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7931A - 热交换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7931A
CN103807931A CN201310165719.6A CN201310165719A CN103807931A CN 103807931 A CN103807931 A CN 103807931A CN 201310165719 A CN201310165719 A CN 201310165719A CN 103807931 A CN103807931 A CN 103807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ressure fan
air feed
exhaust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57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7931B (zh
Inventor
大村健二
松本耕平
铃木正宣
盐见进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07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7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7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7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可在抑制高度尺寸的同时确保供气风量并维持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热交换器(14)的形状在从室内侧侧面(1a)或室外侧侧面(1d)正面观看的状态下,是与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的边比与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垂直的边更长的长方形形状,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6e)和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7e)中的任意一方沿着热交换器(14)的长边方向形成,另一方沿着热交换器(14)的短边方向形成。

Description

热交换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通过内置的热交换器一面在供气气流和排气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一面通过供气排气进行换气的热交换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热交换换气装置是内置有进行空气与空气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一面进行热交换一面通过同时供气排气进行换气的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被嵌入安装在天花板内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将供气送风机和排气送风机相对于热交换器配置在同一侧面侧。
这种嵌入式热交换换气装置由于被完全嵌入设置在天花板内,因而,在产品的上下表面很难确保用于维护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空间。因此,构成为从产品的侧面可以进行维护的结构,可以从设置在近前的维护面板拆卸配置成菱形的热交换器。
另一方面,对于送风机的维护,为了可以从产品侧面的维护口简单地进行送风机的拆装,使送风机的叶片部件的旋转轴即马达的旋转轴与壳体的底面垂直地设置。通过这样,与送风机ASSY(叶片与马达形成一体的状态)一起,涡旋壳也形成一体,可以从设置在热交换换气装置侧面的维护口向水平方向进行拆卸。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18746号公报(例如参考3项~4页、图1~图4)
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嵌入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中,热交换器的高度=产品高度。因此,作为热交换换气装置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需要增大热交换器的菱形尺寸来增加热交换面积,或者不改变菱形的大小而在热交换器的长边方向(层积方向)加大尺寸来增加热交换面积。
但是,如果增加热交换器的菱形的大小,则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高度尺寸会加大,有时会出现在天花板的高度不够的环境下难以设置的情况等,存在施工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另外,如果抑制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高度尺寸,加大长边方向(层积方向)的尺寸,则产品所占面积增加,存在施工性下降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得到可在抑制高度尺寸的同时确保供气风量并维持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换气装置。
本发明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具备:呈箱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形成有室外侧吸入口以及室内侧吸入口的吸入口侧侧面、与所述吸入口侧侧面相向且形成有室外侧吹出口以及室内侧吹出口的吹出口侧侧面、室内侧侧面和与所述室内侧侧面相向的室外侧侧面;供气路径,所述供气路径将所述室外侧吸入口作为入口端,经过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室内侧吹出口作为出口端,向室内供应室外的空气;排气路径,所述排气路径将所述室内侧吸入口作为入口端,经过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室外侧吹出口作为出口端,向室外排出室内的空气;供气送风机单元,所述供气送风机单元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形成通过所述供气路径的供气气流,具有供气送风机马达;排气送风机单元,所述排气送风机单元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形成通过所述排气路径的排气气流,具有供气送风机马达;以及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形成所述供气路径的一部分的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以及形成所述排气路径的一部分且与该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交叉的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在通过该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的供气气流与通过该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的排气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热交换器的形状,在从所述室内侧侧面或所述室外侧侧面正面观看的状态下,是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平行的边比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垂直的边更长的长方形形状,所述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及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中的任意一方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长边方向形成,另一方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短边方向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嵌入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既可以抑制高度尺寸又可以确保供气风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供气路径的侧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排气路径的侧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热交换器周边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供气送风机单元或排气送风机单元周边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供气送风机单元或排气送风机单元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供气送风机单元的拆卸方式和方向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排气送风机单元的拆卸方式和方向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从送风机侧开口部观看的室内侧吹出开口周边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从室内侧侧面1a观看的固定部弯曲部位与导轨部件的关系的放大平面图。
图12是表示排气路径的纵剖视图,用箭头表示在使排气不流入热交换器时的排气的流动。
图13是表示开闭气门及其周边的立体图。
图14是有关热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导轨的周边结构的说明图。
图15是使热交换器导轨下降到下侧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使热交换器导轨上升到上侧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热交换器维护面板及其周边的立体图。
图18是拆下了图17的热交换器维护面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将热交换器维护面板的一部分放大的平面图。
图20是使热交换器导轨下降到下侧的状态下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导轨以及风路分隔部件的说明图。
图21是从热交换器的室内侧侧面侧观看图20所示的结构的图。
图22是从热交换器的吹出口侧侧面侧观看图20所示的结构的图。
图23是使热交换器导轨上升到上侧的状态下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导轨以及风路分隔部件的说明图。
图24是从热交换器的室内侧侧面侧观看图23所示的结构的图。
图25是从热交换器的吹出口侧侧面侧观看图23所示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另外,并不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图2(A)是从上表面观看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平面图,图2(B)是从侧面观看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平面图。
