度从而以高精确度控制内盖h与帽体g之间的互锁力。
然而,根据常规结构,内盖体ha和塞柄部hb二者分别进行配合,并且因而互锁变化在两者中均发生。因此,对于配装尺寸需要更高的精度,因而引起产率的下降和用于产品检验过程的处理成本的增加。
此外,内盖h需要内盖体ha的配装和塞柄部hb的配装同时释放。例如,当塞柄部hb要首先脱离而引起间隙时,内盖体ha中的压缩空气从间隙泄漏至第二流动通道f。因此,内盖体ha的内部压力停止增加。另一方面,当内盖体ha要首先脱离而引起间隙时,压缩空气从间隙泄漏至瓶状容器a中。因此,瓶状容器a中的压力增加,从而减小了内盖体ha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压力差。因此,在任一情况下,内盖h都不与凸台部g2分离。因而,内盖体ha和塞柄部hb需要同时脱离,并且这也促进了对高精度的需要。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9-2312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孔修补套具,该穿孔修补套具能够在确保内盖的分离的同时放宽内盖与帽体之间的配装精度,从而能够抑制例如抽出帽的产率的下降和用于产品检验过程的处理成本的增加。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中阐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穿孔修补套具,其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构造成排出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排出口部;瓶状单元,所述瓶状单元包括构造成储存穿孔修补液的瓶状容器和附接至瓶口部的抽出帽;以及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用于将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瓶状单元的所述抽出帽彼此联接从而成一体地彼此紧固。所述抽出帽包括:入口部,所述入口部构造成经由第一流动通道将压缩空气从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气排出口部吸入至所述瓶状容器中;出口部,所述出口部构造成通过压缩空气的吸入经由第二流动通道从所述瓶状容器依次取出穿孔修补液和压缩空气;以及第一封闭装置和第二封闭装置,所述第一封闭装置和所述第二封闭装置分别用于在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预联接状态下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压缩空气排出口部和所述入口部中的一者包括朝向另一者延伸的联接管嘴,并且所述另一者包括管嘴接收器,所述管嘴接收器构造成响应于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联接而使所述联接管嘴插入所述管嘴接收器中从而与所述联接管嘴紧密联接。所述抽出帽包括释放装置,所述释放装置构造成响应于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联接而释放所述第二封闭装置以打开所述第二流动通道。
在权利要求2中,所述抽出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一体地包括:筒状部,所述筒状部包括上端、下端和位于所述上端与所述下端之间的管状部,所述上端构造成配装在所述瓶状容器的所述口部中,所述下端构造成包括底部,所述管状部包括与所述瓶状容器的内部连通的内孔;以及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从所述底部与所述管状部同轴地向上延伸,所述送风管包括用作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的中心孔;以及套管,所述套管从外部插入并且以可竖向滑动的方式保持在所述送风管上。并且,所述第二封闭装置设置在所述套管中而能够与所述套管一体地移动,并且所述入口部在所述底部上向下延伸。
在权利要求3中,所述释放装置包括释放用突出件,所述释放用突出件从所述套管的下端延伸并且向下突伸穿过所述底部,并且所述释放装置构造成由于所述释放用突出件响应于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联接与所述压缩机接触从而向上推动所述套管而释放所述第二封闭装置。
在权利要求4中,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包括:环形竖向流动通道部,所述环形竖向流动通道部由所述套管与所述管状部之间的间隙限定;以及横向流动通道部,所述横向流动通道部构造成经由交叉部P与所述竖向流动通道部连通并且从所述交叉部P延伸至所述出口部的末端开口部。并且,所述管状部包括:大直径壁部,所述大直径壁部允许所述内孔限定较大的直径;以及小直径壁部,所述小直径壁部构造成经由台阶部与所述大直径壁部的下侧连通,并且所述大直径壁部限定在比所述交叉部P高的位置处。
在权利要求5中,所述第二封闭装置包括上密封构件和下密封构件,所述上密封构件和所述下密封构件以可一体地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套管上并且构造成分别在比所述交叉部P高的一侧上和比所述交叉部P低的一侧上与所述小直径壁部接触从而封闭所述竖向流动通道,并且所述上密封构件在所述上密封构件通过对所述套管的向上推动而向上移动超过所述台阶部时在所述上密封构件与所述大直径壁部之间限定出间隙从而打开所述第二流动通道。
在权利要求6中,所述送风管的上端定位成高于穿孔修补液的液面。
在权利要求7中,所述第一封闭装置是构造成配装至所述送风管的上端部以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的内盖,并且所述内盖构造成在通过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气产生的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的内部压力下脱离从而打开所述第一流动通道。
在权利要求8中,所述送风管包括第一锁定突出部,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在相对于所述送风管的上端缩进的位置处从所述送风管的外周表面以小的高度突出,并且所述内盖包括环形第二锁定突出部,所述环形第二锁定突出部从所述内盖的内周表面以小的高度突出并且沿着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锁定突出部能够翻越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并且,在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所述预联接状态下,所述内盖构造成以允许所述第二锁定突出部在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的下侧上与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接合的第一接合状态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
