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2260A - 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12260A
CN103812260A CN201310533861.1A CN201310533861A CN103812260A CN 103812260 A CN103812260 A CN 103812260A CN 201310533861 A CN201310533861 A CN 201310533861A CN 103812260 A CN103812260 A CN 103812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terminal board
bus
motor unit
location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38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贤
源田太朗
矢崎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12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2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使部件破损的情况下容易将电动机单元与电力电缆连接的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中,一端与从固定件延伸出的配线连接的第一导体固定于台座而配置在壳体的内部,第二导体由端子台支承,通过将所述端子台插入到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孔中,从而将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孔延伸出的所述第一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体以重合的状态进行连接,使所述端子台与所述台座相互嵌合的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端子台及所述台座上,来使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在规定位置进行连接。

Description

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电动机单元和电力供给源连接的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机动车、混合动力机动车等电动车辆具备作为车辆用驱动源的电动机单元,通过向该电动机单元供给三相交流的电力,从而驱动车辆的情况通常众所周知。在下述所示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结构:将在供给三相的电力的供电电缆的前端设置的阳连接器所连接的端子台安装在发动机模块的框体上,来对将该端子台与发动机绕组连接时的公差进行吸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9754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与发动机绕组连接的固定端子上设有用于吸收其与发动机绕组的公差的游隙的情况下,因该游隙而产生固定端子的位置错动,当将在端子台上设置的内部导体与固定端子连接时,内部导体与固定端子相互干涉,从而可能使内部导体或固定端子破损,或者陷入不能紧固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使部件破损的情况下容易将电动机单元与电力电缆连接的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
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所述电动机单元具备:电动机主体,其具有固定件和旋转件;壳体,其收容所述电动机主体;第一导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用于向所述固定件供给电力;以及第二导体,其将所述第一导体和在所述壳体外部设置的电力供给源连接,所述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固定于台座而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导体的一端与从所述固定件延伸出的配线连接,所述第二导体由端子台支承,通过将所述端子台插入到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孔中,从而将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孔延伸出的所述第一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体以重合的状态进行连接,使所述端子台与所述台座相互嵌合的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端子台及所述台座上,来使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在规定位置进行连接。
在所述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中,还可以构成为,第一导体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端子台与所述台座的嵌合方向延伸出,并且端部向下方弯曲。
在所述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具有与所述电动机主体的相数对应的根数,在将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的重叠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并将垂直于所述端子台与所述台座的嵌合方向且与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时,在上侧或下侧中的一侧,相对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中心呈对称地配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定位部,且在上侧或下侧中的另一侧,在相对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中心呈左右对称且比所述一侧的定位部靠中心的位置配置有一个以上所述定位部。
