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3335B -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3335B
CN103803335B CN201310546033.1A CN201310546033A CN103803335B CN 103803335 B CN103803335 B CN 103803335B CN 201310546033 A CN201310546033 A CN 201310546033A CN 103803335 B CN103803335 B CN 1038033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lice
sheet
stacking
unit
alig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60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3335A (zh
Inventor
福田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803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3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3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33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3/00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 B65H33/04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by inserting marker slips in pile or str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4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 B65H31/08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 B65H31/10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and applied at the top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0Pile receivers adjustable for different article siz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4Pile receivers multiple or compartmented, e.d. for alternate, programmed, or selective f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8Apparatus for vibrating or knocking the pile during pi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3/00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 B65H33/06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by displacing articles to define batches
    • B65H33/08Displacing whole batches, e.g. forming stepped p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9/00Associating,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rticles or webs
    • B65H39/10Associating articles from a single source, to form, e.g. a writing-pa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8Devices for collating sheet copy material, e.g. sorters, control, copies in staples form
    • G03G15/655Placing job divider sheet between set of she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2Counting the number of copies; B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6Forming batches
    • B65H2301/4263Feeding end plate or end sheet before formation or after completion of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2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30Numbers, e.g. of windings or ro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4Identification of mode of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5Absence
    • B65H2511/516Marks;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65H2513/512Starting; Sto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20Avoiding or preventing undesirable effects
    • B65H2601/25Damages to handled material
    • B65H2601/251Sm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8Form of handled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82Piled package
    • B65H2701/1826Arrangement of sheets
    • B65H2701/18264Pile of alternate articles of different properties, e.g. pile of working sheets with intermediate sheet between each working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886Sorting or discharging
    • G03G2215/00911Detection of copy amount or presence in discharge tr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Forming Counted Ba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通过使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抵接堆叠在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沿着薄片宽度方向的端部,来使堆叠在堆叠单元上的薄片对齐。在与堆叠在堆叠单元上的第一薄片不同的第二薄片要堆叠在该第一薄片上并且利用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进行对齐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将分隔薄片排出到堆叠在堆叠单元上的第一薄片上。

Description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使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薄片对齐的功能的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将从打印设备排出的打印薄片堆叠在托盘上的薄片堆叠器,已经要求使该托盘上的薄片以高精度对齐的性能。日本特开2006-206331提出了使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薄片对齐的技术。根据该技术,在接收托盘上设置对齐构件,并且通过使这些对齐构件相对于与薄片排出方向平行的薄片的端面相接触和分离来使这些薄片的端面的位置对齐。
现在,如图21所示,假定要将具有薄片宽度W2的薄片堆叠并且对齐在具有不同的薄片宽度W1且已堆叠在接收托盘2101上的薄片上(W2<W1)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具有薄片宽度W2的薄片对齐,需要使对齐板A和B抵接已堆叠薄片的上表面。在对齐板A和B如此抵接已堆叠薄片的上表面的状态下、通过使对齐板A在图21所示的箭头的方向上移动来执行薄片对齐操作的情况下,对齐板A的底面相对于已堆叠薄片的最上薄片的正面而滑动。这可能会造成打印在已堆叠薄片的最上薄片上的调色剂被去除并且最上薄片上的图像的质量劣化的可能性。
还存在被去除的调色剂附着至且弄脏对齐板A的底面、并且在对齐板A的底面接触其它薄片的情况下所附着的调色剂弄脏其它薄片的可能性。在打印具有与已打印并堆叠的薄片的宽度不同的薄片的情况下,首先可以中断打印以使得用户能够将已打印并堆叠的薄片从接收托盘移除,然后可以针对具有不同宽度的薄片重新开始打印。尽管该方法不会产生前述问题,但该方法在导致打印的生产率下降方面仍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是消除传统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是提供如下技术,其中即使在要将具有与已堆叠薄片的宽度不同的宽度的薄片堆叠在已堆叠薄片上的情况下,该技术也在无需中断打印处理并且不会弄脏已堆叠薄片的状态下使薄片对齐。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薄片处理设备,包括:排出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将薄片排出到堆叠单元上;对齐单元,用于通过使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抵接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的沿着薄片宽度方向的端部,来使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对齐;以及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在与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第一薄片不同的第二薄片要堆叠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并且利用所述对齐单元进行对齐的情况下,通过将分隔薄片排出到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所述第一薄片上来将所述第一薄片和所述第二薄片分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薄片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控制以将薄片排出到堆叠单元上;通过使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抵接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的沿着薄片宽度方向的端部,来使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对齐;以及进行控制,以在与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第一薄片不同的第二薄片要堆叠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并且进行对齐的情况下,将分隔薄片排出到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所述第一薄片上。