在权利要求9中,所述内盖构造成响应于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联接而通过所述套管被向上推动离开所述第一接合状态,并且所述内盖构造成以允许所述第二锁定突出部通过所述送风管的所述外周表面而被夹紧和保持在比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高的一侧上的第二接合状态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
在权利要求10中,所述第一封闭装置是构造成配装至所述送风管的上端部以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的内盖,并且所述内盖构造成响应于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联接而通过所述套管被向上推动从而与所述上端部分离并打开所述第一流动通道。
在权利要求11中,所述送风管包括第一锁定突出部,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从所述送风管的外周表面以小的高度突出,并且所述内盖包括环形第二锁定突出部,所述环形第二锁定突出部从所述内盖的内周表面以小的高度突出并沿着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锁定突出部能够翻越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在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所述预联接状态下,所述内盖构造成以允许所述第二锁定突出部在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的下侧上与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接合的第一接合状态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穿孔修补套具单独包括释放装置,以响应于抽出帽与压缩机联接时实现的联接而释放第二封闭装置。这允许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被独立打开。因此确保放宽了作为第一封闭装置的内盖与帽体之间的配装精度。还确保抑制例如抽出帽产率的下降和用于产品检验过程的处理成本的增加。还确保可靠地防止在储存期间内盖脱离引起液体泄漏的情况。还确保可靠地防止在使用时内盖没有脱离以使穿孔修补操作不能实行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穿孔修补套具的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
图2是以放大尺寸示出了穿孔修补套具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截面图;
图3是示出了穿孔修补套具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
图4是以放大尺寸示出了穿孔修补套具的主要部分的另一局部截面图;
图5(A)和图5(B)是以放大尺寸示出了在预联接状态和联接状态下的第一封闭装置的局部截面图;
图6(A)和图6(B)是以放大尺寸示出了在预联接状态和联接状态下的根据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一封闭装置的局部截面图;以及
图7是示出了常规抽出帽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穿孔修补套具1的预联接状态Y1。本实施方式的穿孔修补套具1包括压缩机3、瓶状单元6以及联接装置7。压缩机3包括用以排出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排出口部2。瓶状单元6包括用以储存穿孔修补液T的瓶状容器4和配装在瓶状容器4的口部4A中的抽出帽5。联接装置7将使压缩机3和瓶状单元6的抽出帽5彼此联接以便彼此一体地紧固。
联接装置7包括限定在压缩机3上的压缩机侧联接部7A和限定在抽出帽5上的抽出帽侧联接部7B。在穿孔修补时,这两个部分7A和7B在穿孔修补位置处彼此联接,从而允许压缩机3和瓶状单元6彼此一体地紧固。这防止了瓶状单元6在穿孔修补操作期间落下。
压缩机3包括具有使用例如马达、活塞和气缸的已知结构的可移动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空气排出口部2和压缩机侧联接部7A设置在压缩机3的上表面3S上。
接者,瓶状单元6包括瓶状容器4和抽出帽5。瓶状容器4包括容器部4B和小直径圆筒状口部4A,该容器部4B用以储存穿孔修补液T,该小直径圆筒状口部4A从容器部4B的下端向上延伸。
抽出帽5包括入口部9、出口部11、以及第一封闭装置12和第二封闭装置13。入口部9将与压缩机3联接以从压缩机3吸入压缩空气。如此吸入的压缩空气通过与入口部9连接的第一流动通道8流入瓶状容器4。压缩空气的吸入允许穿孔修补液和压缩空气通过第二流动通道10从瓶状容器4被依次取出。第一封闭装置12和第二封闭装置13分别在通过联接装置7所实现的预联接状态Y1下封闭第一流动通道8和第二流动通道10。抽出帽5还包括释放装置19,该释放装置19用以响应于通过联接装置7所实现的联接释放第二封闭装置13以打开第二流动通道10。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抽出帽5如图2中以放大尺寸示出地构造成包括帽体14和套管15。帽体14一体地包括筒状部16和送风管17。筒状部16包括管状部16A和底部16B,该管状部16A的上端将气密地配装在瓶状容器4的口部4A中,而底部16B结合(封闭)管状部16A的下端。送风管17从底部16B向上延伸。管状部16A的内孔16H与瓶状容器4的内部连通。
本实施方式例示了口部4A和管状部16A通过熔敷彼此紧固的情况。然而,可使用多种方法。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使用例如粘合剂将口部4A和管状部16A彼此紧固。可选地,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将口部4A和管状部16A彼此紧固。
