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1847A - 汽车用天线单元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天线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11847A CN103811847A CN201310535160.1A CN201310535160A CN103811847A CN 103811847 A CN103811847 A CN 103811847A CN 201310535160 A CN201310535160 A CN 201310535160A CN 103811847 A CN103811847 A CN 1038118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plate
- flat part
- support
- vertical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01Q1/327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mounted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of the vehicle, e.g. on roof, hood, trunk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天线单元,能够使板状的天线形成为不易在天线单元与汽车的车顶之间产生无效容量的形状且以简单的工序确实且牢靠地进行固定。在底板(3)的上表面,垂直地固定有垂直基板天线(7)。在该垂直基板天线(7)的表面形成有天线方向图(18)且安装有线圈(13)。在垂直基板天线(7)的上缘安装有板状天线(8)。板状天线(8)具有经由夹持部(83)至(86)与一对平板(81)、(82)连续的结构,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表面抵接的抵接支架(93)、(94)、(62)、(64)以及贯通垂直基板天线(7)且与该垂直基板天线(7)的相反侧面抵接的卡合支架(96)、(97)、(61)、(63)分别自各平板(81)、(82)的下端突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天线单元,该汽车用天线单元具有接收各种电波的天线且被载置固定于汽车的车顶上。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汽车中装备有接收AM/FM广播等电波的接收装置。
作为用于接收这种电波的天线,最近,一般化的做法是:以将针对固定电波的天线制成为板状物(金属板或形成有天线方向图的电路基板)的想法为基础,将构成为板状物的天线内置于框体内而进行单元化,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将这种单元化的汽车用天线单元固定于汽车的车顶,且将内置于该汽车用天线单元的天线与搭载于汽车的接收装置连接。
然而,由于非可倒置式的天线单元距离车顶的距离被限制为7cm左右,因此,在该限制下,作为内置于天线单元的电路基板以及板状的天线,期望得到距离车顶的高度低的天线。
而且,为了接地,汽车的车顶、与天线单元中的该车顶连接的底座采用金属制,因此在该车顶、基部与天线之间会产生无效容量,因而使天线增益降低。为避免这种天线增益降低的情况,电路基板的表面上的天线方向图和天线线圈必须设于距离车顶足够高的位置,而仅将电路基板内置的天线单元中,难以在电路基板上形成与AM波长对应的长度的天线方向图。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天线单元,其将板状的天线单独地设置或者将该板状的天线与电路基板组合来确保天线整体的有效容量。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5836号公报)中,如本说明书的附图10所示,公开了一种天线单元(车顶用安装天线),该天线单元具有以下结构:通过双面胶带或粘合剂,将复合天线固定于合成树脂制的罩(天线罩)102的内表面,上述广播用天线100是通过将金属板弯曲成人字形形状而形成,且上述复合天线通过将短轴线圈元件101固定于广播用天线(平板天线)100的内侧而形成。
另外,在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08/062746号公报)公开了具有下述结构的天线单元(天线装置):在图1至图17等中,该天线单元具有将天线基板垂直地固定于金属制成的底板(天线底部)上且通过合成树脂制的罩(天线壳)覆盖该天线单元的整体的结构,所述天线基板通过在电路基板的表面形成天线方向图且安装天线线圈而形成;在该文献的图18中,该天线单元具有将人字形的板状天线(顶部)固定于天线基板的上缘的结构,所述天线基板通过在电路基板的表面形成天线方向图且安装天线线圈而形成;在该文献的图66中,该天线单元具有将通过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金属棒形成的天线支撑于底板(天线底部)上且与线圈天线导通的结构。
然而,在图10所示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天线单元中,通过将天线罩102的上端面加大,由此通过双面胶带或粘合剂,将平板天线元件100固定于在该上端面的内侧,但采用该固定方法时,存在着如下问题,即、无法使天线罩102的外观变窄来使整体的外观设计显得尖锐,由此无法应对各种设计。另外,还存在以下担忧:粘合剂或双面胶带会因经久老化而使粘合力降低,由此平板天线元件100自罩102脱落,或局部脱落的平板天线元件由于伴随着汽车的行驶产生的振动等原因而发生破损。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天线单元中,平板天线元件100的前端以沿着天线罩102的形状而朝向前方且向下倾斜的方式伸出,并向汽车的车顶靠近。如此,尽管平板天线元件100的前端向汽车的车顶靠近,而且打开为人字形,因此,在平板元件100与汽车的车顶之间形成有等价的电容器,但由此所产生的容量为无效容量,因此平板天线元件100的天线增益低且接收性能差。