另外,图1和图2是将安装在热交换换气装置上部的顶板拆下后的状态的图。
热交换换气装置是可以吸入空调对象空间(例如住宅、大厦、仓库等)的空气后向空调对象空间外排出、而且吸入空调对象空间外的空气后向空调对象空间供应的装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空调对象空间是住宅室内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室外空气”与要从热交换换气装置向室内供应的供气相对应,“室内空气”与要从热交换换气装置向室外排出的“排气”相对应。
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是天花板嵌入式,具备壳体1、热交换器14、供气送风机单元9、排气送风机单元11和开闭气门10。
壳体1是构成热交换换气装置外部封装的长方体的箱体,其内部组装有热交换器14、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
在壳体1的吸入口侧侧面1b,形成有室外侧吸入口2和室内侧吸入口4,在与吸入口侧侧面1b相向的吹出口侧侧面1c,形成有室内侧吹出口3和室外侧吹出口5。并且,在壳体1内,形成有使室外侧吸入口2与室内侧吹出口3连通、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的供气路径6,和使室内侧吸入口4与室外侧吹出口5连通、向室外排出室内空气的排气路径7。
另外,室外侧吸入口2与室内侧吹出口3、室内侧吸入口4与室外侧吹出口5分别位于对角线的位置。
另外,图1和图2中的箭头表示供气气流或排气气流的流动方向。
另外,在壳体1的室内侧侧面1a,形成有用于放入取出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器侧开口部16a,和用于放入取出供气送风机单元9及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送风机侧开口部15a。
另外,在热交换器侧开口部16a上安装将其封闭的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在送风机侧开口部15a上安装将其封闭的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
供气路径6和排气路径7在整个路径上彼此隔开地形成。另外,在这些路径的中途设置热交换器14,从正面观看室内侧侧面1a时,热交换器14被配置在左侧,即吸入口侧侧面1b侧。
另外,热交换器14的形状在从正面观看室内侧侧面1a时是长方形形状,与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的边比与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垂直的边更长,形成抑制了高度尺寸的形状。
热交换器14是在通过供气路径6的供气气流与通过排气路径7的排气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在热交换器14内部,供气路径6与排气路径7彼此经由构成热交换器14的分隔壁而交叉。因此,在通过供气路径6的供气气流与通过排气路径7的排气气流之间,经由分隔壁进行热交换。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中,作为用于使排气气流从室内侧向室外侧排出的通路,除了排气路径7之外,还形成不通过热交换器14的旁通风路8。并且,按照排气路径7和旁通风路8对用于使排气气流从室内侧向室外侧排出的通路进行切换的开闭气门10设置在热交换器14与供气送风机单元9之间。
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排列配置在后述的滑动方向、即与吸入口侧侧面1b和吹出口侧侧面1c大致平行,从正面观看室内侧侧面1a时,供气送风机单元9配置在吹出口侧侧面1c侧且近前侧的室内侧侧面1a侧,排气送风机单元11配置在吹出口侧侧面1c侧且进深侧的室外侧侧面1d侧。而且,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位于供气气流和排气气流被从热交换器14吹出的一侧。
另外,利用螺钉将供气送风机单元9固定在后述的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上,利用螺钉将排气送风机单元11固定在后述的排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7上。
另外,以使形成在供气送风机单元9中的供气路径6和形成在排气送风机单元11中的排气路径7彼此不相交的方式,利用螺钉将可拆装的排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7固定在吹出口侧侧面1c、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和壳体1的底面,在空间上隔离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
另外,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利用与吸入口侧侧面1b和吹出口侧侧面1c平行配置的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而与其他的空间隔开,但各风路没有被遮断。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供气路径6的侧视图。
供气路径6包括热交换器通过前供气路径6a、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6e、热交换器通过后供气路径6b、供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供气路径6c、供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后供气路径6d。
通过供气路径6的供气气流如箭头所示那样,从形成在吸入口侧侧面1b的室外侧吸入口2流入壳体1内,通过热交换器通过前供气路径6a流入热交换器14的内部,然后通过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6e流出热交换器14。然后,从热交换器通过后供气路径6b经由供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供气路径6c和供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后供气路径6d,从形成在吹出口侧侧面1c的室内侧吹出口3向室内侧吹出。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排气路径7的侧视图。
排气路径7包括热交换器通过前排气路径7a、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7e、热交换器通过后排气路径7b、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排气路径7c、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后排气路径7d。
通过排气路径7的排气气流如箭头所示那样,从形成在吸入口侧侧面1b的室内侧吸入口4流入壳体1内,通过热交换器通过前排气路径7a进入热交换器14的内部,然后通过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7e流出热交换器14。然后,从热交换器通过后排气路径7b经由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排气路径7c和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后排气路径7d,从形成在吹出口侧侧面1c的室外侧吹出口5向室内侧吹出。
另外,在图3中,供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供气路径6c被形成为使供气气流从供气送风机单元9的下侧进入,但也可以形成为从供气送风机单元9的上侧进入。
在图4中,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排气路径7c也被形成为使排气气流从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下侧进入,但也可以形成为从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上侧进入。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热交换器14周边的侧视图。
在壳体1内,设置支承热交换器14的重量、且以形成供气路径6和排气路径7的方式隔开风路的风路分隔部件13a、13b、13c、13d。
在热交换器14内部,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6e从吸入口侧侧面1b侧向着吹出口侧侧面1c侧沿着热交换器14的长边方向形成,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7e从壳体1的上表面向着下表面沿着热交换器14的短边方向形成。因此,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6e比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7e更长。
另外,由于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6e与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7e在热交换器14内部交叉,因此,在通过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6e的供气气流与通过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7e的排气气流之间经由分隔壁进行热交换。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或排气送风机单元11周边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或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平面图。图7(A)是从上表面观看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或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平面图,图7(B)是从侧面观看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或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剖视图。
另外,在图6和图7中,在同一位置用“,”隔开记载了两个附图标记的情况下,左侧表示与供气送风机单元9相关的附图标记,右侧表示与排气送风机单元11相关的附图标记。而其他情况下是在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共用的附图标记。
供气送风机单元9包括涡旋壳31、供气送风机叶片32a、风路固定部33a、送风机马达固定部33b、风路部件固定部34a及34b、以及送风机马达35。
涡旋壳31是具有将由西洛克风扇构成的供气送风机叶片32a包住的吸入式的喇叭口部31a、形成了在其吹出方向连续的出口部31b的一体成形物。
送风机马达35被固定在送风机马达固定部33b,所述送风机马达固定部33b被固定在设置于涡旋壳31底部的风路固定部33a上,送风机马达35的马达轴35a可旋转地轴支承供气送风机叶片32a。
此时,马达轴35a从涡旋壳31的底部起垂直地向着上部方向设置,将供气送风机单元9配置在壳体1内时,马达轴35a与壳体1的底面大致垂直。
通过驱动送风机马达35使供气送风机叶片32a进行旋转而被从喇叭口部31a吸入的空气,沿着供气送风机叶片32a的旋转方向被从涡旋壳31的出口部31b吹出。从该出口部31b吹出的空气被从形成在吹出口侧侧面1c的室内侧吹出口3向室内侧吹出。
另外,涡旋壳31与风路固定部33a利用风路部件固定部34a和34b进行固定,形成紧密接合状态。因此,形成从喇叭口部31a吸入的空气不向涡旋壳31的出口部31b以外吹出(不会泄漏)的结构。