送风管17向上且与管状部16A同轴地延伸,并且送风管17的中心孔17H构成第一流动通道8。封闭第一流动通道8的内盖(示于图1)被加盖在送风管17的上端。也就是说,内盖18构成第一封闭装置12。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盖18将在由来自压缩机3的压缩空气所产生的第一流动通道8的内部压力下自动脱离以打开第一流动通道8。送风管17的上端17E在比穿孔修补液T的液面Ts高的位置处终止。
套管15从外部被插入并且保持在送风管17上而可上下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管15包括用以封闭第二流动通道10的第二封闭装置13和用以释放第二封闭装置13的释放装置19。
释放装置19包括释放用突出件19A,该释放用突出件19A从套管15的下端延伸并且向下延伸通过底部16B。贯穿底部16B钻出允许释放用突出件19A从中穿过的通孔16Bh。在本实施方式中,释放用突出件19A将响应于通过联接装置7所实现的联接而接触管嘴接收器26的上表面以向上推动套管15。在本实施方式中,管嘴接收器26的上表面与压缩机3的上表面3S平齐。
这里,第二流动通道10包括环形竖向流动通道部10A和横向流动通道部10B。竖向流动通道部10A通过套管15与管状部16A之间的间隙来限定。横向流动通道部10B将通过交叉部P与竖向流动通道部10A连通,并且还从交叉部P横向延伸至出口部11的末端开口部11A。出口部11从管状部16A向外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出口部11限定为用以将穿孔修补液T和压缩空气注入轮胎的软管40的联接部41。软管40绕着管状部16A缠绕并且储存在该处。
管状部16A的内壁表面W包括允许内孔16H限定大直径的大直径壁部Wa和通过台阶部Wb与大直径壁部Wa的下侧连通的小直径部Wc。大直径壁部Wa限定在比交叉部P高的位置处。因此,小直径壁部Wc划分成位于台阶部Wb与交叉部P之间的上小直径壁部WcU和在比交叉部P低的一侧上的下小直径壁部WcL。
第二封闭装置13包括以可移动的方式一体地设置在套管15上的上环形密封构件20U和下环形密封构件20L。上环形密封构件20U和下环形密封构件20L分别在比交叉部P高的一侧上和比交叉部P低的一侧上与小直径壁部Wc接触以封闭竖向流动通道部10A。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20U和20L分别是所谓的O型环并且通过限定在套管15的外周上的周向槽来保持。
在第二封闭构件13中,上密封构件20U将在预联接状态Y1(示于图2)下与上小直径壁部WcU接触。因此,第二流动通道10被封闭以防止穿孔修补液T流出至出口部11。在联接状态Y2(示于图4)下,上密封构件20U将通过由释放用突出件19A所施加的对套管15的向上推动而向上移动超出台阶部Wb。此时,在上密封构件20U与大直径壁部Wa之间限定有间隙G,并且因此第二流动通道10被打开。
筒状部16包括限定在底部16B中的入口部9。入口部9将直接与压缩机3的压缩空气排出口部2联接而不需要通过软管等。
具体地,压缩空气排出口部2和入口部9中的一者包括朝向另一者延伸的联接管嘴25。另一者包括管嘴接收器26,该管嘴接收器26用以响应于通过联接装置7所实现的联接而使联接管嘴25插入其中以与联接管嘴25紧密联接。本实施方式例示了下述情况:入口部9限定为从底部16B向下延伸的联接管嘴25,而压缩空气排出口部2限定为管嘴接收器26。
联接管嘴25在具有恒定外径的管嘴本体25A的下端侧上包括圆锥形状的减缩表面部25B。例如,两个密封环27——比如O型环——附接至管嘴本体25A。管嘴接收器26在配装孔部26A的下端处包括具有与减缩表面部25B大致相同的倾斜度的减缩表面部26B以通过密封环27气密地配装至管嘴本体25A。联接管嘴25和管嘴接收器26通过这些减缩表面部25B和26B同轴地彼此对准。
联接装置7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缩机侧联接部7A和抽出帽侧联接部7B。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出帽侧联接部7B包括多个——例如两个——从底部16B向下延伸的锁定爪30。每个锁定爪30包括近似直角三角形形状的钩部30B,该钩部30B在与底部16B相连的主体部30A的前端部处向外突出。另一方面,压缩机侧联接部7A包括用以接合和锁定在钩部30B上的爪接合孔31。在本实施方式中,爪接合孔31限定在与管嘴接收器26一体地限定的框架32中。
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管17包括第一锁定突出部33,该第一锁定突出部33在相对于送风管17的上端17E缩进的位置处从送风管17的外周表面以小的高度突出。内盖18在其内周表面上包括以小的高度突出并且沿着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第二锁定突出部34。第二锁定突出部34限定为可翻越第一锁定突出部33。在通过联接装置7所实现的预联接状态Y1下,内盖18将在第一接合状态X1下封闭第一流动通道8的上端。在第一接合状态X1下,第二锁定突出部34将在第一锁定突出部33的下侧上与第一锁定突出部33接合。
在预联接状态Y1下,套管15的上端15E在第一接合状态X1下定位成低于内盖18。在送风管17的外周上在上述位置处限定有第三锁定突出部35。因此,套管15的上端位置由第三锁定突出部35来调节以防止套管15在预联接状态Y1下接触内盖18。用以在送风管17与套管15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圈36——比如O型环——附接至送风管17。
另一方面,在联接状态Y2下,如图5(B)中所示,内盖18将通过套管15被向上推离第一接合状态X1。然后,第二锁定突出部34将在位于比第一锁定突出部33高的一侧上的第二接合状态X2下封闭第一流动通道8的上端。由于第二锁定突出部34翻越第一锁定突出部33的事实,因此从第一接合状态X1至第二接合状态X2的转换是可执行的。在第二接合状态X2下,内盖18仅由于第二锁定突出部34夹紧送风管17的外周表面而被保持。因此,在由压缩空气所产生的第一流动通道8的内部压力下,容易的、可靠的分离是可实现的。另一方面,在第一接合状态X1下,第二锁定突出部34与第一锁定突出部33接合以确保强的附接。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穿孔修补套具1允许包括联接装置7的不稳固的瓶状单元6与压缩机3成一体地联接并紧固至压缩机3。因此,确保了防止瓶状单元6在穿孔修补操作期间跌落。此外,压缩机3的压缩空气排出口部2和抽出帽5的入口部9彼此直接联接。这消除了对供气侧上的软管的需要并且因而便利在穿孔修补现场的管连接操作并且防止了误接管。