同样,图11为专利文献2的图43记载的天线装置,将截面为三角形的金属棒配置在与图1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而形成的天线103的底面具有平坦且大的表面积,该天线103的底面与相同的扁平的金属制的天线底部104的上表面接近且相向地配置,因此在两者之间形成有等价的电容器。因此,由此产生的无效容量仍然变大,会使天线103的天线增益降低,且接收性能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点而完成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天线单元,其能够形成为不易在板状天线与汽车的车顶之间产生无效容量的形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工序无晃动和无经久劣化地进行固定。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汽车用天线单元是一种载置于汽车的车顶的天线单元,该天线单元包括:支撑部,其采用绝缘体形成,所述绝缘体以相对于底板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式被固定;以及主天线部。所述主天线部包括导电性的平板部,其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撑部的侧面倾斜的面;和支架部,其通过与所述支撑部接触来限制所述平板部的位置,所述支架部与所述底板的相向面积比所述平板部与所述底板的相向面积小。
主天线部的所述平板部可以仅设置在一主天线部的一个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多个位置。在为后者的情况下,多个平板部也可以配置成为人字形的形状。在将两个平板部配置成人字形形状的情况下,可以使两个板状部分分开,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将两个板状部分连接。在将两个板状部分连接的情况,可以将一块板折弯成人字形的形状。在其中任一种的结构中,平板部相对于支撑部的安装,可以为在平板部的顶部实施,也可以通过支架部来进行实施,也可以两种方式并用。在平板部的顶部的安装,可以是例如将平板部的顶部插入支撑部的方式,也可以是将夹持部设置在两个平板部之间的方式,所述夹持部通过夹子那样的结构对支撑部的上缘附近进行夹持。
支撑部的形状可以为板状,也可以为框状,也可以为柱状。在使支撑部的形状形成为板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电路基板。可以将例如形成有与主天线部导通的天线方向图的电路基板作为支撑部使用。
支架采用金属制成,可以是通过使平板部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或是通过焊接等与平板部的一部分相固定而形成,也可以通过使这些支架与支撑部接触(保持)来支撑主天线部的部件。即,支架可以是通过将自平板部的缘突出的部分折弯而形成,也可以是通过切入平板部而将切出的部分折弯而形成。另外,支架可以是通过将与平板部独立地形成的部件采用焊接、铜焊、铆接等方法固定于该平板部。支架可以贯通支撑部,也可以与支撑部抵接,也可以是两种类型并用。在存在多个平板部情况下,在采用贯通支撑部的支架时,各个支架的两端可以以分别与各个平板部连接的方式形成。另外,由支架限制的平板部与支撑部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为靠近方向以及分离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也可以是上述两个方向。在由支架限制的平板部与支撑部的位置关系为靠近方向以及分离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的情况下,能够将支架作为弹性部件而形成。在任意情况下,为了使与车顶等之间产生的无效容量降低,都需要使各个支架的与车辆车顶的相向面积比平板部的相对于车辆车顶的相向面积小。
根据以上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汽车用天线单元,由于能够使板状天线中的接近汽车的车顶且与车顶平行的面保持在最小限度,因此,不但难以在板状的天线与汽车的车顶之间产生无效容量,而且也能够通过简单的工序无晃动和无经久劣化地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单元的侧面。
图2是表示板状天线相对于竖立型基板天线的固定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从图2中的III方向观察得到的竖立型基板天线以及板状天线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纸面中将观察点设置于右下方观察得到的通过支架将板状天线固定于竖立型基板天线的立体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天线单元内置的竖立型基板天线以及板状天线的立体图。
图6是竖立型基板天线以及板状天线的侧视图。
图7是竖立型基板天线以及板状天线的俯视图。
图8是从图6的VIII方向观察得到的竖立型基板天线以及板状天线的后视图。
图9是沿着图6的IX-IX线得到的竖立型基板天线以及板状天线的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以往的天线单元的一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11是表示以往的天线单元的另一例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3基板;
7垂直基板天线;
8板状天线;
13线圈;
18天线方向图;
27支架部;