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薄片处理设备,包括:排出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将薄片排出到堆叠单元上;对齐单元,用于通过使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抵接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的沿着薄片宽度方向的端部,来使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对齐;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对齐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即使在与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第一薄片不同的第二薄片要堆叠在所述第一薄片上的情况下,也使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对齐。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截面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用于控制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整体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控制台单元的图。
图4A示出如从正面观看到的根据实施例的自动整理器。
图4B示出如在与薄片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观看到的根据实施例的自动整理器。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自动整理器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6A示出在接收托盘上使薄片对齐的情况下对齐板的状态的图。
图6B示出对齐板已从接收托盘退避的状态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自动整理器中的薄片的输送的图。
图8A~8D是用于说明如在与薄片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观看到的对齐板在接收托盘上的位置的图。
图9A~9G是用于说明如在与薄片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观看到的、移位分页(shift-sort)模式期间对齐板在接收托盘上的位置的图。
图10A和10B示出用于说明显示在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台单元上的自动整理模式选择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0C示出用于说明显示在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台单元上的排出目的地选择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1示出用于说明薄片进给托盘选择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2A示出用于说明应用模式选择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2B示出用于说明用于指定大小混合堆叠涉及相同宽度还是不同宽度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3A示出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用于选择分隔薄片的应用模式选择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3B示出用于说明分隔薄片类型选择画面的图。
图13C示出用于说明用于选择分隔薄片的薄片进给托盘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4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打印薄片并将该打印薄片排出至自动整理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A和15B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整理器所执行的排出操作的流程图。
图16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打印薄片并将该打印薄片排出至自动整理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打印薄片并将该打印薄片排出至自动整理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针对分隔薄片的宽度小于先前薄片的宽度、因此存在先前薄片的正面可能被对齐板弄脏的情况的警告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9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打印薄片并将该打印薄片排出至自动整理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0A和20B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打印薄片并且将该打印薄片排出至自动整理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在堆叠有具有不同薄片宽度的多个薄片的情况下所执行的对齐操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并且并非根据以下实施例所述的方面的所有组合对于用以根据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言都是必需的。应当注意,根据本发明的薄片处理设备可以包括在后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可以包括在薄片堆叠器中,或者可以构成图像形成设备或薄片堆叠器。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截面结构的结构图。
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设备10和用作薄片堆叠器的自动整理器500。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图像读取器200,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以及打印机350,用于将所读取的图像形成(打印)在薄片上。
原稿进给器100将放置在原稿托盘101上的原稿按从开头原稿起的顺序逐一进给,沿着弯曲路径输送这些原稿并且通过玻璃台板102上的预定读取位置,然后将这些原稿排出到排出托盘112上。注意,这些原稿是以正面朝上的状态放置在原稿托盘101上的。此时,扫描器单元104固定在预定读取位置处。在原稿通过该读取位置的情况下,利用扫描器单元104读取该原稿的图像。在原稿通过该读取位置的情况下,利用来自扫描器单元104中的灯103的光照射该原稿,并且来自该原稿的反射光经由镜105、106和107指向透镜108。穿过了该透镜108的光聚焦在图像传感器109的摄像面上,被转换成图像数据并且被输出。将从图像传感器109输出的图像数据作为视频信号输入至打印机350中的曝光单元110。
打印机350中的曝光单元110输出基于从图像读取器200输入的视频信号调制后的激光。使用多面镜119来利用该激光照射并扫描感光鼓111。将与扫描了感光鼓111的激光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111上。感光鼓111上的该静电潜像通过使用从显影器113进给的显影剂进行显影而变成可视图像。在以下实施例中,将说明包括一个显影器113和一个感光鼓111的1D型图像形成设备10作为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方式,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可选地包括与C(青色)、M(品红色)、Y(黄色)和K(黑色)相对应的显影器和感光鼓。
通过拾取辊127或128的转动,从设置在打印机350中的薄片进给托盘114或115逐一拾取打印时使用的薄片。如此拾取的薄片通过薄片进给辊129或130的转动被输送至定位辊126的位置。尽管为了便于说明、图1仅示出两个薄片进给托盘,但打印机350可以包括附图中没有示出的其它薄片进给托盘。此外,可以通过使附图中没有示出的可选薄片进给设备连接至打印机350来设置附加薄片进给托盘。在薄片的前端到达定位辊126的位置的情况下,按预定定时来转动驱动定位辊126从而将该薄片输送至感光鼓111和转印单元116之间。因此,利用转印单元116将形成在感光鼓111上的显影剂的图像转印至所进给的薄片。将如此转印有显影剂的图像的薄片输送至定影单元117。定影单元117通过向该薄片施加热和压力来将图像定影在该薄片上。通过了定影单元117的薄片经由挡板121和排出辊118被排出至打印机350的外部(至自动整理器500)。在薄片的两面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将该薄片经由反转路径122输送至双面输送路径124,然后再次输送至定位辊126的位置。
以下参考图2来说明对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结构和该系统整体的框图。图2是示出对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该控制器包括CPU电路单元900,并且CPU电路单元900包括CPU901、ROM902和存储器单元903。存储器单元903包括RAM或HDD。CPU901控制本图像形成系统整体,并且经由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图中没有示出)连接至写入有控制程序的ROM902和用于临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器单元903。CPU901还根据存储在ROM902中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器911、921、922、931、941和951以及外部接口904的整体控制。存储器单元903临时保持控制数据并且用作与控制相关联的计算处理所用的工作区域。