用以释放第二封闭装置13的释放装置19单独设置成独立地打开第一流动通道8和第二流动通道10。因此,仅需要考虑在作为第一封闭装置12的内盖18与送风管17之间的配装的变化。也就是说,确保了配装变化比常规套具中的配装变化减少了一半。还确保了放宽配装精度从而抑制抽出帽的产率的下降和用于产品检验过程的处理成本的增加。特别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锁定突出部33和第二锁定突出部34设置成在预联接状态Y1下以强的第一接合状态X1附接至内盖18。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储存期间的液体泄漏。在联接状态Y2下,内盖18将进入弱的第二接合状态X2。因此,内盖18在穿孔修补期间在压缩空气的气压下可以容易且可靠地分离。此外,第一接合状态X1和第二接合状态X2与通过联接装置7所实现的联接相结合地进行切换,因而实现了可靠的性能。
套管15从外部插入并且保持在作为第一流动通道8的送风管17上,并且第二封闭装置13和释放装置19设置在套管15上。因此,从第一接合状态X1至第二接合状态X2的转换和第二封闭装置13的释放(第二流动通道10的打开)能够结合通过联接装置7所实现的联接可靠地操作。
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管17的上端部17E优选地定位成比穿孔修补液T的液面Ts高。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如果压缩机3在第二流动通道10侧封闭的情况下被操作,则瓶状容器4中的压力异常增强。当压缩机3经历脉动时,会发生瓶状容器4中的穿孔修补液T向压缩机3回流的危险。就这一点而言,可通过将上端17E定位成比液面Ts高来防止上述问题。第二流动通道10侧被封闭的状态例如能够对应于下述情况:内盖18因第二封闭装置13的缺陷而不脱离的情况;用以与出口部11联接的软管40弯折和被堵塞的情况;或软管40的末端被帽堵塞的情况。
图6(A)和图6(B)分别示出抽出帽5的另一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突出部33与第三锁定突出部35之间的距离很短。因此,在预联接状态Y1下,内盖18的下端和套管15的上端15E彼此接近。因此,如图6(B)中所示,在通过联接装置7进行联接的过程中,内盖18通过套管15被向上推动,并且与送风管17的上端部分离以打开第一流动通道8。
尽管已经对本发明的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例示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改型和实施。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穿孔修补套具
2压缩空气排出口部
3压缩机
4瓶状容器
4A口部
5抽出帽
6瓶状单元
7联接装置
8第一流动通道
9入口部
10第二流动通道
10A竖向流动通道部
10B横向流动通道部
11出口部
11A末端开口部
12第一封闭装置
13第二封闭装置
14帽体
15套管
16筒状部
16A管状部
16B底部
16H内孔
17送风管
17H中心孔
18内盖
19释放装置
19A释放用突出件
20U上密封构件
20L下密封构件
25联接管嘴
26管嘴接收器
33第一锁定突出部
34第二锁定突出部
T穿孔修补液
Ts液面
X1第一接合状态
X2第二接合状态
Y1预联接状态
Y2联接状态
Wa大直径壁部
Wb台阶部
Wc小直径壁部
Claims (11)
1.一种穿孔修补套具,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构造成排出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排出口部;
瓶状单元,所述瓶状单元包括构造成储存穿孔修补液的瓶状容器和附接至所述瓶状容器的口部的抽出帽;以及
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用于将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瓶状单元的所述抽出帽彼此联接从而成一体地彼此紧固,
其中,
所述抽出帽包括:入口部,所述入口部构造成经由第一流动通道将压缩空气从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气排出口部吸入至所述瓶状容器中;出口部,所述出口部构造成通过压缩空气的吸入经由第二流动通道从所述瓶状容器依次取出穿孔修补液和压缩空气;以及第一封闭装置和第二封闭装置,所述第一封闭装置和所述第二封闭装置分别用于在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预联接状态下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
压缩空气排出口部和所述入口部中的一者包括朝向另一者延伸的联接管嘴,并且所述另一者包括管嘴接收器,所述管嘴接收器构造成响应于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联接而使所述联接管嘴插入所述管嘴接收器中从而与所述联接管嘴紧密联接,并且
所述抽出帽包括释放装置,所述释放装置构造成响应于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联接而释放所述第二封闭装置以打开所述第二流动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修补套具,其中,
所述抽出帽包括:
帽体,所述帽体一体地包括:筒状部,所述筒状部包括上端、下端和位于所述上端与所述下端之间的管状部,所述上端构造成配装在所述瓶状容器的所述口部中,所述下端构造成包括底部,所述管状部包括与所述瓶状容器的内部连通的内孔;以及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从所述底部与所述管状部同轴地向上延伸,所述送风管包括用作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的中心孔;以及
套管,所述套管从外部插入并且以可竖向滑动的方式保持在所述送风管上,并且
所述第二封闭装置设置在所述套管中而能够与所述套管一体地移动,并且所述入口部在所述底部上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孔修补套具,其中,所述释放装置包括释放用突出件,所述释放用突出件从所述套管的下端延伸并且向下突伸穿过所述底部,并且所述释放装置构造成由于所述释放用突出件响应于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联接与所述压缩机接触从而向上推动所述套管而释放所述第二封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穿孔修补套具,其中,