另外,在涡旋壳31的出口部31b、31c形成后述的固定部弯曲部位33c。
在此,如上所述,热交换器14是长方形形状,与抑制了高度尺寸的量相应地,使长边方向的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6e长于短边方向(高度方向)的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7e,增加热交换面积,但在其间产生压力损失差。
即,热交换器14中的供气路径6的开口表面积小于排气路径7的开口表面积,因此供气路径6的压力损失比排气路径7的更高,存在不能确保满意的供气风量的危险。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加大供气送风机叶片32a的外径,增加吸入供气气流的力,从而确保供气风量,补偿热交换器14的供气路径6的压力损失。
此时,供气送风机叶片32a的马达轴35a与壳体1的底面大致垂直地设置,因此即使加大供气送风机叶片32a的外径,也不会改变将其组装在内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高度尺寸。
因此,可以既抑制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高度尺寸,又确保供气风量,维持热交换效率。
排气送风机单元11由于与供气送风机单元9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以下,就用于进行热交换器14的维护的拆卸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从设置在天花板的维护口拆下被安装在室内侧侧面1a的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然后,把手从热交换器侧开口部16a伸进去,使热交换器14从室外侧侧面1d侧向着室内侧侧面1a侧与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大致平行地滑动,从热交换器侧开口部16a拆下。
另外,如图5所示,热交换器14具备捕获供气气流和排气气流的空气的灰尘等的回气过滤器12a和外部空气过滤器12b。在供气路径6侧,外部空气过滤器12b紧密接合地固定在热交换器14上,在排气路径7侧,回气过滤器12a紧密接合地固定在热交换器14上。因此,在维护过滤器时,可与热交换器14一体地拉出来进行维护。
在维护之后向壳体1安装热交换器14的操作中,也仅仅从热交换器侧开口部16a滑动地推入热交换器14。
另外,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也具有防止供气气流或排气气流从热交换器14周边的热交换器通过前供气路径6a开口部、热交换器通过后供气路径6b开口部、热交换器通过前排气路径7a开口部、热交换器通过后排气路径7b开口部以及热交换器侧开口部16a泄漏地进行封闭的作用。
以下,就用于维护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拆卸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从设置在天花板的维护口拆下将供气送风机单元9固定在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上的螺钉,拆下被安装在室内侧侧面1a的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然后,将手从送风机侧开口部15a伸进去,使配置在室内侧侧面1a侧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热交换器14从室外侧侧面1d侧向着室内侧侧面1a侧与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大致平行地滑动,从送风机侧开口部15a拆下。
配置在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之间的排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7利用螺钉固定在手从送风机侧开口部15a够得到的范围。因此,从拆下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的开口空间拆下了该螺钉和固定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螺钉之后就可以容易地进行拆卸。
排气送风机单元11被配置成比供气送风机单元9更靠进深侧即室外侧侧面1d侧。因此,从拆下了排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7的开口部到配置供气送风机单元9的位置,从室外侧侧面1d侧向着室内侧侧面1a侧,与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大致平行地进行滑动,与供气送风机单元9同样地从送风机侧开口部15a拆下。
如上所述,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被排列配置在滑动方向,因此,在拆下了被安装在室内侧侧面1a上的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之后,可从送风机维护用的维护口即一个送风机侧开口部15a将两者都拆下来。即,不在天花板内另外设置维护口也没有问题。
在将进行了维护后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安装到壳体1的操作中,也只是使它们从一个送风机侧开口部15a滑动地将其推入,可以使出口部31b与形成在吸入口侧侧面1b的室内侧吹出口3紧密接合地配置,同样使出口部31c与形成在吸入口侧侧面1b的室外侧吹出口5紧密接合地配置,因此可以抑制吹出空气的泄漏。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嵌入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中,通过将热交换器14配置成长方形形状,从而即使在天花板背部的有限的限制空间内也可以抑制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高度尺寸。
另一方面,由于热交换器14是长方形形状,因此在供气路径6和排气路径7之间产生压力损失差。即,热交换器14中的供气路径6的开口表面积比排气路径7中的更小,因此供气路径6的压力损失比排气路径7的更高,有可能无法确保满意的供气风量。
但是,通过加大供气送风机叶片32a的外径,增加吸入供气气流的力,从而可以确保供气风量,补偿供气路径6的压力损失。
此时,供气送风机叶片32a的马达轴35a与壳体1的底面大致垂直地设置,因此即使加大供气送风机叶片32a的外径,也不会改变将其组装在内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高度尺寸。
因此,既可以抑制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高度尺寸,又可确保供气风量,维持热交换效率。
另外,在提高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效率的同时、尽量降低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高度尺寸的情况下,考虑将热交换器14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延长短边方向(高度方向)降低的量以上,以增加热交换面积,但如果这样,热交换器14中的供气路径6的开口表面积将会更小,供气路径6的压力损失将变大。
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通过加大供气送风机叶片32a的外径,与壳体1的底面大致垂直地设置供气送风机叶片32a的马达轴35a,因此,既可以补偿供气路径6的压力损失,又可以降低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高度尺寸。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中,热交换器14配置在吸入口侧侧面1b侧,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在吹出口侧侧面1c侧,都配置在热交换器14的单侧。
在天花板背部的有限的限制空间中,安装有天花板内的梁或照明设备以及空调的管道等,在设置热交换换气装置时,除了高度尺寸以外,也希望尽量减小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占用面积。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地配置,无需另外设置用于维护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专用作业空间,因此可以抑制也包括维护空间在内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大型化。
另外,当将热交换换气装置自身不是设置在居室内的天花板而是设置在居室外例如走廊天花板背部时,有时需要加大供气送风机单元9的供气送风机叶片32a的外径(或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排气送风机叶片32b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供气送风机叶片32a(或排气送风机叶片32b)的马达轴35a与壳体1的底面大致垂直地设置,因此如上所述,也不用增加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高度尺寸,一面维持风量一面增加了利用管道向居室充分地引导供气排气气流的自由度。
另外,通过将热交换换气装置设置在居室外,也可以抑制从换气装置传向居室内的噪音。
本发明的热交换换气装置适合于一面在供气气流和排气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一面进行换气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尤其是在天花板背部的高度受到限制且需要更多的机外静压(风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的拆卸方式和方向的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拆卸方式和方向的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从送风机侧开口部15a观看的室内侧吹出开口部3a周边的立体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对共同部分的说明。
在室内侧侧面1a安装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用于封闭送风机维护用的维护口即送风机侧开口部15a。
另外,在吹出口侧侧面1c分别形成室内侧吹出开口3a和室外侧吹出开口5a,支承室内侧吹出开口3a的下端的导轨部件36a和支承室外侧吹出开口5a的下端的导轨部件36b分别设置在吹出口侧侧面1c的、壳体1内的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侧。此时,导轨部件36a位于室内侧吹出开口3a附近,导轨部件36b位于室外侧吹出开口5a附近。而且,支承供气送风机单元9的平坦部40a的下端的导轨部件36c和支承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平坦部40b的下端的导轨部件36d分别设置在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的、壳体1内的吹出口侧侧面1c侧。
另外,利用导轨部件36a和36c从下端支承供气送风机单元9,利用导轨部件36b和36d从下端支承排气送风机单元11。
另外,与室内侧侧面1a和室外侧侧面1d大致垂直地设置导轨部件36a~36d。