原稿进给控制器911基于来自CPU电路单元900的指示来控制原稿进给器100的驱动。图像读取器控制器921控制上述的扫描器单元104和图像传感器109等的驱动,并且将从图像传感器109输出的图像信号传送至图像信号控制器922。图像信号控制器922将来自图像传感器109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向该数字信号应用各种处理,将该数字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并且将该视频信号输出至打印机控制器931。图像信号控制器922还通过向经由外部I/F904从计算机905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应用各种处理来将该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并且将该视频信号输出至打印机控制器931。该图像信号控制器922所执行的处理的操作由CPU电路单元900来控制。打印机控制器931基于所输入的视频信号来控制曝光单元110和打印机350,从而进行图像形成以及薄片输送等。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安装在自动整理器500上,并且通过与CPU电路单元900交换信息来控制自动整理器500的驱动。后面将说明该控制的详细内容。控制台单元控制器941与CPU电路单元900和图1所示的控制台单元400交换信息。控制台单元400例如包括:多个键,用于设置与图像形成有关的各种功能;以及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示出设置状态的信息。控制台单元400将与施加至各键的操作相对应的键信号输出至CPU电路单元900。基于来自CPU电路单元900的信号,控制台单元400显示相应的信息。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中的控制台单元400的图。
例如,在控制台单元400上配置有开始键402、停止键403、数字键404~413、清除键415和重置键416。开始键402用于开始图像形成操作。停止键403用于中断图像形成操作。数字键404~413例如用于输入数字。在控制台单元400上还配置有显示单元420。在显示单元420的上部上形成有触摸屏。在显示单元420的画面上可以显示软键。
该图像形成设备10具有包括不分页、分页、移位分页和订钉分页等的各种处理模式作为后处理模式。这些处理模式的设置等是从控制台单元400输入的。例如,按照如下设置后处理模式。在图3所示的默认画面上选择“自动整理”软键417的情况下,将菜单选择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420上。在该菜单选择画面上,设置处理模式。
以下参考图4A和4B来说明自动整理器500的结构。图4A和4B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自动整理器500的结构的图。图4A示出如正面观看到的自动整理器500,并且图4B示出如在与薄片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观看到的自动整理器500中的接收托盘700(下托盘)和接收托盘701(上托盘)。
首先,参考图4A来进行说明。
自动整理器500顺次接收从图像形成设备10排出的薄片,并且执行诸如用于将接收到的多个薄片对齐成束的处理、以及用于使用订钉机来装订薄片束的后端的订钉处理等的后处理。自动整理器500使用输送辊对511沿着输送路径520接收从图像形成设备10排出的薄片。经由输送辊对512、513和514来输送使用输送辊对511所接收到的薄片。在输送路径520上设置有薄片传感器570、571、572和573以检测薄片的通过。将输送辊对512连同输送传感器571一起设置在移位单元580中。
移位单元580可以使用后面所述的移位马达M5(图5)使薄片在与薄片输送方向垂直的薄片宽度方向上移动。通过在输送辊对512夹持薄片的状态下驱动移位马达M5,可以在输送该薄片的同时使该薄片在宽度方向上偏移。在移位分页模式中,针对各份使薄片束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移动。例如,相对于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设置向着前侧的15mm的偏移量(前侧移位)或者向着里侧的15mm的偏移量(里侧移位)。在没有指定移位的情况下,薄片被排出在与前侧移位的情况相同的位置处。
在自动整理器500基于来自薄片传感器571的输入检测到薄片通过了移位单元580的情况下,自动整理器500驱动移位马达M5(图5)以使移位单元580返回至中心位置。在输送辊对513和输送辊对514之间配置有挡板540,其中该挡板540将利用输送辊对514以反转方式输送的薄片引导至缓冲路径523。挡板540由后面所述的螺线管SL1(图5)来驱动。
在输送辊对514和输送辊对515之间配置有挡板541,其中该挡板541在上排出路径521和下排出路径522之间进行切换。挡板541由后面所述的螺线管SL1来驱动。在挡板541切换至上排出路径521的情况下,利用缓冲马达M2(图5)转动驱动的输送辊对514将薄片引导至上排出路径521。然后,利用排出马达M3(图5)转动驱动的输送辊对515将该薄片排出到接收托盘701上。在上排出路径521上设置有薄片传感器574以检测薄片的通过。在挡板541切换至下排出路径522的情况下,利用缓冲马达M2转动驱动的输送辊对514将薄片引导至下排出路径522。利用排出马达M3转动驱动的输送辊对516~518将该薄片进一步引导至处理托盘630。在下排出路径522上设置有薄片传感器575和576以检测薄片的通过。利用束排出马达M4(图5)转动驱动的束排出辊对680根据后处理模式来将引导至处理托盘630的薄片排出到处理托盘630或接收托盘700上。
此外,如图4B所示,在接收托盘701上配置有对齐板711a(第一对齐构件)和对齐板711b(第二对齐构件)。对齐板711a和711b是用于通过抵接薄片的两侧端部(侧端)来使排出到接收托盘701上的薄片在薄片宽度方向上对齐的对齐构件。这些对齐板711a和711b在图4A中由附图标记711来表示。同样,在接收托盘700上配置有对齐板710a和710b。对齐板710a和710b用于使排出到接收托盘700上的薄片在薄片宽度方向上对齐。在图4A中由附图标记710表示的对齐板710a和710b可以分别利用后面所述的下托盘对齐马达M11和M12(图5)在薄片宽度方向上移动。在图4A中,对齐板710a和710b分别配置在前侧和里侧。另一方面,对齐板711a和711b同样分别由后面所述的上托盘对齐马达M9和M10(图5)来驱动。在图4A中,对齐板711a和711b分别配置在前侧和里侧。此外,对齐板710和711分别利用后面将说明的上托盘用对齐板升降马达M13(图5)和下托盘用对齐板升降马达M14(图5)来上下移动。更具体地,对齐板710和711在这两者实际执行对齐处理的对齐位置(图6A)和这两者等待的等待位置(图6B)之间以对齐板轴713为中心上下移动。
接收托盘700和701可以利用后面所述的托盘升降马达M15和M16(图5)来上升和下降。利用后面所述的薄片传感器720和721(图4A)来检测托盘或托盘上的薄片的最上面。自动整理器500通过根据来自薄片传感器720和721的输入转动驱动托盘升降马达M15和M16来进行控制,以使得托盘或托盘上的薄片的该最上面始终位于特定位置处。此外,薄片传感器730和731(图4A)检测在接收托盘701和700上是否存在薄片。
现在参考图5来说明对自动整理器500的驱动进行控制的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的结构。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的结构的框图。
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包括CPU952、ROM953和RAM954等。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通过与CPU电路单元900进行通信、与CPU电路单元900交换数据、并且执行存储在ROM953中的各种程序来控制自动整理器500的驱动。数据交换例如表示命令的发送/接收、作业信息的交换、以及薄片传送的通知。以下说明自动整理器500的各种输入和输出。
为了输送薄片,自动整理器500包括:马达M1,用于转动驱动输送辊对511~513;缓冲马达M2;排出马达M3;移位马达M5;螺线管SL1和SL2;以及薄片传感器570~576。作为用于驱动处理托盘630(图4A)中的各种构件的手段,自动整理器500还包括:束排出马达M4,用于驱动束排出辊对680;以及对齐马达M6和M7,用于驱动对齐构件641(图4A)。自动整理器500还包括摆动引导马达M8,其中该摆动引导马达M8用于驱动摆动引导件以上升和下降。自动整理器500还包括托盘升降马达M15和M16,其中托盘升降马达M15和M16用于使接收托盘700和701、薄片传感器720和721(图4A)、以及薄片传感器730和731上升和下降。与针对接收托盘上的薄片的对齐操作相关地,自动整理器500还包括上托盘对齐马达M9和M10、下托盘对齐马达M11和M12、上托盘用对齐板升降马达M13和下托盘用对齐板升降马达M14。
以下参考图3、7、8A~8D、10A~10C和11来说明分页模式期间薄片的流程。在用户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控制台单元400上在图3所示的默认画面上按下“选择薄片”键418的情况下,将图11所示的薄片进给托盘选择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420上。在该薄片进给托盘选择画面上,用户选择作业要使用的薄片。这里假定用户选择与薄片进给托盘1相对应的大小“A4”。图11示出选择了大小“A4”的薄片进给托盘选择画面的一个示例。
在用户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控制台单元400上在图3所示的默认画面上选择“自动整理”软键417的情况下,将图10A所示的自动整理菜单选择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420上。在用户在图10A所示的自动整理菜单选择画面上选择“分页”键的状态下按下OK(确定)按钮的情况下,设置分页模式。
为了针对各份使薄片束偏移,如图10B所示,用户在自动整理菜单选择画面上选择“移位”键的状态下按下OK按钮;结果,设置了移位模式。
一旦用户指定了分页模式并且输入了作业,CPU电路单元900的CPU901向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的CPU952通知诸如薄片大小和分页模式的选择等的与该作业有关的信息。根据一些实施例,在一个打印作业中排出了薄片之后,向下一打印作业中所打印的薄片应用移位/排出操作,由此将下一打印作业中所打印的薄片排出在与先前打印作业中所排出的薄片不同的位置处。将针对各打印作业所应用的这些移位/排出操作称为作业间移位。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自动整理器500中的薄片的输送的图。在图7中,向上述的图4A所示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像形成设备10将薄片P排出至自动整理器500的情况下,CPU电路单元900的CPU901向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的CPU952通知薄片传送开始。CPU901还向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的CPU952通知诸如薄片P的移位信息和薄片宽度信息等的薄片信息。这里假定针对各薄片大小预先将薄片宽度信息存储在ROM902或存储器单元903中。例如,A4大小的薄片的宽度为297mm,A4R大小的薄片的宽度为210mm,并且B5大小的薄片的宽度为257mm。信封大小的薄片的宽度为279.4mm。A3大小的薄片仅可以以短边用作前端的状态输送,因此其宽度为297mm。在接收到薄片传送开始的通知时,CPU952转动驱动马达M1、缓冲马达M2和排出马达M3。结果,转动驱动了图7所示的输送辊对511、512、513、514和515,由此使自动整理器500接收并传送从图像形成设备10排出的薄片P。在输送辊对512夹持薄片P的情况下,薄片传感器571检测到薄片P。因此,CPU952通过经由移位马达M5的驱动而移动移位单元580来使薄片P在宽度方向上偏移。在从CPU901通知的薄片信息中所包括的移位信息表示“无移位指定”的情况下,薄片向着前侧均等地偏移了15mm。