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包括:环形竖向流动通道部,所述环形竖向流动通道部由所述套管与所述管状部之间的间隙限定;以及横向流动通道部,所述横向流动通道部构造成经由交叉部(P)与所述环形竖向流动通道部连通并且从所述交叉部(P)延伸至所述出口部的末端开口部,并且
所述管状部包括:大直径壁部,所述大直径壁部允许所述内孔限定较大的直径;以及小直径壁部,所述小直径壁部构造成经由台阶部与所述大直径壁部的下侧连通,并且所述大直径壁部限定在比所述交叉部(P)高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孔修补套具,其中,所述第二封闭装置包括上密封构件和下密封构件,所述上密封构件和所述下密封构件以可一体地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套管上并且构造成分别在比所述交叉部(P)高的一侧上和比所述交叉部(P)低的一侧上与所述小直径壁部接触从而封闭所述环形竖向流动通道部,并且所述上密封构件在通过对所述套管的向上推动而使所述上密封构件向上移动超过所述台阶部时在所述上密封构件与所述大直径壁部之间限定出间隙从而打开所述第二流动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孔修补套具,其中,所述送风管的上端定位成高于穿孔修补液的液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孔修补套具,其中,所述第一封闭装置是构造成配装至所述送风管的上端部以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的内盖,并且所述内盖构造成在通过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气产生的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的内部压力下脱离从而打开所述第一流动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孔修补套具,其中,
所述送风管包括第一锁定突出部,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在相对于所述送风管的上端缩进的位置处从所述送风管的外周表面以小的高度突出,并且所述内盖包括环形第二锁定突出部,所述环形第二锁定突出部从所述内盖的内周表面以小的高度突出并且沿着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锁定突出部能够翻越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并且
在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所述预联接状态下,所述内盖构造成以允许所述第二锁定突出部在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的下侧上与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接合的第一接合状态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孔修补套具,其中,所述内盖构造成响应于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联接而通过所述套管被向上推动离开所述第一接合状态,并且所述内盖构造成以允许所述第二锁定突出部通过所述送风管的所述外周表面而被夹紧和保持在比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高的一侧上的第二接合状态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孔修补套具,其中,所述第一封闭装置是构造成配装至所述送风管的上端部以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的内盖,并且所述内盖构造成响应于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联接而通过所述套管被向上推动从而与所述上端部分离并打开所述第一流动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孔修补套具,其中,
所述送风管包括第一锁定突出部,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从所述送风管的外周表面以小的高度突出,并且所述内盖包括环形第二锁定突出部,所述环形第二锁定突出部从所述内盖的内周表面以小的高度突出并沿着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锁定突出部能够翻越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并且
在通过所述联接装置实现的所述预联接状态下,所述内盖构造成以允许所述第二锁定突出部在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的下侧上与所述第一锁定突出部接合的第一接合状态封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04968 | 2011-09-20 | ||
JP2011204968A JP5395865B2 (ja) | 2011-09-20 | 2011-09-20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PCT/JP2012/068585 WO2013042448A1 (ja) | 2011-09-20 | 2012-07-23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26834A CN103826834A (zh) | 2014-05-28 |
CN103826834B true CN103826834B (zh) | 2016-04-06 |
Family
ID=4791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45634.8A Active CN103826834B (zh) | 2011-09-20 | 2012-07-23 | 轮胎穿孔修补套具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65000B2 (zh) |
EP (1) | EP2746033B1 (zh) |
JP (1) | JP5395865B2 (zh) |
KR (1) | KR101943679B1 (zh) |
CN (1) | CN103826834B (zh) |