以下,就在热交换换气装置被设置在天花板上的状态下用于维护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拆卸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从设置在天花板的维护口拆下将供气送风机单元9固定在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上的螺钉,拆下被安装在室内侧侧面1a的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然后,将手从送风机侧开口部15a伸进去,使配置在室内侧侧面1a侧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沿着两个导轨部件36a和36c向图8的箭头方向滑动,将供气送风机单元9从送风机侧开口部15a拆下。
配置在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之间的排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7被螺钉固定在手从送风机侧开口部15a够得到的范围。因此,从拆下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的开口空间拆下该螺钉和固定排气送风机单元11的螺钉后就可以容易地进行拆卸。
排气送风机单元11被配置成比供气送风机单元9更靠进深侧即室外侧侧面1d侧。因此,从拆下了排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7的开口部到配置供气送风机单元9的位置,沿着两个导轨部件36b和36d向图9的箭头方向滑动,之后与供气送风机单元9同样地从送风机侧开口部15a拆下。
此时,为了防止排气送风机单元11脱落,导轨部件36a与导轨部件36b的间隔38要比后述的固定部弯曲部位33c的长度更短。设置在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上的两个导轨部件36c和36d也是同样。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从室内侧侧面1a侧观看的固定部弯曲部位33c与导轨部件36a(或36b)的关系的放大平面图。
为了防止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向滑动方向(图8的箭头方向和图9的箭头方向)以外的方向滑动,如图7所示,在它们的出口部31b和31c的下端和平坦部40a和40b的下端分别设置突起状的固定部弯曲部位33c。并且,设置在出口部31b(或31c)的下端的固定部弯曲部位33c如图11所示与形成在吹出口侧侧面1c和导轨部件36a(或36b)之间的导轨槽39嵌合,另外与图11同样,设置在平坦部40a(或40b)的下端的固定部弯曲部位33c与形成在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和导轨部件36c(或36d)之间的导轨槽39嵌合。
因此,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不会向滑动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在滑动时不会晃动。
另外,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各自的下端不是被固定部弯曲部位33c的下端,而是被导轨部件36a(或36b)和导轨部件36c(或36d)的上表面支承。
如上所述,利用导轨部件36a和36c从下端支承供气送风机单元9,利用导轨部件36b和36d从下端支承排气送风机单元11,设置在它们上的固定部弯曲部位33c与分别对应的导轨槽39嵌合。因此,在对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进行维护时,即使不用手抬起作为重物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也可以使其向近前(吹出口侧侧面1c侧)滑动,从送风机侧开口部15a拆下。此时,因为送风机侧开口部15a与用于放入取出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器侧开口部16a分开设置,因此不用拆下热交换器14。
另外,由于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被排列配置在滑动方向,因此将安装在室内侧侧面1a的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拆下后,可以将两个送风机单元从送风机维护用的维护口即一个送风机侧开口部15a拆下。因此,不用在天花板内设置另外的维护口,就可以容易地进行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维护,而且也不会破坏天花板的外观性。
在将维护后的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安装到壳体1的操作中,也仅通过使它们从一个送风机侧开口部15a滑动而推入,可以使出口部31b与形成在吸入口侧侧面1b的室内侧吹出口3紧密接合地配置,同样使出口部31c与形成在吸入口侧侧面1b的室外侧吹出口5紧密接合地配置,因此可以抑制排出空气的泄漏。
另外,由于导轨部件36a被设置在排气气流的吹出口即室内侧吹出开口3a附近,导轨部件36b被设置在供气气流的吹出口即室外侧吹出开口5a附近,因此,导轨部件也发挥加强壳体1的吹出口侧侧面1c的零部件的作用,可以提高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外部封装强度。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可以提高维护的容易性和外部封装强度,也不会破坏天花板的外观性。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以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对共同部分的说明。参考上述图1至图4,就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进行说明。
热交换换气装置具有:壳体1、热交换器14、供气送风机单元9、排气送风机单元11、用于切换是否将被吸入壳体1内的室外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14后排出的开闭气门10、使开闭气门10打开关闭的驱动马达21(参考图13)、控制驱动马达21的控制装置以及收纳驱动马达21等的电路盒18。
(壳体1)
壳体1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体,构成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外轮廓,而且,具有供气气流和排气气流流动的风路。在壳体1中至少搭载有供气送风机单元9、排气送风机单元11、热交换器14和开闭气门10。
在此,将壳体1的侧面中的纸面近前侧称为室内侧侧面1a,将纸面左侧称为吸入口侧侧面1b,将纸面右侧称为吹出口侧侧面1c,将纸面进深侧称为室外侧侧面1d。在吸入口侧侧面1b,设置室外侧吸入口2和室内侧吸入口4。另外,在吹出口侧侧面1c,设置室内侧吹出口3和室外侧吹出口5。
另外,热交换换气装置不一定设置成室内侧侧面1a为室内侧且室外侧侧面1d为室外侧。例如,也可以通过使与室外侧吸入口2、室内侧吹出口3、室内侧吸入口4以及室外侧吹出口5连接的管道交叉等,将在此定义为室内侧侧面1a的侧面作为室外侧,将定义为室外侧侧面1d的侧面作为室内侧。
而且,在室内侧侧面1a安装电路盒18,而且设置以下构成。即,在壳体1,设置有在安装或拆卸供气送风机单元9时等打开的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防止供气与排气混合且在安装或拆卸排气送风机单元11时等打开的排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7、以及在安装或拆卸热交换器14时等打开的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
作业人员通过打开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排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7以及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在进行维护时,可以将供气送风机单元9、排气送风机单元11以及热交换器14向纸面近前侧拉出。
壳体1具有供气流动的供气路径6、排气流动的排气路径7以及在进行排气时旁通热交换器14的旁通风路8。另外,为了避免供气和排气混合,在整个路径上彼此独立地设置供气路径6和排气路径7。并且,将热交换器14设置成可以使供气路径6的供气和排气路径7的排气进行热交换。
供气路径6从上游侧起至少包括热交换器通过前供气路径6a、热交换器通过后供气路径6b、供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供气路径6c以及供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后供气路径6d(参考图3)。并且,在供气路径6上,从上游侧起配置室外侧吸入口2、热交换器14、供气送风机单元9以及室内侧吹出口3。
排气路径7从上游侧起至少包括热交换器通过前排气路径7a、热交换器通过后排气路径7b、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排气路径7c、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后排气路径7d(参考图4)。并且,在排气路径7上从上游侧起配置室内侧吸入口4、热交换器14、排气送风机单元11以及室外侧吹出口5。
另外,旁通用的风路即旁通风路8是为了至少连通室内侧吸入口4侧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侧而设置在热交换器14和后述的连接风路部50的上侧的风路。
壳体1具有从热交换器14侧向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侧被供应的空气通过的连接风路部50。
连接风路部50被设置成与热交换器14连接,而且,被设置成经由后述的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与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侧连接。
壳体1具有:将供气送风机单元9及排气送风机单元11侧与热交换器14、开闭气门10及连接风路部50侧分隔开的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支承气门的支承部件19A和设置在连接风路部50的上侧的内部风路分隔部件19B、19C。
如图1和图2所示,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是与吸入口侧侧面1b和吹出口侧侧面1c大致平行地立设的具有开口部的板状部件。该开口部虽省略了图示,但被形成为使空气从连接风路部50侧向供气送风机单元9及排气送风机单元11侧流动。
利用下面的图13就支承部件19A和内部风路分隔部件19B、19C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热交换器14)
热交换器14用于使导入壳体1的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即,热交换器14在通过供气路径6的供气与通过排气路径7的排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因此,热交换器14具有利用供气回收排气热量的功能。从室内侧侧面1a侧观看,热交换器14被配置在壳体1内的左侧,即吸入口侧侧面1b侧。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热交换器14上安装有清除进行供气的空气中所含的灰尘等的回气过滤器、以及清除进行排气的空气中所含的灰尘等的外部空气过滤器。
另外,防止流入热交换器14的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混合地构成热交换器14。即,热交换器14是流入热交换器14的室外空气进行流动的供气路径6之中的热交换器14的流路与室内空气进行流动的排气路径7之中的热交换器14的流路进行交叉、经由分隔壁进行热交换的装置。
(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