在利用螺线管S1转动驱动挡板541以使其位于图7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薄片P被引导至上排出路径521。然后,在薄片传感器574检测到薄片P的后端的通过的情况下,CPU952通过转动驱动排出马达M3以使得利用输送辊对515以适合堆叠的速度输送薄片P,将薄片P排出到接收托盘701上。
接着,参考图8A~8D使用前侧移位操作的示例来说明分页模式期间的对齐操作。图8A~8D是用于说明如在与薄片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观看到的对齐板711a和711b在接收托盘701上的位置的图。
如图8A所示,在作业开始之前,一对对齐板711a和711b在默认位置处等待。如图8B所示,一旦作业开始,前侧对齐板711a移动至相对于前侧薄片端位置X1远离了预定退避量M的对齐等待位置。注意,前侧薄片端位置X1相对于接收托盘701的中心位置远离了通过向作为薄片宽度的一半的W/2加上移位量Z所获得的距离。对齐板711a在该对齐等待位置处等待,直到薄片被排出为止。另一方面,里侧对齐板711b在相对于里侧薄片端位置X2远离了预定退避量M的对齐等待位置处等待。注意,里侧薄片端位置X2相对于接收托盘701的中心位置远离了通过从作为薄片宽度的一半的W/2减去移位量Z所获得的距离。在自将薄片P排出到接收托盘701上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如图8C所示,前侧对齐板711a向着接收托盘701的中心移动了预定推动量2M从而将薄片P压抵停止的里侧对齐板711b。结果,薄片P向着对齐板711b移动了退避量M。在自以上述方式将薄片P压抵对齐板711b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如图8D所示,对齐板711a退避至对齐等待位置。更具体地,对齐板711a远离薄片P而在薄片宽度方向上退避了作为退避量M的两倍的2M,然后等待,直到下一薄片排出到接收托盘701上为止。假设偏移量Z为15mm并且退避量M为5mm,则在对齐操作期间前侧对齐板711a将薄片P推动了5mm,因此对齐操作之后的薄片P的偏移量为10mm。通过重复以上操作,每当将薄片P排出并且堆叠在接收托盘701上的情况下,使薄片P对齐。
以下参考图3、7、9A~9G和图10A~10C来说明移位分页模式期间薄片的流程。在图10B所示的自动整理菜单选择画面上选择“分页”键和“移位”键的状态下按下OK按钮的情况下,设置了移位分页模式。一旦用户指定了移位分页模式并且输入了作业,与非分页模式的情况相同,CPU电路单元900的CPU901向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的CPU952通知选择了移位分页模式。以下说明在1“份”包括三张薄片的情况下的移位分页模式的操作。
在图像形成设备10将薄片P排出至自动整理器500的情况下,CPU电路单元900的CPU901向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的CPU952通知薄片传送开始。在接收到薄片传送开始的通知时,CPU952转动驱动马达M1、缓冲马达M2和排出马达M3。结果,转动驱动了图7所示的输送辊对511、512、513、514和515,由此使自动整理器500接收并传送从图像形成设备10排出的薄片P。在薄片传感器571检测到薄片P保持在输送辊对512之间的情况下,CPU952通过经由移位马达M5的驱动而移动移位单元580来使薄片P偏移。此时,在从CPU901通知的薄片P的移位信息表示“前侧”的情况下,薄片P向着前侧偏移了15mm,并且在CPU901通知的薄片P的移位信息表示“里侧”的情况下,薄片P向着里侧偏移了15mm。利用螺线管S1转动驱动挡板541以使其位于图7所示的位置,并且将薄片P引导至上排出路径521。在薄片传感器574检测到薄片P的后端的通过的情况下,CPU952通过转动驱动排出马达M3以使得输送辊对515以适合堆叠薄片P的速度转动来将薄片P排出到接收托盘701上。
以下参考图9A~9G使用移位方向从前侧改变为里侧的示例情况来说明移位时对齐板的操作。图9A~9G是用于说明如在与薄片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观看到的、移位分页时对齐板在接收托盘701上的位置的图。
图9A示出薄片对齐之后的对齐板的位置,也就是说示出用于使前侧对齐板711a远离薄片而退避的操作已完成的状态(与上述图8D相对应)。之后,如图9B所示,对齐板711a和711b远离接收托盘701而向上上升了预定量。
接着,对齐板711a和711b在薄片宽度方向上向着各自针对下一薄片的对齐等待位置移动。更具体地,在已堆叠在接收托盘701上的薄片束上,下一薄片要以相对于已堆叠的薄片束向里侧移位的状态被排出。如图9C所示,前侧对齐板711a移动至相对于前侧薄片端位置X1远离了预定退避量M的对齐等待位置。注意,前侧薄片端位置X1相对于接收托盘701的中心位置远离了通过从作为薄片宽度的一半的W/2减去移位量Z所获得的距离。另一方面,里侧对齐板711b移动至相对于里侧薄片端位置X2远离了预定退避量M的对齐等待位置。注意,里侧薄片端位置X2相对于接收托盘701的中心位置远离了通过向作为薄片宽度的一半的W/2加上移位量Z所获得的距离。
一旦对齐板711a和711b移动至各自的对齐等待位置,如图9D所示,对齐板711a和711b向着接收托盘701下降了预定量并且等待,直到将下一薄片排出到接收托盘701上为止。此时,对齐板711a抵接(接触)已堆叠薄片的最上薄片的上表面。
之后,如图9E所示,将薄片P排出到接收托盘701上。在自该排出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如图9F所示,对齐板711b向着接收托盘701的中心移动了预定推动量2M从而将薄片P压抵对齐板711a。在图9F的状态下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如图9G所示,对齐板711b远离接收托盘701的中心而退避了预定推动量2M并且等待,直到下一薄片排出到接收托盘701上为止。应当注意,可以将以上的用于使对齐板711b向着接收托盘701的中心移动预定推动量2M、然后使对齐板711b远离接收托盘701的中心而退避预定推动量2M的操作(往复操作)仅执行一次,或者可以重复执行预定次数。
如上所述,在要堆叠的薄片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改变(移位)的情况下,首先,对齐板远离接收托盘而向上上升,然后在改变对齐板的对齐位置之后下降以准备好进行下一要排出的薄片的对齐。每当薄片排出到已堆叠薄片上时,在移位的位置处执行薄片对齐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抵接(接触)堆叠薄片的最上薄片的上表面的对齐板711a没有移动;作为代替,没有抵接堆叠薄片的对齐板711b在与薄片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向新排出薄片应用对齐操作。这样可以防止对齐板711a相对于堆叠薄片的最上薄片的上表面而滑动并且弄脏该上表面,或者至少减少污迹。
在图10A所示的自动整理菜单选择画面上选择“选择排出目的地”键的情况下,将图10C所示的排出目的地选择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420上。在用户在该排出目的地选择画面上选择排出目的地并且按下OK按钮的情况下,选择了排出目的地(在图10C中选择了(与图7的接收托盘701相对应的)“上托盘”)。之后,再次将图10A所示的自动整理菜单选择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420上。
以下说明将具有不同宽度的多个类型的薄片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不同宽度混合堆叠。在图3所示的画面上按下“选择薄片”键418的情况下,该画面切换为图11所示的薄片进给托盘选择画面。在用户在该薄片进给托盘选择画面上选择“自动选择”键的情况下,设置了自动选择大小与原稿的大小相对应的薄片的自动薄片选择模式。在用户在图3所示的画面上按下“应用模式”键419的情况下,该画面切换为图12A所示的应用模式选择画面。在用户在该应用模式选择画面上按下“大小混合堆叠”键的情况下,该应用模式选择画面切换为图12B所示的大小混合堆叠画面。在用户在该画面上选择“不同宽度”键并且按下OK按钮的情况下,设置了不同宽度混合堆叠模式。在这种状态下用户按下控制台单元400上的开始键402的情况下,逐一进给堆叠在原稿进给器100上的多张原稿,并且通过自动选择容纳有与各原稿大小相对应的薄片的薄片进给托盘来执行复制处理。这样,进给并打印与不同原稿大小相对应的薄片。结果,将具有不同宽度的多个薄片以混合方式堆叠在接收托盘上。
此外,在代替复制原稿的图像而是接收并打印计算机所生成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该数据包括图像大小不同的页的混合,则具有不同宽度的多个打印薄片将以混合方式堆叠在接收托盘上。
以上说明了在一个打印作业中发生的不同宽度混合堆叠的示例。以下说明在两个打印作业中发生的不同宽度混合堆叠。
在用户在图3所示的画面上选择“选择薄片”键418的情况下,该画面切换为图11所示的薄片进给托盘选择画面。这里假定用户选择与“A4”相对应的薄片进给托盘。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将A4大小的打印薄片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现在假定用户随后在图3所示的画面上选择“选择薄片”键418并且在图11所示的画面上选择与“B5”相对应的薄片进给托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没有改变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情况下进行打印,则后续作业中所打印的B5大小的薄片堆叠在紧前打印作业中堆叠于接收托盘上的A4大小的打印薄片上。
此外,在代替复制原稿的图像而是接收并打印计算机所生成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不同打印作业中要使用的薄片的大小不同,则具有不同宽度的多个薄片将以混合方式堆叠在接收托盘上。
在要将宽度比已堆叠在托盘上的打印薄片的宽度小的薄片堆叠在这些已堆叠薄片上并且对齐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对齐所用的移动(往复操作)来防止对齐板相对于已堆叠薄片的最上薄片而滑动。有鉴于此,以下说明用于根据需要设置要插入到最上薄片上的分隔薄片的过程。
在用户在图3所示的画面上按下“应用模式”键419的情况下,该画面切换为图13A所示的应用模式选择画面。在用户在该应用模式选择画面上选择“分隔薄片”并且按下OK按钮的情况下,该应用模式选择画面切换为图13B所示的分隔薄片类型选择画面。在用户在该分隔薄片类型选择画面上选择“继续对齐处理所用的分隔薄片”并且按下OK按钮的情况下,该分隔薄片类型选择画面切换为图13C所示的分隔薄片选择画面。在该分隔薄片选择画面上,用户选择容纳有分隔薄片的薄片进给托盘。在图13C中,选择放置有A4大小的分隔薄片的薄片进给托盘1。在用户在该分隔薄片选择画面上按下OK按钮的情况下,将薄片进给托盘1中所放置的A4大小的分隔薄片设置为继续对齐处理所用的分隔薄片。应当注意,图13B所示的“作业间分隔薄片”表示在作业之间插入指定分隔薄片的功能。与此相对,在判断为对齐板将相对于已堆叠薄片而滑动的情况下,插入本实施例所述的分隔薄片以保护这些已堆叠薄片。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所述的分隔薄片和作业间分隔薄片用于不同的用途。
现在参考图14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器中的CPU电路单元900的CPU901所执行的页打印操作。
图14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打印薄片并将该打印薄片排出至自动整理器500的处理的流程图。将用于执行该处理的程序存储在ROM902中。该处理通过CPU901执行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