WO (1) | WO20130424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657007B1 (en) * | 2011-01-28 | 2019-06-05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Flat tire repair kit |
JP5568068B2 (ja) * | 2011-09-20 | 2014-08-0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JP5476352B2 (ja) * | 2011-09-30 | 2014-04-23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用のキャップユニット |
JP5568101B2 (ja) * | 2012-02-03 | 2014-08-0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一体型の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TWM462676U (zh) * | 2013-05-03 | 2013-10-01 | Active Tools Int Hk Ltd | 輪胎修補機的快速連接分離裝置 |
JP6259281B2 (ja) * | 2013-12-25 | 2018-01-10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用のボトルユニット |
JP6259259B2 (ja) * | 2013-11-06 | 2018-01-10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用のボトルユニット |
CN105658417A (zh) * | 2013-11-06 | 2016-06-08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漏气修理用的瓶单元 |
WO2015114567A2 (en) * | 2014-01-29 | 2015-08-06 | Tek Global S.R.L. | Improved sealant liquid container and kit comprising such a container |
JP5941486B2 (ja) * | 2014-02-06 | 2016-06-29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JP5941500B2 (ja) * | 2014-07-02 | 2016-06-29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US20170173900A1 (en) * | 2014-02-06 | 2017-06-22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Puncture repair kit |
JP5945288B2 (ja) * | 2014-02-07 | 2016-07-05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TWI559978B (en) * | 2014-12-04 | 2016-12-01 | Wen-San Jhou | Sealant dispenser |
US10611103B2 (en) * | 2017-09-12 | 2020-04-07 | Bell Sports, Inc. | Tire repair tool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a tire puncture with tire plugs |
DE102019217775A1 (de) | 2019-11-19 | 2021-05-20 |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Druckluft und/oder Dichtmittel in einen Fahrzeugluftreifen und tragbares/transportables System zum Abdichten und Aufpumpen von Fahrzeugluftreifen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6696A (zh) * | 2005-11-29 | 2008-12-03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密封打气装置 |
CN101583480A (zh) * | 2006-12-21 | 2009-11-18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密封装置 |
WO2011055633A1 (ja) * | 2009-11-04 | 2011-05-12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145A (en) * | 1933-08-17 | 1935-10-15 | William G Dunn | Pneumatic liquid dispenser |
US3175591A (en) * | 1962-12-19 | 1965-03-30 | M R M Company Inc | Sanitary dispensing nozzles for filling machines |
US4535918A (en) * | 1983-06-03 | 1985-08-20 | Heiligman Randy B | Dispenser with squeeze-bulb actuator |
US5058636A (en) * | 1988-06-27 | 1991-10-22 | Link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c. | Liquid flow controlling system |
DE3836365A1 (de) * | 1988-10-26 | 1990-05-10 | Schering Ag | Befuelleinrichtung |
US5203384A (en) * | 1990-08-15 | 1993-04-20 | Dresser Industries, Inc. | Combination casting for a blending dispenser |
CA2189290A1 (en) * | 1996-10-31 | 1998-04-30 | Ian Savidge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troducing a free-flowing balancing material within a tire |