62,64,93,94支架(支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为本发明的汽车用天线单元的侧面透视图,将构成该天线单元的框体的罩1以及密封部件2以虚线表示。如该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汽车用天线单元以如下部件作为主要部件:底板3,其采用与汽车的车顶(省略图示)平行地配置的金属板形成;安装用凸台4,其用于将该天线单元在该底板3的下表面中央安装于车顶;连接器5,其与上述安装用凸台4相邻地被安装;电路基板6,其经由柱10以与底板3分离的状态固定于底板3上;垂直基板天线7,其形成为垂直地固定于底板3的上表面的支撑部;板状天线8,其固定于该垂直基板天线7的上缘的后端附近;贴片天线9,其固定于底板3的上表面的前端附近;密封部件2,其采用硅橡胶制成,且从底板3的上下方以及外方覆盖底板3的周缘;以及罩1,其覆盖汽车用天线单元的整体。另外,作为底板3,也可替代采用金属板形成的底板而使用采用树脂材料形成的底板。
罩1为盖状的框体,该罩1的下缘遍及整个周面地嵌入密封构件2的上表面。然而,罩1的下缘也可以焊接固定于底板3。另外,罩1整体上具有类似鲨鱼背鳍的形状。另外,罩1的内表面形状也大致具有与外表面相同的形状。为了使汽车天线单元的内置物不会与该罩1的内表面干涉,必须限定该内置物的外观,因此,该内置物的形状如下所述地被限制。
底板3具有比罩1小一圈的呈子弹形的形状。在该底板3的表面的前端附近固定有贴片天线9。
安装用凸台4插入至穿通于未图示的汽车车顶的贯通孔内。
电路基板6与导线11连接,该导线11与形成在垂直基板天线7的天线方向图(antennapattern)的基端导通。
垂直基板天线7在两面形成有天线方向图(省略图示),且安装有线圈13,该垂直基板天线7与形成后述的主天线部的一部分的板状天线8连接。该垂直基板天线7的下缘在底板3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构件14、15固定于该底板3。另外,垂直基板天线7的上缘形成为沿着罩1的棱线的形状。
形成天线方向图18的配线与通常的刚性基板上的配线相同,是对铜薄膜蚀刻且被切出来的,具有分别将一系列且独立的配线折返多次后而成的形状。另外,在天线方向图18的表面涂布有防氧化用的抗氧化剂。
为了对由于天线单元整体尺寸上的限制而无法充分地确保广播用天线(天线方向图18以及板状天线8)的全长这一情况进行补充,线圈13被连接在电路基板6与天线方向图18之间。
板状天线8是通过冲压加工对铝、不锈钢等导电性高且弹性系数也高的金属板进行冲裁且实施基于塑性变形的折弯操作而形成的。具体而言,如图2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3的后视图以及图4的立体图所示,该板状天线8整体上具有人字形的形状。进一步详细来讲,分别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正反两面相向地配置且具有大致凹字形形状的一对平板部81、82,经由4处的夹持部83至86连接成为一体。
另外,在垂直基板天线7的上缘形成有多个突起71至74,该多个突起71至74分别插入在板状天线8的各夹持部83至86彼此之间形成的3处开口部87至89。因此,在板状天线8固定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上缘的状态下,来确定板状天线8的、在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上缘平行的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另外,在各开口部87至89任意一个中,将板状天线8焊接在垂直基板天线7上的天线方向图18的一端。
在板状天线8的各平板部81、82的下缘以及前后两侧缘分别设有肋部90、91、92,该肋部90、91、92构成通过朝向垂直基板天线7折弯而成的主天线部的一部分。另外,如图3所示,在各平板部81、82的前后两侧缘形成的肋部91、92仅在不与垂直基板天线7干涉的范围内形成,且以相对于平板部81、82垂直的方式被折弯。
在板状天线8中的各平板部81、82的下端彼此间的宽度W(参照图3)、以及各平板部81、82的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打开角α(参照图3),依赖于罩1内的空间形状,且在与罩1的内表面不接触的限度内被设为最大值。
而且,为了限制平板部81的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打开角α的减小以及该平板部81到垂直基板天线7的距离的缩小,使成为主天线部的一部分的作为第1种支架的抵接支架93、94分别自该平板部81的下缘的肋部90的后端以及前端附近突出,该抵接支架93、94的前端以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表面垂直的方式抵接。另外,各抵接支架93、94的前端以使其前端缘的形状成为“コ”字形的方式被折弯,因此能够防止各抵接支架93、94落入后述的缝隙75至78。
另外,为了限制平板部81的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打开角α的增大以及该平板部81到垂直基板天线7的距离的增大,使成为主天线部的一部分的作为第2种支架的卡合支架96、97分别自该平板部81的下缘的肋部90的后端附近以及前端突出,该卡合支架96、97的前端贯通缝隙75、78,并穿通垂直基板天线7的相反侧面,其中缝隙75、78通过使其长轴方向朝向水平方向且穿通于垂直基板天线7而形成。在各卡合支架96、97的前端形成有钩部96a、97a,该钩部96a、97a仅在各抵接支架93、94的前端缘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表面抵接的状态下穿通各缝隙75、78,因此,各卡合支架96、97的整体形状为“L”字形。而且,在各卡合支架96、97的钩部96a、97a完全地穿通各缝隙75、78的状态下,通过组装操作者使钩部96a、97a朝向上方塑性变形,其内侧缘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相反侧面抵接。