首先,在步骤S1401中,CPU901基于所输入的打印设置和图像数据来识别打印中要使用的薄片P的大小。然后,CPU901进入步骤S1402,并且基于来自薄片传感器730或731的输入来判断在打印薄片P应被排出至的接收托盘上是否放置有已打印的薄片(第一薄片)。注意,打印薄片P应被排出至的接收托盘可以根据所输入的打印设置来确定,或者可以作为图像处理设备10的设置而已经确定。CPU901在判断为在薄片P(第二薄片)应被排出至的接收托盘上放置有薄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03,并且在判断为在薄片P(第二薄片)应被排出至的接收托盘上没有放置薄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06。在步骤S1403中,CPU901判断在步骤S1401中所识别的薄片P的薄片宽度W是否等于存储在存储器单元903中并且表示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的变量W_prev。CPU901在判断为薄片P的薄片宽度W等于变量W_prev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06,并且在判断为薄片P的薄片宽度W不等于变量W_prev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04。
在步骤S1404中,CPU901向自动整理器500的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的CPU952通知使用图13A~13C所示的画面所指定的分隔薄片的薄片信息并且进入步骤S1405。所通知的该薄片信息包括表示要输送的薄片是分隔薄片的信息。在步骤S1405中,CPU901控制打印机控制器931以从图13C所示的画面上指定的薄片进给托盘进给分隔薄片,并且将所进给的分隔薄片输送至自动整理器500,然后进入步骤S1406。
在步骤S1406中,CPU901向自动整理器500的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的CPU952通知薄片P的信息,然后进入步骤S1407。在步骤S1407中,CPU901控制打印机控制器931以在薄片P上打印图像并且将该打印薄片P输送至自动整理器500,然后进入步骤S1408。在步骤S1408中,CPU901将步骤S1407中所打印的薄片P的宽度W代入W_prev,并且结束针对薄片P的页打印操作。注意,将W_prev存储在存储器单元903中。
通过以上处理,在要新打印大小与先前所打印的并且堆叠在托盘上的薄片的大小不同的薄片并且将这些薄片排出至相同托盘上的情况下,可以在将分隔薄片排出到已堆叠薄片上之后排出这些新打印薄片。这使得可以防止已打印薄片因对齐构件通过应用于新打印薄片的对齐处理接触这些已打印薄片的正面而被弄脏或损坏。
图15A和15B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整理器500所执行的排出操作的流程图。将用于执行这些流程图的处理的程序存储在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的ROM953中。该处理通过CPU952执行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以下使用将薄片排出到接收托盘701、即上托盘上的示例来说明该处理。
首先,在步骤S1501中,CPU952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的CPU901是否向该CPU952通知了薄片信息。该薄片信息包括表示薄片是否是分隔薄片的信息、在薄片不是分隔薄片的情况下表示该薄片是作业的开头薄片还是最末薄片的作业信息、薄片宽度W和偏移量Z。该薄片信息可以包括与单个作业有关的信息或者与多个作业有关的信息。CPU952在被通知了薄片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02,并且在没有被通知薄片信息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1501。在步骤S1502中,CPU952基于步骤S1501中接收到的薄片信息来判断要输送的薄片是否是分隔薄片。CPU952在该薄片是分隔薄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24(图15B),并且在该薄片不是分隔薄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03。在步骤S1503中,CPU952使用以下等式1来基于薄片宽度W和偏移量Z计算图8B所示的前侧薄片端位置X1,将所计算出的前侧薄片端位置X1存储在RAM954中,并且进入步骤S1504。
[等式1]
X1=W/2+Z
在步骤S1504中,CPU952使用以下等式2来基于薄片宽度W和偏移量Z计算图8B所示的里侧薄片端位置X2,将所计算出的里侧薄片端位置X2存储在RAM954中,并且进入步骤S1505。
[等式2]
X2=W/2-Z
在步骤S1505中,CPU952基于薄片信息来判断要输送的薄片是否是打印作业的开头薄片、或者参考存储在RAM954中的对齐板退避标志来判断对齐板是否退避。CPU952在判断为要输送的薄片是作业的开头薄片或者将对齐板退避标志设置为TRUE(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06,并且在判断为相反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18。在步骤S1506中,CPU952转动驱动上托盘对齐马达M9和M10以及上托盘701所用的对齐板升降马达M13从而使对齐板711从图8A所示的默认位置移动至图8B所示的等待位置,然后进入步骤S1507。
在步骤S1507中,CPU952基于来自输送传感器574的输出来判断是否检测到要排出至上托盘701上的薄片的后端。CPU952在检测到薄片的后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08,并且在没有检测到薄片的后端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1507。在步骤S1508中,CPU952判断自检测到薄片的后端起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段。在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CPU952进入步骤S1509(图15B),并且在没有经过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CPU952返回至步骤S1508。
在步骤S1509中,CPU952基于薄片信息中所包括的偏移量Z来判断薄片的移位方向。在Z大于或等于“0”的情况下,CPU952判断为要进行前侧移位并且进入步骤S1510。在Z小于“0”的情况下,CPU952判断为要进行里侧移位并且进入步骤S1515。在步骤S1510中、即在前侧移位的情况下,CPU952转动驱动上托盘对齐马达M9,从而通过如图8C所示使对齐板711a向着接收托盘701的中心移动并且将薄片p压抵停止的对齐板711b来执行对齐操作。然后,CPU952进入步骤S1511,并且判断自对齐板711a移动起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段。在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CPU952进入步骤S1512。在没有经过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CPU952返回至步骤S1511。在步骤S1512中,CPU952转动驱动上托盘对齐马达M9,从而如图8D所示使对齐板711a在薄片宽度方向上远离薄片P而移动。然后,CPU952进入步骤S1513,并且基于薄片信息来判断步骤S1510中应用了对齐处理的薄片是否是作业的最末薄片。CPU952在该薄片是最末薄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25,并且在该薄片不是最末薄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14。在步骤S1514中,CPU952将对齐板退避标志设置为FALSE(假),并且将X1和X2分别代入X1_prev和X2_prev。在将这些存储在RAM954中之后,CPU952结束该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509中CPU952判断为要进行里侧移位的情况下,CPU952进入步骤S1515。在步骤S1515中,CPU952转动驱动上托盘对齐马达M10,从而通过使对齐板711b向着接收托盘701的中心移动并且将该薄片压抵停止的对齐板711a来执行对齐操作。然后,CPU952进入步骤S1516并且等待,直到自对齐板711b移动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段为止。之后,CPU952进入步骤S1517,并且转动驱动上托盘对齐马达M10从而使对齐板711b在薄片宽度方向上远离薄片P而移动。然后,CPU952进入步骤S1513。
另一方面,在步骤S1505中CPU952判断为要输送的薄片不是打印作业的开头薄片并且对齐板没有退避的情况下,CPU952进入步骤S1518。在步骤S1518中,CPU952将X1和X2分别与存储在RAM954中的X1_prev和X2_prev进行比较。在X1等于X1_prev并且X2等于X2_prev的情况下,要输送的薄片将堆叠在与先前薄片相同的位置处,因此CPU952进入步骤S1507。否则,CPU952进入步骤S1519并且改变对齐板711在薄片宽度方向上的等待位置。
在步骤S1519中,CPU952转动驱动上托盘用对齐板升降马达M13,以使得如图9B所示,对齐板711a和711b远离接收托盘701而上升了预定量。然后,CPU952进入步骤S1520并且判断上托盘701所用的对齐板升降马达M13的转动驱动是否完成。在该转动驱动完成的情况下,CPU952进入步骤S1521。在该驱动没有完成的情况下,CPU952返回至步骤S1520。在步骤S1521中,CPU952转动驱动上托盘对齐马达M9和M10,从而使对齐板711a和711b在薄片宽度方向上向着下一薄片的对齐等待位置移动。之后,CPU952进入步骤S1522并且判断上托盘对齐马达M9和M10的转动驱动是否完成。应当注意,步骤S1521和S1522的处理是基于步骤S1503和S1504中计算出的薄片端位置X1和X2以及前面所述的预定退避量M等来控制的。在上托盘对齐马达M9和M10的转动驱动完成的情况下,CPU952进入步骤S1523。在该驱动没有完成的情况下,CPU952返回至步骤S1522。在步骤S1523中,CPU952转动驱动上托盘用对齐板升降马达M13,从而如图9D所示使对齐板711a和711b向着接收托盘701移动了预定量。之后,CPU952进入步骤S1507。
在打印了大小与堆叠薄片的大小不同的薄片之后,对齐板移动至适合该打印薄片的大小和偏移的位置处并且等待。
另一方面,在步骤S1502中CPU952判断为要输送的薄片是分隔薄片的情况下,CPU952进入步骤S1524并且基于RAM954中所存储的对齐板退避标志的值来判断对齐板是否退避。CPU952在判断为对齐板已退避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26,并且在判断为对齐板没有退避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25。在步骤S1525中,CPU952转动驱动上托盘对齐马达M9和M10以及上托盘用对齐板升降马达M13,从而使对齐板711a和711b移动至图8A所示的默认位置。之后,CPU952进入步骤S1526。在步骤S1526中,CPU952将对齐板退避标志设置为TRUE,将“0”分别代入X1_prev和X2_prev,将这两者存储在RAM954中,并且结束该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在要将宽度与已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先前薄片的宽度不同的薄片直接堆叠在先前薄片上的情况下,在先前薄片和具有不同宽度的薄片之间插入分隔薄片。这样,在向后续薄片应用对齐操作的情况下,对齐板不会直接接触所堆叠的先前薄片的正面并相对于该正面而滑动。因此,可以在无需中断打印的情况下继续对齐质量高的排出处理,并且提高了可用性。以上处理可以通过将用于执行以上处理的程序存储在ROM902中并且使图像形成设备10的CPU901执行所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可以通过执行以上处理来控制自动整理器500。此外,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包括接收托盘,并且可以在薄片排出到该接收托盘上的情况下执行以上处理。这同样适用于以下所述的实施例。