US6536632B2 (en) * | 2000-05-03 | 2003-03-25 | Sp Partnership | Bottle and bottle coupler |
DE20211295U1 (de) * | 2001-02-16 | 2002-12-12 |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30165 Hannover | Gerät zum Abdichten und Aufpumpen eines aufblähbaren Objekts |
US6761192B2 (en) * | 2002-09-19 | 2004-07-13 | Swiftflo, Llc | Assembly for automatic vehicle fueling |
US7080668B2 (en) * | 2004-03-24 | 2006-07-25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Adapter for dispensing liquid into a container |
JP4338579B2 (ja) * | 2004-05-06 | 2009-10-0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パンク応急修理装置に用いるシーリング剤ユニット |
JP4133945B2 (ja) | 2004-06-28 | 2008-08-13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の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送給、抜取り装置 |
KR20060032416A (ko) * | 2004-10-12 | 2006-04-17 | 백상열 | 유동체 수납용기 |
US8701736B2 (en) * | 2005-01-18 | 2014-04-22 | Android Industries Llc | Inflation work station |
US7389800B2 (en) * | 2005-03-25 | 2008-06-24 | Accessories Marketing, Inc. | Orientation-independent fluid delivery apparatus |
JP4871106B2 (ja) * | 2006-06-20 | 2012-02-0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JP4878336B2 (ja) * | 2007-06-18 | 2012-02-1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JP4928374B2 (ja) | 2007-07-17 | 2012-05-09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パンク応急修理装置に用いるシーリング剤ユニット |
JP4989341B2 (ja) * | 2007-07-19 | 2012-08-01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リング剤容器とシーリング剤ユニットとの組立体 |
US8020588B2 (en) * | 2008-09-11 | 2011-09-20 | Min-Hsieng Wang | Tire repair solution can |
JP4466777B2 (ja) * | 2008-10-20 | 2010-05-26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装置 |
KR101674230B1 (ko) * | 2009-01-07 | 2016-11-08 | 트라이델 리서치 피티와이 리미티드 | 손상된 팽창 가능 물품을 수리 및 팽창시키기 위한 장치 |
US8596310B2 (en) * | 2009-04-23 | 2013-12-03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Sealing and pump-up device |
DE102010010361B4 (de) * | 2010-03-05 | 2020-12-10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von Luft und/oder Abdichtmittel in einen Reifen |
US8297321B2 (en) * | 2010-07-02 | 2012-10-30 | Wen San Chou | Device for sealing and inflating inflatable object |
US8671995B2 (en) * | 2010-07-02 | 2014-03-18 | Wen San Chou | Device for sealing and inflating inflatable object |
EP2657007B1 (en) * | 2011-01-28 | 2019-06-05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Flat tire repair kit |
TWI482908B (zh) * | 2011-03-07 | 2015-05-01 | Wen San Chou | Air compressor for vehicle |
JP5568068B2 (ja) * | 2011-09-20 | 2014-08-0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JP5476351B2 (ja) * | 2011-09-28 | 2014-04-23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用のキャップユニット |
JP5476352B2 (ja) * | 2011-09-30 | 2014-04-23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用のキャップユニット |
US8746293B2 (en) * | 2011-10-12 | 2014-06-10 | Wen San Chou | Device for sealing and inflating inflatable object |
JP5568100B2 (ja) * | 2012-01-06 | 2014-08-0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一体型の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EP2815875B1 (en) * | 2012-02-16 | 2018-04-11 | Wen-San Jhou | Vehicle-mounted air compressor device |