如上所述地,在各抵接支架93、94的前端缘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表面抵接时,各卡合支架96、97的钩部96a、97a的内侧缘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相反侧面抵接,因此不会出现平板部81晃动的现象,且平板部81的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打开角α以及该平板部81到垂直基板天线7的距离被固定。
另一方面,在平板部82的下缘的肋部90中的相当于平板部81的抵接支架93与卡合支架97之间的区域,为了不与抵接支架93以及卡合支架97干涉,自前端侧依次突出地形成有卡合支架61、抵接支架62、卡合支架63以及抵接支架64。各抵接支架62、64以及各卡合支架61、63的形状以及功能与上述的平板部81的各抵接支架93、94以及各卡合支架96、97的形状以及功能相同。
因此,在各抵接支架62、64的前端缘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相反侧面抵接时,各卡合支架61、63的钩部61a、63a的内侧缘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表面抵接,因此,不会出现平板部82晃动的现象,且平板部82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打开角α以及该平板部82到垂直基板天线7的距离被固定。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板状天线8是在被安装到垂直基板天线7之前,预先通过冲压加工来实现各部分的弯曲而形成的。因此,组装操作者用手将两平板部81、82的间隔扩大,使双方的卡合支架96、97、61、63的前端彼此之间出现间隙,从而将垂直基板天线7的上缘推入该间隙。而且,组装操作者将垂直基板天线7的各突起71至74嵌入板状天线8的对应的开口部87至89,与此同时,各卡合支架96、97、61、63分别进入缝隙75、78、76、77。如此一来,利用作为相对于板状天线8整体的弹性变形的反作用力的弹性力,各夹持部83、84、85、86将垂直基板天线7的上缘附近夹持,且两平板部81、82的各抵接支架93、94、62、64的前端缘分别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各表面抵接,各平板部81、82的各卡合支架96、97、61、63的钩部96a、97a、61a、63a分别穿通垂直基板天线7。此处,组装操作者使用夹具使各卡合支架96、97、61、63的钩部96a、97a、61a、63a朝向上方塑性变形。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组装操作者的组装作业容易,且无需用于将平板天线8固定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特殊部件,因此实现了组装作业成本以及部品成本的降低。而且,平板天线8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固定是牢固的,不会发生晃动,因此长期使用性能优良,且能够使与天线罩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变得极小,由此罩1的设计自由度与天线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如上述的这种固定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板状天线8通过被焊接于天线方向图18的前端而与该方向图18的前端导通。其结果,从导线11到板状天线8被连续地导通,在天线方向图18以及板状天线8作为接收AM广播电波用天线发挥功能的同时,线圈13、天线方向图18以及板状天线8还作为接收FM广播电波用天线发挥功能。
此时,天线方向图18充分地远离底板3以及汽车的车顶,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在天线方向图18与底板3以及汽车的车顶之间产生无效容量的情况。同样,板状天线8也充分地远离底板3以及汽车的车顶,且板状天线8的与底板3以及汽车的车顶平行的部分限定为肋部90及各支架93、94、96、97、61、62、63、64,以及各夹持部83至86的背部83a至86a,且各卡合支架96、97、61、63的钩部96a、97a、61a、63a向上方弯曲,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在板状天线8与底板3以及汽车的车顶之间产生无效容量的情况。在底板采用树脂制成的情况下,由于天线方向图18、板状天线8、支架部、夹持部与汽车车顶的距离进一步加长了与底板厚度相等的长度,由此能够减小无效容量。
由此,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线单元,由于最大限度地抑制了无效容量的产生,因此能够确保天线增益,且能够较高地维持接收性能。
(实施方式2)
图5是仅图示内置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天线单元的板状天线20以及垂直基板天线7’的一部分(在安装有板状天线20的上缘的后端附近部分)的立体图。该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是共通的,因此省略了其图示以及说明。另外,垂直基板天线7’除了其上缘为直线状且未设置有任何缝隙75至78的情况以外,其他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垂直基板天线7相同,因此也省略了其说明。
图5所示的该第2实施方式的板状天线20是通过冲压加工对铝、不锈钢等导电性高且弹性系数高的金属板进行冲裁并进行折弯(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具体而言,如作为侧视图的图6、作为俯视图的图7、作为从图6的箭头VIII方向观察得到的后视图的图8、以及作为沿着图6的IX-IX线的纵剖视图的图9所示,具有整体上为人字形的形状,具有与将一对平板部21、22经由夹持部23连接成为一体的结构等同的形状,所述一对平板部21、22分别配置在垂直基板天线7’的正反两面,具有矩形外缘。