排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7被立设在壳体1上,划分出纸面近前侧和纸面进深侧。因此,在供气送风机单元9流动的供气与在排气送风机单元11流动的排气不混合。
(开闭气门10)
开闭气门10用于打开或关闭旁通风路8。
即,开闭气门10一旦打开旁通风路8,排气就从室外侧吸入口2侧向排气送风机单元11侧流动。并且,开闭气门10一旦关闭旁通风路8,从室外侧吸入口2侧流入旁通风路8的排气就被开闭气门10截住,排气不从旁通风路8向排气送风机单元11侧流动。
另外,开闭气门10的一个端部侧由支承开闭气门10的支承部件19A进行支承。之后将包括支承部件19A在内地就开闭气门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驱动马达21)
驱动马达21是打开关闭开闭气门10的马达。驱动马达21被收容在安装在壳体1外的电路盒18中。由此,可抑制驱动马达21因排气中含有的灰尘、水等而发生故障。另外,假使驱动马达21短路等而燃烧起来,也能够以不被暴露在旁通风路8的空气中的程度来抑制燃烧损害扩大。
另外,驱动马达21也可以不被收容在电路盒18中,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电路盒18附近。例如,驱动马达21在与供气路径6、排气路径7以及旁通风路8遮断的壳体1的外部,相当于与电路盒18相邻的位置(隔着电路盒18的一个侧面相向的位置)等。这样,即使驱动马达21不被收纳于电路盒18内,也可以抑制供气或排气中所含的灰尘或水等引起故障或发生燃烧损害。
不过,当将驱动马达21收容在电路盒18中时,除了抑制上述故障、燃烧损害的效果更好以外,电路盒18内的控制装置与驱动马达21的距离也缩小,可以减轻作业人员进行维护时的负担。
(电路盒18)
电路盒18是为了防止灰尘或水等进入电路盒18内的空间而构成的大致箱形部件。电路盒18设置了由控制驱动马达21、供气送风机单元9、排气送风机单元11等的转速的微机等构成的控制装置。另外,在电路盒18中除了该控制装置之外还收纳了驱动马达21。
电路盒18安装在壳体1的室内侧侧面1a。即,电路盒18不是设置在供气路径6、排气路径7以及旁通风路8等的风路上,而是设置在壳体1外。因此,能够以供气或排气不直接接触被收纳在电路盒18中的驱动马达21的程度,抑制驱动马达21因供气或排气中的灰尘、水分引起故障或发生燃烧损害时的损害扩大。另外,若例如电路盒18相对于壳体1内的空间被隔开,则电路盒18也可以将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壳体1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作业人员可以打开电路盒18,可以使由作业人员打开的电路盒18的敞口门来到室内侧侧面1a侧地构成电路盒18。通过这样,作业人员可以从外部封装打开电路盒18,进行电路盒18内的维护作业,同时可以抑制壳体1内的供气或排气中的灰尘、水分进入电路盒18内。
[供气和排气的流动的说明]
图12是表示排气路径7的纵剖视图,用箭头表示在不使排气流入热交换器14时的排气的流动。参考图3、4、12,就供气和排气的流动进行说明。另外,在图4中,关于图12所示的开闭气门10的记载省略了图示,但在图12所示的开闭气门10的位置设置有开闭气门10。
图3的箭头表示供气路径6的供气气流。室外空气从形成在吸入口侧侧面1b的室外侧吸入口2流入壳体1内,经过热交换器通过前供气路径6a和热交换器通过后供气路径6b之后,经由供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供气路径6c和供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后供气路径6d,从形成在吹出口侧侧面1c的室内侧吹出口3被向室内侧吹出。
图4的箭头表示排气路径7的排气气流。室内空气从形成在吸入口侧侧面1b的室内侧吸入口4流入壳体内,经过热交换器通过前排气路径7a和热交换器通过后排气路径7b之后,经由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排气路径7c和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后排气路径7d,从形成在吹出口侧侧面1c的室外侧吹出口5被向室内侧吹出。
图12的箭头表示在将热交换器14旁通时的排气路径7的排气气流。即,室内空气从吸入口侧侧面1b的室内侧吸入口4流入壳体1内,不经过热交换器14而经过热交换器14及连接风路部50的上侧,经过开闭气门10,经由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排气路径7c和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后排气路径7d,从设置在吹出口侧侧面1c的室外侧吹出口5被向室内侧吹出。
图13是表示开闭气门10及其周边的立体图。参考图13,就开闭气门10及其周边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支承部件19A与室内侧侧面1a大致平行地立设在热交换器14的上侧。并且,在支承部件19A形成使排气通过的开口部19AA,开闭气门10可自由开闭地安装在该开口部19AA。
支承部件19A被设置成上游侧的端部与内部风路分隔部件19B连接,下游侧的端部与内部风路分隔部件19C连接。支承部件19A以立设在连接风路部50的上表面的方式将下端侧与连接风路部50连接。
另外,以支承部件19A与室内侧侧面1a大致平行地立设在连接风路部50的上侧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受此限制。例如,支承部件19A的上游侧的端部也可以相对于纸面进深方向设置成比下游侧的端部更靠进深侧。
开闭气门10以将支承部件19A的开口部19AA自由开闭的方式将自身的下游侧的端部侧与支承部件19A连接。开闭气门10在室内侧侧面1a侧的面上连接有气门开闭拉拽部件20。另外,该气门开闭拉拽部件20以将开闭气门10拉向驱动马达21侧的方式连接开闭气门10和驱动马达21。
另外,在图13中,就开闭气门10的下游侧的端部侧与支承部件19A连接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受其限制。例如,开闭气门10也能以将支承部件19A的开口部19AA自由开闭的方式与上侧的端部侧、下侧的端部侧或者上游侧的端部侧连接。不过,当如图13所示那样将下游侧的端部侧与支承部件19A连接时,能降低开闭气门10处的风路阻力,因此是优选的。
内部风路分隔部件19B的一端侧与支承部件19A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侧与壳体1的室外侧侧面1d的内侧面连接。内部风路分隔部件19B以立设在连接风路部50的上表面的方式将下端侧与连接风路部50连接。
另外,以内部风路分隔部件19B与吸入口侧侧面1b和吹出口侧侧面1c大致平行地立设在连接风路部50的上侧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受此限制。例如,内部风路分隔部件19B的与壳体1的室外侧侧面1d的内侧面连接的端部侧,也可以相比与支承部件19A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的端部侧设在下游侧或上游侧。
内部风路分隔部件19C配置成,与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连接的端部侧相比与壳体1的室内侧侧面1a的内侧面连接的端部侧位于下游侧。内部风路分隔部件19C的一端侧与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连接,另一端侧与壳体1的室内侧侧面1a的内侧面连接。内部风路分隔部件19C以立设在连接风路部50的上表面的方式将下端侧与连接风路部50连接。
通过这样,旁通风路8内的空气容易从开闭气门10侧流向排气送风机单元11侧,可以减少旁通风路8的风路阻力。
气门开闭拉拽部件20的一端侧与开闭气门10连接,另一端侧与驱动马达21连接。因此,气门开闭拉拽部件20被设置成位于旁通风路8和电路盒18内。另外,一旦驱动马达21进行驱动,气门开闭拉拽部件20就被向图13所示的气门开闭拉拽方向22拉拽,打开支承部件19A的开口部19AA。另外,由于开闭气门10和驱动马达21设置在相向位置上,因此,气门开闭拉拽部件20在一条直线上连接开闭气门10和驱动马达21。因此,驱动马达21能经由气门开闭拉拽部件20而容易打开开闭气门10。
另外,气门开闭拉拽部件20例如由金属丝等构成。另外,只要能够保证规定强度,也可以用例如木材或树脂等构成。
[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所具有的效果]
在气门部件之中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件是驱动马达21,是需要更换的可能性高的部件。在进行服务维护时,需要拆下驱动马达21与电路盒18内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基板的连接电线,拆下驱动马达21。
尤其是在被嵌入天花板背部的嵌入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中,需要使上半身进入设置在天花板上的狭小的检查口而拘谨地在动作受限状态下进行服务维护。因此,从天花板的检查口尽可能容易接近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假设控制基板与驱动马达21处在不同的位置,双方有很大的距离,作业人员虽然可以从天花板的检查口接近控制基板,但有时也不能接近驱动马达21,在天花板设置另外的检查口用于维护驱动马达21,使得检查口的数量增加,担心会破坏天花板的外观性。
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由于驱动马达21被收纳于电路盒18内,因此,可同时进行电路盒18内的连线拆卸以及驱动马达21的更换,可以减轻进行维护的作业人员等的作业负担。另外,无需在天花板设置另外的检查口用于维护驱动马达21,与之相应地可以抑制检查口的数量增加而破坏天花板的外观性。
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由于驱动马达21被收纳于电路盒18内,因此无需在壳体1内设置用于在服务维护时分解驱动马达21的空间。因此,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可以使壳体1的尺寸小型化,也可以降低与热交换换气装置相关的零部件成本。
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由于驱动马达21被收纳于电路盒18内,因此可以将驱动马达21与包括旁通风路8的壳体1内的风路完全分离。通过这样,在驱动马达21发生电气故障的情况下,由于未暴露在风路中,因此可以防止燃烧等的扩大损害,可以确保充分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驱动马达21未暴露在风路中,所以,也能提高针对灰尘或水侵入的耐力。
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由于驱动马达21被收纳于电路盒18内,因此可以缩短驱动马达21与控制基板之间的电线,可以实现针对电线的安全应对措施并能削减电线自身的成本。
第四实施方式
图14是热交换器14和热交换器导轨38a、38b周边结构的说明图。图15是使热交换器导轨38a、38b向下侧下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使热交换器导轨38a、38b向上侧上升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以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对共同部分的说明。参考上述的图1和图2、图14至图15就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和图14所示,热交换换气装置具有壳体1、热交换器14、附设在热交换器14上的回气过滤器12a和外部空气过滤器12b。
另外,在热交换器14设置限制热交换器14移动的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以便将热交换器14配置在壳体1内的规定位置。
(壳体1)