在所述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中,还可以构成为,所述电动机主体为三相,且三根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并列配置,所述一侧的所述定位部配置在与所述左右方向的两端的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对应的部位,所述另一侧的所述定位部配置在与中央的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对应的部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端子台与台座相互嵌合的定位部设置在端子台及台座上,来使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在规定位置进行连接,因此在将端子台与台座连接时,能够在不损坏构件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机单元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机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带连接器的端子台的主视立体图。
图4是台座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带连接器的端子台与台座嵌合后的状态的局部省略主视立体图。
图6是图4的A-A线的剖面,是表示端子台从上方朝向斜下方向插入到嵌合部时的状态的简要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是图4的A-A线的剖面,是表示端子台从前方朝向后方水平地插入到嵌合部且端子台的下表面位于比母线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时的状态的简要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是图4的A-A线的剖面,是表示端子台与嵌合部嵌合后的状态的简要主要部分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电动机单元
12…电动机主体
14…壳体
14a、62、89…孔
18…转子
20u、20v、20w…配线
22…定子
24…驱动轴
26…电力电缆
28…连接器
30…带连接器的端子台
32…台座
34、36、38a、38b…螺栓
40u、40v、40w、64u、64v、64w…母线
50…端子台
52…连接器部
54u、54v、54w…端子部
56…分隔板
58、98…引导部
60…突起部
70…嵌合部
72…延伸部
74、76、78、80、82、84、86、88…弯曲部
90u、90v、90w…端部
92…侧壁部
94…上壁部
100、102…下引导面
104…上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电动机单元10的结构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只要没有特别指示,则就以图1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基准来说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并且相对于纸面而言将跟前侧作为右方向、将里侧作为左方向来进行说明。前后、上下以及左右方向相互正交。
搭载于电动机动车、混合动力机动车等车辆上的电动机单元10具有电动机主体12和收容电动机主体12的壳体14。电动机主体12具有转子(旋转件)18和定子(固定件)22,该转子18具有沿圆周方向交替配置的N极及S极的永久磁铁16,定子22以覆盖转子18的外周部的方式在径向上与该转子18对置配置,且卷绕有产生使转子18旋转的旋转磁场的三相(UVW相)配线20u、20v、20w。定子22固定于壳体14,在转子18的旋转轴处设有驱动轴24。
在电力电缆26的前端设置的连接器28上连接有带连接器的端子台30,该电力电缆26与在壳体14的外部设置的未图示的供给三相交流电的电力供给源(例如逆变器)连接。在壳体14上安装有带连接器的端子台30和用于将该带连接器的端子台30与配线20u、20v、20w连接的台座32。
该台座32通过螺栓34、34、34、36而安装在壳体14的内部。带连接器的端子台30插入到在壳体14的前下方设置的孔14a中,与台座32相互嵌合。另外,壳体14与带连接器的端子台30通过螺栓38a进行紧固,且连接器28与带连接器的端子台30通过螺栓38b进行紧固。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机单元10的局部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省略了配线20u、20v、20w、螺栓34、34、34、38b,电力电缆26以及连接器28的图示。
台座32将与配线20u、20v、20w连接的三相导电性的母线(第一导体)40u、40v、40w固定,母线40u的一端与配线20u通过螺栓34进行紧固,母线40v的一端与配线20v通过螺栓34进行紧固,且母线40w的一端与配线20w通过螺栓34进行紧固。即,螺栓34、34、34将UVW相的配线20u、20v、20w和三相的母线40u、40v、40w紧固,并且将台座32和壳体14固定。
图3是带连接器的端子台30的主视立体图。带连接器的端子台30具有:与母线40u、40v、40w电连接的端子台50;支承端子台50,通过与连接器28嵌合而将端子台50与电力电缆26电连接的连接器部52。
端子台50具有与母线40u连接的端子部54u、与母线40v连接的端子部54v以及与母线40w连接的端子部54w。另外,端子部54u、54v、54w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端子台50具有在端子部54u与端子部54v之间以及在端子部54v与端子部54w之间设置的分隔板56、56。
在端子部54u、54w的左右外方向上连接而设置有朝向左右外方向膨胀的引导部58、58,在分隔板56、56的上表面且前端侧(与连接器部52侧相反的一侧)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60、60。该引导部58、58以及突起部60、60相对于端子台5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对称地设有两个。
在端子部54u、54v、54w上具有:在该端子部54u、54v、54w的前端侧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孔62的导电性的母线(第二导体)64u、64v、64w;覆盖该母线64u、64v、64w的上表面以及两侧面和下表面的一部分的罩部66u、66v、66w。该母线64u、64v、64w经由连接器28与电力电缆26电连接。