夹持部23具有与转夹(turn clip)(对夹、装订夹(binder clip))的金属板等同的形状,根据其工作原理,该夹持部以夹持垂直基板天线7’的上缘的方式进行固定。即,如图8以及图9所示,夹持部23是通过将一对折弯线23b、23c之间作为背部23a,且将该背部23a的两侧在各折弯线23b、23c处折弯成锐角(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所述一对折弯线23b、23c以比垂直基板天线7’的厚度更宽的间隔分开且平行地设定。因此,夹持部23的一对前端(形成夹持部23的与各平板部21、22的边界的弯曲部23d、23e)彼此的间隙,在该一对前端自垂直基板天线7’被拆下的自然状态下,比垂直基板天线7’的厚度窄,通过使夹持部23整体弹性变形来使两平板部21、22的间隔扩大,由此能够使夹持部23的一对前端(形成该夹持部23的与各平板部21、22的边界的弯曲部23d、23e)彼此的间隙比垂直基板天线7’的厚度宽。而且,在将垂直基板天线7’的上缘推入该间隙时,利用作为上述弹性变形的反作用的弹性力,夹持部23的一对前端(形成为该夹持部23的与各平板部21、22的边界的弯曲部23d、23e)分别压接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正反两面,因此将夹持部23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进行固定,由此将板状天线20整体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进行固定。
另外,从图6所示的左右方向看去,在平板部21、22中的前后两端附近,横穿弯曲部23d、23e地穿设有呈U字形的第1缝隙24、24。在残留于该第1缝隙24、24的内侧的这些舌片25、25未形成有弯曲部23d、23e,因此这些舌片25、25作为夹持部23的一部分,更加强力地压接在垂直基板天线7’的正反两面。另外,在这些舌片25、25的中央穿设有圆形的孔25a、25a,因此,能够通过这些孔25a、25a将各舌片25、25焊接在垂直基板天线7’的正反两面。另外,如图8以及图9所示,各舌片25、25的前端朝向外侧折返。这样,在将垂直基板天线7’推入夹持部23时,能够将各舌片25、25朝向外侧推开,且能防止各舌片25、25的前端缘刮伤垂直基板天线7’的表面。
在各平板部21、22的各第1缝隙24、24的下方穿设有第2缝隙26、26,该第2缝隙26、26与第1缝隙24、24相同宽度且具有在上下方向上比第1缝隙24、24长的U字形形状。如图8以及图9所示,这些残留在该第2缝隙26、26的内侧的作为舌片的支架部27、27向内侧弯曲(塑性变形),且该支架部27、27的前端附近与垂直基板天线7’的正反两面抵接,由此限制了各平板部21、22的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打开角β的减小以及各平板部21、22到垂直基板天线7’的距离的缩小。另外,如图8以及图9所示,各支架部27、27的前端朝向外侧折返。这也是因为,在将垂直基板天线7’推入夹持部23时,能够将各支架部27、27朝向外侧推开,且防止各支架部27、27的前端缘刮伤垂直基板天线7’的表面。另外,为了可靠地实现减小该支架部27、27的上述打开角β以及该支架部27、27到垂直基板天线7’的距离的效果,也可以在垂直基板天线7’的正反两面的与各支架部27、27抵接的位置形成用于与各支架部27、27卡合来防止其位置偏移的孔或缝隙等。
另外,利用以使各平板部21,22彼此靠近的方式进行作用的、相对于上述夹持部23的弹性变形的弹性力,来限制该第2实施方式的板状天线20的各平板部21、22的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打开角β的增大以及平板部21、22到垂直基板天线7’的距离的增大。
如以上的说明所述,即使采用该第2实施方式的板状天线20也可以使组装操作者的组装作业容易,且无需用于将板状天线20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固定的特殊部品,因此实现了组装作业成本以及部品成本的降低。而且,板状天线20相对于垂直基板天线7’的固定是牢固的,不会发生晃动,因此长期利用性能优良,且能够使与罩1的内表面的间隔达到极小,由此罩1的设计自由度和天线的设计自由度得到提高。
该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作用效果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共通,因而省略其说明。
(变形例)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是采用为形成有天线方向图的电路基板的垂直基板天线7、7’,但是若能够确保板状天线的面积,且无需接收多数种类的电波时,垂直基板天线7、7’并非必需的。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绝缘体形成的板或框状的物体取代垂直基板天线7、7’来作为支撑部使用。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是假设在天线单元安装有罩1的状态下进行流通的情况而得到的,但罩1并非本发明的必需部件。也可以将由完整车辆制造厂家所安装的、在罩1的内侧至少覆盖垂直基板天线7、7’的内罩安装于天线单元。此时,板状天线20的支架贯通于在内罩的侧面设置的孔来进行固定。由此能够以板状天线20覆盖内罩的方式进行配置。
Claims (5)
1.一种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载置于车辆的车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其采用绝缘体形成,所述绝缘体以相对于底板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式被固定;以及,