壳体1具有:从热交换器14侧向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侧供应的空气通过的连接风路部50;将供气送风机单元9及排气送风机单元11侧与热交换器14、开闭气门10及连接风路部50侧分隔开的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
如图1和图2所示,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7是与吸入口侧侧面1b和吹出口侧侧面1c大致平行地立设的具有开口部的板状部件。另外,该开口部被形成为使空气从连接风路部50侧流向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侧,在此省略了图示。
如图14所示,壳体1具有:可移动地支承热交换器导轨38a、38b的风路分隔部件13a、13b以及支承热交换器14的下表面侧的风路分隔部件13c、13d;可以切换是否与热交换器14接触的热交换器导轨38a、38b。
风路分隔部件13a~13d可以将被吸入壳体1内的供气和排气的流动限制在规定方向,同时具有以下说明的作用。
风路分隔部件13a是利用例如螺钉等被固定在壳体1的上表面侧、而且经由后述的导销等使热交换器导轨38a可移动地固定热交换器导轨38a的部件。风路分隔部件13a被设置在吸入口侧侧面1b侧且热交换器14的上侧。
风路分隔部件13b是利用例如螺钉等被固定在壳体1的上表面侧、而且经由后述的导销41a~41c使热交换器导轨38b可移动地固定热交换器导轨38b的部件。风路分隔部件13b被设置在吹出口侧侧面1c侧且热交换器14的上侧。
风路分隔部件13c是利用例如螺钉等被固定在壳体1的下表面侧的部件。风路分隔部件13c被设置在吸入口侧侧面1b侧且热交换器14的下侧。
风路分隔部件13d是利用例如螺钉等被固定在壳体1的下表面侧的部件。风路分隔部件13d被设置在吹出口侧侧面1c侧且热交换器14的下侧。
热交换器导轨38a、38b是将热交换器14配置在壳体1内的规定位置地限制热交换器14移动的部件。热交换器导轨38a、38b可以从下侧向上侧,或从上侧向下侧移动。具体地说,如果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位于下侧,就与热交换器14紧密接合,可防止热交换器14向上方和水平方向移动地支承热交换器14。并且,如果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位于上侧,就与热交换器14分离,热交换器14可向水平方向移动。
在热交换器14被收容在壳体1内的状态下,该热交换器导轨38a、38b被设置成与后述的热交换器机架46a、46b相向。另外,热交换器导轨38a、38b是在从室内侧侧面1a侧向着室外侧侧面1d侧的方向上伸长地设置的部件。
如图15和图16所示,热交换器导轨38b通过风路分隔部件13b被可移动地固定。在热交换器导轨38b上,从室内侧侧面1a向着室外侧侧面1d侧依次形成有开孔42a、开孔42b和开孔42c(参考图20)。该开孔42a~42c是为了使热交换器导轨38b可相对于热交换器机架46b移动地与热交换器机架46b紧密接合而形成的孔。
如图15和图16所示,导销41a被插入开孔42a,热交换器导轨38b被可自由移动地固定在风路分隔部件13b上。开孔42a的平面观看形状呈大致L字形。更具体地说,开孔42a是连接与垂直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和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而形成大致L字形的结构。
如后述的图20所示,导销41b被插入开孔42b,热交换器导轨38b被可自由移动地固定在风路分隔部件13b上。开孔42b的平面观看形状呈大致L字形,但与开孔42a不同。即,开孔42b是连接与垂直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和从室内侧侧面1a向着室外侧侧面1d从上侧向下侧倾斜的部分而形成大致L字形、更具体地说是钝角的大致L字形的结构。
如后述的图20所示,导销41c被插入开孔42c,热交换器导轨38b被可自由移动地固定在风路分隔部件13b上。开孔42c的平面观看形状是从室内侧侧面1a向着室外侧侧面1d从上侧向下侧倾斜的形状。
另外,导销41a~41c可沿着开孔42a~42c的开口部分摆动地被插入开孔42a~42c,被固定在风路分隔部件13b上。导销41a~41c例如由螺钉等形成。
另外,导销41a~41c被插入开孔42a~42c,热交换器导轨38b被夹在导销41a~41c的热交换器14侧的部分(销头的部分)与风路分隔部件13b之间地固定。因此,防止热交换器导轨38b向热交换器14的拆装方向的水平方向摆动。
在图15中,导销41a位于开孔42a中的垂直方向的上端部,形成热交换器导轨38b下降到下侧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图16中,导销41a位于开孔42a中的水平方向的端部,形成热交换器导轨38b上升到上侧的状态。
这样,根据导销41a是位于“开孔42a中的垂直方向的上端部”还是位于“开孔42a中的水平方向的端部”,来切换热交换器导轨38b的上下位置。
在热交换器导轨38b的室内侧侧面1a侧的端部形成捏手部45。捏手部45是为了供作业人员可以抓住而形成的部件。作业人员可以利用该捏手部45使热交换器导轨38b从下侧向上侧或者从上侧向下侧移动。
在热交换器导轨38b上,在开孔42a的形成位置和开孔42b的形成位置之间,形成用于使排气在旁通风路8中流动而形成的开放部38bb。通过这样,旁通风路8的排气从热交换器14的上侧向开闭气门10侧顺畅地流动。
热交换器导轨38a通过风路分隔部件13a被可移动地固定。另外,在图15和图16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热交换器导轨38a中,也从室内侧侧面1a侧向着室外侧侧面1d侧依次形成与开孔42a、开孔42b和开孔42c对应的三个开孔。
另外,热交换器导轨38a的开孔之中的室内侧侧面1a侧的开孔形成在与热交换器导轨38b的开孔42a相向的位置。
另外,热交换器导轨38a的开孔之中的室外侧侧面1d侧的开孔形成在与热交换器导轨38b的开孔42c相向的位置。
热交换器导轨38a的开孔之中的中间的开孔形成在从与热交换器导轨38b的开孔42b相向的位置偏离的位置。即,热交换器导轨38a的中间的开孔形成在热交换器导轨38a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
另外,在热交换器导轨38a的室内侧侧面1a侧的端部,也与热交换器导轨38b的捏手部45对应地形成捏手部。
在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上,设置有在下降到下侧的状态下位于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与后述的热交换器机架46a、46b之间的密封部件44a、44b(参考图21)。
密封部件44a、44b用于提高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与热交换器机架46a、46b的紧密接合性。利用该密封部件44a、44b,热交换器导轨38a、38b可以更加可靠地支承热交换器14以防止热交换器14向上方及水平方向移动。另外,只要可以提高紧密接合性,则对构成密封部件44a、44b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橡胶等构成。
(热交换器14)
在热交换器14上,安装有清除进行排气的空气中所含的灰尘等的回气过滤器12a、以及清除进行供气的空气中所含的灰尘等的外部空气过滤器12b。
在热交换器14被收容在壳体1内的状态下,在热交换器14上安装热交换器机架46a~46d,该热交换器机架46a~46d被设置在与风路分隔部件13a~13d相向的位置。该热交换器机架46a~46d是在从室内侧侧面1a侧向着室外侧侧面1d侧的方向伸长地设置的部件,纵剖面形状呈大致曲柄形状。
热交换器机架46a被设置在热交换器14中的吸入口侧侧面1b侧的上侧的角部。热交换器机架46a与风路分隔部件13a和热交换器导轨38a相向地设置。并且,在热交换器导轨38b下降到热交换器机架46a侧(下侧)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机架46a与热交换器导轨38b紧密接合。
热交换器机架46b被设置在热交换器14中的吹出口侧侧面1c侧的上侧的角部。热交换器机架46b与风路分隔部件13b和热交换器导轨38b相向地设置。并且,在热交换器导轨38a下降到热交换器机架46b侧(下侧)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机架46b与热交换器导轨38a紧密接合。
热交换器机架46c被设置在热交换器14中的吸入口侧侧面1b侧的下侧的角部。热交换器机架46c与风路分隔部件13c相向地设置。并且,热交换器机架46c被设置成利用热交换器14的自重与风路分隔部件13c相互挤压。
热交换器机架46d被设置在热交换器14中的吹出口侧侧面1c侧的下侧的角部。热交换器机架46d与风路分隔部件13d相向地设置。并且,热交换器机架46d被设置成利用热交换器14的自重与风路分隔部件13d相互挤压。
另外,虽然就热交换器机架46a~46d是在从室内侧侧面1a侧向着室外侧侧面1d侧的方向延伸地设置的一个部件进行了说明,但不受其限制。例如热交换器机架46a~46d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由多个部件组成,该多个部件配置成在从室内侧侧面1a侧向着室外侧侧面1d侧的方向被分断。对于这样的结构,尽管热交换器机架46a~46d是断断续续的,但却可以减轻拆装热交换器14的作业负担。
另外,如上所述,热交换器机架46a~46d被设置在热交换器14的角部,纵剖面形状呈大致曲柄形状,虽然就此进行了说明,但不受其限制。例如,也可以将热交换器机架46a~46d形成为剖面大致L字形,只与热交换器14的上表面接触地设置热交换器机架46a、46b,只与热交换器14的下表面接触地设置热交换器机架46c、46d。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与安装热交换器机架46a~46d的位置对应地改变风路分隔部件13a~13d的位置即可。另外,当纵剖面形状是大致曲柄形状时,因为除了热交换器14的上表面、下表面处的接触,也有侧面处的接触,所以,热交换器机架46a~46d与热交换器14的接触面积增大,与之相应地可以将热交换器机架46a~46d可靠地安装在热交换器14上。
而且,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就在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下降到下侧而与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器机架46a~46d接触的状态下、热交换器导轨38a、38b按压热交换器机架46a、46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受其限制。例如,也可以在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下降到下侧时的热交换器导轨38a、38b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以下,设定热交换器机架46a、46b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以防止热交换器导轨38a、38b挤压热交换器机架46a、46b。
(回气过滤器12a和外部空气过滤器12b)
回气过滤器12a用于捕获通过排气路径7的空气的灰尘等。回气过滤器12a被附设在热交换器14中的排气路径7侧的上游。另外,与热交换器14紧密接合地安装回气过滤器12a。
外部空气过滤器12b用于捕获通过供气路径6的空气的灰尘等。外部空气过滤器12b被附设在热交换器14中的供气路径6侧的上游。另外,与热交换器14紧密接合地安装外部空气过滤器12b。
利用该回气过滤器12a和外部空气过滤器12b,抑制灰尘等进入热交换器14、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抑制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能力降低或供气送风机单元9和排气送风机单元11发生故障。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热交换器14紧密接合地安装回气过滤器12a和外部空气过滤器12b,因此,在进行过滤器维护时,可以将回气过滤器12a及外部空气过滤器12b与热交换器14一体地拽出来进行维护。