图4是台座32的主视图。台座32具有能够供端子台50沿前后方向(嵌合方向)插入的嵌合部70以及从该嵌合部70的上端朝向上方延伸的延伸部72。母线40u的一端由于与配线20u连接而配置在延伸部72的里侧(后侧)(参照图2),母线40u的另一端具有如下形状:使弯曲部74弯曲而通过延伸部72的开口,从而导出到延伸部72的正面(前侧),并向下方前进,并且使弯曲部76弯曲而向右方向偏离且向下方延伸,之后使弯曲部78弯曲而向前方(朝向壳体14的孔14a方向)水平延伸。
母线40v的一端由于与配线20v连接而配置在延伸部72的里面(参照图2),母线40v的另一端具有如下形状:向下方延伸,并且使弯曲部80、82弯曲而通过延伸部72的开口,从而导出到延伸部72的正面并向下方延伸,且使弯曲部84弯曲而向前方水平延伸。母线40w的一端由于与配线20w连接而配置在延伸部72的里面(参照图2),且具有如下形状:使弯曲部86弯曲而向右方向延伸后,使弯曲部88弯曲而通过延伸部72的开口,从而导出到延伸部72的正面而向前方水平延伸。母线40u、40v、40w的向前方水平延伸的另一端侧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
台座32为了保持母线40u、40v、40w而具有与母线40u、40v、40w的形状对应的形状。通过该母线40u的弯曲部74、76、母线40v的弯曲部80、82、母线40w的弯曲部86、88,使母线40u、40v、40w以卡挂的状态保持于台座32,且相对于台座32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距离的游隙。
在母线40u、40v、40w的另一端侧设有用于供未图示的螺丝贯通的孔89,该母线40u、40v、40w的另一端的端部90u、90v、90w向下方弯曲。母线40u、40v、40w的孔89的位置设置在将端子台50插入到嵌合部70时与母线64u、64v、64w的孔62对应的位置。
即,设置成将端子台50插入到嵌合部70而使作为第一导体的母线40u、40v、40w与作为第二导体的母线64u、64v、64w在上下方向上重合时,孔89、62相互一致(参照图8)。通过将所述螺丝插入到该孔62、89中并利用未图示的螺母进行拧紧,能够对母线40u、40v、40w与母线64u、64v、64w进行紧固。需要说明的是,端子台50与嵌合部70以母线64u、64v、64w的下表面与母线40u、40v、40w的上表面相接的方式进行嵌合(参照图8)。
嵌合部70具有:左右的侧壁部92、92;将左右的侧壁部92、92在上方连接的上壁部94;以及将左右的侧壁部92、92与上壁部94在后方连接的底壁部96(参照图5)。
如图5所示,嵌合部70的左右的侧壁部92、92具有在将端子台50插入到嵌合部70时不与设置在端子部54u、54w的外侧方的引导部58、58发生干涉的形状,在左右的侧壁部92、92的下方设有对端子台50向下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引导部98、98。左右的引导部98、98间的宽度(距离)比左右的侧壁部92、92间的宽度(距离)窄。
如图5所示,通过使该左右的引导部98、98的作为上表面的下引导面100、100与引导部58、58的作为下表面的下引导面102、102(参照图3)抵接,来对端子台50向下方的移动进行限制(定位)。该引导部58、58与引导部98、98作为本发明的定位部而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该定位部并未不限定于的上述部位,只要设置在与位于左右方向的两端的母线40u、母线40w及母线64u、64w对应的部位即可。
另外,在嵌合部70的上壁部94上设有向上方凹陷的上引导面104。该上引导面104在端子台50插入到嵌合部70时与在分隔板56、56的上表面设置的突起部60、60抵接,从而如图5所示,对端子台50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定位)。该上壁部94与突起部60、60作为本发明的定位部而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该定位部并未限定于上述的部位,只要配置在与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的母线40v及母线64v对应的部位即可。
即,端子台50与嵌合部70通过由引导部58、58和引导部98、98形成的下侧的两点的定位部以及由突起部60、60和上壁部94形成的上侧的两点的定位部这合计四点的定位部来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动而进行嵌合。通过该定位部,能够使母线40u、40v、40w与母线64u、64v、64w在规定位置进行连接。此外,上侧的两点的定位部比下侧的两点的定位部靠中央配置。
另外,在上壁部94形成有用于使母线40u、40v向上方延伸的开口部94a、94b。开口部94a形成在上引导面104的左侧,开口部94b形成在上引导面104的大致中央。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端子台50与嵌合部70嵌合时,分隔板56、56位于母线40u与母线40v之间、以及母线40v与母线40w之间,因此分隔板56、56不会与母线40u、40v、40w发生干涉。
接下来,对端子台50向台座32的嵌合部70的插入模式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端子台50从上方朝向斜下方向而插入到嵌合部70时的状态的简要主要部分剖视图。图7是表示端子台50从前方朝向后方而水平插入到嵌合部70且端子台50的下表面位于比母线40u、40v、40w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时的状态的简要主要部分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6及图7表示图4的A-A线的剖面。
当未在正确的插入方向(嵌合方向)上将端子台50插入到嵌合部70时,例如图6所示,在端子台50从上方朝向斜下方插入到嵌合部70时,在端子台50上设置的引导部58、58与在台座32的嵌合部70上设置的引导部98、98相互干涉,因此端子台50无法插入,无法使端子台50与嵌合部70嵌合。因而,能够防止未在正确的插入方向上将端子台50插入到嵌合部70时的端子台50与母线40u、40v、40w的干涉,从而能够防止母线40u、40v、40w的破损。
另外,在正确的插入位置及插入方向上将端子台50插入到嵌合部70的情况下,当母线40u、40v、40w的位置比端子台50的下表面高时,母线40u、40v、40w与端子台50发生干涉,但如图7所示,由于母线40w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距离H的游隙(自由度),因此能够使母线40w向下方移动而避免与端子台50的干涉。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图示,但母线40u、40v在上下方向上也具有规定距离H的游隙,因此母线40u、40v也能够通过向下方进行移动而避免与端子台50的干涉。