主天线部,其包括:导电性的平板部,其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撑部的侧面倾斜的面;和支架部,其通过与所述支撑部接触来限制所述平板部的位置,所述支架部与所述底板的相向面积比所述平板部与所述底板的相向面积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天线部还包括夹持所述支撑部的上缘附近的夹持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包括:第1种支架,其与所述支撑部的表面抵接;和第2种支架,其贯通所述支撑部且该第2种支架的前端与所述支撑部的相反侧的面卡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是前端被推压至所述支撑部的表面的弹性部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部形成有与所述主天线部导通的天线方向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42443 | 2012-11-02 | ||
JP2012-242443 | 2012-11-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11847A true CN103811847A (zh) | 2014-05-21 |
CN103811847B CN103811847B (zh) | 2018-01-12 |
Family
ID=49767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35160.1A Active CN103811847B (zh) | 2012-11-02 | 2013-11-01 | 汽车用天线单元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95752B2 (zh) |
JP (1) | JP5950885B2 (zh) |
CN (1) | CN103811847B (zh) |
GB (1) | GB250898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0661A (zh) * | 2018-10-31 | 2019-02-26 |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天线 |
CN110024220A (zh) * | 2016-12-06 | 2019-07-16 | 株式会社友华 | 天线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38482B2 (ja) * | 2014-07-28 | 2018-06-06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
KR102279153B1 (ko) * | 2015-01-23 | 2021-07-19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샤크 핀 안테나 |
JP6078573B2 (ja) * | 2015-03-16 | 2017-02-08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車両及び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 |
JP6336422B2 (ja) * | 2015-09-29 | 2018-06-06 |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CN108475849B (zh) * | 2016-02-19 | 2022-04-29 | 株式会社友华 | 天线装置 |
WO2018159668A1 (ja) * | 2017-02-28 | 2018-09-07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アンテナ装置 |
JP6991759B2 (ja) * | 2017-07-07 | 2022-01-13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アンテナ装置 |
CN107959115A (zh) * | 2017-11-20 | 2018-04-24 | 安徽省未来博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汽车天线及其连接底座 |
CN116845568A (zh) * | 2018-02-08 | 2023-10-03 | 株式会社友华 | 车载用天线装置及车载装置 |
JP6956650B2 (ja) * | 2018-02-19 | 2021-11-02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5980A (zh) * | 2004-10-01 | 2006-04-05 | 株式会社友华 | 车用天线装置 |
CN1856902A (zh) * | 2003-09-26 | 2006-11-01 | 歌拉利旺株式会社 | 汽车用天线 |
CN101867086A (zh) * | 2010-05-12 | 2010-10-20 | 上海交通大学 | 低轮廓车载地面无线天线 |
CN101939876A (zh) * | 2008-07-11 | 2011-01-05 | 日本安特尼株式会社 | 天线装置 |
WO2012127903A1 (ja) * | 2011-03-24 | 2012-09-27 |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17111A1 (en) | 2006-11-22 | 2008-05-22 | Nippon Antena Kabushiki Kaisha | Antenna Apparatus |
JP5406795B2 (ja) | 2010-07-01 | 2014-02-05 | 知樹 仲里 | 自動車のルーフ用マウントアンテナ |