[关于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
图17是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及其周边的立体图。图18是拆下了图17的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放大了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参考图17至图19就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9所示,在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中,形成有供热交换器导轨38b的捏手部45和热交换器导轨38a的捏手部插入的狭缝部43。通过将该捏手部45插入狭缝部43,利用螺钉将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固定在壳体1上,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以与热交换器机架46a、46b无间隙的状态被固定。即,以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位于与热交换器机架46a、46b无间隙的规定位置的方式来形成狭缝部43。
通过这样安装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可以使热交换器导轨38a、38b移动到下方的正确位置并固定,可以提高热交换器机架46a、46b与热交换器导轨38a、38b的紧密接合性。通过这样,可以提高壳体1内的气密性,能抑制换气效率降低。
如图18所示,室内侧侧面1a设置有热交换器14的维护用的开口部16A。并且,如图17所示,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被安装在壳体1上以封闭该开口部16A。
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被安装在壳体1上,使得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的内侧面与热交换器14的室内侧侧面1a侧的侧面接触。通过这样,能更可靠地将热交换器通过前供气路径6a及热交换器通过后供气路径6b与热交换器通过前排气路径7a及热交换器通过后排气路径7b隔开,抑制了供气与排气混合。另外,开口部16A也被可靠地封闭,可以提高壳体1的气密性。
[维护方法]
就更换回气过滤器12a和外部空气过滤器12b的情况等的维护方法进行说明。
从省略了图示的设置在天花板的检查口进行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维护。作业人员将壳体1的室内侧侧面1a的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拆下,可经由开口部16A将露出的热交换器14相对壳体1进行插拔。
另外,如图17至图19所示,设置在热交换器导轨38b的一端的捏手部45被插入到设置在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的狭缝部43,在该状态下,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利用螺钉16c被固定在室内侧侧面1a。通过拆下该螺钉16c而将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拆下,可以将热交换器14从壳体1的室内侧侧面1a侧拆下。
[热交换器导轨38b的上下位置的切换]
图20是使热交换器导轨38a、38b向下侧下降后的状态下的热交换器14、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以及风路分隔部件13c、13d的说明图。图21是从热交换器14的室内侧侧面1a侧观看图20所示的结构的图。图22是从热交换器14的吹出口侧侧面1c侧观看图20所示的结构的图。另外,在图20和图22的说明中,由于热交换器导轨38a进行与热交换器导轨38b相应的动作,因此省略对热交换器导轨38a的说明。
如图20和图22所示,在热交换器导轨38b下降到下侧的状态下,热交换器机架46b与热交换器导轨38b紧密接合地接触。
在该状态下,如图20和图22所示,导销41a位于开孔42a的上端,导销41b位于开孔42b的上端,导销41c位于开孔42a的上端。
另外,在该状态下,如图21所示,热交换器机架46c、46d被设置成利用热交换器14的自重与风路分隔部件13c、13d相互挤压地接触。热交换器机架46a、46b被设置成,热交换器导轨38a、38b的捏手部45被插入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的狭缝部43,热交换器导轨38a、38b被向下侧加力,从而热交换器机架46a、46b与热交换器导轨38a、38b相互挤压地接触。
图23是使热交换器导轨38a、38b向上侧上升后的状态下的热交换器14、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以及风路分隔部件13c、13d的说明图。图24是从热交换器14的室内侧侧面1a侧的侧面观看图23所示的结构的图。图25是从热交换器14的吹出口侧侧面1c侧的侧面观看图23所示的结构的图。另外,在图23和图25的说明中,由于热交换器导轨38a进行与热交换器导轨38b相应的动作,因此省略对热交换器导轨38a的说明。
如图23和图25所示,在热交换器导轨38b上升到上侧的状态下,热交换器导轨38b与热交换器机架46b分离而形成间隙。
在该分离的状态下,如图23和图25所示,导销41a位于开孔42a之中的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导销41b位于开孔42b的下端,导销41c位于开孔42a的下端。
另外,在该状态下,如图24所示,热交换器机架46c、46d被设置成利用热交换器14的自重与风路分隔部件13c、13d相互挤压地接触。但是,由于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被拆下,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为上升到上侧的状态,因而,热交换器机架46a、46b不与热交换器导轨38a、38b接触。
以下,参考图20至图22、图23至图25就切换热交换器导轨38b的上下位置时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在这里的说明中,由于热交换器导轨38a进行与热交换器导轨38b相应的动作,因此省略对热交换器导轨38a的说明。另外,假定热交换器14被安装在壳体1内,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为下降到下侧的状态。
作业人员抓住热交换器导轨38b的捏手部45,将热交换器导轨38b拉向上侧。
这样,由于导销41a沿着开孔42a的大致L字形移动,故而导销41a向开孔42a的与垂直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的下部移动。由此,热交换器导轨38b的室内侧侧面1a侧的端部也向与作业人员拉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导销41b也沿着开孔42b的大致L字形移动,导销41b向开孔42b的与垂直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的下部移动。由此,热交换器导轨38b的开孔42b的形成位置附近也向与作业人员拉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另外,该移动的量小于热交换器导轨38b的室内侧侧面1a侧的端部。
导销41c相对于开孔42c不进行移动。
这样,作业人员一旦向上侧拉动热交换器导轨38b,则热交换器导轨38b就以导销41c作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地移动。因此,越是热交换器导轨38b中的室内侧侧面1a侧的部分就越向上侧上升。即,热交换器导轨38b形成为室内侧侧面1a侧成为上侧而室外侧侧面1d侧成为下侧地倾斜的状态。
然后,作业人员抓住热交换器导轨38b的捏手部45,将热交换器导轨38b拉向室内侧侧面1a侧。
这样,由于导销41b沿着开孔42a的大致L字形移动,所以,导销41a向开孔42a的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的室外侧侧面1d侧移动。由此,热交换器导轨38b的室内侧侧面1a侧的端部向室内侧侧面1a侧水平移动。另外,由于导销41a向开孔42a的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移动,因而防止了热交换器导轨38b的高度位置下降。
导销41b也沿着开孔42b的大致L字形移动,导销41b移动到开孔42b之中的从室内侧侧面1a向着室外侧侧面1d地从上侧向下侧倾斜的部分的下侧。由此,热交换器导轨38b的开孔42b的形成位置附近向上侧抬起的同时向室内侧侧面1a侧水平移动。
由于导销41c沿着开孔42c的形状移动,因而,移动到开孔42c之中的从室内侧侧面1a向着室外侧侧面1d地从上侧向下侧倾斜的部分的下侧。
这样,一旦作业人员将热交换器导轨38b拉向室内侧侧面1a侧,则热交换器导轨38b之中的从开孔42b侧到开孔42c侧的部分就被向上侧抬起,而且,整个热交换器导轨38b向室内侧侧面1a侧(水平方向)移动。通过这样,热交换器导轨38b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另外与热交换器机架46a分离,在与热交换器机架46a之间形成规定间隙。
[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所具有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可以切换在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与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器机架46a、46b之间形成间隙的分离状态以及紧密接合状态。
即,在进行维护时,形成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与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器机架46a、46b之间形成间隙的分离状态,从而可以减轻作业负担。另外,当热交换器14被收纳于壳体1内时,可以使热交换器导轨38a、38b与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器机架46a、46b紧密接合,例如,可以提高供气路径6和排气路径7的气密性,抑制换气效率降低。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a室内侧侧面,1b吸入口侧侧面,1c吹出口侧侧面,1d室外侧侧面,2室外侧吸入口,3室内侧吹出口,3a室内侧吹出开口,4室内侧吸入口,5室外侧吹出口,5a室外侧吹出开口,6供气路径,6a热交换器通过前供气路径,6b热交换器通过后供气路径,6c供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供气路径,6d供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后供气路径,6e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7排气路径,7a热交换器通过前排气路径,7b热交换器通过后排气路径,7c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前排气路径,7d排气送风机单元通过后排气路径,7e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8旁通风路,9供气送风机单元,10开闭气门,11排气送风机单元,12a回气过滤器,12b外部空气过滤器,13a~13d风路分隔部件,14热交换器,15供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5a送风机侧开口部,16热交换器维护面板,16A开口部,16a热交换器侧开口部,16c螺钉,17排气送风机维护面板,18电路盒,19A支承部件,19AA开口部,19B、19C内部风路分隔部件,20气门开闭拉拽部件,21驱动马达,22气门开闭拉拽方向,31涡旋壳,31a喇叭口部,31b、31c出口部,32a供气送风机叶片,32b排气送风机叶片,33a风路固定部,33b送风机马达固定部,33c固定部弯曲部位,34a风路部件固定部,35送风机马达,35a马达轴,36a~36d导轨部件,37内部风路分隔部件,38间隔,38a、38b热交换器导轨,38bb开放部,39导轨槽,40a、40b平坦部,41a~41c导销,42a~42c开孔,43狭缝部,44a密封部件,45捏手部,46a~46d热交换器机架,50连接风路部。