另外,由于母线40u、40v、40w的一端的端部90u、90v、90w向下方进行弯曲,因此通过插入端子台50而容易使母线40u、40v、40w向下方移动,能够避免与端子台50的干涉。并且,即便在母线40u、40v、40w无法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该端部90u、90v、90w将端子台50向上方抬起,能够避免母线40u、40v、40w与端子台50的干涉。
这样,将使端子台50与嵌合部70相互嵌合的定位部(引导部58、98、突起部60、上壁部94)设置在端子台50及嵌合部70上,来使母线40u、40v、40w与母线64u、64v、64w在规定位置进行连接,因此在将端子台50与嵌合部70连接时,能够在不使母线40u、40v、40w等构件破损的情况下容易进行连接。
图8是图4的A-A线的剖面,是表示端子台50与嵌合部70嵌合后的状态的简要主要部分剖视图。如图8所示,通过下引导面100、100与下引导面102、102以及上引导面104与突起部60、60而使端子台50与嵌合部70正常嵌合时,母线64w与母线40w在上下方向上重合,并且母线64w的孔62与母线40w的孔89一致(虽未图示,但母线64u、64v以及母线40u、40v也相同)。使所述螺栓通过该孔62、89并利用所述螺母进行拧紧,由此将母线64u、64v、64w与54u、54v、54w紧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引导部58、58和引导部98、98形成下侧的两点的定位部,但也可以在端子台50与嵌合部70上形成两个以上的下侧的定位部。另外,虽然通过上壁部94和突起部60、60形成上侧的两点的定位部,也可以在端子台50和嵌合部70上形成一个以上的上侧的定位部。优选该定位部关于左右方向的中心对称,因此在定位部为奇数的情况下,需要将一个定位部设置在左右方向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上侧的定位部也比下侧的定位部靠中央配置。
相反,也可以在端子台50和嵌合部70上形成一个以上的下侧的定位部,并形成两个以上的上侧的定位部。在这种情况下,下侧的定位部比上侧的定位部靠中央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电动机主体12的相数为三相,因此在台座32上设置三条母线40u、40v、40w,在端子台50上设置三个端子部54u、54v、54w,但该母线以及端子部的数量可以根据电动机主体12的相数而变更。
以上,使用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没有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清楚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施加各种变更或改良。根据技术方案的记载可知,这样的施加了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所述电动机单元具备:
电动机主体,其具有固定件和旋转件;
壳体,其收容所述电动机主体;
第一导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用于向所述固定件供给电力;以及
第二导体,其将所述第一导体和在所述壳体外部设置的电力供给源连接,
所述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体固定于台座而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导体的一端与从所述固定件延伸出的配线连接,
所述第二导体由端子台支承,通过将所述端子台插入到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孔中,从而将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孔延伸出的所述第一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体以重合的状态进行连接,
使所述端子台与所述台座相互嵌合的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端子台及所述台座上,来使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在规定位置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导体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端子台与所述台座的嵌合方向延伸出,并且端部向下方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具有与所述电动机主体的相数对应的根数,
在将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的重叠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并将垂直于所述端子台与所述台座的嵌合方向且与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时,在上侧或下侧中的一侧,相对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中心呈对称地配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定位部,且在上侧或下侧中的另一侧,在相对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中心呈左右对称且比所述一侧的定位部靠中心的位置配置有一个以上所述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主体为三相,且三根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并列配置,
所述一侧的所述定位部配置在与所述左右方向的两端的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对应的部位,所述另一侧的所述定位部配置在与中央的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对应的部位。
CN201310533861.1A 2012-11-06 2013-11-01 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 Pending CN1038122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4727 2012-11-06