尽管第一实施例说明了将薄片排出到接收托盘701(即,上托盘)上的示例,但在薄片排出到接收托盘700(即,下托盘)上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执行以上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952基于来自输送传感器576的输出来检测各薄片的后端,并且通过转动驱动下托盘对齐马达M11和M12以及下托盘用对齐板升降马达M14来执行对齐操作。
第二实施例
以上第一实施例说明了如下技术,其中在要将宽度与先前薄片的宽度不同的薄片直接堆叠在先前薄片上的情况下,该技术在先前薄片和具有不同宽度的薄片之间插入分隔薄片,从而在无需中断打印处理的情况下防止堆叠薄片上的污迹等。然而,在后续薄片的宽度大于所堆叠的先前薄片的宽度的情况下,可以在对齐板不会相对于所堆叠的先前薄片发生滑动的情况下执行对齐处理。有鉴于此,第二实施例说明了如下示例,其中,在后续薄片的宽度大于所堆叠的先前薄片的宽度的情况下,在无需使用分隔薄片并且无需中断打印的情况下执行对齐处理。注意,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该结构的说明。在本第二实施例中,仅说明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特征,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的构成元件。
现在参考图16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器中的CPU电路单元900的CPU901所指定的页打印操作。
图16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打印薄片并将该打印薄片排出至自动整理器的处理的流程图。将用于执行该处理的程序存储在ROM902中。该处理通过CPU901执行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在图16的该流程图中,步骤S1601和S1602的处理与图14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401和S1402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在步骤S1603中,CPU901判断步骤S1601中所识别的薄片P的薄片宽度W是否大于或等于存储在存储器单元903中并且表示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的变量W_prev。在CPU901判断为薄片P的薄片宽度W大于或等于变量W_prev的情况下,CPU901在无需插入分隔薄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606。在CPU901判断为薄片P的薄片宽度W小于变量W_prev的情况下,CPU901进入步骤S1604。在图16的流程图中,步骤S1604~S1608的处理与图14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404~S1408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通过以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处理,仅在要将薄片宽度比已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小的薄片直接堆叠在先前薄片上的情况下,才在先前薄片和薄片宽度较小的薄片之间插入分隔薄片。另一方面,在要将薄片宽度与已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薄片的薄片宽度相比相同或较大的薄片直接堆叠在已堆叠薄片上的情况下,在无需使用分隔薄片并且无需中断打印的情况下执行对齐处理。这样,可以在无需使用分隔薄片并且无需中断打印的情况下继续对齐质量高的排出处理,并且提高了可用性。另外,可以限制分隔薄片的浪费使用。
第三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说明了在后续薄片的宽度小于所堆叠的先前薄片的宽度的情况下插入分隔薄片的示例。然而,在所插入的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小于所堆叠的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的情况下,先前薄片在接收托盘上相对于分隔薄片突出。这可能会造成由于对齐板仍相对于堆叠薄片的最上薄片的正面发生滑动、因此该最上薄片上的图像的质量可能下降的可能性。
有鉴于此,第三实施例说明了在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小于堆叠薄片的薄片宽度的情况下警告用户的示例。注意,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该结构的说明。在第三实施例中,仅说明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特征,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的构成元件。
以下参考图17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的控制器中的CPU电路单元900的CPU901所执行的页打印操作。
图17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打印薄片并将该打印薄片排出至自动整理器的处理的流程图。将用于执行该处理的程序存储在ROM902中。该处理通过CPU901执行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在图17的该流程图中,步骤S1701~S1703的处理与图1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601~S1603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在步骤S1704中,CPU901判断在图13C所示的画面上指定的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是否大于或等于存储在存储器单元903中并且表示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的变量W_prev。在CPU901判断为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大于或等于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的情况下,CPU901进入步骤S1707以插入分隔薄片。在CPU901判断为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小于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的情况下,CPU901进入步骤S1705。在步骤S1705中,由于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小于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因此CPU901使控制台单元控制器941将图18所示的消息显示在显示单元420上,并且进入步骤S1706。
图18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针对如下情况的警告画面的示例:分隔薄片的宽度小于先前薄片的宽度,因此存在先前薄片的正面可能被对齐板弄脏的可能性。具体地,在要将薄片P排出到上托盘的情况下,该画面呈现如下警告:需要移除堆叠在上托盘的薄片以继续打印。
在进入步骤S1706之后,CPU901基于来自薄片传感器730(或者在下托盘700的情况下为薄片传感器731)的输入来判断在打印薄片P要排出至的接收托盘上是否放置有薄片。在CPU901判断为在薄片P要被排出至的接收托盘上放置有薄片的情况下,CPU901返回至步骤S1705。在CPU901基于薄片传感器730判断为在上托盘701上没有放置薄片的情况下,CPU901进入步骤S1709。在图17的流程图中,步骤S1707~S1711的处理与图1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604~S1608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例,在要将薄片宽度与已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薄片的薄片宽度相比相同或较大的薄片直接堆叠在已堆叠薄片上的情况下,在无需使用分隔薄片并且无需中断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对齐处理。另一方面,在要将薄片宽度比已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小的薄片直接堆叠在先前薄片上的情况下,如果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大于或等于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则在先前薄片和薄片宽度较小的薄片之间插入分隔薄片。如果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小于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则中断打印处理,并且向用户显示用于引导该用户将堆叠薄片从托盘移除的消息。
也就是说,在存在对齐处理可能会导致已堆叠薄片的图像质量下降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插入分隔薄片。这使得可以获得防止已堆叠薄片的图像质量下降并且避免打印中断的效果。在甚至通过插入分隔薄片也无法防止已堆叠薄片的图像质量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向用户呈现警告,可以通过中断打印来执行所需处理。
第四实施例
以上第三实施例说明了在要将薄片宽度比已堆叠的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小的薄片直接堆叠在这些先前薄片上并且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大于或等于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的情况下、插入分隔薄片的示例。这使得可以在无需中断打印的情况下继续对齐质量高的排出处理。然而,在一些情况中,在作业的中间插入分隔薄片。在这些情况下,为了在一个作业的打印材料被排出之后将这些打印材料完成为成品,需要将分隔薄片从这些打印材料移除。
有鉴于此,第四实施例说明了仅在不同作业之间插入分隔薄片的示例。注意,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该结构的说明。在第四实施例中,仅说明不同于第三实施例的特征,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具有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的构成元件。
以下参考图19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器中的CPU电路单元900的CPU901所执行的页打印操作。