Claims (7)

1.一种热交换换气装置,具备:
呈箱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形成有室外侧吸入口以及室内侧吸入口的吸入口侧侧面、与所述吸入口侧侧面相向且形成有室外侧吹出口以及室内侧吹出口的吹出口侧侧面、室内侧侧面和与所述室内侧侧面相向的室外侧侧面;
供气路径,所述供气路径将所述室外侧吸入口作为入口端,经过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室内侧吹出口作为出口端,向室内供应室外的空气;
排气路径,所述排气路径将所述室内侧吸入口作为入口端,经过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室外侧吹出口作为出口端,向室外排出室内的空气;
供气送风机单元,所述供气送风机单元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形成通过所述供气路径的供气气流,具有供气送风机马达;
排气送风机单元,所述排气送风机单元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形成通过所述排气路径的排气气流,具有供气送风机马达;以及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形成所述供气路径的一部分的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以及形成所述排气路径的一部分且与该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交叉的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在通过该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的供气气流与通过该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的排气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的形状,在从所述室内侧侧面或所述室外侧侧面正面观看的状态下,是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平行的边比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垂直的边更长的长方形形状,
所述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及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中的任意一方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长边方向形成,另一方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短边方向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送风机马达的马达轴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大致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送风机马达的马达轴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大致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送风机马达的马达轴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大致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吸入口侧侧面侧,
所述供气送风机单元以及所述排气送风机单元在所述吹出口侧侧面侧且与所述吹出口侧侧面大致平行地排列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比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长的情况下,
被轴支承在所述供气送风机马达的马达轴上的供气送风机叶片的外径大于被轴支承在所述排气送风机马达的马达轴上的排气送风机叶片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内部排气路径比热交换器内部供气路径长的情况下,
被轴支承在所述排气送风机马达的马达轴上的排气送风机叶片的外径大于被轴支承在所述供气送风机马达的马达轴上的供气送风机叶片的外径。
CN201310165719.6A 2012-11-06 2013-05-08 热交换换气装置 Active CN103807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4396A JP2014092333A (ja) 2012-11-06 2012-11-06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2012-244396 2012-1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7931A true CN103807931A (zh) 2014-05-21
CN103807931B CN103807931B (zh) 2019-03-08

Family

ID=50705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5719.6A Active CN103807931B (zh) 2012-11-06 2013-05-08 热交换换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92333A (zh)
CN (1) CN1038079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3641A (zh) * 2015-10-29 2018-04-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换气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2445B2 (ja) * 2014-07-30 2019-04-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シロッコファン及び空気搬送装置
JP6852090B2 (ja) * 2016-12-19 2021-03-31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9086003A (ja) * 2019-03-01 2019-06-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シロッコファン、及び空気搬送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6734U (zh) * 1980-08-29 1982-03-15
JPS6069443A (ja) * 1983-03-29 1985-04-20 ベ−カ−,コロニ−,フア−ムス,リミテツド 熱交換装置
JPH10148370A (ja) * 1996-11-19 1998-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換気装置
CN1821669A (zh) * 2005-02-15 2006-08-23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风系统
JP2012145321A (ja) * 2010-12-20 2012-08-02 Daikin Industries Ltd 換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6734U (zh) * 1980-08-29 1982-03-15
JPS6069443A (ja) * 1983-03-29 1985-04-20 ベ−カ−,コロニ−,フア−ムス,リミテツド 熱交換装置
JPH10148370A (ja) * 1996-11-19 1998-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換気装置
CN1821669A (zh) * 2005-02-15 2006-08-23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风系统
JP2012145321A (ja) * 2010-12-20 2012-08-02 Daikin Industries Ltd 換気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3641A (zh) * 2015-10-29 2018-04-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换气装置
CN107923641B (zh) * 2015-10-29 2019-10-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换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7931B (zh) 2019-03-08
JP2014092333A (ja) 2014-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1363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KR101149815B1 (ko) 전열교환 환기유니트
KR101658644B1 (ko) 바이패스터널을 구비한 전열교환기
CN103807931A (zh) 热交换换气装置
JP2016191542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KR101186016B1 (ko) 열교환 환기 장치
JP200430142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923640B (zh) 换热换气装置
JP6358534B2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JP2017180959A (ja) 空調設備及び全館空調システム
KR101576217B1 (ko) 바이패스터널을 구비한 전열교환기
KR102202404B1 (ko) 환기장치
WO2011142094A1 (ja) 熱交換装置
KR20060098281A (ko) 환기시스템
JP2012229901A (ja) 冷凍空調装置及び冷凍空調システム
JP2008116170A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4901429B2 (ja) フィルタボックス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空調システム
KR200462780Y1 (ko) 바이패스형 환기 유닛
JP461660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20205964U (zh) 全热交换新风设备
CN102478300A (zh) 分体式空调室内机的正面框架结构
KR20120036143A (ko) 공기조화시스템
KR20060098284A (ko) 환기시스템
KR20170113721A (ko) 환기시스템의 바이패스장치
KR100637667B1 (ko) 환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