KR101696237B1 (ko) * | 2012-04-16 | 2017-01-13 | 요코하마 고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펑크 수리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펑크 수리 방법 |
FR2994691B1 (fr) * | 2012-08-24 | 2014-09-05 | Philippe Perrier | Procede et machine pour le remplissage de recipients |
FR2996217B1 (fr) * | 2012-10-02 | 2015-10-30 | Cryl | Dispositif de transfert d'un liquide |
ITMI20131163A1 (it) * | 2013-07-10 | 2015-01-11 | Smi Spa | Dispositivo di riempimento |
US9873557B2 (en) * | 2013-08-12 | 2018-01-23 | Tek Global S.R.L. | Disposable canister for sealant for inflatable article repair and inflation kit, and production thereof |
US9902375B2 (en) * | 2014-01-13 | 2018-02-27 | Wai Kan Wong | Device used for pressing air and/or tire sealant into a tire and a compression part |
-
2011
- 2011-09-20 JP JP2011204968A patent/JP5395865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7-23 US US14/239,928 patent/US936500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7-23 EP EP12833654.2A patent/EP2746033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7-23 WO PCT/JP2012/068585 patent/WO201304244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7-23 CN CN201280045634.8A patent/CN103826834B/zh active Active
- 2012-07-23 KR KR1020147007782A patent/KR10194367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6696A (zh) * | 2005-11-29 | 2008-12-03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密封打气装置 |
CN101583480A (zh) * | 2006-12-21 | 2009-11-18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密封装置 |
WO2011055633A1 (ja) * | 2009-11-04 | 2011-05-12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365000B2 (en) | 2016-06-14 |
KR101943679B1 (ko) | 2019-01-29 |
KR20140069022A (ko) | 2014-06-09 |
JP2013067013A (ja) | 2013-04-18 |
WO2013042448A1 (ja) | 2013-03-28 |
EP2746033A4 (en) | 2015-04-29 |
JP5395865B2 (ja) | 2014-01-22 |
CN103826834A (zh) | 2014-05-28 |
US20140190590A1 (en) | 2014-07-10 |
EP2746033A1 (en) | 2014-06-25 |
EP2746033B1 (en) | 2020-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26834B (zh) | 轮胎穿孔修补套具 | |
US9156212B2 (en) | Tire puncture repair kit | |
JP4133945B2 (ja) | タイヤの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送給、抜取り装置 | |
US9272587B2 (en) | Integrated puncture repair kit | |
JP5476352B2 (ja) | パンク修理用のキャップユニット | |
US8978717B2 (en) | Cap unit for puncture repair | |
KR20070080563A (ko) | 용기에서 타이어 밀봉재를 꺼내는 장치 | |
JP2008155400A (ja) | シーリング装置 | |
EP3202601A1 (en) | Pneumatic valve adaptor | |
WO2011086762A1 (ja) | パンク修理液の回収方法及び回収装置 | |
JP5246708B2 (ja) | 定量式ポンプ | |
KR100928645B1 (ko) | 냉매 주입용 커플러 | |
JP2011189559A (ja)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
CN202972258U (zh) | 轮胎自动充气补胎液连接头 | |
JP5364136B2 (ja)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
US10442145B2 (en) | Bottle unit for puncture repair | |
JP6259259B2 (ja) | パンク修理用のボトルユニット | |
CN116039133A (zh) | 爆胎修理液单元以及爆胎修理套件 | |
CN105324328A (zh) | 用于具有气态介质供给可能性的饮料瓶的封帽 | |
JP2009023224A (ja) |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送給、抜取り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