JP2012244727A JP2014093913A (ja) 2012-11-06 2012-11-06 電動機ユニットの導体接続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2260A true CN103812260A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08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3861.1A Pending CN103812260A (zh) 2012-11-06 2013-11-01 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93913A (zh)
CN (1) CN10381226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8409A (ja) * 2006-12-07 2008-06-26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用の電力接続部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539360C (zh) * 2004-02-13 2009-09-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机模块
CN101557140A (zh) * 2008-04-07 2009-10-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动机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201774362U (zh) * 2010-05-28 2011-03-23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的引出线护套
CN102158005A (zh) * 2010-01-29 2011-08-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端子台
JP2011160619A (ja) * 2010-02-03 2011-08-18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用端子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9360C (zh) * 2004-02-13 2009-09-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机模块
JP2008148409A (ja) * 2006-12-07 2008-06-26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用の電力接続部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57140A (zh) * 2008-04-07 2009-10-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动机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2158005A (zh) * 2010-01-29 2011-08-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端子台
JP2011160619A (ja) * 2010-02-03 2011-08-18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用端子台
CN201774362U (zh) * 2010-05-28 2011-03-23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的引出线护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93913A (ja) 2014-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53916B1 (ko) 터미널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KR101852279B1 (ko) 연료 펌프
US8939795B2 (en) Shield structure of conductor cable and electrically driven vehicle
JP3941423B2 (ja) 車両用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CN104145406A (zh) 电动机、尤其是散热器风扇电机
US9748813B2 (en) Bobbin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8446058B2 (en) Electric motor terminal block assembly
ITBO20120682A1 (it) Macchina elettrica
CN106972684B (zh) 定子绕组出线结构、定子组件和电机
WO2014129085A1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CN108352757A (zh)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CN110784058B (zh) 母线单元
CN104115378B (zh) 永磁同步电动机
EP3343736B1 (en) Terminal block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CN103812260A (zh) 电动机单元的导体连接结构
JP3902219B1 (ja) 集中配電部品
CN219123992U (zh) 绝缘框架、定子、电机和电器
CN109038874A (zh) 定子铁芯、定子及其制作方法、电机以及家用电器
CN104685768A (zh) 单转子式电动机
JP6077851B2 (ja) 端子台の周辺構造
CN207691554U (zh) 一种电机骨架与线路板卡扣式固定结构
JP2020137365A (ja) 回転電機ユニット
JP5965294B2 (ja) モータ装置
KR101243607B1 (ko) 전류센서
KR102414687B1 (ko) 브러쉬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