JP5882127B2 (ja) | 2012-04-26 | 2016-03-09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車載用アンテナ |
JP5986634B2 (ja) * | 2012-06-26 | 2016-09-06 |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 低背型アンテナ装置 |
-
2013
- 2013-10-31 US US14/068,592 patent/US9595752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0-31 GB GB1319266.1A patent/GB2508980B/en active Active
- 2013-11-01 JP JP2013227918A patent/JP5950885B2/ja active Active
- 2013-11-01 CN CN201310535160.1A patent/CN1038118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6902A (zh) * | 2003-09-26 | 2006-11-01 | 歌拉利旺株式会社 | 汽车用天线 |
CN1755980A (zh) * | 2004-10-01 | 2006-04-05 | 株式会社友华 | 车用天线装置 |
CN101939876A (zh) * | 2008-07-11 | 2011-01-05 | 日本安特尼株式会社 | 天线装置 |
CN101867086A (zh) * | 2010-05-12 | 2010-10-20 | 上海交通大学 | 低轮廓车载地面无线天线 |
WO2012127903A1 (ja) * | 2011-03-24 | 2012-09-27 |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4220A (zh) * | 2016-12-06 | 2019-07-16 | 株式会社友华 | 天线装置 |
CN110024220B (zh) * | 2016-12-06 | 2022-03-11 | 株式会社友华 | 天线装置 |
CN109390661A (zh) * | 2018-10-31 | 2019-02-26 |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天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4112828A (ja) | 2014-06-19 |
GB2508980A (en) | 2014-06-18 |
CN103811847B (zh) | 2018-01-12 |
GB2508980B (en) | 2016-06-01 |
US20140125531A1 (en) | 2014-05-08 |
GB201319266D0 (en) | 2013-12-18 |
US9595752B2 (en) | 2017-03-14 |
JP5950885B2 (ja) | 2016-07-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11847A (zh) | 汽车用天线单元 | |
CN102394380B (zh) | 裂缝阵列天线以及雷达装置 | |
US11233318B2 (en) | Vehicle-body-embedded antenna device | |
US9738139B2 (en) | Vehicle visor bracket and visor assembly employing the same | |
JP6388658B2 (ja) | 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ダイポール据付け | |
EP3696914A1 (en) | Patch antenna and vehicle-mounted antenna device | |
JP2013106146A (ja) |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 | |
JP2013038520A5 (zh) | ||
CN101752651A (zh) | 电路基板支撑构造以及天线装置 | |
US8043120B2 (en) | Multi-slot connector | |
JP4870496B2 (ja) | アンテナ | |
CN110718736B (zh) | 大规模mimo阵列天线 | |
CN204801684U (zh) | 卡扣 | |
US8157586B2 (en) | Connector hat with extended mounting posts for securing a connector shell to a circuit board | |
WO2009157293A1 (ja) |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 | |
JP7545962B2 (ja) |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 |
CN112688075A (zh) | 天线及隔离条 | |
JPH10135662A (ja) | アセンブリキャリア | |
KR102656046B1 (ko) | 전기부재 접촉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모듈 | |
JP5770612B2 (ja) | 車両用アンテナアッセンブリ | |
CN215011351U (zh) | 一种移动设备接地弹片结构 | |
CN212571306U (zh) | 用于基站天线的功分器支座和功分器组件 | |
CN215109855U (zh) | 关断器安装装置及光伏机构 | |
US10892546B2 (en) | Motor-vehicle antenna | |
CN207124307U (zh) | 一种弹片座结构及终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