图19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打印薄片并将该打印薄片排出至自动整理器的处理的流程图。将用于执行该处理的程序存储在ROM902中。该处理通过CPU901执行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在图19的流程图中,步骤S1901~S1903的处理与图17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701~S1703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在步骤S1904中,CPU901判断步骤S1901中所识别的薄片P是否是作业的开头薄片。CPU901在判断为薄片P是作业的开头薄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05,并且在判断为薄片P不是作业的开头薄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06。在图19的流程图中,步骤S1905~S1912的处理与图17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704~S171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根据上述第四实施例,在要将薄片宽度比已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小的打印薄片直接堆叠在已堆叠薄片上的情况下,如果打印薄片不是作业的开头薄片,则中断打印处理,并且在步骤S1906中显示用于指示移除接收托盘上的已堆叠薄片的消息。另一方面,在要将薄片宽度比已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小的打印薄片直接堆叠在已堆叠薄片上的情况下,如果打印薄片是作业的开头薄片并且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大于或等于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则在所堆叠的先前薄片和打印薄片之间插入分隔薄片。如果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小于先前薄片的薄片宽度,则中断打印处理,并且向用户显示用于引导该用户移除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先前薄片的消息。
这不仅使得能够获得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效果,而且还防止了将分隔薄片插入一个作业的打印材料中。因此,即使在使用分隔薄片的情况下,也不必将分隔薄片从一个作业的打印材料移除。
第五实施例
在具有用于对排出薄片的张数进行计数并且根据该计数张数向用户收费的机构的系统中,分隔薄片也被计数,因此存在向用户收取不适当的费用的可能性。有鉴于此,第五实施例说明了不对分隔薄片计数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例。注意,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该结构的说明。在第五实施例中,仅说明不同于第四实施例的特征,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具有与第四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的构成元件。
在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自动整理器500中的自动整理器控制器951的CPU952基于来自薄片传感器574或576的输出而检测到薄片的后端的情况下,CPU952向图像形成设备10的控制器中的CPU电路单元900通知薄片的排出。在向CPU901通知了该排出的情况下,CPU901使存储在存储器单元903中的计数存储器递增。将存储器单元903中所存储的计数存储器的信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以使得即使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其计数值。
以下参考图20A和20B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的控制器中的CPU电路单元900的CPU901所执行的页打印操作。
图20A和20B示出用于说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打印薄片并将该打印薄片排出至自动整理器的处理的流程图。将用于执行该处理的程序存储在ROM902中。该处理通过CPU901执行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在图20A的流程图中,步骤S2001~S2009的处理与图19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901~S1909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在步骤S2009中将分隔薄片输送至自动整理器500之后,CPU901进入步骤S2010并且基于来自薄片传感器574或576的输出来判断分隔薄片是否已经排出。CPU901在判断为分隔薄片已排出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11,并且在判断为分隔薄片没有排出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2010。CPU901在步骤S2011中跳过递增处理并且进入步骤S2012(图20B)。在图20B的流程图中,步骤S2012和S2013的处理与图19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910和S191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在步骤S2013中将薄片P输送至自动整理器500之后,CPU901进入步骤S2014并且基于来自输送传感器574或576的输出来判断薄片P是否已经排出。CPU901在判断为薄片P已排出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15,并且在判断为薄片P没有排出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2014。CPU901在步骤S2015中使存储在存储器单元903中的计数存储器递增,并且进入步骤S2016。在图20B的流程图中,步骤S2016的处理与图19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912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该处理的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第五实施例,在输送薄片是分隔薄片的情况下不执行递增处理。这使得可以防止向用户收取不适当的费用,由此提高了可用性。
其它实施例
以上的第一实施例~第五实施例说明了如下示例:基于已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打印薄片的宽度和要输送并堆叠的打印薄片的宽度之间的差来控制是否应插入分隔薄片。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方式。可选地,可以基于已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打印薄片的大小的信息和要打印的薄片的大小的信息来控制是否应插入分隔薄片。例如,在已堆叠在接收托盘上的打印薄片具有A4R大小并且要打印的薄片具有A4大小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控制以插入分隔薄片。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中,用户使用图13A~13C所示的画面来预先选择分隔薄片。可选地,CPU901可以根据先前薄片的大小来自动选择分隔薄片。例如,CPU901可以选择宽度(大小)比已堆叠薄片的宽度(大小)大的分隔薄片。这样可以抑制第三实施例所述的问题的发生。
此外,可以根据诸如大小、颜色和基重等的薄片属性来限制分隔薄片的使用。例如,仅基重为100g/m2的薄片可被选择作为分隔薄片。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装置)和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各步骤。由于该原因,例如经由网络或者通过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9)

1.一种薄片处理设备,包括:
排出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将薄片排出到堆叠单元上;以及
对齐单元,用于通过使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抵接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的沿着薄片宽度方向的端部,来使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对齐,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在与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第一薄片不同的第二薄片要堆叠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并且利用所述对齐单元进行对齐的情况下,通过将分隔薄片排出到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所述第一薄片上来将所述第一薄片和所述第二薄片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在薄片宽度与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所述第一薄片的薄片宽度不同的所述第二薄片要堆叠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并且利用所述对齐单元进行对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通过将所述分隔薄片排出到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所述第一薄片上来将所述第一薄片和所述第二薄片分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在薄片宽度比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所述第一薄片的薄片宽度小的所述第二薄片要堆叠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并且利用所述对齐单元进行对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通过将所述分隔薄片排出到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所述第一薄片上来将所述第一薄片和所述第二薄片分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薄片的薄片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薄片的薄片宽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在无需将所述分隔薄片排出到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所述第一薄片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薄片排出到所述第一薄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还包括:
警告单元,用于在所述分隔薄片的薄片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薄片的薄片宽度的情况下,警告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在打印所述第一薄片的打印作业不同于打印所述第二薄片的打印作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分隔薄片排出到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所述第一薄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分隔薄片具有包括大小、颜色和基重中的任一个的预定薄片属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还包括:
计数单元,用于对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的数量进行计数以进行收费,
其中,所述计数单元将所述分隔薄片从计数中排除。
9.一种薄片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控制以将薄片排出到堆叠单元上;以及
通过使第一对齐构件和第二对齐构件抵接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的沿着薄片宽度方向的端部,来使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对齐,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行控制,以在与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第一薄片不同的第二薄片要堆叠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并且进行对齐的情况下,将分隔薄片排出到所述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所述第一薄片上。
CN201310546033.1A 2012-11-06 2013-11-06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033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4806A JP6092577B2 (ja) 2012-11-06 2012-11-06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2012-244806 2012-1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3335A CN103803335A (zh) 2014-05-21
CN103803335B true CN103803335B (zh) 2016-02-24

Family

ID=50621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60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03335B (zh) 2012-11-06 2013-11-06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10745B2 (zh)
JP (1) JP6092577B2 (zh)
CN (1) CN1038033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4415B2 (ja) * 2015-05-19 2019-04-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EP3299321B1 (en) * 2016-09-21 2024-02-14 Duplo Seiko Corpor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tacker part
JP2018183895A (ja) * 2017-04-24 2018-11-2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7200635B2 (ja) * 2018-11-30 2023-01-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7531B1 (en) * 1999-05-25 2001-05-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Job separation proces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print jobs
JP2002167104A (ja) * 2000-11-30 2002-06-11 Ricoh Co Ltd シート状媒体整合装置
CN101398640A (zh) * 2007-09-28 2009-04-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排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665197B (zh) * 2007-09-06 2012-08-01 株式会社理光 纸张对齐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6279A (en) * 1993-01-04 1994-05-31 Xerox Corporation Copier/printer job stacking with discrete cover sheets with extending printed banners
US5848346A (en) * 1994-08-08 1998-1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offsetting output sheet
JP3672801B2 (ja) * 2000-07-14 2005-07-20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07119077A (ja) * 2005-10-24 2007-05-17 Canon Finetech Inc シート整合装置と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593515B2 (ja) 2006-05-01 2010-1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状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513884B2 (ja) * 2008-03-27 2010-07-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7531B1 (en) * 1999-05-25 2001-05-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Job separation proces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print jobs
JP2002167104A (ja) * 2000-11-30 2002-06-11 Ricoh Co Ltd シート状媒体整合装置
CN101665197B (zh) * 2007-09-06 2012-08-01 株式会社理光 纸张对齐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398640A (zh) * 2007-09-28 2009-04-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排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91625A (ja) 2014-05-19
JP6092577B2 (ja) 2017-03-08
US20140125001A1 (en) 2014-05-08
US9010745B2 (en) 2015-04-21
CN103803335A (zh)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000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US8985582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8177215B2 (en)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060159499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with temporary storage trays between sheet storage unit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129173B (zh)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01001612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paper size discrimination and stapling control.
JP20062486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48170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highly operable sheet discharge device
CN103803335B (zh)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62864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CN102910480B (zh) 薄片堆叠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803332B (zh)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53008B (zh)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090225359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02220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99145B2 (ja)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802500B (zh)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40973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5921237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
CN103848259B (zh)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70433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
JPH11305601A (ja) 用紙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927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97862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228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6